CBT 1159-1998 轴系锻件技术条件
冷轧机组主传动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

冷轧机组主传动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冷轧机组主传动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以下简称万向联轴器)的结构型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产品标记、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联接齿轮机座或电机输出轴与冷轧轧机、平整机轧辊的主传动轴系的万向联轴器。
传递公称转矩为60kN·m~1150kN·m,回转直径φ225mm~φ550mm,最大轴线折角为5°,无伸缩结构,工作环境温度为-20℃~+80℃。
注:万向联轴器的选用参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9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80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GB/T 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4-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GB/T 4879 防锈包装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7284 框架木箱GB/T 11345-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9868.3 基于标准焊接规程的工艺评定JB/T 5000.1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产品检验JB/T 5000.3-2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JB/T 5000.6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JB/T 5000.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锻件JB/T 5000.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切削加工件JB/T 5000.10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装配JB/T 5000.12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涂装JB/T 5000.14-2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无损探伤JB/T 5000.15-2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锻钢件无损探伤123 结构型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3.1 结构型式万向联轴器结构型式分为:端面齿联接和端面键联接,见图1、图2。
轴类零件的技术条件规范

镀铬轴设计技术规范目的:为了统一镀铬轴的设计和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一、哥林柱1、常用材料:40Cr,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077-1999的规定;哥林柱直径上①160,采用锻件,整体调质后机械性能符合GB/T17107-1997,见下表:探伤要求见CM/HC17-2006注塑机用哥林柱检验技术规范哥林柱直径V①160,采用40Cr热轧圆钢,热处理方式:调质;机械性能符合GB/T3077-1999,参见下表2、表面处理镀硬铬厚度:dV①120时为0.03〜0.05;d上①120时为0.05〜0.07;3、杆径d的公差采用f7(镀铬后尺寸),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4、形位公差见图一规定;5、两端中心孔标注见图二。
图二采用C型(带螺纹)的型式当哥林柱直径d V①120时,采用CM10L20/16.3;当哥林柱直径①120WdV①180时采用CM16L30/25.3;当d〉①180时,采用CM24L50/38;标注示例:GB/T4459.5-CM24L50/38标注说明:D二M24,L=50,D2二①38;(L为螺纹长度)6、退刀槽宽度L1参照下表直径d1与直径d和螺距P的关系参照下表7、卸载槽宽L2约为哥林柱直径的0.9倍,直径d2约为哥林柱直径的0.85~0.9倍。
8、不同截面过渡处的R1、R2值:建议取过渡处较小直径的0.2倍左右9、两端倒角应大于或等于1/2螺距10、两端螺纹(见图三)(1)普通螺纹Ml、M2公差等级采用g6,大径f6,并参照以下标准:GB/T193《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T197《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GB/T197-1981内外螺纹的基本偏差(2)梯形螺纹Trl、Tr2参照以下标准:GB/T5796.1梯形基本牙型尺寸GB/T5796.2梯形直径和螺距GB/T5796.3梯形螺距基本尺寸GB/T5796.4梯形螺纹公差(3)调模端一般用梯形螺纹;当d上①125时用梯形螺纹,dV①125时用普通螺纹,但与头部螺距不能相等。
JBT 4385.1-1999 锤上自由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IC S 25. 020J 32JB/T4385.1-1999锤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op en d ie forgings o n hammer1999-06-24 发布2000-01-01 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JB/T4385.1-1999前言本标准是对JB 4385—87《锤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与JB 4385—87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1)按有关规定增加了前言和引用标准。
2)章条编号作了调整。
3)取消了对锻造比的具体要求,改为要求锻件应有足够的变形量,以保证锻件的质量。
4)“机械性能”改称“力学性能”,并增加引用标准;“用户”改称“需方”,“制造单位”改称“制造厂”或“供方”。
5)关于锻件的级别,按GB/T 12363—1990《锻件功能分类》的规定分类,按新规定将原以Ⅴ级为重要件改为以Ⅰ级为重要件。
6)关于锻件检验的有关规定,按JB/T 8421—1996《钢质自由锻件检验通用规则》的规定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 4385—87。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练武、李保谦。
I1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和合金结构钢在锤上自由锻造的一般用途的锻件(包括胎模锻件)。
某些专门用途和有特殊要求的锻件,应采用有关的专用标准;无专用标准的,可参照本标准,但具体事项须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并签订合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22—1984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1~223.77—1981~19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226—19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8—1987 金属拉伸试验法GB/T 229—1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1—19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1814—1979 钢材断口检验法GB/T 1979—1980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2971—1982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4236—1984 钢的硫印检验方法GB/T 10561—1989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方法 GB/T 12363—1990 锻件功能分类GB/T 13298—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3299—1991 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GB/T 14452—1993金属弯曲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15826.1~15826.9—1995 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JB/T 8421—1996 钢质自由锻件 检验通用规则 JB/T 8467—1996 锻钢件 超声波探伤方法 YB/T 5148—1993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3 技术要素 3. 1 订货条件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06-24 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锤上自由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spec ifications for open die forgings on hamm erJB/T 4385.1-1999代替J B 4385—872000-01-01 实施3. 1. 1需方应在咨询卡或订货合同上向制造厂提供锻件生产所必须的原始资料。
JBT5000.15-199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锻钢件无损探伤

IC S 19.100J04JB/T5000.15-199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锻钢件无损探伤The heav y mechanical genera l techniques and sta nda rdsNon–destructiv e testing of fo rging1998-09-30 发布1998-12-01 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 超声波探伤及其质量等级 (2)6 磁粉探伤及其质量等级 (7)7 渗透探伤及其质量等级 (15)附录A(标准的附录)锻钢件横波探伤方法和质量验收要求 (210)附录B(标准的附录)质量验收等级的选择 (232)I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冶金机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国元、范吕慧。
II11 范围1. 1 本标准规定了超声波、磁粉和渗透三种无损检测方法及质量等级。
1. 2 本标准所述各种无损检测方法适用于对各类普通锻钢件进行检测。
1. 3 选用本标准后,必须在相应的锻件图样上标明要求探伤的方法种类、具体的探伤部位和不同缺陷类型的质量验收等级,也可另行附加质量验收等级。
1. 4 本标准中超声波探伤不适用于曲率半径小于125mm 、探测厚度小于50mm 锻件的纵波探伤以及内外径之比小于75%的环形或筒形锻件超声横波探伤。
也不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等粗晶材料的超声波探伤。
1. 5 本标准可能会涉及危害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
本标准的宗旨不在于论述有关使用的安全问题。
使用本标准者在使用前有责任制订有关安全防护和保健实施方法,并应确定有关应用范围的管理条例。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锻件验收条件

Q 江苏今创车辆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KCJ 003——2010自由锻锻件验收条件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of the open die forgings2010-10-28发布2011-01-01实施江苏今创车辆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由江苏金创车辆有限公司质量检查部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金创车辆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金创车辆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宝尔、蔡国平自由锻件验收条件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自由锻锻件。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和合金结构钢在锤上自由锻造的一般用途的锻件(包括胎模锻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 4385-1987 锤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GB/T 15826.1~15826.9-1995 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ISO 2604/1 承压钢材—技术条件DIN 7521 钢锻件交货技术条件JIS G 3201 碳素钢锻件JIS G 0306 钢锻件检验通则GB 228 金属拉力试验法GB 229 金属材料夏比(U型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 23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JB/Z 338.4-1998 工艺管理导则工艺方案设计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自由锻open die forging用简单的通用工具,或在锻造设备的上、下砧间直接使坯料变形而获得所需要的几何形状及内部品质的锻造方法。
3.2胎模锻loose tooling forging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可移动模具生产模锻件的一种锻造方法。
3.3镦粗upsetting使坯料高度减少,横断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
机车车辆用球墨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

机车车辆用球墨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一、概述1. 球墨铸铁件是机车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制造车轮、车轴、铸铁横梁等零部件。
2. 为了确保机车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球墨铸铁件的技术条件需符合一定标准和要求。
二、产品范围1. 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机车、车辆用球墨铸铁件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2. 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车轮、车轴、铸铁横梁、曲柄、销轴、摇杆等零部件。
三、材料要求1. 材料种类:球墨铸铁件的母材应符合GB/T 1348的规定,应采用含碳量高、球化率好的球墨铸铁材料。
2. 材料性能: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满足机车车辆的使用要求。
四、工艺要求1. 熔炼工艺:采用高频感应炉、中频电炉或电弧炉进行熔炼,保证材料的均匀性和纯净度。
2. 浇注工艺:采用自动化、精密化的浇注设备进行铸造,保证铸件的密度和无气孔、夹渣等缺陷。
五、外观要求1. 表面平整度: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凸、裂纹等缺陷,保证外观质量。
2. 表面清洁度:表面不得沾有铁屑、油污等杂质,保证铸件的清洁度。
六、尺寸要求1. 全尺寸精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检验,保证球墨铸铁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重量要求:球墨铸铁件的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过或低于标准重量。
七、机械性能要求1. 强度:球墨铸铁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机械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
2. 硬度:表面硬度和心部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八、表面质量检验1. 表面检验:采用目视、手感和放大镜等工具对球墨铸铁件的表面质量进行检验。
2. 探伤检验:采用超声波、X射线或磁粉探伤等技术对铸件进行内部缺陷检测。
九、检验方法1. 检验设备:应配备齐全的检测设备,包括硬度计、三坐标测量仪、金相显微镜等。
2. 检验程序: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检验程序,确保球墨铸铁件的质量可控。
十、贮存和包装要求1. 贮存条件:球墨铸铁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中。
锻件通用技术要求

4、涂装通用技术条件(JB/
1.涂装前对物体的表面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除锈后的金属表面与涂底漆的间隔时间不得大于 6h,酸洗处理表面与第一次涂底漆时间不少
于 48h,但无论间隔时间多少,涂漆前表面不得有锈蚀或污染.
3.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 在联接前必须涂厚度30-40μm防锈漆.由于加工或焊接损坏的底漆,
4.由平炉钢制造的低碳钢结构件, 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焊接.但为了避免焊接过程产生裂纹及脆性断裂, 厚度较大的焊
接件,焊削必须根据工艺要求,进行预热和缓冷. 板厚超过30mm的重要焊接结构,焊后应立即消除内应力,消除内应力
采用550-600℃回火,或200℃局部低温回火.
5.普通低合金结构钢制造的焊接件,必须按照焊接零件的碳当量和合金元素含量、零件的厚度、 钢结构件的用途和要求
2)组成批的条Leabharlann :?共同进行热处理的同一钢号的锻件.
2.验收时必要力学性能指标: HB
3.试验方法:
1)力学性能: -
2)硬度: 每一锻件均受试验.
四、锻件组别:Ⅳ
1.组别的基本标志
1)检验特性:?
测定每一锻件的硬度和每一批中的力学性能.
2)组成批的条件:
共同进行热处理的同一炉号的锻件.
2.验收时的必要力学性能指标:?
率在齿长和齿高方向上均不得低于50%,研合时可用0.05mm的塞尺检查齿侧隙,塞尺不得插入全齿长.
8.锥轴伸与轴孔配合表面接触应均匀, 着色研合检验时其接触率不得低于70%.
9.各类联轴器技术要求及轴向(△X)、径向(△Y)与角向(△α)的许用补偿量,应符合有关联轴器标准的规定.
10.轴承外圈与开式箱体或轴承座的各半圆孔间不准有"夹帮"现象,各半圆孔的"修帮"尺寸,不准超过下表规定的最大值.
球墨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

机车车辆用球墨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球墨铸铁件(以下简称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机车车辆球墨铸铁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 2002 金属材料拉伸室温试验方法(neq ISO 6892:1998)GB/T 229- 1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eqv ISO 148:1993)GB/T 231 - 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GB/T 1348 —1988 球墨铸铁件GB/T 5614—1985 铸铁件热处理状态的名称、定义及代号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neq ISO8062:1994)GB/T 9441 —1986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GB/T 11351 —1989 铸件重量公差GB/T 15056—1994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JB/T 5105—1991 铸件模样起模斜度TB/T 2260—2001铁路机车车辆用防锈底漆供货技术条件TB/T 2879.3 —1998 铁路机车车辆涂料及涂装第3部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条件(neqUIC 84231979)TB/T 2879.5—1998铁路机车车辆涂料及涂装第5部分:客车和牵引动力车防护和涂装技术条件(neq UIC 842.5—1979) 3技术要求3.1铸件牌号、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1348—1988的规定。
3.2铸件按图样并允许以热处理状态供货,热处理状态供货时标注方法按GB/T 5614—1985的规定。
3.3铸件上浇冒口、芯骨、芯砂与粘砂、多肉类等缺陷宜在热处理前清除,热处理后应清除氧化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