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水源现状及供水分析

合集下载

广东省供水用水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供水用水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供水用水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报告导读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广东省供水用水具体情况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广东省供水用水具体情况重要指标即供水总量,地表水供水量,地下水供水量,其它水供水量,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等,把握广东省供水用水具体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广东省供水用水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广东省供水用水具体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

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广东省供水用水具体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第一节广东省供水用水具体情况现状 (1)第二节广东省供水总量指标分析 (3)一、广东省供水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供水总量现状统计 (3)三、广东省供水总量占全国供水总量比重统计 (3)四、广东省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广东省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广东省供水总量同全国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广东省地表水供水量指标分析 (7)一、广东省地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地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广东省地表水供水量占全国地表水供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广东省地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广东省地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地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地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广东省地表水供水量同全国地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广东省地下水供水量指标分析 (11)一、广东省地下水供水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地下水供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广东省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国地下水供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广东省地下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广东省地下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地下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地下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广东省地下水供水量同全国地下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广东省其它水供水量指标分析 (15)一、广东省其它水供水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其它水供水量现状统计 (15)三、广东省其它水供水量占全国其它水供水量比重统计 (15)四、广东省其它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广东省其它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其它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其它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广东省其它水供水量同全国其它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广东省用水总量指标分析 (19)一、广东省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19)三、广东省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 (19)四、广东省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广东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广东省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第七节广东省农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23)一、广东省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23)二、全国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23)三、广东省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23)四、广东省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4)五、广东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4)六、全国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5)七、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5)八、广东省农业用水量同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6)第八节广东省工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27)一、广东省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27)二、全国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27)三、广东省工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27)四、广东省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8)五、广东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8)六、全国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9)七、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9)八、广东省工业用水量同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0)第九节广东省生活用水量指标分析 (31)一、广东省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31)二、全国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31)三、广东省生活用水量占全国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 (31)四、广东省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2)五、广东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2)六、全国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3)七、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3)八、广东省生活用水量同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4)第十节广东省生态用水量指标分析 (35)一、广东省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 (35)二、全国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 (35)三、广东省生态用水量占全国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 (35)四、广东省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6)五、广东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6)六、全国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37)七、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37)八、广东省生态用水量同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8)第十一节广东省人均用水量指标分析 (39)一、广东省人均用水量现状统计 (39)二、全国人均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39)三、广东省人均用水量占全国人均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39)四、广东省人均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0)五、广东省人均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0)六、全国人均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1)七、全国人均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1)八、广东省人均用水量同全国人均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42)图表目录表1:广东省供水用水具体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广东省供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供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广东省供水总量占全国供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广东省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广东省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供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广东省供水总量同全国供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广东省地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地表水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广东省地表水供水量占全国地表水供水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广东省地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广东省地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地表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地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广东省地表水供水量同全国地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广东省地表水供水量同全国地表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广东省地下水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地下水供水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广东省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国地下水供水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广东省地下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广东省地下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地下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地下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广东省地下水供水量同全国地下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广东省其它水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其它水供水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广东省其它水供水量占全国其它水供水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广东省其它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广东省其它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其它水供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其它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广东省其它水供水量同全国其它水供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广东省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广东省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广东省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广东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广东省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广东省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国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23)表44:广东省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23)表45:广东省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4)表46:广东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国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5)表48: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广东省农业用水量同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广东省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国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广东省工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27)表53:广东省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8)表54:广东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8)表55:全国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9)表56: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表57:广东省工业用水量同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30 表58:广东省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31)表59:全国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31)表60:广东省生活用水量占全国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31)表61:广东省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32)表62:广东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2)表63:全国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33)表64: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3)表65:广东省生活用水量同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34 表66:广东省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35)表67:全国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35)表68:广东省生态用水量占全国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35)表69:广东省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36)表70:广东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6)表71:全国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37)表72: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7)表73:广东省生态用水量同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38)表74:广东省人均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39)表75:全国人均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39)表76:广东省人均用水量占全国人均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39)表77:广东省人均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40)表78:广东省人均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0)表79:全国人均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41)表80:全国人均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1)表81:广东省人均用水量同全国人均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2)。

广东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广东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广东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广东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饮水安全是人民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广东省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诸多挑战,如水质差、供水不足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广东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并提出建议。

2.广东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深度分析2.1水质问题广东省农村地区的水质问题主要表现为水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等现象。

这些问题直接危害到农村居民的健康,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水质差还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土壤污染等。

2.2供水不足问题广东省农村地区的供水不足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管网老化等。

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居民饮水困难,甚至出现断水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3.广东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广度分析3.1地区差异广东省地域广阔,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饮水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是在粤东、粤北等偏远地区,饮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地区差异较大。

3.2政府管理问题在广东农村地区,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在饮水安全问题上的投入不足,导致饮水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4.建议4.1改善水质针对广东农村地区水质问题,可以加大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更新,加强水质监测和排污管理,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效净化农村地区的水资源。

4.2完善供水设施针对供水不足问题,可以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供水设施的投资,建设新的水源地和输水管网,更新老化设施,确保农村居民的正常用水。

4.3加强政府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地方政府在饮水安全问题上的投入,提高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5.总结与回顾广东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存在,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

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积极参与。

广州城区水环境状况分析与评价

广州城区水环境状况分析与评价
机 污染 型 。所 在 河 流 已 不 适 宜 作 为 工 业 、 活 用 水 , 不 适 生 也
参 与评价 的污染物数 目; —第 i C— 种污染物 的
宜作 为农业灌 溉用 水。
收 稿 日期 :0 l— 4— 7 2 1 O 2
作者简介 : 叶丽芬 , , 女 广东广州人 , 从事水文水环境监测工作 。
人 民珠 江
2 1 年第 3期 ・ E R I E 09 ji n 10 —2 5 2 1.3 06 o:0 3 6/.s .0 19 3 .0 10 .0 s
广 州 城 区 水环 境 状 况 分析 与 评 价
叶 丽 芬
( 东 省水 文局 广 州 分局 , 东 广 州 广 广 505 ) 1 10
1 4
2 12 “ 五” “ .. 十 、 十一 五” 间水质状况分析 期 以广州城 区河流 白坭 河 ( 江水泥 厂) 流溪 河 ( 村 ) 珠 、 江 、 西航道 ( 西村 ) 前航道 ( 、 海珠桥 ) 后航 道 ( 白鹤洞 ) 在断 面 所 对“ 十五 ” “ 、 十一五” 问水质 氨氮 、 期 高锰 酸盐指 数 、 解氧 、 溶 5日生化需 氧量指标进行年平 均分析 , 图 2 见 。由图可见 , 所
塘) 等河流所处水功能区代表水质断面各项指标数据 采用单 项指标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此河段由于排人大 量 的生活 、 工业 废水 , 江河 水质 现状
极不乐观 , 溪河 下游 、 流 白坭 河 、 航 道 、 航 道 、 航 道 , 西 前 后 全
12 平均污染指数法分析与评价 : .
a 水质平均污染指数 ( I ) WQ )
WQ = 二 ∑,, ,=≠ I —_ 1 'i n 3 式 中 wQ ——监 测 点 ( 断 面 ) 水 质 平 均 污 染 指 数 ; I 或 的

广州城区水环境状况分析与评价

广州城区水环境状况分析与评价

广州城区水环境状况分析与评价叶丽芬【摘要】从广州城区河流、人工游览湖水体、河涌、供水水源、底泥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广州城区水环境状况进行分析,阐明水质性缺水对广州水资源的较大影响,以期增强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为政府有关部门对后亚运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人民珠江》【年(卷),期】2011(032)003【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水环境;状况;分析;广州城区【作者】叶丽芬【作者单位】广东省水文局广州分局,广东广州510150【正文语种】中文0 前言近30年来,随着广州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严重制约因素,水资源可否持续利用成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

进入21世纪,水资源的形势更为严峻,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增长以及对饮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的要求。

广州市城区河流主要有流溪河、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等;老8区共有河涌231条,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流域边界不明显;城区有东山湖、荔湾湖、流花湖、麓湖等,将以上述广州城区水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1 水质评价方法本文在调查收集“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广州城区河流、人工游览湖水体、河涌、供水水源、底泥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广州城区的水环境状况分别采用单项指标法和平均污染指数(WQI)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单项指标反映水质污染程度,WQI反映水质总体水平和综合污染情况,污染分担率表征各项目污染负荷权重。

1.1 单项指标法分析与评价根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河流所处水功能区代表水质断面各项指标数据采用单项指标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1.2 平均污染指数法分析与评价:a)水质平均污染指数(WQI)式中 WQI——监测点(或断面)的水质平均污染指数;i——参与评价的污染物数目;Ci——第i种污染物的浓度值,mg/l;Si——第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以III类标准值为限值),mg/l;Ii——第 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指数。

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现状及广州市供水对策分析

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现状及广州市供水对策分析
( F 处理 , N) 从而从 另一方面有效保障广州 市的供 水安全 。 I 关 键 词 :常规 净 水 ; O M; 氮 ; 滤 膜 ; 物 预 处理 C D 氨 纳 生
中 图分 类 号 : 3 3 4 P 4 、 文 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80 1 I07 0 -0 2 2 10 -12 20 ) 3 4 - 0 0
题外 , 还迫 切需要 寻求 其它 的措施 和途 径来保 障 广州 市
的用 水安 全 。
m/ , gL 水质 离 国家 规定 的供 水 水源 一级 保 护 区 ( 表 水 2 2 改 良净水工 艺 地 . .. 环境质 量标 准 Ⅱ类 , 氨氮 ≤0 5m / C D g L 2 2 1 传统 常规 净水 工艺 的处理效果 . g L, O M ≤4 m / )
蓝 天碧 水工程 、 流溪河整治 T程 等 ; 另一 方 面 , 断 开辟 证 。 不
新水 源 , 如加 大开发广 州东部 水 源——东 江 水源 供水 能
力 , 19 在 9 6年 建成投产 了西洲 水 厂 , 上原 有 的新 塘水 加
建设 部在 20 05年 6月颁 布 实施 了《 城市 供 水 水 质 标 准》 C/ 26— 05) 与原 《 活饮 用 水 卫 生标 准 》 ( JT0 20 , 生 ( B 79— 5 相 比 , 城 市供 水水 质标 准》 水 质提 出 G 54 8 ) 《 对
维普资讯
第 3期
20 0 7年 6月
广 东水 利 水 电
GUANGD0NG ATER W RES 0URCES AND HYDROPOW ER
No 3 .
J n2 0 u o7
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现状及广 州市供水对策分析

广州市水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广州市水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广州市水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第80期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第4组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

随着广州市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巨大环境与资源压力,以水污染为代表的城市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GDP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将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城市发展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成效渐显,但就水环境而言,目前仍然存在部分河段污染物超标、河涌水体黑臭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第80期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第4组全体学员与指导教师通过实地调查(白云区石井河、越秀区东濠涌)、走访座谈(黄埔区水务局)、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广州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治理效果的对策,现把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一、广州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及其成效广州市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11个行政区共有1484条,其中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2条,全市水域面积达744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0%。

2016年广州市中心城区231条河涌中黑臭河涌达187条;广佛跨界16条河涌污染严重,大部分为劣Ⅴ类水,不少是黑臭河涌。

广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全面统筹部署各项治水任务,近年来在水环境整治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包括:(一)建章立制,促进依法治水。

广州市先后出台了《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保护条例》《广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市水十条”)《广州市水环境质量达标规划》等系列地方法规、规章,夯实依法治水工作基础。

组织实施了《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广州市水环境治理责任追究工作意见》《广州市清除黑臭水体污染源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治水措施,强化督导,确保依法治水有序推进。

(二)建立全市水环境整治联席会议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在珠江综合整治及亚运治水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市政府建立了市长为总召集人、分管副市长为副召集人的全市水环境整治联席会议机制,治水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定期召开水环境整治协调会议及河长工作会议,部署水环境整治及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广州珠江河段近年来水质调查报告

广州珠江河段近年来水质调查报告

广州珠江河段近年来水质调查报告篇一: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现状《广州珠江河段近年来水质调查报告》一、XX年以前珠江水质状况珠江广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和黄埔水道,整个河段水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

近些年,广州市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业废水排放实行了“一控双达标”,XX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减少7727.85万吨;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势,由于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目前处理率只达到约26%。

1环境污染使广州面临水质性缺水○自“九五”以来,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基本为V类(重度污染)。

珠江广州河段特别是西航道是广州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之一,以此为水源的西村、石门两水厂占全市区供水量的48%,但两水厂的水源水质只能达到IV类,主要是大肠菌群超标。

前航道的车陂、员村水厂,黄埔水道的黄埔水厂,后航道的河南水厂都因水源水质严重污染而关闭。

随着南洲水厂的投产,后航道的石溪、鹤洞水厂即将因水源水质问题被关闭。

水源地水质问题已成为目前和将来广州市供水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质性缺水正威胁着广州。

2多重因素形成珠江水污染○“九五”期间,广州工业污染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XX年广州市区生活污水排放量达125万吨/日,成为影响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的主导因素。

加上旧城区人口高度密集,污水系统没有实现雨污分流,市区19条主要河涌充当排污渠,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珠江。

城市污水治理滞后,目前广州市总污水处理能力62万吨/日。

与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长速度比,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相对迟缓。

“九五”前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7.6%,到XX年才增长到26.3%。

生活污水对珠江的影响远远超过工业废水,致使珠江广州河段有机污染突出,并掩盖了工业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效。

上游境外来水对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的影响。

珠江广州河段接纳佛山、南海和三水等城市污水,通过佛山水道(花地涌、平洲水道)、西南涌、水口涌进入西航道,其汇入珠江河段的水质均劣于V类标准,严重污染珠江广州河段水质。

广州市水污染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复习进程

广州市水污染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复习进程

广州市水污染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广州市水污染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陈穗雯 10国贸一班 49号摘要:调查广州市水资源的现状,分析广州水资源丰富但水质较差的原因,建议有关部门在污水排放、新水源开辟等方面采取整治措施。

关键词:广州水资源治理措施一、广州市水污染现状在地域辽阔、物种繁多的中国,广州是一座水资源丰富的城市。

在广州,人均综合用水量居全国第一,自来水产量居全国第二,人均综合用水量每天约500升,人均生活用水量每天约300升,比北方城市高出50%以上。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市人口(含流动人口)的增加,广州市自来水的需求量呈逐年剧增之势。

珠江从古至今养育了多少广州人,创造了广州特有的岭南文化,她给广州人带来的是生命的源泉,带走的却是广州的废弃物。

但是,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却不容乐观,随着生活废水和第三产业废水排放量的逐年上升,有机污染仍在继续加剧,使广州的水厂水质受到严重威胁。

而广州市的生活废水与工业废水的排放成为珠江广州河段的主要有机污染源,而且,随着广州本身及其上游地区经济的发展,珠江水质还将会受到新的、更大的威胁。

尤为严重的是,在广州市周围所产生的大量工业及生活废水,通过多条河流经广州入海,也将加剧广州的水污染及供水困难。

而广州城市生活废水的处理率极低,废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水源将如何解决,就成为广州市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水体污染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首先是降低了水体使用功能,使原来的取水点不符合取水要求,此时要么增加水处理设施,增大药耗和运行费用,要么将取水点向上游迁移,增加工程投入和输水费用。

其二,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污染的水体造成工业产品不合格,农业减产。

污染成分停留在工业产品内或者被农作物所吸收,再通过工业品,“米袋子”、“菜篮子”波及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进入人体,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其三,谁污染造成城市惶恐,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毫无疑问,珠江水被加重污染将会阻碍广州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广州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end
请老师和同学们 批评指正!
Thank you!
4
4.1
广州市水资源发展对策
保证水质
控制水质型污染是保证水质的关键所在,应全面规划建设污水 处理设施,要改善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严格实施总量控制,保证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广州市各水体 的允许排放量,需要削减的污染物量一定要消减逐步消减工业废 水量,特别是水污染大户及污染大户及污染饮用水源的工厂的排 放量,工业废水一定要达标排放,以减轻水体污染,保证水资源 的利用。 ( 2}建设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网,收集广州市的全部污水和 废水,有效地对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 (3)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广州市农用化肥和农药对水环境的影 响日益加大,尤其是农药的使用,对饮用水源有直接的影响,应 加强管理和控制。 ( 4)划分水资源保护区,防止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确保饮用水源 的水质。
3
3.2
广州市供水存在的问题
水源受污染严重
前面所述广州市水源从数量上来讲并不缺水,但由于 广州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未处理的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致使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大 部分超过V类水质标准,特别是航道的河段,长期以来在 枯水时段出现发黑发臭的现象,河道水质污染严重水厂由 于水源污染,水的处理成本增加,枯季时因水质污染中断 供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广州市水质型缺水问题较为突 出。
1
1.1
广州市水资源和饮用水现状
广州市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网河区和东北部河流。东北部 以山区河流为主,主要有流溪河和增江。南部为珠江三角 洲河网区,主要为西江、北江、东江下游水道和珠江前、 后航道汇流交织成的河网,河网区主要水道总长度416 km。 南部河网区处于潮汐影响区域,径流量大,潮流作用也很 强。 广州市本地水资源相对较少,人均占有量为1375m3, 与全国相比,不到全国平均数量的1/2。而广州市本地多年 平均径流量仅有81.29亿m3,其中地表水为60.10亿m3, 浅层地下水20.37亿m3,深层地下水为0.82亿m3 。
2
广州市供水布局情况
市内河道污染更为严重,如石井河、司马涌、荔湾涌、 塞坝涌、车破涌、沙河涌、海珠涌、东朗涌、东壕涌等均 为IV类,个别地段达到V类。广州市水质状况从好到差的顺 序是山区水库—流溪河、增江、白泥河—珠江广州河段— 市区内河涌。
3
3.1
广州市供水存在的问题
水源类型单一
从数量上说,广州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不会有水源性 缺水的问题。而且,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有七大水厂日夜供 应自来水给全市使用。但是七大水厂的水均取自地表的珠 江河道不同河段,供水水源单一。广州市还没有建设战略 性的应急水源,饮用水水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存在较大的 风险,一旦发生如地震、重大水污染事故、战争等自然灾 害和人为灾害时,单一的地表水源将难于支撑生产和生活 的需要。
4
4.4
广州市水资源发展对策
开辟新的水源
由于广州市各水体污染严重,而需水量加大,在现有供水 工程的基础上,大量增加对广州市的供水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因此必须开辟新的水源来满足广州市对水资源的需要,形 成多水源多方位的自来水布局和网络,并与城市向东南发展 的需求相适应。
44.5广州市水资源源自展对策广州市水源现状及供水分析
报 告 人: 指导教师:
2015年
目录
1
广州市水资源和饮用水现状
2
3 4
广州市供水布局情况
广州市饮用水源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发展对策
1
1.1
广州市水资源和饮用水现状
广州市水资源现状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 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 流有22条,老八区主要河涌有231条,总长约913km。 广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本地水资源较少,过境水 资源相对丰富。全市水域面积7.44万hm2,占全市土地面 积的10%。其中由西江、北江分流进入广州市区的客水资 源量达1591.5亿m3;由东江分流进入东江北干流的客水资 源量为142.03亿m3,增江上游来水量28.28亿m3。客水资 源量1860.24亿m3,是本地水资源总量的23倍。
4
4.2
广州市水资源发展对策
节约用水
由于广州市的水资源有效利用效率偏低,节水尚有较大的潜 力,因此,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就成为广州市水资源管理的首 要任务。通过节水宣传教育,征收水资源费用,分时段调整水价, 实行计划供水,同时普及有效的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以保证节 水目标的实现。 节水的另一途径是污水资源化。广州市污水具有水量大、受 气候季节的影响小,水量和水质相对稳定的特点。目前已有许多 的国家的城市都将污水视为第二水源,据统计,如将城市污水处 理到可以作为杂用水的程度,其投资只相当于从30 km处引水;而 处理到作较高的工艺用水,其投资相当于从40-60 k m处引水。因 此,污水资源化为广州市提供了新水源,减少了排向市区各水体 的污染物量,改善了广州市环境。
1
1.1
广州市水资源和饮用水现状
广州市水资源现状
1
1.1
广州市水资源和饮用水现状
广州市水资源现状
1
1.2
广州市水资源和饮用水现状
广州市供水情况
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的能力,广州市兴建了大量水利工 程。2002年,广州城市供水总量达到16. 3亿m3 ,日平均 447. 7万t,其中生活用水6. 7 2亿m3 ,生产用水4. 80亿 m3 ,公共服务用水为3. 25亿m3 ,消防及其它用水为1. 57亿m3 。农业用水量按耕地面积用水定额来计算,为15. 44亿m3 ,则广州市用水总量为31. 78亿m3 。因此从总体 上来说,如不考虑水资源的质量,广州市水资源丰富且能 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
4
4.3
广州市水资源发展对策
完善城市供水应急机制
广州市应建立以地表珠江河道水源为主,地下水源为应急的 复合水源体系,将地下水的保护与城市的备用水源体系相结合, 从而完善城市供水应急机制。建设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复合供水保 障机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尽快选址和建设应急备用地下水水源地。把应急水源与自 来水水厂的管线网络连通,一旦出现紧急事故可立即抽取应急水 源水切换到供水系统中输送至市民的水管中去。 2)为保障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有需要用到应急备用水源水都能有 充足的水量。应持续地对应急备用水源进行保护和监测水量水质 状况。
3
3.3
广州市供水存在的问题
供水布局不合理
目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属下水厂7 座、供水管理所5 个、 加压站管理所1 个、辅业单位8 个。供水面积480 多km2, 管网总长5000 多公里,设计综合生产能力465 万m3/d, 服务人口超一千万人。在广州市自来水厂的七座水厂中, 占广州供水量70%以上的西村、石门、江村三座水厂,均 位于广州西北部,供水布局不合理。据有关资料表明,老 鸦岗上游来水最枯流量仅为3~13m3/s,同时流溪河沿流 域的城镇都在发展,因而老鸦岗上游来水将会继续减少。 西村、石门水厂自珠江西河道取水,在枯水季节要靠珠江 广州河段内的潮蓄量补充。
强化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广州市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基本处于“分割管理、多头管 水”的局面,造成水规划计划不统一,这样不利于地表水和地 下水的联合调度,也不利于水环境等措施的落实,影响到水资 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把水的开发利用与能源、环境保护、 维持生态平衡结合起来,把供水、灌溉、防洪抗旱、水土保 持、旅游等结合起来,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管 理,协调流域职能,以便更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3
3.4
广州市供水存在的问题
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广州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以及节水等 因素,用水量将急剧增加。按各区来划分则为:旧城区的 荔湾区北部、越秀区的用水量增长不大,荔湾区南部、新 塘地区用水量有较大的增长,而海珠、白云、天河、黄埔 地区的用水量将有大的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广州市用水需求将不断增加,据专家预测,至 2020 年,总需水量约为每年73 亿m3,水资源缺口达每年 l0 亿m3。从区域看,广州市区(原八区)、花都区、从化市 增城市近期和远期不同程度地缺水,并日趋严重,番禺区 相对较好。但是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水资源短缺 将制约广州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广州市供水布局情况
2
广州市供水布局情况
2
广州市供水布局情况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CGB3838-2002)把水源分 成V类,其中I至III类水源可作生活饮用水源,IV至V类水源 作一般工业用水、农业用水非饮用水源。广州市水资源水 质除流溪河、增江为II类外,平洲水道与潭洲水道丰水期水 质良好为II类,但枯水期水质均超过III类。污染较严重河段 有广州水道的西南涌、老鸦岗河段及前、后航道黄埔河段, 老鸦岗河段水质全年均为IV类,黄埔河段丰水期为IV类, 枯水期为V类。 位于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珠江西航道、流溪河、 白泥河的西村水厂、石门水厂、江村水厂的水源水质状况 则处于极差状态,而这3个水厂提供的用水量占了全市用水 量的60%~70%,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由总氮、总磷等造成的有机物污染问题已成为近几年来珠 江广州河段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4
4.6
广州市水资源发展对策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压缩高耗水产业,鼓励发展节水工业 和服务业,是广州市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广州市 要根据本地水资源的情况,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调整和 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一方面要大力压缩耗水量大、用 水效率低和水污染严重的产业,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 在广州市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节水型产业和企业,并 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向节水型企业转变。
2
广州市供水布局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