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课件
预防接种服务培训教材PPT.

免疫接种实施 —疫苗使用
流脑疫苗使用规定
接种4剂次 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
(结合疫苗)疫苗,间隔3个月 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
流脑疫苗(多糖疫苗)
免疫接种实施 —疫苗使用
甲肝疫苗使用规定
1
4
第 1、2 剂次间隔 7-10 天
2
2 剂次间隔≥6 个月
(二)通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
– 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口头、 广播通知等适当方式,通知儿童家 长或其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 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18月龄接种 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18月龄和24-30
月龄各种1剂次
免疫接种实施 —疫苗使用
出血热疫苗使用规定
接种3剂次,接种对象为重点地区16—60 岁目标人群
接种第1剂~第2剂间隔14天,第1剂~第 3剂次间隔6个月
免疫接种实施 —疫苗使用
炭疽疫苗使用规定
接种1剂次,发生炭疽疫情时接种,接种对 象为炭疽病例或病畜的间接接触者及疫点高 危人群
定期跟踪保有客户。这些保有客户也是我们开发客户的对象,因为保有客户的朋友圈子、社交圈子也是我们的销售资源。
第六课时 晕厥的急救
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
免疫接种实施 —疫苗使用
需同时接种2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 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严格按照规定的途径、剂量接种
免疫接种实施 —疫苗使用
2种灭活疫苗或1种灭活疫苗与1种减毒活 疫苗的同时接种 — 可在同一天、在不同部位接种 — 可在不同时间、在不同部位接种
脊灰疫苗及百白破疫苗各剂(针)次的间隔 时间应≥28天
疫苗接种风险防范与沟通PPT课件

乙肝发病例数
-
22
卫生部公布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杭州市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1987年开始逐步使用 1989年10月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1993年调查接种率87.02%(731/840) 1995年调查接种率94.73%99(2264/2390) 1996年以后调查接种率一直大于97% 2005年以后调查接种率一直大于99%
疫苗接种风险防范与沟通
-
1
内容
了解疫苗的基本知识 接种对象与接种政策 接种操作技术 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 如何杜绝预防接种差错事故
-
2
你知道吗?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 或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疾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疫苗有哪些分类? ➢ 按性质分 — 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组分疫苗、重 组基因工程疫苗等。 ➢ 按剂型分 — 液体、冻干疫苗 ➢ 按成分分 — 普通、提纯疫苗 ➢ 按含吸附剂分 — 吸附、非吸附疫苗 ➢ 按使用方法分 — 注射、划痕、口服
➢ 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疾病的平均有效率为 86%。
-
31
卡介苗接种政策
➢ BCG免疫政策各国差别很大,可分成4类: (1)仅在出生时(或首次与公共医疗机构接触时)
接种。 (2)儿童期接种1剂BCG。 (3)复种/加强接种BCG。 (4)不常规接种BCG。
-
32
我国卡介苗接种对象
1982年《全国卡介苗接种工作方案》 初种:新生儿 复种: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
25%(肝硬化或肝
癌)
-
26
乙肝疫苗使用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 尽早接种,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 ,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8月龄 )接种。第1剂和第2剂间隔应≥28天。第 2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天。
预防接种知识PPT培训课件

成人预防接种的疫苗种类
针对成人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肺炎球菌疾病 等,有多种疫苗可供选择。
3
成人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在接种前,成人应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遵循医 生的建议,确保安全接种。
老年人预防接种
01
老年人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消除疑虑与误解
针对公众对预防接种存在的疑虑 和误解,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和 澄清,以消除疑虑,提高接种意 愿。
THANKS
感谢观看
疫苗的免疫原性是指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免疫原性 越高,疫苗的有效性越好。
免疫程序
根据不同年龄段和疾病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提高疫苗 接种效果。
加强免疫
在基础免疫的基础上,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和疫苗保护效果,适时 开展加强免疫,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05
特殊人群的预防接种
儿童预防接种
儿童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接种时间表可能会因为孩子的生长发 育情况和健康状况而有所调整,家长 需要与医生或卫生人员保持沟通,确 保孩子按时接种。
二类疫苗的接种时间表由医生或卫生 人员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家长 需要在接种前了解清楚接种时间和接 种程序。
03
预防接种的益处与风险
预防接种的益处
预防传染病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 经济、有效的手段,通过接种疫 苗,可以预防和控制如麻疹、百
预防接种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预防接种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几个世纪前,最早使用 的是人痘接种法,后来发 展为使用牛痘疫苗。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预 防接种技术不断进步,疫 苗种类和接种方式也越来 越多。
预防接种常规知识培训PPT课件

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如增加接种点、延长接种时间等,方 便公众进行接种。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接种常规知识培训
• 预防接种简介 • 疫苗种类与接种程序 • 预防接种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 预防接种的宣传与推广 • 预防接种的未来展望
01
预防接种简介
预防接种的定义
01
预防接种是通过注射或口服疫苗 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 性抗体,从而预防特定疾病的其组分制成,用于激发人体免 疫系统,使其在未来对该病原体 产生抵抗力。
医生。
接种后护理
接种后留观30分钟,避免剧烈 运动和洗澡,注意观察儿童有 无不良反应。
接种禁忌症
患有严重疾病、发热、急性或 慢性感染等情况下应暂缓接种 。
特殊情况处理
如遇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 ,应立即就医并按规定上报。
03
预防接种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常见问题一:预防接种是否安全?
预防接种是安全的,疫苗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审批,并得到世 界卫生组织的认可。虽然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一些轻微不适 ,但这些反应大多是正常的免疫反应,且远远小于疾病本身 的风险。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 、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显著降低儿 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预防接种,可以保护个体免受特 定疾病的侵害,同时也能减少疾病的 传播,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的历史与发展
预防接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 个世纪前,最早使用的是“人 痘”接种法,这种方法存在一 定的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疫 苗的研发和应用逐渐普及,使 得预防接种更加安全、有效。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推广儿 童免疫计划,以降低儿童常见 疾病的发病率。
预防接种服务PPT

对接种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优化预防接种服务流程
通过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减少等待时间等方式, 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在线预约、电子病历管理等,提 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社区化预防接种服务
未来预防接种服务将更加注重社区化、家庭化。通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的 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预防接种服务,提高疫苗覆盖率和接种率。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关于预防接种服务的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一
国家免疫规划政策法规,包括疫苗种类、接种程 序、接种费用等。
政策法规二
接种人员应了解并掌握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相关知识,及时向相 关部门报告。
医疗救治
对出现异常反应的儿童进行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包括对症治疗 、心理疏导等。
接种信息登记与管理的规范与要求
信息登记
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信息登记系 统,记录儿童姓名、性别、年龄 、接种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接 种部位等信息。
信息管理
预防接种服务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个 体和社区免受疾病的威胁。
预防接种服务的重要性
预防接种服务对于保护个体和社区免受疾病威胁具有重要 意义。
通过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和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预防接种服务的分类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预防接种服务可以分为针 对特定年龄段儿童的常规接种服务、针对高风险 人群的补充接种服务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应急接 种服务。
学术论文三
预防接种人员培训PPT课件

接种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疫 苗接种流程和注意事项,穿戴好工 作服、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接种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01
02
03
核对信息
仔细核对接种对象的姓名、 年龄、疫苗种类等信息, 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消毒注射部位
使用75%酒精棉球对注射 部位进行消毒,注射时应 避开疤痕、炎症等部位。
正确注射
严格遵守接种程序和规范
预防接种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疫苗接种的程序和规范,确保接种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避免 因操作不当导致接种事故或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
掌握疫苗的保存和运输要求
预防接种人员需要了解疫苗的保存和运输要求,确保疫苗在使用前保持良好的质量和有效 性。
熟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预防接种人员需要了解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以便在接种过程中向受种者提供准确 的信息和解答疑虑。
疫苗接种后的常见不适症状及处理
发热
轻微发热是常见的疫苗接种后反 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 果体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应
采取降温措施。
局部疼痛或红肿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疼痛、红肿等 症状,可用冷敷或热敷缓解不适。
疲劳和食欲不振
部分人接种后可能出现疲劳和食 欲不振的情况,应保证充足休息
和饮食均衡。
疫苗接种异常事件的报告与处理
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异常事件报告制度,确保及 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异常事件。
事件分类与评估
根据异常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评估, 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追踪与反馈
对异常事件进行追踪调查,了解事件的发展趋势 和影响因素,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和改进措施。
05
预防接种人员的职责与要求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ppt课件

新生儿出生后,由产科接种室发放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门诊对无预防接种证的儿童进行补证:主要针对外省流
入儿童和本省接种证丢失儿童 预防接种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建卡”制度
无论儿童是本地还是外地 无论儿童在本地居住时间长短 无论是否因接种禁忌而实施首次接种
预防接种登记簿/卡不得取消,各预防接种单位应对满6周岁且已完成全 程接种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打印存档,保存不少于15年。
.
12
(一)预防接种管理-接种通知与接种单位
通知方式
• 预约 • 通知单 • 电话 • 手机短信 • 网络 • 广播 • 乡村医生
通知内容
• 接种疫苗的种类 • 接种时间 • 接种地点 • 接种门诊电话 • 相关要求
预防接种服务时间、咨询电话等;
不含商业宣传的科普资料。
.
30
核实受种对象
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簿)或 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核对受种者姓名、出生日期及 预防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发现原始记录中受种者姓名、出生日 期、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有误或变更的,应及时更新。
.
34
检查含吸附剂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
将被检和正常对照的疫苗瓶同时摇匀后静置竖立, 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5~10分钟)内与对照疫 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 断被检疫苗曾被冻结。
.
35
未用完的疫苗废弃要求
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
除液体bOPV外,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 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对不符合本次预防接种的受种者,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 人做好解释工作。
预防接种门诊沟通技巧

预防接种门诊沟通技巧目录•预防接种门诊沟通的重要性•预防接种门诊沟通技巧•预防接种门诊沟通案例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沟通的挑战与对策•预防接种门诊沟通培训与考核01预防接种门诊沟通的重要性向家长明确介绍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识,从而增加接种意愿。
明确沟通目的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给予家长个性化的疫苗接种建议,使家长更加信赖医生的专业意见。
提供个性化建议提高接种率耐心倾听家长的疑虑和担忧,理解家长的心情,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
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与理解预防接种知识普及提供教育资料向家长发放预防接种知识手册,帮助家长了解疫苗的作用、接种时间、注意事项等。
定期开展讲座组织专家开展预防接种知识讲座,提高家长对疫苗接种的科学认识。
02预防接种门诊沟通技巧在沟通中,要耐心倾听家长的问题和疑虑,不要打断他们。
保持耐心理解家长的需求反馈信息通过倾听,了解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需求和关注点,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在倾听过程中,适时向家长反馈他们所表达的信息,确保理解无误。
030201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家长解释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
清晰简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免家长产生困惑。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通过举例说明,让家长更好地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
举例说明提问技巧开放性问题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家长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针对性问题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信息。
确认性问题在提问过程中,确认家长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在沟通过程中,对家长的正确观点和积极态度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
肯定和鼓励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预防接种工作。
提供建议和指导在家长提出问题或疑虑时,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及时反馈反馈技巧03预防接种门诊沟通案例分析总结词耐心细致,建立信任详细描述医生通过耐心聆听家长的担忧和问题,详细解释疫苗的作用和接种流程,成功获得家长的信任,使儿童顺利完成接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肉接种
臀部 上臂 大腿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肌肉注射具体演示
上臂外侧, 肩峰下2-3横指处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三角肌九区划分法
分区:把三角肌的长度和宽度中线都均分 为三等分,使三角肌成为九个区,分别为 三角肌上、中、下1/3部的前、中、后区。
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避免出现泡沫。 ◆含有吸附剂的疫苗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注意:安瓿启开后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
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接种操作--皮肤消毒
• 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 结和皮肤病变处。如果接种部位皮肤不清洁,先 进行清洗。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皮下注射具体演示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肌内接种法
✓ 适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 苗、脊灰灭活疫苗、甲肝灭和疫苗等。
✓ 注射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大腿前外侧中 部肌肉。
• 操作方法: 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排尽注射
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注射肌肉部位绷紧,右手持 注射器,与皮肤呈90°角,将针头快速垂直刺入肌肉,进针深度 约为针头的2/3,松左手,固定针管,缓慢推注疫苗,注射完毕 后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观察有 无渗血或药液渗出,若有渗出,应将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按压 片刻。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皮内接种法
✓适用疫苗:卡介苗。
✓注射部位: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操作方法: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儿童左胳膊;用卡
介苗专用注射器吸取疫苗,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 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 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 向上,与皮肤呈10度~15度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 拇指固定针栓,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 个圆形隆起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注射完 毕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角后,迅速拔出针头。 勿按摩注射部位。
前界: 髂前上嵴外侧2横指到髌 骨上缘中点连线 后界: 股骨大转子与股骨外上髁 的连线[1]
[1] 吴泗龙,张一模,杜心如等.股外侧肌肉注射的应用解剖学,实用护理杂志, 1995,11(4):12~13.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股神经 股外侧肌
股动脉 股静脉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接种操作--吸取疫苗
◆将安瓿尖端疫苗弹至体部; ◆用砂轮割锯安瓿颈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后掰开; ◆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的液体中吸取;( ◆吸取疫苗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向上,排出注射器内的气泡,
直至针头上有一小滴疫苗出现为止; ◆使用冻干疫苗时,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安瓿内壁缓慢
✓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后区为三角 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全区。
✓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区为相对安全 区。
✓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后区深面,因有 桡神经通过,为三角肌注射的危险区。
✓三角肌的下1/3部的前、中区因肌肉太薄 不能作肌内注射。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皮下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麻风、MMR、 A群 流脑、A+C群流脑、钩体、乙脑和甲肝减毒活疫苗等
✓肌内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 百白破、白破、乙肝、脊灰灭活、甲肝灭活、出血热疫苗 等
✓口服:1)液体剂型疫苗直接将规定剂量的疫苗滴入儿童口
中。
BOPV
✓划痕法:上臂外侧上部。炭疽疫苗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皮下接种法
✓ 适用疫苗:麻风、MMR、 A群流脑、A+C群流脑、乙 脑和甲肝减毒活疫苗等
✓ 注射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 操作方法:用1ml 注射器,吸取疫苗后,皮肤常规消 毒,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 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度角,快速刺 入皮下,进针深度约1/2~2/3,松左手,固定针管, 缓慢推注疫苗,注射完毕后用消毒干棉签轻压针刺 处快速拔出针头。
肌肉 ( cm)
0.64 ± 0.28 1.29±0.18
三角肌
0.65±0.11
0.74±0.12
[1] 吴长初,刘金伟,丁自海.婴幼儿肌内注射部位的解剖学观测,解剖与临床, 2007,12(6):380~382.
预防接种操作及风险沟 通技巧
重庆市CDC 2017年6月
1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预防接种操作详解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安全接种概念
• 定义:对疫苗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具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对使用过 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称为安全注射。
• 安全注射的三要素 ✓对受种者安全。使用安全的注射器材和适宜的注射技术;预防接种前方
股外侧肌 安全接种部位要点
大腿中段 1/3 前外侧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1] The Australian Immunization Handbook 9th Edition, 2008 : 52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股外侧肌与上臂三角肌中部厚度比较
部位 股外侧肌
皮肤与浅筋膜 ( cm)
可打开或取出注射器材。 ✓对实施接种者安全。操作过程中避免针刺伤害; ✓对环境安全。正确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材,避免有害的污染和伤害。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安全接种
• “三查”是指—— ✓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 ✓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 ✓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 • “七对”是指核对—— ✓受种对象姓名 ✓年龄 ✓疫苗品名 ✓规格 ✓剂量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 消毒: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 蘸75%乙醇,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 涂擦直径≥5cm。消毒区不可用手触碰。
• 注意: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2%碘酊消毒,局部用 75%乙醇消毒时,待干后再接种。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
接种操作要点
• 接种部位和途径
✓皮内注射: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卡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