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化学】[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答案
2019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9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祝考试顺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O 16 I 1271.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表现了文物修复者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职业体验,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银器表面锈蚀物成分大多数为氧化银、氯化银、硫化银等,除此外还常会有银合金里所含铜质的腐蚀产物。
对于锈层含较多绿锈的,可以考虑使用甲酸溶液,甲酸能有效的分解含铜矿化物,而对银不起作用;对于银器表面变色较深,锈层较厚重的,要考虑用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处理,涉及到了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B.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主要原理是通过施加外力使器物恢复原状,未涉及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古画水洗除尘是用羊毛排笔蘸温水淋于画上,等画完全浸透进水,在用毛巾蘸干画上的水分,如此进行多次,直到毛巾中挤出的水由污黄浑浊变得澄清透明为止,说明基本将画中的污渍清除干净,未涉及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木器表面擦拭烫蜡是蜂蜡本身的熔点很低,可以用吹风机对固体蜂蜡吹一会,会有稍微融化,此时把软化的蜂蜡大致涂到木头上,再用吹风机的热风吹涂好蜂蜡的木器,使蜂蜡融化,完全覆盖木器,然后用棉布把多余的蜂蜡擦掉,再用热风吹,使蜂蜡更好的渗入木头当中,未涉及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2.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碱性:NaOH>LiOHB.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C. 酸性:HClO4> H2SO4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r > HI【答案】B【解析】【详解】A.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Li,则碱性:NaOH>LiOH,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B.碳酸氢盐易分解,碳酸盐难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与元素周期律无关,故B符合题意;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 S,则酸性:HClO4> H2S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Br >I,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r > HI,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北京海淀区2019-2020届高三化学一模答案

北京海淀区2019-2020届高三化学一模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评阅非选择题时请注意:●若无特别说明,每空2分。
●文字表述题中加点部分为给分点........,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方程式中的产物漏写“↑”或“↓”不扣分。
●化学专用词汇若出现错别字为0分。
15.(8分)(1)①第3周期,第VIA族②氧原子与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S>O,原子半径S>O,得电子能力S<O,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作用S<O,因此,S—H的极性小于O —H的极性(2)① SO2(或二氧化硫,1分)②氧化剂(1分)T.f③ 4FeS2 + 15O2 + 2H2O === 2Fe2(SO4)3 + 2H2SO416.(12分)(1)过滤(1分)(2)①先加入氨水,可使Ni2+发生反应转化为[Ni(NH3)6]2+,降低溶液中Ni2+的浓度,再加入NaOH时,可减慢Ni(OH)2的沉降速率②加入NaOH后,溶液中存在两个平衡,平衡①:Ni2+(aq) + 2OH-(aq) Ni(OH)2(s),平衡②:Ni2+ + 6NH3·H2O [Ni(NH3)6]2+ + 6H2O;OH-过量,使平衡①正向移动,溶液中Ni2+的浓度减小,促使平衡②逆向移动,从而提高Ni(OH)2的产率(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3)除去Ni(OH)2表面的水分(或乙醇易挥发,有利于真空干燥;降低Ni(OH)2的溶解度)(1分)(4)ac (5)H2(或氢气)(1分)(6)过度充电时,由于镉电极Cd(OH)2过量,阴极电极反应为2Cd(OH)2+4e-=== 2Cd +4OH-,避免生成H2,阳极电极反应为4OH- - 4e- === O2↑+2H2O,;O2通过隔膜进入阴极室,与Cd发生反应2Cd + O2 + 2H2O===2Cd(OH)2,将阳极生成的O2消耗,同时生成Cd(OH)2可继续作为阴极反应物;OH-透过隔膜进入阳极室补充消耗的OH-,使反应循环发生。
2019年海淀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分析

2019年海淀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分析(含逐题分析)迈思麦田初高中辅导资深教师叶敏2019年的海淀一模已经结束,此次的一模化学题,总体难度适中,学生在高考前检查自己在复习中出现的知识漏洞。
在知识板块分布上,叶老师做了以下的统计。
选择题部分板块题号主要知识点分值化学与生活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6元素周期律7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比较6化学物质及其变化8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6有机化学9分子式、官能团鉴别、顺反异构6化学反应原理10、11化学键、催化剂、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12化学实验探究12浓硝酸的性质、实验设计6问答题部分板块题号主要知识点分值有机化学25官能团及其性质、同分异构体、有机合成与推断17化学反应原理26电子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原电池12化学工业运用27电解池、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化学平衡原理、基本计算13化学实验探究28盐类的水解、物质的检验、电化学、离子反应、化学平衡16从两个部分的板块统计上看,本次一模题目在板块设计上与往年类似,主要知识点均有涉及,总体难度比较适中,没有特别多的让考生摸不着头脑的题目出现。
但本次的试题叶老师感觉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比较重视学生对于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在题型分类过程中能够看出,涉及到化学反应原理类的题目所占的分值得到了37分,其他类型的题目中对于化学原理的问题也多有涉及。
在选择题部分,整体题目表现为难中有易,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比如7、8、9、11题都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本基础内容的理解能力,只要在熟悉相关概念的和鉴别方法的基础上,不会容易出错。
10、12题考得比较灵活,都是给了相应的科学探究背景让学生答题,一般此类题目的需要学生充分理解题意,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作答,这两题的选项中有明显的错误,降低了学生的选择难度。
在填空题的部分,今年的一模对于基本原理的非常的细致,尤其26、27题提高了电化学和化学平衡原理的题目比重,加强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分析能力。
【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

2018-2019海淀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O 16 I 1271.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表现了文物修复者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职业体验,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B C D银器用除锈剂见新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古画水洗除尘木器表面擦拭烫蜡A. AB. BC. CD. D2.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碱性:NaOH>LiOHB.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C. 酸性:HClO4>H2SO4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r > HI3.下列实验沉淀的过程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将SO2通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将Cl2通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将生石灰投入饱和Na2CO3溶液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A. AB. BC. CD. D4.辣椒素是影响辣椒辣味的活性成分的统称,其中一种分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18H27NO3B. 含有氧原子的官能团有3种C. 能发生加聚反应、水解反应D. 该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5.我国科学家在绿色化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利用双催化剂Cu和Cu2O,在水溶液中用H原子将CO2高效还原为重要工业原料之一的甲醇,反应机理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CO2生成甲醇是通过多步还原反应实现的B. 催化剂Cu结合氢原子,催化剂Cu2O结合含碳微粒C. 该催化过程中只涉及化学键的形成,未涉及化学键的断裂D. 有可能通过调控反应条件获得甲醛等有机物6.三氯氢硅(SiHCl3)是光伏产业的一种关键化学原料,制备反应的方程式为Si(s)+3HCl(g)SiHCl3(g)+H2(g),同时还有其他副反应发生。
2019.4.高三一模.化学.海淀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化学参考答案2019.4第I卷(选择题共42分)共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阅卷说明:1. 不出现0.5分,最低0分,不出现负分。
2. 简答题文字表述中划线部分为给分点。
3.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5.(17分)(1)醛基和溴原子(-CHO、-Br)(2分)(2)取代反应(2分)(3)ab (一个1分,错选扣1分,最低0分)(2分)(4)(2分)(5)(2分)(6)(2分)(7)H:I:J:(各1分,共3分)(8)或或(结构合理给分)(2分)26. (12分)(1)O H(1分)(2)ii.2OH === 2 Fe2++ O2+ 2H+(2分)(3)从图1可知,0~20 min,40~50℃,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应该加快(1分);但是50℃时,温度升高羟基自由基发生猝灭(或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导致c(·OH)下降(1分),所以,温度从40℃上升到50℃,反应速率不基本不变。
(2分)(4)①正(2分)②O2 + 2e- + 2H+ === H2O2(2分)③Fe2+ + H2O2+ H+ === Fe3+ + H2O + ·OH (1分)(答案合理给分,如H2O2 === 2·OH )C6H6O + 28·OH === 6CO2 + 17H2O (2分)27.(13分)(1)2 NaCl + 2H2O C12↑ + H2↑+ 2NaOH (2分)(2)bcd(2分)(正选2个无错选得1分;选4个得1分;其余如选3个错选1个不得分)(3)①碘元素和氯元素处于同一主族(VIIA),二者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ICl中共用一对电子(划线为2点,答出1点即得1分),由于碘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1分),碘原子得电子能力弱于氯原子,故共用电子对偏离碘原子,使得碘元素显+1价(2分)Fe2+②Na++IO3—+ Cl2 + H2O=== NaIO4↓+ 2H++2Cl—(2分)(碱性环境不得分,NaIO4拆写或NaIO3未拆的给1分)(4)①ClO- + 2H+ + 2I-=== I2 + Cl- + H2O(1分),10 min时pH越低,c(H+)越大,反应速率加快(或ClO-氧化性增强),c(I2)越高(1分),吸光度越大。
(精校版)2019年北京卷理综化学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7.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A B C DNaCl溶于水电解CuCl2溶液CH3COOH在水中电离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NaCl Na++Cl−CuCl2Cu2++2Cl−CH3COOH CH3COO−+H+H2(g)+Cl2(g)2HCl(g)ΔH=−183kJ·mol−1 8.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铟与铷(37Rb)同周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B.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 .原子半径:In>AlD .碱性:In(OH)3>RbOH9.交联聚合物P 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A .聚合物P 中有酯基,能水解B .聚合物P 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C .聚合物P 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D .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 的交联结构 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 2溶液(FeCl 3) Fe 粉B NaCl 溶液(MgCl 2)NaOH 溶液、稀HCl C Cl 2(HCl ) H 2O 、浓H 2SO 4 DNO (NO 2)H 2O 、无水CaCl 211.探究草酸(H 2C 2O 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2019年北京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7.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A B C DNaCl溶于水电解CuCl2溶液CH3COOH在水中电离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NaCl Na++Cl−CuCl2Cu2++2Cl−CH3COOH CH3COO−+H+H2(g)+Cl2(g)2HCl(g)ΔH=−183kJ·mol−1 8.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铟与铷(37Rb)同周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B.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 .原子半径:In>AlD .碱性:In(OH)3>RbOH9.交联聚合物P 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A .聚合物P 中有酯基,能水解B .聚合物P 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C .聚合物P 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D .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 的交联结构 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 2溶液(FeCl 3) Fe 粉B NaCl 溶液(MgCl 2)NaOH 溶液、稀HCl C Cl 2(HCl ) H 2O 、浓H 2SO 4 DNO (NO 2)H 2O 、无水CaCl 211.探究草酸(H 2C 2O 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完整版)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海淀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I 1276.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表现了文物修复者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职业体验,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B C D银器用除锈剂见新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古画水洗除尘木器表面擦拭烫蜡7.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碱性:NaOH >LiOH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酸性:HClO4>H2SO4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r > HI8.下列实验沉淀的过程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将SO2通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将Cl2通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将生石灰投入饱和Na2CO3溶液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9.辣椒素是影响辣椒辣味的活性成分的统称,其中一种分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8H27NO3B.含有氧原子的官能团有3种C.能发生加聚反应、水解反应D.该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10.我国科学家在绿色化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利用双催化剂Cu和Cu2O,在水溶液中用H原子将CO2高效还原为重要工业原料之一的甲醇,反应机理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生成甲醇是通过多步还原反应实现的B.催化剂Cu结合氢原子,催化剂Cu2O结合含碳微粒C.该催化过程中只涉及化学键的形成,未涉及化学键的断裂D.有可能通过调控反应条件获得甲醛等有机物11.三氯氢硅(SiHCl3)是光伏产业的一种关键化学原料,制备反应的方程式为Si(s)+3HCl(g)SiHCl3(g)+H2(g),同时还有其他副反应发生。
当反应体系的压强为0.05 MPa时,分别改变进料比[n(HCl)∶n(Si)]和反应温度,二者对SiHCl3产率影响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SiHCl3的产率B.制备SiHCl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C.温度为450 K,平衡常数:K(x)>K (y)>K (z)D.增加HCl的用量,SiHCl3的产率一定会增加12.某实验小组同学把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投入热的浓硝酸中,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
经查阅资料可知浓硝酸分解产生NO2和O2。
为了探究“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原因,该小组同学用右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序号实验I 实验II集气瓶中所盛气体O2加热浓硝酸产生的气体现象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硝酸分解产生的V(NO2):V(O2)=1:1B.红棕色气体的产生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能使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主要气体是氧气D.以上实验不能确定使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主要气体一定是NO225.(17分)“点击化学”是指快速、高效连接分子的一类反应,例如铜催化的Huisgen环加成反应: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反应设计、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的聚合物F并研究其水解反应。
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已知:(1)化合物A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关于B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利用质谱法可以鉴别B和C b.B可以发生氧化、取代、消去反应c.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中含有碳碳三键(4)B生成C的过程中还有另一种生成物X,分子式为C3H6O,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6)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7)为了探究连接基团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设计了单体K,其合成路线如下,写出H、I、J的结构简式:(8)聚合物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6.(12分)羟基自由基(·OH,电中性,O为-1价)是一种活性含氧微粒。
常温下,利用·OH处理含苯酚废水,可将其转化为无毒的氧化物。
(1)·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pH=3时Fe2+催化H2O2的分解过程中产生·OH中间体,催化循环反应如下。
将ii补充完整。
i. Fe2+ + H2O2 + H+ === Fe3+ + H2O +·OHii. ___ + ___ === ___ + O2↑+ 2H+(3)已知:羟基自由基容易发生猝灭2·OH === H2O2。
用H2O2分解产生的·OH脱除苯酚,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不同温度下,苯酚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0~20 min时,温度从40℃上升到50℃,反应速率基本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
图1 图2(4)利用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可以在电解槽中持续产生·OH,使处理含苯酚废水更加高效,装置如图2所示。
已知a极主要发生的反应是O2生成H2O2,然后在电解液中产生·OH并迅速与苯酚反应。
①b极连接电源的________极(填“正”或“负”)。
②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③电解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7.(13分)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具有综合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电解结束后,能够脱去阳极液中游离氯的试剂或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2SO4b.Na2SO3c.热空气吹出d.降低阳极区液面上方的气压(3)食盐水中的I—若进入电解槽,可被电解产生的Cl2氧化为ICl,并进一步转化为IO3—。
IO3—可继续被氧化为高碘酸根(IO4—),与Na+结合生成溶解度较小的NaIO4沉积于阳离子交换膜上,影响膜的寿命。
①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ICl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原因:________。
②NaIO3被氧化为NaI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在酸性条件下加入NaClO溶液,可将食盐水中的I-转化为I2,再进一步除去。
通过测定体系的吸光度,可以检测不同pH下I2的生成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吸光度越高表明该体系中c(I2)越大。
①结合化学用语解释10 min时不同pH体系吸光度不同的原因:________。
②pH=4.0时,体系的吸光度很快达到最大值,之后快速下降。
吸光度快速下降的可能原因:________。
③研究表明食盐水中I-含量≤0.2 mg•L-1时对离子交换膜影响可忽略。
现将1 m3含I-浓度为1.47 mg•L-1的食盐水进行处理,为达到使用标准,理论上至少..需要0.05 mol•L-1 NaClO溶液________L。
(已知NaClO的反应产物为NaC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8.(16分)某实验小组对FeCl3分别与Na2SO3、NaHSO3的反应进行探究。
【甲同学的实验】(1)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
结合化学用语说明浓盐酸的作用:_______。
(2)甲同学探究实验I的电极产物。
①取少量Na2SO3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产生了24SO-。
②该同学又设计实验探究另一电极的产物,其实验方案为_______。
(3)实验I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乙同学的实验】乙同学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与NaHSO3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完成实验并记录如下:(4)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产生原因有两种可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的可能原因。
①Fe3++33HSO-Fe(OH)3 +3SO2;②_______。
(5)查阅资料:溶液中Fe3+、23SO-、OH-三种微粒会形成红色配合物并存在如下转化: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角度解释1~30 min的实验现象:_______。
(6)解释30 min后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的可能原因:_______。
【实验反思】(7)分别对比I和II、II和III,FeCl3能否与Na2SO3或NaH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_____有关(写出两条)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化学参考答案2019.4第I卷(选择题共42分)共7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阅卷说明:1.不出现0.5分,最低0分,不出现负分。
2.简答题文字表述中划线部分为给分点。
3.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5.(17分)(1)醛基和溴原子(-CHO、-Br)(2分)(2)取代反应(2分)(3)ab (一个1分,错选扣1分,最低0分)(2分)(4)(2分)(5)(2分)(6)(2分)(7)H:I:J:(各1分,共3分)(8)或或(结构合理给分)(2分)26.(12分)(1)O H(1分)(2)ii._2_ Fe3+ +__2_ ·OH=== _2_ Fe2++ O2↑+ 2H+(2分)(3)从图1可知,0~20 min,40~50℃,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应该加快(1分);但是50℃时,温度升高羟基自由基发生猝灭(或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导致c(·OH)下降(1分),所以,温度从40℃上升到50℃,反应速率不基本不变。
(2分)(4)①正(2分)②O2 + 2e- + 2H+ === H2O2(2分)③Fe2+ + H2O2 + H+ === Fe3+ + H2O + ·OH (1分)Fe2+(答案合理给分,如H2O2 === 2·OH )C6H6O + 28·OH === 6CO2 + 17H2O (2分)27.(13分)(1)2 NaCl + 2H2O C12↑ + H2↑+ 2NaOH (2分)(2)bcd (2分)(正选2个无错选得1分;选4个得1分;其余如选3个错选1个不得分)(3)①碘元素和氯元素处于同一主族(VIIA),二者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ICl中共用一对电子(划线为2点,答出1点即得1分),由于碘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1分),碘原子得电子能力弱于氯原子,故共用电子对偏离碘原子,使得碘元素显+1价(2分)②Na+ +IO3—+ Cl2 + H2O=== NaIO4↓+ 2H+ + 2Cl—(2分)(碱性环境不得分,NaIO4拆写或NaIO3未拆的给1分)(4)①ClO-+ 2H+ + 2I- === I2 + Cl- + H2O(1分),10 min时pH越低,c(H+)越大,反应速率加快(或ClO-氧化性增强),c(I2)越高(1分),吸光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