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史学生复习资料
中国设计简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设计简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设计简史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设计发展历程,包括了艺术、建筑、工艺品和日常用品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中国设计简史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设计的奠基阶段古代中国设计的奠基阶段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陶器制作。
大约在7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陶器。
这些陶器以其独特的形状和装饰纹样,成为中国古代设计的代表作品之一。
同时,中国的古代建筑也在此时形成并逐渐发展,如古老的城墙、宫殿和庙宇等。
二、古代设计的繁荣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起,中国的设计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的设计以艺术和工艺品为主,如瓷器、织锦、漆器等。
宋朝和明朝是中国古代设计的巅峰时期,许多著名的作品诞生于此。
宋徽宗的瓷器和南宋织锦被誉为中国设计史上的典范,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图案至今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三、近代设计的变革与创新近代中国设计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中国社会的动荡,发生了许多转变和变革。
在19世纪,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影响,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这一时期的设计以仿制为主,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融合中西方元素的创新作品。
20世纪,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设计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和独立思考,对中国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的中国建筑师梁思成和李振亚提出了“中国设计”的概念,并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开辟了中国建筑设计的新局面。
同时,中国的现代绘画、服装设计和平面设计等也开始兴起。
四、当代中国设计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设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的设计师开始注重自身的创意和独特性,同时也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在当代中国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有机结合,呈现出新颖而独特的风貌。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设计和互联网设计在中国也迅速崛起。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在设计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用户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成为业界的典范。
(完整版)中国艺术设计史复习资料

(完整版)中国艺术设计史复习资料第一章文明的曙光——石器时期的设计1.旧石器时期工具的设计特点是什么?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制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从附近的河滩上或者从熟悉的岩石区拣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往往是这种情况。
2.为什么说石器时期是人类文化的起源?石器时期是指原始社会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是人类萌生和发展初级阶段,是人类文化的起源,严格的讲,人类最早的器具设计和制造是石器,人类的工具是由石器的发展进化完成的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通过对自然材料的逐渐认识和把握,设计和制造出可供人们使用的生活生产的使用物品,也正是一种文化雏形的体现。
3.简述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工具的设计特点?到了晚期,随着生活环境的变迁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这种拣拾的方法有时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要求,在有条件时,便从适宜制造石器的原生岩层开采石料,制造石器。
因此,一些能够提供丰富原料的山地就会有人从周围地区不断来到这里,从岩层开采石料,乃至就地制造石器,因而出现了一些石器制造场。
石器原料开采和比较固定的石器制造场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4.新石器时期石器工具设计的划时代成就?新石器时期一个重要设计是陶器的出现和应用。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标志。
5.什么是复合工具,用例说明其最大优点?具有不同功用的器具组合而成为一种新的器物,产生一种新的功用,被称为复合工具。
例如石锄的作用是锄地,是从耒耜(lei si)发展起来,木柄是横着与石锄连结。
其优点是可通过翻耕的方法,进行土地加工,保住养分,连续耕作,稳定收成。
(磨制石器时经常是石器与木柄连接使用,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工具)。
6.玉器的设计特点是什么?玉石也称美石,为天然隐晶质的材料,一般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种,硬玉便称翡翠。
由于玉质材料有着质感光洁,色泽鲜艳,温润清亮的特点,往往被人们作为一种象征的器具,来实现和满足财富、权利、神性的需要。
大一中国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大一中国设计史知识点总结设计是一个伴随人类发展而不断演变的领域,而中国设计史作为其中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大一学习设计史的过程中,我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下面就是我总结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中国设计的起源和发展1. 中国古代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如新石器时代的玉器、陶器等。
中国古代的设计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礼仪、尊重传统与稳定,这也使得中国设计在整体风格上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2.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设计逐渐发展出特有的美学风格。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3. 在唐宋时期,中国的绘画、书法、陶瓷等艺术形式达到了巅峰。
这个时期的设计强调自由、秩序与美感的统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二、中国古代常见的设计元素1. 雅致与简约:中国设计追求简约而不失美感,将精神内涵与物质表现相结合。
例如,传统的中国花园通过布局、材料和景色的选择,创造出宜人而优雅的环境。
2. 象征性与意象:中国设计常常采用象征性的元素来传递特定的含义。
例如,龙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被视为吉祥与权威的象征。
3.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传统的中国设计强调实用性与审美的统一,注重形式与功能的和谐。
例如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注重实用性的同时也追求线条之美。
三、中国古代设计与世界设计的对比1. 中国古代设计与西方设计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都注重表达文化、人文主义的表达以及追求美感。
然而,中国古代设计更加注重内涵与象征性,而西方设计更加强调功能与实用性。
2. 在建筑领域,中国的传统建筑更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的感知,而西方建筑更着重于空间的划分和功能的实现。
3. 在绘画方面,中国古代绘画更注重意境的表达,通过意境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而西方绘画强调逼真的描绘和透视。
四、中国设计史的现代发展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设计开始受到社会主义思想与西方现代设计的影响,设计理念和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设计艺术历程重点复习资料

1.中国设计艺术的源流1.2奴隶社会青铜器设计…………………………P3○1青铜的设计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由于商代的青铜者尊神重鬼、崇拜祖先,青铜礼器的设计充满了神秘色彩。
(P4)○2《左传》还记载有“问鼎”的故事,后来以问鼎一词比喻阴谋篡夺政权。
被当做“明尊卑。
了、别上下”,体现等级差别的礼器,其象征功能已远远超越了实用功能。
(P4)○3商代主要采用饕餮纹、即兽面纹,其他还有夔纹、鸟纹、象纹、鱼纹、蟑纹、蚕纹等。
一般运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即以兽面纹为主题,以回纹为陪衬,形成主次效果。
图案组织多用单独纹样,并用对称式,显出威严工整的艺术气氛。
(P6-P7)○4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要纹样。
饕餮纹(图1-23),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
(P7)○5西周早期承袭了商代的风格,中期以后,周代的装饰——饕餮纹已居于次要地位。
设计风格开始反映周代统治者“礼治”的需要,神秘色彩淡化,造型有了固定的规格,纹饰趋向简化,多采用富有秩序感和韵律感的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等。
组成二方连续形式,地纹减少或无地纹。
具有质朴和韵律的美,有的还有很长的铭文。
(P7)○6商代的装饰样式是单独纹样,而且运用中轴对称;周代则进而为左右连续反复的二方连续纹样;春秋战国则是构成上下左右连续的四方连续纹样。
这种格式和特定的装饰方法有关。
(P7)2.中国封建社会的设计艺术2.2家具设计…………………………P14○1明式家具就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明式家具讲究选材,选材是设计意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多用紫檀、花梨、红木、杞梓木(又名鸡翅木)、铁梨木,也采用楠木、樟木、胡桃木、榆木及其他硬杂木,所以又通称硬木家具。
其中以花梨中的黄花梨效果最好。
这些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晰坚硬而富有弹性。
充分体现木材的色泽和纹理,而不加油漆;这种材料对家具的造型结构、艺术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明式家具(图2-25)的造型安定、简练质朴,讲究运线,线条雄劲而流利。
中国设计史

中国设计史复习资料1.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纹彩陶盆:彩陶又叫陶瓷绘画,它是“国粹”-陶瓷艺术中的艺术,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
马家窑文化中的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又呈现出一幅图形优美的装饰画,陶盆内壁上有三组相同的无人集体舞蹈图像。
人物的下方是横线的水波纹样,造型简洁,手法高妙,气氛热烈,是彩陶时期原始先民的生活娱乐的生动写照,也为现在舞蹈音乐武术杂技等艺术提供了源头。
=2.四羊方尊的时间、用途、造型特点:商朝晚期偏早期青铜器。
属于礼器,祭祀用品。
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瓷器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要熟记图片啊3.《考工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重要的艺术设计典籍,是中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不仅记述了长期以来手工业生产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且加以科学的总结。
《考工记》是春秋末年齐国手工业技术的官书,反映了春秋以及以前许多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成果,也是先秦文明的灿烂篇章。
专门讲述百工的职务工作,这是先秦漫长历史中的艺术设计思想形成的最初结晶。
意义:《考工记》中的手工业生产管理制度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而艺术设计的思想亦为人们重视。
而《考工记》对设计职业的要求,可见。
先秦时期设计文化已进入一种艺术的层面。
4.长信宫灯:河北满城汉代中山王刘胜妻墓中出土了一件鎏金的长信宫灯,造型是宫女跽坐手持灯具,左手托盘底,右臂的衣袖与灯体连体,中间空洞而封闭,利用虹吸的物理原理,将灯油的延期,排放到身体中贮存的水中,使烟气得以净化。
在灯具部分,利用灯罩旋钮开合,调节光度,使灯光产生不同的变化效果,人工照明达到了超高的设计水平,整个宫灯是一种构思精妙、意味浓郁的史书设计作品,其设计思想超越了时空,是难得的超凡的佳作。
5.四大石窟艺术特色:莫高窟,此窟始凿于公元四世纪,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公尺,彩塑雕像2415尊,是中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三洞是开凿时间最长的,整个龙门石窟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
设计史复习重点

《中国艺术设计史》复习范围一、填空:1、人面鱼纹陶盆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是彩陶仰韶文化的重要陶器。
(P8~9)2、青铜器的浇注方法主要有冷炼法和熔铸法。
(P19)4、宋代丝织品纹样主要有连续式和二方连续式等。
(P130)5、南北朝时最具佛教文化特征的青瓷刻花纹样是仙佛、莲花(P77)。
6、最能体现五代柴窑“雨过天晴云过处”的瓷器釉色是。
7、宋代龙泉窑青瓷表面呈现出独特的冰裂纹,又被称为“”。
8、“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景德镇(P154右下)从元代起成为我国的瓷都。
9、明清时期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是。
10、宋代瓷器烧造主要的民窑有磁州窑、哥窑和定窑。
(P121~123)11、明清时期苏州最著名的私家园林是。
12、瓦当俗称瓦头,是一种泥制陶器,为古建筑瓦的构建,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房屋的作用。
汉代流行一种“四神”瓦当,即瓦当上绘烧有青龙、白虎、玄武和朱雀。
13、是一种内圆外方、又长又短、上下贯通的筒形玉器。
14、明清家具的典型器物是明式座椅。
15、人物纹中的三星图是指、和。
16、史前的主要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
17、植物纹中的三友图是指、和。
18、陶器经800~1000℃(P8)度炉温烧成,坯体不透明,吸水,叩击声音浑浊;瓷器经度高温焙烧,坯体坚硬致密,器表又玻璃质釉面,叩击有金石声。
19、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
因上下彩在釉面形成争奇斗艳的悦目效果之故。
20、襄阳的是目前我国尚存的最早的私家园林。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选错者不得分)21、尖底陶瓶是C(P8)时期的陶器设计作品。
A旧石器 B中石器 C 新石器22、鼎在商周时期的主要用途是B(P24)。
A酒器 B食器 C 水器23、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设计特色从C(猜的)可见一斑。
A莲鹤方壶 B吴王夫差剑C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2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手工业设计制作专著是A(P42)。
A《考工记》B《墨子》 C《韩非子》25、西汉时期最具时代特色的铜灯是B(P67)。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原始时期:陶器、玉器的设计,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模仿。
(2)夏商周时期:青铜器设计达到高峰,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体现了精湛的铸造技艺。
(3)春秋战国时期:漆器、丝织品设计日益成熟,图案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秦汉时期:瓷器设计迅速发展,如秦砖汉瓦、画像石等,展现了大一统国家的风貌。
2. 中古设计(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对设计产生影响,石窟、壁画等设计具有浓厚宗教色彩。
(2)隋唐时期:瓷器设计进入黄金时期,如唐三彩、越窑青瓷等,造型优美,色泽鲜艳。
(3)宋元时期:家具、建筑、园林设计取得显著成就,如宋代家具简约实用,元代园林注重自然和谐。
3. 近现代设计(1)明清时期:瓷器、家具、建筑等领域的设计达到极致,如明式家具、故宫建筑群等。
(2)近现代:西方设计理念传入,我国设计开始融合中西文化,如海派家具、月份牌广告等。
二、外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古埃及:金字塔、神庙、法老陵墓等建筑设计,展现了对永恒的追求。
(2)古希腊:帕台农神庙、雕塑等设计,强调人体美和比例关系。
(3)古罗马:输水道、竞技场、公共浴室等建筑设计,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2. 中世纪设计(1)拜占庭时期: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建筑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风格。
(2)哥特时期: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线条和光影效果。
3. 文艺复兴时期(1)意大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参与设计,强调人文主义精神。
(2)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等建筑设计,体现宫廷奢华风格。
4. 近现代设计(1)工业革命:建筑设计出现新材料、新结构,如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
(2)现代主义:包豪斯学派兴起,强调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
(3)后现代主义:设计回归历史、地域特色,如罗伯特·文丘里的建筑设计。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三、中国设计史(续)4. 当代设计(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计开始与国际接轨,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迅速发展。
中国设计史学生复习

第一章原始社会一、陶器设计陶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仰韶文化彩陶包括:半坡型彩陶代表作:人面鱼纹盆庙底沟型彩陶彩陶叶纹盆马家窑型彩陶彩陶漩涡纹尖底瓶舞蹈纹盆黑陶:“黑陶文化”因1928年在山东省龙山镇首次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
有“蛋壳陶”的美誉。
特点:“黑、光、薄、亮”。
二、玉器设计红山文化玉器:中华第一玉龙玉猪龙良渚文化玉器:玉琮第二章夏商周三代一、青铜器青铜器鼎盛期-殷中期至周初成、康、昭、穆之世代表器物:河南安阳司母戊方鼎湖南宁乡人面方鼎安徽阜阳龙虎尊湖南宁乡四羊方尊广汉三星堆青铜器四羊方尊:商晚期青铜器。
出土于湖南宁乡。
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
属于礼器,作为祭祀用品使用。
该器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颈部饰夔纹和兽面纹,肩部四角以四只卷脚羊头作为装饰。
端庄典雅,是商周青铜器的代表器之一。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设计一、青铜工艺青铜冶铸工艺:从单一陶范铸造发展到多种金属工艺的综合使用,创造出了新的器形和纹饰。
装饰上多采用鎏金、金银错、镶嵌、失蜡法等工艺。
二、陶瓷设计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瓷的典型品种有暗纹陶、彩绘陶、几何印纹陶和原始瓷器。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设计一、陶瓷设计秦代陶塑代表作品有秦始皇陵兵马俑。
另砖瓦工艺有所发展。
汉代陶俑的代表作品为说唱俑。
汉代具有特色的瓦当:方位性瓦当。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画像砖:指镶嵌于墓室或建筑物壁面之上的,以木模压制出有凹凸线画的砖块。
画像砖多流行于汉代,砖面的内容多表现战争,狩猎,车骑,宴饮,舞乐等生活场面,以及神仙思想、历史人物。
主要出土于四川,河南南阳、山东孝堂山、河南嘉祥武梁祠等地。
二、青铜工艺汉代青铜器代表作品有:长信宫灯、错银铜牛灯、错金博山炉、铜奔马等。
三、玉器工艺汉代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葬玉的新发展:由于上层统治阶级的倡导,厚葬之风风靡一时,以玉器殓尸,裹尸的制度,成为社会政治文化和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原始社会一、陶器设计陶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仰韶文化彩陶包括:半坡型彩陶代表作:人面鱼纹盆庙底沟型彩陶彩陶叶纹盆马家窑型彩陶彩陶漩涡纹尖底瓶舞蹈纹盆黑陶:“黑陶文化”因1928年在山东省龙山镇首次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
有“蛋壳陶”的美誉。
特点:“黑、光、薄、亮”。
二、玉器设计红山文化玉器:中华第一玉龙玉猪龙良渚文化玉器:玉琮第二章夏商周三代一、青铜器青铜器鼎盛期-殷中期至周初成、康、昭、穆之世代表器物:河南安阳司母戊方鼎湖南宁乡人面方鼎安徽阜阳龙虎尊湖南宁乡四羊方尊广汉三星堆青铜器四羊方尊:商晚期青铜器。
出土于湖南宁乡。
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
属于礼器,作为祭祀用品使用。
该器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颈部饰夔纹和兽面纹,肩部四角以四只卷脚羊头作为装饰。
端庄典雅,是商周青铜器的代表器之一。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设计一、青铜工艺青铜冶铸工艺:从单一陶范铸造发展到多种金属工艺的综合使用,创造出了新的器形和纹饰。
装饰上多采用鎏金、金银错、镶嵌、失蜡法等工艺。
二、陶瓷设计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瓷的典型品种有暗纹陶、彩绘陶、几何印纹陶和原始瓷器。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设计秦代陶塑代表作品有秦始皇陵兵马俑。
另砖瓦工艺有所发展。
汉代陶俑的代表作品为说唱俑。
汉代具有特色的瓦当:方位性瓦当。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画像砖:指镶嵌于墓室或建筑物壁面之上的,以木模压制出有凹凸线画的砖块。
画像砖多流行于汉代,砖面的内容多表现战争,狩猎,车骑,宴饮,舞乐等生活场面,以及神仙思想、历史人物。
主要出土于四川,河南南阳、山东孝堂山、河南嘉祥武梁祠等地。
二、青铜工艺汉代青铜器代表作品有:长信宫灯、错银铜牛灯、错金博山炉、铜奔马等。
三、玉器工艺汉代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葬玉的新发展:由于上层统治阶级的倡导,厚葬之风风靡一时,以玉器殓尸,裹尸的制度,成为社会政治文化和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
道教长生不死宗教观,深浸于社会精神文化生活。
葬玉的形式和内容,有规范性和统一性的制度可遵循。
葬玉的内容包括:玉晗,玉塞、玉瞑目,玉握、玉衣。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设计一、瓷器设计鸡头壶、莲花尊、魂瓶等为代表器型。
莲花纹和忍冬纹为代表装饰纹样。
二、佛教艺术敦煌石窟我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位于甘肃敦煌。
是建筑、雕塑和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宝库,又尤以壁画著称。
北魏敦煌石窟壁画主要以本生和佛传故事画为题材,唐代则以经变故事为主。
另有神怪画及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
云冈石窟:云冈16-20窟,通称昙曜五窟。
是云冈石窟艺术的代表。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设计一、陶瓷设计唐三彩:唐代明器设计的独特现象。
三彩陶器烧胎后涂以黄绿、褐、蓝、白等釉烧制而成,由于掌握了大量金属釉的特点,两次烧成,使其成为绚丽夺目、鲜艳多彩的艺术品。
长安、洛阳为主要产地,多为明器。
二、平面设计从六朝到隋唐时期,书籍装帧设计的形式主要采用卷轴装。
唐代时在卷轴装基础上,出现了旋风装。
另有经折装。
《金刚经》插图为此时雕版印刷插图代表作。
三、织物与服饰设计陵阳公样:唐代丝绸图案设计家窦师纶设计的丝绸图案,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和样式,被誉为“陵阳公样”。
特点为装饰题材的吉祥性、装饰构成的对称性,装饰色彩的奇丽性。
唐代服饰的特点为:多样性。
指唐代服饰在继承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外来服饰艺术精华,服饰样式丰富多彩。
开放性。
如贵族妇女的大袖纱罗衫,不着内衣,仅以长裙裹胸。
华丽性。
这时贵族妇女服装大多花团锦簇,色彩华丽。
四、金属工艺隋唐时期的金属工艺,以金银器和铜镜最为发达。
唐代的金银器以银熏球和舞马衔杯银壶为代表。
装饰精美,手法多样,金碧辉煌。
唐代金银器在设计上的成功之处:1.唐代金银器从整体上属于高档生活用品,由于其材料的昂贵,足以用作工艺礼品。
2.不但具备了一般生活器皿的实用功能,某些品类的造型和结构设计还体现出十分先进的功能性和科学性。
3.在设计学上的主要意义,是如何利用贵重的金属材料制造生活器皿。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设计一、瓷器设计宋代瓷器四大系列:青瓷白瓷青白瓷黑瓷耀州窑:民营瓷窑。
釉色以青色为主。
装饰有刻花、印花。
尤以刻花著称。
哥窑:釉面开片裂纹细密有致,肌理感强,号称“百圾碎”,并且这些裂纹有深浅之别,称为”金丝铁线“。
宋代瓷器的设计风格:1.在功能上,宋瓷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2.在造型上,宋瓷的总体风格是灵巧秀美的形体与简洁流畅的线型相结合,造型的整体感与局部变化的多样性相结合。
3.在装饰设计上,宋瓷着意突出釉色之美和肌理之美,清新、含蓄、自然、淡雅。
在辽瓷产品中,有一类叫做鸡冠壶的瓷器。
契丹族还善于将汉民族中优秀的产品设计和西域文化融合在一起。
如摩羯灯。
青花、釉里红的创烧,是元代陶瓷的突出成就。
元代陶瓷生产,以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为突出代表。
二、织物和服饰设计宋锦的特点:1.宋锦的装饰纹样,最有特色的是几何纹。
这些几何纹在创意上追求吉祥意味。
2.在构成手法上,宋锦的装饰图案以方、圆、菱形、六角、八角等几何纹,组成框架结构,进行重复连续构成。
并且是几何纹和写实纹样相结合有规律的重复。
3.在装饰色彩上,宋锦用色调和,较多使用茶褐、灰绿等色调,显得淡雅、沉稳、秀气。
宋代织物装饰设计风格的又一个变化,是受到绘画艺术的影响和冲击。
朱克柔沈子蕃为缂丝名家。
最能体现元代时代特色的丝织品是一种加金的织物,在元代文献中称为“纳石失”。
宋代服饰设计,显示出实用性、平淡性和保守性的特点。
三、漆器设计雕漆:剔红、剔犀、剔彩。
元代雕漆大师:张成、杨茂。
雕漆的出现,是漆器从实用走向工艺欣赏品的重要标志。
四、金银器设计较之于唐代,宋代金银器的变化:1.宋代金银器的造型设计更讲究实用性。
与唐代相比,体形更加小巧,器壁更加匀薄。
2.宋代金银器皿的设计风格也显然与唐代不同,宋代银器造型的花样更多,变化更大。
3.在纹饰方面,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和大众化的审美心理,力求贴近生活,基本上是生活中常见的花卉瓜果和植物纹样。
具有很强的写实意味。
仿古的设计已经开始有所表现4.宋代金银器的成型工艺和装饰工艺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特别是大量运用浮雕、高浮雕和镂刻等装饰手法。
5.唐代金银器造型丰满,纹饰花团锦簇,格调富丽堂皇,而宋代则显得造型小巧,纹饰自然生动,格调清新典雅。
五、室内设计此时装修从制作普通木构件的大木作中分出另一个专行,成为小木作,门窗是当时室内装修的重点。
当时的门窗设计中最讲究、最富有特点的是格子门和阑檻钩窗。
六、平面设计中国古代商标和广告设计的成熟期是在宋代。
宋元时期印刷品设计的突出成就,是印刷字体,即宋体字的产生和印刷招贴画的出现。
书籍装帧形式出现了蝴蝶装和包背装。
蝴蝶装:宋代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
是我国古代册页装订的最早形式。
所谓蝴蝶装,就是将印好的每一页,从中缝处对折起来,然后按照页码顺序,把折口一页一页的粘在包背纸上,再装上硬的封面而成一册。
宋代的插图范围逐渐扩大,在众多科学和实用类的书籍中,都出现了大量的插图,其中,成书于南宋的《积砂藏》卷首的扉页插图,是宋代书籍插图的杰作。
第八章明代设计一、陶瓷设计明代瓷器品种:青花瓷:苏麻离青釉上彩绘:明代瓷器的创造。
主要品种是斗彩和五彩。
单色釉瓷:红釉、蓝釉、孔雀绿釉、黄釉。
造型上两级分化:一方面是超小超薄,一方面是超高超大。
明代嘉靖年起,出现了成套化的瓷器,称作“桌器”。
紫砂陶:产地江苏宜兴。
紫砂陶的装饰之美:体现在它的陶土本色。
二、家具设计明式家具:明式家具,一般指我国明代中期至清代早期生产的,以花梨木、紫檀、红木、铁力木、等优质硬木和楠木、樟木、榆木、榉木、黄杨木等优质柴木为主要用材的,具有特定的式样和风格的家具。
由于制作年代主要在明代,故称为“明式”。
明式家具为何在明代能发展起来?1.优质木材。
2.园林建筑的发展。
3.文人参与家具设计。
明式家具的造型与结构设计上的特点:1.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风格相统一2.科学合理的使用功能和造型尺度3.以线为主的造型形式美4.坚固牢实的榫卯结构装饰设计上的特点:1.充分利用木材本色,体现材料的装饰意匠。
2.装饰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有机结合。
3.恰到好处的雕镂和镶嵌装饰工艺。
4.充分发挥金属配件的装饰作用。
明式家具的设计风格及其意义:作为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明式家具,它体现了贵族化的消费、文人化的审美、市民化的实用、民间匠人的技艺,这四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明式家具选材优良、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高雅、工艺精细、实用性强的设计风格。
三、室内设计设计思想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设计思想:1.注重功能,突出实用第一。
2.崇尚简朴,主张创异标新。
3.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砌。
明代室内设计最大的变化是注重对室内空间的分割设计,从而促使隔断的流行。
此时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是木质隔断。
家具与隔断结合起来的设计形式也有了发展,除了屏风,又增加了书架、博古架、储物柜等,作为一种半隔断。
四、织物设计代表明代丝织工艺最高成就,同时也代表我国古代织锦技术最高水平的是“妆花”。
妆花的色彩十分丰富,装饰花纹特点是形大而饱满,十分醒目。
主体花用色晕手法,陪衬花用调和色表现,最后统一用金色绞边。
欣赏绣则以上海的“顾绣”为代表,亦称“画绣”。
五、漆器设计明代果园厂雕漆、嘉兴姜千里的螺钿和扬州周翥的百宝嵌、苏州蒋回回的金漆最为著名。
黄大成的《髹饰录》作为漆艺专著,享有盛名。
六:平面设计明代平面设计概况:1.明代雕版印刷成熟的标志是宋体字定型、规范化。
2.书籍插图设计盛况空前,明代徽州府是当时木版插图的生产中心,又以徽州虬村黄氏家族为代表。
陈洪绶的《博古叶子》《水浒叶子》《九歌图》《西厢记》插图,是中国古代木版插图的经典之作。
3.多色套印技术的发展,是明代印刷业的又一突出成就。
如用饾版技术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就是多色套印的杰作。
4.线装书的流行和普及,是我国古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到达高峰的标志。
第九章清代设计一、陶瓷设计清代瓷器的成就和失误:1.清代瓷器的主要成就,是丰富了釉上彩绘的装饰技法。
主要有康熙五彩、珐琅彩、粉彩。
此外,单色釉也更丰富,制瓷技术和烧造工艺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2.失误:作为代表瓷器生产最高水平的官窑瓷器,在整体设计上已严重脱离实用,脱离生活。
瓷器设计缺乏创造性,没有开辟设计的新领域,一味追求仿古复古和玩弄技巧。
瓷器设计繁琐堆砌,审美格调平庸艳俗。
二、织物设计吉祥图案:“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装饰图案,人们习惯称作吉祥图案。
清代吉祥图案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图必有意。
三、家具设计清式家具1.是富丽豪华的清代宫廷建筑的产物。
2.绝大多数出自当时代表清式家具最高水平的三大名作——广作、苏作、京作。
风格特点:1.造型体硕形壮,豪华厚重。
2.装饰华丽富贵,繁缛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