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溶胶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铝溶胶可行性研究报告

铝溶胶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铝在各种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其中,铝溶胶作为一种新型的铝材料制备方法,具有许多优势,因此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对铝溶胶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
二、铝溶胶的定义与制备方法铝溶胶是由氢氧化铝或硝酸铝等铝盐以及其它辅助剂在水相中形成的胶体溶液,其具有较高的黏度和流动性。
铝溶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形貌和性能的铝溶胶。
三、铝溶胶的应用领域铝溶胶具有许多优点,比如比传统的铝材料制备方法更加环保、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等。
因此,铝溶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材料、电子工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航空航天领域,铝溶胶可以制备轻质高强度的材料,用于制造飞机零部件;在汽车制造领域,铝溶胶可以制备高硬度和高耐磨的汽车零部件等。
四、铝溶胶的可行性分析1.环保性铝溶胶制备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固体废料,对环境影响较小,与传统的工业铝制备方法相比,更加环保。
2.经济性铝溶胶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价格低廉,且生产工艺简单,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3.适用性铝溶胶的制备方法多样,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制备出不同形貌和性能的铝溶胶,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4.稳定性铝溶胶的产品性能稳定,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性,提高其力学性能、耐磨性等。
五、铝溶胶的发展前景铝溶胶作为一种新型的铝材料制备方法,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铝溶胶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铝溶胶的制备方法也将会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六、结论铝溶胶作为一种新型的铝材料制备方法,具有着较好的环保性、经济性、适用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铝溶胶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并且其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
因此,我们可以对铝溶胶的研究和生产进行进一步的投入,以实现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铝溶胶的制备方法

(原创版)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由本店铺原创并精心编排,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Download Note: This document is original and carefully arranged by our store. After downloading, you can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your actual needs. We hope that this can help you, thank you!铝溶胶是一种由铝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耐热性、耐腐蚀性等特性,在电子、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制备铝溶胶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溶剂热反应、溶胶凝胶法、电化学沉积法等。
本文介绍的制备铝溶胶的方法主要是溶剂热反应。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包括铝粉、氯化铝、氢氧化钠等。
然后,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
接下来,将混合物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一般在 60°C~100°C 之间,进行溶剂热反应。
反应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溶剂的量,以保证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在反应结束后,需要将混合物进行过滤、研磨等处理,以获得优质的铝溶胶。
同时,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也有很多。
比如,溶剂的选择、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制备结果。
因此,在制备铝溶胶时,需要仔细控制各个环节,以保证制备出的铝溶胶质量优良。
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铝溶胶的方法,包括原料选择、混合、研磨、过滤等多个步骤。
同时,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对于想要制备铝溶胶的读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铝溶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铝溶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制备方法:
1.首先将铝粉和溶剂(如乙醇)混合,搅拌至均匀;
2.将混合物放入电热槽中,加热至恒定温度;
3.在恒定温度下加入胶体剂,搅拌至均匀;
4.将混合物加入到喷雾罐中,采用喷雾的方式将混合物均匀地喷涂在表面上;
5.最后,将涂层物料置于烘箱中,烘烤至恒定温度,以得到铝溶胶。
二、应用:
1.用于电子工业,如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电容器等;
2.用于汽车工业,如汽车灯具、汽车饰件等;
3.用于照明工业,如灯管、灯座等;
4.用于建筑工业,如窗框、墙体、楼梯等;
5.用于家用电器,如电磁炉、洗衣机等;
6.用于玩具工业,如玩具车、玩具枪等;
7.用于医疗器械,如医疗器械外壳、口罩等。
铝溶胶

放置无水解现象
铝溶胶粘稠,无法过
480
滤,胶铝混合不分
第 7 页 共 10 页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由表 4 可知,制备铝溶胶时,应当有适合的水铝配比,在反应时
应尽量控制水分的挥发,否则无法制备合格的铝溶胶。为了找到具体
限制,但是用铝溶胶成球解决用拟薄水不可成球的限制,本课题组为
研究室的另一位研究员提供样品用于制备拟薄水活铝球,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但由于实验进程的原因,课题组未能对此进行细致的研究。
第 9 页 共 10 页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水铝浑浊液达到 80℃时,以 250ml/h 的速度滴加,并且严格控制其滴
加速度,不可过快。此后每 1 小时补水一次,以烧杯中的液面与未加
热前的液面相当即可,4~5 小时后,此时溶胶已全部反应完毕,基本
呈透明状,用漏斗过滤之,其溶胶滤液放置在室温,观察其稳定性。
3、试验数据、现象及结果分析
首先,我们使用了硝酸铝为溶剂,试验结果如表 2 所示
AlCl3·6H2O 为溶铝用铝盐的工艺。 在经过数次试验确定了基本工艺后,课题组开始对工艺的具体指
标参数分步进行了研究。
4、铝盐与铝比
本试验以 50 克铝粉为原料,进行了盐与铝粉比对溶胶指标的影
响,及其最佳的比的确定,使得溶胶易于形成,同时又尽可能的降低
酸根离子的引进。首先按溶胶中 Al2O3 含量为 20%计算,把水和铝粉 混合,充分的搅拌,使铝粉在水中悬浮,而后将 AlCl3·6H2O 溶于水
通二氧化碳制备拟薄水,由于我公司有数种现成的原料,故试验 时以自己制备的为主,同时取车间的原料做对比试验。通过加入解胶 剂,在适当的温度、压力下形成凝胶。对于铝盐溶铝制备工艺,主要 研究其盐水配比,溶铝温度、加料速度和循序对溶胶形成的影响,同 时根据其高纯性,对其溶胶干燥、重溶等条件进行研究。 2.1、凝胶-溶胶 1、原料
以硝酸铝为原料制备铝溶胶的研究

转载:以硝酸铝为原料制备铝溶胶的研究(2009-11-23 13:49:00)标签:铝溶胶胶溶this勃姆石吸热峰杂谈分类:铝溶胶·异丙醇铝·SB 粉注:本文原发表于《陶瓷学报》2007年9月,如需PDF原文,请留下邮箱,注明所需文章即可。
吴建锋,徐晓虹,张欣摘要:以廉价的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铝溶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差热热重分析(TG-DTA)现代测试技术对干燥后的凝胶进行物相分析和热稳定性分析。
实验发现,采用沉淀后立即过滤的方法能够提高去除NO3-离子的效率,缩短制备周期。
无定形沉淀在较高的pH条件下,能促使溶解一重结晶反应发生,生成勃姆石颗粒,颗粒的结晶度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提高。
关键词:无机盐;溶胶—凝胶法;溶解—重结晶;铝溶胶;制备工艺1.前言近年来,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各种功能薄膜已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与其它传统镀膜方法相比,溶胶—凝胶法作为一种低温液相合成方法,能够比较容易地调控制备参数,从而得到各种物化性质可控的材料。
我国是能耗和污染大国,由于工业发展和人类活动带来的“三废”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至2003年底,全国污水排放量为1.5亿m3,我国85%的河段受到污染。
另外,尽管我国的淡水资源丰富,但同时我国也是缺水严重之国,如果能将污水分离过滤,使过滤水能够回用,则可以大大节约淡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制备A1203薄膜大多采用溶胶—凝胶法,主要是以金属醇盐为原料,通过粒子法或聚合法得到稳定的铝溶胶,但是这些以醇盐为原料的制备方法存在着较多的缺点:(1)原料的价格昂贵,作为原料的金属醇盐易燃、有毒、不易保存;(2)不同类型的醇盐由于水解速度不同,因此材料的制备过程复杂,不易控制。
这些因素限制了A12O3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无机盐价格较低,因此以无机盐为原料制备单分散稳定透明的铝溶胶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但对此进行报道的文献不多,对工艺描述不够,且文献报道中有些描述相互矛盾。
无机盐制备铝溶胶

无机盐制备铝溶胶引言:铝溶胶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胶体材料,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催化剂、涂料、陶瓷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方法——无机盐法制备铝溶胶的过程。
一、材料准备1. 氯化铝(AlCl3):作为铝源,可在化学试剂店购买到。
2. 氢氧化钠(NaOH):作为调节溶液酸碱度的碱性剂,也可在化学试剂店购买到。
3. 蒸馏水:用于制备溶液,可通过蒸馏设备获得高纯度的蒸馏水。
二、制备过程1. 溶解氯化铝:取适量氯化铝固体加入蒸馏水中,搅拌溶解,直至溶液均匀透明。
2. 调节溶液酸碱度:将溶解好的氯化铝溶液滴加入含有适量氢氧化钠的蒸馏水中,同时搅拌。
由于氯化铝的溶液呈酸性,加入氢氧化钠可以中和其酸性,使溶液的酸碱度适中。
3. 沉淀过滤:将调节好酸碱度的溶液静置片刻,使其中的杂质和不溶性物质沉淀。
然后将溶液通过滤纸过滤,去除沉淀物,得到澄清的溶液。
4. 水热处理:将澄清的溶液转移到高压锅中,并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水热处理。
水热处理可以促使铝离子形成胶体颗粒,形成稳定的铝溶胶。
5. 干燥和研磨:将水热处理后的溶液放置于恒温器中,使其慢慢干燥。
待溶液完全干燥后,将得到的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即可得到铝溶胶。
三、优化条件1. 浓度调节:通过调节氯化铝的溶解度和氢氧化钠的浓度,可以控制铝溶胶的浓度。
一般来说,浓度越高,胶体颗粒的直径越大。
2. 温度控制:水热处理的温度是制备铝溶胶的重要因素。
较高的温度可以加速胶体颗粒的形成,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颗粒聚集,从而影响胶体的稳定性。
3. pH值调节:调节溶液的酸碱度可以控制胶体颗粒的电荷,进而影响胶体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pH值在4-10之间,铝溶胶的稳定性较好。
结论:通过无机盐法制备铝溶胶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溶解氯化铝、调节溶液酸碱度、沉淀过滤、水热处理、干燥和研磨。
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浓度、温度和pH值等条件来优化铝溶胶的性质。
通过这种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获得稳定的铝溶胶,为后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一种铝溶胶快速制备方法

一种铝溶胶快速制备方法引言铝溶胶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吸附剂、涂料、电子器件等领域。
目前,制备铝溶胶的方法主要有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流动注射法等,然而这些方法不仅制备时间长,而且需要专业设备和复杂步骤。
因此,研发一种快速制备铝溶胶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的制备铝溶胶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原料:取得氯化铝(AlCl3)和水(H2O)两种原料。
2. 混合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铝固体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
3. 反应:将混合溶液放入高温反应釜中,在160C下,保持反应2小时。
4. 过滤: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用滤纸过滤,去除杂质。
5. 干燥:将过滤后的液体放入烘干器中,在80C下进行干燥,直至得到干燥的粉末。
结果与讨论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铝溶胶具有以下优点:1. 制备时间短:相比传统的制备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只需要2小时,大大缩短了制备时间。
2. 简单易行:本方法使用的原料简单易得,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步骤。
3. 质量稳定: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获得粒径均一、质量稳定的铝溶胶产品。
经过测试,采用本文方法制备的铝溶胶的比表面积可达100/g,孔隙率达到50%以上,满足了应用的要求。
此外,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调节铝溶胶的粒径和孔隙结构,进一步优化其应用性能。
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的铝溶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质量稳定、比表面积高的铝溶胶产品。
该方法具有制备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有望在催化剂、吸附剂、涂料、电子器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然而,本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优化,以提高制备效率和产品性能,在将来的研究中有待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1. Smith, J. et al. A Rapi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Aluminum Sol. 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2015, 40(10): 2458-2463.2. Zhang, L. et al. Improved Preparation of Aluminum Sol by Chemical Method.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2016, 50(3): 637-641.。
铝溶胶的生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铝溶胶的生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摘要:本文就铝溶胶主要工艺控制点讨论各条件对铝溶胶产品质量指标、生产效率的影响,确定了HCl质量分数、反应温度、铝片层高度及系统循环量等因素对铝溶胶质量指标的影响趋势和程度,从而对稳定铝溶胶生产工艺,提高产量提供指导性的依据。
关键词:铝溶胶工艺条件生产控制铝溶胶是一种无机高分子多价聚合物,其分子式为Al2(OH)n Cl6-n可视为介于三氯化铝和氢氧化铝之间的一种水解产物,因此又称为碱式氯化铝。
铝溶胶的制备是通过盐酸与金属铝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放热反应,铝在盐酸中溶解、水解聚合而成,化学反应式如下:2Al+(6-n)HCl+nH2O=Al2(OH)nCl6-n+3H2↑铝溶胶主要用作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粘接剂,它既能增强催化剂的抗磨性能,又能提高其活化性。
此外,铝溶胶还可用于制备氧化铝纤维、静电处理剂、防渗剂、水处理剂等。
铝溶胶的生产工艺有间歇法和连续法。
在连续法生产工艺中,影响产品质量指标的因素比较多,如HC1质量分数、系统循环量、反应温度及铝片床层高度等。
一、铝溶胶生产工艺流程简述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经盐酸流量计计量后,连续送到铝溶胶循环泵的人口处,在此盐酸与来自缓冲罐的铝溶胶混合,再由循环泵送至循环换热器,达到反应温度后,进入反应釜,在反应釜中经铝片层进行溶铝反应。
铝片由反应釜顶部加入,并保持铝片床层高度在一定范围内。
反应产生的氢气及水蒸气由反应釜顶部排出,直接排放大气(该装置的副产品氢气没有经过回收处理,尽管达到排放标准,但是造成一定的物料损耗)。
大部分水蒸汽冷却后流回反应釜内,其它没有冷凝的气体直接排放。
(没有收集起来的部分在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模拟实验中经冷凝收集后,通过实验分析后确定弱酸性的水蒸汽,)反应生成的铝溶胶流人缓冲罐,一部分作为产品从缓冲罐的上部出口流出,进人中间罐,经化验确定合格后输送到成品贮罐。
二、影响产品质量指标的因素分析铝溶胶的质量指标主要是铝离子的质量分数(以下简称铝含量)和氯离子的质量分数(以下简称氯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铝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关键在于溶胶和凝胶的制 备,而制备出性能好的溶胶是此法得以良好应用的基 础。因此, 铝溶胶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显得极 为重要。本文用异丙醇铝为原料制备了铝溶胶, 对制备 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铝溶胶的 有关性质进行了探讨。
!
实验部分
!$
总第 !"# 期 "$$% 年第 # 期
结论 HQ(
通过实验, 可以推断出测定环氧树脂合适的实验条 件: 乙醇与水比例为 I#’"#( 或 R#’H# 或 O#’O# 配制乙醇 K 水 K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估算待测树脂的环氧值, 向待 测环氧树脂中加入约过量 $#N 的盐酸 K 丙酮溶液, 温度
%&’()’*’+,-.’/0( ,/(0&’( 1-,23(4’56/(7’/589’.’/0( 7’0&,:
安
徽
化
工
(
为 I#&下静置 H#.6/ 后, 再用事先配制的乙醇 K 水 K 氢 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可以得到较准确的环氧值。 用以上实验方法测定了 PKHH 和 1KH! 树脂的环氧 值, 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与以往的实验方法相比, 避免 了单纯使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或者乙醇溶液而导致的 终点现象不明确等干扰因素。优化了静置时间、 盐酸 K 丙酮溶液过量百分数和温度等因素。 使实验步骤更加明 确, 使结果接近于环氧树脂环氧值的实际值。 参考文献
!$$ 范围内; # 水解温度宜控制在 5$)56& ,其时间在 !(6)" 小时之间; $ 老化温度为 7$)76& ,老化时间在 !")"# 小时之间。!
参考文献 (略)
4///////////// 6////////////// @////////////// A////////////// 7////////////// M 6..’4/////// 6..’4/////// 6..’4/////// 4..’4/////// 4..’4/////// 4..’4 @R M;4/////// 6R AM&/////// 6R 4@./////// @R M;M/////// @R @6=/////// 4R =@6 A7R @///////// A@R 4///////// A&R &///////// A7R A///////// A4R 4 % 1+84 6$(%
表 6// 不同配比、 不同 () 值时溶胶的 0123/ 电位
#
结果与讨论
胶溶剂的选择及用量在铝溶胶的制备过程中起着
#"! 胶溶剂的选择及用量
重要的作用。我们分别对不同的胶溶剂进行了筛选实 验, 实验结果表明, 在异丙醇铝为原料的溶胶制备实验 中, 效果较好的胶溶剂是 )"I 况见表 4:
表 4:: 不同胶溶剂对沉淀的胶溶结果 胶溶剂 状 态 /
!!!!!!!!!!!!!!!!!!!!!!!!!!!!!!!!!!!!!!!!!!!!!!!!!
铝溶胶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谢安建 沈玉华 黄方志 费 菲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合肥 !"##"$)
摘要 用异丙醇铝水解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铝溶胶。对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胶溶剂种类及其用量、 反应物配比、 水解温度及水 解时间、 陈化温度及陈化时间等进行了研究, 探索了制备稳定透明铝溶胶的条件, 并对铝溶胶的有关性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铝溶胶 异丙醇铝 溶胶—凝胶法
!"#$"% &’ ()’*$"%
( ;’3( , , <=>( ,?( @:*=/A’:( 4’=A0,9( B(C9’’/( D&’.6A=+( %’A&/,+,E3 F8&=/(G/506080’( ,?( D&’.6A=+( %’A&/,+,E3 H"##I") (58A&( , @>509=A0( (%&65( =906A+’( .=6/+3( :65A855’5( 0&’( A&=9=A0’96506A( ,?( ’-,23( *=+8’ J( %&’(?=A0,95( =5( 06.’ 0’.-’9=089’( =/:( 0&’( ) 58-’9?+ 8,85( 5A=+’( ,?( &3:9,A&+,96A( =A6:K=A’0,/’( 5,+806,/ =9’( ,-06.6 L’:, =/:( 0&’( A,/?’A06/E( -9,-,906,/( ,?( ’0&=/:KM=0’9K5,:68.( &3:9,26:’ ( 5,+806,/( =+5,( A,/?69.’: J( %609=06,/( 50’-( 65( 5&,M/( A+ ’=9+3( 5,( 0&=0( 0&’( .,9’( -9’A65’( ’-,23( *=+8’( A,8+:( E’0 J , , ;’3(M,9:5(( ’-6A&+,9,&3:96/ ’-,23( 9’56/5 ’-,23( *=+8’
编号 配比 () 值
结论 @//
由以上论述可知,制备稳定透明铝溶胶的条件: ! 胶溶剂用量应控制在每摩尔异丙醇铝 $("$)$("*+,- 的 范围; "反应物 ."/ 与 0-12%.3/4% 的摩尔配比宜在 "$$)
6> 6 反应物配比
反应物配比即浓度对溶胶性能有较大影响, 它决定 是否能形成溶胶及形成溶胶的稳定性。 实验中选取水比 异 丙 醇 铝 摩 尔 比 为 6..! 4、 47.! 4、 4..! 4、 =7! 4、 7.! 4 的比 例制备溶胶, 并用粘度计、 比重计测量其粘度及比重。 实 验表明, 随着加水量的减小, 其比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粘度并无较大变化, 说明配比的不同对溶胶的粘度影响
4> 7<6 小时。 6> A 陈化温度
陈化的目的是使胶粒的分散聚集尽快达到平衡, 形 成单一的粒径分布。由实验可知, 提高陈化温度可以使 胶粒在较短时间内聚集完全, 形成外观透明、 粘度小的 溶胶, 且温度越高陈化时间越长, 其粘度越小。 本实验得 出陈化温度应在 &K<&7 &, 陈化时间 6A 小时。温度低于 时间长达 A; 小时也不能形成外观透明的溶胶。 =K&, 6> 7O() 值的影响 通 过 选 用 配 比 为 6..! 4 的 不 同 () 值 的 稳 定 溶 胶 P 测定不同 () 值时的粘度和比重, 结果表明: 随着 () 值 的降低, 溶胶粘度逐渐升高, 比重逐渐增大。为测定 () 值对溶胶性质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分别选取了配比为 在老化温度下, 继续加硝 6..’4 和 4..’4 的样品各三组, 酸, 调整到不同的 () 值, 测得不同 () 值时的 0123电位 。由表 6 可知, 随着 () 值的减小, (见表 6) 0123电位有 不断降低的趋势, 说明 () 值的大小影响所制溶胶的稳 定性。按照胶体稳定的理论, 当 0123电位的绝对值大于 胶体能够较稳定的存放, 因此, 测试结果 A.8Q 以上时, 也表明实验所选的六组溶胶是稳定胶体体系。
总第 !"# 期 "$$% 年第 # 期 经过实验比较, 得到的最优条件为: 温度 I#& ; 盐酸 静置时间 H#.6/。 K 丙酮溶液过量百分数 $#N ; 另外,我们分别以乙醇与水比例为 I#’"# 和 O#’O# 配制乙醇 K 水 K 氢氧化钠溶液标准溶液, 滴定环氧氯丙 烷的环氧值, 得到的结果相同。乙醇和水之间的配比对 测定环氧氯丙烷环氧值的影响甚微。 同时大量试验告诉 我们: 对于分子量较高的环氧树脂而言( 如 PKHH 环 氧 树脂) , 乙醇与水的比例不能 太 高 或 太 低 , 否则会在滴 定过程中发生氯化钠晶体析出或树脂析出等情形, 导致 实验结果的偏差。
45 6 实验步骤
铝溶胶的制备: 量取 67.89: 二次水注入 7..89/ 三口 按水与异丙醇铝的摩尔比为 6..’ 烧瓶, 加热至 ;.<;7 &,
4、 47.’4 、 4..’4 、 =7’4 的配比分批缓慢加入研细的异丙醇
铝, 水解反应为 4> 再升 温 至 &.<&7 & , 敞 口 搅 拌 4? , 7? ; 蒸去大部分醇, 得白色勃姆石沉淀, 补充损失的水分后, 加入硝酸, 回流陈化 6A? , 制得 () 控制在 @> .<A> 4 之间, 稳定透明的铝溶胶。 铝 溶 胶 的 表 征 : 分 别 用 "B$C&’ 数 显 粘 度 计 、 密度计、 分 ()’$DA+ 型实验室 () 计、 @...)’/0123%EFG1H 析仪测定不同配比和不同浓度的溶胶的粘度、 比 () 值、 重、 粒度分布和 0123电位值。
@
和 )J9 。 胶溶剂的筛选情
)"I @//////// )J9//////// ) 6’I A//////// J) @JII)
溶胶 溶胶 未溶胶 未溶胶
经实验摸索,每摩尔异丙醇铝至少要加 K> 6.8L9 胶 溶剂才能使悬浮液胶溶成澄清的溶胶。 如果加入胶溶剂 的比率低于 .> 则容器底部有一层白色沉淀; 当比率 6. , 等于 .> 刚制出的溶胶澄清透明, 但放置一天后出 6; 时, 现白色沉淀; 大于 .> 溶胶虽澄清透明但在几天后 6; 时, 胶凝。所以每摩尔异丙醇铝的酸用量是在 .> 6.<.> 6M8L9 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