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

合集下载

森林资源森林病虫害论文

森林资源森林病虫害论文

森林资源森林病虫害论文森林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为人类提供了环境、食物、木材、能源等各种资源,同时还维系着生态平衡。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当利用,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森林病虫害是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保障森林资源的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森林资源的意义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命必需的氧气、水源和土壤保持,同时还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生态环境。

森林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提供了木材、纤维、能源等众多的资源。

此外,森林还对于保持地球气候的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森林的绿色环境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二、森林病虫害的影响森林病虫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而引发森林植物或森林生态系统发生的疾病、害虫、枯死等问题。

森林病虫害会对森林资源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一旦森林植物发生疾病,将会导致森林植物的生长减缓,甚至停滞,最终导致很多森林生态系统的异常发展。

森林病虫害的危害不仅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会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三、森林病虫害防治为了保护森林资源,防治森林病虫害显得十分必要。

有效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障森林资源健康保护的基础。

目前,针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等。

其中综合防治措施尤为重要,它将不同的防治技术相结合,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虽然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不断提升,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防治成本问题,森林病虫害防治成本较高,这对我国贫困地区的森林资源保护造成困难。

其次,针对不同地区的森林病虫害,需要制定不同的防治方案,而制定和执行这些方案又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五、结论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进一步认识和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索,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将会更加深入。

尽管森林病虫害防治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议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论文

小议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论文

小议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摘要】我国是一个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全国森林病虫害种类共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它不仅影响树木的生长,而且还破坏生态环境。

本文就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谈几点粗浅意见。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0.前言我国是一个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全国森林病虫害种类共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其中目前危害较严重的”十大”病虫害有: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大袋蛾、松叶蜂、森林害鼠。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它不仅影响树木的生长,而且还破坏生态环境。

本文就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谈几点粗浅意见。

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1树干涂白法杨柳树栽完后马上涂白,可防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在树干上产卵。

可预防腐烂病和溃疡病,延迟芽的萌动期。

避免枝芽受冻害,还可预防日灼。

树干涂白剂常用的配方是: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5份,油脂(动植物油均可)少许配制而成。

涂白高度自地径以上1米—1.5米处为宜。

1.2农药埋施法在树木根部土层挖坑、打孔,施入内吸性较强颗粒剂(氧化乐果、呋喃丹颗粒等),根部吸收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中,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

此法可防治介壳虫、蚜虫、蛀干害虫等。

这种方法不受温度、降水、树高等因素的影响。

且药效持久。

如呋喃丹,药效可达3个月,1年只需埋施2次药剂即可。

方法是:在距树干60厘米以外的根系密集区,围树挖3—4个半米深的坑(或孔)。

每坑内放50克—80克呋喃丹后。

将坑(孔)填平灌水,药水溶后加速根系的吸收。

春夏两次施药可结合施肥同时进行。

如与复合肥或尿素一起使用,可使得呋喃丹的药效更高、更快,治虫补肥一举两得。

1.3树干注药法注药法是在干周围钻孔注药,使全树体都具有农药的有效成分,不论害虫在什么部位取进食,都会中毒死亡。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论文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论文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论文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论文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才能做好。

当前,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森防战线广阔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森防根底设施建立速度明显的加快, 目的管理责任制得到相应的完善落实, 防治技术手段及其防治成效不断进步, 其整体抗灾减灾才能大大增强。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形势不容乐观。

各行各业要从就森林病虫害工作工作现状入手,分析^p 病虫害产生的原因,讨论森林病虫害解决的有效对策。

一、当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重点国家之一,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大约有80 多种。

其中, 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华山松大小蠹、纵坑切梢小蠹、板栗疫病、柏肤小蠹、建庄油松梢小蠹、, 杨树蛀干类的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青杨天牛、白杨透翅蛾、杨干透翅蛾, 食叶性的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松毛虫、刺槐尺蠖、松树叶蜂、白杨叶甲,柳叶蜂、蓝目天蛾、柳毒蛾、银杏大蚕蛾、春尺蠖、核桃举肢蛾、板栗雪片象、柿举肢蛾、枣红腊蚧、板栗实象、花椒绵粉蚧、杏仁蜂、____龟腊蚧、花椒窄吉丁、松针蚧、桃小食心虫、中华松梢蚧、竹节虫、草履蚧等虫害, 以及杨树溃疡病、杨树腐烂病、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杨树褐斑病、松瘤锈病、松落针病、侧柏叶枯病、山茱萸病害、泡桐丛枝病等森林病害为常见与多发的森林病虫害。

在林业建立过程中, 我们始终把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与防治工作作为生态平安的头等大事来抓。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过程中中, 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安康的根本工作方针, 认真落实处置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 紧紧围绕我省林业开展大局, 不断强化森防目的管理,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防和除治工作, 积极不断推进森林安康。

实在加大对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杨树病虫害等重大生物灾害的工程治理力度, 进一步严格防范松材线虫病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有效保护森林资, 稳固林业建立成果。

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论文

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论文

浅议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策【摘要】本文为进一步保护好森林资源,主要探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近年来,全国各地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

二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如松毛虫、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等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三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

为进一步保护好森林资源,主要探讨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1.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一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损失严重;三是危险性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四是多种次要害虫在一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致使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五是经济林病虫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进程。

2.造成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2.1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近几十年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工林面积迅速扩大。

自 1950年代起至1980年代,中国的人工林面积增加近50%。

与此同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也增加了将近40%,两者基本上呈同步增长的趋势。

由于所建立的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这样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因此,有害生物一旦传人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流行,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2.2天然林长期超负荷砍伐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经济产业,造成了天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致使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2.3病虫杂草的人为传播加剧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松针褐斑病等重大病虫害的流行最初均是由于有害生物从国外随林产品进口而传人的。

在国内,许多重大病虫害疫区的迅速扩大也是由于人为活动的结果。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森林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严重威胁。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义、现状以及应对策略。

1.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能够调节气候、维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还是人类重要的生态屏障。

病虫害的肆虐会影响到森林的生态平衡,破坏森林的生态系统稳定,因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2.保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的重要财富,不仅提供了木材、竹材等重要的工业原料,还对人类的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

保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3.维护生态平衡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1.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成效不佳近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部分地区的森林资源受到病虫害的严重威胁,给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2.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影响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病虫害的肆虐。

特别是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突出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迫性。

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模式,导致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率较低。

三、应对策略1.完善管理体系2.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科学研究,探索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4.综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和装备,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通过促进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防治森林病虫害论文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防治森林病虫害论文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防治森林病虫害论文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防治森林病虫害论文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防治森林病虫害
【全文】森林害虫就是指危害森林及林产品的昆虫。

可以引致林木生长不当、产量和
质量上升,引发林木的枯萎和生态环境的转差。

对森林病虫害预防必须秉持“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把病虫害掌控在不能产生经济危害的水平。

【关键词】森林资源;森林病虫害;防治0.前言
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快速发展,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逐年快速增长,为提升环境、
推动工农业生产充分发挥了关键的生态屏障促进作用。

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病虫害预防获
得了广泛注重。

但由于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手段落后,预防能力严重不足,给经济导致严
重损失。

为进一步强化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就要保证森林资源和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1.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
林业资源的维护就是水土资源,大气能源,气候调整,生物繁殖的前提和基础,尤其
在预防土地沙漠化,增加自然资源的水土流失上充分发挥着关键的促进作用。

因此森林资
源就是国家须要重点保护和培育的自然资源。

林业产品的生产、加工直到最后的上市、营
销都为国民经济缔造了较低的利润。

因此维护森林资源就是在维护人类与自然的人与自然。

2.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问题2.1防治难度大。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论文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论文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摘要】充分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有效的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大范围发生,不仅减少没必要的经济损失,还可以让林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建设;管理;预测预报近几年来,森林病虫害肆虐,全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病虫害面积达1.2亿亩,因病虫危害致死树木4亿多株,危害10多亿株,每年减少林木生长量1700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共达50多亿元。

并且森林病虫害一旦大发生就很难控制,只能将树木砍掉,很难防治。

我国发生面积最大和危险性最大的森林病虫害主要有6类: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松毛虫、杨树天牛及森林鼠害等。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松树如染上此病,两三个月内即死亡,目前世界上尚无有效防治办法。

这一病害现已扩大到江苏、安徽等5个省,仅安徽省就已累计病死松树98万株,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人民币。

自1982年以来,全国累计死亡松树1500万株。

松林是我国造林绿化主要树种,也是所有著名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树种,这使我国大部分风景名胜地面临严重威胁。

1.建设完善的预测预报体系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是开展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这是因为,尽管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很多,发生时间和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

但每一种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有其自然规律性,且与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规律性的变化可以通过长期的调查,逐步被人们所掌握,并据此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加以预测。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目的,是通过对测报对象长期的系统观察,结合森林病虫害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正确的推测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做出及时的预报。

通过发布预报,指导当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使防治工作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以减少防治工作的盲目性,对未来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心中有数,及时地控制或消灭病虫害。

实践证明,只有搞好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才能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做到防在关键上,治在要害处,及时有效地控制森林病虫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林学-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

林学-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

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防治措施,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减轻森林资源损失、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对策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湟中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森防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完善落实,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

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存在的主要问题1.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

据湟中县森防站统计资料来看,2000—2008年,病虫害发生面积以每年6 666.67 hm2逐年上升。

主要是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再加上退耕还林户只领补助款,不重视防治病虫害等因素所致;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1.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县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7~8种增加到10多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湟中县从未发现过的。

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桦尺蠖、鼢鼠、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

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生长量下降,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黄斑性天牛侵入湟中县,由于对其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与对策
摘要:我国自然条件复杂,林木种类丰盛,危害林木的病虫害种类也多种。

虽然病虫害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

防止森林病虫害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

本文主要从林业病虫害预防和除治工作的必要性,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方面叙述了如何进行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病虫害预防和除治;林木检疫
【中图分类号】s895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预防为主”就是防患于未然,把工作做到前头,不能等到病虫害已经大量发生和严重危害的时候才开始防治。

否则,不仅会使林业生产受到损失,而且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1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要性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

1.1 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我国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从未发现过的。

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2 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国,由于我国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

1.3 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

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2 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发布预报和指导防治。

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

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

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病虫害防治,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

防治经费
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信工具等,病虫害的防治率低,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3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
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3.1.1 从加速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3.1.2 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1.3 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3.1.4 从保护我国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认识。

3.2 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

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
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从发展看,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省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

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为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 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针对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

3.3.1 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业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

3.3.2 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氧化乐果、福美砷、林丹、三氯杀螨醇、甲拌磷、乙拌磷、杀虫脒、除草醚、草枯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
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苦楝素、茴蒿素、烟碱等)、矿物性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矿物油乳剂等),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

3.3.3 大力发展生物防治。

3.4 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森林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预防性工作。

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

2)在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分布区外围及与辽宁、山东、山西毗邻地区相关的干线公路路口增建检疫检查站,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进出省界。

3)加强源头管理。

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

要加强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

4)严禁从国内外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苹果绵蚜、红脂大小蠹等疫区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

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但运至目的地后,当地森检部门仍要认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

3.5 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

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100万亩森
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

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

4 结束语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重治不重防。

事实上,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如何在营林的各个环节如选种、育苗、选地、造林、经营、抚育及采伐中,注意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来源,协调各生物间关系,提高树木抗性,是实施森林病虫害由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的根本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