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梯尺寸

合集下载

常用电梯尺寸

常用电梯尺寸

电梯尺寸要求1、电梯得类别定义为:一类为运送乘客而设计得电梯二类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而设计得电梯三类为运送病床而设计得电梯一类、二类电梯与三类电梯得主要区别在于轿厢内得装饰。

住宅楼用电梯与非住宅楼用电梯都就是乘客电梯,住宅楼用电梯宜采用二类电梯四类为运送通常有人伴随得货物而设计得电梯五类杂物电梯因液压电梯已制定专门标准本标准取消原标准中液压电梯得相关内容2、电梯得主参数:电梯得主参数就是指电梯得额定载重量与额定速度。

电梯得额定载重量:320,4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 kg额定速度:0、63,1、00,1、60,2、50 m/s3、轿厢、井道、机房得型式与尺寸:一类电梯:非住宅楼电梯得轿厢、井道、机房得型式与尺寸见表住宅楼电梯得轿厢、井道、机房得型式与尺寸见表三类电梯:病床电梯得轿厢、井道、机房得型式与尺寸见表二类电梯得轿厢、井道、机房得型式与尺寸应从一类与三类电梯得尺寸中选择。

4、轿厢有关规定:在各种类型建筑物中,至少应配置一台能使残疾人乘轮椅进出得电梯,这类用于残疾人得电梯必须满足这种用途要求得各种条件(尺寸控制装置得位置等)并用符号表示。

5、住宅电梯:额定载重量为320kg与400kg得电梯,轿厢只允许运送人、额定载重量为630kg得电梯,轿厢允许运送童车与残疾人员乘坐得轮椅、定载重量为1000kg得电梯,轿厢还能运送家具与手把可拆卸得担架、6、病床电梯:额定载重量为1600kg与2000kg得电梯,轿厢应能满足大部分疗养院与医院得需要、额定载重量为2500kg得电梯,轿厢应能将躺在病床上得人连同医疗救护设备一齐运送、7、井道有关规定:规定得电梯井道水平尺寸就是用铅锤测定得最小净空尺寸。

允许偏差值为:当高度小于等于30m得井道:0/+25mm;当高度大于30m小于60m得井道:0/+35mm;当高度大于60m小于90m得井道:0/+50mm。

电梯尺寸和载重量

电梯尺寸和载重量

都以常见轿厢尺寸为例吧客梯:630kg(8人)轿厢尺寸1100x14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1700x2100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1800x1800800kg(10人)轿厢尺寸1350x14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1900x2100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2000x19001000kg(13人)轿厢尺寸1600x14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2200x2100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2300x19001350kg(18人)轿厢尺寸1900x15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2500x2300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2600x20001600kg(21人)轿厢尺寸1900x17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2500x2500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2600x2300货梯尺寸差异比较大:但总的面积在国标里有要求,给你个通用一点计算方式吧井道宽=轿厢净宽+1300左右吧;井道深=轿厢深+600左右吧(对重侧置的时候)井道宽=轿厢净宽+900左右吧;井道深=轿厢深+1200左右吧(对重后置的时候)U型观光梯一般都在1000kg左右轿厢一般就1300x1800差不多吧钢结构井道给个宽度在2200-2400之间,具体看开门尺寸。

结构深度在1500左右就行,后壁空着就行。

两个电梯井可以共用一个井道,不过中间得有分隔梁,就是间隔不大于2500mm 的厚度在200左右,高度在300左右的结构过梁,用来固定导轨支架。

U型电梯的尺寸每个厂家设计的样式的有差异,不比普通电梯,如果要说细致一些,在这上面恐怕说不清楚哦,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联系我。

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们平时所说的电梯面积就是指轿厢面积,从标准角度理解应当是轿厢最大有效面积。

关于轿厢最大有效面积,GB7588-2003有明确的规定:一、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的轿厢最大有效面积1 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的轿厢有效面积应予以限制,其额定载重量和最大有效面积之间存在一对对应关系,部分常用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最大有效面积见表1。

一般电梯尺寸

一般电梯尺寸

客梯的尺寸(一)
630kg(8人)轿厢尺寸1100x14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1700x2100
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1800x1800
800kg(10人)轿厢尺寸1350x14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1900x2100
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2000x1900
1000kg(13人)轿厢尺寸1600x14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2200x2100
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2300x1900
1350kg(18人)轿厢尺寸1900x15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2500x2300
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2600x2000
1600kg(21人)轿厢尺寸1900x17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2500x2500
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2600x2300
货梯尺寸差异比较大:
但总的面积在国标里有要求,给你个通用一点计算方式吧
井道宽=轿厢净宽+1300左右;井道深=轿厢深+600左右(对重侧置的时候)井道宽=轿厢净宽+900左右吧;井道深=轿厢深+1200左右吧(对重后置的时候)
(按住ctrl键单击图片可放大)。

国家电梯标准尺寸

国家电梯标准尺寸

国家电梯标准尺寸
不同规格的电梯尺寸不一样,260kg负荷的电梯尺寸是1米×1.05米×2米;320kg负荷的电梯尺寸是1.05米×1.15米×2.2米;400kg负荷的电梯尺寸是1.2米×1.3米×2.2米;800kg负荷的电梯尺寸是1.35米×1.4米×2.2米。

电梯的尺寸规格是按所需搭载重量来设计的,负荷越大,电梯面积也越大,负荷越小,电梯面积也越小。

1150kg电梯的开门净尺寸为1000*2100mm。

1000kg电梯的开门净尺寸为900*2100mm。

800kg电梯的开门净尺寸为800*2100mm。

医用电梯最小的,按设计尺寸为:额定载重量1275 kg,轿厢高2300 mm,轿门和层门2100 mm。

要看电梯大小,如果是630千克电梯,开门净尺寸是800x2100毫米。

重量是1000千克的电梯,标准的开门尺寸是900x210毫米。

一般电梯尺寸

一般电梯尺寸

一般电梯尺寸电梯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电梯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在设计电梯时,尺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般电梯的尺寸。

一般电梯的尺寸是由它的功能、载重、速度、乘坐人数等因素来决定的。

一般电梯的高度通常为2.5米,宽度为1.2至1.5米不等。

在这个空间内,电梯可以容纳不同数量的人和货物,这些容量通常由电梯的使用目的和载重来决定。

在住宅电梯中,一般都是设计为6-10人的载重,尺寸为1.5m*1.2m或1.5m*1.5m。

这样的规格在住宅中使用非常方便,也可以满足一般人们在生活中的需求。

在商业和办公建筑中,电梯的尺寸通常会更大些,这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和更多的货物。

商业和办公场所的电梯一般选择1.8m*2.0m的规格,这是因为这种规格可以满足更大量的人员或者带货物进出电梯的要求。

此外,电梯的速度也是尺寸的决定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电梯的速度越快,尺寸就需要越大,这也是因为速度的提高会对电梯进行更大的压力和抗压强度的提升需求。

在一些高层建筑中,需要设计高速电梯,在这种情况下,电梯可以高达1000米/分钟的速度。

这样的速度在电梯运行时,会受到更高的风力和地震等因素的冲击,因此高速电梯的尺寸要求也更加严格,两者之间一定要做平衡,不然电梯就无法承受高速的运行状态。

总的来说,在设计电梯尺寸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比如载重、速度、乘坐人数等。

根据不同的场合之间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规格的电梯才能够保证电梯在正常使用时畅通无阻。

此外,电梯尺寸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安全因素。

电梯在使用时,需要承受各种压力和重量,如果尺寸太小,容纳的人数和重量过多,就会对电梯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设计电梯尺寸时,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因素,以确保电梯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除了尺寸,电梯的门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

电梯门需要在保证安全和便利的前提下,满足易于开合、平稳等要求。

在设计门尺寸时,需要考虑电梯乘客的身高和宽度。

住宅电梯标准尺寸

住宅电梯标准尺寸

住宅电梯标准尺寸
一般来说,住宅电梯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的用途、楼层数、以及住户的数量和需求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住宅电梯标准尺寸:
1.1150kg住宅电梯:这种电梯通常可以承载1150公斤的重量,适合于大多数住宅楼。

其开门净尺寸一般为1000*2100mm。

2.1000kg住宅电梯:这种电梯的承载重量为1000公斤,适合于较小的住宅楼或公寓。

其开门净尺寸一般为900*2100mm。

这些尺寸仅供参考,实际尺寸可能会因建筑物和设计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购买或安装电梯时,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咨询专业的电梯工程师或建筑师,以确保安全和实用性。

除了尺寸之外,住宅电梯还有其他的设计和安全要求。

例如,电梯应具有可靠的安全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紧急制动装置、防坠落装置等。

此外,电梯的井道、机房等部分的设计和施工也必须符合相关的建筑和安全规定。

家用电梯常用尺寸

家用电梯常用尺寸

家用电梯常用尺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考虑安装电梯。

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梯尺寸成为了许多人的困扰。

以下是家用电梯常用尺寸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1. 2人电梯:尺寸一般为900mm*1200mm,轿厢高度为2000mm,适合在小户型中使用。

2. 4人电梯:尺寸一般为1100mm*1400mm,轿厢高度为2000mm,适合在中小型家庭中使用。

3. 6人电梯:尺寸一般为1300mm*1500mm,轿厢高度为2000mm,适合在大户型中使用。

4. 8人电梯:尺寸一般为1400mm*1600mm,轿厢高度为2000mm,适合在较大的家庭或公寓中使用。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尺寸的家用电梯,如无机房电梯、螺旋电梯等,它们的尺寸大小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除了尺寸大小外,家用电梯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承重能力、升降速度、安全性等。

因此,在选择家用电梯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前往正规的电梯厂家进行选购,确保安全可靠。

- 1 -。

电梯尺寸和载重量

电梯尺寸和载重量

都以常见轿厢尺寸为例吧客梯:630kg(8人)轿厢尺寸1100x14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1700x2100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1800x1800800kg(10人)轿厢尺寸1350x14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1900x2100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2000x19001000kg(13人)轿厢尺寸1600x14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2200x2100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2300x19001350kg(18人)轿厢尺寸1900x15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2500x2300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2600x20001600kg(21人)轿厢尺寸1900x1700,有机房电梯(一般对重后置)井道尺寸2500x2500无机房电梯(一般对重侧置)井道尺寸2600x2300货梯尺寸差异比较大:但总的面积在国标里有要求,给你个通用一点计算方式吧井道宽=轿厢净宽+1300左右吧;井道深=轿厢深+600左右吧(对重侧置的时候)井道宽=轿厢净宽+900左右吧;井道深=轿厢深+1200左右吧(对重后置的时候)U型观光梯一般都在1000kg左右轿厢一般就1300x1800差不多吧钢结构井道给个宽度在2200-2400之间,具体看开门尺寸。

结构深度在1500左右就行,后壁空着就行。

两个电梯井可以共用一个井道,不过中间得有分隔梁,就是间隔不大于2500mm 的厚度在200左右,高度在300左右的结构过梁,用来固定导轨支架。

U型电梯的尺寸每个厂家设计的样式的有差异,不比普通电梯,如果要说细致一些,在这上面恐怕说不清楚哦,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联系我。

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们平时所说的电梯面积就是指轿厢面积,从标准角度理解应当是轿厢最大有效面积。

关于轿厢最大有效面积,GB7588-2003有明确的规定:一、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的轿厢最大有效面积1 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的轿厢有效面积应予以限制,其额定载重量和最大有效面积之间存在一对对应关系,部分常用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最大有效面积见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电梯尺寸
————————————————————————————————作者:————————————————————————————————日期:
电梯尺寸要求
1、电梯的类别定义为:
一类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二类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三类为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
一类、二类电梯与三类电梯的主要区别在于轿厢内的装饰。

住宅楼用电梯与非住宅楼用电梯都是乘客电梯,住宅楼用电梯宜采用二类电梯
四类为运送通常有人伴随的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五类杂物电梯
因液压电梯已制定专门标准本标准取消原标准中液压电梯的相关内容
2、电梯的主参数:
电梯的主参数是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和额定速度。

电梯的额定载重量:320,4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 kg
额定速度:0.63,1.00,1.60,2.50 m/s
3、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一类电梯:非住宅楼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见表
住宅楼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见表
三类电梯:病床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见表
二类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应从一类和三类电梯的尺寸中选择。

4、轿厢有关规定:
在各种类型建筑物中,至少应配置一台能使残疾人乘轮椅进出的电梯,这类用于残疾人的电梯必须满足这种用途要求的各种条件(尺寸控制装置的位置等)并用符号表示。

5、住宅电梯:
额定载重量为320kg和400kg的电梯,轿厢只允许运送人.
额定载重量为630kg的电梯,轿厢允许运送童车和残疾人员乘坐的轮椅.
定载重量为1000kg的电梯,轿厢还能运送家具和手把可拆卸的担架.
额定载重量为1600kg和20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满足大部分疗养院和医院的需要.
额定载重量为25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将躺在病床上的人连同医疗救护设备一齐运送.
7、井道有关规定:
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

允许偏差值为:
当高度小于等于30m的井道:0/+25mm;
当高度大于30m小于60m的井道:0/+35mm;
当高度大于60m小于90m的井道:0/+50mm。

以上偏差仅适用于对重装置使用刚性金属导轨的电梯。

如果电梯对重装置装有安全钳时,则根据需要,井道的宽度和深度尺寸允许适当增加。

8、多台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井道内部尺寸按下述规定:
a)共用井道总宽度等于单梯井道宽度之和,再加上单梯井道之间的分界宽度之和.每个分界宽度最小按200mm计;
b)共用井道各组成部分的深度与这些电梯单独安装时井道的深度相同;
c)底坑深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
d)顶层高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
9、相邻两层站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
层门入口高2000mm时,为2450mm;
层门入口高2100mm时,为2550mm.
10、候梯厅尺寸:
电梯各层站的候梯厅深度,至少应保持在整个井道宽度范围内符合下列条款规定。

这些尺寸没有考虑不乘电梯的人员在穿越层站时,对交通过道的要求。

候梯厅深度是指沿轿厢深度方向测得的候梯厅墙与对面墙之间的距离。

11、住宅楼用一类电梯:
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大的轿厢深度。

这类电梯最多台数为4台,可以并列成排布置。

服务于残疾人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m。

12、非住宅用一类、二类、三类电梯:
单台电梯和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乘以最大的轿厢的深度。

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群控电梯最多台数为4台。

除三类电梯外,当电梯群为4台时,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2400mm。

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最多台数为8台(4x2)。

候梯厅深度不小于相对电梯的轿厢深度之和。

除三类电梯之处,此距离不得大于4500mm。

a)额定载重量相同的电梯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小地面面积之和;
b)额定载重量不相同的两台电梯的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小地面面积之和,再加上两台电梯井道面积之差值;
c)额定载重量不同的两台以上电梯的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小地面面积之和,再加上最大电梯井道面积分别与其他各台电梯井道面积之差值;
14、机房宽度: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宽度,应等于共用井道的总宽度加上最大的一台电梯单独安装时所需的侧向延伸长度总和.
15、机房深度: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深度,应等于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深井道的深度加上2100mm.
16、机房高度: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高度,应等于其中最高机房的高度.
17、非住宅楼用一类电梯、二类电梯、类电梯机房尺寸:
多台并列成排群控电梯的机房尺寸应按式(1)、(2)计算。

总面积:S+0.9S(N-1) (1)
最小宽度:R+(N-1)(C+200) (2)
最小深度:T
{S----单梯机房的地面面积,m2;R----单梯机房的最小宽度,mm;T----单梯机房的最小深度,mm;C----单梯井道深度,mm;N----单梯总台数。

}
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的机房尺寸按(3)、(4)式计算:
总面积:S+0.9S(N1-1) (3)
最小深度:R+(N1-1)/2 X(C+200) (4)
最小深度:2D加上对面排列的井道之间的距离
{D----单梯井道深度;N1------电梯总台数为偶数,则N1=N/电梯总台数为奇数,则N1=N+1。

}
多台电梯机房的实际尺寸应确保机房地面面积至少等于公式(1)及(3)计算的机房总面积。

18、机房布置在井道上方时机房相对于井道或(共用井道)的横向伸出部分可取在井道左侧也可取在右侧。

19、单台电梯机房布置和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机房布置为:
机房的后墙应与井道(或最深的井道)相对应的墙处在一条直线上,机房的两个侧墙之一应与井道(或共用井道)相对应的墙处在一条直线上。

机房相对于井道深度方向的伸出部分应在候梯厅一侧。

20、面对面排列电梯的共用机房布置为:
机房深度方向的伸长超出各井道后墙的距离,一般不大于0.5mm,并且与支撑曳引机的混凝土地面在一个水平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