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 下册 第三课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教案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2.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3.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

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

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

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

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

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

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

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1)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案(1)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本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

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以及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本框内容教学安排一课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知晓权利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及其价值,增强权利意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享受的权利略知一二,但权利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权利知之甚少,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

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

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课程标准】课程依据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小云一家的权利”“选举人大代表”等案例,结合教材,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涵义。

2、阅读教材,结合案例探究,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3、列举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感受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

难点:理解公民的住宅权和财产权的内容与含义,能够准确指出宪法中的住宅权和财产权的内涵与其他法律中的区别。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此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今不易,遐迩无殊。

——清·何启·胡礼垣师:哪位同学可以来讲一下这句话的涵义?生:每个人都有自己应有的权利,不会遭到欺压,国必兴旺;人民没有权利,遭受压迫和苦难,必起反抗,国家必乱;这准侧就像日升月落,江河奔流大地,从古之近不变,(远近一样)世界各地都如此。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使学生认识到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其意义、公民权利的保障、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公民权利的理解较为片面,容易忽视权利的边界,滥用权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公民权利,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2.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3.操练(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维护他人的权利?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重要性。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2.体会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

三、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图片重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难点: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导入新课】展示漫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漫画的理解。

答案提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讲授新课】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理清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其中分别又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课件展示: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4)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活动一:阅读教材P34“运用你的经验”,思考小云一家人都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案提示:受教育权、被选举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教师归纳: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广泛而真实,为公民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提供保障。

2.活动二:阅读教材P35第一个“探究与分享”,讨论以下问题:(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答案提示: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答案提示:我心目中的人大代表要有较强的法治意识、群众观念和较高的履职能力,能为人民着想、替人民说话、真心为人民服务。

课件展示: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人教版本道德及法治初中八年级下册的3.1公民的基本权利学习教案

人教版本道德及法治初中八年级下册的3.1公民的基本权利学习教案

精选文档《公民的基本权益》教课设计设计——仙游海平中学杨棋明内容简析:本框由三目构成,第一目主要讲公民的政治权益和自由,第二目主要讲人身自由,第三目主要讲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益。

教课目的:1、感情、态度、价值观:明确公民享有宽泛的基本权益,自觉培育权益观念,学会正确履行权益。

2、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益,理解公民权益是宽泛而同等的。

3、能力目标:能够认清公民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益。

教课要点:认识公民的基本权益教课难点:理解公民权益是宽泛而同等的新课导入各抒己见话权益阅读课本P32案例——小云一家的生活他们享有哪些权益?1、小云上学,表现她享有__________2、妈妈入选人大代表,表现她享有 __________3、爸爸妈妈上班,表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4、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表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新课讲解环节一:小结: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主体:我国年满十八周岁,不分年纪、种族、性别、家庭身世、宗教崇奉、教育程度、财富状况、居住限期,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益的除外。

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益,履行这项权益是公民参加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问:以下的人群享受我国宪法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并说明原由?展现图片:分别是:外国人、小学生、农民工、少量民族、被剥夺政治权益的人小结:政治自由展现图片内容:言论、第一版、集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充足表达自己的意向。

小结:监察权内容:我国公民关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责备和建议的权益,关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纪渎职行为,有向相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述、指控或许举报的权益,但不得假造或许扭曲事实进行诬陷诬陷。

意义:公民依法经过各样门路和形式履行监察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权益,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引入案例:1、盘古市场清晨蔬菜摊乱摆,甚至在马路边上摆放,严重影响了仙葫的交通次序和安全。

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第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第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 1 课时公民基本权利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1.和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预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人身自由是公民、的权利,惟独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干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禁止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公民的身体。

4.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等。

5.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都设立了行风热线电话,接受群众的投诉和监督。

此举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公民给行风热线电话,是在行使法律赋予的什么权利?(2)政府部门开通行风热线电话有什么重要意义?(3)假如你所在的学校的周围有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请你通过行风热线电话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是国家的主人。

( )A.公民人民B.人民公民C.人民人民D.人民公民星期天,小红、小丽两位同学到某商店买学习用品,在他们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营业员怀疑他们偷东西,并强行对他们搜身,结果一无所获。

据此回答 2—3 题。

2.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两位同学的( )A.人身自由权B.肖像权C.政治权利D.经济权利3.面对营业员的行为,两位同学的正确做法是( )A.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认倒楣B.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找个朋友将商店营业员痛打一顿D.反正我们没偷,随便你怎么搜4.我国将逐步对家庭经济艰难学生实施高中免除学杂费.这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 )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5.当你遇到下列情景,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简要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1)你所在的社区文化市场管理混乱,不少人对此非常不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监督权等,以及这些权利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和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以及这些权利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

2.难点:让学生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模拟生活中如何运用公民基本权利,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关条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公民基本权利,引导学生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权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优秀教案
重点
感受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难点
珍惜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运用你的经验”内容
提问:
1.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2.以此为示例,写一写你的家庭成员生活,并分析你家庭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阅读运用你的经验内容
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运用你的经验考查学生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认知,根据学生已有经验,确定本课教学重点。
提问:
当地政府和公安局的行为是否违法?你认为胡某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
胡某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权均受到了侵害。
人身自由的含义及地位: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出示图片
提问:
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以鼓励和帮助?
文化权利。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阅读内容
思考回答问题
看图片
了解劳动权的核心内容
看图片,讲故事
阅读材料
通过该材料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宪法中关于“监督权”的内容。
讲授新课
人身自由
某市访民胡某,因为地方官商包庇不处理问题,被开发商暗算拆迁协议而被逼到北京上访,但地方截访人员将她从北京接回来押送市公安局拘留10天,拘留期满没有释放,后又借口以涉嫌敲诈勒索罪把她刑拘,并将其住宅强制拆除了。而胡某并未实施过敲诈勒索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

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

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

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

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

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

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

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

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
活动三:案例回放——于某故意伤害案
相比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某无期徒刑,二审虽然同样定为故意伤害罪,却依法按照各种情节判处有期徒刑5年。

于某是在人身安全面临现实威胁的情况下才持刀捅刺,且其捅刺对象都是在其警告后仍向前围逼的人,可以认定其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于某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

判决书中有一句说得好:于某及其母亲苏某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于某的防卫行为超出法律所容许的限度,依法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思考:(1)于某及其母亲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2)该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了侵犯。

(2)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不要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要学会依法维权等。

活动四:权利辨析——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2.思考:张某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总结:
4.教师归纳:对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宪法都有明确规定,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学
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活动五:情景再现——抓小偷
(阅读教材第3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提示:财产权。

活动六:材料链接——教育公平
第一个是保基本。

保基本主要是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覆盖,重点是义务教育。

第二个是补短板。

补短板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补区域不平衡的短板。

二是补齐农村地区的教育短板。

三是补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

第三个是精准扶助困难群体。

一是保障贫困、困难群体的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面向残疾儿童,办好特殊教育。

三是要解决好社会关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2.思考:国家采取以上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3 板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
监督权
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其他权利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从三个方面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

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起来并不难,但理解起来有难度,很多权利名词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但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当堂掌握。

另外关于公民的权利,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强,给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好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