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教(学)案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设计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营养物质。
(2)知道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体中的功能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营养物质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体中的功能。
(2)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美食的视频,展示各种丰富的食物。
(2)提问学生:这些食物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2、讲授新课(1)蛋白质①展示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图片,如鸡蛋、牛奶、鱼肉等。
②讲解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强调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③介绍蛋白质在人体中的功能,如构成细胞、修复组织、调节生理功能等。
④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蛋白质缺乏或摄入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糖类①展示米饭、面包、水果等富含糖类的食物图片。
②讲解糖类的分类,如单糖、双糖和多糖。
③阐述糖类在人体中的作用,如提供能量、储存能量等。
④引导学生思考糖类摄入过多或过少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
(3)油脂①展示食用油、肥肉等富含油脂的食物图片。
②讲解油脂的分类,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
③说明油脂在人体中的功能,如储存能量、保护器官等。
④强调过量摄入油脂对健康的危害,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等。
(4)维生素①展示各种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图片,如蔬菜、水果等。
②介绍维生素的分类,如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 D 等。
《4.1 生物大分子》 教学设计

《4.1 生物大分子》教学设计《41 生物大分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出单糖、二糖和多糖的代表物。
(2)简述脂质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出脂肪、磷脂和固醇的功能。
(3)阐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解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4)简述核酸的种类和功能,区分 DNA 和 RNA 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大分子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2)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多糖的种类和功能。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如米饭、面包、牛奶、鸡蛋、油脂等,提问学生这些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成分,从而引出生物大分子的概念。
2、糖类的教学(1)展示各种糖类的图片,如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
(2)讲解单糖、二糖和多糖的概念和代表物,以及它们在细胞中的作用。
(3)让学生分组讨论糖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食品、提供能量等。
3、脂质的教学(1)展示各种脂质的图片,如脂肪、磷脂、固醇等。
(2)讲解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如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固醇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脂质在人体内的代谢和平衡。
4、蛋白质的教学(1)展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讲解氨基酸的种类和特点。
(2)通过动画演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过程,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展示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图片,讲解蛋白质的二、三、四级结构。
(4)结合实例,讲解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如催化、运输、免疫等。
高中生物氨基酸讲课教案

高中生物氨基酸讲课教案
授课对象:高中生物学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氨基酸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
2. 掌握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3. 能够分辨不同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
1. 氨基酸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
2. 氨基酸的分类和常见氨基酸;
3. 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氨基酸模型或图片;
3. 氨基酸的结构式和功能介绍。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展示氨基酸的结构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氨基酸的认识和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常见氨基酸,阐述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和重要性;
3. 互动讨论:与学生互动讨论氨基酸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分辨不同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
4. 总结梳理: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氨基酸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手段:
1. PPT课件展示;
2. 互动问答和讨论;
3. 氨基酸模型或图片展示。
教学评估:
1. 课堂互动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对氨基酸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2. 组织学生实验,观察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效果。
以上为氨基酸讲课教案范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人教版高中生物蛋白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蛋白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蛋白质的分类和合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实验、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蛋白质的兴趣,同时强调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理解;2. 蛋白质的合成机制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由氨基酸经物质合成而成,不同的氨基酸的排列方式决定了不同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蛋白质的分类:根据形状和功能可分为纤维蛋白和球蛋白。
3.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通过转录和翻译进行合成,包括mRNA的合成、tRNA的作用、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引发学生对蛋白质的兴趣。
2. 学习:介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3. 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氨基酸的合成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蛋白质的分类和合成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总结:进行小结,强调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蛋白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六、作业布置1. 编写一份关于蛋白质的小结;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蛋白质的应用领域。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机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_教(学)案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 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2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3次课2学时12、0.1mol/L盐酸溶液300mL13、0.1mol/L氢氧化钠溶液300mL14、0.05mol/L碳酸钠溶液300mL15、甲基红溶液20mL(三)器具水浴锅、温度计、200mL锥形瓶、100mL容量瓶、吸管、试管及试管架实验容1.实验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蛋白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其溶解度最低时的溶液pH值。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可分为两类。
(1)可逆的沉淀反应此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尚未发生显著变化,除去引起沉淀的因素后,蛋白质的沉淀仍能溶解于原来溶剂中,并保持其天然性质而不变性。
如大多数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或在低温下用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于蛋白质。
提纯蛋白质时,常利用此类反应。
(2)不可逆沉淀反应此时蛋白质分子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蛋白质常变性而沉淀,不再溶于原来溶剂中。
加热引起的蛋白质沉淀与凝固。
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或某些有机酸的反应都属于此类。
蛋白质变性后,有时由于维持溶液稳定的条件仍然存在(如电荷),并不析出。
因此变性蛋白质并不一定都表现为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也未必都已变性。
二、实验步骤:《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4 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5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6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7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8 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9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0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1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2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3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4 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5 次课2学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第16 次课2学时。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优秀教案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人民教育出版社上册)一、课程标准分析、教材以及学情分析《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属于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中二级主题化学物质与健康中的内容,本部分内容教学要求不高,多属于“知道”“了解”层次。
从知识内容看,这一部分内容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与应用范畴。
本课题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合理安排饮食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题内容较多,但课题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学时既要紧扣教材内容,又不要局限于教材内容,要尽量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相关知识。
同时在教学中应回避复杂的结构问题,将重点放在常识性介绍这些营养物质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上。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生在生物学中已学过,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课题侧重让学生了解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所以教师的教学主旨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辅以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不仅关注有什么营养素,还要关注营养素的质量,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日常饮食。
二、教学目标1.通过已有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哪些。
知道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认识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2.过对比食谱、分析数据、观察比较图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交流表达和从众多知识中提取有效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渗透元素观、变化观、实验观、能量观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关注健康,热爱生命。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有关蛋白质的学习。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热爱生命的意识。
难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四、教学思维导图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三个教学活动板块:了解“食之营养”、认识“食之健康”和学会“食之搭配”,让学生既体验了探究的过程又享受了学习化学的乐趣,引导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观察世界,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化学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蛋白质》试讲教案

01初中化学《蛋白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蛋白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分析、归纳,提高总结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从众多知识中提取有效知识的能力。
3.进一步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蛋白质的组成和其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难点】蛋白质的组成和其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请说一说你们早上吃的什么?【学生回答】①鸡蛋、包子、粥。
②豆浆、油条。
【提出问题】其中有哪些营养物质呢?【学生回答】蛋白质、糖类、脂肪。
【教师引导】这些营养物质各起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展示一张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的图表,介绍人体所需要的六种营养物质分别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教师引导】首先一起学习一下蛋白质与人体营养的关系。
【提出问题】什么是蛋白质?蛋白质由什么构成?【学生回答】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身体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提出问题】哪些食物中含蛋白质丰富?【学生回答】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以及蛋清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许多植物(比如大豆、花生)的种子里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提出问题】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有哪些?能总结出几点?【学生活动】自主阅读教材并且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约放出18K J的能量;酶也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具有选择性。
【提出问题】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代谢途径是怎样的?在营养方面起着哪些重要作用?【学生回答】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另一部分氨基酸可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能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学历案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这六大类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
2、知道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主要来源。
3、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的生理功能。
(2)知道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主要来源。
2、难点(1)理解蛋白质的变性以及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2)认识营养均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三、知识回顾在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一些与化学和生物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我们知道,人体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形成了不同的化合物。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细胞的正常运作需要各种物质的支持。
四、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喝水,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吃进去的这些东西到底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呢?其实,我们所摄入的食物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动和身体健康的关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五、知识讲解(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按一定顺序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人体中必需的氨基酸有 8 种。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肉、毛发、指甲等。
(2)催化作用,许多酶都是蛋白质,它们能够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能调节血糖浓度。
(5)免疫作用,抗体能抵抗病原体的侵害。
3、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在受热、紫外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条件下会发生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4、蛋白质的食物来源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有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类等。
(二)糖类1、糖类的分类糖类通常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蔗糖、麦芽糖,多糖如淀粉、纤维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实习教案
(2014届)
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化学
班级:102
实习生:吴倩芸学号:10630118
实习学校:萧山五中
实习课程:化学
实习学校教师:炳木(签名)高师指导教师:俊(签名)授课时间:2013 年9 月日
浙江师大学制
溶液变蓝。
那么第二支试管的操作目的又是什么呢?
生:检验葡萄糖
师:如果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就说明存在葡萄糖,也就说明淀粉水解,但是是部分水解还是全部水解我们并不知道,还要结合第一支试管的检验结果进行判断。
那为什么第一支试管中不加NaOH,而第二支试管中要加入NaOH呢?
生:第一支试管中碘水会和NaOH反应,不需要加NaOH,而第二支试管中加入NaOH是为了中和淀粉水解时加入的酸,否则会后新制C u(O H)2反应,难以出现砖红色沉淀。
师:事实上①试管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
生:对照实验
[归纳小结]
[过渡]淀粉用途广泛,除了可以制备葡萄糖,还可以用来酿酒。
5.淀粉酿酒
师:阅读书本76页最后一段,了解一下酿酒的方程式。
C6H12O62C2H5OH+2CO2↑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
[过渡]学习完糖类之后,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蛋白质和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物质含有蛋白质?
生:鱼、牛奶、大豆、病毒……
师: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生物体,如:动物的肌肉、毛发、皮肤、血液等,植物中也很丰富,比如大豆、花生、谷物等,当然还有微生物,像细菌、病毒等,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其生理功能也不同。
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那么蛋白质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蛋白质的组成
[PPT展示]蛋白质组成元素、化学组成
师:蛋白质主要由C、H、O、N、S、P等元素组成,它的结构非常复杂,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千万不等,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酒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