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_同步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能:________(2)讲信修睦修:________(3)不独亲其亲亲:________(4)不独子其子子:________(5)矜、寡、孤、独、废疾者寡:________ 者:________(6)男有分分:________(7)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________ 作:________3.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选贤与能________ 讲信修睦________ 矜、寡________ 男有分________4. 《大道之行也》填空。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
照应此句的是:________。
(2)出自本课的成语有:________。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①。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注】①穷:困境。
②分:区分、辨别。
③屈:竭尽。
(1)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为公为:是B.选贤与能选:选拔C.男有分,女有归归:回家D.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兴起(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3)语段【甲】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_______________,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语段【乙】则主要阐述了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 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24.大道之行也目标:一.培养朗读能力,在朗读中疏通课文。
二.感受儒家学者的社会理想。
第一部分:自主探究一.了解文章来源。
1.孔子,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2.本文选自《》。
礼运,《礼记》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的著作。
3.《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朝代)(编者)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 篇。
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有。
二.教师范读。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编纂()货恶其弃于地也()门闩()2.你感觉本文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可能是一个什么样子?(用自己的话)三.多种方式朗读。
然后学生疏通课文。
1.对照注解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
(括号前的词或加横线的词语)A.大道()之行()B.选贤与()能C.讲信修睦()D.故()人不独亲()其亲E.矜()F.皆有所养()G.男有分()H.货恶()其弃于地也I.不必藏()于己J.谋闭()而不兴()K.盗窃乱贼()而不作() L.故外户而不闭()2.翻译下列语句。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四.自由朗读。
背诵。
充分感受本文的要点和主旨。
1.默写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够安居乐业的文字。
2.默写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文字。
3.通过你的分析,你认为作者描述的大同社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4.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
5.说出文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表意相近的语句。
五.拓展延伸,自由讨论。
1.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2.请你将今天的社会跟儒家学者们(或孔子)构想的大同社会作比较,然后谈谈你的体会。
第二部分:综合探究一.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
⑴选贤与能。
()⑵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二.填空。
1.《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题《大道之行也》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题《大道之行也》1.给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选贤与能,讲求修睦与:睦:
(2)矜、寡、孤、独、废疾者矜:
(3)男有分,女有归分:
(4)货恶其弃于地也恶:
2.指出以下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选贤与能。
通意思: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通意思:
(3)可者甚蕃。
通意思: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通意思:
3.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思。
(1)男有分,女有归分:归:
(2)货恶其弃于地也恶:
(3)盗窃乱贼而不作乱:作:
(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闭:大同:
4.翻译以下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盗窃乱贼而不作。
5.指出加点字在句中的词性及用法。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子:
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同步练习题:大道之行也能够帮助你稳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货恶.其弃于地也/好逸恶.劳。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幼有所长。
..C.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男有分,女有归.。
D.为.民请命/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答案:C解析:分析:C项“吾妻来归”中“归”指归来;“女有归”中“归”指嫁人成家。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2.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jǔ,通“举”,选拔)B.盗窃乱贼.而不作(zéi,小偷)C.男有分,女有归.(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D.货恶.其弃于地也(wù,憎恶)答案:B解析:分析:B项“贼”是“害人”的意思。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字音、字义。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B.矜寡孤独C.便要还家D.出淤泥而不染答案:D解析:分析:前三项通假字分别为:与—举;矜—鳏;要—邀,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下列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寻.向所志,遂迷。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22《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B.货/恶其弃于地也C.是故/谋闭而不兴D.是谓/大同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 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2)男有分.(3)是.谓大同(4)故.人不独亲其亲(5)女有归.(6)是故谋闭而不兴.(7)盗窃乱贼而不作.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老师教得精彩,学生们学得扎实,真是教学相长....。
B.我们欣赏孙中山先生的墨迹,感悟其坚忍不拔的革命信念和天下为公....的高尚情怀。
C.全社会都要关心老人,使老人老有所终....,老有所乐。
D.这里不但风景优美,而且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乙]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
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
及为相,甚允③时望。
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
上尝临.镜默然不乐。
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注] 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
②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
③允:符合。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亲() (2)干() (3)临()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22课《礼记》二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 )矜.( )男有分.( )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 )2.【把握节奏】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二、文言文阅读3.文中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此句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最后说“是谓大同”,那么从文中看,“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解释。
5.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的?6.如何理解和评价“大同”社会?7.本文中的“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男有分.(2)不独子.其子9.翻译下列句子。
(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盗窃乱贼而不作。
三、综合性学习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2)故人不独亲.其亲(3)男有分.(4)是.谓大同(5)故.人不独亲其亲(6)女有归.(7)是故谋闭而不兴.(8)盗窃乱贼而不作.(9)是谓大同.12.《大道之行也》选自《______________》。
第22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大道之行也》综合练习卷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解释加点字词。
大道之行.( )也,天下为公.( )。
选贤.( )与.( )能.( ),讲信.( )修.( )睦.( )。
故.( )人不独亲.( )其亲.( ),不独子.( )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 )、孤.( )、独.( )、废疾..( )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 )。
货恶.( )其弃.( )于地也,不必藏.( )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 )而不作...(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 ),故外户..( )而不闭.( )。
是谓大同。
【通假字】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__矜.、寡、孤、独、废疾者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词多义】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_______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今异义】女有归.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归来,归属【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_______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翻译。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020—2021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部编语文八下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基础知识。
1.解释词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鳏寡孤独废疾者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盗窃乱贼而不作2.翻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翻译: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翻译: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翻译: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翻译: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3.填空。
(1)“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文中“大道“就是指。
“大同”是指。
(3)《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意思相似的句子是(4)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意思相关的句子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5)有两个成语出自《大道之行也》它们分别是、。
(6)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4.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B.男/有分,女/有归C.货恶/其弃于地也D.是/故谋闭/而不兴5.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B.“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
C.“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D.本文是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二.简答题。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2.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3.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4.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写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安居乐业的句子?7.《桃花源记》与《大道之行也》有什么关系?8.如何评价儒家所描绘的“大同”社会?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大道之
行也》同步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八年级语文《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题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编纂.()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故:)
⑵废疾者(废疾:)
⑶女有归(归:)
⑷谋闭而不兴(兴:)
⑸盗窃乱贼而不作(作:)
⑹故外户而不闭(闭:)
⑺大同(同:)
3.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
⑴选贤与能。
⑵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
4.《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5.研读课文填写:大道的内涵是、、。
6.《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
是、。
7.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
8.译句: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9.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1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释词:
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睦:)
⑵不独子.其子(子:)
⑶矜、寡、孤、独(孤:)
⑷盗窃乱贼而不作(贼:)
11.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
大道:
大同:
12.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⑴
⑵
⑶
13.文中哪些句子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
14.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第二部分
怪哉
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
帝乃使东方朔视之。
还对曰:“此虫名怪哉。
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
此地必秦之狱处。
”即按地图,信如其言。
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尺。
忧者,得酒而解。
以酒灌,当消。
”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
(选自《太平广记·昆虫一》) [注释]①幸:临幸,古代皇帝到某地称为“幸”②拘系:拘押,关押③庶:庶民,百姓④按:察看⑤信:的确,确实
2
15.解释加点词语。
①观者莫识.()
②还对曰.()
③咸.仰首叹曰()
④信.如其言()
⑤何以去.虫()
⑥以.酒灌()
16.翻译句子。
①此地必秦之狱处。
②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
1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鲁迅小时候曾经问他的先生:“怪战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不予回答。
你能根据本文作出回答吗
18、东方朔对“怪哉”的解说,是否含有更深的意味?
第三部分
19.“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0.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几个名人的事例。
21.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A、一、二句以拟人手法写春雨及时而降,“知”字用得极妙,把春雨写活了。
B、三、四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细腻地写出了春雨轻柔无声的特点。
C、五、六句以“江船火独明”反衬“野径云俱黑”,写出了乌云密布,雨意正浓的景物特点。
3
D、最后两句实写作者所看到的雨后清晨美景:锦官城内到处盛开着湿漉漉、沉甸甸的鲜花。
22.按要求仿写下列句子。
⑴仿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写一个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仿句:
⑵不增删、不更改下面一句话的任何一个字,写出意思不同的另一句话。
原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护住了红花,自己却化作了污泥。
改句:
《大道之行也》答案
1.略2.⑴所以⑵残废人⑶女子出嫁⑷发生⑸兴起⑹用门闩插门⑺有和平的意思3.略4.《礼记》、儒家、戴圣5.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6.鳏寡孤独、夜不闭户7.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
8.⑴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扶育自己的子女。
⑵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要不为私利的劳动。
⑶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9.第一方面,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第二方面,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第三方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10.⑴和睦⑵以……为子⑶幼而无父的人⑷指害人11.“大道”指古代政治上最高理想,“大同”指理想社会。
12.略13.略14.成理成文即可15.①识辨②回答③都④确实⑤除去⑥用16.①这儿肯定是秦朝的牢狱所在的地方。
②于是派人把“怪哉”虫捉来放到酒中,过了一会这虫子就化掉了。
17.传说中因人含冤怨愤而变成的虫子,在酒中就会化掉。
18.东方朔的解说,含有劝喻汉武帝要宽待百姓的意思。
19.略20.略21.D22.⑴略⑵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自己化作了污泥,却护住了红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