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二中高一(上)期中语文
【重点】2017-2018北京西城北师大二附高一上期中语文真题卷

北京师大二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段语文必修1测试题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一、基础知识与语言理解。
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各组词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连累.(lèi)一爿.(piàn)B.间.(jiàn)或欹.(qī)侧C.菲.(fēi)薄桀骛.(ào)D.不惮.(dān)居戮.(lù)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生长在业马孙河流域的王莲,叫片直径最大达4米,在世界上可谓绝无仅有....。
B.国庆狂欢之夜,万人空巷....,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湖涌,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C.学习别人的工作经验,绝不能削足适履....,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D.在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教师必须严格按课程标准照本宣科....,不能随意改造。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当地时间3月20日,希腊女祭司在古奥林匹亚遗址实地排练,并于当日中午取得了2016年里约奥运圣火的第一个火种。
B.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位于北京顺义区,经五环路、六环路、机场高速路、京承高速路均可到达,川有多条公交线路。
C.西部地区的湖泊出现委缩的状态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湖泊水位下降造成的,每年都有很多湖泊因此而消失。
D.在2017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这两位选手的花滑表演,无论在艺术上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获得了最高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4-5题。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
院里种着鸡冠、秋葵,风仙一类脱不花钱,又不费事的①。
有一架扁豆。
还有一畦瓢菜。
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
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
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春雨瓢儿菜,满()秋风扁豆花。
”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这点②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
2017北京二中高一(上)期中语文

2017北京二中高一(上)期中语文命题人:翁盛审核人:王限婷得分:_______考试说明:本次考试共五大他21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请务必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材料一:总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两千年以前的东西了。
这么问的,实际他已经预设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读《论语》有用吗?考试有用吗?找工作有用吗?对比一个信仰基督教的人,他为什么不会问为什么要读《圣经》这样的问题?首先,他读《圣经》不会想到有用的问题。
其次,他即使想到《圣经》的功能,也会明白《圣经》在帮助他建立一个信仰体系,给他一个人生依据。
但是在中国,为什么要读《论语》,仍然会被作为一个问题,不断被提出来,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了问题。
既然一定要回答,那我就来试着回答。
《论语》作为基础教育教材的价值,在于有三个体系。
第一,《论语》是知识体系。
《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
举例说,一本《论语》五百多则,一万六千字,有一百多个成语,成语是最原始的出处,最原始的本意..,不是成语字典里的教条。
《论语》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
《论语》的第二个体系,是有一套价值体系。
《论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样的政治是理想的政治?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概括起来,一句话: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
第二个体系,教会孩子做价值的判断,比第一个知识体系更重要。
《论语》,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是一部帮助我们建立信仰的书。
人类是高贵的,但一定要记住一点:人类的高贵,并不是体现在所有的个体身上,人性的伟大和光荣也不是体现在所有的个体的人性上;人性的伟大和光荣,人类的高贵,往往体现在某一些非常特殊的伟人身上,他们代表着人性的光辉,人类的高贵,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要仰望这样的光辉,这就叫信仰!《论语》,就是给我们提供一个信仰。
北京市顺义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顺义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一语文试卷2016.11.4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
材料宣纸为宣州皮纸的总称,其名源于唐代宣州贡纸,在元明两代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至明代中期已臻完美....,成为中国皮纸的杰出代表。
宣纸最突出的特点是“润墨性”,这种特性对书画创作意义重大。
宣纸可以大大丰富笔墨的表现形式,不仅可皴擦勾斫....,也能施诸泼墨渲染,笔迹墨痕清晰可辨,极有笔墨韵味。
丰富的笔墨变化可抒发感情,移情寄兴,遣貌求神....,这是其他纸种所不能比的。
宣纸具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它“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寿命却几乎是所有纸中最高的。
真正的宣纸,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
皮料成分越重,纸张越能经受拉力,即使笔力反复搓揉纸面也不会破,也就越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质量也就越好。
然而,由于稻草浆的成本只有皮料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如今有些所谓的宣纸,稻草比例超过了70%的还称之为“净皮”,几乎全是稻草浆的美其名曰“棉料”。
成了这个样子的“宣纸”,已经承载不了更多的笔墨技法,也保存不了多少时间。
当代书画用纸的生产工艺与过去相比也有很多不同。
过去的玉版宣,要在纸浆中抄造三回;今天的玉版宣,只是皮料的比重大些。
过去有一种半生熟的煮捶宣,是要把生宣纸反复砸打密实,而今天的煮捶宣,是用刷子刷上矾水,达到半洇不洇的效果。
如今,漫步北京琉璃厂,各种品牌、各色式样的宣纸令人眼花缭乱....。
宣纸的生产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但至今没有量化的质量标准:青檀皮和稻草比例应为多少?漂白的残留物质究竟有什么?与此同时,在生产工艺中,用杂交稻草代替沙田稻草,大量使用化学漂白剂,都使宣纸的质量大不如前。
更让人担心的是,宣纸生产技术目前仍是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而且由于工作条件辛苦,待遇低,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
宣纸是中国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有“纸寿千年”之誉。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语文试题命题人:张建设张晓倩本试卷共7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课内文言阅读(9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且.为之奈何C.不如因.而厚遇之D.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因.击沛公于坐则与.一生彘肩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于是项伯复夜.去。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亚父者,范增也A.得复见将军于此B.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C.此天子气也D.吾属今为之虏矣(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14分)云和梯田张抗抗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
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
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
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
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北京市东城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北京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段高一年级学段考试试卷物理必修I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A.力、位移、加速度B.重力、路程、速度C.时间、弹力、速度D.质量、位移、加速度【答案】A【解析】A.力、位移、加速度全鄯是矢量,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路程是标量,重力和速度是矢量,故B错误;C.时间是标量,弹力、速度是矢量,故C错误;D.质量是标量,位移和加速度是矢量,故D错误.故选A.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也越大D.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一致【答案】C【解析】A.物体的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根据vat∆=∆知,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C.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大,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D.物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故D错误.故选C.3.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原地,它在运动过程中路程、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分别是()A.2R2πR B.2πR2R C.2R2R D.2πR0【答案】B【解析】只要是物体在运动,物体的路程就要增加,所以路程的最大值是在最后停止运动的时候,此时的路程为圆的周长,即为2πR;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最大值是物体在圆的直径的两端的时候,所以最大的位移为2R.B正确.故选B.4.体育课上某同学做引体向上.他两手握紧单杠,双臂竖直,身体悬垂;接着用力上拉使下颌超过单杠(身体无摆动);然后使身体下降,最终悬垂在单杠上。
在身体悬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单杠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单杠的作用力是一越对相互作用力C.若增大两手间的距离,最终悬垂时单臂的拉力不变D.若增大两手间的距离,最终悬垂时单臂的拉力变大【答案】D【解析】AB.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由于身体的运动性质不确定,因此无法确定,单杠对人的作用力与人的重力大小关系.故AB错误;CD.依据力的合成法则,当增大两手间的距离,即增大两拉力的夹角,因拉力的合力不变,则有拉力大小增大,故C正确,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A .位移随时间不变,知物体处于静止.故A 错误;B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C .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D .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先均匀增大,再均匀减小,加速度发生改变.故D 错误. 故选C .6.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最初连续的3个1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1:4:9B .1:3:5C .1:2:3D .1:1:1【答案】A【解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212x at ,所以物体在最初的1s ,2s ,3s 内的位移之比1:4:9,所以A 正确. 故选A .7.小球从高为H 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速度为落地速度的1/4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是( ) A ./4HB ./8HC .15/16HD .7/8H【答案】C【解析】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全程有:22v gH =, 前半程:224H gH ⎛⎫'= ⎪⎝⎭,联立计算得出:16h H =, 故离地高度为:11516H H H H '=-=,故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8.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扳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 .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 .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 .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A【解析】A 、B 项,人一定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果人受摩擦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力不平衡,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项正确,B 项错误;C 、D 项,人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合外力为零,故C 、D 项错误. 故选A .9.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1v 运行.初速度大小为2v 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 t -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21v v >,则( )A .2t 时刻,小物块离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 .2t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 .30~t 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 .20~t 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答案】B【解析】A 项.在1t 时刻,物块速度为零,加速度向右,所以1t 时刻,小物块离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故A 错误;B 项.从开始至2t 时刻,小物块速度逐渐减少至和传送带速度相等,故B 项正确;C 项.从开始至2t 时刻,小物块加速度始终向右,则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变,故C 项错误;D 项.23~t t 时间内,小物块速度不变,则物块受力平衡不受摩擦力作用,故D 项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0.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A .比较两列火车的快慢B .计算飞机从南京到上海运行的时间C .汽车从车站开出通过车站站牌的时间D.研究地球自转规律时的地球【答案】AB【解析】A.比较两列火车运动的快慢时,火车长度可以忽略,故可以简化为点,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计算飞机从北京到上海运行的时间时,飞机大小能忽略,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研究火车从车站开出通过车站门口的时间时,火车大小不可以忽略,故不可以简化为质点,故C错误;D.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不能用一个点代替地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此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D错误.故选AB.1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用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B.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C.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90 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D.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答案】BCD【解析】A .伽利略认为,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所以运用归谬推理否定了亚里土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错误论断,选项A 错误;B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B 正确;C .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90︒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选项C 正确;D .伽利略的思想方法是: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选项D 正确. 故选BCD .1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110N F =、24N F =,则合力F 的大小可能是( )A .2NB .4NC .10ND .14N【答案】CD【解析】二力合成时合力范围:1212F F F F F +-≥≥,故合力最大14N ,最小6N ,之间任意结果都可以,故AB 错误,CD 正确. 故选CD .13.木块沿粗糙斜面运动,下列对木块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C【解析】AB .当木块向上滑行时,木块受到重力、弹力、沿着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故A 错误,B 正确;CD .当木块向下滑行时,木块受到重力、弹力、沿着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所以C 选项是正确,D 错误. 故选BC .14.已知力F 的一个分力1F 跟F 成30︒角,大小未知,100N F =,则另一个分力2F 的大小可能是( )A .30NB .60NC .100ND .500N【答案】BCD【解析】已知力F 的一个分力1F 跟F 成30︒角,大小未知,100N F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当2F 垂直于1F 时候,另一个分力2F 最小, 2sin3050N F F =︒=,所以2F 一定大于等于50N ,即BCD 都是可能的. 故选BCD .15.一物体沿直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1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进位移1S 后立刻以大小为2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前进2S 速度恰好为零.已知12S S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通过1S 和2S 两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相等B .物体通过1S 、2S 中点时刻的速度相等C .物体通过1S 、2S 两段路程所用时间12t t <D .两个加速度1a 和2a 大小的关系是12a a > 【答案】AB【解析】A .平均速度2+=初速度末速度,所以物体通过1S 和2S 两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相等,A 正确;【注意有文字】B .由公式22102v v as -=知, 221222t S v a v =⨯=中,t v 为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所以物体通过1S 、2S 中点时刻的速度相等,B 正确;【注意有文字】C .画出V T -图象,因为12S S >,在图象中前面位移的底边大,即时间长,所以12t t >,C 错误;D .由图象知前面加速运动的图象斜率平缓,即加速度小12a a <,D 错误; 故选AB .16.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0t =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 t -图如下图。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2017·湖南模拟)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 . 诞生(dàn)短暂(zàn)蹂躏(róu)万恶不赦(shè)B . 呻吟(shēn)执拗(yòu)坎坷(kǎn)永垂不朽(shuí)C . 秩序(zhì)河畔(pàn)荤腥(hūn)咬文嚼字(jiáo)D . 吮吸(shǔn)纠缠(chán)祷告(dǎo)义愤填膺(yīng)2. (2分) (2019高二下·安徽会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寥廓协奏曲坚苦卓绝B . 桀骜泊来品美轮美奂C . 脉博座右铭终南捷径D . 援例吊脚楼殒身不恤3. (2分)下列加线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 .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 . 顺流而东行C .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D .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4. (2分)下列句子,为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 . 生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B .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D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5. (2分)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 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无惑B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C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 .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6.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邠州(bīn)釜鬲(lì)椎(chuí)不嗛(qiè)B . 老躄(pì)覆校(jiào)击柝(chè)袒臂(tǎn)C . 焦令谌(chén)衣疮(yì)姁姁(xǔ)赭色(zhě)D . 注槊(shuò)晡食(bū)封识(zhì) 巽(xùn)7.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市政府以“传承文明、拥抱春天”为主题,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群众参与、注重实效,积极组织广场文化活动。
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总分值150,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一、根底知识1. 以下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桅.〔wéi〕杆蜡笺.〔qiān〕菜畦.〔qí〕拙.〔zhuó〕于言辞B. 隽.〔jùn〕永湍.〔tuān〕急熨.〔yùn〕帖大腹便便.〔pián〕C. 鳜.〔jué〕鱼欹.〔qī〕侧嘈.〔cáo〕杂胼.〔biǎn〕手胝足D. 竹篙.〔gāo〕悲怆.〔chuàng〕炮.〔páo〕制亘.〔gèn〕古不变【答案】D【解析】A. 蜡笺.〔jiān〕拙.〔zhuō〕于言辞 B. 隽.〔juàn〕永熨.〔yù〕帖 C. 鳜.〔guì〕鱼胼.〔pián〕手胝足点睛: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
由于生活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归纳出误读的常见类型对我们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同时针对每一种误读类型,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好字音这个考点。
字音的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多音字的甲音误读成乙音。
〔2〕形声字类推偏旁引起误读。
〔3〕习惯误读字,如“玫瑰〞中的“瑰〞,“ 气氛〞中的“氛〞。
〔4〕生僻字。
生僻字,因其不常见而容易被忽略,易误读。
考生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积累。
2. 以下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迟滞博动声名狼藉稍纵既逝B. 猝然恪守名躁一时穿流不息C. 沧桑溃乱四散逃窜迫不及待D. 松懈糟粕惊滔骇浪箭拔弩张【答案】C【解析】A. 搏动稍纵即逝 B. 名噪一时川流不息 D. 惊涛骇浪剑拔弩张点睛:复习建议1、博闻强识。
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沉疴(kē)鳜鱼(guì)押解(xiè)果脯(pǔ)B、连累(lèi)尽管(jìn)唱喏(nuò)毒弩(nǔ)C、洞穴(xuè)瘦削(xiāo)抹布(mǒ)恁地(nèn)D、揖让(yī)会稽(kuài)慰藉(jiè)商贾(gǔ)【答案解析】DA、押解(jiè)果脯(fǔ)B、连累(lěi)尽管(jǐn)唱喏(rě)C、洞穴(xué)瘦削(xuē)抹布(mā)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思忖钮扣眼花缭乱以德抱怨B、辐射手饰连篇累牍标新立意C、陷阱分辨鸦雀无声破釜沉舟D、讥诮標旗兴高彩烈容光幻发【答案解析】C纽扣以德报怨首饰标新立异镖旗兴高采烈容光焕发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日子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处心积虑、日夜操劳、鞠躬尽瘁的人。
B、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C、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下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答案解析】C处心积虑:指蓄谋很久,费尽心机。
此处为褒贬失当。
如数家珍: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
言下之意就不能是自己的东西。
此处与语境义不符。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此处正确。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
此处属于对象误用,逻辑错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北京二中高一(上)期中语文命题人:翁盛审核人:王限婷得分:_______考试说明:本次考试共五大他21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请务必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材料一:总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两千年以前的东西了。
这么问的,实际他已经预设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读《论语》有用吗?考试有用吗?找工作有用吗?对比一个信仰基督教的人,他为什么不会问为什么要读《圣经》这样的问题?首先,他读《圣经》不会想到有用的问题。
其次,他即使想到《圣经》的功能,也会明白《圣经》在帮助他建立一个信仰体系,给他一个人生依据。
但是在中国,为什么要读《论语》,仍然会被作为一个问题,不断被提出来,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了问题。
既然一定要回答,那我就来试着回答。
《论语》作为基础教育教材的价值,在于有三个体系。
第一,《论语》是知识体系。
《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
举例说,一本《论语》五百多则,一万六千字,有一百多个成语,成语是最原始的出处,最原始的本意..,不是成语字典里的教条。
《论语》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
《论语》的第二个体系,是有一套价值体系。
《论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样的政治是理想的政治?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概括起来,一句话: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
第二个体系,教会孩子做价值的判断,比第一个知识体系更重要。
《论语》,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是一部帮助我们建立信仰的书。
人类是高贵的,但一定要记住一点:人类的高贵,并不是体现在所有的个体身上,人性的伟大和光荣也不是体现在所有的个体的人性上;人性的伟大和光荣,人类的高贵,往往体现在某一些非常特殊的伟人身上,他们代表着人性的光辉,人类的高贵,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要仰望这样的光辉,这就叫信仰!《论语》,就是给我们提供一个信仰。
读《论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系统,更重要的是价值系统,学会做价值判断,提升价值判断能力,成熟心智,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美丑,一生进退有依据。
一部《论语》,还有第三个体系,文化体系。
中国为什么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民族?因为有文化认同感。
历史是否中断,看文化的认同有没有中断。
中国历史上,蒙古人进来过,满族人进来过,但到最终因为认同中华文化,文化没有中断。
国家幅员..如此辽阔,认可如此众多,地理环境、物产资源差距极大,为什么能够保持长久的统一?《三国演义》上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合久必分,是源于利益冲突,是政治的分裂,但是分裂之后,为什么又总是能够合起来?这就是文化凝聚的力量。
中国几千年维护国家统一的最伟大、最恒久的力量,不是秦朝的军队,而是那些在乡村拿着一本线装《论语》,带领学生们朗读“子曰学而时习之”的私塾老秀才。
当云南的孩子打开《论语》朗读“子曰学而时习之”的时候,北京、四川、青海的孩子同样在读,最后,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老师,孔子;他们的人生,都有一个共同的依据。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元典。
元者何?始者也,经典中的“源代码”。
中国人有中国人生活的美。
从基础教育开始,教包括《论语》在内的传统文化经典,然后再把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教交给孩子,那么______在精神层面上______在形而下的生活层次上,______会形成属于中国人真正的精神和气质。
文明,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
(取材于鲍鹏山《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有删改)1.文中加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纯粹B.本意C.明辩是非D.幅员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包含大量的成语和格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B.人类的高贵,往往体现在极少数非常特殊的伟人身上。
C.中国历史保持长久统一,是源于中华文化的凝聚力量。
D.作者认为《论语》的三个体系中,最重要的是价值体系。
3.文中横线上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A.不但而且就B.既又都C.或者或者都D.无论还是就材料二“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一个样儿,各不相同。
孔子最爱重颜渊,却偏宠子路。
孔子一声声称赞“贤哉回也”,可是和他讲话,他从不违拗(“不违如愚”)。
他的行为,不但表明他对夫子的教诲全都领悟,而且深有修养。
钱钟书曾问过我:“你觉得吗?孔子最喜欢子路。
”我也有同感。
子路很聪明,很有才能,在孔子的许多弟子里,他最率真,对孔子最忠诚,经常跟在夫子身边。
夫子也常常不由自主地称赞,例如“由也兼人”“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欤?”“子路无宿诺”等。
子路听到夫子的称赞就喜形于色,于是立即讨得一顿训斥。
例如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子路闻之喜”。
孔子接下就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对其他弟子总很有礼,对子路却毫不客气地提着名儿训他:“由,诲汝知之乎?……”子路对夫子毫无礼貌。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他会说:“甚矣子之迂也。
……”孔子不禁说:“野哉!由也。
”子游、子夏,孔子也喜欢。
“吾觉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指的可能就是以文学见长的子游、子夏。
子游很认真要好,子夏很虚心自谦。
夫子和子游爱开开玩笑,对子夏多鼓励。
子贡最自负。
夫子和他谈话很有礼,但是很看透他。
孔子明明说“君子不器”。
子贡听夫子称赞旁人,就问“赐也如何?”孔子说:“汝器也”,不过不是一般的“器”,是很珍贵的“器”,“瑚琏也”。
孔子最不喜欢的弟子是宰予。
宰予不懂装懂,大胆胡说。
孔子听他说错了话,因为他已经说了,不再责怪。
宰予言行不符,说得好听,并不力行。
而且很懒,吃完饭就睡午觉。
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又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说他是看到宰予言行不一而改变的。
我们看到孔门弟子一个人一个样儿,而孔子对待他们也各各不同,我们对孔子也增多几分认识。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
他爱音乐,也喜欢唱歌,听人家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大概是要学唱吧!他如果哪天吊丧伤心哭了,就不唱歌了。
孔子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
(取材于杨绛《我是怎样读<论语>的>,有删改》4.文中引用《论语》的话语和对应人物关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贤哉回也——颜渊B.诲汝知之乎——子路C.朽木不可雏也——宰予D.君子不器——子游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子路很聪明,也很有才能,对孔子最忠诚,孔子经常称赞他。
B.子游、子夏以文学见长,孔子爱和子夏开玩笑,对子游多鼓励。
C.孔子知道子贡最自负,和他谈话依然很有礼,并没有直接批评他。
D.宰予不懂装懂,言行不—,而且还很懒惰,孔子因此不喜欢他。
6.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条概述学习《论语》的意义。
(4分)二、本大题共7题,共2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
公饮酒,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
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
而君无恤,日夜饮酒,今国致乐不已。
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③有君矣。
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
”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
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
公照,及之康④内。
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遂拜于.途。
晏子乃.返。
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
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
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
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
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
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
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注释】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敝撤:艰难的样子③乐:喜欢、乐意④康:大路7.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致.能歌者致:使……到来B.徒.行见公曰徒:步行C.兼于涂而不能逮.逮:赶上D.委.之百姓委:任命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B.遂拜于.途以其无礼于.晋C.愿夫子之.幸存寡人持千金之.资币物D.晏子乃.返度我至军中,公乃.入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晏子以国事为重,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二)课内文言10.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愿呼张良与俱去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D.距关,勿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11.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其无礼..之往来,共其乏困..于晋,且贰于楚也B.行李C.樊将军以穷困..时,贪于财货,好美姬..来归丹D.沛公居山东1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阙秦以利.晋B.项伯杀人,臣活.之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D.拔剑撞而破.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14.默写(4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君知其难也。
三、阅读诗歌,完成15-16题。
(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秋雨叹三首(其二)杜甫阑风长雨①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②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注释】①阑风长两:连绵不断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