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当今世界,人口问题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合理控制和优化人口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地球的生态足迹已超出其再生能力的70%,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无节制的人口增长和过度消费。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食物、水资源、住房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多样性。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
发达国家普遍面临这一问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进入老龄社会。
老龄化不仅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缩减,还会给公共财政带来压力,尤其是在养老和医疗保障方面。
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社会体系,利用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同时减轻对年轻一代的经济负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策略必须多管齐下。
先是促进计划生育和家庭规划教育的普及,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通过教育提高人们对避孕方法的认知和使用率,减少非计划怀孕和生育率。
支持女性教育和职业发展也至关重要,因为教育水平较高的女性通常较晚成家,生育子女的数量也较少。
我们还需推动经济和社会福利体系的改革,以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比如改善养老保障制度,鼓励企业为所有年龄段的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及创新退休政策,允许更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利用老年人的经验和知识。
为了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必须推广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发展绿色经济,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标准,实施循环经济策略,减少浪费。
面对人口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视角,结合教育、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采取合理的政策和行动。
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最佳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路可能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人口问题将不再是障碍,而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
人口增长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人口增长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分析人口增长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我们不得不面对许多挑战和机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人口增长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1. 人口增长对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人口的增长会导致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例如食物、水和能源等。
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供应是否能够跟上需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果资源供应不足以满足人口的需求,那么经济发展将受到限制。
因此,维持资源供需平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人口增长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人口增长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扩大和变化。
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可以促进就业,增加生产力。
另一方面,过快的人口增长可能会导致劳动力过剩,引发竞争激烈,从而影响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
因此,人口增长对于维持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 人口增长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人口的增长带动了消费市场的扩大。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这将刺激经济增长,并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
然而,过快的人口增长可能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增大,限制了消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管理好人口增长对于平衡消费市场及其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
4. 人口增长对社会保障的挑战人口的增长带来了许多社会保障方面的挑战。
例如,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等福利制度需要适应人口规模的扩大,并保证其可持续运行。
因此,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5. 人口增长对环境可持续性的挑战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排放的增加导致了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因此,人口增长需要与环境可持续性相协调,采取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总结中,人口增长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供需平衡、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社会保障和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
关于人口问题的相关论述

关于人口问题的相关论述人口问题是一个涉及到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和增长等方面的复杂议题,它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与人口问题相关的论述:1.人口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人口增长是一个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可能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和社会问题。
因此,控制人口增长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2.老龄化社会:许多国家正在经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这意味着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这会对医疗保健、养老金、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带来挑战。
政府和社会需要采取措施来适应这一趋势。
3.人口分布不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均。
一些地区人口密度很高,而其他地区人口稀少。
这会影响资源分配、城市规划和发展政策。
4.人口健康和医疗保健:人口问题与健康和医疗保健密切相关。
人口增长和结构影响医疗需求,而健康状况又反过来影响人口质量和寿命。
5.人口迁移和难民问题:人口迁移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涉及国际和国内移民、难民和流离失所的人。
这会涉及到国际关系、社会融合和人权问题。
6.教育和就业机会:随着人口增长,提供足够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变得更加关键。
年轻人口的教育和培训是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7.人口政策:许多国家采取了人口政策,以控制人口增长或鼓励生育。
这些政策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方式和效果。
总的来说,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多样的领域,涉及多个方面的政策制定和社会规划。
了解人口问题并制定合适的政策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社会福祉和解决全球挑战至关重要。
因此,人口问题一直是政府、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
人口增长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人口增长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人口增长是当今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规模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
人口增长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
首先,人口增长对城市社会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社会结构面临着种种挑战,如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加剧,社会保障系统的不可持续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社会犯罪率上升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其次,人口增长对城市经济带来了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人口增长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市场规模扩大,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外来资本,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加快。
另一方面,人口的增长也可能导致城市资源和环境的不可持续利用。
人口的快速增长可能会超过城市的承载能力,导致失业率的上升、收入分配的不均和环境污染的加剧。
最后,人口增长对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增加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退化。
大量的人口密集聚集在城市中,给城市基础设施以及交通系统带来了压力,导致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垃圾处理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政府和城市规划者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包括住房、道路、供水、供电等方面的提升,以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
其次,要加强城市管理能力和环境监管,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此外,还需要推动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协调,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鼓励人口分散到其他中小城市或农村地区,以减轻大城市的压力。
综上所述,人口增长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但也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机遇。
政府和城市规划者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以实现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在哪里?

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在哪里?1. 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的关系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消耗也随之增加。
如能源、水资源等。
人口多了,需要的资源就多,资源消耗也就会随之增加。
环境保护,就需要在资源消耗上下功夫。
因为资源的消耗直接和环境保护有关系。
2.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上下功夫,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生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生态、土壤、水、大气、地质等多个方面。
3. 人口和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针对人口和环境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下功夫:一是从家庭教育做起,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二是加强环保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三是提高环保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水平,拓展绿色发展的方向。
4. 加强人口控制与生态修复的力度人口的控制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
没有人口的控制,就无法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点。
同时,生态修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需要在生态修复上下功夫,建设更绿色的生态环境。
5. 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
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功夫,提高资源消耗的效率,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强环保科技的研发与应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总结人口和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下功夫。
只有在人口控制、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下功夫,我们才能找到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人口增长对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等。
因此,保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并探讨一些解决方案。
一、人口增长对城市发展的挑战人口的持续增长对城市带来了许多挑战。
首先,人口增长导致了住房和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加。
城市需要提供足够的住房和基础设施来满足人口的需求,然而这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其次,人口增长带来了环境问题。
大量的人口密集居住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污染的加剧。
例如,水资源供不应求、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都成为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挑战。
此外,人口增长也加剧了社会不平等问题。
城市人口的增加往往意味着更多的社会经济差距和阶层分化。
一些人可能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好处,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城市的贫困线上挣扎。
这也导致了城市的社会稳定性受到威胁。
二、实现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精确规划城市的发展布局,既能满足人口增长所需的住房和基础设施,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其次,推动可持续交通方式的发展。
鼓励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私人汽车的数量,开展自行车道和步行街的建设,能够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减少空气污染,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倡导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提倡节约用水和能源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产生。
最重要的是,政府在城市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项目,加强城市管理以及社会公平和参与,能够为实现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如何应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何应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这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应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污染排放等方面。
要应对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加强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政府和媒体可以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二、推进绿色发展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绿色发展。
这包括加大对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引导企业和个人实施绿色发展,同时加大对环保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支持力度。
三、优化城市规划人口增长导致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规模扩大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四、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是根本性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可以采取合理的生育政策,提倡计划生育,鼓励晚婚晚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老龄化问题的关注,健全养老制度,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对社会的压力。
五、加强监管和执法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禁超标排放和违法行为。
政府部门应加大监测和检查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形成震慑效应。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环保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
六、加强国际合作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是全球性的问题,国际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挑战。
同时,国际组织和机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人口增长以及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因素都会对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人口增长会直接影响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破坏。
人口增加会带来更多的消费需求以及更多的废弃物和排放物,这些将会加剧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人口的增长也会导致对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这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其次,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这将对政府的财政压力造成较大的影响。
此外,性别比例的失衡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例如缺乏女性的社会将会导致婚姻市场的不平衡,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最后,人口的教育和健康状况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而健康的人口则可以更好地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合理控制人口增
长、促进人口结构的平衡、提高人口的教育和健康水平等措施都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题目:人类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生姓名:张琬群学号:201004010201学院: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班级:园林102人类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摘要: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人口增长迅速,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保护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双重任务.只能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可持续发展人口增长为了清晰阐明未来人口增长怎样影响人类前途,我们从16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粮食和农业的影响1.粮食生产从1950年到1984年,世界粮食产量的增幅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但此后粮食产量的增长一直落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人均粮食产量下降了7%(每年下降0.5%)。
1984年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减缓,其原因是缺少新垦土地和减少了灌溉和用肥的投入增长量,所以土地回报率下降。
既然农业已元尚待开发的耕地供开垦,那么未来粮食产量的增长几乎完全要靠提高现存土地的生产率来实现。
令人遗憾的是这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均灌溉量下降和作物产量随过量用化肥而减少时,世界农业正面临着扭转这种日渐下滑局面的挑战。
2.耕地从本世纪中叶以来,产粮面积——通常作为耕地的代名词——增加了19%,而世界人口却增长了132%。
人口增长使耕地退化、产量减少,乃至挪作他用。
随着人均粮食面积的缩减,越来越多的国家承受着失去粮食自给自足能力的危险。
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4个国家的情况十分明显他说明这种发展趋向。
在1960-1998年问,巴基斯但、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伊朗等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40~50%,预计到205O年将进而减至60-70%——这只是假定农耕地不再减少条件下的一项保守估计。
其结果会使上述4国人口总数在10亿以上,而人均耕地面积仅仅在300-600平方米——小于1950年人均耕地面积的1/4。
3.淡水不断扩延的缺水或许是当代世界最被看轻的资源问题。
但凡是人口还在增长的地区,人均淡水供给量都在减少。
河流干枯和地下水位下降,被视作水资源紧缺的证据,如尼罗河、黄河和科罗拉多河几乎无水人海。
目前,包括主要产粮区的世界各大洲地下水位正在下降,美国南部的大平原、中国华北平原和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地下蓄水层正日益桔竭。
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预测,到刀50年有些国家共约10亿人口生活将面临绝对缺水的状况。
这些国家必将减少农业用水,以满足居民和工业的用水需求,中国和印度被认为世界两个灌溉农业大国,将要大量减少灌溉供水。
4.海洋捕捞1950年以来:人类对海味的摄人量增长了5倍,使大部分渔业资源的捕捞量已达到或超出其可承受的极限。
海洋生物学家认为全球各海洋水域不能承受大大高于9300万吨的年捕捞量。
人类在二十世纪行将结束时,对渔业的过度捕捞已成惯例而不例外。
在全球15个主要海洋渔业区中,就有11个渔场捕捞量下降。
大西洋鳕——长期来一直为西欧人的主要食品——其捕捞从l968年的最高数量减少了70%。
自1970年以来,西大西洋的金枪鱼贮量下降了80%。
随着目前海洋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未来对海味需求的增加只能靠渔业养殖来满足。
而当世界转向以水产养殖满足其需求时,鱼类便开始与家畜家禽争夺饲料,如谷类、大豆粉和鱼粉等。
在下个世纪上半叶,很有可能出现某些鱼种绝迹于世,捕捞到的海味也质量下降,但其价格会居高不下,并且为争夺渔业资源国家而矛盾加剧。
与1988年人均17.2公斤(37.8磅)的最高捕捞量相比,未来海洋每年人均捕捞量下降大致相当于人口的增长量,而到2050年会降至人均9.9公斤(22磅)的海产品捕捞量。
5.肉类产品在一些传统低工资人群中,当人们的收入开始增加时首先使其饮食多样化,这要消费更多的家畜产品。
自从1950年以来,世界肉食产品增加速度几乎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
肉食产品的增长最初集中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和日本,但近20多年来在东亚、中东和拉丁美洲地区也快速增长。
牛肉、猪肉和家禽占世界肉类产品消耗量的绝大部分。
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在1998年世界18.7亿吨的粮食产量中,估计37%将被用于喂养家畜家禽,生产牛奶、鸡蛋及肉食类产品。
现在粮食被用作喂养家禽家畜,如发生世界粮食危机时,是主要的食物储备。
估计全球肉食品消耗总量将从:1997年的2.11亿吨上升到2050年的5.13亿吨,会增大世界粮食供给的压力。
环境与资源6.自然保护区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曼谷,世界各主要城市人口增长惊人——由此造成城市无计划的扩延及其污染——威胁到市区周围的自然保护区。
在世界各大洲,人类的侵占不但减少了自然保护区的规模,而且降低了它的质量。
在人口快速增长已超过当地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国家,受保护的区域变得特别脆弱。
虽然在工业化国家,保护区与野营、郊游和乡间野餐是同义语,但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大多数的国家公园、森林和保护区,已为当地人栖居或被用于自然资源。
在许多的工业化国家,移民人口的增长也在危及自然保护区。
例如,随着几百万新移民移人佛罗里达西部,沼泽地国家公园会面临毁损之危。
以高的移民费用长期等待迁人少数幽景区的大量移民犹如冰山即倾,随着移民人口增长除打破保护区目前的平和和恬静外,还将使异采纷呈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消失殆尽。
7.森林相对于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全球森林面积减少是随人口的增长而推进的。
但是,20世纪世界森林减少就要占75%左右。
在拉丁美洲,经营牧场是砍伐森林唯一最主要的原因。
此外,过度放牧和过量采集木柴——往往是人口增长所致——使世界现存大片原始森林的15%退化。
追踪近十年对木材需求所造成的森林砍伐,与人均木材消耗量的上升密切相关。
从1961年以来,全球人均用纸和纸板的数量翻了一番。
森林面积的减少导致了森林功能的衰退,这些包括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碳贮藏量(调节气候的关键),土壤浸蚀控制、跨雨旱季蓄水以及降雨量调节。
8.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现代生活中,物种以100~1000倍的自然速率消失,这是从6500万年前白圣纪末期恐龙绝迹以来,动植物最大量灭绝的时期。
物种灭绝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密度增大导致了动植物生存自然环境的恶化。
沿海地区自然环境特别适于生物繁衍,但又非常脆弱,区内就居住世界人口的60%以上。
例如,沿海湿地就繁殖了世界所有营业性捕捞2/3的各种鱼类,而珊瑚礁是继热带雨林之后具有世界生物多样性次高密度。
然而,人类的逐渐侵入及其污染使沿海地区的环境日益恶化:粗略估计世界盐沼和红树沼的1/2巳消失或被彻底改变,而且世界2/3的珊瑚礁已退化,其中的10弧“不能辨认”,随沿海移民的继续——不出30年沿海居民可能要占到世界人口的75%——其产生的环境压力很有可能继续增加。
9.气候变化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碳排放增加速度几乎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使大气层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集度比前工业时期提高了30%。
矿物燃料使用的碳排放量约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3/4。
因此,在经济活跃及相应用能增长最快的地方,有出现区域性碳排放增长的倾向。
由于中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大量依赖于煤和其它富碳能源资源,所以在未来50年中国的碳排放增长速度预计比人口增长速度快3倍。
根据政府向气候变化小组委员会和美国能源部的估计,在未来的半个世纪中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将增加3倍,而工业化国家的碳排放将增长30%。
尽管工业化国家目前每年碳排放量仍高于发展中国家两倍,但到2020年,后者将超过前者。
10.能源在过去的50年里,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
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因人口的增加和生活的富裕,其能源消耗将会更多。
当人均能耗居高不下时,即使人口低速率增长也可能对总的能源需求有重大的影响。
例如。
到2050年预计美国新增人口7500万,其能源需求约增加到目前非洲和拉丁美洲能耗量的总和。
世界石油人均产量1979年达到最高水平,而此后下降了23%。
预计全球石油产量从2011年-2025年将达到最高极限,这就预示只要石油仍然是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燃料,未来的油价仍会大幅上升。
在未来50年中,能源需求增幅最大的地区将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在亚洲,尽管人口增长仅仅50%,但能源消耗却要增长361%。
在拉丁美洲和非洲,能耗量预计增长分别达到340%和326%。
上述三地区,在森林、矿物燃料储备和水资源等能源资源方面正面临巨大压力;11.废弃物因为在未来半个世纪中世界新增人口将达到34亿,所以废料排放对区域和全球环境的影响很可能更为严重,而在近——中期内提供可资利用卫生环境的希望也十分渺茫。
人口增长增加了社会处理废弃物的头痛事——垃圾、污水和工业废料必须得到处理。
即使在人口基本稳定的地区——许多工业化国家一废弃物流入垃圾填埋场和河沟,也通常在持续增加。
在未来几十年中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将同时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发生,难以处理的小山似的废弃物很有可能向市政和国家管理机构提出挑战。
经济影响和生活质量。
案例1二战后,亚非拉地区人民在夺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各国在发展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还进口一些粮食,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但是大多数国家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增长不多。
特别是1971年以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致使人均产量开始下降。
近些年,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地区粮食匮乏,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一些非洲国家,情况相当严重案例21325年,当人们在一片湖泊中央的一个岛屿建起这个当时叫特亚奇提特兰的城市时,它还根本不起眼。
经历过战火之后,1924年墨西哥联邦议会决定,定都于墨西哥城。
此后这儿的大部分湖泊经填充和排干,城市开始向各个方向发展。
到1995年,其市区人口达到1630万,也就是说全国1/3的人口都生活在这个城市中,墨西哥城成为今日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城市,为世人所瞩目。
然而,问题与奇迹相伴而来。
这座曾以“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而著称的城市,近年来因人口过多,工业迅速发展,已被淹没在蒙蒙的烟海之中,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还有便是它拥挤的交通和频繁的事故,在路上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祸从天降。
案例3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每年雨季来临,长江水位暴涨,水位高于洞庭,江水注入湖泊,洞庭湖起接纳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冬季相反。
因此,洞庭湖对长江水位起天然的调节作用。
但近年来由于泥沙的淤积,湖底抬高,特别是周围地区为了生产而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少,仅1977年到1985年,其水面就减少了46%。
这样,其分洪能力大大降低,致使1998年长江大水之际,中下游地区洪水暴涨,险象环生,直至造成九江大堤决堤,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