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航类别二适航规章

合集下载

中国民航适航管理知识点

中国民航适航管理知识点

中国民航适航管理知识点中国民航适航管理知识点CAAC:中国民航(=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飞机类别(CCAR23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适航规定(a)正常类飞机,是指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为9座或以下,最大审定起飞重量为5700公斤(12500磅)或以下,用于非特技飞行的飞机。

非特技飞行包括:(1)正常飞行中遇到的任何机动;(2)失速(不包括尾冲失速);(3)坡度不大于60°的缓8字飞行、急上升转弯和急转弯。

(b)实用类飞机,是指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为9座或以下,最大审定起飞重量为5700公斤(12500磅)或以下,用于有限特技飞行的飞机。

按实用类审定合格的飞机,可作本条(a)中的任何飞行动作和有限特技飞行动作。

有限特技飞行包括:(1)尾旋(如果对特定型号的飞机已批准作尾旋);(2)坡度大于60°但不大于90°的缓8字飞行、急上升转弯和急转弯。

(c)特技类飞机,是指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为9座或以下,最大审定起飞重量为5700公斤(12500磅)或以下,除了由于所要求的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是必要的限制以外,在使用中不加限制的飞机。

(d)通勤类飞机,是指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为19座或以下,最大审定起飞重量为8618公斤(19000磅)或以下,用于本条(a)所述非特技飞行的螺旋桨驱动的多发动机飞机。

通勤类飞机的运行,是指正常飞行所能遇到的任何机动,失速(不包括尾冲失速)和坡度不大于60°的急转弯。

飞机类别飞行限制座位设置最大审定起飞重量发动机正常类非特技9座及以下5,700Kg或以下单发或多发实用类有限特技特技类不加限制通勤类非特技飞行19座及以下8,618 Kg或以下螺旋桨驱动的发动机CCAR-25用于运输类飞机的合格审定,不限定座位数和最大起飞重量,但不适用于单发飞机。

CCAR121:大型航空器第121.3条适用范围(a)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航空运营人实施的下列公共航空运输运行:(1)使用最大起飞全重超过5,7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定期载客运输飞行;(2)使用旅客座位数超过30座或者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不定期载客运输飞行;(3)使用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全货物运输飞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1987)第一条为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民用航空器(含航空发动机和螺旋桨,下同)的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民用航空器的单位或者个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维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登记的民用航空器的单位或者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实施以确保飞行安全为目的的技术鉴定和监督。

第四条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

第五条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必须执行规定的适航标准和程序。

第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设计民用航空器,应当持航空工业部对该设计项目的审核批准文件,向民航局申请型号合格证。

民航局接受型号合格证申请后,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型号合格审定;审定合格的,颁发型号合格证。

第七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生产民用航空器,应当具有必要的生产能力,并应当持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型号合格证,经航空工业部同意后,向民航局申请生产许可证。

民航局接受生产许可证申请后,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生产许可审定;审定合格的,颁发生产许可证,并按照规定颁发适航证。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前款规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均不得生产民用航空器。

但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除外。

第八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但因特殊需要,申请生产民用航空器的,须经民航局批准。

按照前款规定生产的民用航空器,须经民航局逐一审查合格后,颁发适航证。

第九条民用航空器必须具有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证,方可飞行。

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证应当规定该民用航空器所适用的活动类别、证书的有效期限及安全所需的其他条件和限制。

第十条持有民用航空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民用航空器,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需要出口时,由民航局签发出口适航证。

第十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飞行的民用航空器必须具有国籍登记证。

航空器适航规章制度

航空器适航规章制度

航空器适航规章制度一、适航证书的颁发适航证书是航空器合法投入使用的凭证,是国家主管部门对航空器进行审定并确认符合适航要求的证明。

适航证书包括型号合格证书、生产合格证书和运行合格证书等。

航空器设计、生产和运行单位必须持有适航证书才能进行相关业务活动。

1.型号合格证书:航空器型号合格证书是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证明该型号航空器符合适航要求的证明。

持有型号合格证书的航空器设计制造单位可以在合法的基础上进行工艺、生产和销售。

2.生产合格证书:航空器生产合格证书是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证明该航空器的生产流程和质量保证体系符合适航规定的证明。

持有生产合格证书的航空器制造单位可以在合法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适航需要的航空器。

3.运行合格证书:航空器运行合格证书是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证明该航空器完全符合适航要求并可以投入商业运行的证明。

持有运行合格证书的航空器操作单位可以合法开展商业运营活动。

二、适航要求的满足适航要求是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的航空器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结构设计、系统安全、飞行性能、航空电子设备、燃油管理等方面。

航空器设计、制造和运行单位必须按照适航要求开展相关业务活动,确保航空器的安全和性能达到要求。

1.结构设计:航空器的结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的适航标准,包括材料强度、零部件连接、气动外形等方面。

设计单位必须通过适航审定机构的认可,确保结构设计符合适航要求。

2.系统安全:航空器的系统安全包括动力系统、飞行控制、通信导航、应急设备等方面。

制造单位必须按照适航要求设计和生产各类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飞行性能:航空器的飞行性能包括起飞距离、最大航程、巡航速度等方面。

设计单位必须按照适航要求对飞行性能进行计算和测试,确保飞机的性能达到标准。

4.航空电子设备:航空电子设备包括雷达、仪表、通信设备等。

制造和维护单位必须按照适航要求设计、生产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在飞行过程中的正常工作。

初始适航规章

初始适航规章

初始适航规章标题:初始适航规章引言概述:初始适航规章是航空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章的目的是确保航空器在设计、制造和运营过程中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以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从适航规章的定义、主要内容、适航证书的颁发、适航规章的更新和适航规章对航空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适航规章的定义1.1 适航规章是指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各国民航局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用于指导航空器的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营。

1.2 适航规章包括适航标准、适航规则和适航指南,涵盖了航空器的结构、系统、性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1.3 适航规章的遵循是航空器获得适航证书的基础,也是保证航空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二、适航规章的主要内容2.1 结构设计:适航规章规定了航空器结构的设计要求,包括材料、强度、气动特性等方面。

2.2 系统安全:适航规章要求航空器的各个系统(如动力系统、操纵系统、电气系统等)必须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

2.3 性能要求:适航规章规定了航空器的性能指标,包括起飞、巡航、着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三、适航证书的颁发3.1 适航证书是航空器符合适航规章要求后的证明,是航空器进行商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3.2 适航证书由各国民航局颁发,证明航空器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营均符合适航规章的要求。

3.3 适航证书的颁发需要航空器制造商提交相关设计文件、测试报告等证据,经过审核和验证后才能获得。

四、适航规章的更新4.1 适航规章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航空业的发展需求。

4.2 更新的适航规章会影响航空器的设计、制造和运营,航空器制造商和航空公司需要及时了解和遵守新的规定。

4.3 适航规章的更新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促进航空器的技术进步和安全性能的提升。

五、适航规章对航空业的影响5.1 适航规章的遵循是航空器安全运行的基础,对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FAA适航规章

FAA适航规章

FAA适航规章
适航(Airworthiness)在民用航空领域分为初始适航和持续适航。

初始适航是指航空器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航空器安全、性能方面需要符合相关规章标准,并取得FAA航空器设计批准证书、生产批准证书且其零部件列入该机型设计批准证书相应商业零件清单内。

持续适航是指航空器所有人在取得航空器适航证并投入运行后为保证航空器处于适航状态而进行的使用、维修和相应管理。

各规章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1部统领航空器初始适航方面的各种要求,91部统领航空器进入运行阶段需要满足的规章要求,其中43部对维修的标准进行了全面阐述,65部、145部对应达到这些维修标准所需要的人员和机构。

183部对委任代表的管理进行了规定。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导言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作为航空器适航管理的核心保障体系,是保证航空器适航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介绍,包括适航管理制度的概念、重要性、内容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概述1.1 适航管理制度的定义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是指为保证航空器适航安全,规范和管理航空器的设计、制造、改装、维护和运行等全过程的一整套管理体系。

适航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为了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能够持续得到保障,飞行安全得以保证。

1.2 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制度是航空器设计、制造、改装、维护和运行的重要准则和规范,也是一项关系到航空器适航安全的重要制度。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有效保障航空器的适航状态,保证飞行安全,促进航空发展。

1.3 适航管理制度的内容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适航设计规范、适航生产要求、适航维护标准,也包括了适航审定程序、适航审定标准、适航质量保证,适航监督检查等方面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得到保障。

1.4 适航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规章制度建设、监督检查机制、适航审定机构、适航审定人员、适航依从性监察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有机的运行体系,从而保证潜在的适航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确保航空器的适航安全。

二、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2.1 适航设计规范适航设计规范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航空器设计的基本要求、适航规范、适航标准、适航证书应用、适航设计审定等方面内容,以规范和管理航空器的设计过程,确保适航设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2 适航生产要求适航生产要求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生产管理体系、生产操作规范、生产监督检查等方面内容,旨在确保航空器的生产过程符合适航规定,生产的航空器符合适航标准,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

适航、规章、基础

适航、规章、基础

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飞机放行考试题适航、规章、基础部分朱金华2009年11月7日适航1. 按对民用航空器投入使用前后的管理来分,适航管理可分哪两大类?适航管理有何特点?两类:(1 )初始适航管理(设计,制造)(2 )持续适航管理(使用,维修)特点:1权威性,2国际性,3完整性和统一性,4动态性,5独立性。

2. 适航指令的用途是什么?如何执行这个重要的文件?适航指令是民航局用来纠正航空器不安全因素的法规性文件,必须按CCAR39部规定按时完成,并每月向所在地区适航部门报告一次完成适航指令情况.特殊情况需延长执行必须按规定期限向颁发指令部门提出申请获准才行。

3. 什么是适航管理?适航管理的宗旨是什么?适航管理就是航空器适航性控制,即以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

宗旨: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4. 什么是适航性?适航性定义要点是什么?适航性: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要点:民用航空器、安全运行、环境条件、综合因素、可维护性、始终(答出四点就可以)5. 什么是适航标准?它有何特点?适航标准:它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确全标准。

它是国家法规的一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特点:法规性、务实性、稳健性、平衡性。

6. 我国适航管理机构的三个层次是什么?各包括哪些部门?立法决策层一一包括适航司和适航中心(总局);执法监督层一一地区管理局适航处及上海、沈阳、西安、成都航空器市定中心:委任基础层一一它是企事业部门,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的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

7. 我国的适航信息网分几级?各由哪些部门承办?分三级:一级信息站一一它是全网的中心,设在北京,由适航司承办;二级信息站一一是全网中间环节,由各地适航处承办;三级信息站一一是全网的基础,由各航空器使用和维修单位承办。

FAA适航规章

FAA适航规章

FAA适航规章
FAA适航规章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颁布的关于航空器适航性的法规和标准。

这些规章旨在确保飞行器在设计、创造和运营过程中符合安全和性能要求,以保障乘客和航空工作者的安全。

本文将对FAA适航规章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背景、内容和实施情况。

一、FAA适航规章的背景
1.1 FAA适航规章的历史
1.2 FAA适航规章的制定目的
1.3 FAA适航规章的适合范围
二、FAA适航规章的内容
2.1 适航认证程序
2.2 适航标准
2.3 适航规章的更新和修订
三、FAA适航规章的实施情况
3.1 适航认证流程
3.2 适航标准的执行
3.3 适航规章的监督和检查
四、FAA适航规章的重要性
4.1 保障飞行器的安全性
4.2 促进飞行器的技术发展
4.3 提升航空业的竞争力
五、FAA适航规章的未来发展
5.1 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5.2 加强国际合作和标准统一
5.3 提高适航规章的透明度和效率
总结:FAA适航规章是美国航空业的重要法规和标准,对保障飞行器的安全性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航空市场的日益竞争,FAA适航规章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希翼未来FAA适航规章能够更加符合国际标准,促进全球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别Category 序号标题
Title
编号
Numbering
日期
Date
二、适航规章Airworth iness Regulati ons 1(中)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
Certification Procedures for Civil
Aviation Products and Parts
CCAR-21-R3 2007-3-15
2(中、英)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
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Normal, Utility,
Acrobatic, and Commuter Category
Airplanes
CCAR-23-R3 2004-10-12
3(中、英)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Transport Category Airplanes
CCAR-25-R3 2001-5-14
4(中、英)正常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Normal
Category Rotorcraft
CCAR-27-R1 2002-7-2
5(中、英)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Transport
Category Rotorcraft
CCAR-29-R1 2002-7-2
6(中)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Manned Air
Balloon
CCAR-31 2007-3-15
7(中、英)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Aircraft
Engines
CCAR-33-R1 2002-3-20
8(中、英)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
物规定
Fuel Venting and Exhaust Emission
Requirements for Turbine Engine
Powered Airplanes
CCAR-34 2002-3-20
9(中、英)螺旋桨适航标准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Propellers
CCAR-35 1987-12-17
10(中)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
Noise Standards: Aircraft Type and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ion
CCAR-36-R1 2007-3-15
CCAR-37 1992-4-1 11(中、英)民用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技术
标准规定
Civil Aeronautical Materials, Parts and
Appliances Technical Standard Order
CCAR-39 1990-6-13 12(中、英)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规定
Rules Governing the Issue of
Civil Aircraft Airworthiness Directives
13(中)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
CCAR-45-R1 1998-6-10
Nationality Registration Regulations of
Civil Aircraft
CCAR-53 2004-10-12
14(中)民用航空用化学产品适航管理规定
Regulations for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ion of Chemicals
CCAR-55 2005-4-5 15(中)民用航空油料适航管理规定
Regulations for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of Fuels
CCAR-183 1997-1-6 16(中、英)民用航空器适航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
代表的规定
Rules for Designation of Civil Aircraft
Airworthiness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