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急诊麻醉病例分析
麻醉个案病例分析报告

麻醉个案病例分析报告简介麻醉是外科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使患者处于无痛、无意识的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一名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的麻醉个案进行详细分析,以探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患者信息•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45岁•身高:168cm•体重:72kg•既往病史:无麻醉个案分析病情描述张某是一名45岁的女性,备受腹痛困扰,根据医生的建议,她决定进行腹腔镜手术以解决她的问题。
手术预计时间为1小时,采用全麻进行麻醉。
麻醉策略在麻醉个案中,我们采用了全麻,包括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腰硬联合麻醉。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深度和血压稳定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
麻醉实施1.麻醉诱导:张某进入手术室后,我们监测了她的生命体征,并为她留置了静脉通道。
通过静脉通道,我们给予了诱导剂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
2.气管插管:诱导成功后,我们使用一根合适尺寸的气管插管,将其插入患者气管,确保气道通畅。
3.麻醉维持:手术进行中,我们维持麻醉状态的同时,通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心率等参数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
根据需要,我们调整麻醉剂的给药量,以保持患者的麻醉深度在适当范围内。
4.血压监测与维持:手术中,我们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当血压过高或过低时,我们给予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稳定。
术中事件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术中事件,需要及时处理:1.容量输液:由于手术创伤,患者出现了大量出血的情况。
为了维持血容量,我们给予了适量的晶体液和胶体液输液,以保证血压和体循环的稳定。
2.肌松药的使用:腹腔镜手术中,需要患者肌肉松弛,以便医生更好地操作。
我们使用了肌松药进行肌肉松弛,并监测药物的效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出血控制:手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出血情况,我们与外科医生密切合作,协助他们进行出血控制,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麻醉结束手术进行了一个小时后,我们停止了麻醉药物的给予,并逐渐减少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
【麻醉 案例分析 课件】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 在大剂量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或异 丙肾上腺素升高血压时,均可增加脑血流量
➢ 多巴胺在2-6μg/(kg·min)时,则增加脑血 流量,在<2 μg/(kg·min)或> 6μg/(kg·min)时,则降低脑血流量
1、血管活性药物
(2)控制性降压药物
硝普钠
硝酸甘油
脑血流量增加
当脑血流量自动调节功能受损时,此类药物
➢维库溴铵、罗库溴铵和顺势阿曲库铵对脑 血流和颅内压无明显影响,可安全用于颅脑 手术
2、麻醉药和肌松药
(5)另外 ➢苯二氮卓类药也能降低脑血流量和脑
代谢率 ➢氟哌利多可引起脑灌注压降低,脑血
流量相应减少
3、其他:
机械通气、低温可对脑血流和脑代谢产 生不同影响。
机械通气 降低PaCO2 脑血流量
颅内压
病例一
➢ 患者,女,32岁,3小时前车祸伤,意 识丧失
➢ CT提示“右额颞硬膜外血肿,脑内血 肿”,拟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 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病史,现意识昏 迷,血压180/100mmHg,心率50次/分, 呼吸不规律,8-10次/分
➢ 胸部听诊闻及干啰音
➢ 此患者无高血压病史,为何现在出现 血压明显升高?
二.选择合理的呼吸方式
2.辅助呼吸:针对一些手术病人通气不足, 可增进呼吸功能。 3.过度通气:轻度的过度通气维持PaCO2 在30-35mmHg时降低ICP最明显,而低于 25mmHg时可能发生脑缺氧
三、低温及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 低温可使脑血流减少,脑代谢率下降,
仅用于部分手术,我们一般不用其降低 颅内压 ➢ 控制性降压主要是为了减少手术出血, 脑动脉瘤手术时用的多
可明显增加脑血流量,使颅内压升高。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张国顺【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血流动力学以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5~2016年期间实施择期开颅手术的患者66例,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应用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同时复合咪唑安定、维库涅安以及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复合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心率(HR)、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拔管后,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苏醒期睁眼、呼吸恢复以及拔管时间等观察指标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过程中应用舒芬太尼,患者在不同麻醉时期的血流动力学均较为平稳,术后拔管时间短,意识恢复快,进而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管理和呼吸道管理,同时还能够有效的缓解全麻诱导时行器官插管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的不良反应,因此相对于芬太尼而言,舒芬太尼更加适宜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手术麻醉中.【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7(028)017【总页数】3页(P3141-3143)【关键词】芬太尼;舒芬太尼;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作者】张国顺【作者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濮阳 4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神经外科作为外科的一个分组,其收治主要是脑、脊髓等神经系统病变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大量研究发现,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质量以及预后与手术过程中麻醉的应用有着一定关系,如术后疼痛科对患者脚杆神经活动性造成影响,且极易增加颅内出现、脑水肿等发生率[1],因此如何能够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尽可能过减少对机体的不良影响,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已经成为麻醉医师广泛关注的问题。
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均为阿片受体剂[2],也是目前临床中广泛用于手术麻醉的药物。
神经外科案例分析范文

神经外科案例分析范文一、案例背景。
咱们先来说说老张这个倒霉蛋儿吧。
老张啊,今年五十有三,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就是血压有点高,像个小炸弹似的在身体里埋着。
那天呢,他正和老伙计们在公园里下棋下得热火朝天,突然就感觉脑袋像被雷劈了一下似的,“嗡”的一声,半边身子就麻了,话也说不利索。
老伙计们一看,这可不得了,赶紧七手八脚地把他送到了医院。
二、初诊情况。
老张被送到医院急诊的时候,那脸啊,像张白纸似的,眼神里满是惊恐。
医生一检查,好家伙,血压飙得老高。
初步怀疑是脑袋里出问题了,很可能是脑血管破裂或者堵塞啥的。
这时候就像在玩猜谜游戏,可这个谜要是猜不对,老张可就危险了。
于是赶紧给他安排了脑部CT检查。
三、检查结果与诊断。
CT片子一出来,医生们围在一起看,就像看一张神秘的藏宝图一样。
结果发现,老张的脑袋里有个小动脉瘤破裂了,就像一个小水袋突然破了个洞,血就流到周围的组织里去了,压迫了神经,所以他才会有那些症状。
这时候就确定了诊断,老张得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罪魁祸首就是那个破裂的动脉瘤。
这就好比是家里的水管突然爆了,水到处乱流,得赶紧想办法修水管(处理动脉瘤),还要把流出来的水(淤血)清理干净。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医生们就开始商量怎么治疗老张了。
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选择。
保守治疗呢,就像是看着房子漏雨,只是在下面放几个盆子接水,但是漏雨的地方(动脉瘤)还在那儿,说不定啥时候又会出大问题。
手术治疗就比较干脆,直接找到那个动脉瘤,把它给修复或者夹闭掉,就像直接把破水管给修好。
但是手术也有风险啊,毕竟是在脑袋这个精密的地方动刀子,一不小心就可能伤到其他的“电线”(神经)。
医生和老张的家属商量了半天,家属们也纠结得不行。
老张的儿子一咬牙说:“医生,咱们就手术吧,搏一搏,我爸这身体平时也还不错,应该能扛得住。
”于是,就决定进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
五、手术过程及风险应对。
手术那天,老张被推进了手术室,家属们在外面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神经外科临床急危重症典型案例护理解析

神经外科临床急危重症典型案例护理解析案例一脑疝患者,男性,50岁。
诊断为左侧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入院。
入科时患者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体温37℃;脉搏:78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10/89mmHg。
次日晨,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加重,继而出现喷射状呕吐,意识由清醒转为朦胧,测瞳孔直径左侧增大为5.0mm,对光反应消失,视神经乳头明显水肿,右侧瞳孔正常,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测血压130/80mmHg,脉搏58次/分,呼吸次/分。
【问题】一、该患者出现什么病情变化?依据是什么?二、护士应如何实施救治?三、如何早期发现病情?【解答】一、该患者出现什么病情变化?依据是什么?1.根据以上情况,该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继发小脑幕切迹疝。
2.判断依据:(1)患者出现“两慢一高”(心率慢、呼吸慢、血压高),头痛加剧,喷射状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2)患者意识障碍加重,左侧瞳孔增大,对光反射消失,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是,切迹疝的表现。
小脑幕脑疝示意图【解析】成人正常颅内压为5~13 mmHg,超过15 mmHg为颅内高压症。
颅内压轻度升高,压力为15~20 mmHg;中度升高压力为21~40 mmHg;重度升高,压力大于40 mmH90颅内高压时,可影响脑血流量,致使脑缺血、缺氧,产生脑水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会导致脑组织移位,将脑组织挤入或疝入与之相邻的镰下孔、小脑幕孔、枕骨大孔而形成脑疝(见右图)。
急性脑疝常是颅内压增高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小脑幕切迹疝与枕骨大孔疝的区别见下表:项目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发生部位天幕裂孔枕骨大孔受压组织中脑动眼神经延髓意识改变发生较早发生较晚瞳孔改变发生较早,一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发生较晚,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呼吸停止发生较晚发生较早肢体活动对侧肢体活动障碍对侧肢体活动障碍二、护士应如何实施救治?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置患者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麻醉病例分析报告

麻醉病例分析报告一、病例背景患者,男性,45 岁,因“腹部疼痛 3 天”入院。
患者 3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5 年,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
无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史。
二、术前评估1、体格检查体温 375℃,脉搏 85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 135/85 mmHg。
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坦,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5×10⁹/L,中性粒细胞85%。
血生化: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
凝血功能正常。
3、影像学检查腹部 CT 提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三、麻醉选择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手术方式及身体状况,决定采用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可以提供良好的镇痛、镇静和肌肉松弛效果,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四、麻醉过程1、麻醉诱导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开放静脉通路,依次给予咪达唑仑2mg、丙泊酚150mg、舒芬太尼25μg、顺式阿曲库铵 10mg 进行麻醉诱导。
诱导过程平稳,患者意识消失后,行气管插管,确认插管位置正确后,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
2、麻醉维持术中以丙泊酚 4-6mg/(kg·h)、瑞芬太尼 01-02μg/(kg·min)持续泵注,间断给予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肉松弛。
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和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
3、麻醉监测术中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体温等。
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进展和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五、术中情况手术开始后约 30 分钟,患者血压突然下降至 85/50 mmHg,心率增快至 120 次/分。
考虑可能为麻醉过深或出血导致的低血压。
立即减少麻醉药物的输注速度,加快补液速度,并给予去甲肾上腺素 01mg 静脉推注。
同时,通知手术医生加快手术进度,查找出血点。
麻醉病例分析报告

麻醉病例分析报告一、病例背景患者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岁,因_____(疾病名称)入院,拟行_____(手术名称)。
患者既往有_____(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目前控制情况_____。
术前各项检查结果基本正常,ASA 分级_____。
二、麻醉前评估1、一般情况: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尚可,营养状况良好。
2、呼吸系统:呼吸频率、节律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
3、心血管系统:心率、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4、肝肾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各项指标正常。
5、其他:患者无过敏史,凝血功能正常。
三、麻醉选择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手术需求以及身体状况,决定采用_____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等)。
四、麻醉过程1、麻醉诱导依次给予_____(麻醉药物及剂量),患者逐渐进入麻醉状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2、麻醉维持持续输注_____(麻醉药物及剂量),根据手术刺激和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调整药物剂量。
间断给予_____(肌松药等),以维持适当的肌肉松弛程度。
3、术中情况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但在_____(具体时间或手术操作)时,出现了_____(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的情况。
立即采取了_____(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加快输液速度、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等),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
五、麻醉苏醒手术结束后,停止输注麻醉药物。
患者在_____(时间)逐渐苏醒,意识恢复清晰,自主呼吸恢复良好。
拔除气管导管后,观察患者无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
六、术后随访术后_____小时内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头痛、神经损伤等。
患者对麻醉过程表示满意。
七、病例分析1、麻醉方案的合理性选择的麻醉方式能够满足手术需求,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选择恰当,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神经外科医学急诊麻醉病例剖析

并发症的监测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05 讨论与总结
病例讨论
病例特点
本例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患者具有高龄、合并多种疾病、病情复杂等 特点,对麻醉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调整麻醉方案
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 ,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和种 类,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密切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及时采取
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04 病例分析
病例特点与难点
急性颅脑损伤
患者因交通事故导致急性颅脑损 伤,病情危重,需紧急手术。
颅内压增高
由于脑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患者出 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患者平时血压控制不佳,就诊时血压 高达200/120mmHg,属于高血压病 3级(极高危)。
03 急诊麻醉处理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病情评估
了解患者病史、手术史、 过敏史等,评估患者的心 肺功能、神经系统功能及 营养状况。
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增
加了麻醉处理的难度。
多发伤
患者除颅脑损伤外,还存在其他 部位的损伤,如骨折、内脏损伤
等,需要综合考虑麻醉方案。
麻醉处理策略探讨
麻醉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麻醉前评估,包括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实验 室检查等,以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麻醉方法选择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 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如丙泊 酚、芬太尼、罗库溴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氯胺酮 、
唯一增加脑血流和脑代谢的静脉麻醉药 脑血管对PaCO 脑血管对PaCO2反应性增加 扩张脑血管,增加 扩张脑血管,增加ICP 不适合ICP升高或顺应性降低的神经外科病人 升高或顺应性降低的神经外科病人 不适合
㈡
吸入麻醉药
均扩张脑血管, 均扩张脑血管,CBF、ICP增加 、 增加 氟烷>恩氟烷>氧化亚氮>异氟烷、 氟烷>恩氟烷>氧化亚氮>异氟烷、七氟烷 抑制脑血管自动调节,干扰对 抑制脑血管自动调节,干扰对CO2的反应 氟类降低脑代谢, 氟类降低脑代谢,N2O增强脑代谢 增强脑代谢
药物降颅压
3、肾上腺皮质激素 、 加强血脑屏障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加强血脑屏障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脑脊 液产生。 液产生。 首选; 首选;地塞米松 10~30mg 或氢化可的松 100~300mg 预防作用强, 预防作用强,早期或术前应用效果好
药物降颅压
4、高张液体 、 7.5%氯化钠和 的羟乙基淀粉混合液 氯化钠和6%的羟乙基淀粉混合液 氯化钠和 特点:晶体、 特点 晶体、胶体渗透压均高 晶体 5、白蛋白 、
三联症:头痛、喷射性呕吐、 三联症: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分级: 分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ICP 15~20 mmHg ICP 20~40 mmHg ICP >40 mmHg
颅内高压的常见原因
㈠ 颅内因素
颅内占位性病变:出血、血肿、肿瘤、 ⑴ 颅内占位性病变:出血、血肿、肿瘤、脓肿 ⑵ 脑组织体积增加:创伤、炎症、中毒、脑缺血 脑组织体积增加:创伤、炎症、中毒、 缺氧 脑脊液循环障碍: ⑶ 脑脊液循环障碍: 脑脊液分泌 循环通路阻塞 蛛网膜绒毛吸收障碍 脑脊液 ICP 脑水肿、血流量 脑水肿、
分析
25min后手术开始,BP160/110mmHg,HR:75次/分,静注芬太尼 0.1mg,异氟烷吸入浓度调至2.5%,血压维持在110/70mmHg, HR100次/分。
此时麻醉深度是否适宜?
需要警惕什么?
36
分析
手术开始25min,血压突然下降,65/40mmHg,HR130次/分,静注麻 黄素10mg无效,加快补充胶体速度,1min后再次静注麻黄素20mg, 仍然无效,紧急申请 输血,多巴胺静脉持续输注速度达约 20µg/kg/min,效果不佳,袖带测不到血压。10min后出现心搏骤停, 开始CPCR。
2
病Hale Waihona Puke 分享开放静脉输液通路后静注丙泊酚120mg, 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8mg,辅助-控制 通气,3min后行气管插管并固定于适宜深 度,机械通气,吸入异氟烷2%维持麻醉。 BP: 141/90mmHg,HR: 83次/分, PETCO2:30mmHg
3
病例分享
25min后手术开始,BP160/110mmHg,HR:75次/分, 静注芬太尼0.1mg,异氟烷吸入浓度调至2.5%,血压维持 在110/70mmHg,HR100次/分。 手术开始25min,血压突然下降,65/40mmHg,HR130 次/分,静注麻黄素10mg无效,加快补充胶体速度,1min 后再次静注麻黄素20mg,仍然无效,紧急申请输血,多 巴胺静脉持续输注速度达约20µg/kg/min,效果不佳,袖 带测不到血压。10min后出现心搏骤停,开始CPCR。
CBF与以下因素有关: 与以下因素有关: 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脑灌注压(CPP)和脑血管阻力 脑灌注压( ) CPP=MAP-ICP )>30~40mmHg CBF ②颅内压(ICP)> 颅内压( )> 缺氧、 ③化学调节 缺氧、PaCO2 CBF
脑血流
脑代谢
高代谢 脑是机体代谢率最高的器官,其耗氧 脑是机体代谢率最高的器官, 量占全身的20%。 。 量占全身的 氧和能量储备不足
头部为重点降温,温度 头部为重点降温,温度32~350C 降温前予冬眠药抑制御寒反应
颅内高压的处理
3、脑室外引流 、
严重急性脑外伤, 小时内进行 严重急性脑外伤,72小时内进行 引流管高度≮180~200mm 引流管高度≮
4、体位 、
头高足低位
麻醉药对脑血流、 麻醉药对脑血流、脑代谢和颅内压的影响
颅内高压的常见原因
㈡ 颅外因素
颅腔狭小:先天性狭颅症、 ⑴ 颅腔狭小:先天性狭颅症、颅底陷入症 动脉或静脉血压持续升高、恶性高热、 ⑵ 动脉或静脉血压持续升高、恶性高热、输血输 液过量等。 液过量等。 胸腹内压长时间升高:长期正压通气、 ⑶ 胸腹内压长时间升高:长期正压通气、腹腔巨大 肿瘤 医源性体位不当(头低)、缺氧、 )、缺氧 ⑷ 医源性体位不当(头低)、缺氧、CO2蓄积使 ICP升高;药物 升高; 升高
㈠静脉麻醉药 1、巴比妥类 、 降低脑代谢 增加脑血管阻力 CBF 保护缺血缺氧的脑组织
2、依托咪酯 、
脑血流 脑代谢 ICP
早期
3、丙泊酚 、
降低脑血流、 降低脑血流、脑氧耗 降低或不改变ICP,降低MAP或 降低或不改变ICP,降低MAP或CPP 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 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靶控输注是神经外科较理想的麻醉维持药
颅内高压的处理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慢性颅高压: ① 慢性颅高压:对因治疗 严重颅高压:采取紧急措施, ② 严重颅高压:采取紧急措施,维持循环稳定和 呼吸通畅。 呼吸通畅。 掌握降颅压时机:急性颅脑外伤未手术者, ③ 掌握降颅压时机:急性颅脑外伤未手术者,盲 目降颅压可使颅内血肿迅速扩大或再出血, 目降颅压可使颅内血肿迅速扩大或再出血, 加剧ICP升高,甚至死亡。 升高,甚至死亡。 加剧 升高
颅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去极化肌松药: 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
高K+
分析
男性患者,32岁,体重约60kg。因“外伤致颅内巨大血肿 ,脑疝”,拟急诊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检查未发现 胸腹部损伤。既往体格健康,无过敏史,无麻醉手术史。 入手术室已处于昏迷状态,Bp:168/109mmHg,HR:47次/ Bp:168/109mmHg HR:47次 瞳孔散大,直径6mm,右侧瞳孔 分,SpO2 95%。左侧瞳孔散大 瞳孔散大 4mm,听诊心脏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急诊血常 规检查Hb:132g/L。CT示左额颞硬膜下血肿约500ml,中线 严重向右偏移
神经外科急诊麻醉病例讨论
----神经外科麻醉与颅内压
1
病例分享
男性患者,32岁,体重约60kg。因“外伤致颅内巨大血肿 ,脑疝”,拟急诊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检查未发现 胸腹部损伤。既往体格健康,无过敏史,无麻醉手术史。 入手术室已处于昏迷状态,Bp:168/109mmHg,HR:47次/ 分,SpO2 95%。左侧瞳孔散大,直径6mm,右侧瞳孔 4mm,听诊心脏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急诊血常 规检查Hb:132g/L。CT示左额颞硬膜下血肿约500ml,中线 严重向右偏移
㈡ 选择合适的呼吸方式
一般采用机械控制呼吸,适当过度通气 一般采用机械控制呼吸,
时机的掌握
需保留自主呼吸者应及时扶助呼吸
颅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
㈢ 控制性低血压和低温技术的应用
控制性低血压可减少手术出血, 控制性低血压可减少手术出血, 提供清晰术野,应用广泛。 提供清晰术野,应用广泛。
颅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
㈣ 特殊体位
防止气管导管脱出 坐位可能形成气栓: 坐位可能形成气栓:适当提高液体量和 采用正压通气
颅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
㈤ 输血输液
积极备血输血 监测出入量、血压、CVP、尿量 监测出入量、血压、 、 调整输液种类和速率
颅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
㈥ 加强麻醉期间的监测
血压、 血压、ECG、SpO2、CVP、 、 、 ICP、EtCO2、吸入麻醉药浓度 、
颅内高压的处理
㈡ 生理性降颅压措施
1、过度通气 、 PaCO2 脑血流
注意:维持 注意:维持PaCO2 25~30 mmHg ≮25mmHg 每次时间< 或间断过度通气 每次时间<1h或间断过度通气
颅内高压的处理
生理性降颅压措施
2、低温疗法 、
脑代谢率 低温 脑血流量 脑细胞通透性
脑氧耗 脑容积 脑水肿 ICP
颅内高压的处理
㈠ 药物降颅压
1、渗透性脱水剂 、 提高血浆渗透压,多余水分进入血管,经肾排出。 提高血浆渗透压,多余水分进入血管,经肾排出。 20%甘露醇,0.5g/kg,必要时 甘露醇, 甘露醇 ,必要时6~8h重复 重复 2、袢利尿剂 、 抑制髓袢对原尿的回吸收,肾小管尿液增加。 抑制髓袢对原尿的回吸收,肾小管尿液增加。 呋噻米, 呋噻米,20mg,必要时可重复。 ,必要时可重复。 易引起电介质紊乱。 易引起电介质紊乱。
34
分析
开放静脉输液通路后静注丙泊酚120mg,芬太尼0.2mg,维 库溴铵8mg,辅助-控制通气,3min后行气管插管并固定于 适宜深度,机械通气,吸入异氟烷2%维持麻醉。 BP: 141/90mmHg,HR: 83次/分,PETCO2:30mmHg
这时需要做什么? 异氟烷吸入浓度是否适宜?
35
4
疑问? 疑问?
“平稳” 的状况为什么突然急转直下,而 且愈演愈烈?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是否有办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5
脑血流、 脑血流、脑代谢和颅内压
脑血流( 脑血流(CBF) ) 指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脑组织的血液灌注量。 指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脑组织的血液灌注量。
高血流灌注 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
颅内压( 颅内压(ICP) )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⑴PaCO2:25~100mmHg PaCO2 ⑵ PaO2: <50mmHg : ⑶MAP:50~100mmHg : ⑷其他:T、CVP、机械通气 其他: 、 、 ICP ICP
颅内高压
正常平卧: 正常平卧:ICP=5~15 mmHg 颅高压: 颅高压: ICP >15 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