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议论文-我看中国教育问题
对中国学校教育的思考作文

对中国学校教育的思考作文中国学校教育是一个万人瞩目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作为一名AI语言模型,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中国的学校教育,但是我仍然从自身优点和角度出发思考了这个话题,并做出如下总结。
首先是中国学校教育的困境。
近些年,几乎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抱怨学校教育的种种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压力过大、教育公平性不足等,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对此,我认为,中国学校教育之所以难以改变现状,归根结底是因为它过于沉重的教育体制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进行。
这个体制有很多方面,比如所有教师都必须上课、学生背公式流程、教育部门单向监管等等。
由于这种体制的存在,许多相关利益方不愿为教育改革做出实质性的努力。
因此,除非根本性地解决教育体制问题,否则学校教育很难取得更大的进展。
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配合问题。
众所周知,一种教育方式,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是不能全靠学校负责的。
不过,当下的教育模式普遍比较精神消耗。
假设学校教育在知识的传授上如果能够更为精简高效一些,就可以在更多的时间或能量上帮助家长在其他特长、生活常识等方面开展教育。
因此,处理好学校和家庭教育相互协调的关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有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比如,取消纯粹的考试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鼓励教师的多元化教育方式,加强教育多样性,尽可能多方面有选择性地发掘学生的潜能。
此外,学校应该积极配合家庭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学校获得专业化的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巧的同时,充分享受家庭教育的启蒙、兴趣培养、品德形成、生活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和启示。
在未来,我相信,中国学校教育一定会有一个较为完美的蜕变。
或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逐步完善教育体制、加紧时常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作等等。
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开拓进取,中国学校教育一定能够遵循自己的发展轨迹,以更加成熟的姿态为亿万少年提供更好的知识、更好的生活。
高中高三议论文:个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个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本文作文是关于高三的议论文个人眼中的中国教育,欢迎阅读。
对于一个人,一个家,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对于学生的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行动口号,而忽视对学生的教育。
当然,也不能说中国不重视教育。
现实是很残酷的,学校老师和家长喜爱的不过的是一些所谓的“好学生”——成绩很高的一类学生,却恰恰忽视了其他的学生。
而好学生在一所学校中的总人数占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
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不应成为空话。
我认为: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同样的关爱。
每个老师都会说:我爱每个学生是一样的。
可真正做到样的老师却少之又少。
对于那些所谓的“好学生”,老师总是眉开眼笑,不停地“开小灶”;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老师不是横眉冷对,就是熟视无睹。
亚里士多德说过:学生本来就有一切知识,学校的教育并不是知识的来源,学校的作用只是将学生已经具备的天才激发出来。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长,作为一个老师,应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去教学生,所有的老师都知道这一方法,但却很少有人做到。
我们国家的教育不应成为一种“教育模式”,我们的思维也不应成为一种“思维定式”。
现在是21世纪初期,中国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希望我们国家的学生成为初级阶段的试验品。
每个学生都应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论文范文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论文范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大力发展成就了一些亮眼的成绩,但同时,国内的教育问题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探讨几个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首先,教育不公平。
全国有许多城市的公立学校比私立学校教学条件更加优秀,这使得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私立学校的高昂学费。
此外,城市和农村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检验岛的城市之间存在的薪资差距导致了不平等的机会。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实施教育公平的政策。
这个政策允许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政府可以通过在教育财政上增加投资,并调整教育资源分配策略来实现公平性。
其次,教育的资助问题。
学费和生活费对于大人社会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负担。
很多家庭因此而无法提供孩子上学所需的支持。
为此,许多年轻学生不得不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同时平衡工作和学习。
政府可以在提供贷款上采取更灵活的措施,使得学生可以轻松地拿到钱,同时提供一个好的还款机制。
此外,学校可以提供一些奖学金和学费资助,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第三,课程设置问题。
现今,很多学校的教育课程往往削弱了学习成长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人格,文化,人类同行之道的修养。
建议: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全面、适应性强、能够锻炼多方面能力的教育思想,让学生以更有益的方式学习,例如启发和奖励学生在专业学科之外还学习文化课,拓展学生的思路。
精准选择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不同类型的选择,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注重创新和变革。
最后,尽管教育资源投放不断增加,但是最终实际效果并不如预期。
相当一部分社会资源浪费在缺乏规范的、低质量的教学上,缺乏考核和质量认证。
建议:建立学生和教师的相互监督机制,建立教育系统,并完善教育制度。
加强优秀教育、优秀学校的标准制定和认定,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高质量的教育供给。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问题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且会深刻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产力。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论文范文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论文范文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一、引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中国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我们也需要正视并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基础教育问题1.学习压力过大我国基础教育普及程度高,竞争激烈。
因此,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过度强调分数和应试能力使得许多孩子缺乏充分的时间参与其他活动,既不利于全面发展也容易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
2.课外负担过重除了正常课程外,中国学生还必须参加大量额外辅导班和各类培训机构。
这种过度强调课外负担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也限制了孩子们的自主选择和兴趣发展。
三、高等教育问题1.人才培养模式需改革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仍然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导致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2.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面对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和人口红利消失,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很多地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四、解决问题的途径1.减轻基础教育压力政府应该适度减轻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课程负担,加强素质教育和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
2.优化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机构应将课程设置调整为更加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并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加大对科研与创新的支持,鼓励教职员工开展科学研究。
3.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强职业教育与相关行业的联系,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机制。
同时,更新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技能要求调整专业设置。
五、结论中国的教育问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通过减轻基础教育压力、优化高等教育体系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等措施,我们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中国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我看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史不能说不长,在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就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教育人,那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现在,时光已经过去几千年,我想浅谈一下,中国的教育。
现在,我作为一个学生,我对我们国家的教育的评价是:我们在大脑里塞了很多东西,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该怎么用它们,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没用的是什么,是垃圾!再有,我们对于知识的态度,我认为有着一定的偏差。
我是一名大学生,曾经我也是一名高中生。
我不知道别的地区是什么样,但是在我们那里,高中生就是为了考大学奋斗三年,在这三年中,所有的人都希望你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然而,这种想法我认为本身就有问题。
若我们只是为了考大学,那么,考上大学之后呢?找工作,过一辈子?这可能是现在大部分学生想的。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向周恩来当年那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呢?怕是很少了。
我们现在对待知识的态度,过于功利,而我们的教育,也因此出现了一点偏差。
我们教育,我认为应该是培养人才。
人才如何培养?教育起着决定的作用。
尤其是基础和初等教育,其实比在大学的高等教育更为重要。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是因为再初等教育阶段,知识其实并没有学习知识的方法重要。
如果一个人在初等教育阶段没有获得多少知识,但是却有着学习知识的方法,那么他读不读大学并不重要,可能他需要的知识一个图书馆。
有了这个图书馆,也许他比我们更强。
而我们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才培养。
那么,人才当有什么?一个人才,不仅大脑里要有东西,更要求他能把大脑里的东西转化为现实有用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会我们知识,更要教会我们如何应用知识。
更应该教会我们的是一种科学的学习精神,应该教会我们质疑,教会我们敢于怀疑,敢于推翻,敢于坚持,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经典。
而现在的教育,在这方面,我认为有一定的缺陷。
我上了十几年学,我认为我的老师只告诉我:这是什么,而不告诉我,这为什么是什么。
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式,会让一个学生的思维僵化,让一个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想象力一步步走向灭亡。
我眼中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

我眼中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匮乏,应试教育是侩子手【摘要】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体制的存在致使学校教学过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即苦练“基本功”,却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中国教育逐渐成为培养知识的奴仆,而不是“育人”。
我将在本文中就“填鸭式教学”浅析我眼中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并阐述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教与学在思维创新方面的匮乏与弊端。
【关键词】创新思维应试教育弊端培养旅美教育家黄全愈曾说考上北大、清华的只是一流的考生,并不是一流的学生,更不等于一流的人才。
“考生”、“学生”一字之差,却相去甚远。
黄全愈认为,中国的高中教育不尽人意,完全以考试为中心,致力于把“聪明的学生”培养成“高分的考生”。
而美国的教育则是努力把聪明的学生培养成“智慧的学生”。
两者的区别在于:“高分的考生”以“学会”为目的,知道已知世界的答案,解决别人的问题;“智慧的学生”以“会学”为手段,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未知世界。
而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可能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真正的进步。
”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更多的倾向于以成绩的高低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会”和“会学”,学校教学更多的注重学生是否“学会”,却也忽略了学生是否自己“会学”。
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也充分暴露了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教学弊端。
1、填鸭式教学问题不断受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应试教育现象十分严重,且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单一。
学教教学过多的苛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的评价模式更是突出反映了应试教育的教学特点,教师教学的性质也因为应试教育的体制而逐渐转型,从“教书育人”演变为当下的“填鸭式”、“满堂灌”、“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孔子《论语·述而》中这样写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从中国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从中国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议论文教育,通俗的说就是培育下一代,兴盛新未来的发展。
如今。
家长、老师、国家等等都已教育要抓紧为目标,认为只要学生成绩好,祖国就能昌盛“少年强,则国强。
”但是在这些愚蠢的严加紧迫下,学生们有的不再是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奋斗,他们被逼的是只有学习,于是:补课、家教、假期取消等等问题出现了。
学生不学,家长暴打,老师耻骂,自由限制--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式教育。
全中国上上下下十三亿人民,而中国孩子的奥数成绩居全球第一,但创造力却是全球的倒数第一,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结果。
这种严重的反比例数据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的个立性极差。
作为学生,我能亲自体会,就拿考试来说,如果考好了,就和老师有联系。
如果考差了,完全就是自身的问题(但这点我不完全否认),这时,学生面临的是什么,老师批评,身心感到劳累,回家后家长一顿暴打。
可我想问,家长和老师们,你们真的有设身处地地为我们考虑吗?学生的每一次考试,哪一次不是拼尽了自己的全力?成绩不理想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吗?他们的全力以赴也许换来的是一个倒数的成绩,但只要他们没放弃,做老师的你们有何资格放弃学生?考试失败,学生面对的不仅仅有自己的身心压力,还有长辈施加的愚蠢的压力,敢问做家长的,你们真的对自己的儿女就那么没有信心吗?一次失败能证明什么?什么都不是!更何况,失败乃成功之母!现在的长辈普遍认为学习是一切,是社会地位。
那就错了!学习,不过是锻炼少年们在年少时的身心发展,与未来的强与弱毫无关联,在这期间,靠的就是少年们的意志力与磨练!懂了之乎者也又如何?没有生活经验,在这个只有强与弱没有对与错的社会上你什么也不是!中国式教育,给全中国长辈灌输了错误的信息,使学生渐渐衰退……劝告家长,你们不是孩子,不能领悟到我们的压力;劝告学生,我们都不是神童,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反抗下,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我们顽强不屈,创造新一代辉煌,做好自己就行!。
论中国教育议论文

论中国教育议论文1有时候,我就会想,为什么那些获得诺贝尔奖,或是像牛顿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不是我们中国人呢为什么我们中国就不能出现比他们还要伟大的科学家呢在作了许多假设以后,我终于明白,或许,是和我们中国的教育方法有关吧!打个比方,如果在中国,当万有引力还没别发现。
一个苹果砸到了一个孩子,然后那个孩子起了疑惑,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呢为什么它不往天上飞呢于是,他去问他的妈妈。
那个妈妈一定会以为自己的孩子疯了或是傻了,如果那个妈妈处理问题的方法很粗暴的话,及有可能会一个巴掌甩去,然后说,你傻啊,苹果沉所以它会往下落啊!这一巴掌打掉了孩子的好奇心,或许那个孩子会带着那个愚蠢的想法活一辈子。
如果他的子孙问他的话,说不定他也会用那种方法去告诉自己的子孙。
就这样循环往复的话,便永远不可能有万有引力这一说。
而在国外,牛顿被砸到了,然后问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并没有说像中国妈妈一样粗暴,而是让孩子自己去研究。
正因如此,万有引力被发现了,而我们才走出了"苹果因为沉才掉下来”的谬论。
我门不妨试想一下,如果牛顿生长在中国,那么他可能会有那么高的成就吗这种可能性简直是小之又小。
再想一下,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科学家大都是山村出身呢因为他们的家长知识大都比较浅薄,对于他们提出的种种问题,只是敷衍他们,孩子们再怪的问题家长也会不以为然。
可孩子们的好奇心怎么会得到满足如此,他们就只好自己去钻研。
在这过程中他们多多少少都会发现点什么,就在这多多少少的发现中,造就了这些科学家们。
虽然现在的中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可真正能实现所谓“素质”的家庭和学校又有几家呢我觉得,在中国教育上的漏洞实在是太多,真的是有待改进啊论中国教育议论文2中国的教育总能用死板来形容。
为什么说是死板呢?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实施中来寻找答案。
从古时科举到近代应试教育再到现在的素质教育,中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化,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一成不变的,都是一纸定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用过!
没有用过的那些废东西我们干什么仍然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这个时候可正是我们的黄金间段啊,这样浪费岂不可惜!
还有教育工作者的态度、编书专家们的不合适宜的编书、对学生没利的校规等诸多原因和因素就造就了现在的教育――毒人!!
改革教育!
改革教育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好了我的屁放完了,心情也好了许多。至于这个屁的香臭,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黄金间段就应该去学些黄金的东西。什么是黄金的东西,我认为有用的东西就是黄金的。
如果你问我什么才叫有用的,我可以回答你道:“我不知道!但是学生们知道什么对自己来说是黄金的。”
一个要去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要去学习万有引力吗?一个要往物理学上发展的人要去背那些没有用的古文、古诗词吗?一个想在实验室老死终生的人需要有博古通今的历史知识吗?……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问题,不是白痴都能知道正确的答案的。因此,我认为学习什么是要看学习者的发展方向。怎样方能知道他们的发展呢?让他们自由的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放手让他们去选择,不要加与什么干涉!
我看中国教育问题
首先要言名,我认为这个言明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教育工作者会把这话当作是教育专家的名言来宣传。我不是什么教育家或者教育批评家,也不是对现在教育很有研究的学者,我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过去在接受教育毒害的学生中的一员。我说出来的话很可能许多教育专家都认为是在放屁,但是我依然要说,为了以后的受教育者们能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
当然兴趣是培养出来的,没错!但是,要知道过渡的培养就是现在教育的状态――逼学!就像某个女人穿得少许的暴露我们说她时尚;她不穿或者穿得十分的暴露我们说她淫荡一样的道理。要适量,不然会适得其反!
我想要说的就是我们当下的教育的兴趣培养已经过渡了。读了初中我们已经具备了选择的能力和必要的兴趣,可以选择要去学哪一科,往哪方面发展了,根本就不需要有高中这样一个间段。
这一个高中间段不知要浪费国家、学生多少财力物力,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中学毕业生都有钱进这样一所多余的高中的,但是它又是不得不进的,它把中学和大学隔开了,就像中国内陆和台湾岛被被一条台湾海峡隔开了一样的。要想从内陆去台湾有两条路,一是直接从台湾海峡穿过就能到达台湾;二则是绕道而行,这也能到达台湾。没有念高中的同道中人就是绕道去台湾的,但是要知道绕道要比直接到达要多花上不知几倍几十倍的精力和时间,并且绕道容易在途中迷路。
还有,未成年的犯罪率为什么会有增无减?虽不能把这个屎盆全加在现在教育的头上,但是它的罪过是的,绝大多数的因素是因为它,这一点谁都不得不承认。高中间段的学校开除学生是家常便饭。有的学校更甚,特别是那些前面带有重点字样的学校,他们为了学校的名誉,必须这样做!
中国字是伟大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不能开除初中生,不能随意开除高中生。意思就是说初中生怎么做都不能剥夺他们在学校的权利,高中生只要学校有一个合理的借口就可以叫之滚!还有,我认为学校最牛B,最聪明的就是在校规中加上了“视情节轻重做出相应的处罚”,这一点是最为牛B的!领导说轻就轻,说重就重,知道什么叫卖人情和变相收费吗?这就是好例子!
学生们只要犯错一次,留校察看;第二就叫你滚!人生谁没有犯过错,是你――没有错的老师以及学校领导吗?在高中三年中谁都会犯些错误,学校不能怎么搞,不能只是为了自己学校的那个挂牌的名誉而害了那么多学生!
出校之后,家庭的责骂,社会的另眼看待。他们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大家公认的坏小孩,他们是坏小孩吗?
既然你们把他们看成坏小孩,他们就要做得有模有样。不要辜负了这坏小孩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