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长者乐有为计划 群体性积极老龄化的社工为老服务介入

社区长者乐有为计划 群体性积极老龄化的社工为老服务介入
社区长者乐有为计划 群体性积极老龄化的社工为老服务介入

项目名称:社区长者乐有为计划

(群体性积极老龄化的社工为老服务介入)

一、背景

(一)社会背景

目前,社工为老服务在中国社会中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老龄化社会问题在城市社区尤为突出,老年人在退休后由社会走向家庭,大部分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但角色的转变容易使他们出现心理失衡,其心态常被失落、孤独、焦虑等情绪所笼罩。社区作为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活动场所,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服务和支持远没有达到他们的需求,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面临被忽视的境地。虽然一些社区老年人已经自发组织各种活动小组,在同伴群体中有着较强的示范和影响力,但是现阶段老年人自发的活动小组往往都是活动单一,持续性不强,没有针对性,不能全面的发挥老年人的潜力。“社区长者乐有为计划(群体性积极老龄化的社工为老服务介入)”既是针对这种现状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依据社会学中社会群体理论、小组动力理论等为依据,选择环市镇街下属的五福社区、天龙社区以及丰雅社区为服务站点,通过组织老人志愿小组、兴趣小组、支持小组,发挥老年群体间的影响力,促进服务对象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提高自主生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服务能力,应对身体、心里等变化的能力,促进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探索社工介入为老服务的老年人群体积极老龄化经验。

龙腾长者乐有为计划简介

“龙腾”的项目名称源于英文long——time care (意指对老年人的长期照顾),龙腾寓意老年人活跃的精神,现代生活中老年人更是社会不可忽视的智慧宝库,二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没有被充分发掘和推广。随着中国社区文化建设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助老服务已经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

发掘老年人精英,运用一个人带动一批人的滚雪球效应,通过社工专业化的小组、社区工作介入,发掘至少10中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方式并找到带头人,组织5个兴趣小组,20人的老年人志愿服务队;并将老年人的才能整理归类,在3个社区中宣讲;增强老年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服务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协助其实现社会价值,实现“长者乐有为”,发挥老年人社区文化维系和历史传承的作用。

(一)“龙腾长者乐有为”计划项目执行团队

“龙腾长者乐有为”项目是由江门市兼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申请,兼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办公地点位于怡福社区二层

(机构简介)

(二)龙腾长者乐有为计划项目实施的合作机构

该项目得到环市镇街的大力支持,他们希望在现有的工作经验基础上能够使老人服务更系统,期待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提供更科学、高质量的服务内容。

天龙社区老年人较多,在志愿者进社区服务时发现老年人很希望参加活动,更希望能够学到新的东西,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有时会因为没人组织或照顾家庭,二不能获得这些参与机会。XXX落户社区之后(由兼爱社工在天龙社区举办的楼长活动后),近200名老年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该项目将更系统地组织老年人兴趣小组,发挥他们的自主服务能力,做到“长者乐有为”。

环市街道下属的五福社区、天龙社区和丰雅社区里的长者较多,因此十分重视长者工作,并愿意在活动中做好政府方面的支持工作,同时政府也非常关注这一群体的创新性社工服务。

XXX自成立以来,将社区老年人充分调动起来,组织老年人棋牌室,老年人就餐,老年人健身舞蹈小组等,工作得到社区领导重视,并接受电视台采访,接待社会参观学习团队,并有志愿者提供社区服务实践机会。

2014年以来,兼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团队与XXX有较多的交流和社区助老服务合作。社区助老服务由此发起,组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帮扶孤寡老人,进行志愿者培训、老人帮扶结对、助老经验交流等工作。双方希望通过一年的合作,依靠志愿者团队,总结助老工作经验,为进一步的开展活动打下基础。

二、老年人群体活动需求的调查分析

(一)“龙腾长者乐有为计划”项目的需求分析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为社会经济建设贡献一生的老年群体逐渐淡出社会建设骨干力量。虽然进入老年阶段,但是奉献一生的老人们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希望能继续释放生命的热量,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是社会不可忽视的宝库。

“十二五”规划更加的注重民生,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养老更是重中之重,但是政府政策侧重于养老保障方面,如何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没有系统的社区服务体系,特别是符合让老年人重新发挥社会价值,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一,社区已有助老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社区生活中自发组织的有各种老年人兴趣小组,但是影响范围和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社区老年人活动室,在促进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还没有被有效的发挥。

第二,老年人社会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老年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在知识、技能、生活经验等方面也有丰富的积累,如果将这些价值充分发挥,使之继续回馈社会,对青年人的精神引导,传统文化的维系,同伴群体间的支持等方面有着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五福社区、天龙社区和丰雅社区所覆盖的区域,老年人较多,助老帮扶过程发现很多有才华的老年人,需要社会共作者整合社会资源,促进更多老年人展现自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将自身才能推广给同伴群体和青年

群体。

第三,老年人社会参与度有待提高,老年人多为离退休人士,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较多的时间和较强的社区参与需求,某些社区出现了老年人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小组,但是由于没有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协助,来调动更多的老年人主动参与,这些小组大多不了了之。

第四,五福社区、天龙社区以及丰雅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有待发展,社区养老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有较好的发展,并将会工作专业介入养老服务,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方式。江门的社区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探索,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二)“龙腾长者乐有为计划”项目实施面临的问题

当前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社会发展之间严重的不平衡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这种不平衡既包括社会发展水平无法满足老年人口社会参与需求的一面,又有老年人口自身状况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一面,饿着严重错置,矛盾丛生。

1、社会方面

(1)产业结构不合理

众所周知,从1978年起,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但是至今传统经济计划模式并没有完全转换为市场经济模式,因此,目前的经济运作还保留了旧模式的方式,其中最为突出问题既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依照经济学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木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开采业、制造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意识流通部门,而是服务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邮电、贸易等。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水利、物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汝教育、体育、卫生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汝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军队等。通过对行业机构的划分,更适合老年人从事的工作应该是第三产业中的第三、四层次。但是,由于我国现行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老年社会参与更多地偏向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第一、二层次。

(2)老年民间团体尚不成熟

一份关于老年群体组织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江津1/3的城市社区、有近五成的农村没有建立老年组织或老年协会。村级老年组织组建率最高的是上海,达到%,海南的老年组织组建率仅%,是全国覆盖率最低的省份。在已建立的老年组织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少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同时经费短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即使已经成立的老年组织和老年协会,也很对都不开展老年工作。组织体制不完善、管理职责不清晰加上活动经费紧张等问题使得老年协会目前还难以成为老年社会参与的一个有效途径。

2、老年人口方面

(1)文化程度不高

据“五普”资料,截止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有率仅%;高中程度者占%;初中程度者占%;小学程度者占%;文盲、半文盲率达到%。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老年人对文体活动的需求不够明显,大多数老人平时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兴趣少之又少,因此要设法培养和调动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爱好兴趣的难度较大。

(2)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不尽如人意

拥有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前提,即平常所说的工作能力。但据调查发现,我国老年人群的人文社科素养总体水平偏低。大多老年人科学文化知识结构仍停留在“中青年时期”,与快速发展的时代相比,老年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存在更新速度慢,更新程度低的问题,与所处时间代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知识脱节。

(3)健康情况堪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患老年疾病的比例也在逐步加大,据有关调查,我国已步入老年社会,90%以上的中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其中以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症最为普遍。2002年全世界死于心脑血管病者达1530万人,占整个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状况不良已经构成妨碍老年社会参与的一个关键的现实因素。

3、公众对社工职业的不认可

目前,公众对社工的认识程度不深,大多数人不知道社会工作者

的具体工作范畴,对下社区的社会工作者不理解,不信任,不愿意配合参与社工组织的活动,这种状况对项目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龙腾长者乐有为计划”项目实施可利用的资源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科技人员近600万人,他们之中年龄处于70岁以下的约占70%,具有高中级3技术职称的约占70%,身体资源,健康、精力旺盛,优质发挥作用的也占70%,如能有效开发利用这一巨大智力资源,它对于我国现代建设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国老年人开发利用的专家教授上万名,但走向市场再就业的人数不足20%,人才资源的浪费是惊人的。据科学家测定,到目前为止,人类自身蕴藏的巨大能量,不过开发10%左右,其余90%的能量却被闲置或埋没,等待着开发。

1、走进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针对老年人的教育形式,它的主要功能并不仅仅是为老年人传授科学知识,更在于陶冶内在性情、增强生活乐趣、提升精神境界、丰富文化生活,因为老年学堂存在的意义在某种程度超过了其他教育机构。参与老年学堂的老人,普遍是思想觉悟较高,业余生活丰富,爱好广泛,心里素质较高,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基础,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我们将“龙腾长者乐有为计划”带到XXX老年大学,希望能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帮助这里的老年学员设计一套更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使其能够有效

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从而不断优化适应社会的心里素质,提升自我参与社会的能力水平,最终达到建构积极老龄化社会的目标境界:“他们的智慧和经验筑成了社会的生命线”。并且鼓励老年学堂的学员参与到“龙腾长者乐有为计划”中来,发挥他们的特长和才能,为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发挥余热,例如为在社区中组建的书法、乐团、手工制作等小组担当指导老师。

2、要转变旧观念,树立科学老龄观

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由于过去这方面宣传的不够,或由于指导理论的缺乏和应对策略的偏失,造成了对老年人的许多偏见,旺旺把老年人看成“老朽”的消极因素,甚至将老年人当成“包袱”、“负担”,完全忽视了老年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很不公平的。正如国际老龄问题联合会主席海轮海默林所指出的:“老年人经常被视为需要照顾的对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天许多70多岁甚至80岁高龄的老人仍保持旺盛的精力,如果给予合适的机会,他们可以继续为社会做出很大贡献。”老年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和价值潜能,老年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3、政府要搭建平台,铺桥引路

老年人参与社会社会发展,需要各级政府从舆论宣传、政策法规等方面予以大力倡导和支持。其一,从舆论方面讲,应大力宣传积极

老龄化,让全社会的人都能树立科学老龄观。其二,从法律方面讲,应认真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因此老年人也同样享受和年轻人一样的平等就业的权利。其二,从政策方面讲,政府可以对转为老年人创办适合老年人工作的其一人或服务行业,给予一定支持,以此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兴办更多为老龄服务的事业,着不仅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需求,也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构建和谐社会。其四,从方法上讲,政府可成立为老龄服务的机构,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等,还可以建立老年人才数据库,将他们的专业技能特长、就业意向、健康状况分门别类建档并上网公布,使各类老年人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需求适合自己的工作。

4、老年人要发挥能动性,正当积极老人

从老年人自身来说,首先,要树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继续为社会做贡献的积极养老观。其次,老年人要团结起来,避免别边缘化。老年人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寻求能够参与社会的机会,组织起来做到自助和互助,竭诚一支强有力的老年群体,同其他人口群体去追求自身的共同利益。第三,必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一是要解放思想,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勇敢走向市场,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二是要审视自己,发掘潜能。要正确评估自己,不可期望过高。三是要消除偏见,不论公私。四是要根据兴趣,适度从宜。老年人再就业主要目的应该是调试身心,因此还要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五是要不断学习,

适应发展。

三、“龙腾长者乐有为计划”项目的策略选择

2、老年人的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

老人的社交圈相对较小,人际关系并不是很复杂,但“老小孩”的心理特征,容易使他们在同事、战友、邻里、医患、家庭等关系中争高低,直接影响着老人的情绪,家庭的和睦和人际间交往,也程度不同的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又可以净化身心怡情养性。即保持健康的心态,又可以产生安全感、幸福感、快乐感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所以,我们要让老年人明白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促进他们加强沟通与联系,学会宽容与忍让,和谐的与人相处。

影响老人的人际交往客观因素有心理、生活、文化、环境等房名的因素。而影响老人的人际交往心理特点也比较复杂。因此,老人要加强对人际关系自我保健,营造和睦美好的家庭氛围,加强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强化严于律己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充分发挥老年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只能和政治品格方面的独特优势,用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培养教育下一代,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小康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发挥余热,做出新的贡献。总之,老人欲求的身心不老,健康长寿,切莫忽视交友和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项目设计的理论支持——群体性积极老龄化

(三)项目实施的工作方法——小组社会工作方法

1、小组社会工作定义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经由社会工作者的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反面,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

2、小组社会工作的功能

(1)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

专业社会工作的小组是一个临时性的社会共同体。这个社会共同体在小组工作展开过程中得以维系的根本条件在于成员的“共体意识”。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须主导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塑造平等基础上的被接纳文化感受。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小组组员就会彼此认同,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对小组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2)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

小组如同一个真实的社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小组外的真实世界。在这一模拟社区的互动过程中,小组组员之间可以相互分享彼此的感受和变化,任何新的改变和提升都会被大家接受和肯定,从而会激发他们的自信,更从容地面对对外在的真是社区和现实社会的,小组活动还会锻炼他们正确的思维模式以同理心去理解现实的社区

和社会,进而以更健康的自我去融入社区和社会生活中。

(3)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

小组工作为小组组员提供帮助他人和被人帮助的机会。小组组员通过真诚地态度回应其他成员的变化和成长,表达的是对他人的接纳和肯定。对于小组成员来讲这种接纳和肯定,会使得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愿意接受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从而实现共同成长。

(4)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参加小组的成员,大多数人因为缺乏社会支持和理解而无力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心理上会感到无助和悲观。而小组以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形式出现,则因其为小组成员赋予了平等意识和社区归属感、被肯定的社会场景以及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事实上又打造或改善了小组组员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3、老年小组社会的定义及类型:

(1)所谓老年小组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和指导下,利用老年组员之间的互动和小组凝聚力,帮助老年找组员学习他人的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确面对困难,恢复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促进自己成长等饿专业服务活动。

(2)适合老年人开展小组工作的小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老人社交小组;第二,老人支援小组;第三,老人治疗小组;第四,老人服务小组;第五,护老者小组。

(3)老年小组工作的活动设计要点

老年小组工作的活动设计、活动安排及工作过程可以参加“学校

社会工作”这一章的有关内容。需要重视的是,由于老年人的年龄以及生理、心理特点明显不同于青少年,因此,老年小组工作的活动设计以及技巧运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摈弃批判的态度而多接纳老年案主。第二,相信老年人能够改变。第三,小组活动正式开始前,工作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参加活动的老年人的需要、期望及兴趣,在充分的沟通前提下事先与老年组员建立初步的良好关系。第四,每次小组聚会,工作人员要预先准备好互动内容和所需物资,并用示范的方式具体及简单地教老年组员如何参与。第五,每次聚会最后,工作人员要多用启发性的方式协助老年人把参与活动的感受表达出来,并把这些体会与小组宗旨联系起来,急速老年人对小组的积极性。第六,工作人员对老年人要多用称赞的技巧,以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小组的积极性。第七,小组聚会切记选用过于复杂和抽闲游戏或程序,以免对老年人造成负面效果。第八,工作人员要妥适地处理好小组最后结束老人临别的情绪问题,否则老年人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一个好的处理方式是,让老年组员在较早的阶段就知道结束的一天终将来临,然后,把最后一次活动安排成一次有意义的结束聚会,如茶话会、旅行等,让全体老年成员共享小组完毕之成长。当然,工作人员也可鼓励老年组员参与小组以外的互动,使他们能够从其他资源满足需要。工作人员还可以安排跟进聚会。

4、小组动力对来年人活动的意义

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而且小

组有明确的目标。目前的老年人团体活动也称得上是社工小组的雏形,它将老年人形成组织,已计提的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持续性地开展社会活动,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小组能够协助组员学习参与小组活动的方法,今儿发展一种积极的公民责任感;其次,协助个人发展其成长潜能,透过集体经验和人际关系,丰富其生活内容;第三,能够协助个人实现社会整合或发展同辈关系,以加强自我认知和社会归属感,必要时支持个人应付紧张状态,以帮助其适应新环境和新变化;第四,能学这……

(四)“……”目标体系

1、总体目标

“……”覆盖五福社区、天龙社区以及丰雅社区60岁以上长者毛病适当扩大服务范围,通过来年人社会价值的发掘和推广,贯穿“积极老化”的帮扶理念。

老年群体中有才能的人,通常也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希望“老有所为”,但是他们缺乏专门人员的协助;没有突出才能的来年人也希望自己能够“老有所学”,在照顾家庭之余有自己的交友圈子,老有所乐。

社区中有部分老人由于种种原因对社区活动积极参与性较低,但他们内心也有参与活动的欲望,需要通过一部分积极成员带动一部分消极成员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有才能的来年人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退休教

师或有一技之长的老人虽没有足够的精力胜任全职的工作,但是他们仍希望能为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年的社工服务,总结出一系列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适用于社区助老服务模式,并总结出一套有效的互动方案,使更多老人受益,扩大该项目的受益范围和影响力。

在服务期间,我们希望社工能协助老年人增强自助服务能力,项目结束社工退出时,老年人能够持续有效地自组织兴趣小组活动。

老年人兴趣小组所制造的工艺品或其他成果通过义卖的形式获得一定收益,可以购买受老人喜欢的器材和设备,为老人提供根号的休闲娱乐环境。

老年人的优秀的技能才能被以文字或者各种形式保存记录下来,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张都可可持续的。

2、具体目标

A、发掘10中适合老人的休闲娱乐方式并找到带头人;

B、组建5个老年人兴趣小组;

C、组建20人的老年志愿服务队;

D、一年最少开展10活动。

(五)具体方案

1、社工未老服务

该项目正处于构思阶段,总目标是促进社区老年人群积极老龄化。具体工作还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社工有坚定的专业价值观的

支撑,态度决定一切,社工小组工作能力同时决定项目效果和群体性积极老龄化目标的实现程度。

该项目运作方式:发掘老年人带头人,运用一个人带动一批人的管雪球效应,通过社会工专业化的小组、社区工作介入,发掘至少10种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方式并找到带头人,组织5个兴趣小组,20人的老年人志愿服务队;并将老年人的才能整理归类,在社区中宣讲,实现“长者乐有为”,发挥来年人社区文化维系和历史传承的作用。

首先,为挑选好20人的志愿服务队,并召开来年人骨干项目协调会,通过“滚雪球”效应,做好带头人的工作,让他们了解服务的目标和内容,因为同伴群体间相互的宣传很有说服力,社工适时参与宣传工作中,能够在项目初期做好的宣传工作,保证服务信息的有效传达。

针对老年人需求信息的收集调查工作,贯穿与整个小组服务当中,只有与老年人建立一定的信任接纳的关系,才能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掌握老年人的真实信息,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为接下来的为老服务提供支持和依据。

而项目工作开展最关键的,首先要把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组建起来,将各社区老年带头人和社会参与度和活动能力较强的人发掘和组织起来,通过对他们的培训和小组工作,逐渐在社区其他老年人群体中树立社工专业服务的形象,借助来年人群体间的影响力,发挥老年人志愿者的到头作用,保障小组工作的顺利开展。志愿小组除了协助社

工开展小组工作之外,还发挥社区参与性,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宣传活动,如普法宣传、环保宣传、历史文化宣传等,促进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

整合社区资源是小组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过程,托老站资源的运用,各社区居委会来年人活动室的协调,社工帮助各社区原有老人服务活动的改善。小组活动分为常规的托老站小组服务和在各社区建立的老年人兴趣小组,在托老站和社工的协助下,增强老人群体的社区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帮助其有效的实现积极老龄化的社区生活状态。

2、老年人兴趣小组、支持小组服务

在社区现有的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巩固原有小组活动能力,融入社工小组工作技巧,发展新的老年人兴趣需求,以兴趣为媒介,通过小组成员间的支持,促进参与者自主生活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能够应对身体、心理等变化的状态,达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兴趣小组首先组织,通过活动的开展,借助不断的基线调查,与老人建立相互信任接纳的同时,将兴趣小组成员和能够影响和了解到的老年人纳入到接下来即将建立的支持小组中,通过评估不同老年人问题,进行需求和特征分类,组织开展有较强社工专业性的教育小组和治疗小组,并结合个案工作,以老年人活动中心为中心,建立老年人特定需求支持小组。

老年人保健小组:组建以预防为主的保健小组,组员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经历,邀请资深医师定期讲授老年人保健知识,了解常见病应对措施,通过提高老年人自身的知识和主动保健能力,预防和管理慢性疾病,从群体层面和个人层面维护和促进参与者健康。并在小组活动中分享个人保健经验,共同克服慢性疾病的恶化,特别是针对独居老人的保健知识讲授,通过小组成员间的支持,降低发病率。通过小组服务档案的建立,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合作,为该小组成员建立健康档案。

独居老人支持小组: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的下降,独立生活功能收到很大影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日常生活的能力(吃饭、上下床、穿衣、上厕所、洗澡等)损失在12%左右,工具性生活功能(购买日常用品、清扫、打电话、坐车、处理个人金钱等)损失达到了%,而独立生活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老年人的质量和尊严。所以如何通过小组活动和成员间的支持,帮助他们维持日常生活能力和工具性生活功能,是评估积极老龄化实现的关键指标。同伴群体在社工的协助下,小组内结伴锻炼和学习这些能力,荡某一功能弱化时,社工和组员及时提供经验支持和心理支持,能够有效帮助服务对象适应身体老化过程。

支持老年人小组活动的费用最初是由项目经费支付,参与休闲娱乐小组和支持小组活动过程中,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作品和才艺技能,老年人也需要将自我的成长展现出来,组织老年人义卖义演和小组活动成果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影响力,使老年人参与到筹款的

过程中,同时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工作计划书

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工作计划书Social work case service plan - work pla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工作计划书 前言: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案主资料 姓名:小虹 性别:女 年龄:10岁 生理特征:个头较高,肤色偏黑 性格特征:多愁善感、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瞻前 顾后,性格内倾、封闭自保 家庭职业背景:农民,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家庭感情:较为复杂,由于从小便在姨妈家长大,父母 基本没有抚养过她,因此在感情上对姨妈最为深入,甚至一度称呼姨妈为“妈妈”;对亲身父母则感情淡薄。

二、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心理阴影,性格转变,沉默寡言,一定的厌 学情绪 背景材料:小虹家总共有4兄妹,她排老二,上有一个 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家里为了逃避计划生育处罚,便将幼小的小虹送往姨妈家抚养。那时姨妈家经济尚且宽裕,欣然接受,便承担起抚养小虹的责任。小虹聪明可爱,再加上得到姨妈(原为一名教师)的精心教育,一直保持着优秀的学习成绩,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表现活泼,令人喜爱。小虹在姨妈家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很喜欢姨妈家,也逐渐将姨妈当成自己的妈妈,并一直称呼姨妈为“妈妈”,自己的亲身父母会偶尔过来看望小虹,但小虹和亲身父母的亲热程度显然不如和姨妈亲昵,甚至在姨妈、亲身父母同在的场合下,小虹只是在姨妈那里撒娇,基本和父母感情疏远。为此,有不少亲戚朋友故意开玩笑似的询问小虹,比如,“小虹,你到底是谁的孩子?”,“你又不是你姨妈的亲孩子,应该和你妈更近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尽管并无恶意,但年幼的小虹无从回答,在多次受到这种问题的困扰下,小虹便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以沉默代替回答。某天,一个好事亲戚反复询问这类问题用来逗乐,小虹鼓足勇气回答了一些,后遭到亲戚的大笑,

青少年事务社工个案处理实例范例

青少年事务社工个案处理实例范例 一、基本情况 张某,男,1980年10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小张的父亲目前下岗在家,母亲也没有工作。一家三口依靠每月房屋租金1000多元维持生活。父母对小张非常疼爱,但小张因为自己相貌原因怨恨父母,对父母态度冷淡。另一方面,父母知道在物质上满足儿子,却不懂如何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心理。生活经历。小张初中毕业后没有考取学校,所以就呆在家里。其间父母也曾让他去读过夜高中,但因学习基础太差,读了一段时间,实在跟不上学习进度,就退学了。当他年满十八岁以后,他就出去寻找工作,但找了十几家工作单位,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接受他。小张认为是外貌影响了就业。一来他身高只有1.6米多,二来他的脸长得有点古怪,眼距很宽,脸型跟弱智者很相似。几次三番遭受挫折,他也灰心了,他开始怨恨父母为何生下这么难看的他。目前,他没有什么朋友可以沟通,整天在家上网打游戏。 二、服务过程 主要问题。思想观念上,小张在就业过程中的屡屡受挫使他非常灰心。他将失败原因归咎为外貌,产生了严重自卑感,通过打游戏逃避现实,而这又使他越来越胖,外形更加差,使他更

感自卑。社会交往上,小张基本没有朋友可以交往,与父母的语言交流也很少,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较差。就业技能,小张的学历低,又无一技之长,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的确很难找到工作。家庭关系上,小张因为外貌问题对父母有怨恨情绪,家庭关系较紧张。父母因为内疚对孩子百依百顺,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孩子能振作精神。问题分析。小张目前最突出问题是就业,外貌的影响加上学识、技能有限使小张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受挫,加重了他的自卑情绪。小张采用了“外归因”方式将失败原因归咎于外貌,而忽视了个人能力的不足,使他缺乏应对问题的正确方式,而只能采取逃避现实和怨恨父母的形式掩盖自己的自卑情绪。社工认为,小张的诸多问题(如,自卑情绪、家庭关系紧张、社会交往缺乏等)都是由于就业问题引发的,只有协助舒缓这个问题,其他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确定服务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即问题的存在包括个人生活中内在的心理因素及外在的环境因素。该模式关心的是案主明确承认、可以清楚地加以界定并且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案主可以获得人生某一方面的改变。通过专业服务的过程,可以挖掘或增强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能够面对今后发生的问题。该模式强调兼容并蓄,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其他模式的方法和技术。服务计划。主要目标:协助案主学习一技之长,增强他的求职竞争力。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与机制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与机制 摘要: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当前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认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介入应从体制内“嵌入”和体制外“培育”两方面着手,体制内的嵌入要强调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如设置专业机构和岗位、对既有人员进行能力培训和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而体制外的培育应强调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工作站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同时要吸引研究机构和高校社会工作者的参与,以推动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的本土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公共服务;体制内;体制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社区建设的重视和投入,我国城市社区基本上已经建立起社区公共服务的载体——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公共服务站,一些农村社区也开始借鉴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做法,建立了“一门式”或“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如浙江省提出到2012年底,全省3万多个行政村要建立1.5万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而山东省到2010年底,已有50%的行政村实现了社区建设全覆盖。可以说,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尤其是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但这只是社区建设的第一步,它主要解决了社区建设的制度框架及其人、财、物的配套问题,而随着社会管理的提出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将由基础设施和制度框架等“硬”的方面转向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模式及其制度实施等“软”的方面中来,而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的介入将大有可为。 尽管在社区建设的第一阶段,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已有部分介入,如政府开始强调社会工作对社区建设及社区服务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一些地方甚至开辟了社会工作岗位,并要求社区工作者报考社会工作师,同时鼓励社区工作者用社会工作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社区问题,但是总体来说,社会工作介入的理念、力度和方式还停留在较低层面,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还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这突出地表现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如行政化色彩过浓,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和做法往往沿袭政府的行政管理套路,以命令、强制等方式来强调工作的统一性、一致性;公共服务的机制和手段不够灵活与多元,对居民的服务需求回应能力不强,导致公共服务形式大于内容。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因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有其独特的优势,如社会工作的理念本身与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着很好的契合,能够在社区困难群体救助、权益维护、心理咨询、社区矫正、各种福利服务等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优势(孙莹,1997;杨贵华,2011);社会工作组织的非营利性还有助于改善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方式;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更是能够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等等。为此,在社区建设的第二阶段,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非常必要。但是如何介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和机制介入,需要很好地进行思考。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路径的文献综述 在国外和港台地区,谈及社会工作对社区建设的介入,研究者们更喜欢用“社区社会工作”这一概念,因为这一概念既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也把社区与社会工作很好地契合起来。不过他们普遍认为国内大陆的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并不是能够天然整合在一起的,因为社会工作意义上的社区社会工作“并不是国家治理的延伸”,它有“民主、参与、互助和自力的价值观(黄洪,2006),还有的学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设计社会工作的服务方案 案例小红,女,9岁,在民工学校就读,家住某市郊区.父亲龚某偏瘫,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家庭收入全来自于母亲起早贪黑地拉黑摩的.家庭月收入七八百无,生活极其贫困.二零零六年,母亲王某不堪生活压力想离家出走,遭到父亲强烈反对后放弃.父亲为此曾多次在小红面前表现出悲伤和痛苦情绪,后来父亲为此还曾自杀过一次,反幸自杀未遂. 2008年9月29日早晨,小红起床后想叫父母起床,突然发现父母已经双双惨死在床上.闻到室内有一丝甜甜的农药味,小红认为父母是喝敌敌畏死的,因父亲曾经说过敌敌畏是甜的.邻居报警后,警察很快就来到现场,警方调查后确认小红的父亲在杀死其母亲后,服毒自杀身亡.小红至今还不知道事实的真相.小红的亲戚都十分贫困,无力抚养她.一方面,小红悲伤不已,她不禁反复问自己为什么自已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而其他人却不是这样呢另一方面,一夜之间家人全部去世,自已依靠谁,还能上学吗小红陷入了困境. 问题:请针对小红的情况设计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小红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生存生活问题 (1)生活安置问题(2)生活适应问题:(3)新的人际依附关系的搭建 2、心理情绪及精神问题 (1)心理和情绪疏导问题:(2)丧亲、自杀所带来的精神创伤问题:(3)对父母自杀行为的认识问题:(4)安全感、信任感和自信心的重建: 1、生存生活问题 (1)生活安置问题: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社会工作者紧急干预的事件. 小红的父母双亡,家里的亲戚又没有能力抚养她,小红的生存与抚养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2)生活适应问题:无论对小红如何进行安置,小红都将面对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如何尽快融入这个环境,适应新环境中的人员和互动交往模式,并发展和其周围人员的良好关系,培养新的生活方式等都将成为对小红的一个全新挑战. (3)新的人际依附关系的搭建:父母死亡让小红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解体,失去了旧的人际依附关系.小红的健康成长需要建立新的人际依附关系,发展新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依附和交往可以是对同学朋友的,看护人员的或者学校老师、寄养父母等新监护人的.总之,小红需要从新的依附和交往关系中找寻到关怀、依赖和安全感. 2、心理情绪及精神问题 (1)心理和情绪疏导问题:从父亲生前的痛苦和自杀未遂到目睹父母的死亡,尚处于学龄期的小红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尤其是父母的突然离世,小红将经历震惊、抑郁、内疚、深陷于丧失、恼怒等负面心理和情绪,如果这些心理得不到正确的矫治,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小红可能出现心理情绪的问题,从而影响个人的心理精神健康. (2)丧亲、自杀所带来的精神创伤问题:父母的突然离世可能让案主不知所措,甚至产生逃避的自我保护所应,不肯承认父母离世的现实.要帮助案主正确地认识死亡,勇于接受 失去双亲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坦诚地面对自己遭遇的创伤和感情,不是怨天尢人,而是调试心态,积极适应生活中发生的巨大改变. (3)对父母自杀行为的认识问题:父母的自杀使案主对生存的价值和尊严的认识受到了很

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范文

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范文 一、案主资料 姓名:小虹 性别:女 年龄:10岁 生理特征:个头较高,肤色偏黑 性格特征:多愁善感、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瞻前顾后,性格内倾、封闭自保 家庭职业背景:农民,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家庭感情:较为复杂,由于从小便在姨妈家长大,父母基本没有抚养过她,因此在感情上对姨妈最为深入,甚至一度称呼姨妈为“妈妈”;对亲身父母则感情淡薄。 二、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心理阴影,性格转变,沉默寡言,一定的厌学情绪背景材料:小虹家总共有4兄妹,她排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家里为了逃避计划生育处罚,便将幼小的小虹送往姨妈家抚养。那时姨妈家经济尚且宽裕,欣然接受,便承担起抚养小虹的责任。小虹聪明可爱,再加上得到姨妈(原为一名教师)的精心教育,一直保持着优秀的学习成绩,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表现活泼,令人喜爱。小虹在姨妈家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很喜欢姨妈家,也逐渐将姨妈当成自己的妈妈,并一直称呼姨妈为“妈妈”,自己的亲身父母会偶尔过来看望小虹,但小虹和亲身父母的亲热程度显

然不如和姨妈亲昵,甚至在姨妈、亲身父母同在的场合下,小虹只是在姨妈那里撒娇,基本和父母感情疏远。为此,有不少亲戚朋友故意开玩笑似的询问小虹,比如,“小虹,你到底是谁的孩子?”,“你又不是你姨妈的亲孩子,应该和你妈更近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尽管并无恶意,但年幼的小虹无从回答,在多次受到这种问题的困扰下,小虹便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以沉默代替回答。某天,一个好事亲戚反复询问这类问题用来逗乐,小虹鼓足勇气回答了一些,后遭到亲戚的大笑,小虹当场情绪低落,终于忍不住流出眼泪,从此表现得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抚养小虹的姨妈后期因为家庭负担过重,曾要求小虹的父母将小虹带回家抚养,但由于小虹父母一直忙于在外打工(小虹的兄弟姐妹由爷爷一家照顾),事情一再耽搁,造成姨妈的一些不满与误解,因此对小虹的关爱不如从前。小虹更加情绪失落,因而导致在家和在学校积极性都下降了许多,成绩下降很快,逐渐有厌学情绪,整天无精打采,很少展现笑容。 三、分析治疗理论模式 针对小虹的这种状况,社工计划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这是 因为小虹在成长过程中有未被解决的困扰,以及不好的经历压抑在内心里,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心理阴影,从而导致不合理的心理状态和处事态度。同时,心理社会治疗理论认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所持有的观念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其现实的心理状态和行 为模式,因此了解个人早年经历对于了解其现在和将来都有很大帮助,同时,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家庭和社会角色对超我和理想自我的

社工站工作计划

社工站工作计划 篇一:社工年度工作计划 20XX年个人成长计划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从毕业到现在我已经工作将近一年了,自己的业务素质、综合能 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新的一年里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因此我 要争取有限的时间,不断得充实自己,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社会工作者。针对自身的情 况,制定了20XX年个人成长计划,以便更好的学习。 一、成长目标 1把自己培养成具有良好心理素质、高尚道德情操、责任感强的一名优秀社工。 2掌握 科室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个人的实务经验。3掌握妇女权益法律法规、婚姻法、司法援助等知识,提高处理社区家庭婚姻矛盾的能 力。 4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技巧。 5与同工不断深入合作,做好社区各项活动。 二、具体实施 1加强理论基础知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及积极参加机

构与社协组织以及用人单位的业 务讲座。 2深入社区走访,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社区居民的活动动态,及时给予居民反馈各种社 区活动信息,组织居民参加各种社区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3提高自身素质加强 人文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阅读各种书籍、 报刊、杂志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7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社区以及街道各项规章制 度。 三、小结: 20XX年,我有许多目标要实现,所以在这一年里,我要更加努力,更加勤奋,让自己成 长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做好我自己的工作,为民做实事,做好事。 全力以付,这才是个一名优秀的社工,人总是在不断的成长与成熟,如果说昨天的自己还有 那么些浮躁那么些动摇那么些漂浮,今天的自己则是更加成熟更加稳健,更加明白自己的职 责,更好更用心地为每一位居民服务。篇二:深圳市铭晨社工服务中心09年工作计划深圳市铭晨社工服务中心

企业社工案例

案例 个案背景 企业基本情况 哈尔滨国有企业(A企业)经过50多年岁月的洗礼,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中前进。在2009年初根据省市下发的《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需求保障向失业保 险并轨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企业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的意见》等文件精神,A企业积极响应这些政策,对停薪 留职、待岗、内退以及环境安全保卫部管理的长期病休人员这四类人员进行并轨改制。 小组活动背景 A企业对停薪离职、内退等四类人员进行一次性买断,以此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由于这次并轨工作涉及多方的利益,并轨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难度很大,特别是有些并轨人员的情绪激动,厂方和并轨人员多次就后续问题争论。A企业综合管理部共 有员工近30人,负责整个企业的劳资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保障工作以及老 干部管理,在这次并轨过程中,负责并轨人员的买断金发放、养老保障的办理等工作,每天和情绪激动的并轨人员直接面对。 这段时间里,综合管理部门的员工感觉到空前的压力:一方面,要完成企业交代的任务;另一方面,面对并轨人员,还要安抚他们的情绪,有委屈也要承受,同时,常规工作以及家庭孩子的压力仍然存在。通过工作人员在企业的观察,本部门有员工由于压力过大在情绪上已有明显表现,工作中也出现消极怠工、烦躁、争吵等,与并轨人员的沟通也出现紧张的状态。 如何使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 (1)需求评估 (2)小组工作目标 (3)小组活动准备 (4)小组结构与内容 (5)成效

1、需求评估: ——方法:小组工作 ——服务对象:与其他社会工作手法的案主对象不一样,企业社会工作的对象不是环境各不相同的单一个体,而是相同环境,面临问题相似的一个群体—企业职工。所以企业社会工作的案主就是案主体系,包括,企业员工、企业员工家属和企业管理部门。他们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社会工作开展的主要对象。 ——问题:通过我们的专业知识,对其的需求进行评估,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 2、小组工作目标 ——总目标:利用直接工作方法助人自助, 维持企业组织内部关系和谐有序。增强A企业的凝聚力, 培养职工的归属感, 从而创建出一种和谐有序的工作氛围。 (1)为A企业管理部门的员工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适当减压,因而更好 地完成企业交代的工作。 (2)为那些并轨人员提供帮助,不仅在精神上要安抚他们的情绪,并要帮助 他们得到相应的福利保障。 ——分目标:第一阶段:使组员间能够互相熟悉,与工作者形成良好的关系,并了解到自 己的需求和问题,积极投入到小组中。 第二阶段:使组员学会在工作中为自己减压,放松紧绷的情绪。 第三阶段:使组员了解的团队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四阶段:做好组员的离别情绪,做最后的评估。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国老龄办《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和DS街老年人需求现状 我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推测,直到21世纪末我国老年人的比例都将始终维持在30%左右。我国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家庭成员虽然仍是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家庭的照顾功能正逐渐弱化,所以居家照顾必须配以适当的社区照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既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满足老年人不想脱离原有熟悉环境的意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过渡养老形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但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广州市政府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十分重视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形式在全市每个街道建立起由专业社工组合成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尝试以专业的社会服务方式,将专业社工引进居民社区。其中DS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属于广州市黄埔区的一条街道之中的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DS街总面积13.10平方千米,辖内共设4个社区居委会。户籍总人口18331人,流动人口45490人。DS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由广州市广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并运作,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特别举办的社会福利性服务项目,是广州市推进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中产生的惠民工程。中心内设有多功能大厅、青少年活动室、婚姻家庭活动室、长者活动室、就业辅导室、个案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偶到服务区等区域。针对当地社区居民的需求开设了家庭、长者、青少年、残障人士、就业辅导、志愿者培训与服务、文娱康乐七大服务平台。其中长者部的设立是针对DS街辖区内的老年人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辖内60岁以上常住户口的老年人约2200多人,常住人口18600多人,即约占辖内常住人口的11%,常住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较高。其中60-69岁的中低龄老年人的比例高,占了总数的56%;70-79岁的占了总数的28%;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了总数的16%。中心运行一年之中主要着重于辖内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的摸底以及中心的宣传工作,长者部通过调查、探访、外展活动等方式对辖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进行了总结。 1、长者有健康维护的需求 目前DS街绝大部分老人都是居家养老。长者服务的重心是老年医疗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成为社区老年服务的核心需求。在大部分的调查对象看来,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而有慢性疾病或重病大部分的老人希望得到更好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障。 2、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 退休对长者来说是新的开始,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长者希望通过丰富的文娱活动继续展现自我价值。由于许多长者过去忙于事业无暇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难得闲下来,因此他们希望能够好好享受生活,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安排。 3、社会参与的需要 长者有表达意愿、维护利益、发挥作用的需要。从探访中发现,辖区内长者在退休后自文体运动,包括:太极拳、腰鼓、柔力球等,并参加到各种公益性的演出当中,这也说明了长者的社会参与程度比较高。 4、社区照顾的需要

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

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 一、案主资料 姓名:郑** 性别:男 年龄:10周岁 性格特征:多愁善感、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瞻前顾后,性格内倾、封闭自保 家庭职业背景:农民,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二、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心理阴影,性格转变,沉默寡言,一定的厌学情绪。 背景材料: 小杰家总共有三兄弟,他排老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那时姨妈家经济尚且宽裕,欣然接受,便承担起抚养小虹的责任。小虹聪明可爱,再加上得到姨妈(原为一名教师)的精心教育,一直保持着优秀的学习成绩,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表现活泼,令人喜爱。小虹在姨妈家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很喜欢姨妈家,也逐渐将姨妈当成自己的妈妈,并一直称呼姨妈为“妈妈”,自己的亲身父母会偶尔过来看望小虹,但小虹和亲身父母的亲热程度显然不如和姨妈亲昵,甚至在姨妈、亲身父母同在的场合下,小虹只是在姨妈那里撒娇,基本和父母感情疏远。为此,有不少亲戚朋友故意开玩笑似的询问小虹,比如,“小虹,你到底是谁的孩子?”,“你又不是你姨妈的亲孩子,应该和你妈更近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尽管并无恶意,但年幼的小虹无从回答,在多次受到这种问题的困扰下,小虹便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以沉默代替回答。某天,一个好事亲戚反复询问这类问题用来逗乐,小虹鼓足勇气回答了一些,后遭到亲戚的大笑,小虹当场情绪低落,终于忍不住流出眼泪,从此表现得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抚养小虹的姨妈后期因为家庭负担过重,曾要求小虹的父母将小虹带回家抚养,但由于小虹父母一直忙于在外打工(小虹的兄弟姐妹由爷爷一家照顾),事情一再耽搁,造成姨妈的一些不满与误解,因此对小虹的关爱不如从前。小虹更加情绪失落,因而导致在家和在学校积极性都下降了许多,成绩下降很快,逐渐有厌学情绪,整天无精打采,很少展现笑容。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行列,近年来更是呈现出老年人口庞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快的特点。《中国老龄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由亿增长到亿,比重将增加到16%,增幅高达%。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弥补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资源缺乏等不足,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总则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符合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意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是整合各种养老资源、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现代化养老服务模式,并深受欢迎。 目前,我国内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以日托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在服务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从服务对象看,因宣传不到位,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认识不足,导致其自主参与度低下;从服务环节与服务内容看,服务前评估不完善,简单的菜单式组合及资源短缺导致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同层次的需求;从服务人员看,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职业认同度低下,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造成人员流动性大,专业人员缺乏;从社会氛围看,社会及公众认识不到位,难以链接、整合有效资源。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助人学科,老年社会工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的社会工作者便已投身到社区照顾当中。历史和现实经验均揭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解决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将有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现有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分为四类:一是社会工作组织直接对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或项目进行托管;二是由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直接招聘专业社工参与服务;三是依托街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由原先的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培训或学习取得助理社工师、社工师等相关资质,介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四是兼职社工长期或短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项目和活动。 在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社工往往会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职能。例如,在日托服务中,社工主要运用个案、小组工作方法,组织小组活动、兴趣活动,为老年人处理心理问题,以及对日托所进行管理工作。在上门服务方面,社工多从事间接服务,如对助老员进行培训,并调解、处理冲突与矛盾。但目前,社工对某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统筹、设计的职能尚未体现出来。 在我国,虽然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有十多年时间,但这种介入实践并不广泛。一方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没有全面强调社会工作的介入;另一方面,由于项目性质、项目资金情况和社工经验等条件限制,社会工作并未介入社区居家养老项目的整体运营。因此,将来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完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停留在提供直接服务的层面,宏观层面的介入尤其薄弱,无法体现出社会工作的政策建议和倡导功能。完善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即对需要照顾的老人及其家属提供直接服务,注重对服务对象评估、服务方案制订、资源协调和服务输出等方面,以实现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的功能。同时,注重对老人家属的关怀,以缓解其压力、增强其技能、化解矛盾。中观层面,即从组织层面来说,主要可分为组织管理与资源链接、志愿者管理、工作人员督导、自我评

社工工作个案服务

社工工作个案服务 一、基本信息 1、日期时间:2015年9月22日 2、个案编号:0001 3、工作人员:陈小姐 二、案主详细信息 陈某,男、42岁,初中文化,多年在外打工未有积蓄,生育一儿一女。因儿子上高中而向人借款,至今未还。女儿16岁,在读初中。全家靠妻子代教月工资800维持生活。家庭压力大,陈某多次向亲戚朋友透露“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 三、设定目标 1、社工要清楚地了解案主陈某存在问题的客观情况,在于案主接触交流中了解问题所在,与案主的需求。 2、对案主环境周围的人员进行调查访问,以客观正确的制定解决方案。 3、社工要识别案主问题的主观因素,及了解案主个人对自身问题的看法和真实想法。 4、通过对案主情况的核实,协助案主申请贫困辅助金,改善生活状况。 5、与案主接触聊天,让案主重拾自信,鼓励案主坚强面对生活,消除轻生念头。

四、制定计划 1、第一次访谈,接触案主。案主见面,自我介绍,简单讲诉一下机构情况。与案主聊天,认真听取案主的情况,并且简单重复叙述一下案主的情况,让他明白自己了解他的情况,明白他的想法。消除彼此间的距离,取得案主信任。 2、第二次访谈,社工全面收集案主的有关资料,直接和间接资料,直接资料与案主谈话获得,间接资料是通过案主周围的人了解。在访谈中社工根据案主上一次的诉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开始开导案主。 3、第三次访谈,与案主的家人协商,与家人共同制定方案,带案主一起参加一些家庭的户外活动,例如野营,周边游等活动,以亲情打动案主,让他感觉自己依旧拥有很多,对生命重新有热情。 4、第四次访谈,等案主消除了轻生念头之后,与案主协商一起申请政府机构的辅助,帮助他获得社会和政府的帮助,改善生活的状况,减轻他的压力。 (根据案主的具体情况延长访谈的时间和次数,以实际状况在计划的基础上进行改动) 服务协议书 第一条本协议当事人 甲方(委托方):陈xx 乙方(受托方):广东XX社工协会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必要性(万静)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必要性 [内容摘要]:去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这一讲话为基层社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基层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为了能够加快城市社区建设的步伐,同时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果,社会工作的介入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城市建设与社会工作介入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目前的城市社区工作有着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介入 引言 “社区”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来的。大意是指那些存在于前工业社会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共同体。同时有一定归属和群体责任感的人群通常被称为社区。 一、城市社区的现状及问题 (一)基层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色彩突出,而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色彩偏弱。政府、街道越位倾向明显,该下放的权力没有下放,该剥离的事务没有剥离。围绕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换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明显不足。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意识还较淡漠。许多的居民仍然是把社区的管理的工作完全看成是街道以及居委会的事,同时没有把自己视为是社区管理的主要的参与者,对社区的管理工作表现出来不关心甚至是不配合,对社区内的社会活动、经济的活动、文化的活动以及政治的活动参以及兴致表现很低,对居委会的选举更加的不关心,致使社区管理工作更是全面以及深入展开的困难非常的大。并且这个情况下以来的外来的务工人员基本是主要的社区的居民

社会工作服务计划书

服务计划书 在前期需求调查中得出了一些结论,被调查者的需求主要有上述的留个层面,在上述的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学生服务对象的身心成长特点以及调查的所得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出以下服务需求:第一,服务对象希望社工可以协助自己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疏导能力。第二,希望可以通过社工策划的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课外活动生活。总结出来的这两个层面的内容比较简明,但是其针对性和区域特性比较明显,所以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践参与价值。也就是说这些调查数据和分析为学校社工在今后为服务对象提供供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调查对象的家庭环境可以从调查对象与父母的沟通的状态中得出结论,绝大部分的调查对象有着较为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服务对象在家庭环境之外的安排,或者说服务对象在课外的安排,接触到的其他环境和群体的形势却不容乐观,这一点可以从上述数据中体现出来,调查对象中30%的人会选择看电视或者上网,这一比例还是相当高的。但是据笔者的在其他学校的走访可知,手机游戏已经在未成年群体中有着相当的上手率。笔者在参与了金水区某中学六年级的一个台湾学者讲座,与会学生近200人,在谈到现下的一款流行游戏时,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空前强烈,甚至对游戏中的一些角色如数家珍。也由此可以看出,可能由于学生的在问卷调查中有所忌惮,关于课外活动的安排可能要高于调查数据。网络环境净化和安全对于服务对象的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青少年在对未来的自我的投入和探索的投入多少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体现。学生的抗压能力,对于学生而言的作用则是十分重要的。在后期的活动开展中,这一系类的活动开展对于学生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面对负面情绪的选择是不同的,有相当一部分的选择是存在问题的,只有16.7%的被调查者会选择寻找朋友或者家人倾诉。大部分人的选择可以说非理智的,所以针对这个层面的存在的问题,后期针对性的活动是十分必要。 小组活动计划书具体如下所述:

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43801272.html,)/总结报告/工作计划 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 一、案主资料 姓名:小虹 性别:女 年龄:10岁 生理特征:个头较高,肤色偏黑 性格特征:多愁善感、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瞻前顾后,性格内倾、封闭自保 家庭职业背景:农民,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家庭感情:较为复杂,由于从小便在姨妈家长大,父母基本没有抚养过她,因此在感情上对姨妈最为深入,甚至一度称呼姨妈为“妈妈”;对亲身父母则感情淡薄。 二、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心理阴影,性格转变,沉默寡言,一定的厌学情绪

背景材料:小虹家总共有4兄妹,她排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家里为了逃避计划生育处罚,便将幼小的小虹送往姨妈家抚养。那时姨妈家经济尚且宽裕,欣然接受,便承担起抚养小虹的责任。小虹聪明可爱,再加上得到姨妈(原为一名教师)的精心教育,一直保持着优秀的学习成绩,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表现活泼,令人喜爱。小虹在姨妈家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很喜欢姨妈家,也逐渐将姨妈当成自己的妈妈,并一直称呼姨妈为“妈妈”,自己的亲身父母会偶尔过来看望小虹,但小虹和亲身父母的亲热程度显然不如和姨妈亲昵,甚至在姨妈、亲身父母同在的场合下,小虹只是在姨妈那里撒娇,基本和父母感情疏远。为此,有不少亲戚朋友故意开玩笑似的询问小虹,比如,“小虹,你到底是谁的孩子?”,“你又不是你姨妈的亲孩子,应该和你妈更近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尽管并无恶意,但年幼的小虹无从回答,在多次受到这种问题的困扰下,小虹便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以沉默代替回答。某天,一个好事亲戚反复询问这类问题用来逗乐,小虹鼓足勇气回答了一些,后遭到亲戚的大笑,小虹当场情绪低落,终于忍不住流出眼泪,从此表现得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抚养小虹的姨妈后期因为家庭负担过重,曾要求小虹的父母将小虹带回家抚养,但由于小虹父母一直忙于在外打工(小虹的兄弟姐妹由爷爷一家照顾),事情一再耽搁,造成姨妈的一些不满与误解,因此对小虹的关爱不如从前。小虹更加情绪失落,因而导致在家和在学校积极性都下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服务中的“三社联动”模式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3801272.html,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服务中的“三社联动”模式研究 作者:张源 来源:《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年第09期 摘; 要:农村社区服务的“三社联动”模式中三个主体在需求评估、服务设计、资源整合、组织培育等四个方面的进行了联动,“三社联动”中还存在缺乏长效“三社联动”运作机制、项目运行受资金制约较大、社工机构等问题。应从完善“三社联动”机制、拓宽资金渠道、促进社工机构发展等方面来推动“三社联动”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社区服务;三社联动 在各地方政府全面推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情况下,“三社联动”的社会工作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工作发展潮流。纵观国内“三社联动”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大多是从城市社区的角度来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对于农村社区“三社联动”的实务探索和理论研究基本上是缺乏的。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农村社区服务的“三社联动”模式对农村地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推进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S村原有社区服务基本情况 S村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被纳入湖南省第二批“三区计划”试点地区。S村距县城10公里,耕地面积1800亩,辖1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378户,总人口1328人。村落空间距离较大,居住分散。 (一)居民人口结构失衡,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S村现有农户378户,其中留守老人占50%,儿童青少年占了四分之一,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由于居住分散,人际交往呈现松散状态。村民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主要是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等。儿童除了作业也便是电视为伴。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乡土文化自我供给不足,传统文化活动很少开展。另一方面是外生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缺失,在传统文化衰落时新的现代文化活动尚未建立。 (二)非正式社区组织发育不成熟 S村只有一个自娱自乐的村民文艺队,该队参与本村农家喜事演出;但与此同时队伍当中有众多矛盾与争执,文艺队的资源动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服务社区能力等都还有待提高。 (三)现有服务设施没有充分利用

接受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接受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介人是将矫正服务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也是整个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的核心内容。一般而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介人可分为直接介人和间接介入两大类。 (一)直接介入层面 就直接介人层面而言,可分为针对矫正对象个人的介人和针对矫正对象群体的介人。针对矫正对象个人的介人方面,接受社区矫正的服务对象面对的问题会有所不同。被裁定假释的,由于长期的监狱生活,一定意义上形成了所谓的“监狱人格”,社会功能和社会关系受到严重损害,社会支持网络破裂,面对出狱后的生活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而被宣告缓刑的,虽然其生活方式与原来相比没有很大的变化,但其心态也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其身心,因此,矫正社会工作者针对不同的矫正对象,应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介人。 首先,针对矫正对象心理、情绪等层面的介人。无论是被宣告缓刑的矫正对象还是被裁定假释的矫正对象,他们在心理、情绪层面都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很多矫正对象沉浸在悲观、失望、痛苦等情绪中。针对这些问题的疏导能够有效地缓解矫正对象的初期社会适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同理、倾听等技术,并进行必要的认知引导。针对矫正对象心理、情绪层面的介人,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痛苦和压力,而且能够更详细地分析介人方法和策略是否恰当,也能够为进--步巩固矫正社会工作者与矫正对象的良好工作关系打下基础。 其次,针对矫正对象性格层面的介人。很多矫正对象的违法行为与其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冲动易怒、自尊感低下、极端化思维等。而对被裁定假释的矫正对象而言,除了其本身的性格问题以外,长期的监狱生活也可能造成其“监狱人格”,导致其做事畏首畏尾,回避社交活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对矫正对象的性格问题进行介人,可以通过个案工作方法,借助不同的个案工作理论和服务模式进行适当的干预,帮助矫正对象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性格问题,并勇于作出改变。针对被裁定假释的矫正对象,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改变在监狱中所形成的生活模式和习惯,逐步适应社区生活。 再次,针对矫正对象社会交往、社会支持层面的介人。矫正对象往往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主要表现为缺少朋友、与家人关系紧张。被宣告缓刑的矫正对象,虽然其保持着原有的社交圈子,但他们在心理上还存在一些压力,不能像原来那样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而被裁定假释的矫正对象的心理压力更大,很多时候会被贴上“罪

社会工作实务服务学习计划书

社会工作实务服务学习计划书 ——重庆南岸区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 1、小组名称:阳光关爱 2、小组背景: 慧灵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成年智障人士,我们小组所在的美堤雅城慧灵服务机构的学员平均年龄为24岁。慧灵的宗旨是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促使他们过上常人常态化的生活。而就业就是他们正常化生活的一种体现。在慧灵有80%的学员能够在机构获得庇护性的就业或是例行工作,他们已经能够拿上劳务费,多到三百,少之十几块。但是在我们所在的美堤雅慧灵机构中,这些智障人士并不能参与一些工作,主要是因为社区对他们的不接受和偏见所致。 引导者并不能跟着他们一辈子,因此让他们被他人接纳并给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尤为重要。本次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被所在社区居民接受,让他们看到这些智障人士也是有一定能力,有用的人,而不是会给他们带来威胁的人。我们在对社区资料进行初步了解和整合的前提下,制定出了一些计划,帮助他们为社区居民所接受,并为他们争取一些社区工作的机会,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够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当然实施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但我们会努力向目标前进。 3、理论架构: ①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我们应该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提高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其行为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②人文主义理论强调每个人都“生活在意义世界”里,而每个人的意义世界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解释建立起来的,要求我们去理解服务对象的意义世界,强调以人为本,相信他们,帮助他们重构正确的意义世界。 ③从社会学理论来看,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他们除了要认识社会,还要学会接受社会信息,利用社会资源,是自己的生活更加方便,也能使自己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 4、目的及特别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个案面谈提纲

个案面谈提纲 (1)自我介绍 在初次见面时,社工需要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包括社工的姓名、专长、机构的特点。 (2)简要介绍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彼此的角色 在引导案主谈出问题或舒缓其情绪的基础上,工作者还需和案主一起明确面谈的目的和彼此的角色,向案主进行简要的说明,双方达成共识,清楚彼此的角色,建立平等合作的专业关系。 (3)介绍机构的服务内容、相关政策和基本原则 在初次面谈中还应主动介绍本机构的相关政策和伦理原则,这样以便明确社会工作者、机构和案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给案主提供合适的服务,如不能,工作者负责把案主转介到合适的机构,告诉案主我们所遵守的基本原则(尊重、无条件接纳、相对保密、价值中立、案主自决) (4)征求案主的反馈,即对上述内容是否理解,有没有疑问 (5)了解案主的期望,既了解案主希望帮助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6)探讨案主关注的问题及其前因后果 了解案主最关心的问题和需要,尽管初次面谈时间十分有限,但也应对案主的问题有个大致的了解,工作者应该耐心倾听、鼓励案主进行陈述。 (7)小结本次面谈的要点,约定下次面谈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在面谈临近结束时要加以总结归纳,帮主案主理清思路,另外,也可以进一步确定工作关系是否建立,下次面谈的时间和地点和可能涉及的主题,还可以给案主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案主完成一定的任务等,并在下次见面时可以首先回顾任务的执行情况。 案例 姓名:林某性别:男年龄: 20 教育程度:大学二年级社会经济地位:家境差婚姻状况:未婚 外在表现:性格内向、人小体弱、愁容满面,情绪消沉、精神憔悴、说话低声细语,羞怯而不自然。

表现出的问题: 来访者是某学院机械系本科二年级学生。主诉神经衰弱,无法坚持学习,自己决定休学一年。经咨询深谈才知道他与同学关系不和。来询前他采取回避矛盾搬出宿舍的办法,结果使自己更加孤独苦闷。 面谈提纲: (1)你好,我是回民区海西路社区和会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叫我XX就行,我们机构主要是帮助案主解决一些生活中所遇到的烦恼,我负责的 主要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你可以放心的说出来,我们机构会对 您的相关信息保密的。 (2)你可以说说你的问题,我只是帮你理清问题,在这里我只是个引导者,决定权还是在你自己手里, (3)我们机构服务内容之一就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你可以放心的说出来。 (4)以上的内容你是否明白,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5)你主要是想改变现状,不想一个人孤独下去,想进一步改善和同学的关系。 (6)你可以详细的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7)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咱们下星期一见,还是在这个咨询室,你回去要多听别人说话,试着和他们交谈,哪怕是一两句也行,下次见 面的时候我会问你实施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