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解析PPT精品课件
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古诗词PPT

一 诗人生平
步入仕途
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辛弃疾名重一 时。宋高宗任命作为“归正人”的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 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二十三岁。
三 诗词赏析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 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 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 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 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
给人一种诗情画意 ,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 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 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 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三 诗词赏析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 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 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 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第三部分
诗词 赏析ຫໍສະໝຸດ 三 诗词赏析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 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 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刘熙载说 ,“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 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 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
清平乐村居(昌庆锋)PPT课件

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 再写下来。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yán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mèi 白发谁家翁媪。 ǎo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wúlài
bāo 溪头卧剥莲蓬。péng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2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清平乐 村居
清平乐,词牌名。诗人写成了一首 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而旋律的名 称,就是词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 一种节奏。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
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 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 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42岁时 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 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壮志难酬、报 国无路是悲愤的,但他仍不忘收复中原的 大业……
清平乐村居课件(共20张PPT)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方言。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
译文:茅草屋又低又小,茅屋一旁的溪边 上长满青青的草。听见茅屋里有人带着醉 意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在互相说话取笑, 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学习 词文
பைடு நூலகம்清平乐·村居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村中环境: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上片
秀 丽
恬
村中人(老夫妇):醉里吴音相媚好 静
下片
大儿:锄豆 中儿:织鸡笼 小儿:卧剥莲蓬
表现出茅舍一家 老小幸福、和谐 的生活图景。
布 作星置业期天清平的乐时·村光居 多美妙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 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标记不 理解的字词,然后试着熟读这首诗。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024年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完整版课件系列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学习目标 01
02 学习字词 03 学习词文
04
布置作业
学习 目标
清平乐·村居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 景,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 句的意思。
2024版《清平乐村居》(完美版)ppt课件

诗人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归隐田园的情怀,表达了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对 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高洁的情操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家庭和睦、亲情深厚的体现
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诗中通过描绘老夫妇之间的互相 逗趣、小儿子的无忧无虑和大儿 子的勤劳朴实,展现了家庭成员
间的和睦相处和深厚感情。
家庭生活的温馨
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01
描绘自然美景
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自然美景,如青山绿水、
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等,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02 03
展现田园生活
诗中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如耕种、收割、养殖等生产 活动,以及村民们淳朴、善良、勤劳的品质,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和追求。
《清平乐村居》(完美版)ppt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诗词中描绘的乡村生活场景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Chapter
辛弃疾生平及文学成就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 人。 他一生力主抗金,却屡遭贬谪,壮志难酬。
诗中所描绘的家庭生活场景,如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等,都给人一种温馨、 和谐的感觉,体现了家庭的和睦
与幸福。
亲情的重要性
诗人通过表现家庭成员间的深厚 感情,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这 种亲情不仅给人以温暖和安慰, 也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支
撑。
诗人内心世界的寄托和慰藉
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通过描绘乡 村生活的美好和自由,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 往。
5.清平乐村居(完美版)PPT

了农家恬静舒适、怡然自乐的生活画面,表达了
词人轻松闲适的心情和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向 往。
•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 •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是“农村闲居的 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描 绘 农村生活的著 著名作品。
词牌名有:念奴娇、满江红、沁园 春、卜算子、忆江南、水调歌头、 西江月、渔家傲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 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 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词和词牌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
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
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
清平乐: 词牌名,“乐”读yuè。
茅檐: 茅屋的屋檐。 吴音: 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 相媚好: 这里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 老翁、老妇。 亡赖: 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 淘气。
大儿的幸福,在于( 中儿的幸福,在于( 小儿的幸福,在于( 翁媪的幸福,在于(
); ); ); )。
在作者的笔下,乡村宁静的生活多么美好 呀,你能看出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在饱受战争之苦的那个时期,还能有这样宁静的生活, 词人是多么珍惜,多么盼望家乡的亲人也能过上宁静的生活 呀!
中心思想
诗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表现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
别号稼轩,作品收集于《稼轩长短句》,豪放派 词人,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南宋爱国词派 的领袖和旗帜。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 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 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 一生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42岁时遭受投降派 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 18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是悲愤的,但他仍 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
清平乐村居课件小学语文PPT课件

思想感情。
03
思想内涵
辛弃疾的田园诗多表现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而其他
诗人的田园诗则多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了解古代文人隐逸情怀及其影响
隐逸情怀的体现
古代文人隐逸情怀体现在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对黑暗官场的厌恶等方面。他们往 往选择远离尘嚣、归隐山林或寄情山水之间来表达自己的隐逸情怀。
隐逸情怀的影响
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他们通过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来表 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他们的作品也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思想观 念,对后世文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05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你眼中的乡村生活是怎样的?
描述乡村的自然风光,如青山绿水、鸟语 花香等。
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对偶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如 “醉里吴音相媚好”与“ 白发谁家翁媪”,使诗歌
更加和谐优美。
体会作者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对乡村生活场景的描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 情趣。
通过比较不同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的比较鉴赏能力和审美判断力。
好。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02
通过描写老年人的悠闲自得,展现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温馨。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03
呈现孩子们在乡村中的勤劳和快乐,让学生感受到乡村生活的
丰富多彩。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比喻
将“茅檐”比作“低小”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房屋
的简陋和乡村的朴素。
《清平乐村居》PPT课件

《清平乐村居》PPT课件•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写作手法探讨与借鉴目•主题思想阐释与现实意义•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录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01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少年时参与抗金斗争,后南归宋朝。
早期经历官场生涯文学成就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安抚使,积极主张抗金,却屡遭排挤。
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等。
030201辛弃疾生平事迹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此时他已被弹劾落职,闲居乡野。
时间背景描绘的是江西上饶地区农村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地点背景作者在词中表达了对官场斗争的厌倦和对农村安宁生活的向往。
情感背景《清平乐村居》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南宋农村生活社会环境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农村生活相对平静。
经济状况南宋农村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农民生活较为贫困。
文化氛围南宋时期文化繁荣,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农村文化生活相对匮乏。
文本解读与赏析02全文朗读及录音全文朗读提供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语调、停顿和重音。
录音材料附上课文录音,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模仿。
重点词句解析与翻译重点词解析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进行深入解析,如“茅檐”、“溪上”、“青青草”等,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并感受词的韵味。
句子翻译对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逐句翻译,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美感和表达技巧。
意境描绘与审美体验意境描绘通过描述课文所展现的清新、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词中所表现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审美体验结合词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感受词的艺术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0303展现翁媪的生活状态通过描写他们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展现他们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01描绘翁媪的外貌特征白发苍苍,面容和蔼,穿着朴素,展现出老年人的慈祥与和蔼。
清平乐村居课件PPT解析24页PPT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பைடு நூலகம்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诗盛行于唐代,词盛行于宋代,有“唐诗”“宋 词”“元曲”之称。《清平乐 村居》中,“清平
乐”是词牌名,“村居”才是题目。而唐诗一般 是五言或者是七言的两种。
• 无论是诗还是词,都是压韵的,这样读起来朗朗
上口,很有韵味。
2021/3/1
5
26、清平乐 村居
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 曲。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 的说法。词,有好多种类型。一种类型, 就有一个名字。如:“水调歌头”“西 江月”“清平乐”……
2021/3/1
9
26、清平乐 村居
写作背景: 辛弃疾曾历任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
期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 年被劾职,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隐居长达 二十年,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 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此时,他一改过 去壮大场面的描述和豪杰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 色彩去描绘田园风景画和俚俗乡情图。这首词题 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 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2021/3/1
23
26、清平乐 村居
作者着重描写了什么场景?
白发翁媪的谈话,大儿锄 地,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
古代的诗词,语言很精练,内容很丰 富。阅读时,不会像阅读一般的文章那样 一看就懂,必须反复地阅读、思考和吟诵。
2021/3/1
24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草。”这句描绘了哪些景物? 有何特点?
2021/3/1
8
26、清平乐 村居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
南宋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 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艺术风 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 短句》。
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历任湖北、江西、 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持抗金, 但不被采纳,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 闲居。
26 清平乐 村居
2021/3/1
2
词有特点
2021/3/1
3
清平乐 村居 南宋 辛弃疾
村居 清 高鼎
• 茅檐低小, • 溪上青青草。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 醉里吴音相媚好, •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wú lài
最喜小儿无赖,
bāo péng
溪头卧剥莲蓬。
2021/3/1
12
生字词学习
2021/3/1
13
26、清平乐 村居
wēnɡ chú
lián
翁锄莲
老翁
锄头
莲花
2021/3/1
14
26 清平乐 村居
• 茅檐 溪上 醉 吴音 相媚好 翁媪 大儿 锄豆 溪东, 中儿 织鸡笼 无赖 溪头 卧剥莲蓬
2021/3/1
15
解释词语
• 注释 ①村居:选自《稼轩长短句》。 • 清平乐,词牌名。 • 村居,这首词的题目。 • ②茅檐:指茅屋。 • 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
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 的方言为吴音。
2021/3/1
16
• ④相媚好:互相说喜爱要好的话。 • ⑤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 ⑥织:编织。 • ⑦无赖:这里是顽皮的意思。
2021/3/1
17
阅读训练
2021/3/1
18
清平乐 村居
茅檐 低小, 溪上 青青草。 醉里 吴音 相媚好, 白发 谁家翁媪。
大儿 锄豆溪东, 中儿 正织鸡笼; 最喜 小儿无赖, 溪头 卧剥莲蓬。
2021/3/1
19
•词中有故事
这首词中有几个人?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
作者看到了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在亲热地交谈着,老公公会说什么?老 婆婆会谈些什么呢?
•
看看这两首诗的有哪些地方不同?
2021/3/1
4
小结
• 题目不是连在一起的
• 《清平乐 村居》每行字数不一样多,有4、5、6、 7个字,而《村居》每行都是7个字。
• 《清平乐 村居》有八小句,分两段
• 这两首诗都是压韵的。这就是诗和词的不同的地 方。词是诗的一种,因字数不相同,所以,又叫
长短句。
2021/3/1
20
•词中有画
这首词是一幅画,读了词的上阙,如果让你去画一幅画,你应 该在这幅画上画些什么呢?
2021/3/1
21
•词中有情
在作者的笔下,乡村宁静的说是多么美好呀,你能看出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2021/3/1
22
26、清平乐 村居
请同学们通读课文,想露出 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021/3/1
10
<<清平乐 村居>>是反映田园生活的, 是南宋最杰出的词人辛弃疾写的:
•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 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
2021/3/1
11
yán
茅檐低小,
清
溪上青青草。
mèi
平
醉里吴音相媚好,
乐
ǎo
白发谁家翁媪。
·
村 辛 大儿锄豆溪东,
居弃
疾
中儿正织鸡笼,
这句描绘了茅舍、小溪、青 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景色, 将它们组合成一幅画面。显得格 外清新优美,富有田园特色。
2021/3/1
25
26、清平乐 村居
(1)作者看到了什么?作者知道 “白发翁媪”是谁吗?从哪个词语可 以看出来?
作者看到了白发翁媪,但是作者 不知道他们是谁。从“谁家”两个字 可以看出来。
2021/3/1
26
26、清平乐 村居
(2)这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 屋前干什么?作者知道他们在谈些什么 吗?
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亲昵地交 谈着。但是,他们是用方言——“吴音”交谈, 作者根本听不懂。作者又不忍上去询问而打 断他们交谈,只得站在远处进行观察。
2021/3/1
27
26、清平乐 村居
2021/3/1
6
26、清平乐 村居
词和词牌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 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 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 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 填写,这歌谱叫词牌。
2021/3/1
7
26、清平乐 村居
“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本 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做词牌。 照这个词牌写出来的词,每首46个字, 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4个韵脚,下片 有3个韵脚字。“村居”—— 是这首词 的题目,意思是“农村人家”。
作者在农村看到这样的情 景,心里又有什么感受呢?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 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