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说明
道路改造方案设计说明

道路改造方案设计说明道路改造方案设计说明为了满足城市交通的发展需求和人们对出行安全的要求,道路改造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因此,在进行道路改造时,必须制定详细的方案设计说明,以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分析和评价在进行道路改造方案设计之前,需要对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交通流量、交通状况、道路宽度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明确道路改造目标和具体的设计方案。
二、目标设定道路改造的目标可以包括减少交通堵塞,提高交通效率,创造更安全的出行环境等方面。
同时,目标设定还需要考虑政策和资源等因素,保证方案的可行性。
三、设计方案在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现状和目标,同时还需要关注实用性和可行性。
具体的设计方案可以包括:1. 车道设置和优化:要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流量情况进行车道设置和优化,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2. 路面和边坡改造:要根据道路现状和交通流量情况进行路面和边坡的改造,以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 路灯和标志标线设置:要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流量情况进行路灯和标志标线的设置,以确保夜间行车安全和提高路面的识别度。
4. 交通设施改造: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岛、人行横道等设施的改造,以提高交通效率和行车安全。
5. 环境美化:要积极进行道路周边环境的改造和美化,以提高城市形象和道路使用者的舒适度。
四、成本和收益道路改造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关系。
成本主要包括资金、人力和时间等因素,而收益主要在于改善城市交通和提高市民出行安全和便捷性等方面的效果。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
五、实施和监督经过设计、评定和调整后,道路改造方案需要进入实施阶段。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六、结论综上所述,道路改造方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和改造目标,制定具体、实用和可行的改造方案,同时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
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市政工程(含道路、交通专业等)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初步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项目的地理位置项目地理位置图平阳县,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
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陆域介于北纬27°21ˊ~27 °46ˊ、东经120°24ˊ~121°08ˊ之间,陆域面积105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00平方千米本项目位于温州市平阳县某某某,某某某是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下辖镇,地处平阳县西北部,东、东南、南、西南、西与水头镇为邻,西北与文成县平和乡接壤,北、东北与瑞安市高楼镇交界。
行政区域面积80.10平方千米。
1.2工程规模、概况本次设计某某某道路起点西接某某某,道路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0+888,实施道路全长888m,现状道路红线宽度1.9~7.6米,等级参照城市支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
1.3道路现状现状某某某为周边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沿线两侧有大量居民住房及商业用地,现状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破损严重,多处出现板块沉陷,脱空、开裂等路面病害,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及某某某的镇容镇貌。
因此本次设计对现状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并对沿线附属设施进行补充设计。
现状道路(一)现状道路(二)现状道路(三)现状道路(四)1.4 设计内容我院承担该项目的设计内容为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等。
2、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电子地形图;2、相关规范及地方法规;3、本工程签订的设计合同。
2.2采用规范( 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3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4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5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6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7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8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9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2.3-2009)(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12)《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1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14)《温州市市政工程设计导则》2012.09;(15)建设部发布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013年版)建设部、交通部颁发的其它有关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说明

城市道路设计说明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安全和舒适度。
良好的城市道路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下面将从道路的布局、标志和信号系统、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以及公共交通等方面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说明。
首先,道路的布局应该满足城市的出行需求,根据交通流量和通行模式的不同,合理安排各种类型的道路。
主干道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动脉,应宽敞、直线、双向通行,方便交通流量大的车辆通行。
次干道和支路则连接主干道和居民区,便利居民的出行。
合理规划道路的宽度和数量,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通行速度,并且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
其次,标志和信号系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正确的标志和信号灯,可以有效地管理交通流量和提高交通安全。
道路上设置合适的标志,可以指引车辆和行人正确的行进方向,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信号灯的设置可以控制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应该考虑到行人的安全需求,在人行道上设置合适的过街设施,如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和斑马线等,为行人提供安全通行的条件。
第三,城市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设置。
非机动车道应同道路分隔,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非机动车道要宽度适当,有足够的防护措施,如护栏、隔离带等,同时要与其他车辆和行人的路线相连接,形成统一的交通网络。
人行道则要满足行人的需求,宽度适宜,平整舒适,设有合适的设施如休息椅、照明设备等,方便行人停歇和行走。
最后,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公共交通在城市出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应合理规划公交车道、公交站点和换乘设施,方便乘客的出行,并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吸引力。
公交车道应宽敞,允许公交车优先通行,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和行程时间。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说明书一、背景介绍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交通流畅和居民的出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提高道路安全性和舒适性,道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道路设计提供详细而全面的说明。
二、设计目标1.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确保道路设计能够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交通流量的承载能力,并确保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2. 提升交通安全性:设计道路时需充分考虑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确定合理的交通流线和交通标志,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3. 提供良好行车体验:设计道路时要注重道路质量,确保道路平整、没有明显凹凸不平的地方,减少车辆的颠簸感,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4. 保护环境:设计道路时要注意保护周边自然环境,采取措施减少噪声与污染,确保道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共生。
三、设计要求1. 道路布局:设计应根据周边建筑、道路网络和交通需求确定合理的道路布局。
确保各个交叉口的设计符合通行规则,避免交通堵塞,提高通行效率。
2. 车道设置: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要求,合理设置车道数量和宽度,确保车辆的舒适行驶,提高道路运行效率。
3. 车行道与人行道划分:根据道路使用情况和交通需求,合理划分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确保行人与车辆的安全通行。
4. 路侧停车位设置:根据周边建筑和居民的停车需求,合理设置路侧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确保停车场所的充足性和通行便利性。
5. 公共交通设施:根据地区公共交通状况,合理设置公交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减少私家车出行。
6. 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交通规则,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引导车辆和行人正确通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7. 道路照明:确保道路照明设施的合理设置,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设计流程1. 背景调研:了解道路设计的背景和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交通流量、周边环境等。
2. 需求分析:根据背景调研结果,确定道路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道路设计说明

六、横断面设计四米、三米宽路面为单面坡坡度为1. 0%,六米宽道路为双面坡,坡度为1. 5%。
七、铺装结构1、综合工程建设阅历,经核算,四米、三米宽道路的结构层自上而下依次为:6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1厘米沥青封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20 厘米厚10%石灰土(压实度293%)、15厘米6%石灰土(压实度290%),总厚度为62厘米。
六米及六米以上宽道路的结构层自上而下依次为:6厘米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1厘米沥青封层、20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10%石灰土(压实度293%)、15厘米厚6%石灰土(压实度290%),总厚度为61厘米。
停车场的结构层自上而下依次为:6厘米厚草坪砖、5厘米厚中砂、15厘米厚C20混凝土、30厘米厚建筑渣土,总厚度为56厘米。
2、路面施工(1)路面基层施工前路基质量检查基层铺筑前,应对路基进行全面检查,表面平整坚实,无软弹和翻浆现象,路拱符合设计要求,排水良好,压实度、强度满意设计要求。
(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石灰土采纳路拌法施工,分层碾压,碾压时按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法律规范的碾压方法进行碾压。
八、路面材料要求(1)石灰应采纳HI级以上石灰,并留意存放时间不宜过长,生石灰的CaO+MgO含量宜大于60%,消石灰的CaO+MgO含量宜大于50%,假如消石灰CaO+MgO含量小于30%二、设计依据1)业主的托付以及相关要求2)初步争论意见三、设计、施工与验收法律规范及标准1)《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3)部颁《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法律规范》(GB50220-95)4)部颁《城市道路设计法律规范》(CJJ37-90)5)部颁《大路路基设计法律规范》(JTJ D30-2004)6)部颁《大路路基施工技术法律规范》(JTJo33-95)7)部颁《大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法律规范》(JTJO34-2000)8)《大路沥青路面设计法律规范》(JTG D50-2006)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法律规范》(JGJ 50-2001 )四、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计算行车速度:20km∕h3)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IOOK N4)地震基本烈度:8度五、平面设计本次工程兴盛商业广场内道路设计,线形考虑接近原地面,比建筑物一层平面高程略低。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说明书道路⼯程说明书⼀、⼯程概述xxx道路⼯程,位于本溪县⼩市镇内,⼯程起点为张堡街向西延伸⾄⼭脚,与规划中的隧道相接,终点与长江路交叉。
道路红线宽度40m,道路全长997.136m。
现受本溪满族⾃治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我公司进⾏施⼯图勘察设计。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桥涵、交通⼯程及沿线设施等。
⼆、设计依据及有关标准(⼀)、设计依据1、现场实地勘察所得数据及资料2、本溪满族⾃治县城乡规划建设局道路总体规划3、其他相关技术资料(⼆)、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3、《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G D50-2006);4、《公路沥青路⾯施⼯技术规范》(JTGF40-2004);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C63—20066、《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 D60—20047、《公路钢筋混凝⼟及预应⼒混凝⼟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3.3—2009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11、《市政公⽤⼯程设计⽂件编制深度规定》;12、其他相关规范规定;三、⼯程现状概况本⼯程道路全长997.136m,K0+000-K0+420为新建道路,沿线经过农⽥及居民区,地形复杂,纵向起伏较⼤;K0+420-K0+997.136为原长江路,原路宽度21.00m,排⽔系统完善,⽹裂较多,对此段道路进⾏改扩建。
四、主要技术指标a、道路等级:城市主⼲路-Ⅲ级;b、路⾯类型:沥青混凝⼟路⾯c、设计车速:40km/hd、设计年限:15年e、道路红线宽度:40mf、设计安全等级:⼀级;g、环境类别:Ⅱ类h、桥涵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i、设计洪⽔频率:⼩桥涵为1/100;五、道路平⾯设计起点⾄K0+420为新建道路;K0+420⾄终点为扩建段,道路中线与原路中⼼线重合,尽量利⽤原有旧路。
四级道路设计说明

四级道路设计说明四级道路是指城市主干道和发达经济区的交通干线,其设计标准具有较高的要求。
下面是四级道路设计的详细说明。
1.交通组织和运行:2.道路工程技术:四级道路设计应满足道路工程技术的要求,包括道路线形、纵横断面、道路标线、交通信号控制、道路养护等。
道路线形要遵循自然地形,根据地面情况和交通要求进行设计,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坡度均匀性。
道路的纵横断面应按照标准要求设计,确保排水良好,道路材料的选用应符合标准要求。
3.经济和社会环境:4.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1.调查与勘测:根据四级道路设计的范围,对道路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和勘测,包括地质、地貌、气候、交通流量等因素。
2.属性分析:根据勘测数据,进行属性分析,包括路段属性、交叉口属性、路段容量、车道需求等。
确定道路纵横断面宽度、交叉口形式、信号灯设置等。
3.路线选择:根据属性分析的结果,确定最佳的道路路线,选择合适的道路纵横断面形式,结合勘测数据和环境要求,确保道路能够适应不同的交通需求。
4.设计方案:根据选择的路线,对道路的纵横断面进行设计,包括道路宽度、车道数、边坡、人行道、自行车道等。
同时根据路段属性和交叉口属性确定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控制设施等的设置。
5.设计计算: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包括路段的纵坡、横坡、曲线、交叉口的容量、排队长度、信号控制时间等。
6.安全评价: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评价,包括道路几何形状的合理性、交叉口的可视性、交通信号控制的合理性、交通流量的合理分配等。
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改进。
7.综合评价: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经济性、环境性、社会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8.编制施工图: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编制施工图纸,包括道路纵横断面图、交叉口示意图、标志标线图等。
综上所述,四级道路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交通组织和运行、道路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因素。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总说明书1. 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及地理位置该工程为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同济站道路与排水恢复工程的道路工程设计图。
地铁同济站的车站分为主体结构工程和与其连接的出入通道、风亭等附属工程。
地铁站主体、附属结构工程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工程施工共分为二期,分阶段实施。
目前工程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附属结构土建施工进入收尾阶段。
前期配合地铁同济站主体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了多次临时迁改,目前具备了道路恢复的设计条件。
本次道路恢复工程,需恢复和完善的道路项目主要有车道恢复砼路面并沥青罩面、新铺人行道,恢复中央分隔带缘石、恢复绿化带等项目。
1.2主要设计技术标准道路分类:城市主干路道路级别:Ⅰ级计算行车速度:60 km / h车道数:双向四车道路面设计荷载:BZZ-100坐标系统:佛山统一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1.3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本次设计起点位于佛山乐园西侧,终点止于同华横街路口以南43米,长482米;路口向东、西两侧接顺同济路现状路面。
在新铺的砼路面和现状砼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
对路线范围内的旧混凝土路面需要进行刨铣、修补灌缝、罩面;新铺人行道。
2.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和挡墙设计2.1 平面设计本工程是原状恢复,故平面位置、线形完全遵照原貌,保持不变,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绿化带等。
2.2纵断面设计根据现状地面标高并保证沥青罩面厚度不小于6 cm为原则,并考虑接顺道路主干道路、沿线的小路;并根据实测标高确定沥青罩面后的路面设计标高。
道路设计纵坡坡度平缓,主线最小纵坡0.053%左右。
2.3 横断面设计汾江南路原来横断面为双向4车道,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3 m, 采用三块板形式,43.0+7.0m 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3.75米非机动车道+2.0米非隔离带+15.0米机动车道+2.0米机非隔离带+3.75米非机动车道+2.0米机非隔离带+7.0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标志线主要设计内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交通标志分为警告、禁令、指路三种,设置在道路出入口及路段附近。
( 一)标志的材料规格:交通标志全部采用反光材料制造,标志反光膜采用二级,标志底板用3毫米厚LF2-M型铝合金板制做。
标志面板反光性能应符合Scotchlite高亮型的要求。
标志的具体规格详见设计图。
m2(二)标志的支撑方式;标志立柱分别选用单柱、悬臂两种构造形式。
具体规格详见标志结构及安装图。
立柱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其指标应符合GB699-88中20号和YB231-70 中的要求,立柱镀钵后再涂上银色漆。
所有外路铁件均应做防锈处理。
各种部件连接方式除指定为用螺栓连接外,其余均采用焊接(周边焊或点焊)。
(三) 道路标线:1、标线的种类及敷设方式:标线分为车道分界线、车道边缘线、车道导向线、导向箭头,均为热熔类1号标线。
一般标线采用机械划线,特殊标线采用人工划线。
2、标线的材料及规格:标线为热熔材料加玻璃微珠白色、黄色反光标线。
( 四) 道路版面名称:根据当地实际道路名称确定。
东九路一、概述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的石河子市,199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开发区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投资环境优越,建立了精简、高效的办事机构,全面推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的管理模式;立足高起点规划,坚持商标准建设,形成了通畅的路、电、水、气、讯等网络,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配套齐全。
本工程东九路位于新疆国家级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道路起点(K0+000)交于北十二路,终点K0+526.819,全线设计长度526.819米。
随着产业园的进一步开发,作为产业园区的一条重要的对外联系的东西向城市次干路,东九路的修建日益紧迫。
在此背景下,受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委托,我公司完成了石河子开发区排水、道路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项目——东九路机动车道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本设计包括道路设计、桥涵设计和交通工程设计。
二、道路等级和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道路次干路;2)设计车速:40Km/h;3)汽车荷载等级:公路1级;4)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100;5)道路红线:红线宽度50米;6)单向机动车道组成:0.5m (路缘带)+3.75m(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0.25m(路缘带)=8.0m。
7)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8)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
三、道路线形设计1、道路平面设计设计道路中心线按规划道路中心线确定,全线为一条直线。
2、道路纵断面设计(1)设计原则场地地貌单元属于玛纳斯河冲洪积扇中下部,沿线整体地形较平坦。
本工程纵断面总体设计原则如下:1)道路整体设计标高与现状标高及地基处理措施相协调,根据地勘报告,拟建道路沿线场地地貌情况如下:沿线底层主要为耕(表)土、粉质黏土、卵石。
①耕(表)土/杂填土:沿线广泛分布,层厚0.4-0.9m,灰黄、灰褐色,主要由粉土构成,含较多植物根系,空隙较发育,松散。
②粉质黏土:沿线广泛分布,表土之下深埋0.4-0.9m,层厚2.7-5.4m;灰黄色,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砂性重,层中多见粉砂、圆砾透镜体,可塑,干燥。
③卵石:沿线广泛分布,埋深3.4-5.8m,勘探深度内未揭穿,最大可见厚度1.6m;清灰、灰黑色,稍湿,中密,圆状、亚圆状,母岩成分为硬质岩2)本工程采用低填浅挖式路基,路床位于杂填土或粉质黏土层。
3)沿线圆管涵、预留管线圆管涵的标高原则上沿预留管线圆管涵的标高应按照本工程设计标高进行控制,如有特别情况,可根据相关单位提出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2)纵断面设计结果本工程纵断面设计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中规定要求,并依据设计原则进行纵坡设计,纵断面设计线即为道路中心线。
具体的设计参数结果如下:本工程全线最小坡长116m,最小纵坡0.428%,最大纵坡0.7%,最小凹区线半径30000m,最小竖曲线长度81.653m。
本工程红线宽度50m,根据规划,道路按“三块板”型式布置,道路断面布置为:9.0m绿化带+4.0m人非通道+4.0m机非分隔带+16m机动车道+4.0m机非分隔带+4.0m人非通道+9.0m绿化带=50.0m。
5、路面结构设计4cm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验收弯沉值0.35mm)粘层沥青(0.51L/m2)7cm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AC-25C (验收弯沉值0.42mm)铺设一层玻纤格栅沥青透油层(1.0L/m2)20cm 4%水泥稳定砂砾(验收弯沉值0.55mm)50cm 天然砂砾(验收弯沉值1.62mm)高强聚酯格栅土基(验收弯沉值2.01mm)纬九路一、概述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的石河子市,199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开发区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投资环境优越,建立了精简、高效的办事机构,全面推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的管理模式;立足高起点规划,坚持商标准建设,形成了通畅的路、电、水、气、讯等网络,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配套齐全。
本工程纬九路位于新疆国家级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道路起点(K0+000)交于经七路东500米,终点K0+151.866,全线设计长度151.866米。
随着产业园的进一步开发,作为产业园区的一条重要的对外联系的东西向城市次干路,纬九路的修建日益紧迫。
在此背景下,受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委托,我公司完成了石河子开发区排水、道路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项目——纬九路机动车道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本设计包括道路设计和交通工程设计。
二、道路等级和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道路次干路;2)设计车速:40Km/h;3)汽车荷载等级:公路1级;4)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100;5)道路红线:红线宽度50米;6)单向机动车道组成:0.5m (路缘带)+3.75m(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0.25m(路缘带)=8.0m。
7)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8)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
三、道路线形设计1、道路平面设计设计道路中心线按规划道路中心线确定,全线为一条直线。
2、道路纵断面设计(1)设计原则场地地貌单元属于玛纳斯河冲洪积扇中下部,沿线整体地形较平坦。
本工程纵断面总体设计原则如下:1)道路整体设计标高与现状标高及地基处理措施相协调,根据地勘报告,拟建道路沿线场地地貌情况如下:沿线底层主要为杂填土、粉质黏土、圆砾。
①杂填土:沿线广泛分布,层厚0.8-1.0m,杂色,主要由卵石构成。
②粉质黏土:沿线广泛分布,表土之下深埋0.8-1.0m,层厚1.4-1.6m;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状态为可塑~软塑,稍有光泽反应,夹粉土、细粉砂薄层及透镜体。
其中在该层范围内分布有腐植残渣土,主要由腐烂植物、粉土等构成,埋深1.1-1.2m,厚度0.3-0.7m,松散、稍湿。
③卵石:沿线广泛分布,本次勘探深度内未揭穿,埋深2.4-2.6m,最大可见厚度2.6m;清灰、灰黑色,稍湿~中密,砂质填充,骨架颗粒接触较紧密,母岩成分为硬质岩,此层多含粗砂透镜体,次圆~圆状。
2)本工程采用低填浅挖式路基,路床位于杂填土或粉质黏土层。
3)沿线圆管涵、预留管线圆管涵的标高原则上沿预留管线圆管涵的标高应按照本工程设计标高进行控制,如有特别情况,可根据相关单位提出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2)纵断面设计结果本工程纵断面设计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中规定要求,并依据设计原则进行纵坡设计,纵断面设计线即为道路中心线。
具体的设计参数结果如下:本工程全线最小坡长151.866m,最小纵坡0.247%。
本工程红线宽度50m,根据规划,道路按“三块板”型式布置,道路断面布置为:9.0m绿化带+4.0m人非通道+4.0m机非分隔带+16m机动车道+4.0m机非分隔带+4.0m人非通道+9.0m绿化带=50.0m。
5、路面结构设计4cm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验收弯沉值0.35mm)粘层沥青(0.51L/m2)7cm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AC-25C (验收弯沉值0.42mm)铺设一层玻纤格栅沥青透油层(1.0L/m2)20cm 4%水泥稳定砂砾(验收弯沉值0.55mm)50cm 天然砂砾(验收弯沉值1.62mm)高强聚酯纤维土工格栅土基(验收弯沉值2.01mm)北十路一、概述本工程北十路位于新疆国家级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随着产业园的进一步开发,作为产业园区的一条重要的对外联系的东西向城市次干路,北十路的修建日益紧迫。
在此背景下,受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委托,我公司完成了2013年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北十路(东九路至东九路以东385m)道路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二、道路等级和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道路次干路;2)设计车速:40Km/h;3)汽车荷载等级:参照公路1级;4)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100;5)道路红线:红线宽度50米;6)单向机动车道组成:0.5m (路缘带)+3.75m(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0.25m(路缘带)=8.0m。
7)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8)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
北十路起点交于东九路,终点至东九路以东385m,全线设计长度385.004m。
施工实施段为K0+008.1-K0+385.004,总长度376.904米。
其中,与本工程相交的东九路道路为现状路,故本工程对交叉口局部改造并接顺。
本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涵工程、公用管线过路预留圆管涵设计。
四、沿线地质条件根据2013年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北十路(东九路至东九路以东385m)道路新建工程勘察报告,沿线地质条件如下:(1)地貌、地形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玛纳斯河冲洪积扇中下部;道路沿线多穿越农田、绿化带,北侧伴行有现状乡村公路,整体地形较平坦;地势呈东高西低。
(2)沿线地层岩土描述通过探井揭露,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沿线地层为杂填土、耕(表)土、卵石。
个地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本次勘察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沿线地层为①耕表土、②粉质黏土、③卵石。
各地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①耕(表)土:沿线广泛分布,层厚0.5m,土黄、灰黄色,主要由粉土构成。
植物根系较发育,孔隙较发育,干燥、松散,局部农作物根系含量高。
②粉质黏土:沿线广泛分布,埋深0.5m,厚度为1.2-2.0m;灰黄、黄褐色,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反应,一般为坚硬-可塑,K0+600农田水沟段为软塑-流塑状,夹粉土、细粉砂薄层及透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