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八声甘州》课件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 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 染力。
03 《八声甘州》的影响与评 价
对后世的影响
开启词坛豪放派先河
该词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对宋词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豪放派的 代表作之一。
情感表达的典范
该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 将深沉的情感融入其中,为后世词人 提供了情感表达的范本。
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八声甘州》表达了对自 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诗词创作 者提供了情感表达的参考。
在文学鉴赏中的应用
意境之美
《八声甘州》所呈现的意境之美 ,让读者在鉴赏过程中感受到自
然与人生的交融。
语言艺术
《八声甘州》的语言艺术成就极 高,通过精炼、生动的文字表达
了深沉的情感。
思想内涵
《八声甘州》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内涵,引导读者思考人生意义和
这首词是王质怀念友人张安国所作,通过 对张安国的赞美和回忆,表达了对友情的 珍视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这首词是王质读《诸葛武侯传》有感而发 所作,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敬仰,表达 了对忠诚、智慧和勇气的崇尚。
《八声甘州·气佳哉烟紫石头城 》
这首词是王质游览南京石头城所作,通过 对石头城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对历史沧 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历代评价
苏轼赞誉备至
苏轼曾评价该词为“此篇一洗绮 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 ”,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后世沿袭与传承
自宋以来,该词一直备受推崇, 被广泛传颂和学习,成为文学史 上的经典之作。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确立词的地位
该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确立了词的地位,成 为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八声甘州》ppt课件

乐章集凡一百五十 馀曲 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 田蹊径 柳氏家 法 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
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 之大 其词对后 世词家及金元戏曲 明清小说有
重大影响
柳词内容有三类:
1 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 望海潮最为有名 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 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2 描写男女情爱 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 们的深切同情的;如 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 恨的;如 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 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 迷 仙引
3 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雨霖铃 八声甘 州 夜半乐是这部分词的代表作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八声 甘州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道出了居无定处; 四海漂泊的乡思愁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 铃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 夜半乐和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八 声甘州中主人公颓唐的心情将秋日景象涂抹上浓重的阴影 词
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受 怀人——想佳人
二 可以看出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愁
分析上片:
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时间 天气 作者所见所感入手
时间——暮秋 傍晚暮雨 清秋残照 天气——雨 风潇潇 霜风凄惨 所感——霜风凄惨 所见——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红衰翠减
物华已休 江水东流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这三句;却大加赞赏;认为此 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为什么
八声甘州对潇潇 暮雨洒江天
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 排行第七;人称柳七; 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他在扩大词境 发 展慢词 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
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 之大 其词对后 世词家及金元戏曲 明清小说有
重大影响
柳词内容有三类:
1 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 望海潮最为有名 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 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2 描写男女情爱 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 们的深切同情的;如 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 恨的;如 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 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 迷 仙引
3 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雨霖铃 八声甘 州 夜半乐是这部分词的代表作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八声 甘州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道出了居无定处; 四海漂泊的乡思愁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 铃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 夜半乐和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八 声甘州中主人公颓唐的心情将秋日景象涂抹上浓重的阴影 词
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受 怀人——想佳人
二 可以看出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愁
分析上片:
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时间 天气 作者所见所感入手
时间——暮秋 傍晚暮雨 清秋残照 天气——雨 风潇潇 霜风凄惨 所感——霜风凄惨 所见——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红衰翠减
物华已休 江水东流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这三句;却大加赞赏;认为此 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为什么
八声甘州对潇潇 暮雨洒江天
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 排行第七;人称柳七; 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他在扩大词境 发 展慢词 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
《八声甘州》精品课件全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 停留在异乡?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 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 深重。
合作探究
❖ 1、词人“不忍登高”中“不忍”的原因是什 么?
鹤冲天(1022年)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 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 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 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
❖创作背景:
❖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 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 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妓 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 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 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 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 《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
艺术特色
❖ 一、赋体铺叙与白描手法。所谓赋体铺叙就 是将同一层意向层层铺开,尽力渲染。如上 片写景的三层画面。下片抒情的两种视角; 所谓白描,即直接进行描写,不作比拟,不 作婉饰。
艺术特色
❖ 二、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上片写景,景中 有情;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将情与景融为 一体。
艺术特色
❖ 三、领字特色。领字,领起一句或数句或全 篇的句首字。领字在词曲中常用,但像柳永 这样,在一首词中连续频繁使用的并不多见 。如词中领起数句的“对”、“渐”、“望 ”、“叹”、“想”,领起一句的“不忍” 等。
者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 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 深重。
合作探究
❖ 1、词人“不忍登高”中“不忍”的原因是什 么?
鹤冲天(1022年)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 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 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 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
❖创作背景:
❖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 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 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妓 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 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 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 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 《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
艺术特色
❖ 一、赋体铺叙与白描手法。所谓赋体铺叙就 是将同一层意向层层铺开,尽力渲染。如上 片写景的三层画面。下片抒情的两种视角; 所谓白描,即直接进行描写,不作比拟,不 作婉饰。
艺术特色
❖ 二、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上片写景,景中 有情;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将情与景融为 一体。
艺术特色
❖ 三、领字特色。领字,领起一句或数句或全 篇的句首字。领字在词曲中常用,但像柳永 这样,在一首词中连续频繁使用的并不多见 。如词中领起数句的“对”、“渐”、“望 ”、“叹”、“想”,领起一句的“不忍” 等。
者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_ppt课件

南北朝•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 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 怀禄情,复协沧州趣。
误:用的极好,把思念之情表达的更加急切, 思念之情更深。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处。”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暮雨上至潇潇下用洒字来形容就使人仿佛听到了雨的声音看到了雨的动态那是一阵秋天凉爽萧疏的雨而经过这番雨秋就变得更清了秋是不可以洗的但词人偏以为秋之清是由于暮雨之洗使人感到生动真切觉雨后清空清朗之状如在目前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 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 东流。
吊柳会(吊柳七):柳永去世后,无亲人祭 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 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亦称为“群妓合金葬柳七” 这种风俗一直持 续到宋室南渡。
后人有诗题柳永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 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 及众红裙。
沈祖棻:用一“对”字起领,勾画出词人正面对一 幅暮秋季节、傍晚时间的秋江雨景。“暮雨”上至 “潇潇”,下用“洒”字来形容,就使人仿佛听到 了雨的声音,看到了雨的动态,那是一阵秋天凉爽 萧疏的雨,而经过这番雨,“秋”就变得更“清” 了,秋是不可以洗的,但词人偏以为秋之清是由于 暮雨之洗,使人感到生动、真切,觉雨后清空、清 朗之状,如在目前。《九歌•大司命》:“使冻雨兮 洒尘”句,可能使柳永受到启发。“洒江天”也是 洒向空气中的灰尘,但由此想出“洗清秋”,构思 就更新颖。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梳洗罢,独倚 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柳永《八声甘州》课件

表达羁旅行役之苦
抒发人生迟暮之悲
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同类作品比较与鉴赏
章节副标题
06
柳永其他作品比较
《雨霖铃》:描写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蝶恋花》:以蝴蝶为引子,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
《望海潮》:描写杭州美景,展现出浓郁的江南风情
《八声甘州》:以秋景为背景,抒发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
对比分析:从主题、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深入了解柳永的创作风格与特点
教学设计与课堂互动环节
章节副标题
07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课堂互动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思想感情与主题解读
章节副标题
05
柳永的情感世界
孤独与失意:柳永的词中常常流露出孤独和失意的情感,如《八声甘州》中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对爱情的执着:柳永的词中常常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如《八声甘州》中的“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八声甘州》的主题思想
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八声甘州》的格律结构
添加标题
词牌名:《八声甘州》
添加标题
格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添加标题
句式:四四、四四、七四、四四、五四。
添加标题
定格:上片首两句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第二句为四字句;中三句为平起仄韵之七言句;下片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第二句为四字句;中三句为平起仄韵之七言句。
《八声甘州》(柳永)(共47张PPT)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前期晏、欧等词人,生于承平 之世,喜爱冯延巳却无其经历与感 慨,所作多带“富贵气”,或“疏 隽”、“深婉”而有“鄙亵之语”, 与“花间”有相通之处。
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 的苗头。张词宛转典丽,创制慢词, 在艺术形式上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 晏词在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
边,寒风渐起,远处山河苍茫辽阔,一抹 夕阳依傍在天际,近处霜叶飘零,落英遍 地,满眼残破景象。江风习习,吹起词人 衣襟,偶有江鸟传来两声鸣叫,越发让人 感到几分沉寂,只有秋江秋水逝者无声, 空添几许伤感
• 词的上片:描绘登高所见的秋景,用层层铺叙 的手法写出了秋天的旷远﹑阴冷﹑凄寒和寂寥 。
先写雨景 再写雨后: 眼下(“当楼”)
学习目标
• 1.理解词人的思乡之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 界,把握柳永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 •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
词鉴赏能力。
北宋词总论
Beisongcizonglun
词在北宋时期,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承袭“花间”余 绪
柳永
开拓了词的形势和内容
• 常待闺阁的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园 ,梳洗打扮,登楼望望,总以为那出现 在地平线上的就是丈夫的归船,等到近 头,方才知道误认了。如此再三再四, 仍站楼头凝神观望,这是何等的深情啊 !对一个在外漂泊之人来说又是多么值 得珍惜啊!
5.这句词不但写我思人,而且想像人 思我,这样写为什么更动人?
• 这是更深一层写法,由单向思念写 为双向思念,情感更深沉,从表达 手法上显得文笔更曲折,引人玩味 ,
• 长江在我们的心里应该是什么样的? • 波澜壮阔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月涌大江流,
八声甘州ppt

•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 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 七,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 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 柳宜少子,景佑进士,官至 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 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 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 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 “且去填词”。仕途无涯, 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 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 妓合金而葬。
注释
• ①潇潇:雨声急骤; ②关河:亲山河流; ③是处:到处; ④红衰翠减:花朵调零,绿叶 枯萎。李商隐《赠荷花》的 “此荷此叶常相映,红衰翠减 愁煞人”句。 ⑤苒苒(rǎnrǎn):渐渐地; ⑥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 存在;
• ⑦淹留:久留; ⑧颙(yóng):抬头; ⑨天际识归舟:谢眺之《宣城出新林 浦向板桥》诗:“天际识归舟,云中 辨江树。”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指 多少次将远处来的船误认作是丈夫的 归舟,极写思情之深。 ⑩恁(nèn):如此,这样。
——柳永
八声甘州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rǎn)物华休。 惟 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yóng)望,误几回、天际 识归舟。 争(zhēng)知我,倚阑干处,正恁(nèn)凝愁!
赏析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 澈如洗。一个“对”字,已 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 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 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 垠。其中“雨”字,“洒” 字,和“洗”字,三个上声, 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 无与伦比。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 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 词意由苍莽悲壮,而 转入细致沉思,由仰 观而转至俯察,又见 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 景象。“红衰翠减”, 乃用玉溪诗人之语, 倍觉风流蕴藉。“苒 苒”,正与“渐”字 相为呼应。
《八声甘州》PPT课件

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 第8页/共22页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 ❖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 ❖之景象。一个“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惟有”两字,包含有不但“红衰翠减”的花木在外, 也包含有“登高临远”的旅人更不在内的意思。古人 常用流水来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行人更在春山外。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萍洲。”
(温第1庭2页筠/共2《2页望江南》)
2、“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 归舟”一句是实写还是虚写?为什么?
虚写,这是想象之情形
第13页/共22页
总结
下片妙处在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 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 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
第21页/共22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
❖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
❖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
❖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 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 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 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这一句特精彩处“当楼”二 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点出了季节、环境、时间、地点。
第15页/共22页
•词的上片写景:傍晚时分的秋江烟雨和雨后残照。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 ❖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 ❖之景象。一个“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惟有”两字,包含有不但“红衰翠减”的花木在外, 也包含有“登高临远”的旅人更不在内的意思。古人 常用流水来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行人更在春山外。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萍洲。”
(温第1庭2页筠/共2《2页望江南》)
2、“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 归舟”一句是实写还是虚写?为什么?
虚写,这是想象之情形
第13页/共22页
总结
下片妙处在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 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 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
第21页/共22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
❖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
❖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
❖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 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 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 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这一句特精彩处“当楼”二 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点出了季节、环境、时间、地点。
第15页/共22页
•词的上片写景:傍晚时分的秋江烟雨和雨后残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声甘州
白 衣 卿 相 , 才 子 词 人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人。 柳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早年曾热中功名,但仕途 坎坷,屡试不第,于是失意无聊,常浪游于汴京、 苏杭等地,出入歌楼妓馆,与歌妓交往颇多,曾四 处飘流泊,饱尝羁旅滋味。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柳永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多反映都市繁荣景 象和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及青楼歌妓生活,特别善于 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他还大量制 作慢词,以慢词声传一时,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他以铺叙见长,善于用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 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 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 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 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 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 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 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 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 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 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 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 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 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黄金榜上没有我的大名,偶然丧失了当 状元的希望。清明朝代暂时遗落贤才,我怎 么疗治心灵的创伤?既不能大显才华实现风 云志向,那就一任自己纵情放荡。更何况管 它得与丧!我本才子词人,自应是白衣卿相。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 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 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 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你刻意阻我 一世功名,我无意 毁你万里河山”
千 古 丽 句 《 望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 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 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 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 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东南地势优越的地方,三吴都会所处的地方,钱塘 自古以来是繁华都市下属的地区。如烟的柳树、彩绘 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 约有十万人家。如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又高又急的 波涛浪花就像翻滚的霜雪,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 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 奢华。
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 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 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 喜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 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 时向人们夸耀。
八声甘州
分析上片:
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意象、对意象的修饰词来把握)
意象: 《八声甘州》 暮雨、江天、清秋、霜风、关河、残照、 红衰翠减、江水东流 修饰:
潇潇、凄紧、冷落、休、无语、衰、减 概括上片绘景特点:
肃杀、空寂、雄浑、苍凉 景由心生,体现观景人的心情:
凄苦、悲凉、哀伤
▲由此,能否给这幅图片起个名字?
就在那烟花巷陌中,隐现艳丽雅致的丹 青屏障。幸有知己知音的意中佳人,最值得 我寻访。姑且这样偎红依翠,此种风流韵事, 足令我平生舒畅。美好的青春那么短促,不 过一瞬时光。还是忍着辛酸,把金榜虚名换 成及时行乐的小饮清唱!
“这一世英名 我不要, 只求换来 红颜一笑 ”的风流 才子
牢 骚 一 曲 《 鹤
通俗的语言传情状物,雅俗共赏。对我国词体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柳词以铺叙见长,雅俗共赏。 有《乐章集》,《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 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 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 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 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 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 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 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 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 池》,唐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共有八 小段音乐组成,所以叫八声,属慢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 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 正恁闲愁。
参考答案:秋江雨景图
❖ 柳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 楼”,李白的《忆秦娥》也有类似句子:西 风残照,汉家陵阙,苏轼认为柳词这句不减 唐人高处,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 物象选取大范围、大尺度、广阔辽远,景 物繁多,气象雄阔,符合登高临远的角度。 使人感到肃杀落寞的凄冷意境。
词的上片写景具有什么特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 金葬之南门外。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 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
❖ 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 有 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 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路—— 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 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 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 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 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 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 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 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 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 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梁衡《读柳永》
白 衣 卿 相 , 才 子 词 人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人。 柳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早年曾热中功名,但仕途 坎坷,屡试不第,于是失意无聊,常浪游于汴京、 苏杭等地,出入歌楼妓馆,与歌妓交往颇多,曾四 处飘流泊,饱尝羁旅滋味。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柳永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多反映都市繁荣景 象和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及青楼歌妓生活,特别善于 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他还大量制 作慢词,以慢词声传一时,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他以铺叙见长,善于用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 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 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 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 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 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 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 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 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 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 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 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 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 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黄金榜上没有我的大名,偶然丧失了当 状元的希望。清明朝代暂时遗落贤才,我怎 么疗治心灵的创伤?既不能大显才华实现风 云志向,那就一任自己纵情放荡。更何况管 它得与丧!我本才子词人,自应是白衣卿相。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 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 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 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你刻意阻我 一世功名,我无意 毁你万里河山”
千 古 丽 句 《 望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 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 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 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 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东南地势优越的地方,三吴都会所处的地方,钱塘 自古以来是繁华都市下属的地区。如烟的柳树、彩绘 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 约有十万人家。如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又高又急的 波涛浪花就像翻滚的霜雪,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 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 奢华。
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 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 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 喜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 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 时向人们夸耀。
八声甘州
分析上片:
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意象、对意象的修饰词来把握)
意象: 《八声甘州》 暮雨、江天、清秋、霜风、关河、残照、 红衰翠减、江水东流 修饰:
潇潇、凄紧、冷落、休、无语、衰、减 概括上片绘景特点:
肃杀、空寂、雄浑、苍凉 景由心生,体现观景人的心情:
凄苦、悲凉、哀伤
▲由此,能否给这幅图片起个名字?
就在那烟花巷陌中,隐现艳丽雅致的丹 青屏障。幸有知己知音的意中佳人,最值得 我寻访。姑且这样偎红依翠,此种风流韵事, 足令我平生舒畅。美好的青春那么短促,不 过一瞬时光。还是忍着辛酸,把金榜虚名换 成及时行乐的小饮清唱!
“这一世英名 我不要, 只求换来 红颜一笑 ”的风流 才子
牢 骚 一 曲 《 鹤
通俗的语言传情状物,雅俗共赏。对我国词体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柳词以铺叙见长,雅俗共赏。 有《乐章集》,《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 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 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 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 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 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 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 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 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 池》,唐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共有八 小段音乐组成,所以叫八声,属慢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 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 正恁闲愁。
参考答案:秋江雨景图
❖ 柳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 楼”,李白的《忆秦娥》也有类似句子:西 风残照,汉家陵阙,苏轼认为柳词这句不减 唐人高处,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 物象选取大范围、大尺度、广阔辽远,景 物繁多,气象雄阔,符合登高临远的角度。 使人感到肃杀落寞的凄冷意境。
词的上片写景具有什么特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 金葬之南门外。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 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
❖ 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 有 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 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路—— 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 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 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 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 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 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 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 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 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 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梁衡《读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