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教案鲁科版选修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原子晶体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晶体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晶体教案
教学内容:原子晶体
教学目标:
1. 了解原子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掌握原子晶体的分类和性质;
3. 理解原子晶体的结构和成因。

教学重点:
1. 原子晶体的定义和特征;
2. 原子晶体的分类和性质;
3. 原子晶体的结构和成因。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原子晶体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原子晶体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原子晶体的定义和特征;
2. 分类原子晶体;
3. 探讨原子晶体的性质。

三、示范(10分钟)
1. 展示一些原子晶体的实物样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讨来加深对原子晶体的理解。

四、练习(15分钟)
1. 让学生进行原子晶体相关的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与确立(5分钟)
1. 对原子晶体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

六、拓展延伸(10分钟)
1. 介绍一些实际应用中原子晶体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原子晶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展开,通过实物样品的展示和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原子晶体的知识。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希望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够掌握原子晶体知识,对化学学习有更深入的理解。

新教材2023版高中化学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分子晶体晶体结构的复杂性学案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新教材2023版高中化学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分子晶体晶体结构的复杂性学案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3课时分子晶体晶体结构的复杂性课程标准1.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了解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3.能根据分子晶体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计算。

学法指导1.通过学习教材中碘、干冰等晶体结构模型,认识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2.根据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推断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

3.通过学习石墨等晶体结构,认识晶体结构的复杂性。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知识点一分子晶体1.分子晶体的结构碘晶体干冰晶体冰晶体(1)碘晶体的晶胞是(1)干冰晶胞是(1)水分子之间的主4.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1)分子晶体由于以比较弱的________相结合,因此一般熔点________,硬度________。

(2)对组成和结构________,晶体中又不含氢键的分子晶体来说,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熔、沸点________。

微点拨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的分子晶体,服从紧密堆积排列原理;分子间存在氢键的分子晶体,由于氢键具有方向性、饱和性,故不服从紧密堆积排列原理。

学思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二氧化硅和干冰虽然是同一主族的氧化物,但属于不同的晶体类型。

( )(2)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水中存在氢键。

( )(3)冰与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 )(4)冰与二氧化硅的晶体类型相似。

( )(5)分子晶体一般熔点较低、硬度较小。

( )2.下列各组晶体都属于化合物组成的分子晶体是( )A.H2O、O3、CCl4B.CCl4、(NH4)2S、H2O2C.SO2、SiO2、CS2 D.P2O5、CO2、H3PO4知识点二晶体结构的复杂性1.石墨晶体(1)石墨晶体是________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个C原子与其他3个C原子以共2.晶体的复杂性(1)物质组成的复杂性导致晶体中存在多种不同微粒以及不同微粒间作用。

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三3.3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教案4

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三3.3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教案4
2.在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形成个Si-O共价键;每个O原子形成个Si-O共价键;Si原子个数与Si-O共价键个数之比是;O原子个数与Si-O共价键个数之是
3.SiO2空间结构中最小的环含有______个原子。
【巩固练习】1、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含1mol硅原子的SiO2晶体中Si-O键的数目为NA。()
所以熔点、硬度:氮化碳>金刚石>二氧化硅>氮化硅>金刚砂>晶体硅
【板书】六.影响原子晶体熔沸点、硬度大小的因素:
结构相似的原子晶体,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原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总结】那如何判断原子晶体呢?
【板书】七.判断原子晶体的方法
1.记住常见的6种原子晶体
2.根据结构:空间立体网状结构
3.根据物理性质:超硬,耐高温,耐磨材料
【整理归纳】一、原子晶体的定义
二、常见的原子晶体
三、金刚石的晶体结构
四、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
五、原子晶体的物理特性
六、原子晶体熔沸点、硬度的影响因素
七、原子晶体的判断方法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前面的知识,深入理解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以及原子晶体独特的结构
【板书】五.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为
(1)熔沸点很高(2)硬度很大(3)一般不导电
【设疑】:同样属于原子晶体的那些物质,熔沸点怎么比较呢?
【探究】比较硅,金刚砂,金刚石,氮化硅,氮化碳,二氧化硅的熔沸点。
键长: C—N < C—C < Si—O < Si—N < Si—C < Si—Si
键能:C—N > C—C > Si—O > Si—N > Si—C > Si—Si

鲁科版选修三《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选修三《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选修三《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原子和分子晶体的基本概念,区别和相互之间的关系;2.掌握晶体的结构、晶格、晶体缺陷等基本概念以及其与晶体性质之间的关系;3.能够根据具体晶体的结构和物理特性,设计相应的物理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4.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从而推导出相应的物理规律。

二、教学内容1.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基本概念1.1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1.2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结构模型和组成元素。

2. 晶体的结构和晶格2.1 晶体的结构类型和晶体系统; 2.2 晶体的晶格和晶面;2.3 晶体缺陷和其对晶体性质的影响。

3. 晶体的物理性质3.1 晶体的各向同性性质和各向异性性质; 3.2 晶体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光学性质; 3.3 晶体的磁学性质。

4. 晶体物理实验4.1 晶体的X射线衍射实验; 4.2 晶体的红外光谱实验;4.3 晶体的热膨胀实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针对教学内容,采用以讲授为主,结合示范讲解和图像演示的教学方法,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2. 实验教学对于晶体物理实验,采用以实验教学为主,结合讲解和示范操作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晶体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来了解原子和分子晶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晶体的结构、晶格、晶体缺陷等基本概念以及其与晶体性质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具体晶体的结构和物理特性,设计相应的物理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并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从而推导出相应的物理规律。

教师会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图像、动画等材料进行深度解析,便于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

教师不仅要了解课程的核心概念,也需要深入到细节层面,以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足够清晰。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3节 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课件 鲁科版选修3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3节 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课件 鲁科版选修3

此一般熔点 较低 ,硬度 较小 。
第十二页,共32页。
(2)对组成和结构 相似,(x晶iān体ɡ中sì又) 不含氢键的物质来说,随着
相对(xiāngduì)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zēn,gq熔iá、ng沸) 点 升高 。
4.典型的分子晶体——冰和干冰
第十三页,共32页。
(1)冰:
①水分子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q,īn也ɡ 存jià在n)范德华力 。
②氢键 有方向 性,它的存在迫使在 四面体中心 的
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 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互相吸引。
(dǐnɡ jiǎo)
(2)干冰(gānbīng):
①干冰(gānbīng)立的方晶体胞呈
,每个CO2分子周围
等距离紧邻的C12O2分子有 个。
②干冰(gānbīn制g)冷可剂用作

第十四页,共32页。
[例3] 下列晶体分类(fēn lèi)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离子 晶体 原子 晶体
NaOH H2SO
4
Ar 石墨
CH3COONa 水晶
D Ba(OH)2 金刚石
分子
晶体
SO2
S
玻璃
第二十九页,共32页。
[解析] 从晶体中粒子的性质去判断晶体的类型。NaOH、 CH3COONa、Ba(OH)2都是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的离子晶体; H2SO4分子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互结合为分子晶体;Ar、
相邻原子间以 共价键结合而形成(xíngchéng)的具立有体空(lì间tǐ)网状
结构的晶体。
2.结构特点
(1)由于共价键的 饱和性和 方向性 ,使每个中心原子周围
排列的原子数目是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晶胞类型 观察同一种点,如观察空心圆点 Cl-,正
六面体的 8 个顶点和各面的中心,均有一个。所以为面心
立方晶胞。
整理课件
23
小结、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胞
1、 晶胞是晶体的最小结构重复单元。
晶胞是从晶体结构中截取出来的大小、形状完 全 相同的平行六面体。
晶体是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2、 晶胞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代表晶体的化学组成;二是代表晶体的对称性, 即与晶体具有相同的对称元素 —— 对称轴,对称面 和对称中心 ) 。
3
Ti
8=1 Ca:1
整理课件
O
40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如图2-8所
示 比)为_,_1可_:_1推_;知乙:晶甲体晶的体化中学A与式B为的_C_离_2子_D_个;数丙 晶体的化学式为_E__F___;丁晶体的化学式 为_X__Y__2_Z。
整理课件
41
巩固练习:
某晶胞结 构如图所示, 晶胞中各微粒 个数分别为:
整理课件
14
干冰晶体结构
整理课件
碘晶体结构 15
二﹑晶胞 组成晶体的细胞 1. 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蜂巢与蜂室
铜晶体
铜铜晶晶胞胞
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可用蜂巢与峰室的关系比 喻
整理课件16Fra bibliotek 晶体与晶胞整理课件
17
NaCl晶体结构和晶胞
整理课件
18
干冰的晶体结构图 将图中的CO2分子换成I2分子 即为碘晶体的结构图
二 氧 化 碳 分 子
整理课件
19
CsCl晶体
整理课件
20
1、体心——全部 2、面心——1/2 3、棱上的点——1/4 4、顶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中化学选修3之知识讲解_晶体的常识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_基础-

高中化学选修3之知识讲解_晶体的常识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_基础-

晶体的常识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晶体的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2、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3、了解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特征,能以典型的物质为例描述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4、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结构粒子、粒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要点梳理】要点一、晶体与非晶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晶体与非晶体】1、概念:①晶体:质点(分子、离子、原子)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成的、具有整齐外型、以多面体出现的固体物质。

晶体具有的规则的几何外形源于组成晶体的微粒按一定规律周期性的重复排列。

②非晶体:非晶态物质内部结构没有周期性特点,而是杂乱无章地排列,如:玻璃、松香、明胶等。

非晶体不具有晶体物质的共性,某些非晶态物质具有优良的性质要点诠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分: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周期性是晶体结构最基本的特征。

许多固体的粉末用肉眼是看不见晶体的,但我们可以借助于显微镜观察,这也证明固体粉末仍是晶体,只不过晶粒太小了。

晶体的熔点较固定,而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X射线透过晶体时发生衍射现象。

特别注意:一种物质是否晶体,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而非由外观判断。

2、分类:说明:①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要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若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②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生长速率适当;③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是晶体中粒子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4、晶体形成的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例: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鲁科高中化学选修三3.3《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教案

鲁科高中化学选修三3.3《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教案

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第1课时原子晶体【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典型原子晶体金刚石的宏观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原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堆积方式,2.认识由共价键构成的晶体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难点:理解原子晶体与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区别。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型学案教学【教学过程】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第2课时分子晶体【教学目标】1.了解干冰的宏观性质,明确分子晶体的概念。

2.理解分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堆积方式。

3.知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晶体结构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2.利用图片、模型以及教材上的“联想·质疑”“交流·研讨”等栏目,承上启下,使课堂学习环环相扣。

3.课堂上利用学案导学,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上黑板展示、师生评价等形式,完成学习目标。

并通过迁移应用、当堂反馈等习题的设置,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六、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看望;访问。

()2.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

()3.竭力保持庄重。

()4.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

()5.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七、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冷静寂静幽静恬静安静1.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的微笑。

2.贝多芬在一条()的小路上散步。

345123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
第1课时原子晶体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典型原子晶体金刚石的宏观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原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堆积方
式,
2.认识由共价键构成的晶体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难点:理解原子晶体与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区别。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型学案教学
【教学过程】
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
第2课时分子晶体【教学目标】
1.了解干冰的宏观性质,明确分子晶体的概念。

2.理解分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堆积方式。

3.知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晶体结构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2.利用图片、模型以及教材上的“联想·质疑”“交流·研讨”等栏目,承上启下,使课堂学习环环相扣。

3.课堂上利用学案导学,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上黑板展示、师生评价等形式,完成学习目标。

并通过迁移应用、当堂反馈等习题的设置,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