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与意义电机是现代工业领域中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设备之一。

在工业生产中,电机的运转状态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对电机设备进行科学的电气控制是现代工业领域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深入学习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让学生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运行方式及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掌握相关电子元器件及控制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任务1.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电机的基本原理及运动形式;2)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特点和控制;3)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的组成及控制;4)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任务1)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运行控制方式,完成有关电机的理论学习及实验操作。

2)研究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和实验操作。

3)学习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的组成及控制原理,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4)了解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相关电子元器件及控制软件的使用。

5)进行电机控制电路设计和软件开发实验。

三、设计流程与方法1. 设计流程1)确定设计目标和任务;2)搜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对电机原理和电气控制技术进行深入学习;3)对电机和电气控制知识进行实验操作,完成电机和电气控制方案的设计;4)针对电机和电气控制方案,进行实际设计和验证操作。

2. 设计方法1)理论学习方法:通过课堂学习、资料查阅等方式,深入学习电机原理和电气控制技术,掌握相关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飞跃式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2)实验操作方法:通过教师指导,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操作经验。

3)设计实践方法:根据电机和电气控制方案,进行实际设计和验证操作,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案,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四、设计成果及成果评估方法1. 设计成果本次课程设计的成果主要包括:1)电机和电气控制方案的设计文档;2)电机和电气控制方案的实验操作过程记录;3)电机控制电路设计的电路图和程序代码;4)电机控制方案的实现和验证记录。

病床呼叫系统设计

病床呼叫系统设计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年级:13级专业: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课题名称病床呼叫系统设计内容及任务、、设计任务和要求1.共有3个病房,每间病房4个床位。

每一病床床头均有紧急呼叫按钮及重置按钮,以利病人不适时紧急呼叫。

2.设每一层楼有一护士站,每一护士站均有该层楼病人紧急呼叫与处理完毕的重置按钮。

3.每一病床床头均有一紧急指示灯,一旦病人按下紧急呼叫按钮且未在5s内按下重置按钮时,该病床床头紧急指示灯动作且病房门口紧急指示灯闪烁,同时同楼层的护士站显示病房紧急呼叫并闪烁指示灯。

4.在护士站的病房紧急呼叫中心,每一病房都有编号,用指示灯显示哪一病房先按下病人紧急呼叫按钮,并要具有优先级判别的能力。

5.一旦护士看见护士站紧急呼叫闪烁灯后,须先按下护士处理按钮以取消闪烁情况,再依病房紧急呼叫顺序处理病房紧急事故,若事故处理妥当后,病房紧急闪烁指示灯和病床上的紧急指示灯方町被重置。

、、设计内容1. 设计出硬件系统的结构图、接线图等;2. 系统有启动、停止功能;3. 程序结构与控制功能自行创新设计;4. 进行系统调试,实现病床呼叫系统的控制要求。

主要参考资料[1]张鹤鸣,刘耀元,张辉先.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杨晋萍.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西门子机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3]浦艳敏.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三菱FX系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王存旭.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3[5]董爱华.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 4[6]魏德仙.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7]钟肇燊,范建东.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8]史国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第三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刘美俊.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0]陈静.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11]赵峰,贾石峰,顾桂梅.现代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12]李道霖.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3]常斗南.PLC运动控制实例及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4]廖常初.S7-300/400 PLC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5]吴志敏,阳胜峰.西门子PLC与变频器、触摸[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16]刘美俊.西门子S7系列PLC的应用与维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教研室意见摘要病床呼叫系统是病房的病人在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可以随时向护士呼叫,同时护士能够收到呼叫请求以便能及时处理的系统。

(完整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

(完整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

信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法等。

因此,课程设计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设计题目1:22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1、设计任务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新建一座220kV终端变电站。

该站建成后与A、B、C三个220kV电网系统相连并供给110、10kV近区用户供电。

2、原始资料2.1 按照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

本期投产2台变压器预留1台变压器的扩建间隔220kV出线7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10回其中备用2回10kV出线14回其中备用2回。

2.2 根据规划本所与系统的连接方式为220kV侧与A及C系统各通过2回架空线路相连与B系统通过1回架空线路相连A与B及B与C之间各有1回架空线路联络。

2.3系统阻抗220kV侧电源A、B、C三个系统容量分别为SA2000MVASB1500MVASC4000MVA系统阻抗标幺值分别为XA 0.3XB 0.4XC 0.2各电抗均以各电源容量为基值计算的标幺值110及10kV侧没有电源。

2.4 110kV侧负荷主要为工厂和地区变电站最大负荷约231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8其中I、II级负荷占8510kV侧总负荷为12.4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7Ⅰ、Ⅱ级负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2500kW所用负荷为400kVAⅠ、Ⅱ级负荷占50。

2.5 220kV和110kV侧出线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2s变压器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1s220kV和110kV侧断路器燃弧时间按0.05s考虑。

2.6 本站拟建地区位于山坡上南面靠丘陵东西北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土壤电阻率为1.5³102欧²米。

基于PLC的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 基于PLC的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姓名:学号:学院: 工学院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一班日期 2012年12月26日——2013年1月6日指导教师: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机电工程系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题目:基于PLC的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2. 设计要求:要求根据机床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控制线路简单的基本要求。

选择用户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执行电器;PLC的选择;分配I/O点,绘制I/O连接图;设计控制程序;制定电器元件明细表;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报告,绘出设计图样。

3. 设计依据:主要技术参数和拖动控制要求:1、最大车削工件外径为300mm。

2、要求主拖动电动机直接起动,点动串电阻,正反向转动。

3、要求切削时提供冷却液。

4、刀架可以由电动机拖动快速移动。

5、必要的照明、信号指示。

4. 设计任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下列工作量:4.1 设计内容包括:1. 分析控制要求。

2. 选择用户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执行电器。

3. PLC的选择。

4. 分配I/O点,绘制I/O连接图。

5. 设计控制程序。

6. 绘制电器位置图、电气接线图。

7. 制定电器元件明细表。

4.2 设计图样:PLC控制线路(I/O连接图)原理图、电器位置图和电气接线图各1张(A4图纸)。

5. 课程设计报告的书写要求:5.1 设计报告的格式:要有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其中目录、参考文献部分各自要单独放在一页,参考文献的书写请参考《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指导》的参考文献书写规范。

正文的字数要求不少于4000字。

5.2 设计报告的书写内容:按照任务书的4.1所列的设计内容逐一书写。

目录1 引言………………………………………………………………………1.1 卧式车床简介……………………………………………………………1.2 PLC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2 分析控制要求……………………………………………………………2.1 车床结构介绍和控制要求…………………………………………2.2 主电动机的点动调整控制……………………………………………2.3 主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2.4 主轴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2.5 刀架的快速移动和冷却泵控制………………………………………3 选择用户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执行电器………………………………3.1 主要电气元件的选择………………………………………………3.2 电动机的选择………………………………………………………3.3 交流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的选择…………………………………3.4 保护电器的选择……………………………………………………3.5 控制电器的选择……………………………………………………4 PLC的选择…………………………………………………………………5. 分配I/O点绘制I/O连接图………………………………………………6 设计控制程序……………………………………………………………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1:制定电器元件明细表……………………………………………………附录2:电气原理图………………………………………………………………附录3:电气接线图………………………………………………………………附录4:绘制电器位置图…………………………………………………………附录5:实物图……………………………………………………………………1 引言1.1 卧式车床简介卧式车床属于中型车床,用于切削工件外圆、内孔和端面等。

plc课程设计任务书(09级)

plc课程设计任务书(09级)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小车往返运动

小车往返运动

(二) 接线图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设计题目:小车往返循环电气控制系统专业 班 级:自动化1608 组别及学生姓名: 指 导 教 师:郭变 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时间:2017年12月11日-12月15日电气工程训练中心制设计成绩:指导老师:M3~QSFUKM1KM2KT1 KT2SQ1 SQ2一、设计任务及要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运料小车往返在煤矿仓库、港口车站等被广泛应用而其大多为人为驾驶所控制,而人力驾驶存在着资料浪费大、成本高等缺点,为了降低云顶的成本,节省人力资源,应用电机与电气控制这门技术,作为小车控制。

本设计主要采用继电器、开关、导线及接触器组成,实现半自动化控制,降低了小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单等优点,更加方便管理人员对现场的管理。

在生产中,有些机械的工作需要自动往返运动,例如运料的小车、钻床的刀架、万能铣床的工作台等。

为了实现对这些生产机械的自动控制,就要确定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参量,一般情况下为行程和时间,通常采用的是行程控制。

本任务要解决的题就是:熟悉继电器控制系统中运料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线路主电路的功能,采用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该系统的控制。

小车由电动机拖动,电动机正转,小车前进;电动机反转,小车后退。

本实验有系统启动、停止以及前进和后退的行程限位开关。

为保证电机正常工作,避免发生两相电源短路事故,在电机拖动小车前进、后退的两个接触器线圈电路中互串一个对方的动断触点,形成相互制约的控制,使KM和KM2线圈不能同时得电,这对动断触点起互锁作用称为互锁触点。

这些控制要求都应在梯形图中体现。

车往返控制时,既有行程参量考虑也有时间参量控制。

本任务的学习重点是用电气原理实现该系统控制,进一步熟练掌握实践继电器行程控制的应用。

二、设计背景和功能概述(一)设计背景1.运料小车往返在煤矿仓库、港口车站等被广泛应用而其大多为人为驾驶所控制,而人力驾驶存在着资料浪费大、成本高等缺点。

分拣物品控制系统

分拣物品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题目分拣物品控制系统系 (部)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 7 月 2 日至 7 月 6 日共 1 周年 7 月 6 日《电气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目录引言 (1)1概论 (2)1.1设计内容 (2)1.2设计要求 (2)2 AUTOCAD简介 (3)2.1 AutoCAD介绍 (3)2.2 CAD绘图原则 (3)2.3 AutoCAD2004的主要功能 (4)3 电路设计与分析 (6)3.1分捡物品控制系统的工艺要求 (6)3.2电气控制总体电路图 (6)3.3电路工作情况 (7)3.3.1手动控制分析 (7)3.3.2自动控制分析 (7)3.4电源和行程显示 (7)3.5控制电路的保护环节 (8)4电器元件 (9)4.1电动机 (9)4.2接触器 (9)4.3 压力继电器 (9)4.4 熔断器 (10)4.5 热继电器 (10)4.6 中间继电器 (10)4.7 所用控制原件清单 (11)5 总结与体会 (12)参考文献 (13)附录1 (14)在工业生产中,现代机床或其他生产机械,其运动部件大多是由电动机带动的。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对电动机进行自动控制,使生产机械各部件的动作按顺序进行,以保证生产过程和加工工艺合乎预定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新型控制策略的出现,不断改变着电气控制技术的面貌。

在控制方法上,从手动控制发展到自动控制;在控制功能上,从简单控制发展到智能化控制;在操作上,从笨重发展到信息化处理;在控制原理上,从单一的有触头硬接线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发展到以微处理器或微计算机为中心的网络化自动控制系统。

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而电气控制技术是以各类电动机为动力的传动装置与系统为对象,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控制技术。

《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实训任务书(电子专业)

《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实训任务书(电子专业)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实训)任务书电子1001班: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于本学期2010年6月14日到2010年6月18 日进行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实训),望做好准备。

实训名称:《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实训(X62W万能铣床模拟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指导老师:潘德军、?(第13周)提交成果:实训报告实训内容与要求(见附件)专业带头人(负责人)审批:系主任审批:电气工程系2010年6月10日附件:X62W万能铣床模拟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一、时间安排熟悉元器件+ 解读电气原理图1天线路安装2天线路调试1天验收并答辩1天二、X62W工作原理简介X62W万能铣床可用来加工平面、斜面、沟槽,装上分度头可以铣切直齿齿轮和螺旋面,装上圆工作台还可铣切凸轮和弧形槽。

X62W万能铣床工作台可分为长工作台和圆工作台两类,其中长工作台可作直线运行,圆工作台可作单向回转运行。

X62W万能铣床运动形式有主运动、进给运动及辅助运动。

铣刀的旋转运动即主轴的旋转运动称为主运动(M1);工件夹持在工作台上在垂直于铣刀轴线方向做直线运动,称为进给运动(M2),包括工作台上下、前后、左右三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进给运动;而工件与铣刀相对位置的调整运动即工作台在上下、前后、左右三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快速直线运动及工作台的回转运动称为辅助运动(M2);另外,铣削加工时为冷却铣刀设有冷却泵电动机(M3)。

利用主轴变速箱可使主轴获得18种转速,为使主轴变速时齿轮顺利啮合,减小齿轮端面的冲击,主轴电动机在主轴变速时有主轴变速冲动控制环节;进给运动由进给电动机拖动,经进给变速机构可获得18种进给速度,为使变速后齿轮顺利啮合,减小齿轮端面的撞击,进给电动机应作进给变速冲动控制。

进给运动与快速移动则是由进给电动机拖动,是在工作进给电磁离合器与快速移动电磁离合器的控制下完成的运动。

工作台的进给有左右的纵向运动,前后的横向运动和上下的垂直运动,它们都是由进给电动机拖动的,故进给电动机(M2)要求正反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目:基于PLC的C650型车床控制系统设计二、系统组成车床是机械加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机床约占机床总数的25%~50%。

车床可以用来切削各种的外圆、内孔、螺纹和端面,还可以安装钻头或绞刀等进行钻孔、绞孔等项加工。

C650型卧式车床属中型车床,加工工件回转半径最大可达1020m m,长度可达3000mm。

其结构如图所示,主要由车身、主轴变速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丝杆和光杆等部分组成。

普通车床结构图车床的切削加工包括主运动、进给运动和辅助运动三部分。

1、主运动是工件作旋转运动,也就是产生车削的运动。

主轴转动带动装夹在其端头的工件转动。

2、进给运动是刀具作直线运动,也就是使切削能连续进行下去的运动。

刀具安装在刀架上,与滑板一起随溜板箱沿主轴轴线方向实现进给移动。

主轴的传动和溜板箱的移动均由主电动机驱动,并通过各自的变速箱调节主轴转速进给速度。

当加工的工件比较大时其转动惯量也比较大,停车时不易立即停止转动,必须有停车制动的功能,较好的停车制动是采用电气制动。

3、为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节省辅助工作时间,要求带动刀架移动的溜板箱能够快速移动(辅助运动)。

在加工的过程中,还需提供切削液(冷却液)。

采用一台不变速的异步电动机拖动,实现切削主运动和刀具进给运动,其变速由变速齿轮箱通过手柄操作进行切换来实现的有级调速。

采用一台电动机单独驱动刀架的快速移动;采用一台电动机单独驱动冷却泵和液压泵。

三、控制要求1、主电动机M1,完成主轴主运动和刀具进给运动的驱动,电动机采用直接起动,可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反转控制主要用于加工螺纹时,要求反转退刀),并可进行正反两个旋转方向的电气停车制动。

为加工调整方便,还具有正向点动功能。

2、电动机M2拖动冷却泵,在加工时提供切削液,采用直接起动停止方式,并且为连续工作状态。

3、快速移动电动机M3,电动机可根据使用需要,随时手动控制起、停。

4、要求有局部照明和必要的电气保护和联锁。

四、设计任务1、根据控制要求,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绘出电气控制原理图,包括主电路和PLC的控制电路接线图,本设计要求采用S7-200 PLC;2、重要电器元器件的选择和有关计算;3、进行PLC元件的I/O地址分配;4、根据控制要求,编制PLC控制程序(梯形图和指令表),并适当给出一些程序注释;5、完成控制箱内和面板的元器件布置图与安装接线图;6、列出所需电气设备器材的明细表(应包括:序号、文字符号、器材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作用)7、编制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格式见附件)。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目:基于PLC的XA6132型铣床控制系统设计二、系统组成铣床在金属切削机床中使用数量仅次于车床。

其主要用于加工零件的平面、斜面、沟槽等,装上分度头可以铣切直齿齿轮、螺旋面(如钻头的螺旋槽、螺旋齿轮)等零件。

还可以加装万能铣头和圆工作台铣切凸轮和弧形槽。

铣床的种类很多,有卧铣、立铣、龙门铣、仿形铣以及各专用铣床。

XA6132卧式万能铣床是应用最广泛的铣床之一。

XA6132型是在X62W型万能铣床的基础上增设电磁铁离合器抱闸制动,二者的其他机械结构是相同的,其电气控制电路也基本相同。

其结构如图所示,主要由底座、溜板、刀架支杆、悬梁、工作台、床身、升降台等几部分组成。

XA6132卧式万能铣床结构XA6132卧式万能铣床有三种运动:1、主运动:主轴带动铣刀的旋转运动。

2、进给运动: 工件相对于铣刀的移动,即加工中,工作台带动工件的移动或圆工作台的旋转运动。

3、辅助运动:工作台带动工件在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位的快速移动。

说明:工作台传动链示意图三、控制要求1、主电动机M1,完成主轴主运动和刀具进给运动的驱动,电动机采用直接起动,可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反转控制主要用于加工螺纹时,要求反转退刀),并可进行正反两个旋转方向的电气停车制动。

为加工调整方便,还具有正向点动功能。

2、电动机M2拖动冷却泵,在加工时提供切削液,采用直接起动停止方式,并且为连续工作状态。

3、快速移动电动机M3,电动机可根据使用需要,随时手动控制起、停。

4、要求有局部照明和必要的电气保护和联锁。

四、设计任务1、根据控制要求,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绘出电气控制原理图,包括主电路和PLC的控制电路接线图,本设计要求采用S7-200 PLC;2、重要电器元器件的选择和有关计算;3、进行PLC元件的I/O地址分配;4、根据控制要求,编制PLC控制程序(梯形图和指令表),并适当给出一些程序注释;5、完成控制箱内和面板的元器件布置图与安装接线图;6、列出所需电气设备器材的明细表(应包括:序号、文字符号、器材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作用)7、编制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格式见附件)。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目:基于PLC的T68型镗床控制系统设计二、系统组成镗床是冷加工中使用比较普遍的设备,主要用于加工精确的孔和各孔间相互位置要求较高的零件,如钻孔、镗孔、铰孔、扩孔及加工端面等。

而这些工件的加工对于钻床来说是难以胜任的。

镗床可分为卧式镗床和坐标镗床两类。

T68型卧式镗床是镗床中应用较广的一种,主要用于钻孔、镗孔、扩孔、铰孔及加工端平面等,使用一些附件后,还可以车削圆柱表面、螺纹,装上铣刀可进行铣削。

T68型卧式镗床(其直径为85mm)主要由车身、前立柱、镗头架、工作台、后立柱、尾架、上、下溜板等几部分组成。

其结构如图所示。

T68型卧式镗床的结构镗床在加工时,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由镗杆或花盘上的固定刀具进行加工。

在工作过程中,镗轴一面旋转,一面沿轴向作进给运动。

T68型卧式镗床的运动形式有三种:1、主运动:镗轴与花盘的旋转运动。

2、进给运动:工作台的前、后、左、右;主轴箱的上、下;镗杆的进、出运动;花盘上刀具的径向运动。

进给运动除可以自动进给外,还可以进行手动进给和快速移动。

3、辅助运动:工作台的旋转、后立柱水平移动、尾架的垂直移动及各部分的快速移动。

主轴每转的进给量可以在0.01mm~6mm范围内变化;花盘每转滑块进给量在0.08mm~12mm范围内变化。

镗床有坐标测量,帮助定位。

主轴箱垂直坐标与工作台横向坐标采用感应同步器的数字显示装置,读数精度为0.01mm。

三、电力拖动方式和控制要求1、拖动方式1)主电动机M1:主电动机为双速电动机,机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由主电动机来拖动。

主轴旋转和进给多要求有较大的调速范围,所以采用机电联合调速。

即用变速箱进行机械调速,用交流双速电动机完成电气调速,低速时将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高速时将定子绕组接成双星形。

各方向的运动由相应的手柄选择各自的传动链来实现。

2)快速电动机M2:为了缩短调整工件和刀具间相对位置的时间,机床各部件的快速移动由快速手柄操纵快速电动机M2实现。

2、控制要求1)主电动机M1:主电动机可正反转连续运行、正、反转点动、正、反方向的制动和双速调速。

制动采用电磁离合器带动的机械制动装置。

主电动机在低速时可以直接起动,在高速时,控制电路要保证电动机先以低速起动,经过延时后再接通高速电路,以减小起动电流。

为保证变速后齿轮进入良好的啮合状态,在主轴变速和进给变速时,主电动机要缓慢转动。

镗杆的进给运动和工作台水平移动两者只能取一,必须要有互锁。

2)快速电动机M2:正、反两个方向短时点动。

通过齿轮、齿条、丝杆的不同连接来完成各方向的快速运动。

四、设计任务1、根据控制要求,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绘出电气控制原理图,包括主电路和PLC的控制电路接线图,本设计要求采用如下1、S7-200 PLC;2、重要电器元器件的选择和有关计算;3、进行PLC元件的I/O地址分配;4、根据控制要求,编制PLC控制程序(梯形图和指令表),并适当给出一些程序注释;5、完成控制箱内和面板的元器件布置图与安装接线图;6、列出所需电气设备器材的明细表(应包括:序号、文字符号、器材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作用)7、编制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格式见附件)。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目:基于PLC的Z3040型摇臂钻床控制系统设计二、系统组成钻床为孔加工机床,主要用来加工外形较复杂,没有对称回转轴线的工件上的孔。

如钻孔、镗孔、铰孔及攻螺纹。

因此要求钻床的主轴运动和进给运动有较宽的调速范围。

Z3040型摇臂钻床的主轴的调速范围为50:1,正转最低转速为40 r/min,最高为2000 r/min,进给范围为0.05~1.60 r/min。

它的调速是通过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和变速箱来实现的。

也有的是采用多速异步电动机拖动,这样可以简化变速机构。

钻床按其结构型式不同,有立式钻床、卧式钻床、深孔钻床、多轴钻床及摇臂钻床等。

摇臂钻床适合于在大、中型零件上进行钻孔、扩孔、铰孔及攻螺纹等工作,在具有工艺装备的条件下还可以进行镗孔。

Z3040型摇臂钻床的结构如下所示。

Z3040型摇臂钻床结构1-底座 2-内立柱 3-外立柱 4-摇臂 5-主轴箱 6-主轴 7-工作台Z3040型摇臂钻床上运动形式有:1、主运动:主轴带动钻头的旋转运动;2、进给运动:钻头的上下运动;3、辅助运动:摇臂可沿外立柱的圆柱面上下垂直调整位置;主轴箱可沿摇臂的导轨横向调整位置;摇臂及外立柱绕内立柱转动至不同的位置;工作时可以很方便的调整主轴的位置(工件不动)。

后两者为手动,另外还需考虑主轴箱、摇臂、内外立柱的夹紧和松开。

摇臂钻床的主轴旋转运动和进给运动由一台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主轴的正反向旋转运动是通过机械转换实现的。

故主电动机只有一个旋转方向。

摇臂的上升、下降由一台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

主轴箱、立柱的夹紧和放松由另一台交流电动机拖动。

通过电动机拖动一台齿轮泵,供给夹紧装置所需要的压力油。

而摇臂的回转和主轴箱的左右移动通常采用手动。

此外还有一台冷却泵电动机对加工的刀具进行冷却。

三、控制要求1、主要控制电器为四台电机:主电动机、摇臂升降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冷却泵电机。

2、主电动机和液压泵电机采用热继电器进行过载保护,摇臂升降电动机、冷却泵电机均为短时工作,不设过载保护。

3、摇臂的升降,主轴箱、立柱的夹紧放松都要求拖动摇臂升降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能够正反转。

4、摇臂的升降控制:按下摇臂上升起动按钮,液压泵电动机起动供给压力油,经分配阀体进入摇臂的松开油腔,推动活塞使摇臂松开。

同时摇臂升降电动机旋转使摇臂上升。

如果摇臂没有松开,摇臂升降电动机不能转动,必须保证了只有摇臂的可靠松开后方可使摇臂上升或下降,可使用限位开关控制。

当摇臂上升到所需要的位置时,松开摇臂上升起动按钮,升降电动机断电,摇臂停止上升。

当持续1~3s 后,液压泵电动机反转,使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的夹紧液压腔,摇臂夹紧,同时液压泵电动机停止,完成了摇臂的松开—上升—夹紧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