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气控制实训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课程名称:电机与电气控制
课程类型:选修课
适用年级:高中/本科
课时安排:36学时
授课目标:
1.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掌握电机的分类和特点;
3.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能够进行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和搭建。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电机基础知识
1.电流与电磁感应
2.线圈、磁场和磁力的相互作用
3.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原理和区别
4.电动机的分类和特点
5.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计算
第二单元:电机控制
1.单相电机的启动方法
2.三相电机的启动方法
3.软启动器的原理和应用
4.高低压控制电路的设计和搭建
5.电机保护装置的选择和应用
第三单元:电气控制系统
1.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控制信号的传输和解码
3.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4.控制回路的设计和搭建
5.安全控制装置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方法:
1.讲授与讨论结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电机与电气控制的理解。

2.实验与演示结合:通过设计和搭建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气控制的工作原理。

3.互动与实践结合: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和实际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与考核:
1.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小组讨论报告:就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4.期末考试:笔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电机和电气控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教材:。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课程类型:电气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应用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电机与电气控制的理论知识,具备设计、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机基本原理:包括电机分类、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机转矩特性等。

2、电机控制理论:讲述电机控制的方法,如闭环控制、转速控制、电流控制等。

3、电机应用实践:介绍电机的应用场景,如直流电机在机器人、交流电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等。

4、电气控制系统:讲述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设计原则、常见控制电路等。

5、实验与实践: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机和电气控制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

2、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电机与电气控制的理论,提高实践技能。

3、项目实践: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机和电气控制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作为主教材。

2、实验设备:提供电机、变频器、控制器等实验设备,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践。

3、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如教学视频、技术文档等,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五、课堂实施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

2、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电机与电气控制的理论,提高实践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项目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电机和电气控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课堂测试:定期进行课堂测试,评估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理论的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答辩:在项目实践阶段,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答辩,评估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综合评估: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测试成绩、实验报告和项目答辩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提高空间。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有全面的了解,并具备应用该技术进行控制和维修电气设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电机基本原理
1.1电机的分类和结构
1.2电机的工作原理
1.3电机的性能指标
2.电气控制技术
2.1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要素
2.2电气控制信号的传输与处理
2.3电气控制系统的装置与设备
3.电机控制技术
3.1电机的启动与停止控制
3.2电机速度控制技术
3.3电机转矩控制技术
4.电气设备维修与故障排除
4.1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4.2电气设备的故障排除方法
4.3常见电气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机启动和停止控制、速度控制以及转矩控制的实验操作。

3.讨论研究:组织学生针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机控制技术的原理。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并分析和处理故障。

四、教学评价
1.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测试学生对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操作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电机控制技术实际应用的能力。

3.报告演讲:学生根据自主选择的课程相关主题进行报告演讲,评价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

五、教学资源。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分类;(2)掌握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3)熟悉电气控制的基本环节及其应用;(4)学会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运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兴趣;(2)增强学生对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电机概述1.1 电机的基本原理1.2 电机的分类1.3 电机的作用与地位第二章: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1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2 交流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3 步进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三章: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3.1 电机性能指标概述3.2 电机的运行特性3.3 电机性能测试方法第四章:电气控制基础4.1 电气控制的基本环节4.2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4.3 电气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第五章:电机控制系统及其应用5.1 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5.2 电机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与诊断5.3 电机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机的基本原理与分类;(2)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4)电气控制的基本环节及其应用;(5)电机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的计算;(2)电气控制系统的的设计与调试;(3)电机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与实验相结合;(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4)现场教学。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2)实验设备;(3)案例资料;(4)现场演示。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课堂提问;(2)实验报告;(3)小组讨论报告;(4)现场操作考核。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电机的根本工作原理,理解电机的主要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电机的调速原理和常见调速方法,能够进行电机的调速操作。

3. 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根本组成,掌握常见电气控制元件的使用方法。

4. 学会使用PLC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调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局部: 1. 电机根底知识 - 电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电机的主要参数和相互关系 - 电机的起动和停止方法 2. 电机调速技术 - 电机调速的根本原理 - 常见的电机调速方法及其应用 - 电机调速的控制电路设计和调试方法 3. 电气控制系统 - 电气控制系统的根本组成 - 常见的电气控制元件及其使用方法 - 电气控制系统的线路图设计和调试方法 4. PLC编程与调试 - PLC的根本原理和编程语言 - PLC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编程环境 - 使用PLC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调试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自进行电机调速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3. 讨论与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学生思维的活泼,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方法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实验操作技能、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评分: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评分,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期末考试成绩: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教材:推荐使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程?作为主要教材。

2. 实验设备:提供电机调速设备和电气控制实验箱,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调试。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第 1、2 课时课题:电磁学基础知识教学目的和要求:补充了解磁场的基本物理量以及铁磁材料的性质和磁路欧姆定律,掌握交流铁心线圈电路中的电磁关系并了解其功率损耗情况。

重点与难点:掌握铁磁材料的性质、交流铁心线圈电路中的电磁关系及其功率损耗。

教学方法:绘图说明,简单推正,结论分析,应用介绍,案例教学。

预复习任务:复习前期学的《电工技术基础》相关知识。

一、磁路的基本物理量磁场可由电流产生,用磁感线来描述。

磁场的强弱可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

磁感线可以看成是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

1)磁感线的回转方向和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遵守右手螺旋法则。

2)磁感线总是闭合的,既无起点,也无终点。

3)磁场中的磁感线不会相交,因为磁场中每一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1.磁通Ф磁场中穿过某一截面积A的总磁线数称为通过该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Ф,单位WB。

磁场中穿过某一截面积A的总磁线数称为通过该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Ф,单位WB。

当线圈中通以电流后,大部分磁感线沿铁心、衔铁和工作气隙构成回路,这部分磁通称为主磁通;还有一部分磁通,没有经过气隙和衔铁,而是经空气自成回路,这部分磁通称为漏磁通。

磁通经过的闭合路径叫磁路。

磁路和电路一样,分为有分支磁路和无分支磁路两种类型。

2.磁感应强度B描述磁介质中实际的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用B 表示。

均匀磁场中,若通过与磁感线垂直的某面积A 的磁通为Ф,则B = Ф/ A 所以磁感应强度也称磁通密度,单位T3.磁场强度H是进行磁场计算时引进的一个物理量,电流产生磁场外,介质被磁化后还会产生附加磁场。

单位安每米。

H 代表电流本身产生的磁场的强弱,反映了电流的励磁能力,大小只与该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与介质的性质无关;B 代表电流所产生的以及介质被磁化所产生的总磁场的强弱,其大小不仅与电流的大小有关,还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4.磁导率μ磁感应强度B 与磁场强度H 之比,是衡量物质导磁能力的物理量。

03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03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03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参数。

2.掌握电机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3.熟悉电机的常用控制方法和技术。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调试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

二、教学内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a.电动机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b.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变化规律。

2.电动机的分类和特点a.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分类。

b.不同类型电动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电动机的参数a.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

b.电动机的额定转速和效率。

c.电动机的负载特性和起动特性。

4.电动机的控制方法a.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b.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c.电动机的起动和制动控制方法。

5.电气控制系统a.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b.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c.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三、教学重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参数的理解和掌握。

2.电动机的分类和特点的熟悉和了解。

3.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和技术的运用和实践。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结合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验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资源1.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2.实验设备: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电气控制系统实验箱等。

3.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案例分析资料。

六、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电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讲授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结构,进行电机的分类和特点介绍。

3.分析不同电动机的参数,讨论其重要性和意义。

4.介绍电动机的常用控制方法和技术,讲解调速、起动和制动控制的原理和实践。

5.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调试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

6.结合实验和演示,让学生操作和观察电机的工作情况,并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7.总结课程内容,回顾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疑惑和问题。

八、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电机和电气控制技术的掌握和理解。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电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性能;(2)掌握电动机的启动、制动、调速的方法和原理;(3)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和设计方法;(4)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选用和使用电机;(2)能够分析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3)能够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4)能够对电机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2)激发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学习兴趣;(3)提高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电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性能;2. 电动机的启动、制动、调速的方法和原理;3.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和设计方法;4.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法和原理,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和设计方法;2. 演示法:展示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电气控制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3.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电机和电气控制线路的实验;4. 案例分析法:分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材;2. 实验设备:电机、电气控制线路实验台;3.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操作;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基本知识的掌握;3. 课程设计:让学生设计并安装一个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电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性能;2. 第3-4周:电动机的启动、制动、调速方法和原理;3. 第5-6周: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和设计方法;4. 第7-8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5. 第9-10周:课程设计,学生设计并安装一个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和原理;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和设计方法;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能互相配合,具有团队协作能力;
3.能养成很好 的自学能力。
应用性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
3.熟练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试验方法。
训练项目
(任务)
1.通过给出引导性问题,独立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问题的解答与学习;
2.阅读直流电机控制电路图。
教学媒体准备
1.电力拖动训练装置;
8、试验总结,同学生们互相交流
试验实训教案3:测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参数和工作特性
课程
名称
《电机与电气控制》
学时
4
序号
3
授课
班级
日期
任课教师
课题
测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测试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
1 .测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参数。
2 .用直接负载法测取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关键能力:
1.能够向大家介绍简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性知识,锻炼良好的表达能力;
2 .单相变压器一台。
3 .功率表一块。
4 .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各两块
5 .万用表一块。
6 .导线若干。
时间安排:课时(4)
1.准备20′
2.接线与检查50′
3.试验、调试、读数、记录100′
4.填写试验报告,分析数据20′
5.试验小结10′
试验步骤:
1、接线 连接单相变压器空载试验的工作电路
2、通电测试空载试验数据
时间安排:课时(4)
1.准备20′
2.接线与检查50′
3.试验、调试、读数、记录100′
4.填写试验报告,分析数据20′
5.试验小结10′
试验步骤:
1、接线
按上图接线,
2、启动操作
3、操作反转
4、调速操作
5、记录试验参数,填写试验报告
表1
n
If(mA)
表2
n
Ua
Ra
6、试验总结,同学生们互相交流
试验实训教案2:测定单相变压器的参数和外特性
3 .校正直流发电机一台。
4 .功率表两块、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块。
5 .直流电流表两块。
6 .万用表和转速表各一块。
7 .导线若干。
时间安排:课时(4)
1.准备20′
2.接线与检查50′
3.试验、调试、读数、记录100′
4.填写试验报告,分析数据20′
5.试验小结10′
试验步骤:
1.空载试验
l )按上图接线。异步电动机绕组为 △ 接法(UN=220V ) ,直接与测速发电机同轴连接,负载电机 MG 不接。
2.能互相配合,具有团队协作能力;
3.能养成很好 的自学能力。
应用性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单相变压器的结构;
2.掌握单相变压器的原理;
3.熟练单相变压器的试验方法。
训练项目任务)
1.通过给出引导性问题,独立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问题的解答与学习;
2.阅读单相变压器控制电路图。
教学媒体准备
1.电力拖动训练装置;
2.能互相配合,具有团队协作能力;
3.能养成很好 的自学能力。
应用性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基本电气控制元件;
2.掌握直流电机的基本控制方法;
3.熟练掌握直流电机启动与调速方法。
训练项目
(任务)
1.通过给出引导性问题,独立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问题的解答与学习;
2.阅读直流电机控制电路图。
教学媒体准备
1.电力拖动训练装置;
2.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视频教学资料;
3.实训记录单。
教学
过程
引导性问题:
1、单相变压器的原理
2、单相变压器的调速方法
3、单相变压器试验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4、试验接线图:
图1 单相变压器空载试验工作电路
图2 单相变压器短路试验工作电路
图3 单相变压器负载试验工作电路
试验器材:
1 .单相交流可调电源。
试验实训教案1:并励直流电动机起动调速控制
课程名称
《电机与电气控制》
学时
4
序号
1
授课班级
日期
任课教师
课题
并励直流电动机起动调速控制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
1、了解电机实验基本要求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了解电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及电源布置。
3、掌握直流电机的基本接线方法和实际操作方法。
关键能力:
1.能够向大家介绍简单的并励直流电动机原理性知识,锻炼良好的表达能力;
2.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视频教学资料;
3.实训记录单。
教学
过程
引导性问题: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3、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参数和工作特性试验接线图: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参考电路
试验器材:
1 .三相调压交流电源和直流励磁电源各一套。
2 .三相笼形转子异步电动机一台。
3)短路试验通电前,一定要检查电源电压是否调到零位。调节电压要缓慢,以防电路出现过流的危险。
4)短路试验测量要快,否则线圈发热会引起电阻变化,影响测量精度。 5 .测试电阻性负载的外特性时,要严格保持电源输人电压不变。每次负载改变时都要调节电源输人电压,使 u , = UIN 。
7、技能训练考核评分记录表
2 )把交流调压器调至电压最小位置,接通电源开关S1,逐渐升高电压,使电动机启动旋转,观察电动机旋转方向。如转向不符合要求,则切断电源,调整相序,使电机旋转方向符合要求。
3 )保持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空载运行数分钟,使机械损耗达到稳定后再进行试验。
4 )调节电压由 1 .2 倍额定电压开始逐渐降低电压,直至电流显著增大为止。在此范围内读取空载电压 U0、空载电流I0和空载功率P0共取 5-6 组数据记录于表 1 中。
课程
名称
《电机与电气控制》
学时
4
序号
2
授课
班级
日期
任课教师
课题
测定单相变压器的参数和外特性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
1 .测试单相变压器的变比。
2 .测试单相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励磁参数。
3 .测试单相变压器的额定铜损耗和短路参数
4 .测试单相变压器的外特性。。
关键能力:
1.能够向大家介绍简单相变压器原理性知识,锻炼良好的表达能力;
3、单相变压器空载试验数据
表1:单相变压器空载试验
4、单相变压器短路试验工作电路。按上图2接线并在表中记录参数
表2:单相变压器短路试验工作电路
5、单相变压器负载试验
表3:单相变压器电阻性负载的外特性 UI=______V
6、注意事项 :
1)变压器必须接人可调交流电源,不可直接施加额定电源电压。
2 )在实训过程中,应注意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的合理布置及量程选择。空载试验与短路试验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相对位置是不同的,功率表的接法也不同。
2.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视频教学资料;
3.实训记录单。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程
引导性问题:
1、直流电机的原理
2、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
3、直流电机控制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4、试验接线图:
试验器材:
1、直流电动机 1台
2、起动器 1台
3、滑线变阻器 1只
4、电流表 1只
5、电压表 1只
6、转速表 1只
7、电工工具 若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