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1.1-走进生物实验室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1.1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2冀教版(五篇模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1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2冀教版(五篇模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1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2冀教版(五篇模版)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上册《1.1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2 冀教版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2.说明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3.举例说出观察的基本方法。

4.描述采集与制作植物标本的基本方法。

5.描述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

6.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技能性目标1.使用显微镜。

2.尝试观察和测量的基本方法。

3.尝试制作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

4.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3.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2.说明显微镜主要部件的结构及作用。

技能性目标尝试使用显微镜。

情感性目标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实验常用器具(镊子、滴管、烧杯、解剖针、滴瓶、酒精灯、培养皿、载玻片和盖玻片等)、显微镜学生:搜集有关显微镜发展史、显微镜用途以及电子显微镜的资料。

组织教学:一、引言我们的地球是一个五彩缤纷、充满神秘色彩的家园,绿荫丛丛的树林,美丽芬芳的鲜花,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令人畏惧的猛兽……面对大千世界,你一定产生或许许多多的疑问:鲜花为什么有各种颜色?一粒种子为什么能长成参天大树?鸟儿为什么能在天上飞?鱼儿为什么会在水中游?用心爱心专心 1观察和实验时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现在让我们拿起观察、实验这把“钥匙”,开启生物科学之门,探究生命的奥秘,解开心中的一个个疑团。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

(板书)在小学自然课上,同学们就非常喜欢学习与生物有关的知识,升入中学后我们就要在生物实验室中学习了,老师看到同学们非常兴奋,可是你知道在生物实验室里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呢?二、讲授新课1.熟悉本校生物实验室的设施,了解实验室规则。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课件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课件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视野变暗。
1-1 走进生物实验室
Walk into the biology lab
1号(放大50倍)
2号(放大400倍)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3号(放大150倍)
4号(放大800倍)
1-1 走进生物实验室
Walk into the biology lab
学生实验守则
一、遵守各项制度,严格按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
二、保持环境卫生。
三、保持安静,听从教师指导。
四、实验前明确实验目的、方法、步骤。
五、实验前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及时向教师汇报。
1-1 走进生物实验室
Walk into the biology lab
平面镜:光线强时用
反光镜
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光线较强时:小光圈、平面镜
光线较弱时:大光圈、凹面镜
1-1 走进生物实验室
Walk into the biology lab
镜头
目镜与物镜比较:
图示
放大倍数特点
目镜
镜头越长,放大倍
数越( 小 )
物镜
镜头越长,放大倍
数越( 大 )
显微镜的
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1-1 走进生物实验室
Walk into the biology lab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
物镜

10×
16×
10×
50×
100×

七年级生物上册1.1.1走进生物实验室课件1冀教版(精)

七年级生物上册1.1.1走进生物实验室课件1冀教版(精)

• 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 看到的细微结构呢?
• 放大镜
• 显微镜
• 显微镜的光学结构 • 目镜 • 物镜 • 反光 镜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 大倍数 • 目镜 • 放大作用
物 • 放大作用 镜
• 支持和连接, • 镜筒
• 并让光线通过
• 转换器 • 安放和转换物镜
注意
• 使用实验器具进行生物实验时,要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实验结束后,要 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 3.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 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 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 •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切 断电源、水源和热源等。
试试看
• 用放大镜观察清洗之前和清洗之后的手 掌表面,看看有何不同,你能从中得到 什么启示?
• 1.在生物实验室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 2.为什么要严格遵守实验守则?
• 3.想一想,课前、课中、课后应该注意 些什么问题呢?
• 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1.进实验室上实验课前要预习 2.在实验室要保持良好次序,首先检查实 验仪器,器材,药品等是否齐全 3.实验中,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如出现异 常或意外事故,要立即停止实验并及时向 教师报告 4.实验结束,切断电源,水源,火源,清 洗有关器皿,整理好仪器等,打扫实验室。
• 解 剖 盘 • 镊 子
• 解 剖 剪
• 计量器具 • 天 平 • 量 筒
• 加热器具 • 石棉网 • 三脚 架 • 酒精灯
• 通用器 具
• 试 管 • 烧
• • • •
杯 药匙 研钵 试剂瓶 培 养 皿
• 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应注意事项? • 1.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 到他人 • 2.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 物体

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教学设计 (第1课时)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教学设计 (第1课时)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1)通过学习课本内容,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通过尝试操作显微镜,学会正确、规范地使用显微镜。

2.科学思维:通过练习操作显微镜,培养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能力。

3.探究实践:能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培养使用实验器具的能力。

4.态度责任:形成正确、规范操作显微镜的初步意识,认同显微镜在生物学和其他学科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养成科学实验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2.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使用光学显微镜。

三、教学设计思路对于刚进入初一的新生来说,学习显微镜实验器具有一定的难度。

在导入前引用一滴水下的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抛出问题使用什么工具可以观察这么美丽的微观世界呢?引出显微镜。

通过简述显微镜的发展史,让学生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重点讲解中学生常使用的光学显微镜,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抛出连续的问题,引导学生一一作答。

在讲解显微镜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结构学生可能不熟悉具体的功能,教师可以进行实物展示,学生逐一识别,并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最终知晓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通过详细地讲解,教师演示,再让学生练习,逐渐培养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显微镜的意识。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播放视频“一滴水下的世界”,提出问题:一滴水下的世界丰富多彩,蕴藏着无穷的奥秘,而我们通常无法用肉眼看到,那么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观察这多姿多彩的微观世界呢?【新课学习】学习目标一:显微镜的发展史教师介绍显微镜发展史:17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磨制出一块独特的小透镜,他把小透镜镶在一个架子上,又在小透镜下面安装了一块带孔的铜板。

将小透镜对准微小物体时,光线从小孔射入,他能从小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被放大了的物像。

这就是一种早期的显微镜。

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使用实验器具研究生物学的进程。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走进生物学实验室》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走进生物学实验室》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走进生物学实验室》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走进生物学实验室》是苏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的开篇内容。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学实验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认识常用的生物学实验器具,为后续的实验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说明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实验室的环境和设备,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生物学实验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2.认识常用的生物学实验器具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的实验器具。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生物学实验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2.常用生物学实验器具的名称和用途。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等较复杂的实验器具。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实验充满好奇和期待,但缺乏实验操作的经验和技能。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生物学实验室的图片、视频以及实验仪器的实物,让学生对实验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实验室的规则、安全注意事项、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

3.任务驱动法: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如让学生辨认实验仪器、了解实验操作流程等,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关于实验室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学法】:1.观察法: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展示的实验室相关资料,仔细观察实验仪器的外观和结构,获取直观的信息。

2.听讲法:专心聆听教师的讲解,理解实验室的规则、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等重要知识。

苏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1.1.1 走进生物实验室 教学设计

苏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1.1.1  走进生物实验室  教学设计

第一章认识细胞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课题走进生物学实验室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临时玻片标本。

过程与方法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尝试应用多种教学资源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实验的真实性。

教学重点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

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究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同学们,我们进行科学探究常用的有哪些器具呢?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讨论回答:放大镜、显微镜。

设计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认识显微镜教师拿一台显微镜指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1)目镜:放大倍数与目镜镜筒长短成反比;(2)物镜:放大倍数与物镜镜筒长短成正比;(3)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4)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大;(5)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6)转换器:调换物镜;(7)镜臂:连接作用;(8)载物台:放玻片;(9)压片夹:固定玻片;(10)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学生两人一组,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教材边操作显微镜,然后观察。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激发学生对显微镜使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对显微镜进行正确的取镜和安放。

弱;(11)通光孔:光线通过;(12)反光镜:使光线射入物镜;(13)镜柱:支持镜身;(14)镜座:稳定镜身。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探究二、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左手托,右手握。

2.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光线明亮时使用反光镜的平面镜,光线暗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

1.1.1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第2课时课件(共29张PPT)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第2课时课件(共29张PPT)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用纱布覆盖的碗 中的肉腐烂了, 但没有产生蛆。
对照实验:同样大小的玻璃碗上是否覆盖有纱布
碗口覆盖纱布
实验变量:肉与蝇是否直接接触
(实验组) 碗口敞开
(对照组)
03 开展科学探究
——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新知探究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得出初步结论后,我们通常应该重复 进行几次实验,以确认获得的证据是一致的,这样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01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观察器具
放大镜
新知探究
01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解剖器具
新知探究
解剖盘
剪刀
镊子
刀片
01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计量器具
新知探究
量筒
托盘天平(含砝码)
01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加热器具
新知探究
酒精灯
三脚架
陶土网
01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通用器具
新知探究
03 开展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新知探究
1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
22.解决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3.科学探究还需要通过实验等方式来获得证据;
4 .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实验次数等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 5 .分析与判断证据等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此外,还要善于表达和交流。
课堂小结
02 遵守实验室安全准则 实验开始前
新知探究
应该学习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标识,不要随意触摸或启动仪器设备。
当心爆炸 当心腐蚀 当心伤手 当心中毒 当心触电 当心火灾
02 遵守实验室安全准则
新知探究
实验过程中
必须先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严格按照实验规范进行实验,特别要注意 安全操作。

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学期(2024苏教版)

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学期(2024苏教版)

1.1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器具
显微镜起源 认识光学显微镜
1. 观察器具:放大镜等。 2. 解剖器具:解剖盘,剪刀,镊子,刀片等。
使用光学显微镜
其他实验器具
实验室安全规则
1.1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器具
显微镜起源 认识光学显微镜
3. 计量器具:量筒,托盘天平(含砝码)等。
使用光学显微镜
其他实验器具
1.1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器具
显微镜起源 认识光学显微镜
①选择目镜: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如 5×)
使用光学显微镜
其他实验器具
实验室安全规则
1.1 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器具
显微镜起源 认识光学显微镜 使用光学显微镜
②选择物镜:转动转换器选择物镜。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
较低的物镜 (如
10×),因为这时
【解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 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 照实验。其中“研究一种条件”是该实验的实验变量。由 此可知,在对照实验中,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实验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1.2 开展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在科学探究中,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观点,并与 他人交流。
实验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例题展示
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C ) A.所有变量都不同 B.所有变量都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 对照实验中,要控制单一变量,即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 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应该相同。
根据假设“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可以设置对照实验: 将两块大小相同的肉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碗中,其中一个碗 口覆盖纱布(实验组),碗中的肉和外界的蝇无法直接接触 ;另一个碗口敞开(对照组),蝇可以直接接触到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5x、10x、15x三个目镜,
有10x、15x、45x三个物镜,那么这台显微 镜的最低放大倍数和最高放大倍数分别是 ( ) C A.50、225 B.100、450 C.50、675 D.150、675
注意:用完酒精灯,不可 用嘴吹灭,因为吹时很可 能使火焰缩入灯内,使灯 内酒精燃烧起火或造成爆 炸事故。用完后必须用灯 帽盖灭。盖灭后,还要将 盖打开,使空气进入,再 盖上,使得下次容易打开。 用后盖紧灯帽防止酒精挥 发。 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 热。
培养皿可用来盛放培养液或培养基,
进行细胞或组织培养
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时托载标本的 玻璃片
烧杯——可用 于加热、配制 溶液,转移液 体。
滴瓶——可用来盛放少量实验试剂
使用实验器具进行生物实验时,
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 全。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 工作。
当堂练
1、在实验课上,如果不遵守学生实验守则将
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2、将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用线连起来。 粗准焦螺旋 放大物象 细准焦螺旋 小范围升降镜筒 物镜和目镜 大范围升降镜筒 反光镜 反射光线 压片夹 固定玻片标本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应用
1.科研部门利用它研究物体的微观结构;
2.在医院里,血常规检查、尿液检查等
多项检查都需要显微镜; 3.对动物和植物进行检疫也需要用到显 微镜。
除了显微镜外,你们还知 道有哪些器具同样在实验 中要用到呢?
常用的加热工具 ——酒精灯
1、取送显微镜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
住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用一只手提起
显微镜。 2、镜头的切换一定要使用转换器,以免使光轴 发生弯曲。 3、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时,不要用力过猛,以 防止机件损伤,调节失灵。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
显微镜有两套透镜——目镜和物镜,目镜和
物镜的放大倍数决定了显微镜的整体放大倍 数。
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 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结 构呢?
放大镜
显微镜
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是研究生物科学不可缺
少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 到一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 显微镜由多个部件组成,这些部 件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1 8 9 10 3 11 12 13 14 4 5 6 7 2
目镜: 放大作用 镜筒
第一节 走进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是学习生物学 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观 察、实验,了解生命现象, 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
在进行生物实验时,一定 要严格遵守学生实验守则。 这样不仅能够是实验顺利 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 还可以避免不正确的操作 引发的意外事故和不必要 的伤害。
想一想
支持和连接, 并让光线通过
转换器
转动物镜
物镜
放大作用
载物台
放置标本
遮光器
通过调节光圈 来调节光线
反光镜
反射光线
粗准焦螺旋
大幅调节镜筒高度 从而调节焦距
细准焦螺旋
细微调节镜筒高度 从而调节焦距
镜臂
支撑、连接和持握
通光孔
让光线通过
压片夹
固定玻片
镜柱
支撑并调节角度
稳定镜身
镜座
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