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电荷预习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电荷》学案

初中物理《电荷》学案

第五章第一节电荷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原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二、预习内容:(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第98页-100页的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请将你的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并保证在20分钟之内独立完成。

)1、摩擦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它具有什么特点?2、自然界中存在着哪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怎样?3、什么是元电荷?有些物体为什么带电?而有时候为什么不带电?4、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三、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课内探究学案一、明确目标:(请小组合作交流“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小组内汇总起来,写到黑板上)二、合作探究:1、电荷提问:1、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你有过这种体会吗?你知道上面提到的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吗?引入课题2、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动手做一下)实验:将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去靠近碎纸屑,会发生什么情况?(学生动手,小组讨论)师生总结:摩擦起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合作探究:⑴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⑵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⑶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

思考:这几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总结,教师加以指导)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元电荷(小组合作、自学课本、讨论探究)摩擦起电的实质:。

e = C4、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探究要求:取一个验电器不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观察验电器的金属箔片。

八年级科学上册 4.1 电荷与电流导学案(1)(无答案)(新

八年级科学上册 4.1 电荷与电流导学案(1)(无答案)(新

电荷与电流(1)学校八()班姓名组别一、课前尝试1.自然界有两种电荷,一种电荷,另一种电荷。

2.课前准备: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电学仪器。

二、新知尝试(一)摩擦起电1.尝试一: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后,让玻璃棒靠近小纸屑,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会小纸屑,说明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

2.摩擦起电原因: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一种带电;另一种带电。

通常情况下,带电量相等,所以互相抵消,摩擦使一个物体上的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得到电子带电失去电子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电。

这些物体所带电荷叫。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尝试二:课本P122活动。

结论: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二)电流与电路1.电源:。

电流的形成原因:。

电流的方向:科学上规定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电流由移动形成的,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

2.尝试活动:P124结论:把、和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电路叫做电路。

3.电路状态通路(闭合电路):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开路:某部分电路,电流没有通过用电器。

短路:电流不通过用电器,直接与电源形成回路。

由于电路中过大,会损坏;严重时会引发火灾,必须谨防。

三、同步尝试1.自然界中只有电荷。

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上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用上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2.甲、乙两种物体互相摩擦后都带上电荷,若甲物体与所带负电荷的丙物体相排斥,则乙物体必定能丙物体,乙物体一定带电荷。

3.电流是由形成的,科学上规定4.手电筒的外壳上的按钮起着的作用,干电池是,小灯泡是的作用,金属外壳和尾部的弹簧起着作用。

5.关于电源短路及其危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短路就是连接电路用的导线很短B、短路没有危害,并且节省导线C、短路就是电路中没有开关D、短路时,电源会发热而烧坏四、变化尝试6.摩擦起电是()A、转移正电荷的过程B、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电子和质子同时转移的过程D、创造电荷的过程7.下列有关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形成B、只有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C、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D、在电源外部,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定向移动到负极形成电流8.如图是电视机显像管的示意图、一束电子流由阴极K射向荧光屏S处,则电流方向为五、综合尝试9.小明接了一个电路,但是当开关合上时灯却不亮,你认为会是什么原因,怎么样去证明? 可能是灯丝断了;可能是导线断了;可能是开关接触不良;可能是导线接线松了10. 下图所示电路中,灯泡处于通路状态的是_________,处于断路状态的是_________,处于短路状态的是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第一节《电荷》学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第一节《电荷》学案

第五章第一节《电荷》学案班别姓名习效果一、学习目标和要点:1、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则说物体带了电荷。

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

2、被绸子摩擦过的玻璃带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葆相互吸引。

4、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5、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1e=1.6×10-19c6、金属中有些电子可以移动,人们把可以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二、自主学习:1、用绸子在玻璃上摩擦,使玻璃棒上带了电。

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做。

2、自然界中存在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3、物体带电主要是由于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有了而带负电,缺少了就带正电,因此,摩擦起电创造了电,实质是电子的过程。

4、金属导电靠的是,它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

5、绝缘体与导体之间并没有,如干燥的木头是体,而潮湿以后变成体。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时纸屑被吸起B、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把钢针沿着硫铁摩擦几下,钢针可吸引铁屑D、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会吸附许多细微物7、用三个细线吊起来的轻质小球,它们任意两个接近时都相互吸引,关于这三个轻质小球的带电情况,以下决断正确的是()A、两个带正电荷,一个带负电荷B、一个带电荷,两个不带电荷C、两个带负电荷,一个带正电荷D、两个带异种电荷,另一个不带电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能导电说明导体内部有多余的电子B、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它不能带上电荷C、直接用手拿着金属棒与毛皮摩擦时,金属棒不会带电D、通常情况下,塑料、玻璃、石蜡、空气都是绝缘体9、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绝缘体的是()A、空气、塑料、人体B、陶瓷、湿木材、橡胶C、空气、油、塑料D、玻璃、油、大地三、学后提高:1、自然界只有种电荷,验电器是用来的仪器,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电荷》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电荷》学案

第五章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课标要求:通过实验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了解电荷,初步认识导体和半导体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摩擦起电现象2.通过实验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3.通过阅读知道元电荷的概念4.通过阅读知道导体和绝缘体预习检测:1.梳子、衣服、塑料尺等能够吸收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们带上了___,或者说带上了______。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自然界只有_____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____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_____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

3.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我们可以从难电器的张角大小来判断所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叫做电荷量,简称______。

它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为________。

物质是由______组成的,______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____电,电子带________电。

5.电荷在导体中______________移动。

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导体。

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绝缘体。

金属内部有可以自由移动的______________。

课堂学习:活动一:体验各种摩擦起电的实例活动二:阅读课本和通过实验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活动三:通过实验了解验电器的使用和作用活动四:通过阅读了解原子结构和摩擦起电的原因活动五:通过阅读和实验了解导体和绝缘体课堂检测:基础检测:1.在干燥的天气里,用毛巾擦镜子,镜子表面往往粘有很多“毛毛”,这是因为镜子表面带了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2.自然界中有且只有____种电荷,一种是___电荷一种是____电荷。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节 电荷 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节 电荷 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图2 内容: 一 电荷 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 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 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了解原子结构及元电荷e=1.6×10-19C 。

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体会人们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过程;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电学,探 求电的知识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

三【课堂导学】 一 电荷1 阅读课本98页至100页内容,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小结: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 。

习惯上我们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 。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

2、认真观察5、1-2和5、1-3两个实验,并完成有关问题:①经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 (能或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②自然界只有 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

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难点聚焦:摩擦起电的原因:(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 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4)强调“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3、观察课本98页图5.1-3,结合课本98页最后一段内容,,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一个新的工具——验电器。

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 电荷(1)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 电荷(1)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1)导学案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1)第1 课时授课教师学生姓名班级学习时间设计人导学目标知道什么是摩擦起电现象,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知道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要点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原子结构验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课前导学1、自然界中只有种电荷。

用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2、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原子核由若干个_______和若干个_____组成。

质子带电,电子带电。

正常情况下,是由于物体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______,整个原子呈性,所以对外不显 _______。

3、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从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使分开。

摩擦起电过程中,如果物体得到电子,它就带电;如果物体失去电子,它就带电。

4、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荷,实质是__________的电子转移到了___________上,因而毛皮带___________。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实质是__________的电子转移到了___________上,因而丝绸带___________。

5、叫电量,单位是,单位的符号是。

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称为“1个单位电荷”,符号为“e”,1e=__________C。

4、验电器的原理是,验电器的作用是。

6、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能够持续供电的装置叫。

7、我们把 ________ ____ 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按照这个规定可知: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

8、电源是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使负极聚集。

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极流向极。

9、的物体叫导体,的物体叫绝缘体。

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就可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一节 电荷预习学案(无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一节 电荷预习学案(无答案)

第一节电荷我们来预习【学习目标解读】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现象;2知道电荷的种类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3.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生活中的物理】1.干燥的冬季,我们穿上毛衣后,晚上脱毛衣时经常看到闪亮的火光并听到“啪啪”的声响,有时接触到别人时还会“电”到别人,你能说说这是问什么吗?为什么夏天就不容易发生这种现象呢?2.有时我们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的时候,多次梳理后有些头发被梳子吸引住。

经查证我们说梳子“带了电”!是我们创造了原本不存在的电荷了吗?【课前自主预习】1. 物体具有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用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除摩擦以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叫。

2. 被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可用“”来表示;被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可用“”来表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3.电荷的多少叫,简称为。

电荷量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元电荷是的电荷,用表示。

1e = C。

电子是带有的元电荷。

4. 的物体叫导体,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明显的。

金属靠导电。

5.验电器的原理是。

它主要由、和组成。

我们来学习【核心要点梳理】1.2.3.4.【知识要点突破】1.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A.塑料梳子梳理干燥头发时头发变得蓬松 B.冬天用手摸冷铁棒时手被粘住C.运石油的卡车常在地面拖着一条铁链 D.冬季晚上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解析: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B.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带负电C.正电荷一定比负电荷的电量多D.要使物体带电,只有用摩擦的方法解析:【自主学习探究】1. 右图中验电器带正电,金属箔张开,现把带负电的棒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则验电器的金属箔()A.张开得更大B.正好合拢C.缩小张开角度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解析:2. 右图所示,A,B,C为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A带正电,C一定带正电B.如A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C.如B带正电,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解析:【思维学法训练】1. 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可判断,该物体是()A.带负电 B.带正电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解析:2. 对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带电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C.导体容易导电,但不能带电D.导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带电解析:【自主学习反馈】1.2.3.4.。

八年级物理《电荷》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电荷》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电荷》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学习重点】电荷种类及相互作用,验电器原理,原子结构【学习难点】原子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原因【学习过程】情境体验引入新课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潜能开发自主探究活动一:认识电荷1、做一做想一想: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羽毛等轻小物体,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请你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3、两种电荷做一做想一想: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什么现象?b: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什么现象?由a、b两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c: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细分析:讨论分析以下材料: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

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方法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科学的推理,以前学习 _______用到过此方法。

精阅读:阅读课本98页倒数第三自然段找出正、负电荷的规定,并记录在下面。

正电荷:指被_____摩擦过的_____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_____摩擦过的_____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电荷预习学案(无答案)
我们来预习
【学习目标解读】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现象;
2知道电荷的种类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3.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生活中的物理】
1.干燥的冬季,我们穿上毛衣后,晚上脱毛衣时经常看到闪亮的火光并听到“啪啪”的声响,有时接触到别人时还会“电”到别人,你能说说这是问什么吗?为什么夏天就不容易发生这种现象呢?
2.有时我们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的时候,多次梳理后有些头发被梳子吸引住。

经查证我们说梳子“带了电”!是我们创造了原本不存在的电荷了吗?
【课前自主预习】
1. 物体具有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用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除摩擦以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叫。

2. 被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可用“”来表示;
被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可用“”来表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3.电荷的多少叫,简称为。

电荷量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元电荷是的电荷,用表示。

1e = C。

电子是带有的元电荷。

4. 的物体叫导体,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明显的。

金属靠导电。

5.验电器的原理是。

它主要由、和组成。

我们来学习
【核心要点梳理】
1.
2.
3.
4. 【知识要点突破】
1.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
A.塑料梳子梳理干燥头发时头发变得蓬松 B.冬天用手摸冷铁棒时手被粘住
C.运石油的卡车常在地面拖着一条铁链 D.冬季晚上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
解析:
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
B.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带负电
C.正电荷一定比负电荷的电量多
D.要使物体带电,只有用摩擦的方法
解析:
【自主学习探究】
1. 右图中验电器带正电,金属箔张开,现把带负电的棒与验电器金属球
接触,则验电器的金属箔()
A.张开得更大B.正好合拢
C.缩小张开角度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解析:
2. 右图所示,A,B,C为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
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A带正电,C一定带正电
B.如A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
C.如B带正电,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
解析:
【思维学法训练】
1. 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可判断,该物体是()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
解析:
2. 对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带电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C.导体容易导电,但不能带电
D.导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带电
解析:
【自主学习反馈】
1.
2.
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