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冷三联供
冷热电三联供的形式及成本分析

冷热电三联供的形式:内燃机+余热利用系统;燃气轮机+余热发电机组;燃气轮机+余热利用系统;微燃机+余热利用系统。
内燃机+余热利用系统:内燃机:四冲程内燃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内燃机余热:烟气、缸套水;余热利用系统:热水烟气直燃机、板式换热器。
余热利用系统:制冷:烟气→烟气热水型直燃机中烟气高发;缸套水→烟气热水直燃机中热水发生器。
制热:烟气→烟气热水型直燃机中烟气高发;缸套水→板式换热器。
设计参数及原则设计参数:对象:办公楼,建筑面积:2万平冷负荷:50w/m2,热负荷:56w/m2电负荷:30-67w/m2采暖期:11月-4月,128天制冷期:6月-9月,88天每个工作日,机组运行10小时7:30-17:30周六日不起动,采用市网运行设计原则:以办公楼最低电负荷为标准选配发电机,产生的余热即烟气和缸套水进入烟气热水型直燃机和板式换热器制冷制热。
机组选型:电负荷:0.03×20000=600KW冷负荷:0.05×20000=1000KW热负荷:0.056×20000=1120KW发电机选型:J312额定发电功率:635KW 发电效率:40.4%额定余热功率:744KW 排热效率:46.5%可利用烟气:3400kg/h,402KW,500℃可利用热水:26.6m3/h,342KW,79-95℃:发电机组参数采用颜巴赫系列利用的余热主要为:烟气和缸套水余热机组选型:BZHE125型出力系数为:100%燃气、50%烟气、23%热水出力系数:在多能量源的条件下,某一能量源的额定功率占额定总功率的比例。
额定制冷量:1454KW 天然气:106m3/h额定制热量:1121KW 天然气:120m3/h烟气量:4873m3/h,热水量:41.1m3/h:余热机组参数采用远大系列。
负荷计算:制冷:该直燃机烟气出力最多为满负荷的50%,出力系数为0.5。
计算公式:制冷量=排烟量/额定排烟量×额定制冷功率×出力系数×发电机负荷比例。
冷热电三联供简介及其优化措施

冷热电三联供简介及其优化措施一、冷热电三联供的概念分布式能源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是指将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
小容量(几千瓦至50MW、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的输出冷、热、电能的系统,减少了能源输送系统的投资和能量损失。
分布式能源的先进技术包括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燃料电池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等多种形式。
冷热电三联供,即CCHP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用于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所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向用户进行供热、供冷经过对能源的梯级利用使能源的利用效率从常规发电系统的40%左右提高到80%左右,能源梯级利用效率达到60%〜80%,大量节约一次能源。
因此说,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分布式能源的先进技术之一,也是最具实用性和发展活力的系统。
典型的燃气冷热电三联产系统一般包括动力系统和发电机、余热回收装置、制冷或供热系统等组成部分,主要用到的发电设备有小型和微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燃料电池等;空调设备有余热锅炉、余热吸收式制冷机以及以蒸汽为动力的压缩式制冷机等。
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冷热电联产系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方案的可选择范围较大。
二、冷热电三联供的优点①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传统火电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可达到60%-80%.燃气锅炉直接供热的效率虽然能达到90%,但是它的最终产出能量形式为低品位的热能,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中有45%左右的高品位电能产出.因此燃气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比传统的大电网供电和燃气锅炉直接供热的传统供能方式有大幅度提高。
②电力燃气消耗双重削峰填谷、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在传统的能源结构中,夏季大量电空调的使用和冬季大量燃气锅炉采暖的使用造成了夏季用电量远高于冬季、冬季用气量远高于夏季的情况,这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导致了相关市政设施的低投资效率,造成了资源浪费。
冷热电三联供综合阐述

一、冷热电三联供概念:冷热电联产是指使用一种燃料,在发电的同时将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做到能源阶梯级利用;冷热电联供系统一般由动力系统、燃气供应系统、供配电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监控系统等组成。
按燃气原动机的类型不同,分为燃气轮机联供系统和内燃机联供系统。
与传统的击中式供电相比,这种小型化、分布式的供能方式。
可以使能源的综台使用率提高到85%以上。
一般情况可以节约能源成本的30—50%以上;由于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降低了二氧化硫、氨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环保的统一,减低了碳排放。
二、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优点1、系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2、自行笈电,提高了用电的可靠性;3、减少了电同的投资;4、降低了输配电网的输配电负荷;5、减少了长途输电的输电损失;6、节能环保、经济高效、安全可靠。
三、冷热电联供系统与传统制冷技术的对比优势(1)、使用热力运行,利用了低价的”多余能源”;(2)、吸收式冷水机组内没有移动件,节省了维修成本;(3)、冰水机组运行无噪音;(4)、运行和使用周期成本低;(5)、采用水为冷却介质,没有使用对大气层有害的物质。
四、采用冷热电联供的意义1. 实现能量综合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发电、供热、制冷、能量梯级利用等优势,年平均能量的综合利用率高达80~90%图4.6-2 燃气热能的梯级综合利用流程关系示意图2.集成供能技术,系统运行灵活可靠三联供系统是供冷、供热、供电的技术集成,设备优化配置,集成优化运行,实现既按需供应,又可靠运行。
3.用电用气峰谷负荷互补,利于电网、气网移峰填谷对于电网、气网,负荷峰谷差越小,越有利于系统稳定、安全、节能运行。
五、冷热电联供的使用条件天然气近似为一种清洁能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主要的应用形式。
1.应具备的能源供应条件(1)保证天然气供应量,并且供气参数比较稳定;(2)燃气发出的电量,既可自发自用,亦可并入市电网运行,燃气发电停止运行时又可实现市电网供电;(3)市电网供电施行峰谷分时电价;(4)电网供电难以实施时,用户供电、供冷、供热负荷使用规律相似,用电负荷较稳定,发电机可采用孤网运行方式。
北京燃气设计院-冷热电三联供

北京燃气设计院 - 冷热电三联供引言冷热电三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是一种综合利用能源的系统,它将冷却、供暖和电力生成联合起来,通过能源的高效利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燃气设计院专门研究和设计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以满足城市和企业的能源需求。
1. 什么是冷热电三联供?冷热电三联供是一种集冷却、供暖和电力生成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发电机组:负责发电,并利用废热产生热水或蒸汽供热。
•制冷机组/吸收式制冷机组:负责提供冷却能力,制冷机组通过压缩蒸发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机组则利用吸附剂实现制冷效果。
•系统集成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确保各个组件协调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冷热电三联供的优势2.1 能源高效利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通过综合利用废热,将能量的利用率提高到了80%以上,相比较传统的分别供热、供冷和发电的方式,能源利用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2 减少环境影响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够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大减轻。
通过废热的综合利用,减少了对燃料资源的需求,减少了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2.3 提高能源安全性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如果出现电力中断,系统可以切换为自供能模式,保证建筑物或企业的正常运行。
2.4 经济效益显著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有效降低了能源的成本,通过综合能源的利用,降低了企业或建筑物的能源费用。
3. 北京燃气设计院的冷热电三联供解决方案北京燃气设计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冷热电三联供设计和实施经验,为众多企业和城市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针对不同的需求,我们提供以下服务:3.1 设计和规划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我们的专业团队将评估能源需求,确定系统的规模和组成部分,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3.2 工程实施我们提供全方位的工程实施服务,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系统集成控制系统的搭建和调试等。
《孟伟冷热电三联供》课件

03 经济效益
降低能源成本
总结
孟伟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 源浪费,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不仅可以应 用于商务办公楼、住宅小区,还能为工业园区带来节能减排、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机遇。
● 04
第4章 孟伟冷热电三联供的 市场前景
政策支持
国家能源战略将冷热电三联供纳入重点发展项目,政府出台 扶持政策,加快冷热电三联供示范项目建设。这些政策措施 将为冷热电三联供的市场前景提供坚实支撑。
01 环保意识提高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冷热电三联供市场前 景广阔。
02 适用场合多样
冷热电三联供适用于多种场合,需求量大。
03
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不断创新。 系统将更加智能化。
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冷热电三联供将成为能源 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望未来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持续发展与创新将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智能、 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为未来的能源发展指明方向。
孟伟冷热电三联 供的定义
孟伟冷热电三联供是指利用热电联产技术,将发电、供热和供冷 三种功能集成在一起,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系统。这种系统可以 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是未来绿色环保的重要 发展方向。
孟伟冷热电三联供的优势
环保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经济
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节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1 工业园区 02 商业综合体 03 住宅小区
未来发展趋势
更广泛应用
技术进步
创新解决方案
减少环境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未来展望
随着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预计 未来将出现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为能源领域带来新的发展 机遇。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一种集供热、供电和制冷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具有节能环保
的优势。
下面对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节能环保效能进行分析。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采用了余热回收技术,能够将供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发电和制冷。
传统的热电联供系统只能将余热用于发电,无法利用于制冷,而热电冷
三联供系统将余热用于制冷,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资源。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降低环境污染。
传统的供热系统多使
用煤炭或油气等化石能源,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采用清洁能源燃气
作为主要供能来源,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
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还具有经济效益。
该系统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提高能源
利用率,减少供暖和制冷费用,从而降低用户的能源支出。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还能够吸引
投资和政策支持,促进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效能。
通过利用余热进行发电和制冷,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降低环境污染,实现了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节能环
保目标。
未来,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有望在能源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和
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三联供

C C
排烟温度
水流量 发动机转速 电力输出功率
O
C
95
1.8 68000 80
kg/s rpm kW
尺寸 L×W×H
重量
mm
kg
3100×876×1955
1930
“卡伯斯通”微燃 机
型 号 C30微型气涡轮发电 机组—低压天然气 C30微型气涡轮发电 机组—高压天然气 C60微型气涡轮发电 机组—高压天然气
方案 产生热量 kWh 产生电量 kWh 总产出 元
燃气锅炉
直燃机 三联供
8.778
9.022 3.932
0
0 2.906
2.026
2.082 3.669
*热价0.231元/ kWh(蒸汽),平均电价0.95元/ kWh
三联供系统得到的经济效益比燃气锅炉采暖高81%; 比直燃机采暖高76%
三联供项目适用于:
ST5R
395 4.35 11009 32.7 365 7992 511 75
ST5S
457 7 15319 23.5 587 8280 1196 85
ST6L-721
508 7.82 15385 23.4 514 10800 1337 85
ST6L-795
678 9.88 14575 24.7 589 11664 1655 85
Centaur 50
人马座 50 4234 12541 53.1
Mercury 60
水星 60 4072 9209 37.5
Taurus 60
金牛座 60 5069 12093 61.3
Taurus 70
金牛座 70 6728 11281 75.9
Mars 90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热、电、冷联合供应的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从节能、环保两个方面分析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效能。
一、节能方面1. 减少能源浪费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通过机械制冷、热泵等技术来制冷,以及通过余热发电来提供电力。
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热水回收、废气回收等方式来回收能量。
这些措施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2. 优化热力系统传统的供热系统通常采用锅炉加热的方式,存在着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则可以通过采用余热回收、热泵等技术,将废温废热利用起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优化。
3. 节约空调能耗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可以通过有效利用冷热媒介来提供冷却与供热服务,从而降低了空调设备的耗能。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因素来进行合理调控,减少了能耗。
二、环保方面1. 零废弃物排放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采用了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该系统还采用了回收技术,使得能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废弃物排放减少了。
2.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传统的供热系统通常采用燃煤、燃油等非清洁能源,存在着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环保。
3. 可持续发展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采用清洁能源,有助于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该系统通过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实现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效益,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未来,该系统将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为建立低碳、节能、环保的社会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电冷三联供热电冷联供的基本概念热电冷联供是指燃料(燃气、燃油等)为能源,能同时满足区域建筑物内的冷(热)、电需求的能源供应系统,通常由发电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和换热设备组成。
热电冷联供系统将高品位能源用于发电,发电机组排放的低品位能源(烟气余热、热水余热)用于供热或制冷,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概括起来,热电冷联系统具备如下优点:节能:热电冷联供系统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热用来供热或制冷,充分利用了一次能源。
环保:热电冷联供系统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燃烧排放物对环境无污染。
安全:区域建筑物采用热电冷联供系统后,其供电不受电网限制,确保了用户的供电安全。
平衡能源消费:热电冷联供系统减少了小区或建筑物对城市电网的电力消耗,并增加了燃气消费,对缓解电力紧张,平衡能源消费者具有积极作用。
热电冷联供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同时具有电力和空调需求的场所,如工厂、医院、大型商场、生活小区和工业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39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发展"热电冷联产"技术的法律,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环保基本国策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行政规章。
2000年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了计基础[2000]1268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旨在推进热电冷联供的运用。
热电冷联供系统的常见模式及配置根据热电冷联供系统中发电机组的不同及系统主要功能的不同,热电冷联供系统可分为以下三类:□以蒸汽轮机为发电机组的热电冷联供系统,其主要功能为供热和供电(如热电厂),夏季将一部分(或全部)供热能力转换成供冷能力,从而实现热电冷联供。
□以燃气机和蒸汽轮机为发电机组(即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的热冷联供系统,系统主要功能是发电、供冷(热)是次要功能。
□供热(冷)及供电并重的区域式热电冷联供系统(CCHP)或建筑物内的热电冷联供系统BCHP),系统中的发电机组可采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包括微燃机)、内燃机发电机组、外燃机发电机组或燃料电池。
其中,燃机轮机发电机组和内煅机发电机组为常用发电机组。
热电冷联供系统中的主要设备有发电机组、锅炉、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和换热器。
根据发电机设备型式的不同,系统中所配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型式也不同,常见的配置模式有以下几种:[模式一:蒸汽轮机+蒸汽型溴冷机]工作原理锅炉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进入蒸汽轮机推动涡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后的乏汽或从蒸汽轮机中抽出的蒸汽用于:驱动蒸汽型溴冷机供冷、进入汽水换热器换热对外供热水、直接对外供蒸汽。
根据实际蒸汽品质(压力等),蒸汽型溴冷机可采用双效或单效型机组。
系统流程应用特点□根据对热电厂"以热定电"的要求,采用热电冷联供可以大大提高热电厂的用热量,提高热电厂的负荷率,提高经济效益。
□夏季从汽轮机抽汽或用乏汽驱动蒸汽型溴冷机制冷,以增大系统用热量,可提高发电机组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该模式适合于各种规模的火电厂或热电厂。
[模式二: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蒸汽型溴冷机]工作原理燃料进入燃气机燃烧室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烟气推动燃气轮机发电组发电,出燃气轮机的烟气(温度及压力仍然较高)进入余热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蒸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发电后的乏汽或从蒸汽轮机中抽出的蒸汽用于:驱动蒸汽型溴冷机供冷、进入汽水换热器换热对外供热水、直接对外供蒸汽。
根据实际蒸汽品质(压力等),蒸汽型溴冷机可采用双效或单效型机组。
系统流程应用特点□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发电效率。
□采用热电冷联供,可提高系统的用热量,提高电厂的负荷率,提高经济效益。
□该模式适合于以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的热电冷联供系统。
[模式三:燃气轮机+补燃型余热锅炉+蒸汽轮机+蒸汽型溴冷机]工作原理燃料进入燃气轮机燃烧室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烟气推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出燃气轮机的烟气(温度及压力仍然较高)进入补燃型余热锅炉,与锅炉内燃烧燃料产生的热量一同加热,炉水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发电后乏汽或从蒸汽轮机抽出的蒸汽用于:驱动蒸汽型溴冷机供冷、进入汽水换热器换热对外供热水、直接对外供蒸汽。
根据实际蒸汽品质(压力等),蒸汽型溴冷机可采用双效或单效型机组。
系统流程应用特点□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发电效率。
□采用热电冷联供,可提高系统的用热量,提高电厂的负荷率,提高经济效益。
□配置补燃型余热锅炉有利于根据系统的热、电、冷负荷合理配置燃气轮发电机组及蒸汽轮发电组的机组容量,从而减少系统设备投资费用,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效益。
□该模式适合于以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的热电冷联供系统。
[模式四:燃气轮机+烟气型溴冷机]工作原理燃料进入燃气轮机燃烧室煅烧,产生高温高压烟气推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出燃气轮机的烟气直接进入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驱动机组进行制冷(供热)运行,对外提供空调冷(热)水。
系统流程应用特点□燃气轮机单循环发电,有利于提高系统热(冷)量输出比例。
□燃气轮机排烟直接驱动烟气型溴冷机运行,可减少设备配置,降低设备投资费用,提高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率。
□该模式适合于以燃气轮机为发电机组的热电冷联供系统。
[模式五:燃气轮机+烟气补燃型溴冷机]工作原理燃料进入燃气轮机燃烧室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烟气推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出燃气轮机的烟气直接进入烟气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驱动机组进行制冷(供热)运行,对外提供空调冷(热)水。
当燃气轮机的排烟热量小于溴冷机空调负荷所需加热量时,机组的补燃系统启动运行,燃料进入补燃型溴冷机燃烧室燃烧,为机组提供补充热量。
系统流程应用特点□燃气轮机单循环发电,有利于提高系统热(冷)量输出比例。
□燃气轮机排烟直接驱动烟气补燃型溴冷机运行,可减少设备配置,降低设备投资费用,提高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率。
□配置烟气补燃型溴冷机有利于根据系统中的热(冷)电负荷合理配置发电机组和冷(热)水机组的容量,减少系统设备投资费用,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
□该模式适合于以燃气轮机为发电机组的热电冷联供系统。
[模式六:内燃机+烟气热水型溴冷机]工作原理燃料进入内燃机燃烧室燃烧,使内燃机输出机械功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内燃机排放的高温烟气及缸套热水直接进入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驱动机组进行制冷(供热)运行,对外提供空调冷(热)水。
系统流程应用特点□内燃机排烟和缸套水直接驱动烟气热水型溴冷机运行,可减少设备配置,降低设备投资费用,提高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率。
□该模式适合于以内燃机为发电机组的热电冷联供系统。
[模式七:内燃机+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冷机]工作原理燃料进入内燃机燃烧室燃烧,使内燃机输出机械功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内燃机排放的高温烟气及缸套热水直接进入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驱动机组进行制冷(供热)运行,对外提供空调冷(热)水。
系统流程应用特点□内燃机排烟和缸套水直接驱动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冷机运行,可减少设备配置,降低设备投资费用,提高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率。
□配置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冷机有利于根据系统中的热(冷)电负荷合理配置发电机组和冷(热)水机组的容量,减少系统设备投资费用,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
□该模式适合于以内燃机为发电机组的热电冷联供系统。
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介绍烟气型溴化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是以发电机组等外部装置排放的高温烟气为主要驱动热源的空调用冷热水机组,包括烟气型和烟气热水型两大系列。
烟气型系列机组和驱动热源为高温烟气,主要用于以燃气轮机(包拓微燃机)为发电机组的热电冷联供系统,也适用于同时具有高温烟气排放(如工业窑炉)和空调需求的场所。
烟气热水型系列机组的驱动热源为高温烟气和热水,主要用于以内燃机为发电机组的热电冷联供系统,也适用于同时具有高温烟气及热水余热排放和空调需求的场所。
当发电机组等装置排放的烟气(或烟气和热水)余热制冷量(供热量)不能满足空调需求时,可在热电冷联供系统(或余热利用系统)中配套烟气补燃型或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以满足空调系统的舒适性或工艺性要求。
烟气型系列机组工作原理该机组是一种以燃气轮发电机组等外部装置排放的高温烟气驱动热源,以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水作为制冷剂,制取空气调节或工艺用冷水、热水的设备。
它由烟气型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高温热交换器、低温热交换器及屏蔽泵和真空泵等主要设备组成,是几个管壳式换热器构成的组合体,并由真空泵和自动抽真空装置保证机组处于真空状态。
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带控制点制冷流程图(MM12)制冷循环及特征蒸发器从外部系统来的12℃冷水流经蒸发器换发器,被淋激在管外的低温冷剂水蒸发吸热,温度降低到7℃后返回外部系统。
冷剂水获得了外部系统的热量,汽化成水蒸汽,进入吸收器。
吸收器具有极强的吸收水蒸汽能力的溴化锂浓溶液淋激在吸收器换热管外,吸收来自蒸发器的水蒸汽,浓度变稀。
从冷却塔来的冷却水流经吸收器换热管内.带走溶液吸收水蒸汽产生的热量(也就是外部系统的热量)。
变稀后的溶液汇集在吸收器底部,流入再吸收腔,吸收闪蒸箱中产生的闪蒸蒸汽后,温度升高,浓度更稀,被溶液泵抽出,经热交换器升温后进入高压发生器。
烟气型高压发生器(简称高发)高温烟气将溶液加热,产生大量水蒸汽,同时溶液浓缩成中间溶液。
中间溶液经高温热交换器换热降温后进入低压发生器,水蒸汽也进入低压发生器。
低压发生器(简称低发)温度降低后进入低压发生器的中间溶液被高发来的水蒸汽再次加热,产生水蒸汽,浓度进一步浓缩。
浓溶液经低温热交换器换热降温后流回吸收器,产生的水蒸汽则进入冷凝器。
高发来的水蒸汽在加热溶液后冷凝成水,经节流后也进入冷凝器。
冷凝器冷却水流经冷凝器换热管内,将管外的水蒸汽冷凝成水。
冷凝水经u形管进入闪蒸箱,一部分汽化成水蒸汽,进入吸收器底部的再吸收腔,另一部分则降温成低温冷剂水后进入蒸发器制冷。
低温热交换器将低发来的浓溶液与吸收器来的稀溶液进行热交换,使稀溶液升温,回收浓溶液热量。
高温热交换器将高发来的中间溶液与经过低温热交换器升温后的稀溶液进行热交换,使稀溶液进一步升温。
热交换器减少了高压发生器加热所需的热量,同时也减少了使浓溶液降温所需的冷却水负荷,其性能优劣对机组节能起了决定性作用。
供热循环及特征□烟气加热烟气型高压发生器中的溶液产生的水蒸汽,经蒸汽管路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铜管外表面凝结放热,加热管中的热水,对外供热。
出高发的浓溶液经溶液管路进入吸收器,与冷剂水混合后成为稀溶液,由溶液泵送往高发进行再次循环和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