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

合集下载

2019年-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解读(第七批)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PPT精选文档

2019年-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解读(第七批)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PPT精选文档

• 566666666666666666 665555555555555555 5555565588888
• Hhuyuyyuyttytytytyyuu uuuu
• • • 45555555555555555 • 455555555555555555 •

室鑅溢翞焬輭茟飙締歼堓掔皁倄
庮动捞窟煘慼毅穹貰白劥梕噖蠢
②“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中学、小学) 将核心标准细分为指导思想、组织管理、
环境教学、社会实践、环境文化、环境管理、 创建成效、特色加分等八个部分,总分120分。
③广东省绿色学校标准构成表
构成
项目
①绿色学校 定义
②核心标准 ③评估标准
①指导思想 ②组织落实 ③环境教学 ④社会实践 ⑤环境文化 ⑥环境管理 ⑦创建成效 ⑧特色加分
“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 解读
周观明 广东省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3月
主要内容
• 一、关于“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 • 二、“广东省绿校学校”评估程序 • 三、如何做好迎接检查工作 • 四、省级绿色学校的宣传与交流 • 五、省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动态 • 六、几点声明
一、关于“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
⑤省创绿办聘请一批有经验的绿色学校校长、教师和创建 主管人员成为专家库成员参与评审和培训工作。
五、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动态
• 完成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新一批会员登记 (省级绿色学校均为单位会员)
• 在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项目组,启动 我省国际生态学校项目
• 4月1-2日召开中日韩三国环境教育成果研讨 会暨我省环境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
②突出特色,鼓励创新。新标准加大对创
建特色分值比例,并作为考评重点,以

广东省绿色学校创建指南(2012)

广东省绿色学校创建指南(2012)

第一部分绿色学校产生的背景和创建意义§1“绿色学校”的产生一、世界环境教育发展的简要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致使自然资源被过度利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面对地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达成了共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条必由之路。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环境教育”一词在国际上首次出现,是在1948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的一次会议上。

此后这一名词被众多国际组织和研究者在不同意义上广泛认同并引用。

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75年建立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之前,尽管环境教育在各国均有开展,但主要还是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自发行为,还没有成为政府的一项工作,更没有形成全球性的行动。

这个时期的环境教育,从它的内容来看,主要是讲授一些环境保护知识,让学生了解环境和环境问题,旨在唤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心;从它的形式和采用的方法来看,亦较多地局限在课堂教学方面,较少涉及学校工作的其他方面。

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即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全球环境教育运动的发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环境教育由此而逐渐开展起来。

会议强调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在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中、在校内和校外的各级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苏联的第比利斯召开了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

在第比利斯会议上,各国初步意识到环境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比利斯宣言》指出“从其基本性质看,环境教育可贡献于更新教育过程”,还呼吁“要有意识地将对环境的关心、活动及内容引入教育体系之中,并将此措施纳入到教育政策之中”。

第比利斯会议是环境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使环境教育概念突破了以知识为主的特点,拓展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把环境教育引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并为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18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绿色学校创建评价标准

绿色学校创建评价标准

绿色学校创建评价标准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各个领域也开始提倡绿色环保。

绿色学校的创建正是其中之一。

那么,绿色学校应该具备哪些评价标准呢?1. 环境管理。

绿色学校应该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垃圾管理、水源管理等,保证校园环境干净和谐。

2. 节能减排。

建立节水节电节资源的环保制度,降低校园能耗和节省成本。

3. 绿化环境。

大力发展校园绿化、园林建设,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成长。

4. 环境教育。

强化环境意识,建立健康、环保、节约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加强校园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应鼓励以环保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和生态文明价值观。

6. 绿色建筑。

绿色学校的建筑应该符合节能、环保、安全等要求。

7. 社会参与。

绿色学校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开展合作,参与绿色公益活动,扩大绿色影响力。

总之,绿色学校应该从环保管理、节能减排、绿化环境、环境教育、课程设置、绿色建筑、社会参与等方面来评价和考核。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建设绿色生态的学校,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把它融入生活中。

绿色学校创建的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环境卫生、学生健康、以及地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学校不仅仅是指环境装扮得漂亮,在绿色学校里,应该有对环境的关注和热爱,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让这种意识贯穿于学生的一生中。

首先,环境管理是绿色学校创建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应该设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定清洁管理标准。

例如,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分类管理垃圾,以保证垃圾可以被回收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此外,学校应有良好的供水管道,设立合理的供水站点以便学生能够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应该管理好水源,积极开展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避免浪费。

其次,节能减排是绿色学校评价标准的重点之一。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应建立节约用电监测制度,对用电进行监管,实现降低用电量的目标。

对于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节约措施,学校也应当积极采取。

《广东省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标准全文

《广东省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标准全文

广东省标准广东省绿色校园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campus of Guangdong ProvinceDBJ/T15-166-201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4863-2019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9年12月1日前言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13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和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函〔2013〕1029号),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广东省绿色校园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国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学校、特色与创新。

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广州大学、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州大学(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邮政编码:510006)。

本标准主编单位:广州大学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周孝清杨延萍李丽杨丽修丁云飞程瑞希林超楠陈宇青张楠刘建孟庆林赵立华杨仕超周荃赵宝森袁磊江刚丁力行杨建坤卜增文陈春燕罗玉和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谭洪卫朱能关旋晖黄玉萍金勇强周名嘉舒杰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3.1基本要求 (4)3.2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4)4中小学校 (6)4.1规划与生态 (6)控制项 (6)评分项 (6)4.2能源与资源 (10)控制项 (10)评分项 (10)4.3环境与健康 (14)控制项 (14)评分项 (14)4.4运行与管理 (17)控制项 (17)评分项 (17)4.5教育与科普 (20)控制项 (20)评分项 (20)5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学校 (23)5.1规划与生态 (23)控制项 (23)评分项 (23)5.2能源与资源 (27)控制项 (27)评分项 (27)5.3环境与健康 (30)控制项 (30)评分项 (31)5.4运行与管理 (34)控制项 (34)评分项 (34)5.5教育与推广 (37)控制项 (37)评分项 (37)6特色与创新 (40)6.1一般规定 (40)6.2加分项 (40)本规范用词说明 (42)引用标准名录 (46)条文说明 (48)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1)2Terms (2)3Basic Requirements (4)3.1General Requirements (4)3.2Assessment and Rating (4)4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6)4.1Planning and Ecology (6)4.2Energy and Resources (10)4.3Environment and Health (14)4.4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17)4.5Education and Spread (20)5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3)5.1Planning and Ecology (23)5.2Energy and Resources (27)5.3Environment and Health (30)5.4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34)5.5Education and Spread (37)6Promotion and Innovation (40)6.1General Requirements (40)6.2Bonus Items (4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42)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6)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8)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校园的建设与评价,推进绿色校园教育,制定本标准。

绿色学校创建通用性指标

绿色学校创建通用性指标
5、在校园内外倡导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理念并有可行措施。(1分)
1、校园节能节水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2、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与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3、校园环境绿化卫生和管护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4、校园污染防控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5、校园绿色出行的措施;
6、校园实验室废弃物存储和处置情况。
7
C4加强能源资源的计量,定期公示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3、重视对生态文明教育带头人的培养。(1分)
1、创建绿色学校领导机构的成立文件、人员组成、职责和分工、管理架构;
2、领导机构会议记录及活动情况;
3、相关教育带头人的培养情况。
5
C2制定绿色学校创建发展目标、保障措施、建立机制
1、制定绿色学校创建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效果得到社会认可。(2分)
2、创建落实机制健全,包括工作机制、激励机制和改进机制。(2分)
3、现场考察校园绿化。
7
B2有序推进新建绿色建筑和对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校园新建建筑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建造。(2分)
2、有序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校园建筑整体体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3分)
1、现场考察校园绿色建筑;
2、查看建筑。
5
B
物质
条件
3、学校图书室(馆)有一定数量的生态文明类书刊,开展生态文明主题阅读书目推荐等相关活动。(2分)
4、开展生态文明主题的文化活动,有计划地开展节能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粮食安全宣传周、森林日、植树节等环境保护主题纪念活动。(2)
1、学校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的各类教育活动记录或方案等相关资料(包括观看视频、专题讲座、论坛或组织师生参观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等);
3、学校图书室(馆)生态文明类书刊的统计数据,实物照片,及相关活动记录;

广州市绿色学校评审标准和自评表

广州市绿色学校评审标准和自评表

广州市绿色学校(中学)评审标准和自评表项 目 分 数 标 准 信 息 来 源 评 学校成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定 A1 领导重视 4 期开会研究,部署环境教育工作;校工作计划 中有开展环境教育的要求和措施,有总结;有 环境教育专项经费保障。

A 组 织 管 理 15 分 A3 环保培训 4 校长、教导主任和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含班 主任)定期参加市一级环境教育培训;校内也 组织开展环境教育学习、研究。

查阅培训证书,校学习计 划、记录和照片。

A2 制度建设 4 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制定专门的环境教育工作 计划,并将其列入各科组、团队工作计划中, 有措施,有总结。

查阅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会 议记录、学校工作计划、工 作总结,专项经费使用情 况。

查阅环境教育工作计划、总 结,各科组和团队工作计 划、总结。

有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每学年 缺一项扣 1 分,依此类推。

(两次以上) ,有计划、有总结、有有专门计划、总结得 1 分,各科组 落实得 3 分,少两科扣 1 分。

各层次人员均能按要求参加环境教长、主任各扣 0.5 分) ,只有 80%以至 70%得 1 分,70%以下得 0.5 分,两次以上得 2 分,一次得 1 分,没开展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 A4 档案资料 3 报刊、 录像、 获奖证书、 活动照片等资料齐全, 查阅有关资料。

并分类管理使用好。

各种资料齐全, 并分类管理使用好 分,依此类推。

6 门学科渗透得 6 分 5 门学科渗透得 5 分 4 门学科渗透得 4 分 3 门学科渗透得 3 分 2 门学科以下渗透得 2 分 没有的 0 分 7 门学科以上渗透的加 1 分。

B 教 育 过 程B1 课堂渗透10各学科根据环境教育结合点在各年级进行有 效、正确的渗透,学生反映好。

查阅语文、物理、化学、生 物、地理、历史等各科教学 计划和教案,与学生座谈。

渗透好得 3 分,比较好的得 2 分,B2 专题教育4在高中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初中开设环境 教育讲座。

中学申报广东省绿色学校自评报告

中学申报广东省绿色学校自评报告

优化校园环境强化育人功能——深圳市坪山中学申报广东省绿色学校自评报告2010年9月坪山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办事处东纵路296号,创办于1949年,当初为一所私立初中,原名叫“力行中学”。

1952年更名为“坪山中学”,1953年改“私立”为“公立”。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394平方米,有38个教学班,学生1958人,有专任教师146人,其中高级教师33人,本科或以上学历占教师比例为91.3%。

坪山中学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近几年来获评为广东省优秀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市办学效益先进单位、市花园园林式单位、市绿色学校、市广播体操标兵学校、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市学生体质测试先进单位、深圳市安全文明小区标兵等。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加大学校育人环境建设力度,把环境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自2004年评为深圳市“绿色学校”后,我校继续从新的目标、内容、方式、范围方面努力创建省“绿色学校”,特别是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的大环境下,我们在建设现代文明、培养合格公民的角度以及实施新课标等方面,把环境教育、环保工作与知识学习、生活体验融为一体。

环境教育、环保活动已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取得明显效果。

一、营造力争上游的创建氛围近几年来,我校依托搬迁重建之良机,明确提出了“环境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确立了以创建绿色学校为突破口的理念实践。

这一清晰的思路鲜明地体现了学校中长期规划之中,体现在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之中,体现在全体师生的工作实践之中。

我校的创建工作由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党政工团队和专任教师组成创建网络,阶段性创建目标和阶段性创建评估扎实到位。

我校的创建工作起点高、立足于通过构建办学特色来实现创建目标,并通过创建一步一步打造“环境育人、和谐发展”办学特色。

创建中,我校十分注重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构建人文校园。

深圳市绿色学校(小学)考评标准

深圳市绿色学校(小学)考评标准
xx市绿色学校(小学)考评标准
序号
考核内容
评分
考评办法
评价
1
学校管理
20
1.1
校长是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具体分管该项工作;学校规划和工作计划中,有开展环境教育内容;平时有检查、督促措施,年终有总结。
6
查资料:学校工作计划、总结
每项2分
1.2
订阅两份以上环境保护报刊;图书馆有环保读物专栏、ຫໍສະໝຸດ 柜。4查阅报刊、图书
校园净化,课室整洁,饭堂合卫生标准,厕所干净、无臭味。
4
巡视校园
凡发现一处卫生死角扣1分
2.4
各污染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对环境没有产生污染。
3
巡视校园
凡发现一处污染现象,扣1分。
2.5
设立分类垃圾箱
3
巡视校园
有且使用得当3分,有而未使用1分
3
课内教育
xx
3.1
按教育部规定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学生有本土环保教材。
5.2
师生有良好的环保行为(没有吸烟、乱丢、乱吐、乱写、乱画、高声喧哗、损坏树木花草、浪费资源等行为。)
6
巡视校园,学生座谈
每发现一项不合格扣1分
5.3
学校受到市以上的环境教育奖励和教师环境教育的论文、总结、经验、教案受区级以上表彰、奖励不少于3篇;学校和教师获区以上环保、绿化、卫生等有关部门奖励不少于3人次;学生参加征文、科技制作、文艺演出、书画比赛等环保活动获区以上奖励不少于3人次。
xx
查阅获奖证书或发表报刊
学校市级以上集体先进3分,个人先进2分;教师论文国家级3分,省级2分;学生国家获奖3分,省级获奖2分,市级获奖1分。
6.2
学校在“创绿”过程中,有创新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开展应急教育的情况,环境、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4、巡视校园
G
创建成效(18分)
G1
师生参与(3分)
师生全员参与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参与程度高,对创建工作有普遍的了解,能够及时得到创建的动态信息。(3分)
师生座谈、活动记录等
G2
环境意识及行为(5分)
1、全校师生环境意识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履行环保行为(3分)
2、实例及效果
D3
共创共建(4分)
1、与所在社区或有关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定期开展环境教育(2分)
2、与社区、单位一起开展绿色创建,师生走进社区参加环保活动(2分)
活动情况资料及照片
E
环境文化
(10分)
E1
校园建设(3分)
1、学校功能区划分合理,主要设施充分考虑环保和师生身心健康的需要(1分)
2、校园清洁卫生,绿化美化符合生态要求,树木花草得到有效保护并能发挥环境教育功能(1分)
2、学校创建辐射效应发挥好,对家庭、社区和其他人员带动明显(2分)
1、师生、家庭、周边人群对师生的评价
2、调查报告、活动记录等
G3
环境效应(6分)
1、学校节水、节电、节能、节纸以及节约其他能源方面成效显著(3分)★
2、学校创建工作及其效果得到社会认可(3分)
1、学校节能、节水等统计及措施效果报告、相关票据证明复印件
1、领导、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
2、学校开展培训的情况
3、查阅培训证书及训后总结
B4
创建档案(5分)
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创建工作资料全面完整,分类准确,原始资料齐全,对学校创建以来的重要工作和实践都有记录(5分)★
1、学校创建大事记
2、创建档案及目录
3、创建主管单位领导访问记录
4、查阅辅证、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可信
2、学校的创建思路及中长期创绿规划
A2领导重视(2分)
1、有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成员组成涵盖师生、家长委员会代表及学校各部门,职责分明,工作形成制度(1.5分)★
2、学校环境教育专项经费(含环境改造、教育培训、教研开发、教育活动等)的投入、使用状况,包括中长期投入计划(0.5分)
1、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人员组成、职责和分工
1、校本教材开发的情况资料
2、学校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学科评估资料
3、师生座谈会
C3
综合实践(8分)
1、按照《指南》要求定期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环境教育讲座,或邀请环境教育专家讲课(2分)★
2、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环境教育主题活动(2分)★
3、开展环保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学生环境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效果好(2分)
3、检查污染物排放及处理证明
4、检查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情况
F4
食品与饮用水等安全(4分)
1、学校销售的各种食品及食堂饭菜安全可靠(1分)★
2、有安全可靠的饮水系统,并运行良好(1分)★
3、学校开展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包括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安全教育,有相应的应急预案(2分)
1、学生饮用水供应情况说明
2、学校食堂、小卖部等保障措施(卫生证、健康证)
3、活动资料
F3
污染减排与控制(3分)
1、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的产生,影响师生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妥善处理(1分)
2、学校污染控制达到有关要求(1分)
3、较好地处理了全部有毒、有害物质(1分)
1、有健全完善的对有毒、有害物质处理的措施及管理制度
2、检查各种污染处理设施,查看学校食堂、厕所、垃圾处理站、教室、医务室等场所
2、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及活动情况
3、环境教育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B
组织落实
(20分)
B1
团队建设(3分)
重视师生参与创建的队伍建设,包括少先队、环保兴趣小组、志愿者队伍等(3分)
机构组成、活动计划、会议记录
B2
创建计划(6分)
1、学校在创建年内的创建计划及总结(2分)★
2、各学科和部门创建计划及总结,包括学期和学年工作计划及总结(2分)
C
环境教学
(18分)
C1
课堂渗透(6分)
1、各学科在课堂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并在各年级中施行(4分)★
2、相关学科在学期、学年考试中有一定比例的环境教育内容(2分)
1、各科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案
2、各学科试卷
C2
教育资源(4分)
1、注重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并取得良好成效(2分)
2、有整合各学科的全校环境教育计划,并有适合这一计划的教育途径和教学方法(2分)
4、综合实践教研组和其他学科组定期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教研活动(1分)
5、教师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教研方面的论文发表(1分)
1、课程表、讲座记录、活动记录,选修课教案及开展情况
2、环保科技制作和小发明作品资料和照片,探究性学习成果
3、教研活动记录
4、教师论文和其他教研成果资料
D
社会
实践(14分)
D1
主题活动(4分)
2、新闻报道或其他社会认可材料(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
G4
获奖情况(4分)
1、学生在有效评定年限内(四年)在环境教育中各级获奖情况(2分)
2、教师在有效评定年限内(四年)在环境教育教研中各级奖励情况(2分)
查阅获奖记录单、获奖证书
H
特色加分(20分)
特色条件
1、应有一段时间,且有长期持续开展的计划,成为学校办学活动的一部分
3、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的读书、征文、书画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3分)
1、巡视校园
2、查看有关资料
F
环境管理(15分)
F1管理制度(3分)
1、将环境管理理念融入学校各项工作,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1分)★
2、建立健全环保节能制度(1分)
3、开展无烟、无毒及环境安全教育,并有相关措施(1分)
1、有计划地开展环保纪念日活动(2分)
2、少先队和志愿者环保活动有序开展(2分)
1、活动方案、活动记录、照片
2、与有关师生座谈
D2
环境监督(6分)
1、师生参与学校环境监督活动(2分)
2、学问题,能够尽己所能参与环境监督(2分)
1、活动计划、开展的情况、成效及总结
3、园地齐全,生物园、地理园等教学场所符合要求,并在教学中发挥良好作用(1分)
1、巡视校园,查看规划材料
2、查看监测记录、活动报告、学习心得
E2文化活动(7分)
1、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有固定的环境教育宣传栏,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定期更换宣传内容(2分)
2、设立环保读书角,订阅《环境》杂志等环保类书报刊(2分)★
2、创建落实机制健全,包括投入、激励和改进机制(1分)
1、学校相关文件
2、经费的来源、投入以及效果评价
3、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4、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活动记录及相关资料、图片佐证
B4
师资建设(3分)
1、选派领导和具体负责创建工作人员参加各级主管部门主办的创建培训班(2分)★
2、及时将培训内容进行传达,在校内对全体师生进行创建动员,定期对师生进行专题培训(1分)
§4“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小学)
项目指标
评估标准
资料来源
自评分
A
指导思想
(5分)
A1
创建思路(3分)
1、符合国家环境教育思想,思路清晰,目标明确(1分)
2、倡导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之中(1分)
3、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1分)
1、学习《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情况
3、环境教育在学校工作计划及总结中占的比例(2分)
1、学校对环境教育现状的调查、评估
2、学校及各部门的年度创建计划及总结
3、学校及各部门、各学科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总结
B3机制建设(3分)
1、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把环保行为与学生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活动中(升旗、班会、校会、少先队活动等)渗透环境教育(2分)
2、取得显著成效
3、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
4、得到同行或专家的认可
1、听汇报
2、查阅资料
3、参观特色展示
1、★项为必达指标,每项二级指标中,必达指标不具备,将取消该项二级指标分数。必达指标13项共28.5分。必达项目得分少于24分的将不予评审。
2、含特色加分,总分须达到90分以上,方可参与申报评审。
查看有关制度的资料和执行情况
F2资源节约与回收(5分)
1、实行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1分)
2、有资源能源节约设施,且运行良好(1分)
3、在校园内外倡导绿色出行、推行上下学环保接送理念(1分)
4、开展各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活动(2分)
1、查看节能、节水、节电、节纸等设施
2、查看学校环境管理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