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缓和曲线超高设置的分析

合集下载

曲线超高

曲线超高

曲线超高曲线超高(curve superelevation)为了平衡列车行驶在曲线上所产生的离心力,使曲线地段外股钢轨高于内股钢轨的数值。

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列车推向外股钢轨,加大了外股钢轨的压力,也使旅客感到不适、货物产生位移等。

因此需要将曲线外轨适当抬高,使列车的自身重力产生一个向心的水平分力,以抵消离心力的作用,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垂直磨耗均等,满足旅客舒适感,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曲线超高还是确定缓和曲线长度及曲线线间距离加宽值等相关平面标准的重要参数。

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主要有外轨提高法和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两种。

外轨提高法是保持内轨高程不变而只抬高外轨的方法,为世界各国铁路所普遍采用。

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是内轨降低和外轨抬高各为超高值的一半而保证线路中心高程不变的方法,仅在建筑限界受到限制时才采用。

曲线超高的大小由列车通过时离心力的大小确定。

由于离心力与行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曲线半径大小成反比,因此曲线半径越小,行车速度越高,则离心力越大,所需设置的超高就越大。

在曲线半径R(m)和行车速度υ(km/h)都为已知的情况下,根据列车横向受力平衡条件,可推导出准轨铁路曲线超高h(mm)的计算公式为(mm)(1)由于通过曲线的各种列车的速度、质量和次数各不相同,高速列车偏磨外轨,低速列车偏磨内轨,速度高、质量大、通过次数多的列车对钢轨的磨耗程度甚于速度低、质量小、通过次数少的列车,因此为了使内、外轨磨耗均匀,一般应采用某种平均速度来计算曲线超高。

中国《铁路线路维修规则》(铁运[2001]23号)规定,在确定曲线外轨超高时,平均速度采用均方根速度,其值按下式计算:(km/h)(2)式中,V P为平均速度(km/h);G为各种列车的重量(t);υ为实测各种列车的行车速度(km/h);N为一昼夜通过的各类别车次数(列)。

若按式(1)和式(2)确定了实设超高后,则当υ=υP时,平衡离心力所需的超高刚好与实际设置的超高相等,此时两股钢轨承受相同荷载,旅客也没有不舒适感觉。

铁路缓和曲线超高设置的分析

铁路缓和曲线超高设置的分析

125mm。在双 线 上不 得大 于 150mm。 2.2超 高顺 坡 《既有 线 提 速 200~250km/h 线 桥 设备 维 修 规
则》和 《铁路 线 路维修 规 则》规 定 :普速 铁路 曲线 超 高 应在 整个 缓 和 曲线 内顺完 ,并满 足 :允许 速度 大 于 120 km/h 的 线 路 ,顺 坡 坡 度 不 应 大 于 l/ (1Ovmax),其他 线 路不 应大 于 1/(9vmax);如缓和 曲 线 长度 不足 ,顺坡 可延 伸至 直线 上 ;如 无缓 和 曲线 , 允许速度 大 于 120 km/h的线 路 ,在 直线 上顺坡坡 度 不 应 大 于 1/(1Ovmax),其 他 线 路 不 应 大 于 1/ (9vmax);允许速度 大 于 160 km/h的线路 ,超 高必 须
2曲线超高 与超高顺坡
2.1确 定超 高 在线路 曲线地段 ,应 根据 曲线半径和实测行车速 度 ,在外股钢轨合理设置超高 (允许速度大于 120km/h
在 整 个缓 和 曲线 内顺 完 ;在 困难 条件 下 ,可适 当加 大顺坡 坡度 ,但 允许速度 大于 120 km/h的线路 不应 大 于 1/(8vmax);其他线 路不应 大于 1/(7vmax),且不 得 大 于 2‰ 即 i=ho/L。≤2%0(图 1)。
In accordance with t he relevant railway design specif ications,we optim ized desig n of outer rail section of t ran— sition curve based on t he linear superelevation slope to improve wheel rail contact state and its dynamic response.

铁路曲线超高计算例题

铁路曲线超高计算例题

铁路曲线超高计算例题铁路曲线通常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部分组成,其中圆曲线主要用于转弯处,而缓和曲线则用于连接直线段与圆曲线。

超高是指列车在曲线中行驶时车身与轨道之间的垂直距离差,计算超高是铁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面举一个例题进行计算:一条铁路线路,限速120公里/小时,列车长度200米,弯曲半径800米。

计算该曲线的超高值。

解题思路:根据铁路设计规定,车辆在曲线上行驶时需要满足一定的超高限制,以确保列车安全稳定。

为了计算出该曲线的超高值,首先需要确定列车在曲线的最大超高值。

1. 确定最大超高限制首先,根据铁路行车规定,列车在曲线上的最大超高值应为铁路限速值除以25,再加上1.5米。

因此,在本题中最大超高值为:MaxH = 120 / 25 + 1.5 = 6.5米2. 确定最大列车超高其次,需要根据列车长度和弯曲半径计算出列车在曲线上可能出现的最大超高值,以便确定超高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根据铁路设计公式,列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的最大超高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Maxh = (L^2 / 24R) + (R/2)其中,L是列车长度,R是弯曲半径。

带入数据可得:Maxh = (200^2 / (24×800)) + (800/2) = 3.47米因此,该曲线上可能出现的最大超高值是3.47米。

3. 确定实际超高值最后,根据弯曲半径和曲线长度的关系,可以利用铁路设计公式计算出该曲线的实际超高值:H = (L/2) × (L/(24×R))带入数据可得:H = (200/2) × (200/(24×800)) = 0.65米因此,该曲线的超高值为0.65米,低于最大允许超高值6.5米,符合安全要求。

结论:通过计算,我们得出该曲线的超高值为0.65米,符合安全要求。

因此,该曲线可以使用,列车可以在曲线上正常通行。

高速铁路缓和曲线设计研究

高速铁路缓和曲线设计研究

外高速铁路的运营实践也表明了这一点。由于
传统的三次抛物线形简单、设计方便, 平立面
有效长度长, 现场应用、养护经验丰富等特
点, 我国目前设计的高速铁路仍以三次抛物线
形缓和曲线为首选线形。
2 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
缓和曲线长度是高速铁路平面设计的主
要参数之一, 为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旅客舒
适度的要求, 缓和曲线应该有足够的长度。但
缓 和 曲 线 线 性 的 选 择 , 主 要 从 保 证 列 车 (即超高时变率限值 [ f] ) 要求的缓和曲线长度 超 高 h 的 取 值 问 题 , h 值 越 大 , 缓 和 曲 线 越
运 行 平 稳 和 曲 线 上 旅 客 乘 坐 的 舒 适 性 来 考 虑 。 L3
从各种研究和实测结果表明, 只要缓和曲线长
长的高速铁路, 由脱轨安全要求计算的缓和曲
线长度显然不起控制作用。故高速铁路缓和曲
线长度主要取决于其他两个条件, 即:
2.1.1 乘 坐 舒 适 度 允 许 的 未 被 平 衡 横 向 加
责任编辑: 杨帆
- 33-
坐的舒适性, 但过长的缓和曲线控制着平面选 值
350km /h 时 , f=29~50mm /sec, k=9.5~5.5。 我
线和纵断面变坡点设置的灵活性, 并引起工程
从 相 关 试 验 得 出 的 未 被 平 衡 横 向 加 速 度 国 现 行 规 范 规 定 , [ f] 一 半 条 件 下 取 25mm /
计 算 出 的 L3 作 为 控 制 缓 和 曲 线 长 度 , 把 [ f] 代入 L3 的计算公式后可以简化为:
一般条件: L3≥11×10-3 Vmax.h 困难条件: L3≥9×10-3 Vmax.h 可 以 看 出 , 对 于 某 一 个 曲 线 而 言 , Vmax

新型铁路缓和曲线形式(一)

新型铁路缓和曲线形式(一)
任 何 一 条 完 整 的 线 路 都 是 由许 多 直 线 、 圆 曲线 和 圆顺
倾斜度产生 的侧向力 , 而只能感觉到 由轮轨粘着 力产生的侧
向力 。
的缓和曲线构成的 ,然而前 两者具 有固定不变的 曲率半径 , 而缓 和曲线 的曲率半径是 逐渐变化 的 ,线路 的曲率值 ( ) s 是通过该 点的 曲线 半径 P ( )计 算得 到 的 ,计算 公 式如 S
完成。
K( p

() 5
如果 v = cnt K = cn t o s ̄ o s
关键 词 :新 型铁 路 ;缓 和 曲线 ;P L S O UA
剩余的侧向推力, 即不是 由横向倾斜度产生 而是 由轮轨
问粘 着 力 产 生 的 侧 向推 力 如 下所 示 :
中图分 类号 :U 1. 22 3
D l ) S
百 c s 常量 ) () 1= 。 t( n 2

当 列 车 在 圆 曲线 上 运 行 时 ,会 产 生 一 个 离 心 力 F ,它 c
的大小为 :

. ,
车和轨道结构造成很大的 冲击作用 ,对行车安全非常不利 ,
也会影响旅 客的乘车舒适 度 ,所 以必须 在直线 和圆 曲线 相
( 中铁 二 院)
摘 要 : 随 着 列 车 的提 速 和 对 列 车 自动 驾 驶 的 需 求 ,
缓 和 曲线 再 一 次 成 为 重要 的 科 研 和 工 程 分 析 课 题 。本 文 以

= y= 丽2 予 m
由以 下两 个 力 组成 ) :

种新颖 的方式 分析 和探 讨 当列 车经过 连 续曲线路 段 时,
18 ・ 3 2 1 年 6月 01

新建时速120 km地铁线路曲线超高和缓和曲线长度的研究

新建时速120 km地铁线路曲线超高和缓和曲线长度的研究

新建时速120 km地铁线路曲线超高和缓和曲线长度的研究孔凡兵【摘要】In view of the provisions for superelevation and transition curve length related to subway and conventional national railway, it is reasonable and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maximum track superelevation to 150 mm for operation at 120 km/h with corresponding transition curve length obtained from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which serves as supplements to the current “Code for Metro Design”( GB50157—2013 ) at the design speed of 120 km/h with respect to superelevation and transition curve length.%针对我国地铁、国铁曲线超高值和缓和曲线长度的规定,综合分析运行速度120 km/h条件下,轨道最大超高值提高到150 mm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对相应的线路缓和曲线长度进行分析计算,给出计算值和建议值。

对我国现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关于设计速度120 km/h条件下线路的超高和缓和曲线长度取值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

【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地下铁道;缓和曲线长度;曲线超高;旅行速度【作者】孔凡兵【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2随着国内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大量建设和运营,以及车辆、信号、轨道部件等技术的更新换代,设计速度目标值为80 km/h或100 km/h的地铁线路已经不能满足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需求。

关于曲线超高的设置问题

关于曲线超高的设置问题

关于曲线超高设置问题的探讨摘要线路施工、养护经常遇到曲线,如何设置好曲线超高对行车和线路养护都非常重要,尤其是提速干线上,为减少曲线维修工作量、提高钢轨使用寿命、保证旅客乘座舒适。

通让线增建二线工程进行小半径曲线改造时,进行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供大家参考关健词行车速度超高设置1、工程概况通让线增建二线工程,K20+450-K21+500曲线改造工程,既有曲线半径1200m,缓和曲线长度100m,最高行车速度120km/h,曲线超高90mm.该曲线改造后,曲线半径为1600m,缓和曲线长度140m,设计列车最高行车速度160km/h的客货共用的Ⅰ级铁路。

通让线增建二线工程是我局进行120km/h线路增建二线并改造既有线施工,主要是增建二线同时对即有线小半径曲线进行改造,如何设置好曲线超高,关系到铁路运营经济成本和旅客舒适程度。

为适应建设快速、高效铁路的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进行曲线超高设置。

2、曲线超高的目地及超高设置的一般办法为了保证机车车辆通过曲线时保持平衡,将轨道的外侧钢轨设置适当的超高,通过列车车体的倾斜而得到的重力的水平分力与其惯性力(离心力)相平衡。

通过力学计算,当超高h=11.8Ⅴ2/R时,轨道内、外侧钢轨所受压力相等。

(见附图-1)3、影响曲线设置超高的因素:1)、轨道和机车车辆的轮对,分别是近于刚体的构筑物和近于刚体的机械装置。

机车车辆的转向架是由2个(及以上)轮对组成,转向架上的轮对无转向作用,只能靠线路的引导改变方向,因超高设置的不合理,导至车轮的轮缘与两股钢轨压力不相,产生摩擦力加剧。

2)、由于线路为客货混合,客车行车速度快,重量轻,货车速度较慢,重量较大;从附图-1可看出,车体重量一定时,车体倾斜而得到的重力的水平分力G1一定。

G1 = G×sin Q而惯性力(离心力)p=G×V2/g×R由以上二式看出G、g、R值一定,离心力P 与V2成正比,当速度V偏小时, 重力的水平分力G1>离心力P,车体向曲线内侧倾斜,车体向内侧倾斜,增加下股钢轨的压力;当速度V偏大时, 离心力P>重力的水平分力G1, 车体向外侧倾斜,车轮轮缘与钢轨侧面接触,产生阻力,速度差越大,摩擦越严重。

高速铁路曲线超高设计的研究

高速铁路曲线超高设计的研究

车站两端曲线编号
南芬站
1
DK84+ 294 2
凤城站
3
DK168+ 550 4
新五龙背站 5 DK194+ 670 6
曲线半 径 /m 10 000 7 000 8 000 9 000 12 000 5 500
缓和曲 线 /m
曲线直缓 点里程
曲线缓直 点里程
170 DK76+ 866 DK78+ 747
舒适度条件
优秀 良好
设计超高与欠超 高之和允许值
有砟轨道 无砟轨道
200
220
210
235
mm 一般
250 265
2 沈丹客运专线车站两端曲线实设超高的 确定
2 1 沈丹客运专线概况 沈丹客运专线是辽宁省铁路网规划中的一条重要
干线, 线路起自沈阳南站, 经本溪、南芬、通远堡、凤城 至丹东, 全线正线 新建长度 205 7 km, 右线绕 行 0 4 km。沈丹客运专线设计行车速度为 250 km / h, 正线采 用无砟轨道。根据行车组织方案, 一般在中间站有部 分列车停站作业, 还有部分列车直接高速通过。对于 这种部分列车停站、部分列车高速通过的曲线实设超 高的确定, 需要根据本线的 V- S 曲线情况对行 车速 度进行模拟后研究确定, 最后再逐个进行超高检算。 2 2 计算参数的确定
mm
舒适度条件 欠、过超高之和允许值
优秀 100
良好 140
一般 180
1 6 高速列车运行时设计超高与欠超高之和 的允许值 [ h + hq ]
高速列车运行也会因为运输要求不同造成运行速 度上的差异, 为了提高旅客舒适度, 采用实设超高与欠 超高之和的允许值 (见表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缓和曲线超高设置的分析
【摘要】针对目前铁路缓和曲线直缓(或缓直)、缓圆(或圆缓)点超高设置不合理的做法,按照铁路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在直线型超高顺坡的基础上,通过对缓和曲线外轨断面的设置,改善轮轨接触状态,提高动力响应。

【关键词】超高顺坡;竖曲线;缓和曲线超高设置
【 Abstract 】 In view of the present railway easement curve straight slow (or slow straight), slow (slow) or circle point ultra-high set unreasonab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railway design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on the basis of linear high slope, through to the easement curve rail profile Settings, improving the wheel/rail contact state, improv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 Key words 】 Ultra high slope; Vertical curve; Detente curve ultra high setting
1 概述
行驶在曲线轨道的机车车辆,出现一些与直线运行显著不同的受力特征,如转向力、离心力等。

为了上述力不至于突然产生和消失,需要在直线与圆曲线轨道之间设置一段曲率半径和外轨超高逐渐变化的曲线,我们称这段曲线为缓和曲线。

曲线超高是确定缓和曲线长度及曲线线间距加宽值等平面标准的主要参数,曲线超高的取值将对平面标准产生重要影响;影响列车行车速度、旅客舒适度和钢轨磨耗,甚至影响行车安全。

2 曲线超高与超高顺坡
2.1 确定超高
在线路曲线地段,应根据曲线半径和实测行车速度,在外股钢轨合理设置超高(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的线路宜按旅客的舒适条件进行检算和调整超高值)。

超高按下列公式计算:
实设超高在满足欠超高、过超高容许范围的条件下,货物列车较多时,宜减
小Hg,旅客列车较多时宜减小Hc。

实设最大超高,在单线上不得大于125mm。

在双线上不得大于150mm。

2.2超高顺坡
《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和《铁路线路维修规则》规定:普速铁路曲线超高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并满足: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 的线路,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10v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1/(9vmax);如缓和曲线长度不足,顺坡可延伸至直线上;如无缓和曲线,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 的线路,在直线上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10v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1/(9vmax);允许速度大于160 km/h的线路,超高必须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在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顺坡坡度,但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的线路不应大于1/(8vmax);
其他线路不应大于1/(7vmax),且不得大于2‰即i=h
0/L
≤2‰(如图1-1所示)
3.缓和曲线超高设置的惯性做法
在既有线缓和曲线一般都采用直线型超高顺坡的方法,由直线上的零值逐渐增至圆曲线的超高值,与圆曲线相连,即在直缓点h=0 在缓圆点h=H。

优点:缓和曲线每个位置的超高计算、设置简单,易于掌握。

缺点:直线AB与缓和曲线BC、缓和曲线BC与圆曲线CD存在折角,缓和曲线上股存在直缓点凹、缓圆点凸的轨面不平顺,机车车辆对缓和曲线外轨钢轨尤其是直缓B点、缓圆C点位置范围轮轨接触不良。

4.消顶补坑法(设置竖曲线)
1.在直线型超高顺坡的基础上,以直缓点为中心,直缓点的超高增量最大(称之为补坑),前后按照计算进行顺坡;以缓圆点为中心,缓圆点的超高减量最大(称之为消顶),前后按照计算进行顺坡。

2.采用圆曲线型竖曲线的方法,以直缓、缓圆为竖曲线的两个中点进行设置(如图1-2)
T =R ×tan α 2= 2R ×tan α= 2R ×0L h =0
2000L Rh
(m)
式中 T —竖曲线的切线长(m);
R ——竖曲线半径(m); α——竖曲线转角(度); h ——圆曲线超高(mm); L 0——缓和曲线长度(m); ⑴竖曲线的曲线长: C ≈2T ⑵竖曲线的纵距(即超高修正量):
超高修正量,即竖曲线上任意点与切线上相邻点的高差,用y 表示。

y=R x 22×1000=500R
x 2
式中 y —超高修正量(mm);
x —竖曲线上任意点距直缓点或缓圆点的距离(m)。

⑶缓和曲线应设超高 H=H 0±y
式中 H —缓和曲线应设超高值(mm);
H 0—直线型超高顺坡时的超高值(N 点超高值)。

图2-1
⑷以金温货线k100+352.16m ~k100+573.52m 长为221.36m 的曲线为例,该曲线半径300m ,缓长70m ,圆曲线超高为115mm ,直缓点的里程为K100+352.16m ,缓圆点的里程为k100+422.16m ,按照消顶补坑的方法计算以为缓和曲线头、尾为中心每5m 的超高值。

①超高顺坡 i=
L h
=115mm/70m=1.643‰ ②竖曲线的切线长T =R ×tan α 2= 2R ×tan α= 2R ×0L h =0
2000L Rh
(m)
T=15000·115/2000·70=12.32m ③竖曲线的曲线长 C ≈2T=2×12.32=24.64m ④超高顺坡调整计算
超 高 调 整 计 算 表
里 程
横距x
(m )
超高值(mm )
超高修正量y (mm ) 修正后的超高量
(mm ) 附注
K100+337.16
0 0 0 0 直线 +342.16 2.32 0 0.18 0 直线 +347.16 7.32 0 1.78 2 直线 +352.16 12.32 0 5.06 5 直缓点 +357.16 7.32 8.2 1.78 10 +362.16 2.32 16.4 0.18 16.6 +367.16 0 24.6 0 24.6 ┊ +407.16 0 90.4 0 90.4 +421.16 2.32 98.6 -0.18 98.4 +417.16 7.32 107 -1.78 105.2
+422.16 12.32 115 -5.06 110 缓圆点 +427.16 7.32 115
-1.78
113.2
5. 顺应超高、正矢同步变化的要求
缓和曲线是连接直线与圆曲线的特殊曲线,直缓点正矢等于6d
f ,缓圆点正矢等于F C -6d
f ,按照同步变化的规律要求,直缓点也应设置与正矢相平衡的超高,缓圆点正矢小于圆曲线正矢,因此,在缓圆点及其前后的超高也要小于圆曲线超高。

6. 调整缓和曲线超高需注意的几点
①采用圆曲线型竖曲线,竖曲线半径应为20000~10000m ,且长度不应小于20m 。

②缓和曲线中间不需调整部分长度不得短于20m 。

③适用于曲线半径小、超高大且缓长短。

④调整量应以直缓、缓圆、圆缓、缓直点为中心,且调整量最大,凹凸对称调整量正负值合计为零。

结束语
抬高缓和曲线外股钢轨来在满足由直线上的零值逐渐增至圆曲线的超高值,可视为人为设置的短坡道,需更加重视其平顺性。

从轨检车动态检查情况分析,直线型超高顺坡的缓和曲线尤其是直缓或缓圆点容易出现三角坑超限。

设置竖曲线采用消顶补坑的做法使缓和曲线线形更加平顺、合理,满足行车安全、平稳。

参考文献
1 陈知辉.铁路曲线轨道(2016第二版),36~45 ,137~139
2 高新平.竖曲线的养护方法探讨(铁道建筑2000年12期)
3 谢文军.普速铁路线路维修与技术管理, 63~66
2017年10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