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
3章-随机数与随机变量PPT

第三章 随机数与随机变量
2
①设置仿真钟=0 ②初始化系统状态与统计计数器 ③初始化事件列表
开始
主程序 (0)激活初始化程序
(0) (1)激活时间推进程序 (2)激活事件发生程序i
重复
(1) ①确定下一事件类型,如i ②推进仿真钟
i
(1)更新系统状态 (2)更新统计计数器 (3)产生将来事件并添加到事件列表中
设具有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 X1 , X 2 ,…, X m ,令
Y X1 X2 L Xm
m
Y Y 则 的分布函数与 Xi 的分布函数相同,此时称 的 i1
分布为 X i 的 m 折卷积。为了生成 Y ,可先独立地
从相应分布函数产生随机变量 X1 , X 2 ,…, X m ,然后
利用上式得到 Y ,这就是卷积法。
14
例:特定供应商提供的发动机次品率为10%,求 批量为5的发动机中每批的次品数
❖binomial(0.1,5)
分布列如表
15
3.3 随机数发生器
❖ 对不同的系统或者过程进行仿真时,如果系 统或过程本身包含固有的随机组成成分,就 需要一定的方法来生成或者获得随机的数值。 例如,排队系统中的时间间隔,服务时间, 库存系统中的需求量等。在计算机仿真中, 能否产生具有一定性能要求的随机数是决定 仿真是否可信的重要因素之一。
逆变换法生成随机变量。
5
❖ 随机实验:一个可观察结果的人工或自然 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可能不止一个,但事 先不能确定会产生什么结果。例:骰子
❖ 样本空间:一个随机实验的全部可能出现 的结果的集合,记为Ω 。
❖ 随机事件:一个随机实验的一些可能的结 果,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
❖ 概率分布:如果样本空间上的所有随机事 件都确定了概率,这些概率构成样本空间 的一个概率分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第3章)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资本家是生产的指挥者;劳动产品归 资本 家所有 2、价值形成过程 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 二、价值的增值过程 1、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 2、剩余价值的本质: 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价值而被 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体现着资本家对 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1、矛盾的内容:等价交换和价值增
值的矛盾
2、解决矛盾的条件:既在流通领域,
又不在流通领域
三、矛盾的解决:劳动力的买和卖
1、劳动力的定义:人的劳动能力,人的脑力 和体力的总和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 (2)劳动者一无所有 3、劳动力的商品的价值:维持劳动者生存所 必需的消费资料的价值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 它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超过维 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消费资料价值的价值
A、剩余一般:产出品大于投入品的余额, 即剩余产品 B、剩余特殊:产出品价值大于投入品价值 的余额,即剩余价值 C、剩余个别:剩余价值如果被要素所有者 自己占有,就是额外收入;如果被他人无偿占 有,就是剥削收入 注: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即为“剩余个 别”
六、剩余价值的来源
A、价值是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B、剩余价值也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C、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都是在劳动生产力有 了一定发展之后才产生的,它的存在和发展本 身,就离不开非劳动要素的作用 《资本论》第一卷 完
补充
一、马克思对资本积极作用的认识
1、首先,从资本生产的方式和目的来看, 以价值增值、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不同,它是无止境的。马克思认 为:“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 剩余劳动”,它为人“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 出物质要素。”
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论语第三章《八佾》篇包括26章。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翻译:孔子谈到季氏时说:“用天子的礼乐(八佾舞)在他家的庭院中祭祀祖先(越礼),对于季氏这样的事情都可以容忍,还哪些事情不可以容忍呢?”2、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翻译: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卿大夫,祭祀祖先时,按照天子的礼制唱着《雍》来撤除祭品。
孔子说:“《诗经》上说,‘天子祭祀宗庙,天下各路诸侯都来助祭,天子庄重肃穆地主祭。
’这两句话用在三家祭祀的庙堂之上,天下哪一个诸侯会来陪祭呢?”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翻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礼做什么呢?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乐做什么呢?”4、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翻译: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根本道理。
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啊!一般的礼与其辅张奢侈,宁可简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戚。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翻译:孔子说:“夷狄(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君主,不像诸夏(中原各国)这些国家没有君主(因为时代很乱,弑父弑君的事情时常发生)。
”不如:不像。
6、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翻译:季氏要去祭祀泰山(违背了礼)。
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当时冉有为季氏家臣)。
”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或:难道说泰山之神能够接受季氏这种不合礼的祭祀吗?)”7、子曰:“君子无所争。
人教版高一数学 A版 必修三 同步课件:第三章 概率3 章末高效整合

数学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知能整合提升
解析: (1)棱长为 a 的正方体的体积 V=a3.
热点考点例析
阶段质量评估
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 VB1-A1BC1=16a3.
∴点 M 落在三棱锥 B1-A1BC1 内的概率为 P=VB1-VA1BC1=16.
(2)设点 M 到平面 ABCD 的距离为 h,
由题意,得13a2h<16a3,∴h<a2.
∴使四棱锥 M-ABCD 的体积小于16a3 的概率为12.
数学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知能整合提升 热点考点例析 阶段质量评估
3.欧阳修《卖油翁》中写到:(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
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见“行行出状元”,卖油翁的技艺让人叹为
观止.若铜钱是直径为 1.5 cm 的圆,中间有边长为 0.5 cm 的正方形孔,若你随机
数学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知能整合提升 热点考点例析 阶段质量评估
二、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1.互斥事件
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或称互不相容事
件.从集合的角度看,是指这两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不
相交,即 A∩B=∅,如右图所示.易知,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
是互斥的;任何两个基本事件都是互斥的,如果 A1,A2,…,An 中的任何两个都 是互斥事件,那么我们就说事件 A1,A2,…,An 彼此互斥.从集合的角度看,n 个 事件彼此互斥,是指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两两相交为空集.
解析: 从 2 个袋每次任摸一球,有如下基本事件(a,c),(a,d),(b,c), (b,d),(c,a),(c,b),(d,a),(d,b).
第3章 土的渗透性和渗透变形

第三节
渗透力和渗透变形
二、渗透变形 (一)渗透变形的形式
土在渗透力的作用下,而发生变形或破坏的现象称为 渗透变形(或渗透破坏),渗透变形包括两种基本形式。 (1)流土 流土是指在向上的渗透水流作用下,表层 土局部范围内的土体或颗粒群同时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 流土发生于地基或土坝下游渗流出逸处,而不发生于土体 内部。如图3-14发生在堤坝下游渗流逸出处。
第三章 土的渗透性和渗透变形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土的渗透规律、渗透力和 渗透变形规律
第一节
概
述
水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现象称为渗流。土具有被水体 透过的性质称为土的渗透性。本章主要研究饱和土的渗透 性以及由渗流引起的渗透变形问题。 作为土木、水利工程对象的地基或土工建筑物内一般 都存在着各种形态的水分,而土本身又具有渗透性,所以 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工程问题: (1)水的问题 指在工程中由于水本身所引起的工程 问题。如基坑、隧道等开挖工程中普遍存在的排水问题 土坝中的渗透水量损失问题等。
L ----渗径长度;
A----试样截面积; h ----试验时水头差。
第二节
土的渗透规律
2、变水头试验法----适用于粉土和粘土 变水头法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头是随时间变化 的,其实验装置如图3-5(P71)。 设细玻璃管的内截面积为 a 。经时段 dt ,细玻璃管中 水位下降 dh ,则在时段内流经试样的流量为:
' '
孔隙水应力和有效应力的分布如图3-22(b)。
第四节 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
(2)向上渗流情况 图3-24表示水向上的情况。在a-a断面的总应力为: h1 sat h2 孔隙水压力为: u h h1 h2 h 则有效应力为:
骆驼祥子 3-4章的简要内容

《骆驼祥子》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简要内容
《骆驼祥子》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简要内容如下:
第三章:祥子连夜带着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时来到一个村庄,用三匹骆驼换了35个大洋。
他带着对新生活的希望,再次踏上了旅程。
第四章:祥子独自回到了车厂,睡觉时讲梦话,透露了自己得到骆驼的事情,人们听到了那个事情,因此给他起了个“骆驼祥子”的绰号。
祥子将家安在了刘四爷的车厂,重新开始拉车的生活。
他将剩下的30个大洋交给刘四爷保存,希望能有一天攒够钱再买一辆车。
约法三章的内容

约法三章的内容
刘邦的约法三章内容如下:
1、杀人者要处死。
2、伤人者要抵罪。
3、盗窃者也要判罪。
约法三章(拼音:yuēfǎsān zhā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原指约定三条法律;后泛指约好或订立简单的条款相互遵守。
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约法三章成语寓意:
秦始皇的统治非常残酷,法网严密,民不聊生,不堪忍受,百姓终于揭竿而起,推翻了秦朝的暴政。
一个社会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法令规定越繁,空隙漏洞毛病愈大。
刘邦深谙“大道至简”,声称除约法三章,秦朝的繁律苛法均可全部废除。
刘邦凭借简明扼要的约法三章,很快便树立起了新政权威严天下、取信于民的形象。
3章合伙企业法

行使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
合伙人个人债务清偿的顺序(见图3-2)。
图3-2 合伙人个人债务清偿的顺序
张某、李某、魏某各出资80万合伙成立电器维修厂。
开始经营很好,但一年后因行业竞争激烈亏损,欠 外债200万,而企业全部资产总计只有150万. 请问:应如何偿还? 经营期间张某为购买私人轿车,向其同学王某借款 40万元。还款期限届满时,张某无力偿还。恰好此 时王某购买了企业的部分器材尚有30万元货款未支 付,王某便通知企业,与张某的40万相抵,遭到企 业拒绝。
2. 新合伙人的权利与责任 入伙的新合伙人
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
权利,承担同等责任, 但入伙协议另有约定 的,从其约定。新合 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
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
带责任。
(二)退伙
退伙是指合伙人退出合伙企业,从而丧失合伙人 资格。 合伙人退伙,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自愿退伙, 二是法定退伙(见图3-3)。
自作主与某机械公司签订了12万元的合同,此合
同是否有效?
分析:有效。《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 人执行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的限制不得对抗善 意第三人。本案例中某合伙企业对其总经理甲的限制 不能对抗机械公司,故该合同有效。
(二)合伙人决议与对其他合伙人 执行事务的异议
合伙人对合伙企业有关事项作出决议,按 照合伙协议约定的表决办法办理。合伙协议未 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实行一人一票并经全
二、合伙企业法的概念
合伙企业法是指调整合伙企业在设立、经
营、变更、终止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997年2
月23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 次会议通过,1997年8月1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指通过一定介质(如空气、水等)传播的一种连续波,其本质是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周围弹性媒质发生波动的现象,它是一个随着时间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在物理学中称为声波。
声波具有普通波所具有的特性,即反射(Reflection)、折射(Refraction)和衍射(Diffraction)2 .声音的几个重要指标(1)基准线——提供模拟信号的基准点。
(2)振幅(Amplitude)——波的高低幅度,表示声音的强弱。
(3)周期(Period)——两个相邻波之间的时间长度。
(4)频率(Frequency)——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以Hz为单位。
•音频(Audio)信号•亚音信号,或称为次音信号(subsonic)•超音频信号,或称超声波(ultrasonic)信号(应用)•话音(speech)信号(300~3000 Hz)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是80~3400 Hz。
在多媒体技术中,处理的信号主要是音频信号,它包括音乐、话音、自然声等。
声音的三要素为音调、音色和音强。
就听觉特性而言,这三者决定了声音的质量。
1)音调——代表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反之亦然。
当人们提高唱盘的转速时,声音频率提高,音调也提高。
当使用音频处理软件对声音进行处理时,频率的改变可造成音调的改变。
2)音强——代表声音的强度,也称“响度”,“音量”是指音强。
音强与声波的振幅成正比,振幅越大,强度越大。
定量描述声音强弱的方式有多种,声压和声压级就是其中的两种形式。
3)音色——具有特色的声音,它与声波的形状有关,是由混入基音的泛音决定。
通常的声音分为纯音和复音两种类型。
所谓纯音,是指振幅和周期均为常数的声音,一般只会出现在专用的电子设备中;复音则是具有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混合音,大自然中的声音大部分是复音。
复音中最低的频率称为基频,即“基音”,它是声音的基调。
其他频率复音称为“谐音”,也叫泛音,复音中的基频和谐音决定了复音的音质和音色。
各种声源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如各种乐器、不同的人、各种生物等,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人们也能根据音色辨别声源种类。
1.声压(P)声波引起某处媒质压强的变化量称为该处的声压。
(单位为Pa(帕斯卡),即牛顿/米2是压强的量纲)也就是说:有声波时该处的压强值与没有声波时该处的压强值的差值由于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并不与声压的大小成线性关系,而是大体上与声压有效值的对数成正比。
因此,为了适应人类听觉的这一特性,通常对声压的有效值取对数,用其对数值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即声压级。
a . Pref为具有正常听力的年轻人对1 kHz的声音刚好能察觉的声压值。
b .声压级实际上是一种相对量,是某点的声压与零声压的比,是描述声音变化的动态范围的物理量3.音频与音高音频是指声音信号的频率;音高则是指音调的高低。
人对于声音频率的感觉表现为音调的高低。
音高与声音频率的关系也大体上呈对数关系。
4.音频带宽20 Hz~20 kHz是人类的听觉频带①人耳对不同频率的敏感程度有很大差别。
②中频段(2 kHz~4 kHz)最为敏感,幅度很低的信号都能被人耳听到。
③低频区和高频区较不敏感,能被人耳听到的信号幅度比中频段要高得多5.响度与响度级响度是指人类所感受到声音大小的程度,而响度级则是以1 kHz信号的声压级数定义的响度的数值,单位是“方”(Phon)。
注:声压级是客观量,而响度级则是主观量。
6.等响度曲线具有相等响度的不同频率的点连接起来构成的一条条曲线被称为等响度曲线7.绝对听阈在安静环境中,能被人耳听到的纯音的最小值(该曲线为0方响度级等响度曲线,即该曲线在1 kHz时声压级为0 db)掩蔽听阈: 频域中的一个强音会掩蔽与之同时发声的附近的弱音。
注:①某一频率强音的存在会改变其附近的绝对听阈曲线,而改变部分称为掩蔽听阈曲线。
②改变后的听阈曲线以下的各种声音将不能被人耳察觉。
1.模拟信号从时间上以及幅值上都连续(不间断)变化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注: ①模拟信号强调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②模拟信号强调在幅值上的连续性。
③计量和描述方式,一般采用十进制数。
在时间上和幅值上都是离散(不连续)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注:①数字信号强调在时间上和幅值上都不连续。
②数字信号的描述方式采用二进制数量来表示。
③二进制数与数字信号是两个概念,前者只是对后者的一种描述,在数字信号中强调的是状态。
④正逻辑是人们用“1”表示有脉冲或电源接通,而用“0”表示无脉冲或电源断开。
⑤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关系:仅从三个方面分析1. 音频信号的动态范围①实际声场中声音强弱的变化达120 dB。
②传统的模拟音响设备的动态范围:采用模拟信号处理方式记录和重放音频信号。
比如:磁带录音机等,其动态范围不会超过60 dB。
③数字音响设备的动态范围。
结论:数字系统的音频信号动态范围比模拟系统提高了近一倍。
这也是CD技术之所以获得高水准的音质的重要原因。
采用16 bit量化(如16位声卡),则声音的强弱范围就可划分成:个等级,因而动态范围可达。
2. 噪声容限(对噪声的承受能力)①传统的音响设备的失真情况在重放时,由于失真、噪声、电机转速不匀等原因,重放效果大打折扣。
②数字音响设备的失真情况数字系统只要能识别码的长短或脉冲的有无,即可再现出原来的信号。
结论:数字信号的噪声容限比较高3. 与计算机的兼容性多媒体是以计算机控制为基础的,而计算机处理、存储的都是数字信息,即“0”、“1”信号,所以在多媒体中的音频、视频信号必须是数字信号。
数字化特点:①动态范围大。
若采用16 bit量化方法,音频信号的幅度可分为65536个量化级,动态范围达96 dB。
②信息易处理。
可以通过计算机对音频、视频信号进行各种特技及非线性编辑。
③媒体易保存。
使用时间长,采用数字化的光盘,重放时不存在机械磨损,使用寿命长。
④成本低。
数字化信息便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存储和处理,可降低成本。
⑤可靠性高。
数字信号只要求脉冲的有无,而不依赖信号的幅值大小,对硬件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求下降了许多,从而提高了可靠性。
1.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将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称为模拟信号的数字。
2.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方法①采样:以适当的时间间隔观测模拟信号波形幅值的过程叫采样。
②量化:将采样时刻的信号幅值归整(四舍五入)到与其最接近的整数标度叫做量化。
③编码:将量化后的整数,用一个二进制数码序列来表示叫做编码。
1.采样周期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大小叫做采样周期, 用T s表示3. 采样频率的选择①与采样精度和采样后的数据量大小有关。
在单位时间内采样次数越多,则对信号的描述越细腻,越接近真实信号,即采样频率f s应尽量高。
但一味提高采样频率,增大数据量,给数据处理带来了麻烦,增加了技术实现上的困难。
②与被测信号的变化速度有关。
在过短的时间里反复测量体温或是河流水位的变化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这就是说,采样频率的选择必须考虑被采样信号变化的快慢程度,f s是一个相对值。
4. 采样定理采样频率f s必须高于被采样信号所含最高频率的两倍。
该定理指出:当对连续变化的信号波形进行采样时,若采样频率f s高于该信号所含最高频率的两倍,那么可以由采样值通过插补技术正确地恢复原信号的波形,否则将会引起频谱混叠(Aliasing)产生混叠噪声(Aliasing Noise),而重叠的部分是不能恢复。
这一定理不仅适用于模拟音频信号,也同样适用于模拟视频信号的采样。
1.量化过程对非整数的采样值整数化(四舍五入)的过程2. 量化级对满幅度信号所取的量化份数为量化级3. 量化级差量化分度的最小单位称为量化级差,用△表示4. 量化误差(量化噪声)由四舍五入所引起的输入信号样值与量化后输出值的差,叫做量化误差,也称为量化噪声(N)。
由于量化值是在对应量化级内四舍五入得到的,所以量化误差应不大于:│N│<△/2 5. 音频信号的量化位数CD和VCD中的音频采用16 bit量化器6. 音频码率码率: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bit数。
如以CD为例音频码率:R=44.1×103×16×2=1.41×106 b/s均匀量化就是采用相同的“等分尺”来度量采样得到的幅度,也称为线性量化,如下图所示。
非线性量化的基本想法是,对输入信号进行量化时,大的输入信号采用大的量化间隔,小的输入信号采用小的量化间隔,如图3-09所示。
这样就可以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用较少的位数来表示。
可用以下公式估算声音数字化后每秒所需的存储量(未经压缩的)存储量= 采样频率×量化位数÷8若使用双声道,存储量再增加一倍例如,数字激光唱盘(CD-DA)的标准采样频率为44.1 kHz,量化位数为16 位,立体声。
一分钟CD-DA音乐所需的存储量为:44.1 K×16×2×60÷8 = 10584 KB编码就是把已经量化后的采样值用二进制数码表示出来1.自然码无符号的二进制代码2. 符号-数值码在自然码最高位(MSB)增加了一个符号位而构成,用以表示数值的正负,一般用“0”表示正,而用“1”表示负,一般用来表示双极性信号。
3. 格雷码每增加1个数值时只有一个码元变化的码000 001 011 010 110 111 101 100 格雷码0 1 2 3 4 5 6 7 十进制数1.Windows 95/98本身带的“Sound Recorder”2.买声音卡时带的工具3.网络上下载的工具CoolEdit软件. 黑白电视的扫描方式(1)扫描及每帧扫描行数①扫描: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的运动称为扫描。
②行扫描与帧(或场)扫描:电子束在水平方向的扫描运动称为行扫描,在垂直方向的扫描为帧(或场)扫描。
③一帧图像的形成:在视频图像的传送中,是将一帧图像的每一个像素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逐点扫描传送的,在每一时刻,电子束只打在屏幕的一个像素点上。
而全屏效果是通过人眼的惰性,和荧光粉的余辉而产生的。
④扫描正程与逆程:电子束自左往右扫描称为行扫描正程,自右回到左为行扫描逆程。
自上而下扫描称为帧(或场)扫描正程,自下回到上为帧(或场)扫描逆程。
注:扫描正程时间长,逆程时间短,回扫,应消隐。
逆程是为下一个正程做准备。
⑤一帧图像的扫描行数:PAL制中1 帧分625个扫描行。
NTSC制中1 帧分525个扫描行。
(2)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①逐行扫描:在一帧图像中,各扫描行按次序扫描的方式为逐行扫描(显示器一般都采用逐行扫描)。
②隔行扫描:在一帧图像中,分别按奇数或偶数扫描行扫描的方式为隔行扫描。
(3)视频图像的场:为提高活动图像的闪烁频率,使人们观看时比较舒适,将一帧图像分为“奇”、“偶”两场,分别传送信号,其中奇数场扫描一帧中1,3,5,…,奇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