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路充填采矿方法的应用
下向进路假底胶结充填采矿法在焦家金矿的应用

第 1卷・ 5 9 第 期
3 3
不 必 安 装 吊挂 锚 杆 。人 工 假 底 混 凝 土 浇 筑 厚 度 为 40mm, 求 在 进 路 回采 结 束 后 , 适 当碎 矿 将 进 0 要 用 路 空 区底板 垫平 , 区两 帮底 角要 直立 , 在 相邻 进 空 并
“ 充 两 回” 架 管验 收 完 毕 后 , 闭板墙 , 主 板墙 三 , 封 在
() 1进路 回采结束后 , 将底板整平 , 同时要求两
帮 底 角 直 立 且 将 相 邻 假 底 的 预 留钢 筋 全 部 揭 露 出
采场沿矿体 走 向布置 , 场 中段高 4 每分 采 0m, 层 高 1 , 0i 每条 进 路规 格 为 3m 3i 3r 35I, n x n或 x . T e I 下 向采 场 直 接 从 上 中 段 底 柱 开 始 回采 ,不 留顶 柱
边 界施 工假 底 时 , 还要 在边 界 帮上 距底 板 约 2 0m 0 m 处 打一 排 眼 , 在条 件允 许 的情 况下 , 路 上盘 也 需打 进
一
排 眼 , 距 60lm, 眼 0 l 眼深 1 ~ . m, 镶 入 涨 壳 T . 1 并 0 5
度大 , 需要消耗机械设备 , 对井下安全条件 和环境 都造成不 同程度 的影响 , 同时还影响采场 内其他进 路的回采 , 材料运输困难 , 技术经济指标不合理 。 另 外 , 工 假 底 需养 护 1 方 可 封 闭充 填 , 护 时 人 6h后 养
( 1。 图 ) 1 采 矿施 工工 艺 . 2
来, 在位于矿体边界 的进路施工假底 时, 要在边界一
帮距 底板 100m 处打 一排 眼 , 0 m 眼距 90m 眼深 0 m,
80m 并镶入涨壳式锚杆 。 0 m, 在安全条件允许 的情况 下 ,主断层下盘处也需打眼镶人涨壳式锚杆 ,眼深 1 — . m, . 1 眼距 60m 0 5 0 m。锚杆与进路内钢筋焊接要 牢固, 连续焊接长度 ≥10ml 0 i l 。根据矿体产状 , 如果
夏甸金矿水平分层进路式尾砂充填采矿法的研究与应用

企 业 。 目前 , 夏甸 金矿 采矿 以无 底柱 崩落 法 为主 , 这 种 采 矿方 法适 用 于产 状稳 定 、 大 的矿体 , 厚 能够 实现
安全 、 高效的回采 , 但对一些边角矿体和比较破碎矿 体的回采不适用_ 2 _ 。随着夏甸金矿 40 0 / 0 d日扩建 t 项 目安装 调试 完 成投 产 ,选厂 的 日处理 量 大 幅度 提 高。 为了提高井下出矿量及矿石品位, 同时充分合理
利用 有 限的 矿石 资源 ,夏 甸金 矿针 对井 下 边角 破碎 矿体 开采 方 法进 行 了科研 攻 金 矿 区蚀 变 带 中 , 固性 较 差 , 在 易 坍 稳 存
塌 等 问题 , 原有 的干式 充填 法与无 底柱分 段崩落 法 不适用 。 了减少矿石的损 失和贫 化 , 为 提高矿石 回收率
夏甸金矿水平分层进路式尾砂充填采矿法的研究与应用
曹英 莉 , 秦秀合 ,张瑞 忠,高金成
招 金 矿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山东 招 远 2 5 0 64 0
摘 要: 利用选矿尾砂进行充填法采矿是一种 比较成熟的采矿 工艺, 关键在 于如何应用它。目前 , 甸金矿使 用的无底柱崩 落采矿 夏 法适用于产状稳定 、 大的矿体 , 厚 但不适合边角矿体及破碎矿体。为 了解决边 角破碎矿体开采时, 矿石 的损失 率、 贫化 率高和安全 性低的问题 , 高效安 全地 回采更 多的矿石 , 充分利用有 限的矿产资源并满足选厂扩建后 大幅度地提 高处理 量的需要 , 夏甸金矿选
动 生产 率 和生 产成 本 的高低 ,还 直接 决 定着 采矿 损 失 率与贫 化率 。 如果采 矿方 法选 择不 当 , 仅会 给矿 不 山的安 全和 生产 带来 严 重危 害 ,还会 造成 矿产 资 源
采矿工程中充填技术的应用

采矿工程中充填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我国已进入矿产资源消耗的高峰期,而采矿行业将面临深部开采,同时也将面临地压冲击、地表下沉、塌陷等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等问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矿山环保建设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因此,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来提高矿产开采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重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问题并加以改善。
为了解决这一工作中的问题,充填采矿技术在地下开采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关键词:采矿工程;充填;技术1 充填采矿技术1.1充填采矿法充填采矿法是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利用充填材料充填采空区的一种采矿方法。
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材料想配合,以维护采空区,称支架充填采矿法。
充填采矿法主要是利用所形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有时还用来预防自燃性矿石的内因火灾。
1.2充填采矿技术在现代矿产体系中,充填采矿技术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采矿和充填。
采矿主要是研究各类矿石在不同赋存条件下,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方法进行回采。
充填主要解决的是开采过程中的地压问题,最主要形式是利用充填材料将采空区进行填充,以便于进一步降低矿采对于山体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实际应用充填采矿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保护地表环境与地层环境,及时回收矿产资源,特别是以先进技术与设备和相关材料为基础的充填采矿法能够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促进采矿水平的不断增强,在开采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时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
2 充填采矿技术在矿山开采中的优势2.1 降排增效选厂排放的尾砂,经过浓缩后泵送至井下充填制备站的砂仓内,添加化学试剂沉降后形成砂浆,最后添加水泥搅拌制成充填材料。
用于充填采空区,解决了尾砂排放的难题,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也节省了充填材料,使得采矿业绿色环保。
2.2 地表下沉控制优秀传统开采技术中的应力分布混乱,所以也严重削弱了山体结构的稳定性。
上向进路充填法在“三下”矿体开采中的应用

探究充填采矿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

探究充填采矿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充填采矿技术是指在煤矿采掘过程中,利用煤矸石、尾砂、水泥等材料填充空隙来支撑地下空间和预防地表塌陷的一种技术。
充填采矿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开发得较为成熟的一项新技术,备受重视。
在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中,采煤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煤矸石对地下空间的支撑很薄弱,会导致地下空间的坍塌、龟裂等情况发生,从而引发矿井事故和地表塌陷等严重问题。
而使用充填采矿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具体来说,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地下空间的支撑在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中,煤炭开采后遗留下来的煤矸石是不能回收利用的,这些煤矸石的质量很差,会导致地下空间的支撑很薄弱。
而采用充填采矿技术,可以利用煤矸石、煤灰等材料填充空隙,从而改善地下空间的支撑,保证了地下空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防止地表塌陷采煤过程中,地下空间的支撑不足会导致地表塌陷,严重威胁到煤矿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而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地表塌陷的发生,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
3. 提高采矿率运用充填采矿技术可以将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煤灰等材料加以再利用,从而提高采矿率。
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减少煤矸石、尾矿等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 降低采矿成本相比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采用充填采矿技术可以降低采矿成本。
一方面,充填采矿可以减少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回填和处置费用;另一方面,充填采矿可以提高采煤率,从而减少煤炭开采成本。
综上所述,充填采矿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推广应用充填采矿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降低采矿成本,保障矿工和周边居民的安全,促进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充填接顶技术要点及有效应用

2022年 6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53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充填接顶技术要点及有效应用关鑫磊,孙京阁,蒋晓龙(山东黄金矿业(玲珑)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5400)摘 要: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实施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工艺环节就是充填接顶,与此同时,充填接顶还是现阶段充填工艺非常关键的一个技术难点。
在现代矿产生产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并且,就算矿体及生产环境是不同类型的也可以很好的适用,以此实现回采率的全面提升,并且实现采空区暴露时间的有效缩短,最后提升整体工作的安全性跟高效性。
现阶段,大多数地矿产生产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并且还对安全标准要求更为严格,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充填接顶技术的推广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如果面对的是已经回采进路的采区,那么一般情况下接顶率是比较低的,甚至还会影响到充填体的稳定性,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格外重视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充填接顶技术要点及有效应用。
关键词: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充填接顶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TD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12-0053-3Key points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filling and roof connection technology in drift filling mining methodGUAN Xin-lei, SUN Jing-ge, JIANG Xiao-long(Shandong gold mining (Linglong) Co., Ltd,Yantai 265400,China)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rift filling mining method is filling and roof connection. At the same time, filling and roof connection is still a key technical difficulty of filling technology at this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ineral production industry, drift filling mining method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even if the ore body and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re different types, it can also be well applicable,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exposure time of goaf, and finally improve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overall work. At this stage,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of most mines is relatively complex,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standards are more stringent.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filling and roof connection technology of drift filling mining method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process, if the face is the mining area with the stoping route, the roof connection rate is generally relatively low, which will even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the filling body, and even caus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Therefore, in practical work, 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key points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filling and roof connection technology of drift filling mining method.Keywords: drift filling mining method; Filling and capp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收稿日期:2022-06作者简介:关鑫磊,男,生于1987年,满族,黑龙江萝北人,本科,采矿工程师,研究方向:采矿工程。
采矿工程中充填采矿技术及应用

采矿工程中充填采矿技术及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煤矿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由于多数矿产类型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开采深度也在增加,深层矿产的开采成本会迅速提升,并会导致矿产的安全管理难度增加。
因此,未来矿产开采需要更加稳定的技术支持以及更加绿色的矿采观念。
关键词:采矿工程;充填采矿技术;应用引言多数矿产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采矿效率的提升也成为了大部分矿业开采单位的重点。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更新矿产概念,比如需要将效率、环保等核心观念纳入现代矿产资源开采中。
故此,尝试将充填采矿技术应用至现代采矿体系,进而保证基础矿产开采质量。
1充填采矿法概述由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防止安全事故、中毒、火灾等,对充填采矿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新建矿井特别是地下矿井中,应首先采用充填开采法,并对开采方法进行论证。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要对有关地质数据进行全面地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勘探,以确保找矿工作的高质量。
充填采矿法是指在开采矿山时,在采掘工作面的同时,采用填料,以物理性质充填采空区。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也要配合支架和填料。
采空区充填,主要是为了降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比如,由于充填物料在地面上产生的压力,很容易引起周边岩体的崩塌等。
充填采矿方法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较高的安全、较高的采收率和较高的作业效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面的损害。
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而且它的投资也比较大。
在工程地质、施工等方面,必须配备专业的设备、人员和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勘探设计、打桩、吊装等工作。
尤其是在市政、采矿、隧道等工程中,为了节约工程造价,加速施工,经常采用爆破方法对坚硬岩石进行开挖。
2充填采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难点2.1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在现代矿采过程中,传统矿采技术虽然在多方面都存在问题,但整体机械化覆盖程度较高,所以采矿效率也很容易得到保证。
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充填接顶技术及应用

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充填接顶技术及应用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金属矿采矿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进路式充填采矿法能适应各类复杂矿体,可最大限度地提高采矿回采率,而且具有采空区暴露时间短、回采安全等优点。
因此,多被应用于矿岩不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小的矿山开采中。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已回采的进路采场存在充填不接顶或接顶率低的现象,导致充填体稳定性较差,顶板实际暴露面积增大,在下一步回采进路过程中,充填体极易受采动影响导致充填体片帮和倒塌。
影响充填体接顶率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充填料浆自流坡度。
由于充填料浆骨料会发生沉降,因此充填管道出料口到采场边缘会产生自由坡度,当出料口接顶时,采场边缘并未接顶。
②充填体自然沉降。
一般充填料浆沉降率为1%~10%,充填料的沉缩会导致充填体不接顶。
③充填系统和料浆参数。
充填系统和工艺要求充填料浆要有好的流动性,进而限制了料浆浓度,低浓度充填料浆进入采场内由于脱水影响了采场的接顶效果。
关键词: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充填接顶技术;应用引言进路充填采矿法,充填体的强度及其结构、进路充填接顶率或进路充填充满率直接影响和决定采矿安全程度和充填成本高低,本文对进路充填采矿法如何确定充填体的强度及其结构,如何改进充填工艺技术提高进路充填接顶率或进路充填充满率进行了探讨。
1阐述进路充填工艺技术通过分析国内外的作用机理,当充填体成为地层与岩层之间的共同体时,它便具有隔离、应力吸收等作用,能够切实应用到地层的自组织系统中,当填充物填满整个采矿空区时,充填体才会转换成地层与岩层之间的共同体;若是充填物无法充满采矿空区,充填体只会成为支撑结构。
所以,在展开进路充填工作时,要尽量将填充物填满整个采空区,从而形成共同体,这是确保采场稳固的基础。
采矿法充填物充满度的参数是进路充填体接顶率,充填体接顶率能够利用线接顶率来表示,则充填体充满度利用体积充满率来表示。
致使进路充填充满度或是接顶率受影响的因素有充填体收缩率、进路布置形式、路充填工艺、充填料浆浓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在……的试验与应用
一、概述
…….矿业有限公司位于……..,距……17公里,占地480亩,……政府招商引资企业。
于2002年10月……..铜钼矿破产资产组建。
公司现有员工330人,其中中等专业以上文化程度占30%,注册资本8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6000多万元,年原矿处理能力15万吨,主要产品为铜精矿、钼精矿、铁精矿、硫精矿。
……矿由于矿体较多(大小120多个),只有3#矿体体形较大,其他矿体均较分散,矿石储量等级较低, 3号矿体的顶板为粉砂岩或细碎屑岩,底板为大理岩;矿体在矽卡岩中的围岩界线的岩性是渐变的,
上向进路充填法主要应用于东矿带3#矿体的开采。
3#矿体及上盘围岩稳固性差,容易垮落。
开始回采3#矿体时使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矿,矿房暴露面积较大,对安全威胁较大;即使多留矿柱,也难以保证回采安全,且造成矿石回采率降低。
因此,上向进路充填法是针对3#矿体开采的最佳选择。
二、矿体开采技术条件
(一)、矿体情况:
3号矿体赋存在壶天群与高丽山假整合面的壶天群一侧交代白云质大理岩而成矿,局部矿化到高丽山组一侧,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铜黄铁矿型、含铜磁铁矿及单硫矿。
矿体主要分布在45线~-24线之间,走向20°~70°,走向长度145米;矿体倾向SE,倾角55°~
85°;厚度3~18米,平均9米。
矿体形态较复杂,呈似层状,且受构造的影响,矿体局部岩层倒转。
(二)、矿体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1、顶、底板稳定性
1)3号顶板多为高丽山组破碎带、风化矽卡岩,高丽山组破碎带及风化矽卡岩抗压强度P=7~88公斤/平方厘米,普氏系数f=0.1~1,不稳固,;底板多为大理岩,其整体稳固性一般,局部为高丽山组砂页岩破碎带及风化闪长岩,稳定性差。
2、工程地质条件
矿体的工程条件复杂类型主要分布在上盘砂页岩破碎带、F2断裂带。
其它为中等类型,主要分布为矿体下盘,主要岩性为大理岩、矽卡岩、风化花岗闪长玢岩及部分矿体。
综上所述,其工程地质主要问题是当坑道掘进到断裂破碎带、风化带时,将会碰到比较复杂的情况。
3、水文地质条件
矿体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型,其主要含水层分为裂隙岩溶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孔隙含水层三类,前两类按富水程度分为强、弱两层,第三类为弱富水层。
4、断裂
F2断裂带位于硫矿体上盘及附近(20米至100米),其发育在石板路倒转背斜的南东翼。
断层规模较大,走向长度大于2000米,北东向贯穿整个矿区并向外围继续延伸。
走向20~30°,断层面倾
向南东,倾角一般为60~80°。
主要以碎裂岩为主,角砾岩次之,成分由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等组成。
岩石胶结不紧,呈疏松状,胶结物中见后期矿化现象,说明F2为成矿前的断裂,在主要成矿期后还有继承性活动。
断裂带在矿体上盘附近,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其中F2断裂带为富水性强的裂隙含水层,因此对矿体探查时应有防范措施,防止出现垮塌、突水危害。
综合以上分析,3#矿体开采地质条件总结为以下几点:1)、上盘破碎,矿体的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小(从多年经验和现场勘测推断,允许暴露面积<2m×10m);2)、地表不允许塌陷,只能用充填法开采;3)、中段高度50m,矿体边界和形状变化大;4)、矿体厚度不均,厚大部位为18m,最薄区仅为3m。
三、采矿方法
(一)采矿方法的选择
3#矿体属于急倾斜薄至中厚矿体,且顶板破碎,属于国内外公认的复杂难采矿体。
根据矿山开采的技术条件以及相似矿山采矿方法试验研究的经验,此处可采用的采矿方法包括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上向进路充填法,下向进路充填法,各采矿方法的优缺点对比见表1 表1 不同采矿方法对比
由表1看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暴露面积较大,对围岩稳固性要求高,因此不宜采用,下向进路充填法虽然安全性较好,但回采成本高、工效低,适用于极不稳固经济价值较高的矿体,因此也不宜采用。
尽管上向水平充填法相对工作效率低,通风差,但安全性相对较好,且具有矿石损失贫化率低的优点。
因此选用上向水平进路充填法作为3#矿体的采矿方法。
采场布置平面图
(二)采准切割工程
采准切割工程主要包括穿脉运矿巷道,充填回风(顺路)上山等,出矿溜井、顺路人行进风井,充填回风上山,分层巷道。
进路回采是在采准工程完成后所进行的正常采矿生产,其工艺过程包括凿岩、爆破、通风、护顶(支护)、出矿等。
进路回采按照生产工艺设计要求,分为一步进路回采和二步进路回采。
(三)回采
1、进路
①按设计,在分层平面上,自北向南,将回采进路依次编号为1、2、
3、┅┅22、23┅┅等。
在进行进路回采时,每一分层的单号就是一步回采进路,双号则是二步回采进路。
②根据3号矿体岩性特点及多年生产经验,一、二步回采进路断面均按3.5*3.0米(宽*高)规格设计布置。
③进路坡度:为便于充填接顶,按设计所有进路必须留有10%(5度43分)的下坡。
2、分层巷道
①分层巷道设计: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的回采进路,分层巷道布置在矿体的下盘矿岩接触带矿体的一侧,其断面规格为2.6*3.3米2(宽*高),长度相当矿体的走向长度,坡度为0°;
②分层巷道必须便于与所有的采准工程联通,包括:矿石溜井,顺路人行井,回风充填上山。
3、矿石溜井
①进路采场各设计3个断面为¢1.5米的钢结构矿石溜井,其位置设在回风上山的下口附近的下盘围岩中,或沿走向布置的分层巷道围岩的一侧,自北向南依次编号为1号、2号、3号。
倾角为60°~90°不等,最缓应大于55°。
②在采准过程中,或根据需要确定某个溜井作为临时废石溜井使用。
4、顺路人行进风井
采场各设计3个顺路人行进风井,其位置原则上设在回风上山下口附近的下盘围岩中,根据需要可作适当调整,自北向南依次编号为1号、2号、3号。
断面为1.2*1.2米2。
其结构形式、倾角可根据回采进路通风的需要进行布置。
5、充填回风上山。
充填回风上山按设计根据需要每个中段可布置1~3条,断面为2.0*2.0米2,其中一条作为设备井,断面为2.4*2.4米2。
按要求均布置在矿岩接触线上矿体下盘的一侧,其倾角即是矿体的倾角。
其下口与采场联通,上口与上中段联通。
(四)、生产与施工
1、生产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分层巷道施工和进路回采生产,因为上向进路采矿法的生产要求较高,工艺标准较严,技术条件相对较复杂,所以生产与施工的要求相应较为严格。
2、分层巷道施工
①由于垂直矿体布置的回采进路其分层巷道设计在矿岩接触线矿体的一侧,而实际情况则是矿岩相互交叉,接触界线不十分明显,可能或多或少会产生废石的混入,造成贫化。
要求将矿石倒入溜井,废石就地充填,以免造成损失或贫化。
②由于分层巷道断面规格较大,若遇岩层结构不良地段需要支护,则应采取锚杆挂网的方式加以支护。
如还不能凑效,则辅以钢支架或摩擦支柱联合支护。
③在每分层巷道初始施工时,其通风作业条件相对较差,应加强局扇通风。
3、矿石溜井和顺路人井施工
①矿石溜井在进行最后一次充填前,应将矿石溜井用制作成型的钢制溜井向上加高,每次增加高度3.0米。
②顺路人井顺路人井同样应向上加高3.0米。
4、进路回采
①进路回采生产必须先是一步进路,后是二步进路。
无论是一步进路回采或是二步进路回采,必须是从矿体的两端向矿体的中央推进,或是从矿体的一端向另一端推进。
②进路回采根据生产任务需要可以是一个进路回采,也可以是多个进路同时回采(一般为2~3条进路同时回采),但必须是端部进路超前于中央的进路。
(五)、充填
1、充填工作:一步、二步进路均采用尾砂胶结充填。
2、一步进路回采不得大于2条,应及时采取尾砂胶结充填;当二步进路回采全部结束后,则采取尾砂胶结充填,包括对分层巷道的充填。
3、①在进行二步充填前,必须将出矿溜井、顺路人井进行加高。
溜井和人行井加高后,二步进路和分层巷道进行最后的一次性充填;
②在进行二步充填前,必须将出矿溜井联络巷、回风上山联络巷预先挑高或贯通,通道断面2.0*1.5米为宜,为上一分层的分层巷道的掘进创造条件。
四、经济技术指标
由3#矿体主要经济指标可知,上向分层进路充填法矿石损失率、贫化率低,生产能力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见表2所示。
表2 不同采矿方法对比
四、结论
1、3#矿体上盘围岩破碎,可允许暴露面积小,通过对顶板的支护和胶结充填保证了安全性,提高了出矿效率。
2、回采技术经济指标达到预期,回收率达到89%,进中生产能力达到120t/d ,有力的保证了原矿产量。
3、随着生产分层不断向上提升,该矿体预计在-122m下盘会遇到溶洞裂隙区,如何安全高效的通过溶洞区,是下一下回采工作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