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常见错误解读辩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乙肝五项常见错误解读课件

免疫学新技术
开发更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 提高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乙肝五项检查与其他检查的联合应用
与肝功能检查联合
全面评估肝脏功能状态,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与病毒载量检测联合
了解病毒复制程度,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和预后。
与影像学检查联合
通过超声、CT等手段了解肝脏形态和结构,辅助诊断和监测病 情。
乙肝五项常见错误解读课件
目录
• 乙肝五项检查介绍 • 乙肝五项检查常见错误解读 • 如何避免乙肝五项检查中的错误 •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异常的处理 • 乙肝五项检查的未来发展
01
乙肝五项检查介绍
乙肝五项检查的目的
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
评估病情与疗效
通过乙肝五项检查可以确定人体是否 感染乙肝病毒。
通过乙肝五项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病 情状况,以及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注意乙肝五项检查中的误差来源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确保采血、分离、检测等环节严格遵守 Nhomakorabea作规程,减少误差。
选择可靠的检测方法
选择经过验证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意试剂的稳定性和校准
定期检查试剂的稳定性和校准状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4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异常的处理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
略提供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在医 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 ,如使用干扰素或核苷类 似物等药物。
保肝护肝治疗
针对肝功能异常的患者, 可采用保肝护肝药物进行 治疗,以减轻肝脏负担。
并发症处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积极 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肝 硬化等并发症。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异常的预防措施
乙肝五项 PPT课件

(1)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单项阳性。这是乙肝 "两对半"指标阳性中意义最好的一种,对乙肝 病毒免疫,是保护性抗体,正常人接种乙肝 疫苗的目的就是要让机体产生乙肝病毒表面 抗体。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e抗体和核心 抗体3种抗体同时阳性;或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及核心抗体2项抗体阳性;或乙肝病毒e抗体 及核心抗体2项阳性;或只有乙肝病毒核心抗 体1项阳性。以上4种情况都可在化验单中出 现,如果被检查者肝功能始终正常,没有任 何不适,只能代表既往被乙肝病毒感染 ,对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 染;③假阳性。 5 - + - + + 急性乙肝病毒感后康复。 6 + - - - + (1)急性乙肝病毒感染;(2)慢 性表面抗体阴性携带者;(3)传染性弱。 7 - + - - +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 已基本清除,身体在康复。但也有个别病人 仍出现肝功能异常,考虑病毒是否有变异存 在,仍要继续治疗,仍有免疫力。乙肝病毒 感染,恢复期。
乙肝病毒感染者若出现肝功异常,肝脏有病 理损伤,甚至表现出黄疸乏力等临床症状, 一般需要用药治疗,但是用药的种类有很大 差别,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主要 有: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 抗体同时阳性,称"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 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要使用抗病毒药 物治疗,争取使乙肝病毒e抗原转阴,即由" 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如果患者"大三阳"伴有 转氨酶升高、非活动性肝硬化、无肝病家族 史,可以使用干扰素治疗。拉米夫定使用的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乙肝 病毒。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表 面抗体;(2)恢复期表面抗体阴性已消, 表面抗体尚未出现;(3)无症状表面抗体 阴性携带者。 3 - - - + + (1)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2)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 本仍有传染性。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教材教学课件

目的
早期发现乙肝病毒感染,了解病 情发展,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 后及预防接种效果。
检查方法及原理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LIA)等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
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酶或发光底物的作用 ,将抗原抗体结合的信号放大并转化为可测量的光信号或电 信号,从而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抗原或抗体。
一般建议在检查前一天晚上10 点后不再进食,以确保检查结 果的准确性。
避免剧烈运动
检查前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停用药物
如有服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 物,应在检查前咨询医生并停 用。
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
遵守医院规定
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和地 点进行检查,遵守医院秩 序。
配合医生操作
在抽血过程中,保持放松, 配合医生操作,以确保采 血顺利。
结果异常判断标准
01
02
03
04
表面抗原阳性持续时间 超过6个月,可初步诊断 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e抗原和表面抗原同时阳 性,且肝功能异常,可 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表面抗体、e抗体和核心 抗体同时阳性,表示乙 肝病毒感染后已恢复。
单项或多项指标异常,需 结合临床病史、肝功能等 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结果异常可能原因
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是感染后的早期标志。
02
HBeAg(乙肝e抗原)
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03
HBcAb(乙肝核心抗体)
阳性表示曾经感染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评估
HBsAb(乙肝表面抗体)
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疫苗接种成功。
抗体滴度
早期发现乙肝病毒感染,了解病 情发展,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 后及预防接种效果。
检查方法及原理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LIA)等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
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酶或发光底物的作用 ,将抗原抗体结合的信号放大并转化为可测量的光信号或电 信号,从而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抗原或抗体。
一般建议在检查前一天晚上10 点后不再进食,以确保检查结 果的准确性。
避免剧烈运动
检查前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停用药物
如有服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 物,应在检查前咨询医生并停 用。
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
遵守医院规定
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和地 点进行检查,遵守医院秩 序。
配合医生操作
在抽血过程中,保持放松, 配合医生操作,以确保采 血顺利。
结果异常判断标准
01
02
03
04
表面抗原阳性持续时间 超过6个月,可初步诊断 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e抗原和表面抗原同时阳 性,且肝功能异常,可 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表面抗体、e抗体和核心 抗体同时阳性,表示乙 肝病毒感染后已恢复。
单项或多项指标异常,需 结合临床病史、肝功能等 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结果异常可能原因
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是感染后的早期标志。
02
HBeAg(乙肝e抗原)
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03
HBcAb(乙肝核心抗体)
阳性表示曾经感染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评估
HBsAb(乙肝表面抗体)
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疫苗接种成功。
抗体滴度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PPT演示课件

感染时间 一般不超过半年
病程特点
病程顺利,无需特殊治疗, 一般不用抗病毒药
预后
预后良好 若有不良因素,5-10%成慢性
结果
6个月内sAg、eAg、DNA可转阴 并出现抗HBs,获得对乙肝的免 疫
急性乙肝转变而来。 乙肝携带者发病后转变而来 原发性慢性乙肝——新近感染病毒后 表现为慢性乙肝的过程 不大 多在正常值5倍左右 半年以上 反复,复杂,迁延不愈
19
标本收集:标本收集后应尽快分离出血清或 血浆以避免溶血。检测时应尽量使用新鲜的 标本。标本若不能及时送检,可在2℃-8℃冷 藏3天。长期保存需冷冻于-20℃,忌反复冻 融。
20
操作步骤:在进行测试前必须先完整阅读使用说明 书,使用前将试剂板和血样标本恢复至室温(20℃30℃)。
1.从原包装铝箔袋中取出试剂板,在小时内应尽快 地使用。
阴性(-):仅质控区(C)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在测试区 (T)内无红色条带出现。阴性结果表明:标本中检测不出 待测物质。
无效:质控区(C)未出现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 程或试纸条已变质损坏。在任何情况下,应重新测试。如果 问题仍然存在,应立即停止使用此批号产品,并与当地供应 商联系。
注意:测试区(T)内的红色条带可显现出颜色深浅的现象。 但是,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不论该色带颜色深浅,即使只 有非常弱的色带也应判为阳性结果。
肝功能 —— 衡量肝脏是否有肝细胞坏死或炎症存在的重要检查(转
氨酶价值最高),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HBV DNA —— 判断如何治疗的参考依据,也可评估传染性。
一般DNA越高,传染性越强(应同肝功能一起检查)
10
11
胶体金
胶体金(colloidal gold)也称金溶胶(goldsol),是金盐被 还原成原子金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
乙肝五项课件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0 - -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 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 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11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12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乙肝两对半中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
病毒的标志, 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 程度、传染性强弱;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 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 志。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 14121111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 人体内也会产生乙肝抗原可在急性肝
炎、慢性肝炎、HBV无症状 携带者和抗病毒治疗乙肝的 诊疗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 作用。
检测前S1抗原阳性,提示病 毒在机体内继续复制,此类 患者更容易演变为肝硬化或 肝癌,加查前S1抗原弥补了 HBeAg的缺失造成的诊断和 治疗困难 。
4、在HBV(嗜肝DNA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中,
有一定比例的抗HBe(+)者,加查前S1抗原可 反映病毒在体内还较活跃,提示病毒并没有 清除,肝脏还有潜在的病理损伤的可能。 5、抗病毒治疗乙肝,加查前S1抗原可作为 治疗前的患者筛查(适应症)和治疗后的疗效判 断,尤其对抗HBe(+)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 药物治疗的排查可起到重要作用。(国外已有 文献报道,前C区变异者不适宜用干扰素。)
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持 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 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 性;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 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 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 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实验室检查——乙肝五项-PPT

- 既往感染恢复期
+ 既往感染或“窗口期”
- 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
4
5
受试者入选标准
结果分析
HBsAg
无症状携带者
+
急性乙型肝炎
+
+
+
慢性乙型肝炎
-
HBV DNA定量检测
-
来区别稳定期或活动 -
期(检测标准) -
Hale Waihona Puke 抗-HBs+ + +
HBeAg
+ + -
抗-HBe
+ + + -
抗-HBc
+ + + + -
6
大三阳与小三阳区别
大三阳
小三阳
化验单检查 结果
DNA
HBsAg(+)HBeAg (+)
抗-HBc(+)
阳性
HBsAg(+)抗-HBe (+)
抗-HBc(+)
阴性
传染性
强
弱
乙肝病毒复 制
活跃
不活跃
演变
慢性肝炎 肝硬化、肝癌
7
预防及免疫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人工主动免疫:
疫苗(血源性、基因工程-HBsAg) 3.人工被动免疫:
2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传染性较弱,但并非 完全没有传染性。乙肝病毒感染后的恢复期或慢性感染者可以阳性。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原, 一般 存在于肝细胞内,不易检测, 因此乙肝两对半五项指标中不包括此项。 但只要体内有HBcAg就会产生抗-HBc。因此HBcAb提示体内存在 HBcAg,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G是 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急性乙肝、慢性乙肝、肝硬化等 均可以表现为阳性。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
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解读教学讲义PPT

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等物品 ,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防护措施
在公共场所、医院等地方,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 保持社交距离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血液和体液
避免直接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尤其是皮肤有破损时更应注 意防护。
THANKS
感谢观看
判断传染性
HBeAg阳性表示病毒正在复制, 并且具有传染性。若HBeAg阴性 ,则表示病毒复制相对较低,传 染性较弱。
评估治疗效果
监测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 进行乙肝两对半检验,以监测治疗效 果。若治疗后HBsAg、HBeAg等指 标逐渐降低,则表明治疗有效。
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CHAPTER
04
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的注意事 项
报告的时效性
01
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的有效期通 常为1-2个月,超过这个时间,报 告的结果可能不再准确反映受检 者的乙肝病毒感染状态。
02
如果在报告有效期内,受检者出 现乙肝病毒感染症状或接触过乙 肝病毒携带者,建议重新进行乙 肝两对半检验。
报告的准确性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乙肝两对半 检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乙肝两对半检验前,应避免饮 酒、过度疲劳或服用可能影响肝脏功 能的药物,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报告的隐私保护
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涉及个人隐私,应妥善保管,避免泄露 个人信息。
如发现报告结果异常,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循医生的 建议进行治疗和复查,以免延误病情。
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解 读教学讲义
CONTENTS
目录
• 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概述 • 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解读 • 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的临床意义 • 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的注意事项 • 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的后续处理建议
乙肝五项医学PPT课件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检验方法:
配液:将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0倍稀释。 编号:将样品对应微孔板按序编号,每板应设阴性对照3孔,阳
性对照2孔和空白对照1孔(用双波长检测,可不设空白对照孔)。 加样:分别在相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及阴、阳性对照各50µl。 加酶:每孔加人酶标试剂50ul,空白孔除外,轻轻振荡混匀。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min。 洗涤:小心撕掉封板膜,用洗板机洗涤5遍,最后一次尽量扣干。 显色:每孔加人显色剂A、B液各50µl,轻轻振荡混匀,37℃避光 显色15min。 测定:每孔加终止液50µl,轻轻振荡混匀,10min内测定结果。 设定酶标仪波长于450nm处(建议用双波长450nm/600-650nm 检测),用空白孔调零点后测定各孔A值。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检验方法
配液:将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0倍稀释。 编号:将样品对应微孔板按序编号,每板应设阴性对照孔3孔,阳性对照孔2孔和 空白对照孔1孔。(用双波长检测,可不设空白对照孔)。 稀释:每孔加入样品稀释液20 μL,空白对照孔除外。 加样:分别在相对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或阴性、阳性对照100μL,轻轻振荡混匀。 (非常重要) 温育:用封板膜封后,置37±1℃温育60±2分钟。(如有酶联反应加速仪温育时 间可减半)。 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轻轻振荡混匀。 温育:用封板膜封后,置37±1℃温育30±1分钟。(如有酶联反应加速仪温育时 间可减半)。 洗版:小心揭掉封板膜,用洗板机洗涤5遍,拿出来在扣在洗版纸上重重拍干。 显色:每孔加入显色剂A、B液(底物)各50μL,轻轻振荡混匀,37±1℃避光显 色30分钟。 测定: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轻轻振荡混匀,十分钟内测定结果。设定酶标仪波 长于450nm处(建议用双波长450um/600~650nm),用空白孔凋零点后测定各 孔A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肝脏活检:它正处于这颗“树”的青春期, 生机盎然,前途一片大好!!
• 两对半定量(尤其HBsAg):还处于这颗 “树”的嫩苗期,它是新势力的代表。
-
19
Thanks!
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
20
检测结果中,如果用灵敏的进口试剂,这种情况多 数都属于“大三阳”。
2 一般HBeAg的水平较低,如果用灵敏度差的试 剂则显示为“一、五阳”。
3 如果患者原本为大三阳,出现“一、五阳”, 可能是发生HBeAg转换的前奏,一般是好的现象。
4 如果患者原本为小三阳,出现“一、五阳”则 可能是病毒复制再次活跃,病情加重的表现。
-
13
HBV-DNA检测的意义:
抗病毒治疗的治疗指征之一; 抗病毒治疗的远期疗效预测指标之一; 抗病毒治疗的治疗过程中疗效评价手段; 传染性强弱的评价方法;
-
14
解读观点之七:打过疫苗仍然不产生表面抗体的人, 不容易患上乙肝?
• 答案:不一定。有两种可能:
1 接种乙肝疫苗后,即使对疫苗无应答者, 暴露后感染HBV的几率要低于未接种者。
• 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 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
-
4
解读观点之一:混淆乙肝五项和肝功能的概念
• 乙肝五项和肝功能是不同的两个检查项目,二者 完全不同 。 a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不能说明肝脏受损程度。
b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繁殖的标志,并不 一定具有传染性。即使有乙肝病毒繁殖,也不一 定就有肝组织的损害。
• 导致两二 使原本需要治疗的患者盲目乐观,进而忽
视病情。
以下,我将自己所查资料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对工作中的一些错误进行逐一解析。
-
3
一 乙肝五项检测的意义
• 表面抗原(HBsAg) • 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 • e抗原(HBeAg) • e抗体(抗HBe或HBeAb) • 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测结果及其他检查结果,小三阳不要因盲目乐观而贻误病 情。 •
-
7
解读观点之四:“一、五阳” 比小三阳更好吗?
有些患者甚至有些医生认为:乙肝 五项阳性的结果越少越好,所以想 当然地认为“一、五阳”比小三阳 更好,其实不然。
-
8
1 “一、五阳”一般是介于大三阳和小三阳之间的 一种过渡状态,这种结果较多地出现在国产试剂的
原因是:虽然疫苗未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 性抗体,但是已经在体内形成了免疫记忆, 很容易激活免疫系统。
-
15
• 2 免疫功能低下,存在隐匿性感染。
• 原因是:乙肝病毒进入细胞,不作大规模 的破坏,所以乙肝总体造成的危害就会比 较轻,不容易造成大面积的肝细胞坏死, 从而症状就比较轻,也就是说容易成为 “携带者”或“传染者”。
c误认为乙肝五项检查就是定性检查。乙肝五项检 查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具体要定性还是定量, 需要专业医生来分析。
-
5
解读观点之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乙肝
• 有人说:“我只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我
没有乙肝”。这是极其错误的,乙肝表面
抗原阳性就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 乙肝表面阳性患者经乙肝五项检查,一般 不是大三阳,就是小三阳。如果家族中有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那么一定要 仔细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已被感染。
-
9
因此,患者如果从小三阳转变为 “一、 五阳”,千万不能盲目乐 观。
-
10
解读观点之五:“二、五阳”是怎么回事?
• 1 HBsAb和HBcAb均为阳性,一般表示既 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已基本清除, 身体在康复。
• 2 但有个别病人出现肝功能异常、HBVDNA阳性,考虑病毒是否有变异存在,仍 要继续治疗。
-
11
• 所以“二、五阳”的人绝大多数是已经产 生免
疫的健康人,如不放心,可进一步检查HBV-
DNA定量和其他检查项目已明确。
-
12
解读观点之六:HBV-DNA检测是用来诊断乙型肝炎的吗?
答案: 不是用来诊断的,主要用于疗效观察!
因为HBsAg比较稳定,而HBV-DNA波动比 较大,这是HBsAg作为治疗监测指标的不利 因素 ,而恰是用于诊断和筛查的有利因素。
-
16
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
举例如下: 如果把慢性乙肝防治的检测指标比喻成一颗 “树”,那么各项指标处于这颗“树”的哪
个生 命周期段???
-
17
-
18
• HBV-DNA :它正处于这颗“树”最枝繁叶茂 的阶段,各个CHB指南都将其视为现阶段的 重中之重!!!
• ALT:已处于这颗“树”的枯萎期,正日薄西 山的老去!!!!
-
6
解读观点之三:小三阳一定比大三阳好吗?
• 小三阳+HBV-DNA定量检查阴性,说明患者处于免疫控制
期,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
• 小三阳+HBV-DNA定量检查阳性,则很可能存在HBV前
C区变异,治疗较大三阳更麻烦,而且还可能存在更大的
患肝癌的风险。
• 因此小三阳未必就比大三阳好,还要看HBV-DNA定量检
乙肝五项常见错误解读
李显彬 2016.02.27
-
1
• 乙肝五项(简称为“两对半”),是临床常 规的化验项目。但是,对乙肝五项的解读, 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但有很多普通 百姓或患者会对自己的乙肝五项结果产生误 解,甚至很多非肝病专业的医生也会对患者 做出错误解释。
-
2
• 两对半定量(尤其HBsAg):还处于这颗 “树”的嫩苗期,它是新势力的代表。
-
19
Thanks!
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
20
检测结果中,如果用灵敏的进口试剂,这种情况多 数都属于“大三阳”。
2 一般HBeAg的水平较低,如果用灵敏度差的试 剂则显示为“一、五阳”。
3 如果患者原本为大三阳,出现“一、五阳”, 可能是发生HBeAg转换的前奏,一般是好的现象。
4 如果患者原本为小三阳,出现“一、五阳”则 可能是病毒复制再次活跃,病情加重的表现。
-
13
HBV-DNA检测的意义:
抗病毒治疗的治疗指征之一; 抗病毒治疗的远期疗效预测指标之一; 抗病毒治疗的治疗过程中疗效评价手段; 传染性强弱的评价方法;
-
14
解读观点之七:打过疫苗仍然不产生表面抗体的人, 不容易患上乙肝?
• 答案:不一定。有两种可能:
1 接种乙肝疫苗后,即使对疫苗无应答者, 暴露后感染HBV的几率要低于未接种者。
• 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 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
-
4
解读观点之一:混淆乙肝五项和肝功能的概念
• 乙肝五项和肝功能是不同的两个检查项目,二者 完全不同 。 a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不能说明肝脏受损程度。
b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繁殖的标志,并不 一定具有传染性。即使有乙肝病毒繁殖,也不一 定就有肝组织的损害。
• 导致两二 使原本需要治疗的患者盲目乐观,进而忽
视病情。
以下,我将自己所查资料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对工作中的一些错误进行逐一解析。
-
3
一 乙肝五项检测的意义
• 表面抗原(HBsAg) • 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 • e抗原(HBeAg) • e抗体(抗HBe或HBeAb) • 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测结果及其他检查结果,小三阳不要因盲目乐观而贻误病 情。 •
-
7
解读观点之四:“一、五阳” 比小三阳更好吗?
有些患者甚至有些医生认为:乙肝 五项阳性的结果越少越好,所以想 当然地认为“一、五阳”比小三阳 更好,其实不然。
-
8
1 “一、五阳”一般是介于大三阳和小三阳之间的 一种过渡状态,这种结果较多地出现在国产试剂的
原因是:虽然疫苗未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 性抗体,但是已经在体内形成了免疫记忆, 很容易激活免疫系统。
-
15
• 2 免疫功能低下,存在隐匿性感染。
• 原因是:乙肝病毒进入细胞,不作大规模 的破坏,所以乙肝总体造成的危害就会比 较轻,不容易造成大面积的肝细胞坏死, 从而症状就比较轻,也就是说容易成为 “携带者”或“传染者”。
c误认为乙肝五项检查就是定性检查。乙肝五项检 查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具体要定性还是定量, 需要专业医生来分析。
-
5
解读观点之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乙肝
• 有人说:“我只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我
没有乙肝”。这是极其错误的,乙肝表面
抗原阳性就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 乙肝表面阳性患者经乙肝五项检查,一般 不是大三阳,就是小三阳。如果家族中有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那么一定要 仔细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已被感染。
-
9
因此,患者如果从小三阳转变为 “一、 五阳”,千万不能盲目乐 观。
-
10
解读观点之五:“二、五阳”是怎么回事?
• 1 HBsAb和HBcAb均为阳性,一般表示既 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已基本清除, 身体在康复。
• 2 但有个别病人出现肝功能异常、HBVDNA阳性,考虑病毒是否有变异存在,仍 要继续治疗。
-
11
• 所以“二、五阳”的人绝大多数是已经产 生免
疫的健康人,如不放心,可进一步检查HBV-
DNA定量和其他检查项目已明确。
-
12
解读观点之六:HBV-DNA检测是用来诊断乙型肝炎的吗?
答案: 不是用来诊断的,主要用于疗效观察!
因为HBsAg比较稳定,而HBV-DNA波动比 较大,这是HBsAg作为治疗监测指标的不利 因素 ,而恰是用于诊断和筛查的有利因素。
-
16
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
举例如下: 如果把慢性乙肝防治的检测指标比喻成一颗 “树”,那么各项指标处于这颗“树”的哪
个生 命周期段???
-
17
-
18
• HBV-DNA :它正处于这颗“树”最枝繁叶茂 的阶段,各个CHB指南都将其视为现阶段的 重中之重!!!
• ALT:已处于这颗“树”的枯萎期,正日薄西 山的老去!!!!
-
6
解读观点之三:小三阳一定比大三阳好吗?
• 小三阳+HBV-DNA定量检查阴性,说明患者处于免疫控制
期,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
• 小三阳+HBV-DNA定量检查阳性,则很可能存在HBV前
C区变异,治疗较大三阳更麻烦,而且还可能存在更大的
患肝癌的风险。
• 因此小三阳未必就比大三阳好,还要看HBV-DNA定量检
乙肝五项常见错误解读
李显彬 2016.02.27
-
1
• 乙肝五项(简称为“两对半”),是临床常 规的化验项目。但是,对乙肝五项的解读, 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但有很多普通 百姓或患者会对自己的乙肝五项结果产生误 解,甚至很多非肝病专业的医生也会对患者 做出错误解释。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