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

本周六将迎来第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2013年全球约有3.8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

专家表示,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生。

正确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几率也是越来越高,但有些人对于糖尿病并不是很了解,为了能够让大家对糖尿病有一个更加正确的认识,北京商报记者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主任医师赵维纲进行了采访。

关于什么是糖尿病,赵维纲表示,糖尿病属于危害较大的病种,如果置之不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例如,血糖过高会出现急性并发症造成昏迷,随着现在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大多数人会寻医问药并且会稍稍注意自己的饮食,所以这种急性并发症现在较为罕见。相反,现在大多数人的血糖虽然有上升趋势,但并不是很高,所以患者不会有明显的感觉,这样就慢慢地发展成为慢性并发症。然而,在赵维纲看来,

这种慢性的并发症更为多见且更加麻烦,难以恢复。

慢性并发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眼底病变(造成视线模糊甚至失明);肾脏病变(肾衰)以及神经病变(手脚发麻,血压维持不住,一站起来会感到晕眩等)。另一类就是大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心梗、脑中风等。赵维纲强调,以上这些症状一旦发生表示已经患有糖尿病,需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正规检查治疗。

糖尿病趋年轻化

我国的糖尿病流行情况呈现出快速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约1.14亿人已经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其中18岁及以上成人占11.6%。而五年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是9200万,四年间多出2200万人,平均以每年550万例的速度增长。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总参谋部总医院(309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申晶进行了解。申晶表示,该院接收糖尿病患者可以明显看出发病越来越年轻。“从前我们往往以为2型糖尿病主要是50岁以后才发病,是个老年病。但现在不是,现在年轻人发病特别多。”申晶说道。

糖尿病为何会盯上年轻人呢?申晶表示,主要跟现在青少年肥胖有

关。很多家长往往会觉得孩子胖胖的很可爱、很健康,同时也说明营养跟上去了。对此申晶表示不赞同,很多青少年患有糖尿病跟自身的肥胖有着重要的关系。而青少年的这种肥胖主要是由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不恰当导致。过去的孩子活动主要以户外活动为主,而现在的孩子活动主要是在家里打电子游戏、看书、写作业等,体力活动较少。此外,现在青少年喜欢薯条、汉堡、冰淇淋等热量高的食物,在不运动的情况下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很容易造成身体肥胖。

同时,现在的年轻人饮食不规律,白天少吃或者不吃,晚上吃得很多。这种饮食习惯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此外,有些年轻人会追求口感,选择口味较重的菜品,例如川菜、含油量过高的菜品,这些都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容易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的日常预防

在赵维纲看来,现在重视糖尿病主要是做两件事,一是还未患有糖尿病的时候进行预防,防止患有糖尿病;另一个就是已经患有糖尿病,要注意预防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或病变带来的危害。如何在这两个层面有效进行糖尿病预防控制呢?

“未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通过健康科学的饮食、运动、维持体重等,可以减少至少一半数量的人群发生糖尿病。”赵维纲如是说。

赵维纲表示,以下几类人需要重视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家里已有糖尿病患者的人;过于肥胖的人(尤其是肚子较大的人);出生时是巨大儿和早产儿的人以及分娩出巨大儿的妇女,因为这几类人患有糖尿病的风险更大。

那么,体重需要维持在什么状态下才算可以?对此,申晶表示,合理的体重指数应该在18-23.5之间,而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自身的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的平方。

已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也要注重预防并发症带来的伤害。申晶表示,合理安排饮食加上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的保持血糖的稳定,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或恶化。申晶表示,患者可以每天按时吃三餐,也可以将三餐的量分开吃,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少食多餐。运动时间最好是在从第一口饭算起餐后1小时左右,尽量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每次的运动时间在30分钟左右即可。

此外,糖尿病患者表示不敢吃水果。申晶认为这种想法并不科学。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水果,但是需要注意食用的时间及数量。一般在两餐之间可以吃一些水果,数量大概在半个苹果左右。专家强调,糖尿病不可怕,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

(责编:简直)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过去2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陡然增长的态势。2013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就已指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糖尿病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天该怎么吃,为此指南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葛声强调,患者要特别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同时保持规律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 专家解读: 1. 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 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 85 cm; 2. 合理饮食,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 BMI 应在 18.5~2 3.9 kg/m2之间; 3. 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葛声补充道,建议餐餐有蔬菜,深色蔬菜占到1/2以上。 专家解读: 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 GI,建议餐餐有蔬菜; 2. 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 70%; 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 GI 的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葛声说,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g-200g左右,甚至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专家解读: 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 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

中国历史各时期的人口总数,以及占世界人口和GDP的比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西汉02年,中国人口达6000万,占世界人口30%,GDP占世界总GDP的40%。 在唐755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率达35%,GDP占世界总GDP的比例高达50%。 北宋1100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率一度达40%,是中国占世界人口比例的最高峰值,GDP占世界总GDP的80%左右,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比例中的最高峰值。 明1600年,虽然经过元的浩劫,但明朝仍然把中国人口从15%提到到35%,GDP占世界总GDP的40%。 清1850年是19世已中国人口的高峰,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达35%左右,GDP占世界的30%。 秦始皇时代的人口总数在2000-3000万之间 西汉初的人口估计在1500-1800万之间,在武帝初的元光元年(前134 年)增加到约3600万。武帝中期开始,人口出现了多年的停滞和负增长,到末年(前87年)下降至3200万。此后增长恢复,到西汉末年(公元2 年)达到约6000万的高峰。 隋朝人口最多时为5600万,隋末唐初,黄河流域还没有恢复战争的创伤,全国人口不足3000万。隋唐之际的人口谷底估计在武德五年(624 年),约为2300万。此后以年平均8 -12‰的增长率增加(包括因自境外迁入而增加的部分),至安史之乱前的755年达到8000-9000万的高峰。 在北宋境内,由初期的约3000万人口增加到了后期(11世已初)的1亿左右 西夏和金被蒙古灭后,境内的人口锐减至1000余万,仅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弱,是中国人口史上罕见的浩劫。灭南宋14年后的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境内的人口总数仅6000余万,只有13世已初的一半,元朝的人口峰值估计约8000万 明朝的人口不断增长。经过明朝初年的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的移民,14世已末的人口已经回升到7000万以上。与户口统计数上的停滞和倒退相反,实际人口始终在持续增长,到17世已初突破2亿大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新记录。 明清之际持续多年的战争,加上天灾人祸,使中国人口第二次遭受巨大的损失。实际上,在康熙二十九年,全国人口仅1.2亿,远未恢复到明朝后期的水平。在完成统一的1759年刚突破2亿,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达到了4.3 亿,随后在清末下降到3.6亿。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1953年新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为5.8亿(不含台湾、港澳)。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的特点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和政策实践

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及政策实践 ——国外养老模式案例研究及经验启示 人口问题是全球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据联合国统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100亿,其中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20亿,65岁以上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15亿,将很快超过5岁以下儿童的人数;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世界人口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这种形势下,很多人必须重新规划自己的退休计划,或推迟退休,甚至不退休,以维持稳定收入。控制人口的增长已迫在眉睫,而老龄化问题是人口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 对社会而言,迅速膨胀的老龄人口并非一笔财富,而意味着沉重的财政负担,比如全球每年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费用超过6000亿美元。标准普尔公司在近期题为《2010年全球老龄化》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世界人口正以不可逆转的速度步入老龄化这一事实,将成为勾勒未来国民经济健康程度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其他力量能与其相比。”该报告警告,很多国家并未准备好负担未来这么多退休人口的养老和医疗费用;未来几十年内,假如这些国家政府未能在针对老年人口的投入政策方面作出深度改革,持续增长的国家负债水平将大大增长。 目前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国家有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其高达25%以上,而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7%。按这个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控制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刻不容缓,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状况及程度 1.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且增长速度快。据官方统计,截止到2012年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8.2亿,预计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0亿,同时也将第一次超过全世界儿童(0—14岁)的人口数。根据联合国专题项目的研究估算,到2050年每5人中将会有一个老年人,到了2150年,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图1,2)。 (图1)2010-2015世界人口老龄化历史数据及预测数据(单位:亿人): (图2)部分国家65+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从10%增加到20%的年数:

城镇概念和统计人口口径相关

(一)中国市镇设置的标准 国务院在1955年公布了第一个确定城镇的标准,采用居民点的人口下限数量和职业构成两个要素相结合的办法。规定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居民50%以上为非农业人口的居民区即为城镇。工矿企业、铁路站、工商业中心、交通要口、中等以上学校、科学研究机关的所在地和职工住宅区等,常住人口虽然不足2000人,但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的地区;以及具有疗养条件,每年来疗养或休息的人数超过当地常住人口50%的疗养区均可列为城镇型居民区。城镇和城镇型居民区以外的地区列为乡村。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可以设市,聚居人口不足10万的城镇,如果是重要工矿基地、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确有必要时也可设市。市的近郊区无论它的农业人口所占比例大小,一律视为城镇区。县级或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以及聚居2000人以上的城镇可设置镇的建制,少数民族地区标准从宽。 为了应付大跃进期间城镇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困难,1963年底国务院对上述标准作了较大的修改:①设镇的下限标准提高到居住人口3 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70%以上或聚居人口达2500~3 000人,非农业人口占85%以上;②缩小了市的郊区围,规定市镇人口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一般不应超过20%;③市区和郊区的非农业人口列入市的城镇人口,市区和郊区的农业人口不再作为城镇人口而列入乡村人口。 一次新的变动发生在1984年,这一年人民公社被撤销并恢复了乡作为县以下的乡村基层行政单位。同时规定在20000人以下的乡,假如乡政府所在地的居民点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常住人口①在2000人以上可以设镇。20000人以上的乡,假如乡政府所在地的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常住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也可以设镇。简单地说,镇应该至少有2000以上的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常住人口聚居。实际上,现在有很多镇的非农业人口规模低于法定标准。 1986年设市标准也作了较大调整:①非农业人口6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市。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和边境口岸,虽不足以上标准,如确有必要,也可以设市。 ②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

世界各国人口数汇总

世界各国人口数 10亿以上 中国 10亿以下,1亿以上 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1亿以下,5000万以上 墨西哥、德国、越南、菲律宾、伊朗、土耳其、埃及、泰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埃塞俄比亚、乌克兰 5000万以下,1000万以上 韩国、缅甸、南非、扎伊尔、西班牙、波兰、哥伦比亚、阿根廷、苏丹、摩洛哥、肯尼亚、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加拿大、秘鲁、朝鲜、乌兹别克斯坦、罗马尼亚、尼泊尔、阿富汗、委内瑞拉、伊拉克、乌干达、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澳大利亚、莫桑比克、马来西亚、加纳、哈萨克斯坦、荷兰、叙利亚、科特迪瓦、也门、智利、马达加斯加、喀麦隆、津巴布韦、南斯拉夫、危地马拉、古巴、厄瓜多尔、希腊、葡萄牙、柬埔寨、白俄罗斯、捷克、布基纳法素、匈牙利、比利时、安哥拉 1000万以下,500万以上 马拉维、赞比亚、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突尼斯、瑞典、保加利亚、卢旺达、奥地利、多米尼加、玻利维亚、阿塞拜疆、索马里、瑞士、几内亚、海地、布隆迪、塔吉克斯坦、萨尔瓦多、格鲁吉亚、乍得、贝宁、洪都拉斯、斯洛伐克、巴拉圭、利比亚、丹麦、以色列、芬兰 500万以下,100万以上 老挝、吉尔吉斯、塞拉利昂、克罗地亚、摩尔多瓦、多哥、挪威、巴布亚新几内亚、尼加拉瓜、约旦、土库曼斯坦、立陶宛、黎巴嫩、厄立特里亚、亚美厄亚、爱尔兰、哥斯达黎加、阿尔巴尼亚、新西兰、乌拉圭、中非、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利比里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新加坡、拉脱维亚、巴拿马、牙买加、刚果、蒙古、毛里塔尼亚、马其顿、斯洛文尼亚、莱索托、科威特、不丹、纳米比亚、爱沙尼亚、博茨瓦纳、特里尼达和多巴哥、加蓬、毛里求斯、几内亚比绍 100万以下,50万以上 冈比亚、斯威士兰、斐济、塞浦路斯、圭亚那、巴林、科摩罗、卡塔尔。 50万以下,10万以上 佛得角、苏里南、吉布提、赤道几内亚、卢森堡、所罗门辟岛、马耳他、文莱、冰岛、马尔代夫、巴哈马、巴巴多斯、伯里兹、阿曼、西萨摩亚、瓦努阿图、圣卢西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密克罗尼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汤加 10万以下,1万以上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20岁以上成年人1/10患糖尿病 据今年3月2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中国人群中的糖尿病患病率”的研究论文公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超过9400万的糖尿病患者。纪立农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人数增速迅猛与中国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而导致的城市“富贵病”人群增多密不可分。 这一结论一项覆盖全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以上54240人的调查,最终47325人最终完成了调查。此项调查还显示,糖尿病已经开始在20岁至39岁的中国年轻人中流行,这一年龄段的患病率占3.2%,而糖尿病患病前期人数更是达到了9.0%。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而今年的主题是“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6%,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从调查数据看中国的糖尿病现状已非常严峻内,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地区并且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 1 目前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1 患病率急剧增加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0.7%,1994-1995年间全国19省市21万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5-64岁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5%。最近10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2007-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在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4310万,城市4930万左右。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1.2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群的主体 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所占比例达到93.7% ...... 本篇文章来自百拇医药网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4411123937.html,/html/paper/1004-7484/2011/04/125.htm 糖尿病管理必须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新增的这些来自城市的“富贵”糖尿病患者大多都伴有肥胖、血脂紊乱、和/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数据显示,我国超过半数糖尿病患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摘要】糖尿病在我国属于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随着近些年来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糖尿病患病总数处于国际首位。糖尿病是在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之后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非传染性且慢性发展的疾病。我国对糖尿病的 流行病学进行了反复的分析研究,虽然诊断标准出现了变化,可糖尿病的上升趋势却未改变,当前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几率为12%左右,大概患病人数高达1.15亿人。当前,糖尿病和 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造成严重影响,为患者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医疗以 及经济负担,我国糖尿病的控制管理在经受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对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以 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变化趋势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增长,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 平不断提升,以及老龄化等各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每年都在增增,导致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2017年世界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世界上的成 人糖尿病患者共有4.26亿,预计占总人数的8.8%;而我国的患病总人数高达1.15亿,居于 国际首位,占国际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超出四分之一,且这个数据还在上升,预测到2045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将会上升到1.2亿人。我国不仅糖尿病患者人数惊人,并且患病率 在高处国际水平,我国糖尿病患者在2017年的患病率为10.9%。糖尿病的流行为我国社会以 及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我国在2017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高达八十四万人,而小于60岁 年龄的患者占33.8%。上述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糖尿病防治工作依然经受者严峻的挑战。 1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性病学 糖尿病的并发症通常包含微血管并发症与大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发生残疾、出现 死亡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带来的危害主要是长期的高血糖为人们的全身脏器造成损害,从而 使其功能出现逐步的减退。为此,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加强了解至关重要,但是,因 为并发症的出现和很多因素有关,包含了,年龄、遗传、血糖控制水平、性别、其他的心脑 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病程等,因此,在进行糖尿病并发症流行学的调查时,难度较高,不 仅应该调查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明确判断并发症的含义与辨别。现阶段,我国仍旧缺少设计 较好的糖尿病并发症流行病调查资料。 1.1糖尿病视网膜出现的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导致的病变是造成患者实名的重要因素,相关调查显示,我国21.5%的Ⅰ型糖 尿病与36.7%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眼部疾病的概率为35.3%,包含了背景视网膜发生的病变、增生性视网膜实现的病变、失明、白内障;当然Ⅱ型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随着年龄 以及病程的上升而增长。除此之外,我国糖尿病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患病率体现出了区域性差异,城市低于农村,南方低于北方。 1.2糖尿病引发的肾病 糖尿病并发症肾病是导致肾功能出现慢性衰竭的重要因素,患病率较高的区域就是亚太地区。相关研究显示,34.6%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肾脏并发症,而Ⅰ型患者的出现率为23.5%,Ⅱ 型患者为35.7%。 1.3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神经病变 病人在患有糖尿病后十年以内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其发生几率和病程有着直 接联系。如果吸烟的年龄超出40年且血糖控制很差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病变的患病率 会更高。在门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周围组织出现病变的

中国大陆城市主城区人口排名

中国大陆城市主城区人口排名榜 排名省内排名市区名称08市区常住人口(万) 08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万)其中外来人口分布地域面积统计排名依据地域组成1 上海市1750 1230万 340 1000KM 2(2007年上海常住人口1858万人,户籍人口1378.86万人,来沪流动人口约660万人 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一部+真新新村街道 数据2:1750 1360万 370 1600KM 2(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大部+真新新村街道 2 北京市 1600 1020 300 1160(2007年,北京市户籍人口达到1213.3万人,外来人口419.7万人城镇人口达1379.9万人 06建成区面积1182平方公里中心建成区面积770平方公里,原规划城区面积1042平方公里) 8区 3 粤1 广州市 1020 680 195 920(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规划2010年广州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将扩大到1000平方公里,并以新区建设为主,抽疏老城区的人口。届时广州的城镇人口将从2005年的601万人增加到1040万人 2010年全市总人口1290万,其中市辖10区1090万。在空间分布上,中心组团总人口715万,城镇人口662万;番禺组团总人口255万,城镇人口218万;花都总人口120万,城镇人口90万)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2街道)+萝岗区街道(传统城区) 数据2:广州市 1020 860 300 1400 (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大部(沙湾以北)+萝岗区街道+佛山黄岐街道 4 天津市960 570 8 5 1150 (截至2007年,天津市城镇化率已达76.31% 2007年,城镇人口为850.89万人 0 6 中心建成区面积5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是指外环绿化带围合的范围。中心城市由中心城区和滨海城区及多个组团组成规划2010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6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5万人中心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56平方公里)中心6区+近郊4区一部分(外环以内) 5 鄂1 武汉市960 570 120 1100(07非农业人口610万,武汉市市区人口660万07中心建成区面积5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服务人口 2020年为475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为390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服务人口2010年为795万人)中心6区+洪山大部+东西湖

专题4 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

专题4 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 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它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在中国的严峻形势更是发人深省,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糖尿病的控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控制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中华糖尿病学会最近公布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近1/10的患病率确实令人担忧,并且还以一定的速度增长。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多,影响机制复杂,医学界仍然在不断探索研究之中。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糖尿病的发病率主要跟遗传因素、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年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具有某一共同特点地区生活的人群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研究具有不同地区特点人群的糖尿病发病情况可以使得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也有着不同的生理特征、生活方式、健康认识,同一年龄段人群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多共性,研究我国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情况可以了解糖尿病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程度,确定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引起他们足够重视,做好预防糖尿病工作。 我国糖尿病的城乡分布 糖尿病导致的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糖尿病的发病率,根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城市糖尿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大城市的糖尿病死亡率大大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一是由于城市人口老年化程度高于农村,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二是城市居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意识以及对疾病的认同程度较农村高,自报疾病比农村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城市人口,餐餐精米白面,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这就给城市人群的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我国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还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人群一味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当工作与健康发生矛盾,当情绪与健康发生矛盾,当享受与健康发生矛盾,选择工作,选择享受,恣意妄为,抛弃健康者大有人在。所以,由于对糖尿病知识及其严重并发症的不了解,乱吃滥喝,营养过剩,通宵熬夜,嗜烟酒无度,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之中,缺乏体育锻炼,以车代步,这些势必导致城市人口的患病率大于农村。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杨文英 图1 中国≥20岁成年人中的年龄特异性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该图显 示了各年龄组男性和女性中的总糖尿病患病率(图A)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图 C)。图B和图D分别显示了男性和女性中总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粗患病率 和年龄标化患病率。总糖尿病包括既往诊断的糖尿病和既往未诊断的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被定义为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I型柱表示95%可信区间。 p65 (杨文英等中国国家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组成员中国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 摘要 背景由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快速改变,有人担心糖尿病有可能成为流行性疾病。从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我们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研究,以估计中国成年人中的糖尿病患病率。

方法这项研究使用了一个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其中包括来自中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的46239名成年人。经过一夜禁食后,参与者接受了一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研究者)测定(参与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2小时葡萄糖水平,以识别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既往诊断的糖尿病是根据自我报告确定的。 结果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率(包括既往诊断的糖尿病和既往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9.7%(在男性中为10.6%以及在女性中为8.8%)和15.5%(在男性中为16.1%以及在女性中为14.9%),据此推算,(中国)9240万成年人有糖尿病(男性5020万,女性4220万),1.482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男性7610万,女性7210万)。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年龄为20~39岁、40~59岁和≥60岁的人群中分别为3.2%、11.5%和20.4%)和体重的增加[在体质指数(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18.5、18.5~24.9、25.0~29.9和≥30.0的人群中分别为4.5%、7.6%、12.8%和18.5%]而增加。城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病率比农村居民中的高(11.4%对8.2%)。单纯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高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在男性中为11.0%对3.2%,以及在女性中为10.9%对2.2%)。 结论这些结果表明,糖尿病在中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并且需要(制定)针对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策略。

中国历代人口普查

:xx 古代人口曾八落八从 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新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拉开帷幕。人口普查是现代各国政府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早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人口普查。那么,中国最早的人口普查究竟从何时开始,在技术条件落后的过去,人们又是如何进行大范围的人口普查并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大禹 传说中最早的人口普查 人口数字具体到个位令人生疑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的徐铭东老师说,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曾讲到,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以后,就有统计人口的数据,为。但专家认为,这个数据肯定不能作为准确数据,因为并没有文献流传下来,且这个数据具体到个位数,更难使人相信了。 徐铭东说,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先民们就意识到人口普查的重要性,比如春秋时期的管仲就曾经提出实行四民分业定居及书社制(按社登记户口),强调城乡人口、军民人口的适当比例,认为“其野不足以养其民”,比例失调,则“国贫民饥”。而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也指出,如果人口与资源失衡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他说,过去男人不耕田、女人不织布,还是有丰富的草木果实和野兽的皮衣可以穿,因为人少资源多,而如今一个人有5 个儿子不算多,但如果每个儿子又有5 个儿子,如此往复,人口越来越多,而资源还是那些,那分到的就变少。 正因如此,所以了解人口数量以实施相应措施显得相当重要。那么,中国有文献记载,最早实施的人口普查开始于何时呢? xx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人口普查 为“避税”夸大官奴婢数量 《汉书·萧何传》中记载,在反秦战争时,刘邦的军队进入秦都咸阳,萧何

就先把秦朝丞相御史收藏的图书收缴上来了,所以刘邦知道此时的人口已由原3000 万降到1300 万左右。可见秦朝时期是做过户口统计的,但是后来这些户口资料全部散佚。所以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人口调查数据是在西汉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 年)的户口数,这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第一个比较完整 的户口统计。 不过这些户口统计数据还是存在误差,主要是夸大了官奴婢的数量。徐铭东分析,这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西汉时期,很多奴仆被编入官府的户籍,没有徭役,但要对官员加倍征收人头税。但是有一种是不收税的,就是官奴婢。元帝时朝廷各官府奴婢就有十余万,很多贵族官僚也是奴婢成群,他们将其他人员也算作官奴婢不上报。 东汉 最为细致的古代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与选美同时并进 西汉末年,战乱和天灾使人口从6000万降至2100万。这2100 万的数字是经过东汉对户口调查得来的。 东汉对户口调查,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东汉时的户口调查称为“案比”,即案验、比较。 常常在每年8 月举行,同时,宫廷还会派人来“算人”,就是朝廷派人挑选少女入宫,凡是良家少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如果姿色端丽的就可以入宫选妃子。 东汉每年的户口调查规模也是非常之大,从县到乡,上至80 岁老人,下到6 岁以下孩童,都要一一进行调查。东汉户口调查的内容也很细,连身高、相貌都要调查,这些从现在一些考古实物中也可得到证明,在一片汉代的《居延新简》上就写有: “戍卒南阳武当县龙里张贺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这里面包括的信息有郡、县、里、姓名、年龄、身高、肤色。 这个叫张贺的人出生在南阳郡武当县龙里,30 岁,身高七尺二寸,肤色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 本周六将迎来第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2013年全球约有3.8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 专家表示,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生。 正确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几率也是越来越高,但有些人对于糖尿病并不是很了解,为了能够让大家对糖尿病有一个更加正确的认识,北京商报记者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主任医师赵维纲进行了采访。 关于什么是糖尿病,赵维纲表示,糖尿病属于危害较大的病种,如果置之不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例如,血糖过高会出现急性并发症造成昏迷,随着现在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大多数人会寻医问药并且会稍稍注意自己的饮食,所以这种急性并发症现在较为罕见。相反,现在大多数人的血糖虽然有上升趋势,但并不是很高,所以患者不会有明显的感觉,这样就慢慢地发展成为慢性并发症。然而,在赵维纲看来,

这种慢性的并发症更为多见且更加麻烦,难以恢复。 慢性并发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眼底病变(造成视线模糊甚至失明);肾脏病变(肾衰)以及神经病变(手脚发麻,血压维持不住,一站起来会感到晕眩等)。另一类就是大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心梗、脑中风等。赵维纲强调,以上这些症状一旦发生表示已经患有糖尿病,需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正规检查治疗。 糖尿病趋年轻化 我国的糖尿病流行情况呈现出快速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约1.14亿人已经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其中18岁及以上成人占11.6%。而五年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是9200万,四年间多出2200万人,平均以每年550万例的速度增长。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总参谋部总医院(309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申晶进行了解。申晶表示,该院接收糖尿病患者可以明显看出发病越来越年轻。“从前我们往往以为2型糖尿病主要是50岁以后才发病,是个老年病。但现在不是,现在年轻人发病特别多。”申晶说道。 糖尿病为何会盯上年轻人呢?申晶表示,主要跟现在青少年肥胖有

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一)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1949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179.56亿美元(50年国家外汇储备:1.57亿美元)人口5.42亿 195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276亿美元[679亿](外汇储备:1.08亿美元)人口5.75亿 196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467亿美元[1149.3亿](外汇储备:0.81亿美元)人口6.73亿 197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3位:916亿美元[2252.7亿](外汇储备:0.88亿美元)人口8.30亿 1978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5位:268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67亿美元)人口9.63亿 198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333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2.96亿美元)人口9.87亿 199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0位:363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10.93亿美元)人口11.43亿 1995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691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735.97亿美元)人口12.11亿 200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080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655.74亿美元)人口12.67亿

2001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159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121.65亿美元)人口12.76亿 200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237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864.07亿美元)人口12.85亿 2003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14099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4032.51亿美元)人口12.92亿 2004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9787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6099.32亿美元)人口12.99亿 2005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5位:22564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人口13.09亿 2006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2644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人口13.10亿 2007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3位:29330亿美元/预测(汇率按7.8计算)(国家外汇储备:12020亿 (二)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1970——2009世界GDP排名197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时汇率) 01----美国--------1,0255亿美元 02----日本----------2068亿美元 03----西德----------2037亿美元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统计

1949 13,913,927 1950 14,711,260 1951 14,413,123 1952 17,236,621 1953 16,745,695 1954 18,513,434 1955 18,612,172 1956 17,364,027 1957 18,998,424 1958 17,135,981 1959 13,059,787 1960 14,684,726 1961 11,414,017 1962 20,923,112 1963 27,866,189 1964 24,144,848 1965 24,799,129 1966 24,828,470 1967 21,736,582 1968 27,718,516 1969 25,018,386 1970 28,012,344 1971 25,160,381 1972 24,800,391 1973 23,630,435 1974 22,874,423 1975 21,136,635 1976 20,491,797 1977 17,931,155 1978 18,831,591 1979 18,924,822 1980 18,393,809 1981 19,122,938 1982 23,100,427 1983 20,065,048 1984 20,313,426 1985 20,429,326 1986 23,190,076 1987 25,282,644 1988 24,576,191 1989 25,137,678

1990 26,210,044

1991 20,082,026 1992 一 18,752,106 1993 17,914,756 1994 16,470,140 1995 16,933,559 1996 15,224,282 1997 14,454,335 1998 14,010,711 1999 11,495,247 2000 13,793,799 2001 17,020,000 2002 16,470,000 2003 15,990,000 2004 15,930,000 2005 16,170,000 2006 15,840,000 2007 15,940,000 2008 16,080,000 2009 16,150,000 2010 15,740,000 2011 16,040,000 2012 16,350,000 2013 16,400,000 2014 16,870,000 2015 16,550,000 2016 17,860,000

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一)?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1949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179.56亿美元(50年国家外汇储备: 1.57亿美元)人口5.42亿 195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276亿美元[679亿](外汇储备:1.08亿美元)人口 5.75亿 196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467亿美元[1149.3亿](外汇储备:0.81亿美元)人口6.73亿 197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3位:916亿美元[2252.7亿](外汇储备:0.88亿美元)人口8.30亿 1978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5位:268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 1.67亿美元)人口9.63亿 198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333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2.96亿美元)人口9.87亿 199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0位:363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10.93亿美元)人口11.43亿 1995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691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735.97亿美元)人口12.11亿 200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080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655.74亿美元)人口12.67亿

2001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159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121.65亿美元)人口12.76亿 200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237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864.07亿美元)人口12.85亿 2003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14099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4032.51亿美元)人口12.92亿 2004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9787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6099.32亿美元)人口12.99亿 2005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5位:22564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人口13.09亿 2006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2644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人口13.10亿 2007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3位:29330亿美元/预测(汇率按7.8计算)(国家外汇储备:12020亿 (二)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1970——2009世界GDP排名197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 时汇率) 01----美国--------1,0255亿美元 02----日本----------2068亿美元 03----西德----------2037亿美元 04----法国----------1470亿美元 05----英国----------1236亿美元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Wenying Yang,M.D.,Juming Lu,M.D.,Jianping Weng,M.D.,Weiping Jia,M.D.,Linong Ji,M.D.,Jianzhong Xiao,M.D.,Ph.D.,Zhongyan Shan,M.D.,Jie Liu,M.D.,Haoming Tian,M.D.,Qiuhe Ji,M.D.,Dalong Zhu,M.D.,Jiapu Ge,M.D.,Lixiang Lin,M.D.,Li Chen,M.D.,Xiaohui Guo,M.D.,Zhigang Zhao,M.D.,Qiang Li,M.D.,Zhiguang Zhou,M.D.,Guangliang Shan,M.D.,Ph.D.,and Jiang He,M.D.,Ph.D. for the China National 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Study Group 摘要 背景由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糖尿病有可能成为流行性疾病。从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我们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研究,以评估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方法这项研究使用了全国有代表性的样本,来自中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的46239名成年人参与了调查。经过一夜禁食后,参与者接受了一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血糖水平和2小时葡萄糖水平,以识别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既往诊断的糖尿病根据自我报告确定。 结果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率(包括既往诊断的糖尿病和既往未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9.7%(男性为10.6%,女性为8.8%)和15.5%(男性为16.1%,女性为14.9%),据此推算,中国有9240万成年人患糖尿病(男性5020万,女性4220万),1.482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男性7610万,女性7210万)。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为20~39岁、40~59岁和≥60岁的人群分别为3.2%、11.5%和20.4%)和体重的增加[在体重指数(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18.5、18.5~24.9、25.0~29.9和≥30.0的人群中分别为4.5%、7.6%、12.8%和18.5%]而增加。城市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比农村居民高(11.4%对8.2%)。单纯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高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男性为11.0%对3.2%,女性为10.9%对2.2%)。 结论这些结果表明,中国的糖尿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需要制定针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成为死亡的首要原因。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人糖尿病患病率高并且还在日益增加。1994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纳入了224251名中国居民,年龄25~64岁,来自19个省)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分别为 2.5%和 3.2%。这些估值约是1980年报告估值的3倍。在2000-2001年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涉及一个包括15540名35~74岁成年人、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中,糖尿病患病率和空腹血糖受损率分别为5.5%和7.3%。虽然这些研究均已证实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但它们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抽样方法有所不同,并且用来定义糖尿病的标准也有一定差异。而且因为这些研究中不是所有参加者都接受了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很可能被低估。这也表明服用葡萄糖2小时后,患有糖尿病的亚洲裔病人出现单纯性高血糖是很常见的。例如,在上海的糖尿病研究中,在服用葡萄糖2小时后有48.6%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有单纯性高血糖症,75%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有单纯性葡萄糖耐量受损。 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进行的中国全国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疾病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目的是提供当前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和代谢危险因子的可靠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