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课堂实录全面版
《慈母情深》课堂实录及点评

《慈母情深》课堂实录及点评教师:“生命是一张白纸,有待我们去描绘,有待我们去谱写。
请你写一首关于‘爱’的小诗,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师问学生:谁会?学生各抒己见。
如下:学生1:母亲平时总是严厉地批评我,但在我犯错误时又总是语重心长地开导我。
她就像阳光一样,带给我温暖。
学生2:母亲经常为了让我按时吃饭,不辞辛苦地骑着车奔波,只为能让我吃到可口的饭菜。
记得有一次,天空突然下起大雨,妈妈把外套脱下来,披在我身上,自己却在雨中淋湿了。
虽然这样,但是妈妈的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母亲,我要为您捶捶背、洗洗脚,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学生2:母亲总是温柔的帮助我,当我作业出现错误时,她从不打骂我,而是循循善诱地开导我。
母亲,我要为您倒杯茶,感谢您的谆谆教诲!……在与同学的讨论中,我才发现,原来爱无处不在,就在我们身边,就像风,吹拂万物;就像雨,滋润大地;就像山泉,沁人心脾;就像明灯,照亮前程……也许,她就在你的身旁,在你读书的时候,她伴随着你,鼓励着你;在你受挫折时,她扶持着你,安慰着你;在你生病时,她呵护着你,照顾着你;在你成功时,她为你欢呼,为你喝彩,与你分享喜悦……你难道不为她而感动吗?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老师有感情地说:“同学们说的多好啊!是啊,如果没有父母的爱,我们怎么可能来到这个世界?”是啊,父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他们。
母亲对我们的爱,像涓涓细流滋润我们的心田,像绵绵春雨洒落在我们的心间。
如今,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她总是做我们坚实的后盾,而我们有时也不理解她的心意。
课文《慈母情深》就讲述了孟佩杰给母亲捶背的故事,母亲也因此而感动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
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母亲对我们的恩德是没有穷尽的。
母爱,是不能用任何华丽的辞藻来修饰的,它永远是那样的纯洁,质朴,严厉,温暖,宽容,执着。
部编版人教版最新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课堂实录

《慈母情深》课堂实录【课前交流】老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谈谈这个话题,“母亲”。
看到这两个字,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她对我的爱是无限的。
学生:母爱给人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学生:母爱是伟大的。
学生:母爱是无处不在的。
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老师:这节课,老师跟同学们上的也是关于母亲的爱。
(板书课题)【课堂实录】一、直接入题老师:咱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学生:慈母情深。
老师:读得不错,但我想请同学再深情得读读这四个字。
(再读)老师:读了这四个字,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情表现在哪里?学生:他们的情表现在哪里?学生:慈母对他孩子的情有多深?老师:这个问题问得真好,看来咱们同学都学会了所教学的读书方法。
首先要思考为什么,质疑。
那么这么多问题,咱们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感知老师:把字读准,读通顺,你也可以想想刚才自己的疑惑。
(学生自由读。
)老师:请我们班的读书能手读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学生逐段读。
)老师:真的是读书能手。
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学生:讲我作者很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他没有那么多钱,于是就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向母亲要钱。
第一次他觉得母亲很劳累,买了水果罐头,母亲数落了他一顿,又给他钱买书。
老师:我们可以再简短一点,就是母亲──给我钱去买书。
就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却包含了母亲的深情。
三、体会家境贫困老师:请同学再读读1~4段,想想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作者真的很喜欢《青年近卫军》。
老师:是吗?是从哪感受到的?学生:因为他每天想这本书都失魂落魄的老师:什么样叫失魂落魄?你们失魂落魄过吗?学生:没有?老师:见过别人失魂落魄过吗?那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心不在焉。
老师:对,心里老想着其他的事,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学生:走路的时候没有劲。
老师:还读出了什么?学生:作者家很穷。
他没要过母亲这么多钱。
而且把录音机都卖了。
老师:是呀,当时作者家里有兄妹五个人,父亲去大西北工作了,为了养活家里,母亲要到一个厂里做临时工,每个月工资只有27块,为了省钱,母亲每天不吃早饭,就去上班。
《慈母情深》教学实录完美版

《慈母情深》课堂实录该课获2009年河南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孟笑纳/执教、整理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梁晓声的文字。
(屏显。
)人和父母的情感,是世界上最真实的情感;可以这么说,一个人从儿童时期到少年时期到青年时期的大多数愿望,全都是父母帮着实现的;父母总是这样——将为难留给自己,将快乐给予自己的孩子们;一个孩子开始体恤父母了,那就意味着他或她开始长大成人了。
(屏显梁晓声照片。
)师:他就是梁晓声,当代作家,一个把写作当作儿时梦想的人。
对他而言,作品第一次被发表,是多么值得欢呼雀跃的事情!然而那时那刻,他却哭着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同学们,他为什么哭?为什么最想自己的母亲?答案就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慈母情深》的字里行间。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关于母亲的哪些往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默读课文。
)生1:课文写了母亲帮“我”讨还小人书,母亲给“我”钱买书。
师:这么长一篇文章,这位同学用了两句话就把所写的两件事概括了出来,很厉害!谁能在她的基础上精炼到词呢?生2:要书,买书。
(师板书:要书买书)师:同学们,辛辛苦苦攒钱买回的小人书被没收了,粗暴的母亲会打,严厉的母亲会骂,懦弱的母亲会陪着孩子落泪,不负责任的母亲会不管不问,听之任之。
“我”的母亲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深入到课文中,看看母亲是如何帮“我”要书的,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母亲?请画出相关的句子。
(生默读课文,画句子。
)生1:“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台阶上不走。
’我”看到了一个刚强的母亲。
生2:我看到了一个坚强慈爱的母亲——“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小时。
母亲始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
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
”师:你的目光很犀利,这确实是个好句子!你从哪里看出了母亲的慈爱和坚强?生2:始终搂着“我”,几乎一动也没动。
师:是呀,一个“搂”字,对儿子的呵护尽现;近四个小时似乎“一动也没动”过,可见性格的刚强。
名师课堂实录《慈母情深》

名师课堂实录《慈母情深》【前言】《慈母情深》是一篇经典的散文,将母爱的伟大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何教授《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呢?本文将为大家带来一位名师课堂实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名师课堂实录】(教师:张老师;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一】渗透叙事与抒情结合的意义张老师先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对“慈母情深”的主题有初步的认识。
随后,张老师布置了一个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分别找出叙事和抒情,并讲述其意义。
经过一轮讨论,到了班上一位学生成绩较好的孩子,他谈到:“在文章中,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有一种无私的爱,她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孩子也不惜付出代价,这就体现了作者对于母爱的赞扬,并通过章结构的安排,让读者更好地体会故事的情感。
”老师对于这个回答非常满意,因为这位学生很好的结合了叙事和抒情,展示出了情感、主题方面的表达。
【二】探究语言特点与表情意义张老师在这个环节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语言特点,并与表情意义进行联系。
具体的,张老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了文本的重点段落,一遍读完后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意象、比喻、感觉的描述等等,让学生展示出了对于语言特点的探究。
在接下来的环节,张老师提供了一些文本中的例子并供学生们讨论,以此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语言特点的理解。
比如,“恋恋不舍”和“镌刻在心底”,这些俭绍用语、情感色彩鲜明的剖析都是可取的。
【三】学会运用写作技巧最后,张老师还教授了学生一些关于写作技巧和细节要领的事项。
比如如何把握文章的语言风格、如何正确构建情节,以及如何运用适当的比喻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等等。
在此之后,张老师布置了一些写作练习的任务,还对学生进行了一些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已经掌握的技巧来写出更好的作品。
【总结】通过本次名师课堂实录,我们可以看到,教学者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点。
要通过注重情感表达、语言和写作技巧,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王崧舟《慈母情深》课堂实录

王崧舟《慈母情深》课堂实录题记:国庆节前夕有幸听到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慈母情深》,我被王老师诗意的课堂,浓浓的情感深深地吸引、打动,并折服于他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那课堂涌动的激情、诗意,直至国庆长假还翻动在我的胸膛,遂慢慢整理出来,与老师们共享。
一、导入课题:1.齐读课题。
介绍这篇文章选自梁晓声的《母亲》片段。
2.结合题目分别给“慈”、“深”组词。
3.把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明白得,带到里面去,再读课题。
4.练习,凭借着预习印象来填写练习纸。
师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测试题: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因此,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点,那儿的躁声(惊天动地),我发觉母亲极其瘦弱。
当明白我是要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了我,赶忙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5.幻灯片出示这段文字,学生对比着订正。
6.指名学生来读。
相机正音“龟裂”(评判:不怪你,怪适应,你被适应撞了一下腰)和“攥”。
7.看见到“龟裂的手”吗?给大伙儿描述下你看到的龟裂的手。
(学生:奶奶的手,外公的手…师鼓舞小孩“大声地读”、“自信地读”、“确信地读”)8.写“攥”,这“攥”字写全,不多许多23笔,来,伸出你右手食指,张开你左手,用食指在左手上清清晰楚得写一遍。
好的,确信你差不多写完23笔,而且牢记在心的,请把你的左手攥紧。
好的,那个“攥”字不但攥在你手上,而且还攥在你内心。
9.学生齐读这段文字。
10.“鼻子一酸”,读一读那个词,再读,“鼻子一酸”是什么感受呢?(难过、伤感、委屈)这些感受搅和在一起确实是——生读“鼻子一酸”11.母亲给钱了吗?(一元五角,一分也许多,能够买梦寐以求的《青年近卫军》了。
)心情本应该如何样?(快乐、兴奋、兴奋)然而“他”所有的反应只有一个确实是,读——鼻子一酸二、进入课文1.什么缘故“我”向母亲要钱会鼻子一酸呢?打开课本,静静地读,看看哪些地点、哪些描写、哪些细节让“我”鼻子一酸?用波浪线工工整整地划下你有所感触的句子。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课堂教学实录

师:这一切的一切,汇成了四个字——“慈母情深”,孩子们,这就是我第一次发现母亲的伟大,我的鼻子一酸,跑了出去,我哪里是攥着钱,分明是攥着母亲的(爱、希望、心血、汗水、生命、情)。攥者母亲的博大情深。
我会在心里一遍一遍对母亲说:……(请大家把想说的写下来,可以是懂事、决心、自责、忏悔……)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课堂教学实录1
教学环节一:读课题。
师:(看板书),请大家恭恭敬敬地读课文题目,不错,去掉“深”字,再读;
师:再加上“深”字读,你读出了什么?
生1:真挚的爱。
生2:事例中反映的感情深。
师:带着感情,再次读题目
师:面对着“深”字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2:时间过程慢镜头——通过“8小时、12小时、24小时 、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对下传出孩子的声音……”表现父亲的坚持,父爱的坚定、伟大。
生3:外貌描写:“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表现父爱的伟大、无私,他已经不顾自己的生死了”
生4:中心句反复——课文中三次出现父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是课文的中心句,中心句反复三次,说明父子之间的这句话是他们心中的桥梁,是他们坚定的信念,他们共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所以能够创造奇迹。表现了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确了不起。
师:对比着读,比较两句,第一句有什么感觉?
生:强调;感情深;奇怪(表扬,有一双慧眼)。
解析:1、教师善于深度挖掘教材,对语言极度敏感,才能捕捉到这种独特的写法;
2、通过比照阅读,通过这组慢镜头,让母亲的影像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清晰起来,让母亲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高大起来。
王崧舟《慈母情深》.(DOC)

王崧舟《慈母情深》.(DOC)第一篇:王崧舟《慈母情深》.(DOC)王崧舟《慈母情深》课堂实录一、擦亮“深”这个题眼师:请大家看黑板,我们一起,恭恭敬敬地读题目!生:(齐读)慈母情深。
师:不错,请大家注意“深”字的读法,我们再读一遍!生:(齐读)慈母情深(把“深”字读成了重音)。
师:好极了!为什么老师要在“深”下面加个着重号?生1:它是提醒我们这个“深”字很重要。
生2:这说明慈母的感情非常深。
师:能为“深”字组个词语吗?生3:深厚。
师:是的,感情深厚。
往下读的时候,你得特别留意这个深厚啊。
生4:我觉得这个“深”字就是题目中最重要的一个字。
师: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题——” 生:(紧接话头)题眼。
师:对!题眼!好眼力啊,有了这些感觉和发现,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生:(齐读)慈母情深。
师:面对着“深”字,你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大家吗?生1:慈母的情到底深在哪里?生2:慈母的情有多深?师:桃花潭水深千尺,慈母情深深几许?(稍顿)有了问题,你的感觉就会变得更加敏锐。
二、品尝“鼻子一酸”的味道师: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做一个课堂练习(课前已发),填空。
(大屏幕呈现: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时,母亲用-------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
)师:不准看书,请大家凭着自己在预习课文时留下的印象,在括号里填上课文里出现过的词语。
好,现在开始。
(生各自在练习纸上默默写生词。
师一边巡视,一边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背要挺。
)师:好,把笔放下,全部完成的请举手!好!抓紧时间,自己校对。
(大屏幕呈现: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时,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慈母情深课堂实录(优质)

《慈母情深》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为你们朗诵一首诗,你们听好了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冬天在窗边,夏天在门旁,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
她从不会忘记,在我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因此,我确信,无论我们在哪里,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
孩子们,“她”是谁?生(齐声说):母亲!师:对!母亲!母亲为了我们,放弃了她所有的爱好;母亲为了我们承受了太多生活的苦。
孩子们,当你们看到母亲这两个字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想到了母亲每天早上起来给我做早饭,然后送我上学,一路上不停的念叨我,让我上课认真听讲;生:我想到了母亲在下雨天给我送伞,我感冒的时候请假回来照顾我;生:我想到了母亲每次都在商场给我买衣服,而她自己却在地下商场买衣服。
师:全心全意为孩子付出的母亲,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能不让我们为之动容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梁晓声《母亲》当中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一同去感受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生:慈--母--情--深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想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走到学生当中,检查读书情况)师:孩子们,读完课文,你觉得作者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或者说,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生:我觉得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慈祥的母亲(相机板书),因为她很爱自己的孩子,很支持自己的孩子;生:我觉得这是一位慷慨的母亲(相机板书),因为她对于孩子买书这件事一点都没吝啬过;生:梁晓声的母亲是一位辛劳的母亲(相机板书),因为她工作很辛苦,工作环境“震耳欲聋”;生:我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相机板书),她为了孩子们放弃了所有,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觉得她很伟大!师:孩子们,你们概括得很全面,看得出你们是认真预习了的。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佩!孩子们,昨天老师已经让你们回去预习了这篇课文,并让你们勾画出了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进入课文,找到最能打动你心灵的句子,然后细细品味,并做好批注,看看文章是怎样刻画母亲,表现慈母情深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母情深》课堂实录执教者:特级教师李卫东一、初读全文,理出脉络师:一位当代作家,名叫梁晓声。
他写了一部以母爱为题材的小说,名叫《母亲》。
小说中记叙了母亲在养育自己和弟弟妹妹的过程中的20多个小故事。
每个故事的情节并非虚构,都是真实生活的记录。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慈母情深》,就是小说中的一个故事。
师:现在你用五分钟时间练习读课文,力争一遍就把课文读通畅。
怎么才能一遍读通畅呢?一要放声朗读,二是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反复读读。
(学生练习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将生字生词写在黑板上,包括: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攥在手里等。
学生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识字读词:理解“失魂落魄”和“震耳欲聋”的意思,读准“龟裂”的读音,学习“攥”字的写法。
)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围绕着买书这个线索,课文写了哪些事?(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想买书—找母亲—要钱—买罐头—买到书。
)二、再读全文,入境体情师:文章读熟了,文中到底记述了一种怎样的慈母情,我们再读课文。
这一次读,我们要跟随着作者的思绪,进入到那个艰难贫困的年代——1964年,进入这个代表当时绝大多是中国家庭生活状态的家庭,去体验这样一个母亲是怎样抚养和疼爱自己的孩子的。
这一遍读,老师什么也不讲,你也不用说什么,你只是读,只是用心去感受,你就像走进电影里一样,去感受发生在你眼前的每一个情景、每一个瞬间。
师:你知道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他最想念的人是谁吗?对,就是自己的母亲。
这是一个黑漆漆的夜晚,作者独坐窗前,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出示文字投影片,并朗读)(师读)连绵的秋雨在户外哭泣,枯黄的树叶在窗前颤抖。
这一个孤独的日子,我想念我的母亲。
我多想像一个山东汉子,当面叫母亲一声“娘”。
“娘,你咋不吃饭?”“娘,你咋的又不舒坦?”(选自梁晓声小说《母亲》开头部分)师:接着,作者回忆起自己15岁时的赵母亲要钱买书的事情。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想象当时的情景。
在找母亲部分增加一段补充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劳动的艰辛。
)[补充资料]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一个加工棉胶鞋帮的中世纪奴隶作坊式的街道小厂。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让人感到压抑。
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妇女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后。
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妇女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妇女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让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那些妇女热得只穿背心。
毡絮如同褐色的重雾,如同漫漫的雪花,在那些妇女之间纷纷扬扬地飘荡着。
她们不得不一个个戴着口罩。
每个妇女的口罩上,都有三个实心的褐色的圆,那是因为她们的鼻孔和嘴的呼吸将口罩滞湿了,毡絮附着在上面。
她们的头发、臂膀和背心也都变成了褐色,毛茸茸的褐色。
我呆呆地将那些母亲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三、三读全文,品味母爱师:文章的题目是《慈母情深》,可是,文中没有一句“孩子,我爱你”之类的话,而是把这种情蕴含在每一句话里,也许是一个动作、一个身影、一个眼神、一段话语,普普通通,却感人至深。
刚才,就在你感受这一切的时候,母亲的哪些表现最让你感动,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你尽情地读出那些句子,尽情地说出你的感受。
生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我看到了瘦弱的母亲的身影,为什么母亲是这样的姿态?师:请同学们注意,这时候作者确认这个身影是自己的母亲了吗?生:(读后)没有。
因为这里说是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而没有说是母亲及其瘦弱的脊背。
她好像不相信眼前的这个身影就是自己的母亲。
师:好。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身影啊?一般情况下,我们描绘一个作者的身影,要先写人的头,再写脊背。
而这里是先写脊背,再写头部。
为什么?生:我想一定是母亲的头里缝纫机太近了,作者看上去,就看到那个瘦弱的脊背,仔细看才看到母亲低垂的头。
师:体会得好。
这就是母亲工作的身影,这就是母亲为我们挣钱的情形。
这是怎样的一种工作的情形,一干就是一整天啊。
请你再读,再去体会。
生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我感受到母亲工作是多么辛苦、劳累,他已经累得疲惫不堪了。
师:这里三次写到“我的母亲”,作者是什么样的感受?生:作者确认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母亲。
生:作者感到非常吃惊,他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母亲。
生:他非常吃惊,自己的母亲怎么会瘦成这样!(引导学生朗读这段话。
)生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感到,母亲特别疼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她没有时间跟自己心爱的儿子多说一句话,只是为了多干一点活,多赚一点钱!尤其是这句话里出现了四个“立刻又”,让我感到母亲多么忙碌。
师:这段话中说母亲又急忙去忙碌的时候,用了一个词是“陷入”,你怎么理解?生:说明那种工作是特别忙碌、特别紧张,一忙起来就什么也顾不了了。
师:我们再读读这个句子,体会母亲为了挣钱,是怎样的工作。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4:“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听高兴他爱看书的!’”我从这个女人的话里知道母亲挣钱很辛苦。
同时母亲通情达理,目光远大。
当时许多母亲做不到这一点,但是作者的母亲看到孩子喜欢看书,她要培养自己的孩子读书。
生:我觉得母亲给孩子钱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而是真正为孩子的成长,是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情。
师:当时,母亲这样工作一个月挣27元钱,养活全家六七口人。
这一块五毛钱相当于全家将近两天的生活费用。
拿去买了书,家里吃什么啊!但是作者的母亲宁可再苦,也要给孩子买书看,满足孩子读书的愿望。
生5:“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我感到,母亲只要儿子爱看书学习、只要儿子争气,她不吝惜花多少钱;但是如果是为自己花钱,她就觉得受不了,觉得没必要。
母亲心里只有自己的孩子,从没有想到自己。
师:理解得好,那么,你觉得这段话,母亲说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语气?请你读一读。
生:我觉得是有点生气,数落的语气。
(用生气的语气读母亲的话。
)生:我觉得是特别生气,因为这钱来之不易,这样浪费的话,家里就没法继续生活下去了。
(用气愤的语气读母亲的话。
)生:我觉得不是真生气,只是让作者觉得生气,她心里面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是自己的孩子给自己买的罐头。
(用高兴的语气读母亲的话。
)生:我觉得是欣慰的感受,使他内心里感到幸福。
(用欣慰的语气读母亲的话。
)生:我觉得是很失落的感受。
因为孩子把钱给自己买了水果罐头,但是孩子买书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很失落。
(用失落的语气读母亲的话。
)生:我觉得这些感受都有,是百感交集。
师:有的时候,一句话里的意思非常丰富。
读一遍往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去读,读出丰富的内容。
生6:“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者。
”我感觉到,他的家境的贫寒,母亲挣钱非常辛苦。
但是她不舍得给自己买点护肤品保养自己的双手,但是还是给孩子拿钱买书。
师:母亲用龟裂的手指数出来的这一块五毛钱,仅仅是钱吗?还是什么?生:是母亲辛勤劳动的成果。
生:是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生:是母亲望子成龙的一颗心。
四、再读细节,回顾全文师:同学们,这个故事这样的感人,它的每一个情节都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母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饱含深情。
现在我们把书放在桌上,我们来回忆这个故事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景。
师:当我想买一部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到母亲的工厂里去找母亲,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身影?生:(读)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师:当我对着劳累的母亲大喊“妈”的时候,又看到了什么样的动作?什么样的眼神?生:(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师:当我说出要钱买书的时候,看到的是母亲什么样的动作?生:(读)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师:母亲把钱塞在我手心里,然后她就怎样?生:(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师:我用买书的钱为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怎样数落我?生:(读)“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师:我想我没有权利再用这钱没任何别的东西,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师:这就使故事中感人至深的那些瞬间。
这就是我的母亲。
刚才我们是四读课文,把文中感人至深的地方一一地品味,进入情境,品到心里,读出感受。
这样的读课文叫做品读。
五、补充资料,歌颂母爱师:(出示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片断)作者在小说的最后写到:母亲常对我们说:“妈不会累的,这是你们的福分。
”那时我们不觉得福分,却相信母亲累不垮。
我无法宽恕我当年竟是那么不知心疼您、体恤您。
我以为母亲就应该是那样任劳任怨。
我以为母亲天生就是那样一个劳碌不停而又不觉累的女人。
其实母亲累垮过多次。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几回回母亲瘫软在床上,暗暗恐惧着是死神找到她头上了。
但第二天她总会连她自己也不可思议地挣扎起来,又去上班……我们依赖于母亲而活着。
像蒜苗依赖于一棵蒜。
当我们到了被别人估价的时候,母亲早已被我们吸收空了。
没有财富和知识。
母亲是位一无所有的母亲。
她奉献的是满腔满怀恒温不冷的心血供我们吮咂!母亲啊,娘!我的老妈妈!……前不久我从电视中看到大马哈鱼:母鱼产子,小鱼孵出。
想不到它们竟是靠噬食它们的母亲而长大的。
母鱼痛楚地翻滚着,扭动着,瞪大它的眼睛,张开它的嘴和它的腮,搅得水中一片红,却并不逃去,直至奄奄一息,直至狼藉成骸……我的心当时受到了极强烈的刺激,瞬忽间联想到长大成人的我自己和我的母亲,联想到这片土地上所有坚忍顽强地抚养子女的母亲们。
六、品读生活,记述母爱师:品读了课文,又读了小说中的这段话,每一位同学都会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虽然我们的生活不再贫困,但母亲的爱亘古不变。
现在我们再来品读自己的生活,你感受到的母爱是什么样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身影、一段话语,令你至今难忘。
我想每一位同学心里都有许多深刻的感受,都有许多珍贵的记忆,都有许多朴素而美丽的故事。
请你写一个片断,蕴含深厚的慈母情。
用你的文字再一次感动自己,也感动大家。
题目也叫《慈母情深》,作者不再是梁晓声,而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