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两首课文朗读【《儿童诗两首》】
儿童诗两首

五年级语文下册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
对象,适合儿童听赏、吟诵、阅 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心理和 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 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 创作的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我 想
高洪波
高洪波: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 古开鲁人。有儿童诗集《鹅鹅鹅》《大象 法官》《飞龙与神鸽》《喊泉的秘密》 《少女和泡泡糖》《吃石头的鳄鱼》《种 葡萄的狐狸》《我喜欢你,狐狸》。散文 集《波斯猫》《文坛走笔》《人生趣谈》 《司马台的砖》《高洪波散文选》《高洪 波军旅散文选》。评论集《说给缪斯的情 话》。诗歌《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 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 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再读一读这两首诗,比较这两首 诗在表达上有什么区别?
两首儿童诗的语言优美明快,前一首孩子气十 足,动词用得很准确;后一首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富有形象感。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 “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活跃。
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 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字词学习 认读字词。 bāo 花 苞
状元成才路
yā 脚 丫
jí 汲 取
状元成才路
ruǎn 柔 软
pú 蒲 公 英
pénɡ zhànɡ zhēnɡ 篷 帐 风 筝
状元成才习
认读字词。
花 苞
状元成才路
脚 丫
汲 取
状元成才路
柔 软
篷 帐
风 筝
状元成才路
柳 絮
状元成才路
蒲 公 英
再读诗歌,说一说:你喜欢哪个愿望, 为什么?
示例:
我喜欢第一个愿望。从第一个愿望里能
人教语文五年级-儿童诗两首

兒童詩兩首
一、詞語天地
選字組詞。
花(包苞)萬陽光(縷履)鬧(渲喧)蓋(膝漆)取(及汲)
二、課內閱讀
(一)我想把眼睛,
裝在風箏上。
看白雲多柔軟,
瞧太陽多明亮,
望啊,望——
藍天是我的課堂。
1、在這節詩中,表示“看”的詞語還有:、。
我知道表示“看”
的詞語還有、、。
2、讀這一節詩,我體會到:。
(二)《童年的水墨畫》中的三首短詩,《街頭》寫的是的情景;《溪邊》寫的是的情景;《江上》寫的是的情景。
三、當回小畫家
從《童年的水墨畫》中選一首短詩,把詩中的情景畫下來。
四、拓展閱讀
捉迷藏學游泳
蒙上了雙眼一條河
一雙手在捉摸什麼彎曲地從村邊淌過
誰不小心被逮住夏日的陽光
就變成黑天使讓我們產生了
看不見光線擁抱一顆水的溫柔
任思緒在亂撞
水面起伏的浪花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漫過小脖子
抓住了先擁抱一下就喊著救命啊
等解開紗布潛入水底抓魚摸蝦
一大群人幸災樂禍地歡笑浮上的小腦袋
原來有人抱著美人歸宛如一隻黑芝麻
于江面和著路過的浮萍
漂泊遠方
讀上面兩首短詩,是否勾起你的某些回憶?寫幾句你的感覺吧。
五、當回小詩人
在你的童年中,有什麼情景、什麼事情、什麼畫面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能試著寫一首小詩嗎?
部分答案:
二、(一)1、瞧、望凝視、注視、俯視
(二)街頭看書溪邊垂鉤江上戲水。
人教版小学语文《儿童诗两首》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儿童诗两首》课文原文及赏析课文原文: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夏日小池景象。
首句“泉眼无声惜细流”,通过“无声”和“惜”字,形象地表现出泉水涓涓流淌的静谧之美。
接着,“树阴照水爱晴柔”一句,借助“照水”和“爱晴柔”,展现了树木倒影在水面上的喜爱阳光的柔和之态。
后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以“小荷”和“蜻蜓”为焦点,生动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生命活力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这首诗以牧童为主线,描绘了一幅活泼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首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展示了牧童在田野间自由自在、快乐歌唱的场景,其歌声甚至能震动林木,体现了儿童的纯真和活力。
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描绘了牧童在听到蝉鸣后,瞬间从欢歌变为静默,准备捕捉蝉的情景。
这一转折既表现出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也揭示了他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之心。
两首诗都是以儿童为主角,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儿童的纯真、好奇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这两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富有诗意,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和欣赏。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引导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
儿童诗两首

儿童诗两首1. 《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像钩钢,
装饰了我们的夜晚。
小星星闪烁不停,
带给我们温馨的梦。
让我们快乐入眠,
希望明天更加美好。
2. 《小草儿》
小草儿绿又嫩,
吹着微风摇来摇去。
逗得小鸟儿欢笑起,
在天空飞翔自在。
小草儿地下钻出头,
它们是大地的宝贝。
雨水滋润它们成长,
阳光照耀它们荣耀。
儿童诗歌展现了儿童天真无邪的心灵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启发儿童的思维和情感发展。
以上两首儿童诗以简洁明
了的语言描述了小星星的美丽和小草儿的成长,给予儿童一种纯真、温馨、快乐的感受。
人教五下语文《儿童诗两首·我想》课件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上。 牵着万缕阳光, 奏出万首春的乐曲。
我能“牵”住阳光,伟大吗?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呀,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脚丫“接”在柳树上, 想想是什么滋味?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 望呀,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21 我 想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奏出万首春的乐曲长呀,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 望呀,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生字
《儿童诗两首》课文

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使课堂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另
一方面,各种不同方式的朗读在课堂上出现,也使学生不仅在阅读中学到了
知识,更得到了美的享受。
在美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感的过程后,我抛出了本课的交流话题:“我”的
愿望是什幺?你最喜欢哪个愿望,为什幺?
孩子们由于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体
诗歌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本课教学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孩子们反复诵
读,在诵读中理解内容,体味情感,品味语言。在朗读的过程中,面对优美
的文字,有些孩子愿意高声诵读,通过读表达来表达理解;有的孩子会用诗
一样的语言对文章进行再创造;有的孩子会默默凝思,在内心深处反复品味
此时,我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选择,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学
生:数字零、字母 0、鸡蛋、石子、张开的嘴、圆圆的盘子、圆圆的月
亮、红红的太阳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想象是一幅幅画面,就可以作为儿童诗的“境,就是“意”。
我们读儿童诗就要抓住诗中的“境”去体会诗中的“意”。
二、启发学生以“小手、桃树枝,眼睛、风筝,我、春天的土地”为依据,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让家园更加美好。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高易达::
我想把槐树籽
种在大地上,
伸进湿软的土层,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绿化我们的家园。
张永琪:
我想把眼睛
安在飞机上,
和太阳捉迷藏,
看星星和月亮玩耍,
望啊,望
生 4:我会让小鸟在我的枝条上筑巢、搭窝,让鸟的家族自由地歌唱。
生 5:歌唱美好的生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古诗两首》《小池》课件

chí xī 小池 惜细流 qí ngróu 晴柔
yīn 树阴 lù 露
池 晴
惜 阴 柔 露
小池
宋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配
乐 朗 诵
小 池 宋.杨万里 • 泉眼
• 树阴照 • 小荷
惜细流,
爱晴柔。 露尖尖角,
• 早有蜻蜓
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谢谢!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古诗两首》
《 小 池》
《春晓》儿歌视频
.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温馨小提示:
1.手捧课本,坐Hale Waihona Puke 端正。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xiǎo chí 小 池 sòng yáng wàn lǐ 宋 . 杨 万 里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 ng róu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cǎo yǒu qīng ting lì shàng tóu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9、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
钓鱼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写孩子在溪边钓鱼的欢乐。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戏水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 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 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 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 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 和向往。
• 童年还有很多很多美好的想法。 • 你还会怎样发挥你的小手、耳朵、嘴巴、 鼻子……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源自“我”的懂事。①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这是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与第 四节诗是紧密相关的。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 添足之嫌,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现实, 与前面的诗句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实 际上,正是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 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 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 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 量。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写了小孩子在干什么? 在阅读
写儿童不顾街上的喧闹,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
街头阅读,你脑海里浮现什么画面? 《街头》──读《水浒传》的孩子,那 样的专注,尽管马路街头是那样的喧闹, 却丝毫不能影响他,对时间的推移也浑然 不觉。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诗两首课文朗读【《儿童诗两首》】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童年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儿童诗两首(板书)分享童年的快乐
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
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预设:《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
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
《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
3.小组内读诗,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五)感情朗读,背诵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六)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
2.学写儿童诗
3.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
课后反思
学生时期正是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对于一些好的内容,既要让学生朗读,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更要将其中的好句、好段熟读乃至背诵,这样以后作文起来就会下笔如有神,并有助于记忆、感知、思维、想象与审美等素质的综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