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ZigBee应用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zigbee课程设计

zigbee课程设计

zig bee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ZigBee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其起源、特点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够掌握ZigBee网络的体系结构,了解其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层和网络层的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了解ZigBee协议栈的组成及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ZigBee模块进行基本的无线通信编程,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

2.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掌握ZigBee网络的配置、调试和维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ZigBee技术在物联网和智能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养成积极探索、动手实践的学习习惯,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ZigBee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引入ZigBee技术:介绍ZigBee的起源、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ZigBee概述- 内容:ZigBee的发展背景、关键技术、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对比。

2. ZigBee网络体系结构:讲解ZigBee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层、网络层的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ZigBee网络体系结构- 内容:各层的作用、协议栈结构、ZigBee设备类型。

3. ZigBee协议栈与应用:介绍ZigBee协议栈的组成,及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Zigbee物联网课程设计

Zigbee物联网课程设计

Zigbee物联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Zigbee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物联网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协议和工作流程。

3. 帮助学生了解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Zigbee模块进行物联网项目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利用编程软件进行Zigbee设备编程和调试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实际物联网项目的挑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动力。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物联网技术在节能减排、改善生活环境方面的作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发展,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合作,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联网技术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Zigbee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Zigbee技术基础- 物联网概念与架构- Zigbee技术原理与特点- Zigbee协议栈及网络拓扑结构2. Zigbee硬件设备与编程- Zigbee模块的硬件结构与功能- 编程环境与开发工具的使用- Zigbee模块编程与调试技巧3. Zigbee网络组建与通信- Zigbee网络的组建与维护- Zigbee设备之间的通信机制- 简单Zigbee应用案例分析与实现4. Zigbee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 工业自动化控制应用案例- 环保监测与智能农业应用探讨5. 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 项目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Zigbee模块的选型与应用- 项目实施与调试优化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Zigbee技术基础第二周:Zigbee硬件设备与编程第三周:Zigbee网络组建与通信第四周:Zigbee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第五周: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本教学内容基于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基于ZigBee的课堂互动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ZigBee的课堂互动教学系统设计
早期的课堂互动教学装置采用红外线技术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
的Z i g B e e 无线 网络将学生的答题结果信息发送至收发器 。
路 由器具 有 2 方面 的功能 : 其一 , 作为父 节点能接受手持
端或其他路 由器 的入 网请求 ; 其二是路 由功能 , 将父节点( 收发
器或 上级 路 由器 ) 发送来 的数据分 发给与其连接 的子节 点( 手
距离短等不足。 最 近几年 , 随着 Z i g B e e 技术的逐渐兴起 , 基于该
技术 的互动式 电子应答教学系统 自 2 0 1 0年开始在 国内零星的 研究 。本文采用 支持最新 Z i g B e e协议 的 C C 2 5 3 0芯片构建
步扩大 、 教师和学 生距离较远时 , 手持端通过路 由器的 中继 的覆盖范 围 , 同样 可以使学生手持端数量增 加 , 路由器的个数
教师提 出问题后 , 学生通过手持端提交 问题答案 , 并通过教室 内
课 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 的重要方法之一 ,传统
课堂互动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对一 的形式 ,这种教学互动
方式效率低 。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 基于便携式的电子 装置在课堂教学师生交互 环节起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 教师可 以通过这些装置实现考勤 、 提问 、 课堂考核等教学环节 , 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 , 帮助老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 , 调整教学进度等 。 在 美 国, 自2 0 0 6 年开始 , 便携式电子互动教学装置——课 堂应答系 统在各高校教学 中得到广泛应用。 到2 0 1 0年 , 美国高校有 5 0多 万学生 已经开始在课堂上使用这种便携式 电子应答器 l l 。 美 国
2 系统 的硬件设计

zigbee无线传感网络课程设计

zigbee无线传感网络课程设计

zigbee无线传感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

2. 了解zigbee协议栈的结构、功能及其工作流程。

3. 掌握zigbee网络拓扑结构、节点类型及其配置方法。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zigbee开发工具进行网络编程和调试。

2. 能够搭建简单的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并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

3. 培养学生运用zigbee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zigbee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信息技术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课程中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网络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zigbee 技术,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zigbee基本概念与原理- 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zigbee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 zigbee协议栈结构与工作原理2. zigbee网络结构与配置-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节点类型及其功能- 网络配置与优化方法3. zigbee编程与调试- 开发工具与环境介绍- zigbee协议栈编程- 程序调试与故障排除4. 数据采集、处理与传输- 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与融合- 无线数据传输技术5. zigbee应用案例与实战- 现实生活中的zigbee应用案例- 实战项目:搭建简单的zigbee无线传感网络- 数据分析与优化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介绍无线传感网络与zigbee基本概念、原理第二周:学习zigbee网络结构与配置方法第三周:掌握zigbee编程与调试技巧第四周:学习数据采集、处理与传输技术第五周:分析zigbee应用案例,进行实战项目设计与实施第六周:项目总结与成果展示,数据分析与优化教材章节关联:《信息技术》第四章:无线传感网络《信息技术》第五章:zigbee技术及应用《信息技术》实践教程:zigbee编程与实战案例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协议栈结构等内容,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基于zigbee的课程设计

基于zigbee的课程设计

基于zigbee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 使学生了解Zigbee协议栈的架构和关键参数配置。

3. 帮助学生掌握基于Zigbee的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Zigbee模块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和搭建基于Zigbee的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Zigbee通信过程中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新技术的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团队项目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无线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以Zigbee技术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兴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所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Zigbee技术概述:介绍Zigbee技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建立对Zigbee技术的基本认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无线传感网络概述》2. Zigbee协议栈:讲解Zigbee协议栈的架构、关键层及其功能,分析Zigbee协议参数配置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Zigbee协议栈》3. Zigbee硬件设计:介绍Zigbee模块硬件设计方法,包括传感器接口设计、电源管理、天线设计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Zigbee硬件设计》4. Zigbee软件开发:讲解Zigbee软件开发流程,分析Zigbee协议栈编程方法,介绍常见的编程工具和调试技巧。

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类课程实践教学互动平台设计

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类课程实践教学互动平台设计

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类课程实践教学互动平台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类课程实践教学互动平台的设计和应用。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ZigBee技术的概述,物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基于ZigBee技术的教学互动平台设计中的系统架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

结论部分探讨了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类课程实践教学互动平台的潜在价值,展望未来发展,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教育教学领域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思路,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ZigBee技术、物联网、课程实践、教学互动平台、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潜在价值、未来展望、总结、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潜在价值、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信息化的需求,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类课程实践教学互动平台的设计和实践,成为当前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通过将ZigBee技术应用于教学互动平台的设计中,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和信息共享,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在当今社会,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利用ZigBee技术构建物联网类课程实践教学互动平台,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1.2 研究意义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特别是在教育领域。

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类课程实践教学互动平台的设计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互动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ZigBee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ZigBee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ZigBee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说明、学时分配表三、教学目的与要求1. 本课程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的教学目的ZigBee原理及应用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ZigBee网络的基本原理、概念、技术和开发流程,掌握实现ZigBee网络的SOC无线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接口技术,实现基于ZigBee网络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课程适应国家物联网发展战略,通过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ZigBee网络协议、结构和原理;基于ZigBee的物联网模式和架构;基于ZigBee的物联网典型应用。

熟悉:ZigBee开发平台和开发环境搭建;CC2430无线单片机应用程序开发流程;ZigBee协议栈及使用。

掌握:CC2530单片机的内部资源的使用方法;常用传感器与CC2530的接口开发;CC2530射频通信、网络路由的使用与编程;基于ZigBee网络的简单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

能力要求:基本运用:CC2530的C语言开发;ZigBee硬件基本设计能力;CC2430内部资源的开发使用;CC2530接口与传感器使用;CC2530单片机点对点通信;综合运用:CC2530单片机路由、网关的开发与使用;ZigBee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开发。

2. 各章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包括主要知识点和难点)第一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1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2)熟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应用研究前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实现特点。

2、本章的主要知识点(1)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和前景;(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应用。

基于ZigBee_技术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ZigBee_技术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设计

19. 16
21. 32
C/ %
45. 27
65. 12
35. 41
52. 34
13. 62
15. 21
B/ M
D/ s
63. 61
1. 25
78. 27
2. 62
42. 32
56. 42
0. 92
1. 36
E/ s
64. 13
73. 34
43. 12
61. 44
G / Mbps
1. 26
3. 52
1. 56
4. 28
F/ s
H / ms
77. 62
7 000
86. 72
2 600
62. 47
72. 33
8 500
时间越长,影响系统的有效运行。 使用文献[ 1] 系统
后,专用工作集占用内存较大,工作集占用内存同样
较大,在没有其他程序打开的前提下,系统 CPU 占用
率仍然较高,学生打开课程窗口的时间延长,不利于
互动系 统 的 运 行。 使 用 文 献 [ 2] 系 统 后, 专 用 工 作
集、工作集占用内存有所减小,较之文献[ 1] 存在一
定程度的提升。 但是, 该方法服务器的网络带宽较
大,上传 / 下载文件的操作用时相对较长,学生进行课
堂互动的网络性能不佳,亟须对其作出进一步优化。
而使用本文设计系统后,A、B、C、D、E、F、G、H 等系统
源互动地址存在不均衡性,影响互动教学效果 [3] 。 因
此,本文结合 ZigBee 技术的优势,设计智慧课堂互动
教学系统。
1 硬件设计
1. 1 DDR3 SDRAM 芯片
本文选用 DDR3 SDRAM 芯片作为课堂互动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技能点名称微课
课程设计
2017年月日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标题
知识点/技能点名称
所属课程
典型无线通信组网技术应用
所属专业
物联网应用技术
适用对象
全院学生
所属专业大类
所属专业类
授课教师
所属学校
教学思想与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首先通过ZigBee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系统的结构的介绍来引出本次课程中ZigBee应用系统的结构。课程通过对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对一些ZigBee的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ZigBee系统的结构和在物联网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教学详案
步骤1:ZigBee应用系统的结构内容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对ZigBee技术在众多领域中的应用介绍引入本节主要学习的ZigBee应用系统的结构,了解ZigBee技术主要特点。
步骤2: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对ZigBee网络拓扑结构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几种常用的ZigBee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各种结构的特点,为让同学们了解ZigBee技术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步骤5:ZigBee单元模块的结构
设计意图:对ZigBee的传感监测节点和控制节点的功能进行分析,提出ZigBee节点的组成单元。对ZigBee网关模块的功能进行分析,总结出ZigBee网关模块的功能组成单元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教学背景
课程情况背景:
本课是数据传输技术中的第八个部分内容,是这个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了解到ZigBee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典型应用后,对ZigBee应用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学习和分析。本节内容的教学从ZigBee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引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后循序渐进地将知识点展开,重点让学生掌握ZigBee技术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在物联网中的实际应用系统结构以及ZigBee模块的组成。
步骤3:基于ZigBee技术智慧家居系统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对智慧医家居系统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智慧家居系统的架构和功能,并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对照ZigBee技术的特点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ZigBee应用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步骤4:基于ZigBee技术大棚监测系统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对大棚监测系统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大棚监测系统的架构和功能,并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对照ZigBee技术的特点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ZigBee应用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新课
ZigBee技术的网络拓扑结构
讲授
幻灯片演示
70s
新课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慧家居系统的结构
讲授
幻灯片演示
80s
新课
基于ZigBee技术的大棚监测系统的结构
讲授
幻灯片演示
80s
新课
ZigBee典型单元模块的结构
讲授
幻灯片演示
80s
总结
回顾本课内容,引出பைடு நூலகம்一节内容
讲授与引导
幻灯片演示
30s
教学总结
学生情况背景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对物联网中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生了解到相关技术后,学会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如何选择,应用于具体的物联网的网络中。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接受能力强,因此改变以往枯燥刻板的理论授课方式,因材施教,将枯燥的内容融入到日常应用环境中,让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ZigBee技术的网络拓扑结构
2、使学生了解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结构
3、使学生了解ZigBee模块的构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ZigBee技术中的实际应用和系统构成及功能
难点:ZigBee技术中的系统功能和构成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资源
时间分配
与特色
本课程通过ZigBee技术在农业、军事、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介绍,启发学生思路,提前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对基于ZigBee技术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特点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ZigBee技术的特点,再对ZigBee技术的典型应用案例的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最后介绍ZigBee各种单元模块的组成,为学生后期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搭建打下基础;最后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