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 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指导 (自编) -1要点

合集下载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植物实验的操作与观察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植物实验的操作与观察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植物实验的操作与观察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操作和观察植物生物学实验,提高学生对植物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实验材料:1. 绿豆种子2. 培养皿3. 滤纸4. 显微镜5. 台式显微镜6. 切片玻璃刀7. 片基8. 盐溶液9. 水镜10. 古铜钥匙11. 透明胶带实验步骤:1. 取出一些绿豆种子,将种子放在台式显微镜下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种子的外部形态和结构。

2. 将观察到的绿豆种子放在一块湿滤纸上,放入培养皿中,用透明胶带覆盖保持湿度,然后放置于室温下培养一段时间。

3. 定期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观察到绿豆幼苗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的结构。

4. 取出一些植物茎、根和叶片,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制片。

先用切片玻璃刀切取植物茎、根和叶片的薄片,然后将薄片放到片基上。

5. 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好的植物组织切片,观察细胞结构和组织特征。

使用盐溶液进行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形态。

6.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质壁、细胞核等细胞器的特点,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观察到绿豆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和生长。

观察到的绿豆幼苗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的结构,可以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器官之间的联系与功能。

通过制作植物组织切片,我们可以更加详细地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如细胞壁、质壁、细胞核等细胞器的特点。

实验教学要点:1. 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3.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促进他们对植物生物学的理解和兴趣。

4. 强调实验安全,保证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

实验延伸:1. 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可以设置不同的环境条件,在不同条件下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植物教研室绪论一、实验课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植物生物学实验〞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和生态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物学实验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以与研究植物的一些根本方法和根本技能,并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去研究植物个体发育中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与结构;学习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植物界各大类群植物主要的形态特征、代表植物的生活史,以与它们在植物界的系统位置与演化规律,侧重学习被子植物分类学的根本原理和方法,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重点科、属、种的主要特征,认识一些常见植物;巩固和加深“植物生物学〞课程所学理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进一步应用植物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关问题打下扎实的根底。

二、实验室规那么实验室规那么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和培养学生严谨学风的重要保证,师生都必须严格遵守。

1.学生应提前5—10min进入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按号使用显微镜和解剖镜,使用前要检查,如果发现损坏或发生故障,要与时报告指导教师,不可自行修理或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

使用后要擦拭整理,放回原处。

3.爱护仪器、标本与其他公共设施,节约药品和水电。

损坏物品时应主动向教师报告并与时登记。

4.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

实验时不得随意走动和谈笑。

室内禁止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杂物。

严格按规定使用酸、碱等药品每次实验后。

各实验小组轮流打扫实验室卫生。

5.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要负责检查水、电、门、窗等是否关严。

三、实验课进展方式与对学生要求1.实验前必须预习每次实验课内容,写出简单的实验提纲(要进展检查),并把个人准备好的实验必备物品带到实验室。

2,必须仔细听取教师对实验课要求、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应注意问题的讲解。

3.实验时,学生应根据实验教材独立操作,仔细观察,随时作好记录。

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大纲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草业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一、目的和任务植物生物技术是草业科学牧草方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五大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前沿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主要方法;了解并熟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能源、环境等各领域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将理论技术与应用技术结合的能力,具备继续学习与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学生将来从事该领域科研、创业和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2.学习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3.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对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有全面直观认识。

三、实验的类别、类型及学时四、实验内容与教学要求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及基因工程实验室参观主要内容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建造原则、基本仪器设备的配置以及使用方法;了解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实验室的基本配置、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进入实验室的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掌握一些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观看马铃薯脱毒与工厂化生产的录象带主要内容了解植物脱毒的方法以及实验操作程序;了解植物离体快繁苗木工厂化生产的程序。

教学要求掌握植物离体脱毒的方法和操作程序。

实验三、母液配制及培养基制作主要内容MS培养基的基本成份,母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MS培养基制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母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MS培养基制作的基本方法。

实验四、植物DNA的提取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主要内容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的基本方法和操作程序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操作程序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实验五、植物外植体的消毒、接种和培养(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在系统讲授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观看教学录像,使学生明确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指导

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指导

目录实验一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1)实验二培养基的配制 (4)实验三愈伤组织诱导及培养 (6)实验四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7)实验五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形态发生的作用 (8)实验六植物人工种子的制备 (9)实验七茎尖培养 (11)实验八细胞液体悬浮培养 (12)实验九低温和饥饿处理诱导悬浮培养细胞同步化 (14)实验十花药培养 (16)实验十一成熟胚的培养 (17)实验十二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18)实验十三悬浮培养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20)实验十四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22)实验十五三亲本杂交法转化农杆菌 (24)实验十六冻融法转化农杆菌 (26)实验十七基因枪法转化愈伤组织 (27)实验十八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愈伤组织 (30)实验十九转化愈伤的除菌、筛选及再生 (32)实验二十植物总DNA的提取 (35)实验二十一植物总RNA的提取 (37)实验二十二转化植株的PCR检测 (38)实验二十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us活性 (41)实验二十四转化植株的Southern检测 (43)实验二十五转化植株的Northern检测 (47)实验一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一、实验特点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计划学时:3 每组人数:2二、实验目的要求掌握配制培养基母液的原理;学习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和母液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原理在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无机盐、有机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十几种成分。

如果每次配制培养基时都按着成分表逐个地称量,不但费时,而且有些成分的用量极小,配制时容易产生误差。

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误差,一般将常用的基本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配成一定倍数的贮存液,这种溶液叫培养基母液。

用时,根据培养基配方、母液浓度和要配制的培养基的体积计算出所需溶液的体积,用量筒、移液管或微量移液器量取即可。

母液的配制有2种方法:单配法和混配法。

前者便于配制不同种类的培养基,后者便于大量配制同种培养基。

2017春 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指导 (自编) -1

2017春 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指导 (自编) -1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植物生物技术模块生物工程教研组编2017年春学期目录实验一植物组培实验室设计和实验设备、实验用品认知 (3)实验二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6)实验三MS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9)实验四无菌接种操作 (12)实验五外植体分化生长的诱导培养 (12)实验六外植体脱分化生长的诱导培养 (17)实验七组培苗的炼苗 (20)实验一植物组培实验室设计和实验设备、实验用品认知一、目的与要求1、结合对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车间和研究实验室的现场认知,了解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组成和所需的基本仪器设备,学会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2、为后续植物组培实验课程学习与实训准备所需的相关用品。

二、教学场所1、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分室(A514)。

三、内容与方法(一)关于植物组培实验室的认知与设计1、组培实验室设计原则要求环境干燥清洁;符合无菌操作规程要求;满足生产技术流程需要。

2、组培实验室的一般组成与设备包括化学实验室、洗涤准备室、培养基制备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细胞学观察研究室,等。

(1)化学实验室各种相关药品的贮存、溶液配制等。

主要设备:药品柜,防尘橱,冰箱,天平,蒸馏水发生器,加热器(电磁炉等),玻璃器皿,等。

(2)洗涤准备室用于完成相关器具的洗涤、干燥、堆放存储等。

主要设备:洗涤池,洗瓶机,操作台,烘箱,储物架(柜)等。

(3)培养基制备室用于进行培养基的生产。

主要设备:冰箱,天平,蒸馏水发生器,酸度计,加热器(电磁炉等),玻璃器皿,分装机,灭菌设备,操作台,等。

(4)无菌操作室主要用于植物材料的消毒、接种、培养物的继代等。

无菌室的房间不宜太大,数量根据需要设置。

要求干爽清洁,相对密闭,墙地光滑防潮,配置平移门。

每一无菌室设内外二间,外间为缓冲室,内间较大,为接种室。

主要设备:紫外灯,超净工作台,臭氧发生器,酒精灯,接种器械(镊子、剪刀、解剖刀、接种针),手推车,等。

植物生物学实验提纲

植物生物学实验提纲

植物生物学实验提纲实验一观察校园种子植物目的和要求:观察校园中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掌握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各种植物类型的生长发育变化和鉴别植物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一、新校校园植物观察实地观察新校校园(温室)栽培的苏铁、银杏、油松、黑松、白皮松、雪松、云杉、圆柏、罗汉松等裸子植物,木兰属、槭属、杨属、女贞属等被子植物。

记录其分类属性(科和中文学名)、分类特征、生活环境等。

二、木本植物形态特征观察详细观察并记录木本植物地上部分器官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采集5-10种木本植物枝条,带回实验室仔细观察其形态和附属器官(叶、芽、花、果实、孢子叶球等)的性状,并试着用植物学的规范语言来描述这些性状。

三、草本植物形态特征观察详细观察并记录草本植物各部分器官的形态特征。

采集5-10种带回实验室仔细观察,并试着用植物学的规范语言来描述根、茎、叶、芽、花、果实等的形态特征。

课后作业:1.列表说明本实验观察到的植物的特征。

校园植物观察调查表观察者:观察时间:观察地点:山大东校区新校校园中文学名所属科生长习性采集标本包含的器官形态特征2.思考题(选作一题)(1)根、茎、叶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植物都具有根、茎、叶吗?(2)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在解剖结构上有哪些不同?3.列出你最感兴趣的植物学问题,说明今后你打算怎样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

.实验二植物细胞结构和细胞分裂(附:显微镜使用和显微绘图)目的和要求: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维护保养常识。

2.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形态特点,以及活细胞的动态。

3.了解植物细胞特征性结构(质体、液胞、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4.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和通过染色体组的形态特征判断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基本方法。

5.掌握绘制植物结构图的基本要求。

实验内容:一. 显微镜的使用:1.基本结构,2.使用方法,3.注意事项观察“上”字压片:熟悉显微镜成像的特点和操纵技术。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实验指导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实验指导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实验指导《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实验(周立刚,翟红,郭仰东等)实验一植物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一、实验目的1、在配制培养基前,为了使用方便和用量准确,常常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类、激素类分别配制成比培养基配方需要量大若干倍的母液。

当配制培养基时,只需要按预先计算好的量吸取一定体积的母液即可。

通过本实验,学习和了解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

2、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3、学习和了解培养基、器皿和相关设备的灭菌方法。

二、主要实验用具和仪器设备烧杯(1000ml 、500ml 、100ml 、50ml )、量筒(2000ml 、1000ml 、500ml 、250ml 、100ml 、50ml 、25ml 、10ml )、容量瓶(1000ml 、500ml 、250ml 、100ml 、50ml 、25ml )、试剂瓶(1000ml 、500ml 、200ml 、100ml 、50ml )、玻璃棒、油性标记笔、移液枪(5ml 、1ml 、200μl 、100μl )、对应的枪头、培养基瓶(1000ml 、500ml 、200ml )等。

电子天平(感量为0.1mg 、10mg )、pH 计、灭菌锅、微波炉、磁力搅拌器、电磁炉、超净工作台等。

三、实验药品按培养基配方准备。

1N NaOH 、1N HCl 。

四、实验内容(一)MS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1、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配1L )无机盐中大量元素母液,按照培养基配方的用量,把各种化合物扩大10倍,分别用50ml 烧杯称量,用蒸馏水溶解,必要时加热。

溶解后,倒入1000ml 容量瓶中,最后用蒸馏水定容。

在混合定容时,必须最后加入氯化钙,因为氯化钙与磷酸二氢钾能形成难溶于水的沉淀。

将配好的混合液倒入细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配制培养基时,每配1000ml 培养基,取大量元素母液100ml 。

化合物名称每升培养基用量(mg/L )扩大10倍称量(g/L )备注NH 4NO 3 1650 16.5 每升培养基取母液100mlKNO 3 1900 19.0 KH 2PO 4170 1.7 MgSO 4●7H 2O 370 3.7 CaCl 2●2H 2O 4404.42、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配0.5 L )无机盐中微量元素母液,按照培养基配方的用量,把各种化合物扩大100倍,分别用50ml 烧杯称量,用蒸馏水溶解,必要时加热。

植物生物学实验技术掌握研究植物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植物生物学实验技术掌握研究植物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植物生物学实验技术掌握研究植物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植物生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生理、生态和遗传等方面的科学。

要深入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植物生物学实验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开展植物科研工作。

一、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是植物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体外培养植物组织、细胞或器官,以探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植物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等。

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无菌技术、组织切分和培养基的制备等。

二、基因转化技术基因转化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使其在植物体内表达的技术。

通过基因转化技术,可以引入外源基因,改善植物的品质、抗逆性等性状,同时也有利于研究植物的基因功能。

常用的基因转化技术包括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和基因枪法等。

三、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是研究植物蛋白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科学。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全面了解植物中各种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相互作用以及功能等信息。

常用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二维凝胶电泳、质谱分析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等。

四、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技术是利用植物基因组中的特定序列进行物种鉴定、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等的技术。

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对植物的遗传背景进行研究,推进植物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包括PCR、RAPD和SSR等。

五、光合作用测定技术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和有机物质合成的重要过程。

通过测定光合作用速率和光合色素的含量等指标,可以评估植物的光合能力和生长发育状态。

光合作用测定技术主要包括光合速率测定、气体交换测量和光合色素提取等。

六、荧光探针技术荧光探针技术是利用荧光信号来研究植物生理和生化过程的技术。

通过荧光探针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植物的氧化还原状态、酸碱平衡、离子浓度等生理生化过程。

常用的荧光探针技术包括叶绿素荧光测定、荧光染料标记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等。

在进行植物生物学实验时,务必注意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植物生物技术模块生物工程教研组编2017年春学期目录实验一植物组培实验室设计和实验设备、实验用品认知 (3)实验二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6)实验三MS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9)实验四无菌接种操作 (12)实验五外植体分化生长的诱导培养 (12)实验六外植体脱分化生长的诱导培养 (17)实验七组培苗的炼苗 (20)实验一植物组培实验室设计和实验设备、实验用品认知一、目的与要求1、结合对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车间和研究实验室的现场认知,了解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组成和所需的基本仪器设备,学会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2、为后续植物组培实验课程学习与实训准备所需的相关用品。

二、教学场所1、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分室(A514)。

三、内容与方法(一)关于植物组培实验室的认知与设计1、组培实验室设计原则要求环境干燥清洁;符合无菌操作规程要求;满足生产技术流程需要。

2、组培实验室的一般组成与设备包括化学实验室、洗涤准备室、培养基制备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细胞学观察研究室,等。

(1)化学实验室各种相关药品的贮存、溶液配制等。

主要设备:药品柜,防尘橱,冰箱,天平,蒸馏水发生器,加热器(电磁炉等),玻璃器皿,等。

(2)洗涤准备室用于完成相关器具的洗涤、干燥、堆放存储等。

主要设备:洗涤池,洗瓶机,操作台,烘箱,储物架(柜)等。

(3)培养基制备室用于进行培养基的生产。

主要设备:冰箱,天平,蒸馏水发生器,酸度计,加热器(电磁炉等),玻璃器皿,分装机,灭菌设备,操作台,等。

(4)无菌操作室主要用于植物材料的消毒、接种、培养物的继代等。

无菌室的房间不宜太大,数量根据需要设置。

要求干爽清洁,相对密闭,墙地光滑防潮,配置平移门。

每一无菌室设内外二间,外间为缓冲室,内间较大,为接种室。

主要设备:紫外灯,超净工作台,臭氧发生器,酒精灯,接种器械(镊子、剪刀、解剖刀、接种针),手推车,等。

(5)培养室是将接种的材料进行培养生长的场所,大小依规模而定。

培养室的设计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节省能源为原则。

主要设备:空调机,加热器,增湿器,培养架,光照设备,培养箱,转床,人字梯,等。

(6)细胞学观察室用于进行培养物的取样观察和分析。

主要设备:显微镜,细胞染色、计数、制片设备,天平,离心机,等。

(二)组培实验用品的准备1、玻璃器皿及规格(1)培养瓶:100~500 mL的玻璃或塑料培养瓶等;(2)培养皿:9~15 cm;(3)烧杯:100~5000 mL;(4)量筒:10~1000 mL;(5)移液管:1~10 mL;(6)试剂瓶:100~1000 mL;(7)容量瓶:100~1000 mL。

2、接种器械酒精灯,不锈钢镊子、剪刀、解剖刀等。

3、其它用品培养瓶封口膜(盖),棉线,记号笔,打包纸(牛皮纸、报纸),转运筐,等。

四、预习思考与作业1、试分析植物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车间设计与设备选型。

2、分组准备(领取、洗涤、保管)植物组培实验主要用品。

实验二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组成,常用配方;2、掌握培养基配制的步骤,母液的概念与配制方法。

二、教学场所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分室(A514)。

三、内容与方法(一)基本原理植物培养基配方中的成分多样,为减少每次培养基配制的工作量和误差,有必要将配方中的成分分为几类,分别配制成若干浓缩倍数的母液备用。

(二)实验内容完成MS培养基各种母液的配制。

四、材料与用品(一)主要化学试剂和药品详见表1。

(二)仪器用具天平、烧杯、试剂瓶、量筒、容量瓶、蒸馏水器、加热器、电冰箱,等。

五、实验操作(一)MS培养基的基础配方与母液配制1、MS培养基的配方和母液配制用量详见表1。

2、配制1 L培养基所取母液的量配制1 L培养基,所取上述各种母液的数量为:大量元素和钙盐母液各50 mL,铁盐、微量元素和有机物的母液各10 mL。

铁盐配制:将称好的FeSO4·7H2O和Na2-EDTA·2H2O分别放到450 mL蒸馏水中,边加热边不断搅拌使它们溶解,然后将Fe盐溶液倒入EDTA 溶液中混合,并将pH调至5.5,最后定容到1 L,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CuSO4·5H2O 和CoCl2·6H2O 因量较小,应先配成更高浓度250mg/L 的母液(10000×), 再根据母液体积取用。

(二)植物激素的母液配制6-BA、NAA、2,4-D等常用植物激素,可配制成0.1 mg/mL的母液,单独配制和取用。

配制时,6-BA、NAA、2,4-D等,可先用少量1 M NaOH再加入热水定容。

表1 MS培养基的母液配制方法参考表注意事项:(1)钙盐、铁盐单独配制。

铁盐需要用棕色试剂瓶盛装。

(2)烟酸在冷水中溶解度差,称量后可先单独用适量热水溶解后,再加到相应的母液中一起定容。

附:MS培养基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培养基。

其具有较高的无机盐浓度,能够保证组织生长所需的矿质营养还能加速愈伤组织的生长。

由于配方中的离子浓度高,在配制、贮存和消毒等过程中,即使有些成分略有出入,也不会影响离子间的平衡。

MS 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诱导愈伤组织,也可用于胚、茎段、茎尖及花药的培养,其液体培养基用于细胞悬浮培养时能获得明显的成功。

MS培养基的无机养分的数量和比例比较合适,足以满足植物细胞在营养上和生理上的需要。

因此,一般情况下,不用再添加氨基酸、酪蛋白水解物、酵母提取物及椰子汁等有机附加成分。

和其它培养基的基本成分相比,MS培养基中的硝酸盐、钾和铵的含量高,这是它的显著特点。

六、预习思考与作业1、MS培养基配方中,CuSO4·5H2O和CoCl2·6H2O的用量小,配制母液时直接称量相对较困难,如何操作可减少此困难并降低误差?2、配制浓缩倍数较高的大量元素母液时,为何往往会发生沉淀,如何避免?3、表1中的试剂,有的含有结晶水,假如提供的试剂的结晶水的个数与配方中的不一样,应如何处理?实验三MS培养基配制与灭菌一、目的与要求1、学习掌握植物组培培养基(含分化诱导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与流程;2、了解、掌握培养基高温高压灭菌的方法与流程;二、实验内容1、设计和配制用于诱导和增殖的培养基;2、外植体消毒所需用品的准备。

三、教学场所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分室。

四、材料与用品(一)主要试剂和材料已配制的MS各种母液,蔗糖,琼脂粉,HCl和NaOH自选。

(二)仪器用具天平、烧杯、玻棒、量筒、移液管、培养瓶、电磁炉、平底煮锅、酸度计、培养皿,等。

五、实验操作(一)培养基的配制设计并配制用于诱导和增殖生长的培养基。

1、培养基的基础配方MS + 蔗糖30 g/L + 琼脂4.5 g/L (以下简写为MS)2、诱导培养基中的激素组合分化生长培养基1)MS + 6-BA 2.0 mg/L + NAA 0.2 mg/L2)MS + 6-BA 2.0 mg/L + NAA 0.1 mg/L3)MS + 6-BA 0.1 mg/L + NAA 2.0mg/L4)MS + 6-BA 0.2 mg/L + NAA 2.0 mg/L脱分化培养基1)MS + 6-BA 0.5 mg/L + NAA 0.5 mg/L2)MS + 6-BA 1.0 mg/L + NAA 1.0 mg/L3)MS + 2,4-D 1.0 mg/L + 6-BA 1.0 mg/L4)MS + 2,4-D 0.5 mg/L + 6-BA 0.5 mg/L3、培养基的制备(1)以实验小组为操作单元,每小组20瓶(每瓶分装量约50 mL),计算所需培养基的总体积;然后根据培养基的总体积,计算和称取琼脂粉、蔗糖,量取各种母液存放于烧杯中。

(2)量取约为培养基总体积2/3比例的纯净水,放入煮锅,置于电磁炉上,加入琼脂粉,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琼脂粉完全融化、澄清透明。

(3)加入蔗糖并搅拌至融化;倒入已量取好的母液,搅拌混匀;倒入大容器,补加纯水定容至预定的体积数。

(4)取样,用酸度计测pH值;用1 M的HCl或NaOH溶液调节pH值至6.0左右。

(5)各实验小组分别按照选定的一个激素组合,计算并用移液管吸取加入相应的激素母液,混匀。

(6)分装到培养瓶,封好瓶口,作好分组标记。

(7)高压湿热灭菌;冷凝备用。

(二)外植体消毒所需用品的准备1、外植体消毒所需的用品无菌水,灭菌后的500 mL烧杯、15 cm培养皿以及吸水滤纸,等。

2、消毒用品的准备用750 mL兰花培养瓶盛装自来水或纯水(装水体积不得超过培养瓶容积的2/3),封口;玻璃器皿(500 mL烧杯,15 cm培养皿等)、吸水滤纸等,分别用牛皮纸或报纸打包捆扎好。

然后,进行高压灭菌。

灭菌完毕后,取出,烘干表面水分,转移到无菌室储物架上存放备用。

注意事项:(1)培养基分装时,尽量不要沾到瓶口,若有沾染要擦除后再封口;灭菌和转运时,培养基不能过于倾斜,以免瓶口部位沾染培养基,容易造成后期染菌。

(2)使用高压灭菌锅时,一定要先检查锅底水位。

灭菌完毕开盖取物时,要避免被烫伤。

六、预习思考与作业1、了解植物组培常用的植物激素种类,各类激素对植物离体培养物的生理作用和效应。

2、实验室高压灭菌的基本操作步骤如何?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高压灭菌的实际效果?实验四无菌接种操作过程一、目的与要求1、、以草本或藤本植物为材料,学习外植体消毒和无菌接种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totipotency)。

无菌操作是植物组培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场所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培室。

四、材料与用品(一)实验材料草本或藤本植物的茎尖,芽尖或茎段。

(二)培养基已分组配制好的培养基。

(三)主要试剂70%~75%乙醇,0.1%升汞(HgCl2),等。

(四)用品用具超净工作台,酒精灯,酒精棉球,无菌水,已灭菌的500 mL烧杯、15 cm培养皿,接种用工具(医用剪刀、镊子、手术刀具),废液杯,工作帽,口罩,工作服,记号笔,等。

五、实验操作(一)外植体的预处理先将外植体在加入少量洗洁精的自来水中清洗表面,沥水,然后放入烧杯,带进接种室。

(二)无菌室消毒接种操作前半小时,先将培养基、无菌水、烧杯、培养皿、外植体材料等有序放置在超净工作台上,打开紫外灯(不开照明灯)进行空间消毒;20 min后,关闭紫外灯(仍不开照明灯),开启超净工作台;至超净工作台运行10 min后,进入无菌室操作。

(三)外植体的消毒操作者坐在超净工作台前,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和手臂,蘸酒精灼烧托盘、剪刀、镊子等接种工具。

先将外植体材料转入一只无菌烧杯,用75%乙醇浸润8 s左右(时间不宜太长),倒出乙醇,立即加入无菌水洗涤2遍,沥水;将材料转移到另一无菌烧杯中,再用0.1%升汞溶液浸泡消毒10 min,用无菌水清洗4次,沥水;然后转移到无菌的大培养皿中,待剪切接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