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异物(1)

合集下载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与治疗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与治疗

主支气管
主支气管入左右两肺,右肺分3支,左肺分2 支,分别进入各肺叶。右侧主支气管较粗 短,长约2.5-3.0cm,直径1.4-2.3cm,与气管纵 轴延长线约成200 -300 ,呼吸道异物易落进 右主支气管。左侧主支气管较右侧长而细, 位置较水平,与气管纵轴延长线约成400-550, 长度约为5cm,直径1.0-1.5cm。
推压腹部法 将患儿仰卧于桌子上,抢救者用一只手放在其腹部脐与 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另一只手柔和地放在胸壁 上,向上和向胸腔内适当加压,以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 复多次,可使异物咳出。
拍打背法 立位,抢救者站在儿童侧后方,一手臂置于儿童胸部,围 扶儿童,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 的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控制感染并防止喉水肿发生, 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并发症。
气管、支气管的内镜检查法
硬管支气管镜 Jackson式、Negus式、 Hopkins窥镜及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 电子支气管镜
硬管支气管镜
Hopkins窥镜及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
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是一种利用儿童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 的急救方法。救护者站在患儿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 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儿的肚脐和肋骨 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 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倒立拍背法 适用于婴幼儿。倒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 背部,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 异物向外咳出。
预防
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也是一种完全 可以预防的疾病,应加强宣传教育。
1、避免给2岁以下小儿进食花生、瓜子、豆 害及能放入口、鼻内的小玩具。

【疾病名】气管支气管异物

【疾病名】气管支气管异物

【疾病名】气管支气管异物【英文名】foreign body of trachea and bronchus【缩写】【别名】【ICD号】T17.8【概述】气管支气管异物(foreign body of trachea and bronchus)是临床常见急症。

异物可存留在喉咽腔、喉腔、气管和支气管内,但以后3部位最多见。

这与异物大小、形状、轻重和解剖因素有关。

1.异物因素 较大异物常存留在喉咽腔或气管内;较小而光滑的异物常为活动性异物,其所在部位不固定,有突至声门而引起患儿窒息的危险;小而薄的片状异物,则有时贴于声门下(声带下表面),患儿仅声嘶而无呼吸困难;较大而形状不规则的异物,如玻璃片或硬塑料片等,则常易发生嵌顿。

2.解剖因素 气管位于第6颈椎水平,上端与环状软骨下缘相接,下端在气管隆嵴水平分为左右两支气管。

右支气管较粗短,约长2.5cm,气管纵轴之延长线约成25°角,左支气管较右侧细长,约长5cm,与纵轴延长线约成45°角(图1),故异物易落入右主支气管。

大组病例报道也以右侧者居多,青岛医学院总结4ll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左侧者为111例,占27%;右侧者187例,占45%。

【流行病学】本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据统计,5岁以下者占88.2%,7岁以下者则占95.5%(天津医学院和天津儿童医院)。

【病因】异物误入气道所引致。

根据异物来源,有内源性异物和外源性异物两类。

前者为呼吸道内的假膜、干痂、干酪样坏死物等阻塞;而平时所指气管支气管异物均属外源性,系经口内误吸入的一切物品。

异物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与下列情形有关。

1.幼儿喜欢抓吃食物,在哭闹或嬉笑时吸入气管。

2.小儿牙齿发育不完善,咀嚼功能差,不能嚼碎较硬食品,加之喉的防御反射功能差,保护作用不健全。

3.说笑或工作时口内含有食品或物品,在不经意时或嬉笑时误吸入气管。

4.全麻或昏迷患者,行气管插管时亦可能将松动牙齿或义齿碰掉而未发现;另外呕吐物清除不及时,均可吸入气管内。

气管异物护理ppt课件

气管异物护理ppt课件
异物 气管 立即剧烈呛咳、憋气、面色青紫
致阻塞性肺不张。 异物较小时,气道部分受阻,吸气时空气可吸入,排出受阻,远端肺叶出现肺气肿。
患儿的准备 患儿术前禁食6 h、禁饮4 h,防止术中因呕吐物吸入气管等意外. 手术时注意保暖,减少患儿身体不必要的暴露,避免出现低体温。 要认真、耐心、仔细的向家属交待病情,安抚情绪。 异物 气管 立即剧烈呛咳、憋气、面色青紫 术中严格控制输液量或使用输液泵。 异物 气管 立即剧烈呛咳、憋气、面色青紫 异物大,停留时间长,粘膜肿胀明显,使支气管完全阻塞,空气吸入呼出均受阻,远端肺叶空气被吸收,致阻塞性肺不张。 1、尖锐不规则的异物易嵌顿于声门下区。 异物大,停留时间长,粘膜肿胀明显,使支气管完全阻塞,空气吸入呼出均受阻,远端肺叶空气被吸收,致阻塞性肺不张。 若异物长期存留在支气管,则可引起肺部并发症。 静脉麻醉时注意给氧保持氧气通畅,随时观察氧饱和度的变化准备抢救。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最多。 严密观察患儿的面色口唇变化,如发现:面色口唇青紫,紫绀、心率超过200次/min、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及时提醒医生退镜, 面罩加压吸氧至血氧饱和度达95%以上方可再进镜检查,否则。 3、较细而小的异物易落于两侧支气管,理论上,右侧发病率高于左侧。
4、支气管镜检查
六、治疗
明确诊断后,应近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异 物取出术。
手术配合
术前护理
1. 手术室护士接到急诊电话后,应立即通 知麻醉医生,积极做好各种抢救工作和 物品准备.
2. 要认真、耐心、仔细的向家属交待病情, 安抚情绪。言语和蔼亲切,以取得家属 的配合.
3. 护理操作要轻柔熟练,尽量减少患儿的 恐惧感和哭闹.
支气管异物 可有肺炎、肺不张、肺气肿的体征,需两侧对比检查。 其病理反应与异物的性质、大小、形状及停留时间和有无感染等密切相关。 支气管异物 可有肺炎、肺不张、肺气肿的体征,需两侧对比检查。 巡回护士妥善连接好光源及吸引装置,确保术中运作正常. 协助麻醉医生给予静脉复合麻醉药,麻醉深度以插支气管镜时患者无反应为宜,整个术中患儿均有自主呼吸。 根据异物的大小,部位和在气管内滞留时间长短,患儿的年龄准备好适当管径和长度的气管镜和其他手术器械(方巾包、手术衣、无菌 手套、吸引管、石蜡油棉球),活检钳,冷光源。 1、尖锐不规则的异物易嵌顿于声门下区。 备好体位垫:肩垫一个,小方垫两个. 由于术中患儿躁动,极易拔出针头或穿破血管。 异物 气管 立即剧烈呛咳、憋气、面色青紫 异物有外源性和内源性2类,一般所指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属外源性。 要认真、耐心、仔细的向家属交待病情,安抚情绪。 严密观察患儿的面色口唇变化,如发现:面色口唇青紫,紫绀、心率超过200次/min、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及时提醒医生退镜, 面罩加压吸氧至血氧饱和度达95%以上方可再进镜检查,否则。 要认真、耐心、仔细的向家属交待病情,安抚情绪。 植物性异物含游离脂酸,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急性弥漫性炎症反应,临床上称为“植物性支气管炎”。 2、动物性:鱼刺、骨片等。 如果血氧饱和度继续下降,可因严重缺氧而诱发心跳骤停。 1、牙齿发育不全,不易嚼碎硬食物,喉的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健全,进食时若嬉闹、打闹、跌倒易将食物吸入气道,是气管、支气管异 物最常见的原因。

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急救

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急救
郎溪县中医院 急诊科 韦显镇 2015年8月25日
概述
定义: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经口误将花生米、豆类、米 粒、瓜子等误吸入气管内造成的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窒 息的急症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小儿。当小儿仰面哭笑或突然大吸 气,很容易把含在嘴里的东西吸进气管内,一旦吸入气管或支气 管内的异物,很少能自然咳出。 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之分; 前者指呼 吸道内有假膜、干痂、血凝块、干酪样物; 一般所指的气管、 支气管异物属外源性; 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最多,占 60~70%。 呼吸道异物是极其凶险的急症,现场不进行急救,直接送 医院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异物一旦造成呼吸道窒息,则几分钟 就夺走病人的生命。设法将异物驱出呼吸道,病人马上得救。
3、X线检查:金属等不透光异物,胸透或拍片 可确定其位置、大小、形状。可透光异物不 能显示,若出现以下间接征象对于推断不透 光异物有无及位置有重要参考意义: (1)纵隔摆动:异物引起一侧支气管部分 阻塞,呼吸时两侧胸腔压力失衡,使纵隔向 两侧摆动。 (2)肺气肿 (3)肺不张 (4)肺部感染 (5) 反常心影 4、支气管镜检查:是气管、支气管异物确定诊 断的最可靠方法。
有呼吸,观察呼吸、循环 检查是否有大量出血并止血 等候EMS人员 无呼吸,人工吹气 胸部有否起伏 无起伏,再次调整气道后, 人工吹气,胸部有无起伏
有起伏,观察呼吸、循环体征
有起伏,观察呼吸、循环体征
无起伏,实施仰卧海氏冲击法 连续5次 检查口腔,用手取异物法取出
若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立即CPR
气道梗阻救护图解
原理

抬高膈肌
• 肺内气体排出
• •
人工咳嗽 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手法—一
立位腹部冲击法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张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气管、支气管异物(foreign body in trachea and bronchi)是儿童最常见危重急症之一,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窒息及心肺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所指气管、支气管异物大多属于外源性异物,异物在进入气管、支气管后,引起局部病理变化。

异物性质、大小、形状、停留时间、有无感染等因素不同,导致异物阻塞程度、临床症状也不同。

除了间断咳嗽及喘息,还可出现声音嘶哑、喉喘鸣、呼吸困难、阻塞性肺气肿、气胸与纵隔气肿,肺不张、支气管肺炎或肺脓肿等症状及并发症。

气管、支气管异物常发生于儿童,80%~91.8%在5 岁以下,主要因为小儿牙齿发育与咀嚼功能不完善,咽喉反射功能不健全,不能将瓜子、花生等食物嚼碎;将物体或玩具置于口中玩耍,对异物危害无经验认识;在跑、跳、跌倒、作游戏、嬉逗或哭闹时,异物很易吸入呼吸道。

一、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首先要注意有无明确的或可疑的异物呛入病史。

异物呛入的症状与体征一般分为四期:1、异物进入期:异物经过声门进入气管时,均有憋气和剧烈咳嗽,有时异物可被侥幸咳出。

若异物嵌顿于声门,可发生极度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异物若更深进入支气管内,除有轻微咳嗽或憋气外,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2、安静期:异物进入气管或支气管后,可停留于大小相应的气管或支气管内,此时无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例如咳嗽、轻度呼吸困难或声门下喉炎的咳嗽声,上述症状可常被忽略,个别病例完全无症状,此就是临床上所谓的无症状安静期。

小金属异物若进入小支气管内,此期可完全没有症状。

安静期时间长短不定,短者可即刻发生气管堵塞和炎症而进入刺激或炎症期。

3、刺激或炎症期:异物局部刺激和继发性炎症,或堵塞支气管,可出现咳嗽、肺不张(见图5-1-1)或肺气肿的症状。

4、并发症期:轻者有支气管炎和肺炎,重者可有肺脓肿和脓胸等。

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咳出多脓性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及体质消瘦等。

急救知识 气管支气管异物

急救知识    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管异物的院前救治措施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幼儿.当小孩边吃边玩时,突然停止活动,出现哭闹、阵发性高声呛咳、阵发性喘鸣、面色紫绀、呼吸困难、继而窒息、神志不清和昏迷等时,应怀疑气管异物。

气管异物是导致小孩意外死亡的常见原因,多发生在1~5岁的儿童,由于其发病骤然,病变迅速,危险性大。

常见的气管异物有西瓜子、花生米、糖块、硬币、黄豆以及一些光滑的小玩具等。

下面介绍几种易于掌握的救治方法:1.立即塞一个牙垫或类似牙垫的代用品,把口张开,以便从口腔中排出异物。

2.向病者口腔内伸进食指或一个大棉签,或牙刷柄,直达咽部,刺激其作防御性深呼吸。

3.设法使病者增加上腹部的腹压以排除气管异物。

l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搂住病人腰部,用右手拇指的根背部顶在病人上腹部,左手叠于右手之上,间断向被救人的胸腹部上、后方用力挤压,借助膈肌压缩肺脏,产生气冲将气管内异物排出。

2当病人昏倒时,可将其仰卧,抢救者可双膝跪于地,面对病人,张开双腿于其两测,上身前倾,握紧右拳,置右拳于剑突直下方,左掌紧压右拳,突然迅速地向下朝前内方向垂按其中上腹。

此时患者可能于受重压之后呕出胃内容物,同时,也可见喷咳出梗于气管的异物.为了避免再度吸入胃内容物,当咳出异物时应令其侧卧。

4.如果病人为小儿时,还可施行下列三种现场急救法:1急救时救护者:取坐位,让小儿面向前坐于救护者的腿上,然后救护者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小儿的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重复进行。

2对年龄稍大一点的小儿,可让其趴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头朝下,捶其背部。

3两名救者时,可1人将小儿倒提离地,1人用手拍背,掏咽部,可使异物迅速排出。

以上诸法,都是现场急救中行之有效的,只要掌握要领,不需特别训练,大都可以获得成功。

当然,如不成功应速送医院抢救。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防治病人应有明确的异物病史,其症状通常可分成以下四期:1.异物进入期:病人多于进食中突然发生呛咳、剧烈的阵咳及梗气、可出现气喘、声嘶、紫绀和呼吸困难.若为小而光滑的活动性异物,如瓜子、玉米粒等,可在病人咳嗽时,听到异物向上撞击声门的拍击音,手放在喉气管前可有振动感.异物若较大、阻塞气管或靠近气管分支的隆凸处,可使两侧主支气管的通气受到严重障碍,因此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2.安静期:若异物较小,刺激性不大,或异物经气管进入支气管内,则可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咳嗽和憋气的症状很轻微,甚至消失.而出现或长或短的无症状期,故使诊断易于疏忽.3.刺激或炎症期:植物类气管异物,因含游离酸,故对气管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豆类气管异物,吸水后膨胀,因此容易发生气道阻塞.异物在气道内存留越久,反应也就越重.初起为刺激性咳嗽,继而因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气管粘膜肿胀,而出现持续性咳嗽、肺不张或肺气肿的症状.4.并发症期:异物可嵌顿在一侧支气管内,久之,被肉芽或纤维组织包裹,造成支气管阻塞、易引起继发感染.长时间的气管异物,有类似化脓性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咳痰带血、肺不张或肺气肿,引起呼吸困难和缺氧.救治方法:气管异物停留越久危害越大,因此,气管异物一般均应尽早取出,以避免或减少发生窒息和其他并发病的机会.1.病人一般情况较好时,可在直达喉镜或支气管镜下,将异物及时取出.2.为防止术后喉水肿,可给予抗生素或激素.青霉素80万单位,每日2次,肌注,地塞米松5-10 mg,每日一次,肌注.3.病人如无明显的呼吸困难,但因有支气管或肺炎等严重并发病而有高热和一般衰弱或脱水现象严重等,宜先行抗炎和补液治疗.密切观察有无突发呼吸困难,待体温下降,一般情况好转,再进行异物取出术.4.若病情严重,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则应先做气管切开,镇静、给氧.预防:当幼儿在进食时哭闹、嬉笑、跑跳或口内含着小物品突然深吸气时,就非常容易将异物吸入气管中。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护理常规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护理常规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异物吸入史,异物种类、性质和大小、形状。

2、评估患者有无剧烈咳嗽、憋气、喘鸣音、面色潮红、呼吸困难等。

(二)护理措施1、休息活动:静卧休息,小儿应避免引起其哭闹的一切因素以防止窒息。

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和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3、饮食护理:禁食、禁饮。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准备好氧气、气管切开包等急救物品。

5、做好术前常规准备,情况紧急时,直接进行手术抢救。

(三)健康指导要点指导患者安静少言,有效呼吸。

(四)注意事项忌用吗啡、派替啶等抑制呼吸的药物。

二、术后护理(一)护理评估1、了解术中异物取出情况。

2、评估和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有无声嘶、吸气性呼吸困难、犬吠样咳嗽等喉水肿、气胸征象。

(二)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体位护理:全麻未清醒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可自动卧位。

(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和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3)饮食护理:清醒6小时后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第二天改普食。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净分泌物,防止误吸;予以氧气吸入。

3、症状护理: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按照医嘱对症护理。

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

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喉水肿:当出现声嘶、吸气性呼吸困难、犬吠样咳嗽时,应予吸氧,按医嘱用抗生素和激素。

特别注意呼吸型态,如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必要时气管切开。

(2)气胸:当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突然加重,肺呼吸音消失,X线示:肺部压缩,应立即胸腔闭式引流。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持口腔卫生。

2、指导患者进食时不可嬉笑、哭闹、追逐。

(四)注意事项1、婴幼儿避免进食花生、瓜子、豆类等带硬壳的食物。

2、纠正小儿口中含物的不良习惯。

3、如咽内有异物,绝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大块食物咽压,可设法诱其吐出。

气管支气管异物护理业务学习PPT

气管支气管异物护理业务学习PPT
在进行急救的同时,迅速呼叫医疗支持。
在护理中如何识别和处理? 后续护理
对恢复期患者进行肺功能监测及呼吸道护理。
确保患者在异物处理后能正常呼吸,避免并发症 。
护理人员的角色与职责
护理人员的角色与职责 教育与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识别和处 理培训。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护理人员的角色与职责 沟通与协调
这种情况常见于儿童及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导致 窒息和呼吸困难。
什么是气管支气管异物? 发病机制
异物进入气道后,可能阻塞气道,引起气流受限 ,造成缺氧和炎症反应。
不同异物对气道的影响不同,需及时识别。
什么是气管支气管异物?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痛及哽 咽感等症状。
严重时可造成窒息,需要立即处理。
如何评估护理成效? 并发症监测
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如感染或气道损伤。
需进行定期随访,确保患者恢复良好。
如何评估护理成效? 患者反馈
通过问卷或访谈收集患者及家属的反馈意见。
根据反馈不断完善护理流程和教育内容。
谢谢观看
气管支气管异物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气管支气管异物? 2. 为何需要关注气管支气管异物? 3. 在护理中如何识别和处理? 4. 护理人员的角色与职责 5. 如何评估护理成效?
什么是气管支气管异物?
什么是气管支气管异物?
定义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进入气道的非生理性物质, 如食物、玩具、小硬币等。
为何需要关注气管支气管异物 ?
为何需要关注气管支气管异物? 潜在危害
气管支气管异物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阻塞, 甚至危及生命。
早期识别和干预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治疗并发症。有心衰时酌情使用强心药 物。有严重气胸、纵隔气肿时,应及时引流。
• 【护理措施】 • (一)术前护理 • 1.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使其安静,避免哭闹引起
异物移位及增加耗氧量。 • 2.了解异物的种类,准备好抢救药品,完善术前检查。 • 3.病人应卧床休息。准备内镜检查者,应禁食水。 • 4.应注意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
心界向健侧移位; 肺不张时呈浊音,心界向患侧移位。 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为重要体征, 并可有病理性呼吸音。
纵隔摆动产生的原因: 呼气时患侧空气不能排出,胸腔 压力患侧大,纵隔向健侧移动; 吸气时患侧空气进入受阻,健侧 胸腔压力增加,纵隔向患侧移动。
4. 支 气 管 镜 检 查
经上述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而临 床又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时可下镜检 查,以确定诊断。
1. 异物刺激引起炎症反应 2. 异物阻塞支气管造成肺部病变 (1)不完全性阻塞──肺气肿 (2)完全性阻塞──肺不张 如病程持续较久, 远端肺叶因引流不畅,有时可并 发肺炎或肺脓肿等。 (3)异物移位性阻塞──全肺阻塞(窒息)
左支气管图钉——炎症
右支气管花生——炎症
不完全性阻塞——肺气肿 完全性阻塞——肺不张
尽早发现感染、出血、喉阻塞等并发症。 • 5.心理护理 应耐心向病人说明病情,治疗措施,让病
人及家属了解诊治经过,使其减轻或消除恐惧心理,积 极配合诊疗。

• (二)术后护理 • 全麻者按全麻术后护理。 • 术后了解手术经过及异物取出情况并记录。 • 休息 内镜术后应静卧休息、少语,尽量避免儿童哭闹。 • 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观察脉搏、呼吸情况,监测血氧,必要时吸
(3)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少数位于支气管深部的细小异物,硬管支气管镜难于
窥见,可在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下取出。
(4)经气管切开异物取出术 仅用于巨大或特殊性异 物;或病情危急,内窥镜设备和技术条件受限的情况下 采用。
2.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控 制感染,防止喉水肿发生。
[治疗]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危及生命的急症, 应及时诊断,尽早取除,以保持呼吸道通 畅。并防止发生因呼吸困难、缺氧而致的 心肺功能衰竭。
1.取出异物。方法有:
(1)经直接喉镜异物取出术 适用于气管内活动的异物。
(2)经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是取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主要方法。最好在全麻 下进行。成人多采用直接插入法;小儿一般经直接喉镜 间接插入。
气管、支气管异物
Foreign bodies in the trachea and bronchi
气管、支气管异物主要系指外源性物体经口或鼻误 吸入声门,停留于气管、支气管内而致病者。早期可阻 塞窒息,倾刻丧命;晚期可引起肺部严重并发症及呼吸、 循环功能衰竭,是耳鼻咽喉科急症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 下儿童,偶见于成人。
[病因]
1.幼儿牙齿发育不全, 咀嚼不细,喉的保护性反射 功能亦不健全。进食时若嬉 笑、哭闹、跌倒易将食物吸 入气道,是气管、支气管异 物的最常见原因。
左支气管花生
2.儿童口含物品玩耍,成人口含物品作业,突然说话、哭笑、 跌倒时,不慎将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
3.全麻或昏迷病人吞咽功能不全,容易误吸。
2.物理检查
(1)气管异物
A.拍击音——异物撞击声门下
区产生,于咳嗽或呼气末期可听到,
于气管前听诊更为清晰。
B.哮鸣音——气流通过异物阻
塞的狭窄气道产生的鸣响声。
C.撞击感——异物撞击气管壁 或声带所致,气管前触诊感到。
气管活动性异物 ——拍击音
(2)支气管异物 望诊——患侧胸廓扩张受限; 触诊——患侧语颤减弱; 叩诊——肺气肿时呈高清音,
氧、吸痰。
• 对于婴幼儿,实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取出异物,有时术后会发生喉 头水肿,引起
• 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术后应遵医嘱及时吸氧,抗生素及激素治 疗。
• 【健康教育】 • 1.未经麻醉直达喉镜行异物取出术者,术后2小时可进软食;局
麻者,术后4小时可进软食。 • 2.嘱病人术后禁声,尽量避免咳嗽。

4.鼻腔异物钳取不当,咽、喉滴药时注射针头脱落也可落入气 管、支气管。
[异物种类]
植物性: 花生、瓜子、豆类、玉米等占80%。 动物性: 鱼刺、骨片等。 矿物性: 金属类、石子等。 化学性: 塑料笔帽等。
[异
[病理] 病理改变与异物性质、大小、形状、停留 时间与有否感染等因素有关。
异物移位性阻塞示意图
[临床表现]
异物进入:呛咳、呼吸 困难、缺氧。
异物贴附气管或支气管壁: 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异物重新活动:再发症状。 并发症:有气胸、皮下气 肿、纵隔气肿、肺炎、肺脓肿、 心衰等,出现相应症状。
呼吸困难--四凹征
[检查与诊断]
1.病史 异物吸入史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如异物史不明,但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久治 不愈者;或支气管肺炎反复发作者,尤其是 儿童,应高度怀疑,细心排除,注意与支气 管炎、支气管肺炎等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