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诊断
气管支气管疾病的影像学

X 线表现
肺纹理增粗、模糊、集拢和排列紊乱,可见 “双轨征”或蜂窝状阴影。
继发感染时可见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边 缘模糊,囊状阴影内可见液平。
10% 病人胸片无异常,需经支气管造影或 C T 检查发现。
支气管造影可以确诊支气管扩张的存在,并显 示其大体病理类型和分布范围。
诊断 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
根据异物吸入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诊 断不难。气管内金属异物有时需与食道 异物区别,要点为气管异物位于气道的 透明阴影内,而食道异物偏后。对于密 度较低异物, CT 优于 X 线。
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 bronchi tis
病理与临床
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肺组织的 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和气喘为 三大主要症状,好发于中老年,冬季常 见。临床诊断标准为:慢性咳嗽、咳痰 、连续 2 年,每年 2 个月以上;或一年 内有连续咳嗽,咳痰 3 个月以上可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
X 线表现
不透 X 线的异物可显示其形态、大小和 停留部位。
密度较低异物可通过高千伏正位、斜位 摄片或断层显示气柱的不连续。
纵隔摆动。 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
不张。
CT 表现
可显示高密度异物、 X 线平片不能显示 的密度较低异物。
由此引起的继发性病变,如阻塞性肺炎 、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CT 表现
病例同前。 小叶中央 型肺气肿 ,左上肺 广泛 纤维 化陈旧病 灶。
CT 表现
病例同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下肺渗 出病灶。
慢支肺气肿 合并肺动脉 高压、肺源 性心脏病。 右下肺动脉 干增粗、右 心室增大。
食管异物和气管异物鉴别诊断

食管异物与气管异物鉴别诊断:后者可以导致哮喘及呼吸困难。
气管是由"C"型软骨构成,两侧都是软骨不能扩展,后方有缺口比较薄弱,容易扩展,因此气管的前后径稍长于左右径,如果是金属异物,其最大平面与矢状面一致,正位像可见硬币的侧面观,呈条状影。
与纵隔淋巴结钙化相鉴别:前者有明确异物吞入史,吞钡造影不难区分。
与食管占位相鉴别:后者一般表现为食管壁僵硬,肿块呈分叶状,位置固定,且后者无异物吞入史。
食管异物影像诊断要点:检查前,应该询问是否有异物吞入史,吞入何种异物以及疼痛和梗阻的部位,这对选择检查方法十分重要。
对于不透过X线的异物,一般在透视及摄片中就能发现异物的大小、位置及形态。
由于食管横径教前后径大,如异物大而扁平(如硬币),其最大径面通常于冠状位显示,侧位则呈条状或线状。
对较小的骨片或骨刺,可见到颈椎前部软组织是否肿胀或有气体等异物并发的征象。
钡餐:钡棉造影主要显示刺入食管壁的刺状物,可见异物处纵行长条状或柳叶状钡棉悬挂现象,重复吞咽或口服清水仍然不能排除。
如果颈椎前出现软组织增宽,纵隔积气,积液等则考虑为穿孔或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应该注意的是,无阳性发现也不能否定异物的存在。
CT:可见纵隔内异物密度影,或者形成纵隔脓肿出现气液平。
异物停留处食管壁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增厚,有的食管壁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食管周围形成低密度软组织肿块,肿块内有时可见气体存在,表明异物刺破食管壁继发感染,食管壁及食管壁外脓肿形成,此时尚可见局部食管周围脂肪层模糊消失。
CT能准确的显示异物、腔内情况以及异物与大血管的关系,对于指导手术有独特的意义。
【影像表现】食道造影:食道上段平第3胸椎高密度异物影,呈细条线状影,侧位图像证实异物在食管内。
【诊断】食管异物(手术证实为假牙一具)【鉴别诊断】1.气管异物2.纵隔淋巴结钙化3.食管占位【讨论】foreign body of esophagus)指嵌留入食管内不能通过的某种物质。
胸部病变基本X线表现及气管支气管疾病

(3)膈胸膜粘连:膈面呈幕状突起
(4)胸膜顶的胸膜增厚:位于肺尖、呈帽状
(5)叶间胸膜增厚:呈线状致密影,宽度大1mm
(6) 纵隔胸膜增厚粘连:可见纵隔边缘呈尖刺状阴影向肺野内突出
(7)胸膜钙化:表现为片状、条状和不规则斑点状高密度影,大都位于肺的外周,有时包绕在
肺表面呈壳状,与骨性胸壁之间有透亮的间隔相隔
百日咳、麻疹肺炎、慢支等引起肺门血管及支气管周围间质病理改变时,也可只表现密度增高。 3.肺门位置的改变 正常肺门位于中肺野内带,左侧略高1-2cm,心肺疾病均可使肺门移位。上叶不张常使肺门升
高,下叶不张可使肺门下移。
胸膜腔积液 气胸与液气胸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胸膜肿瘤
胸膜改变
游离性胸腔积液 局限性胸腔积液
胸膜腔积液
1、游离性胸腔积液(free pleural effusion)
(1)少量:最先积聚于位置最低的后肋膈角,液量达250ml左右时,于站立后前位检查也仅 见肋膈角变钝、变浅或填平。透视下见液体随呼吸及体位变化而移动,以此与轻微胸膜粘连鉴别。
(2)中量:
A、下胸均匀致密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线——液曲线,为游离胸腔积液特征性X线表现, 是由于胸腔内负压状态、液体表面张力、肺组织张力、液体重力、液体在胸腔内的虹吸作用等因 素所致,其上缘超过第四前肋端水平。
X线示:局部透亮度增高,肺纹理减少或消失,支气管异物引起者可伴纵隔摆动
2、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多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两肺末梢细支气管由于 炎症和(或)痉挛发生活瓣性狭窄,产生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肺泡过度充气。
X线示:
(1)两肺透亮度增高,呼气相与吸气相改变不明显
(2)两肺纹理稀疏、纤细,中外带可消失,而近肺门处增粗。伴有肺间质纤维化时,纹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PPT

慢性支气管炎(图)
CR 片 : 两 肺 条 索 状 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纹理紊乱
慢支、肺气肿
慢支肺心病
慢 支 、 局 限 性 气 肿
病例分析
两下肺纹理增粗、模糊、排列紊乱 蜂窝状阴影、类圆形透光区。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
病理特征
1、先天性:支气管弹力纤维不足或软骨发育 不全。 2、后天性:肺炎、结核、肿瘤、淋巴结的压 迫使之感染、牵引、阻塞而引起
发病机制
①慢性感染引 起支气管壁组 织的破坏
这三个因素可 互为因果并 加剧支气管 扩张
②支气管内分 泌物淤积及长 期剧烈咳嗽, 引起支气管内 压增高
③肺不张及肺纤维 化对支气管产生的 外在性牵引。
支气管扩张(示意图)
形态学分类
囊状 柱状 混合性。
临床特征 咳嗽、咯痰(脓、分层、特臭 )、咯血。
气管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异物—活瓣性作用(图)
吸气相
呼气相
右支气管异物
右中间支气管异物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
1. 增多、紊乱、扭曲及变形。 2. 肺气肿 3. 肺部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
是指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 一种多病因的呼吸道常见病,多见于老年人。 临床的诊断标准为慢性进行性咳嗽连续两年以上。每年 连续咳嗽、咳痰至少3个月,并除外全身性或肺部其他 疾病。临床常简称为“慢支”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胸痛及发热等。 包虫囊肿破入胸腔引起气胸和胸腔积液, 破入支气管时咳出大量囊液
X线表现
• 边缘光滑清楚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囊状密度增高 影
• 新月形透亮影(外囊破裂)
• 囊性气液平面(内外囊同时破裂,并与支气管相通)
支气管镜应用指南

支气管镜应用指南支气管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诊断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通过支气管镜,医生可以观察到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中的病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下面是一份支气管镜应用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项技术。
支气管镜是一种光学仪器,通过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插入,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便观察病变情况。
支气管镜可以观察到气管和支气管中的黏膜、分泌物、异物等,并且可以采集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同时,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X光等,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患者需要平躺,并保持放松状态。
医生会将支气管镜通过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插入,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中。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如咳嗽、呼吸困难等,但这是正常的反应,患者只需要尽量保持放松状态。
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休息:检查后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以恢复体力。
饮食:检查后患者需要进食清淡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观察:观察自己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虽然支气管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工具,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对于某些病变部位,支气管镜可能无法直接观察到,或者在取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差。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尽量保持放松状态。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以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注意口腔卫生: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患者需要注意口腔卫生,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饮食调理:在检查前一段时间内,患者可以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症状包括咳嗽、气促和胸闷等。
医学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全)

增 殖 灶
浸润型肺结核 图片
纤 维 增 殖 灶
III型肺结核
浸 润 型 肺 结 核
虫蚀样空洞
空洞表现
薄壁空洞
厚壁空洞
虫蚀性空洞
干 酪 性 肺 炎
虫蚀性空洞
干 酪 性 肺 炎
肺结核空洞
厚壁空洞
薄壁空洞
结核球X线表现: 肺内干酪样病变被纤维组织包绕而形成,圆形
X线表现
• 部位:好发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 • 性质:多样,可为大小不等的片状模糊阴影或
结节、索条影,空洞形成,可以是渗出、增生、 播散、纤维和空洞等并存。
• 结核球: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直径较小, 单发或多发,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伴钙化, 可有小空洞存在,常有卫星灶。
• 干酪性肺炎:大叶性或片状高密度阴影,高千 伏或体层摄影显示病变中多发虫蚀样空洞,下 肺常有支气管播散病灶。
原发综合征
(2)胸内淋巴结结核
原发病灶吸收后,淋巴结干酪坏死,形成 胸内淋巴结结核
肺门淋巴结核 图片
CT表现 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原发病
灶表现为小叶性高密度影,可早期发现原 发灶内的干酪坏死
(二) 血源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分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慢性血行播散型肺 结核 (1)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大量细菌一次或短期进入肺内形成病灶。 病灶细小,易漏诊,两周后出现“粟粒样结 节”, 呈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的特点,正常肺 纹理常 被遮盖
在实变的高密度影像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 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
肺实变
右中叶实变(肺炎) 图片
CT:支气管气像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三)结节状阴影
1. 腺泡结节影: φ<1 cm呈类园形,花瓣状 高密度影,边缘较清楚。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肺脓肿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常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X线检查可见脓腔及气液平,一般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和引流手术。
3.支气管扩张:患者常有慢性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尤其在运动或气候变化时更为明显。
听诊可听到哮鸣音或湿啰音。
CT检查可明确诊断。
4.肺气肿:患者常有气短、咳嗽、咳痰等症状,X线检查可见肺部透亮度增加,肺容积增大。
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包括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和肺功能康复训练。
患者常有长期咳嗽、咳痰、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X线胸片及CT检查可见肺部肿块及支气管壁增厚。
活检是确诊的关键。
5.肺结节:多为偶然发现,无明显症状。
胸部CT检查可见小于3cm 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
随访观察或行活检明确诊断。
6.支气管扩张:患者多有反复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
X线胸片及CT检查可见支气管腔扩大,壁薄。
支气管造影是诊断的关键。
7.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常有干咳、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
胸部X线及CT检查可见肺部纤维化改变。
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
8.肺水肿:患者常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等症状。
X线胸片及CT检查可见肺部水肿和肺血管充血。
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患者可能有心脏病史,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喘息,常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胸部X线片和心电图可发现心脏病变,哮喘的治疗无效。
2.药物性哮喘:患者可能有药物过敏史,哮喘发作与药物使用相关,停用药物后症状可缓解,支气管舒张试验可为阴性。
3.喉痉挛:患者可能有喉部疾病史,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呼吸困难、喘息和喉部紧缩感,支气管舒张试验可为阴性。
4.支气管炎:患者可能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哮喘的治疗无效,支气管舒张试验可为阴性。
5.支气管肺癌:患者可能有吸烟史或家族肺癌史,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胸部X线片和CT可发现病变,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至肺活检,可有助于确诊。
医学影像诊断学(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地位1.课程性质:《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介绍人体各系统正常、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疾病的影像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是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医学影像诊断能力。
2.课程地位: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机体的形态和功能变化的一门临床科学。
医学影像诊断学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阐明其大体形态学的影像变化,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诊断与治疗依据。
因此,医学影像诊断学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医学物理学、组织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等多门学科均有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联系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二)课程基本理念1.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本课程教学应以新医学模式、21世纪科技发展和社会健康需求对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要求为依据,以全面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坚持“以学员为本”,实现教员主导与学员主体的有机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本课程形象化教学特点,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本课程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采用直观形象教学,使学员建立正确的影像学思维方法。
在实施教学中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精选、整合教学内容,注意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理论,根据前沿发展技术进行内容修订。
二是充分发挥医学影像形象化教学特色,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观察影像资料,从基本病理改变到疾病诊断,逐步提高学员影像诊断能力。
三是增加学员报告书写机会,即时改正反馈,让学员达到学以致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1.框架设计:《医学影像诊断学》在前期临床器官系统教学影像基础内容上对于影像专业学员开设的一门以培养学员影像诊断能力的一门课程,课程有理论课、见习课、专题研讨和自学等形式。
理论课按照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骨关节、中枢、头颈、乳腺内容共八个板块70学时进行讲授,另为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能力,从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拿出4个课时安排学员自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塞肺炎时出现咳嗽、发热、白细胞计数增 多等炎性感染表现。
影像表现
1、直接征象:
金属、石块及牙齿等不透X线的异物 在胸部X线片上可显影。根据阴影形态可 判断为何种异物。正位及侧位胸片能够准 确定位。密度低的异物在穿透力强的正位 胸片、斜位胸片及支气管体层片上引起气 道透亮阴影中断。
根据病史及相应症状,临床诊断可 确立。X线检查的作用在于确诊及定位。
注意与食管内异物区别。
谢 谢 !
异物吸入气管内首先引起剧烈的刺激性咳 嗽、胸痛、青紫、呼吸困难及气喘等。
较大异物堵塞喉部,或在气管分叉处堵塞 双侧主支气管开口,病人很快窒息死亡。
多发异物堵塞多个肺叶、肺段支气管也可 引起窒息。
如果异物位于气管内,可移动,咳嗽及呼
气时异物向上移动撞击声门,引起特征性的气 道撞击声,手指置于环甲区有撞击感。
④其他改变:肺泡因剧烈咳嗽时内压增高而破裂,肺间质内 有气体进入发生间质性气肿。气体沿间质间隙进入纵隔而发生纵 隔气肿,表现为纵隔旁带状低密度阴影。继之发生颈部气肿,面、 头、胸部皮下气肿。气体从纵隔破入胸腔发生气胸。
⑶肺叶支气管异物: 早期为阻塞性肺炎,为反复发生或
迁延不愈的斑片状阴影。发生肺不张后 肺体积缩小、密度增高。病变发生在相 应的肺叶内。 鉴别诊断
③矿物性异物:如金属制品、石子、玻璃等,气 道粘膜所受刺激及反应最轻。异物停留在气道内 的位置与其形态、大小有关。较大及有锐利钩角 的异物易停留在喉部,较小、光滑的异物可进入 下部气道。由于右主支气管比左侧更接近于垂直 走行,故异物易进入右侧。
异物引起的病理改变分为以下4型:
①双向通气:异物较小或管状异物,气道粘膜反 应轻微时,吸气与呼气气流均可通过,远端不发生阻 塞性改变。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诊断
气管、支气管异物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5岁以 儿童多见。异物可分为以下3种:
①植物性异物:如花生、瓜籽、谷粒和豆类。此 类异物在支气管内潮湿后膨胀,使阻塞加重。由 于花生、豆类等含有游离脂肪酸,刺激呼吸道粘 膜,使之发生炎症反应而充血、肿胀,分泌物增 多,从而加重梗阻。②动物性异物:如牙齿、骨 块、鱼刺等,支气管反应较轻。
⑵主支气管异物:
①一侧肺透光度增高:呼气性活瓣阻塞时患侧肺透明度升高, 肺血管纹理变细。
②纵隔摆动:电视透视或拍摄呼、吸气相两张对比判断。呼 气性活瓣阻塞时纵隔在呼气相向健侧移位,吸气时恢复正常位置。 吸气性活瓣阻塞时纵隔在吸气相向患侧移位,呼气时恢复正常位 置。
③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支气管阻塞数小时后可发生小叶性 肺炎,较长时间的阻塞后发生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表现为斑片状 阴影,肺纹理增粗、密集、模糊。肺不张后,肺体积缩小、呈致 密阴影。长期肺不张引起支气管扩张和肺纤维化,使阴影的密度 不均匀。
②呼气性活瓣梗阻:吸气时气道增宽,气体可通 过,呼气时气道变细,异物将气道完全阻塞,气流不 能呼出,逐渐发生阻塞性肺气肿。
③吸气性活瓣梗阻:吸气时,气流使异物向下移 动,阻塞气道,气体不能进入远端气道。呼气时异物 上移,气体可呼出,逐渐发生阻塞性肺不张。
④完全梗阻:异物将气道完全阻塞,引起肺不张。 上述改变不仅取决于异物大小及所在位置,而且与气 道粘膜的炎症反应有关。异物吸入12~48小时可发生 较重的炎性改变。
2、间接征象:
非金属异物在X线上不易显示,根据异 物引起的间接征象而诊断。
⑴气管内异物:异物引起呼气活瓣阻塞 时,发生阻塞性肺气肿,使两肺含气增多。 由于吸气时进入肺内的气体比正常时少,胸 腔负压加大,引起回心血量增多,故心脏阴 影增大,同时膈肌上升。呼气时,因气体不 能排出,胸内压力增高,使心影变小,膈下 降。这些改变与正常时吸气心影变小、膈下 降,呼气心影变大、膈上升的情况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