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表达方式专题
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哪四种

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哪四种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哪四种散文的表现手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整理了散文的表现手法,欢迎大家学习!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哪四种1、描写是指作者用形象化的、渗透着感情的语言,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事件、环境的多方面面貌和特征。
描写手法从对象上可分为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描写,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从方式上可分为概括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从风格上可分为白描,细描等。
描写可使表现对象形象化,产生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直接感受到,从而引起激动,得到某种程度的美感享受。
散文的描写,并非纤毫毕现的机械客观的描摹,而是渗透着作者的见解,灌注着作者的情感,显示着鲜明的倾向性。
2、叙述是指作者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如时间、地点、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经历、事件的进展、环境和摆设等等。
在叙事性散文中,它经常与描写交错使用。
以苏轼的《前赤壁赋》为例,其第一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一句就是典型的叙述语言。
时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地点:赤壁。
人物:苏子与客。
环境:大江(因有“泛舟”二字)、赤壁。
叙述的手法有顺叙,即按照事物在时间上发生、发展的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有倒叙,即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最突出的部分提前记述,然后再叙述事件的发展经过;有插叙,即在叙述中,暂时把顺叙的线索中断,插入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另一件事的叙述方法。
3、抒情是指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有感触而流露出来的情感和思想。
在散文创作中是常用的表达方式。
可直抒胸臆,叫作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通过议论和感叹方式来表达的。
也可以寓情于景,叫作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表达的。
它带有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并反映一定时代、一定人群某种共同的感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好的抒情能深化作品主题,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在散文创作中,抒情手法通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使用,以渲染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考语文散文专题训练:鉴赏艺术技巧

高考语文散文专题训练:鉴赏艺术技巧知识精炼表达技巧,首先是一个非定性概念,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在高中阅读术语指称中,均可视为表达技巧。
其次是内涵,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各有定指。
其实我们只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可:凡是能提高文章表达效果、增强文章表现力、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技术手段都属于表达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有部分交叉,比如对比既是修辞名称,又是表现手法称谓。
表达技巧的分类及作用1.常见的修辞手法2.常见的表达方式(1)记叙类型方式与作用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常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比拟使被描摹的物(拟人)或人(拟物)生动形象,使表达更加贴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对偶在形式上,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相互补充,使表达更集中、凝练而又对比鲜明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使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反复写景抒情时感染力强;承上启下,使层次清楚;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启发读者思考。
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除引起思考外,还有过渡作用反问使语气强烈,感情强化反语多用于批判对象,揭露对象本质,进行讽刺嘲笑,语中含刺,能增强批判性;具有幽默感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表意委婉;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能增强抒情性;生动、活泼,幽默、风趣通感化抽象为具体,突出特征,增强表达效果;调动读者的多种感觉,激发联想,耐人寻味(2)描写a.人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鉴赏角度分类作用记叙人称第一人称使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有对话效果,增强文章的亲切感和感染力。
散文的题材和表达形式

散文的题材和表达形式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着广泛的题材选择和多样的表达形式。
本文将探讨散文常见的题材及其表达形式,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
一、散文的题材选择1. 生活体验:散文经常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题材,展现生活的真实和鲜活。
这类散文可以包括日常生活琐事、青春回忆、家庭与友情等。
例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以女性主人公的个人经历描绘了都市生活的点滴细节。
2. 自然景观:自然风光常常为散文提供丰富的题材。
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感悟,表达对自然的仰慕和敬畏之情。
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园林和草木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痴迷情怀。
3. 历史与思考:散文常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背景,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传递作者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例如余华的《活着》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中国社会动荡与人性的沉浸。
4. 人文关怀:散文也常常关注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作者以人的经历和情感来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人情冷暖的反思。
例如韩寒的《后会无期少年》就以年轻人的追寻和成长为背景,揭示社会中的无奈和挣扎。
5. 学术思考:散文还可以以学术研究和思考为题材。
作者可以借助对某一学科的研究深入探讨社会问题和人类生存的意义。
例如钱穆的《国史大纲》以对中国历史的全面思考,展示了一位学者的见解和智慧。
二、散文的表达形式1. 描写:散文中常使用描写手法,以生动具体的语言和形象,再现对象的外貌和细节特征,使读者能够深入感知事物的本质。
描写可以通过形象、色彩、声音和气味等感官再现,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受。
2. 感悟:散文特别注重对生活经验的感悟和思考。
作者通过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感悟,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这种表达方式常常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3. 记叙:散文通过记叙手法,以时间顺序和情节发展的方式,讲述故事或展开事件。
作者通过设置情节和人物的冲突,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读者感受到故事的真实和震撼。
散文的表达方式

散文的表达方式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包含了广泛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它不拘泥于特定的结构和格式,可以更自由地展现作者的情感、思想和生活体验。
散文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表达,从而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散文表达方式。
1. 描述:散文中的描述是与读者分享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场景、人物、物体的细致观察和真实感受。
例如,作者可以通过描写春天的细雨如丝般缠绕大地,暗示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2. 叙述:叙述是散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事件的叙述,作者可以向读者展示事情的发展和变化。
作者可以运用抒情、幽默、激动等手法,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叙述也可以是个人经历或者回忆的描述,用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3. 抒发感情:散文常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情绪。
作者可以借助语言的力量,直接或间接地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读者。
有时,作者会通过温情的叙述和真挚的感受,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4. 议论:散文也可以用来进行思想和观点的阐述。
作者可以通过清晰明了的语言,对某个问题或主题进行分析和评述。
辅以合理的论据和例证,以及扎实的逻辑思维,作者可以引导读者思考,并产生共鸣或者得出结论。
5. 比喻与象征:比喻与象征是散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抽象的概念或事物用具体的形象进行类比,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形象力。
比喻和象征可以使散文中的意义更加深刻和丰富。
6. 对话:对话是散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刻画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作者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性格、态度和思想。
对话可以使散文更具有戏剧性和生动感,引发读者思考和联想。
总结起来,散文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作者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运用适合的形式和技巧。
通过生动的描写、真实的叙述、情感的抒发、思想的阐述以及比喻和象征的运用,散文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美感。
阅读散文,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和人生的意义。
专题十一 散文中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散文中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一、种类及作用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先抑后扬等)、议论、说明。
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作用:令读者了解故事情节、人物等各方面或交待背景,为写下文作铺垫。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
作用:渲染气氛,调动读者积极性,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1)描写的分类及作用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
A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B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a人物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的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b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烘托...的气氛,衬托了人物...的性格。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表达技巧知识点总结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表达技巧知识点总结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文体,其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和观点。
与传统散文相比,现代散文在表达方式上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个人感悟和审美体验。
以下是现代散文的一些特点和表达技巧的知识点总结。
一、自由灵活的形式现代散文不受严格的格律和结构的限制,可以自由地运用各种文字组织形式和写作技巧。
可以是短小精炼的散文小品,也可以是篇幅较长的抒情散文。
现代散文还可以运用段落叙述、对话、夹叙夹议等手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
二、个性化的表达风格现代散文强调个人感悟和情感体验,作者可以以自己立场和角度去表达观点,展现独特的思考和情感。
因此,现代散文的表达风格更加多样化,可以是抒情性的、议论性的,也可以是幽默的、讽刺的或者夸张的。
这种个性化的表达风格让现代散文更具辨识度和吸引力。
三、注重细节的描写现代散文注重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描写,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捕捉和描绘,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四、多样化的主题内容现代散文的主题内容多样化,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是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也可以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和探寻等。
作者可以根据个人经历和观察,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进行表达,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五、语言的灵动性和多样性现代散文在语言运用上更加灵动和多样化,可以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营造生动形象的语言效果。
同时,现代散文也可以运用豪迈激昂的语言,也可以运用细腻柔和的语言,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六、意境的塑造和营构现代散文注重意境的塑造和营构,通过对形象、情感、意义等的巧妙安排和组织,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通过对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呈现出宛如画面的美感和意境。
总结:以上是关于现代散文的一些特点与表达技巧的知识点总结。
散文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散文家杨绛,代表作品《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4.散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文章的四个基本表达方式,不同类型的散文中所选用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但抒情是散文中最根本,也是最突出的表达方式。
(1)记叙:指作者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必要的交代和说明,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多采用平实的陈述性语句。
(2)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
描写的任务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追求的效果是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肖像描写:描写相貌、神情、打扮,以行传神,揭示身份个性,传达内心世界,甚至还可以暗示人物际遇。
②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行为举止,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③语言描写:言为心声,用语言反映性格特点。
④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也可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⑤细节描写:描写小举动、小事情,可以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个性特点。
⑥白描手法:不用修辞,质朴无华,寥寥几笔勾勒形象或环境,效果是突出事物的关键。
⑦景物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思想感情;从侧面表现人物个性;推动情节发展。
散文家毕淑敏,代表作品《恰到好处的幸福》等,她是中考语文阅读选文最多的作家之一(3)抒情:就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表达对其所记人物、事物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句子,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抒情是作者思想、观点、立场的流露,是作者对事物的审美与评价,表现着对所写事物、人物的态度和所阐述哲理的理解,往往与叙述、描写、议论配合运用。
抒情在散文中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渲染气氛、表达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的基本手法。
散文的抒情方式主要有:①直接抒情:直接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所谓直抒胸臆,具有强烈性、震撼性的效果。
2025散文阅读——表达技巧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知识梳理
1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内容 记叙人称: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记叙的详略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描写的顺序:远近高低等 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描写的方式:动静、虚实、点面、白描
描写的色彩:明暗、冷暖 对比、衬托
知识梳理
• ⑧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 下来,不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
• ⑨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一匹马修理蹄子。
• ⑩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 方人,都是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 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 ……他们两个正在忙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 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的一对富有感情的
___孩__童__的__天__真__可__爱。
最后以景物描写和“我”对小岫的 ⑱段
心思的猜测作结。
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解析:从题干要求找出三处体现“童趣”的细节可知,本题考查表达技巧 的鉴赏,先从文中梳理出富有儿童色彩的相关细节描写,然后分条作答。 参考答案:
• 先读懂文章
层次
内容梗概
小岫的性格特点
①~⑤段
开篇由小孩子引出“到橘子林去”的 话题,扣题并补充前因。
大人随口答应的事,小孩
会放在心上,说明孩子的 天真里有_信__守__承__诺_的天性。
“_我__”_带__小__岫__去__橘__子__林__途__中__所__见__所__感__。_ 两次说她心里只想着到橘 ⑥~⑦段 小__岫__一__心__想__去__橘__子__林__,__而__“_我__”_对__周__ 子林去,可以看出小岫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表达方式专题
散文表达方式专题
分类: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记叙
(1)、顺序: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
作用:事件有头有尾,条理清楚,阅读顺当流畅。
(2)、倒叙:把事件结局或突出片段提到前头来写,然后在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突出主题;情节波澜起伏。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叙述,也叫补叙。
作用:补充人、事,使内容更充实;深化主题;结构曲折有致。
(4)、平叙:平行叙述。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作用:化繁为简,有条不紊。
2、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形成强烈的感染力量。
间接抒情:分为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
作用:使情感蕴藉含蓄,委婉。
3、议论
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名题旨。
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4、描写
(1)、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特征,以形传神。
(2)、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3)、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4)、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5)、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6)、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
(6)、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7)、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答题技法:
(1)、明确运用何种表达方式;
(2)、结合文章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表达了什么内容;
(3)、指出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