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艾滋病疫情数据
三明市2010—2014年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三明市2010—2014年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目的了解三明市HIV/AIDS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三明市2010—2014年HIV/AIDS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10—2014年共报告HIV/AIDS 375例,年均发现率为2.07/10万,报告死亡41例,平均死亡率0.32/10万,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
感染者年龄以20~49岁青壮年居多(82.4%),老年人群逐渐增多,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25.6%)和家务待业(16.8%)人群为主,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4.5%;经性传播占88.3%,以异性传播为主(73.1%)、同性传播(15.2%),且持续增高。
结论三明市艾滋病疫情虽处在低流行态势,但疫情上升速度较快,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加强重点地区、人群健康教育和干预,做好AIDS防控工作。
标签:艾滋病;流行病学;疾病控制三明市自2003年报告首例本市户籍HIV感染者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流动日趋频繁,HIV/AIDS报告数逐年增多。
为了解近年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对三明市2010—2014年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监测对象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等方法进行筛查,筛查阳性者送三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用免疫蛋白印迹(WB)法确证。
确证阳性者由市或县级CDC专业人员进行个案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相关信息、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报告。
疫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三明市2010—2014年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人口学资料来自市统计局。
1.2数据处理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讨论2.1 HIV/AIDS监测概况三明市2010—2014年累计发现和报告HIV/AIDS 375例,年均发现率为2.07/10万,报告死亡41例,年均死亡率0.32/10万,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见表1。
2010年中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现状与分析_王璐

·专稿·2010年中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现状与分析Current case reporting of HIV /A IDS epidemic in China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关键词: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分析中图分类号:R 51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662(2011)03-0275-04收稿日期:2011-04-09;修回日期:2011-04-30通讯作者:王璐(1964-),女,辽宁省沈阳市人,研究员,医学博士,从事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
Email :w anglu64@chinaaids .cn 截止2010年底,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 u -m 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 IV )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 ndrom e ,AIDS )病人(简称HIV /A IDS )共计379348例,其中A IDS 病人138288例;死亡报告72616例。
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广西、新疆和广东。
1 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现状1985-2010年,中国累计报告HIV /AIDS 共计379348例,其中AIDS 病人138288例;死亡报告72616例。
2010年报告HIV 感染者48249例,与2009年(48193例)基本持平。
报告AIDS 病人34188例,较2009年(20056例)增加70.5%。
其中15859例(占46.4%)在初次发现时已是AIDS 病人,18329例(占53.6%)由既往报告的HIV 感染者发展而来。
15岁以下HIV 感染者743例,AIDS 儿童462例。
HIV 感染者男女之比为2.4∶1,AIDS 病人男女之比为2.3∶1。
本年报告H IV 感染者人数排在前5位的省(自治区)依次为:云南、四川、广西、新疆和广东;报告AIDS 病人数排在前5位的省(自治区)依次为:广西、云南、四川、河南和广东。
我国历年艾滋病性病疫情分析——陈祥生.

2013年,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共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约1.1亿人次,新 发现病例90119例。
年份
中、美两国HIV检测咨询情况对比
HIV检测后接受结果的比例
我国历年艾滋病 性病疫情分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陈祥生
1985-2010年全国历年报告HIV/AIDS变 化趋势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85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00-2013年全国不同省市梅毒病例报告 发病率时间趋势
2003-2013年上海市梅毒和淋病病例报告 发病数时间趋势
报告数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淋病
梅毒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我国根据历年的不同人群调 查的感染率及人口资料,初 步估计:
• 2060万沙眼衣原体感染 者(其中,男性930万, 女性1130万)
• 150万淋病感染者(其 中,男性50万,女性 100万)
性病疾病负担构成比与性病病例报告构成 比的情况
中国艾滋病最新数据---2010-05-20

中国ADIS最新数据A.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约74万人,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2009年艾滋病相关死亡2.6万人。
B.近年来,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广东等地区的疫情比较严重,这6个省区报告的感染者约占全国总报告例数的80%。
2010年5月20日,艾滋病病毒发现27周年纪念日。
迄今为止,根治艾滋病的方法仍未被发现,艾滋病疫苗亦没有研制成功。
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长郝阳表示:“尽管我们这么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可以讲,没有一个方面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这是对这些年我们所做的工作的一个基本判断。
”根据中国卫生部、UNAIDS(联合国艾滋规划规署)和WHO(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做出的估计,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约74万人,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2009年艾滋病相关死亡2.6万人。
长期以来,中国的艾滋病防控面临与世界不同的形势—因为血液问题而导致的艾滋病病毒的蔓延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不过,近年来,中国的艾滋病流行模式与世界趋同—性传播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在这一新的形势下,中国的艾滋病防控工作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巨大的潜在危险凤凰周刊:世博会前不久,中国政府宣布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
这一政策在中国存在了长达20余年,为什么直到最近才得以取消?郝阳:现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都解除了对艾滋病人的入境限制,这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压力。
这次条例的修改可以说是在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国际社会也纷纷发表声明对中国表示赞赏。
凤凰周刊:不过根据《中国日报》的调查,政策的修改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有八成的受访者反对政府松动这一禁令。
郝阳:对,这说明尽管我们宣传力度很大,但还是不到位。
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及死亡数

2010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185932例,死亡14289人。
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5.0%;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甲型H1N1流感,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6.5%。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38.69/10万,死亡率为1.07/10万(见表13)。
表13 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及死亡数鼠疫7 12 2 3 霍乱157 85 0 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0 0 0 0 艾滋病15982 13281 7743 6596 病毒性肝炎1317982 1425020 884 1018 脊髓灰质炎0 0 0 0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 7 1 4 ※甲型H1N1流感7123 121843 147 654 麻疹38159 52461 27 39 流行性出血热9526 8745 118 104 狂犬病2048 2213 2014 2131 流行性乙型脑炎2541 3913 92 172 登革热223 305 0 0 炭疽289 351 6 3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252248 271551 36 38 肺结核991350 1076938 3000 3783 伤寒和副伤寒14041 16938 3 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25 625 33 73 百日咳1764 1612 1 1 白喉0 0 0 0 新生儿破伤风1057 1412 86 137 猩红热20876 22068 0 0 布鲁氏菌病33772 35816 1 0 淋病105544 119824 1 0 梅毒358534 306381 69 63 钩端螺旋体病677 562 11 11 血吸虫病4317 3521 0 2 疟疾7389 14098 14 10注:2010年甲型H1N1流感监测数据为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不含外籍和台港澳;2009年甲型H1N1流感监测数据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

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自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以来,中国也面临着艾滋病的严峻挑战。
截止到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显示,该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艾滋病疫情高发国家,这意味着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已经到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程度。
在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显示,全国大约有74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其中包括约4万例艾滋病病例。
虽然相较于全球范围内的艾滋病感染人数而言,这个数字可能并不算是特别高,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艾滋病的传播趋势却引起了极大的担忧。
从艾滋病病例的地理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南部、西北部和沿海地区。
西南部的云南、贵州等省份由于距离国际毒品贸易路线较近,导致本地药物滥用、毒品使用、性工作者等高风险行为的增加,进而引发了艾滋病的传播。
而中国的沿海地区,如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份,因为地理位置接近香港和台湾等高感染率地区,也成为了艾滋病扩散的高风险地带。
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显示,截止到2011年,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仍以性传播为主。
高危人群包括男男性行为人群、性工作者、吸毒人群等。
然而,近年来,通过血液传播的病例也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危险注射行为,如吸毒人员共用针头等导致的。
对于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数据的发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艾滋病防控工作,推行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性工作者及其客户的关注和管理力度,推行安全套的使用和艾滋病检测等艾滋病防范措施。
此外,对于吸毒人员的感染防控也成为政府的关注重点。
政府加大了对吸毒人员的戒毒力度,推行药物替代疗法,并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和康复支持。
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中,一些感染者仍面临着高度歧视和排斥。
对于艾滋病的病情隐瞒、对感染者的歧视和恶意标签,是中国阻碍抗击艾滋病的重要因素。
因此,除了加强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外,加强社会教育,提高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支持和包容,也是中国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我国是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截至2003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5092例,其中艾滋病患者3532例,死亡1800例。
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约84万例,其中患者8万例,我国艾滋病流行感染感染加。
第3个时期(1995年至今)为广泛流行期:此期全国报告HIV感染者人数迅速上升,一方面由于云南省吸毒人群中HIV感染流行地区明显扩大至全省各州,并且迅速传入新疆、广西及四川等地,另一方面,1995年起在我国中部一些地区的有偿供血员中发现为数不少的HIV感染者,主要是地下采血(浆)点的供血员,这些人流行性很大,传播HIV感染的危险性较强。
另外,许多地区在性病患者、暗娼中经过性接触传播的感染者人数亦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患者数量增加明显,面临艾滋病发病死亡高峰。
全国31省报告在注射毒品中发现HIV/AIDS,经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比例上升。
预示着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感岁)和年有所增加。
目前中国艾滋病流行存在潜在地危除法因素,例如:静脉吸毒与不安全性行为的泛滥,频繁的人口流动以及一般人群中HIV / AIDS知识缺乏等。
这些因素的控制与应对,对于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总体趋势是,全国范围的低水平流行与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中的高水平流知并存,艾滋病流行增长趋势明显;高危人群中的艾滋病流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并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在局部地区,艾泫病菌发病死亡的高峰已来临;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为存在;在疫较为严重的地区,艾滋病流行对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我国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不到0.1%,但疫情分布于31个省份,而且报告年20022002100%。
艾滋病2010

病理解剖
AIDS的病理特点是组织炎症反应少,机 会性感染病原体多。病变主要在淋巴结 和胸腺等免疫器官。
淋巴结病变可以为反应性,如滤泡增生性淋 巴结肿;也可以是肿瘤性病变,如卡波西肉 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等
胸腺可萎缩、退行性或炎性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有神经胶质细胞灶性坏死、 血管周围炎及脱髓鞘等。
--博茨瓦纳成人感染率达38.8%;2001年孕 妇感染率44.9%。
33
亚洲地区 是艾滋疫情快速增长的地区。截至2006年
底,累计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855万例。 平均每3.7秒就有1人感染。国际专家预言下一 个艾滋病毒传播中心在亚洲!
--印度有感染者510万,是仅次于南非的世界上艾滋病 毒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感染者的数量在亚洲占第2位,在世界占第14位。
3
病原学
4
艾滋病病毒(HIV) 为球状,含20面立 体结构,直径约 100-120nm。分 为包膜与核心两部 分。
5
6
病原学
包膜
gp120(外膜糖蛋白)
gp41(跨膜糖蛋白)
MHCⅡ类抗原
与HIV感染进入宿 主细胞密切相关
HIV主要感染CD4+T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小神经胶质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等。
撒哈拉南部非洲
是艾滋病的高发区,也是世界的重灾 区。截至2006年底,累计艾滋病毒感染 者和病人约2,470万例,占全球感染总数 的63.0%,其成人平均感染率5.9%;仅 2006年,因艾滋而死亡的就有210万人。
--南非卫生部公布的数据:该国HIV感染者 达629-657万例,已占总人口的14%(平均每7个 人中就有1个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部今日通报了我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情况。
通报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0393例,其中病人132440例;死亡68315例。
2009年,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09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病人约10.5万人; 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6万人。
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
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省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报告总数的77.1%。
这是全国的数据
6省数据如下:
云南
截至2010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82305例,性途径传播已经为云南省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局长徐和平说,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2233例,艾滋病病人20072例,死亡11609例。
2010年1至10月全省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8670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892例,艾滋病病人1778例,死亡2035例。
艾滋病临床治疗方面,全省累计抗病毒治疗人数18588人,在治15463人。
广西
据最新的统计,截至今年9月份,我区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60550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36例,艾滋病病人19514例,死亡12037例。
今年前9个月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共11074人,其中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较2009年增长2.3%。
14个地级市中(除防城港、北海)有12个市艾滋病疫情报告数超过2000例,其中柳州超过10000例。
河南
截至今年10月31日,我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744人,其中,现症病人27400人,死亡14385人。
今年1~10月,全省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57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9.86%。
今年前十月全省共发病1986人,死亡1271人。
在治人数22725人,其中服用二线药物治疗的有2781人。
四川
截至2010年10月底,该省累计检出报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3701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841例,死亡4849例。
四川省艾滋病感染范围及人群不断扩大,正在逐步向一般人群扩散。
新疆
截至2010年9月底,新疆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32532例,其中病人5651例,报告感染人数位居全国第五。
在治疗人数2867人。
广东
至2010年10月底,广东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8039例,其中病人7469例;死亡5404例。
全省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05例
事件1:2010年4月15日至16日,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暨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2009年凉山项目办工作总结会在西昌召开。
来自国家疾控中心性艾中心、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国家项目办、省卫生厅、四川大学的领导和专家,州艾工委办、州卫生局、州疾控中心、州级医疗单位、中默项目凉山项目办和全州17个县市卫生局、疾控中心、县医院、县保健院的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共计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事件2: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副主任、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中方主任刘中夫就国家支持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2009年国家考核指标情况作了介绍,对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分析了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原因,并对2010年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徐保华对凉山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了“稳、准、狠”(稳:科学防治、稳步推进;准:以国家核心指标为指导,找准目标人群和关键环节;狠:下决心打一场禁毒防艾的人民战争)的工作要求,希望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事件3:免费抗病毒治疗政策
到2011年底,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至少有3名医务人员接受过3天以上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正规培训,并支持医务人员参加长期进修培训差旅费用。
免费抗病毒治疗继续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到2011年底在治疗人数(包括服用一线、二线药物和儿童患者)达11万人,服药依从性维持在80%以
上,艾滋病人病死率维持在5/100人年。
服药病人CD4细胞检测率和病毒载量检测率均达到100%。
经费:建立艾滋病和性病防治有效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针对本地情况在政策和措施上探索创新,及时研究解决阻碍本地防治工作的问题。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协助当地政府组织制定本地区2011-2015年艾滋病性病防治行动计划。
各省卫生行政部门要整合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全球基金等国际合作项目资金,制定本省(区、市)当年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计划或方案,明确当年工作任务和执行机构,要建立对下级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
该项活动以地方投入经费为主,全球基金项目提供部分经费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