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教案.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1篇本教材选自人教版《化学1》必修。

该课中的学案是依据同学现有的阅历和理解水平,将学问点设置成一系列问题。

它体现了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对同学用问题启发思维,供应学法指导。

在教学思路上,该课的最大特点是不单纯地讲解学问,而是将详细的学问点进行加工,使其向上与化学原理、观念以及方法相链接,向下能落实到应用层面。

准时利用化学原理整合学问,适时渗透化学学科的讨论程序和思维方法,不仅能使学问条理化和脉络化,消退元素化合物学问的“散、繁”的现象,而且体现了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给同学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建立框架。

该教学设计为同学的学习供应了支架,加强了思维方法的训练,在肯定程度上能发挥优化教学过程和促进同学进展的双重功效。

教学详细过程[引入]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Si、Cl,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非金属元素S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重点是探究其氧化物的性质。

[板书]第四章第三节硫的氧化物[问题]依据原子结构打算元素性质的原理,我们可通过什么来了解S元素的性质?完成学案的第1题。

阅读教材第89页,了解单质S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的第2题。

1. 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通常简单_____电子。

2. 单质硫的俗名为________,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成粉末。

________溶于水,微溶于酒精,_____溶于二硫化碳。

设计意图:画出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想S元素的性质,使同学把握用原子结构思索元素性质的化学思维方法。

通过同学自己阅读教材去了解单质S的物理性质,培育自学力量。

[问题]常见的硫磺就是单质S,硫磺有什么特点?[同学]回答:可以燃烧。

[老师]回忆S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完成学案的3题。

3.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提问]依据S燃烧的现象,推想SO2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的第4题。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点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的关系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术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氧化态电子转移1.3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半反应式离子方程式电子转移数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2.1 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2.2 化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2.3 离子化合物与自由原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反应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与平衡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判断3.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移动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计算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4.1 电化学中的应用原电池电解质电镀4.2 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滴定极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4.3 合成化学中的应用有机合成催化剂材料合成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解析5.1 实例一:铁的腐蚀与防护铁的腐蚀原理铁的防护方法5.2 实例二:漂白粉的制备与作用漂白粉的制备方法漂白粉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5.3 实例三:合成氨的工业生产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合成氨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5.4 实例四:药物的合成与分析药物合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药物分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5.5 实例五:环境污染与治理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典型环境污染治理案例分析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6.1 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酸碱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合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6.2 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水的电解硫酸的制备金属的提取与精炼6.3 氧化还原反应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制备无机化合物制备无机材料制备无机催化剂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7.1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加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消除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7.2 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醇的氧化酮的氧化醛的氧化7.3 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合成有机化合物合成有机材料合成有机药物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8.1 生物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呼吸作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光合作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代谢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8.2 生物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酶催化下的氧化还原反应血红蛋白的氧化还原反应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反应8.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检测与治疗中的应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探针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治疗中的应用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9.1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冶炼中的应用火法冶炼湿法冶炼9.2 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9.3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第十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0.1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土壤污染监测10.2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10.3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友好型材料中的应用生物降解材料光催化材料空气净化材料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1.1 氧化还原反应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合成纳米电子学11.2 氧化还原反应在光电子学中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激光技术11.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生物传感器药物输送系统第十二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生活常识12.1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物的腐败与保存燃料的燃烧12.2 氧化还原反应在健康饮食中的应用营养素的氧化还原性质抗氧化剂的作用12.3 氧化还原反应在安全知识中的应用爆炸原理化学中毒的防护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13.1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药物合成中的氧化步骤药物合成中的还原步骤13.2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含量测定药物纯度分析13.3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抗凝血药物抗氧化药物第十四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4.1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合金化14.2 氧化还原反应在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晶体管的制造集成电路的制造14.3 氧化还原反应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材料的设计第十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氧化还原反应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化学环境友好型合成方法15.2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领域的挑战与发展清洁能源的制备与存储电池技术的创新15.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命科学中的探索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疾病与氧化应激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判断与平衡、应用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实例和未来发展趋势。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2.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的反应、还原剂与氧化剂的反应等。

3.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如电池、电解、腐蚀等。

4.实验:观察几种常见氧化还原反应。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与导入(10分钟)1.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2.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氧化和还原的定义和反应特征。

Step 2 概念解释和例子介绍(10分钟)1.解释氧化和还原的概念。

2.列举几个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如钠与氧气的反应、铁与氧气的反应等。

Step 3 实验(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实验一:观察铁棒在空气中的变化现象。

实验目的:了解铁与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步骤:将铁棒放置在通风处,观察数天后铁棒的表面是否有变化。

实验二:观察铁和铜的反应。

实验目的:了解铁与铜的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步骤:将铁棒与铜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反应是否发生。

3.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Step 4 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15分钟)1.学生就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应用。

Step 5 拓展与应用(10分钟)1.通过课堂讨论和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2.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既使学生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写作的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和实际应用的拓展,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技能:把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依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把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本领培育:通过察看试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本领。

科学思想:通过察看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使同学了解讨论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讨论问题,找寻规律的方法。

科学品质:通过试验操作,培育同学动手参加本领,对反应现象的察看激发同学的爱好;培育同学严谨求实、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察看、记录试验;对反应事实的处理及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并对应举例说明。

予以确定。

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做下面的三组试验,并察看记录:一、硝酸银溶液分别跟盐酸、氯化钠、氯化钾的反应;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这类反应必需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三者之一才能发生。

例:(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物质。

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3)在反应里生成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NaOH+HCl=NaCl+H2O分组试验,并记录察看到的现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训练同学试验察看本领,依据提出的问题和试验结果引起同学产生猛烈的求知欲望。

续表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二、盐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三、硝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分别讨论三组试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在笔记本上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能电离(强调离子表示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真正理解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

本节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承担的角色,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通过熟悉的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思考,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举出生产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提出问题,引入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有利有弊。

只有充分学习和研究,才能避免有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让更多的氧化还原反应造福于人类。

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包含三部分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以往教学通常将本节分为3课时,每一部分为一课时。

化学实验教学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实验教学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实验教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能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的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的物质称为还原剂,接受电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使得氧化剂的氧化态数减少,还原剂的氧化态数增加。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器材:烧杯、试管、试管架、滴管、玻璃棒、酒精灯、酒精灯架、火柴等。

药品:硫酸铜、锌粉、硫酸、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至沸腾。

2. 取一小撮锌粉,加入试管中。

3. 使用滴管将锌粉试管中的试管装满硫酸铜溶液。

4. 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变化。

记录下加入锌粉后溶液的颜色变化,观察试管内是否产生气体。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1. 实验现象:加入锌粉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淡,并伴有气泡的生成。

2. 反应方程式:Zn + CuSO4 -> ZnSO4 + Cu3. 反应解释:在该实验中,锌是还原剂,它失去电子被氧化成为锌离子。

而硫酸铜中的Cu2+离子接受了锌离子的电子,被还原成为金属铜。

4. 气体的产生: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气。

六、实验思考和问题探究1. 为什么加入锌粉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淡?答:锌粉被氧化成锌离子后,原溶液中的铜离子减少,导致溶液的颜色变淡。

2. 为什么在反应中会生成气体?答:锌和硫酸铜反应时,锌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锌离子,同时硫酸铜中的铜离子Cu2+得到锌离子的电子形成金属铜,氢离子H+得到氧离子形成水。

氢气在此过程中被释放出来。

3. 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答: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物质的氧化态数的变化,以及电子的转移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锌的氧化态数从0变为+2,铜的氧化态数从+2变为0,表明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七、实验应用1. 工业制备金属:通过还原反应,例如用电解法制备铝、镁等金属。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3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3篇)

You don't have that many viewers, don't be so tired.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3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会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的深入研究,深刻体会自然现象中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知识,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能不能举出几个具体的实例呢?【学生回答】氧化反应:碳与氧气、铁与氧气……还原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环节二:新课讲授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提出问题】能不能举出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碳与氢气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提出问题】观察一下所列举的几个化学方程式,除了得失氧之外,从化合价的角度思考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得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失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

【教师引导】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就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铜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化学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是,铁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都出现了变化。

可知并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出现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电子转移)有关。

【教师引导】那么就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揭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篇1三维目标:①在复习反应类型,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分类方法。

知识与技能:②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③掌握从化合价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类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与价值观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教学方法:设疑、启发、讨论、讲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引入]最近,在我国航天事业中发生了几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事情吗?2011年9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陕西上空对接成功,为我国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我国也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对接技术的国家。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更是陕西人的骄傲,因为设计、发射的许多关键技术在我们西安完成,测控中心在我们陕西,就连对接都在我们陕西上空进行。

当我们看到火箭发射升空的壮观场景时,可能还没有想到,火箭发射离不开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巨大的能量,那么究竟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呢?[过渡]在初中化学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反应,它们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进行分类共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那么,请问同学们Fe2O3+3CO 2Fe+3CO2属于上述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结论】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专题知识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化学掌握的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高考命题的意图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近几年来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来考查一、有关概念:(方程式解决)还原:离子或原子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过程氧化: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过程氧化剂:(指反应物)得到电子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还原剂:(指反应物)失去电子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化产物:(指生成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后的产物还原产物:(指生成物)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后的产物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改变,(即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且升高价数一定等于降低价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在反应过程中发生电子转移,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判断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的应用)判断依据:化合价是否改变。

如何计算元素的化合价:(方法:记不变算可变)计算原则:(1)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2)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结合显正化合价(除F外)(4)非金属元素和氢元素结合显负化合价。

特例:(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同素以异形体间的转化除外)(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3)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4)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三.能综合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1.守恒律: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守恒。

(应用)2.归中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价态只转化为彼此邻近的中间态;彼此邻近的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强弱律: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即“产物之性小于剂”)。

4.先后律:某种还原剂若遇几种氧化剂,则还原剂首先与最强的氧化剂反应,再依次反应,反之亦然。

(应用)四、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结论:氧化性强弱的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强弱的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如:Mn02+4HCl(浓) MnCl2+C12↑+2H202KMn04+16HCl(浓)=2MnCl2+5C12↑+8H2O可判断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来判断:如:2Na2SO3+O2=2Na2SO4(快), 2H2SO3+O2=2H2SO4(慢),322SO 2O SO 2催化剂∆+,其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来判断:如:22CuCl Cl Cu 点燃+,S Cu S Cu 22∆+, 即氧化性_______________又如:O H 2SO Br SO H HBr 2222)(42+↑+∆+浓,O H 4S H I 4SO H HI 8222)(42+↑+=+浓,即有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判断: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的还原性一般比作正极金属的还原性____________。

8.根据电解池中溶液里阴、阳离子在两极放电顺序来判断。

如:Cl-失去电子的能力强于OH-,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判断:(1)对同一周期金属而言,从左到右其金属活泼性依次_______________其还原性依次_________________(2)对同主族的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金属活泼性依次_______________其还原性依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同主族的非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非金属活泼性依次_____________其氧化性依次______________10.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进行判断: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_____________,最低价只有______________,处于中间价态既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

一般来说,同种元素化合价越高,___________性越强;化合价越低___________性越强。

如氧化性:Fe3+_____Fe2+______Fe ; HClO4____ HClO34____HClO24____HclO ;还原性:H2S____S_____SO2。

注意:①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不是一成不变的。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其氧化能力或还原能力会有所不同。

如:氧化性:HNO3(浓)>HNO3(稀);Cu 与浓H2SO4常温下不反应,加热条件下反应;KMnO4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比在中性、碱性条件下强。

②原子的氧化性一般都强于分子的氧化性。

如:氧化性222O O Cl Cl F F >>>、、等。

练习:1、根据下列方程式:⑴2Fe 2++Cl 2=2Fe 3++2Cl - ;⑵HClO+HCl=Cl 2+H 2O ;⑶2Fe 3++Cu=2Fe 2++Cu 2+;⑷Fe+Cu 2+=Fe 2++Cu ,判断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Fe 3+>HClO >Cl 2>Fe 2+>Cu 2+B .HClO >Cl 2>Fe 3+>Cu 2+>Fe 2+C .Cl 2>HClO >Fe 3+>Cu 2+>Fe 2+D .HClO >Fe 3+>Cl 2>Cu 2+>Fe 2+2、(2010天津卷,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 .用F e C l 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 e 3+ = Cu 2+ + 2Fe 2+B .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 :Na 2O 2 + H 2O = 2N a + + 2O H - + O 2↑C .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 l 2 + H 2O = 2H + + Cl - + ClO -D .用浓盐酸酸化的K M n O 4溶液与H 2O 2反应,证明H 2O 2具有还原性:2MnO 4-+ 6H + + 5H 2O 2 = 2Mn 2+ + 5O 2↑ + 8H 2O 五.熟悉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① 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 2、Cl 2、Br 2、I 2、O 2、O 3等;② 含较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HNO 3、H 2SO 4、KClO 3、KMnO 4、MnO 2、HClO 、NO 2等;③ 金属性较弱的高价态阳离子,如:Fe 3+、Cu 2+、Ag +、Sn 4+等。

2.常见的还原剂:① 活泼金属单质,如:K 、Na 、Mg 、Al 等;② 非金属离子、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如:S 2-、H 2S 、-23SO 、I -、HI 、HCl 、NH 3、CO 、H 2、Si 、C 等;③ 低价态金属阳离子,如:Fe 2+、Cu +、Sn 2+等。

3.某些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如:SO 2、H 2O 2等。

六、和物质的量结合进行计算:(1)利用转移电子数计算:例:在Zn+H 2SO 4=ZnSO 4+H 2↑ 的反应中,若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0mol ,求在标准状况下最多生成氢气的体积为多少?步骤:先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2个电子)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该反应所转移的电子数不变,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属性。

故所转移的电子数也为已知条件所以在反应中转移10mol 电子,是该反应电子数的5倍,因而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5mol ,所以标准状况下的氢气体积为22.4L/mol*5mol=112L(2)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或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例:在5NH 4NO 3=2H NO 3+4N 2↑+9H 2O 的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的氮原子数的个数比是( )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5NH 4+ →5N→5N:3N=5:3发生还原的氮原子3NO 3- →3N(3)求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例:①在反应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中,若有64g Cu 参加反应,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A .1molB .2molC .3molD .4mol分析:被还原的硫酸的硫原子与还原产物SO 2的硫原子相等②在实验室用MnO 2 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中,150克某软锰矿石中MnO 2 的质量分数为78%,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求被氧化盐酸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分析:被氧化盐酸的氯原子与氧化产物Cl 2的氯原子相等【典型例题】例1、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 HCN CaCN CO H CO 32222+=+↑+↑+↑,在反应中( )A. 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B. HCN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CaCN 2是氧化产物,H 2是还原产物D. CO 为氧化产物,H 2为还原产物七、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原则: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2.配平步骤(以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为例):①标出化合价变化了的元素的化合价。

如:+7 -1 +4 0KMnO4+HCl==KCl+MnCl2+Cl2↑+H2O②根据元素存在的实际形式调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系数,使之成1︰1的关系。

如:+7 -1 +4 0KMnO4+2HCl==KCl+MnCl2+Cl2↑+H2O③调整系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化合价↓ 5×②KMnO4+2HCl==KCl+MnCl2+Cl2↑+H2O化合价↑2×⑤④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确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如:2KMnO4+10HCl==KCl+2MnCl2+5Cl2↑+H2O⑤利用元素守恒,用观察方法配平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物质的系数。

如:2KMnO4+16H Cl==2KCl+2MnCl2+5Cl2↑+8H2O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原子的个数是否相等,离子方程式还要检查方程式两边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否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