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古代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认识。
但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尊重和认识,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等方面的问题。
3.情景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模型等直观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4.讲解法:教师对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资料: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图片、视频等,引发学生对古埃及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教材分析】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对于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埃及文明,我们的未知要远远多于已知。
本课内容让我们透过矗立在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和大量象形文字史料,去初步了解这一伟大文明的昔日辉煌。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金字塔的建造。
教学难点: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之间的关系。
【自主预习】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________的赠礼”。
2.约从____________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3.___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金字塔是____________的象征。
三、法老的统治1.________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2.古埃及国王称________。
【参考答案】一、1.尼罗河 2.公元前3500年 3.太阳历象形文字二、古埃及文明三、1.金字塔 2.法老【新课导入】在尼罗河畔,耸立着一座座巍峨壮观的金字塔。
金字塔跨越数千年的时空,诉说着古埃及文明的智慧与辉煌,昭示着昔日法老统治的威严与神圣。
金字塔闻名古今,充满神奇。
走进古埃及,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会引发你无限的感慨与遐想。
【讲授新课】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多媒体课件展示古埃及文明变迁示意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脉络。
建立:约公元前3500年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强盛: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没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教师向学生出示《古代埃及》地图和希罗多德的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说说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讨论教材P3问题思考,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提示:希罗多德的名言说出了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之间的关系,即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古埃及人民,而且孕育了古埃及文化。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知道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过程和方法:1、通过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2、看图辨别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培养观察和识别能力,并理解形成人种差异的原因3、探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引导学生养成唯物史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2、认识历史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难点: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吗?该书探索了物种起源和进化的规律,指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与“上帝造人说”形成对立。
那么,人类究竟是古猿进化而来的,还是上帝创造的呢?今天我们将解决这一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课文A、人类的起源1、南方古猿大约在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
(1)指导学生看图,了解“人类的出现”进化过程水母------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2)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3)南方古猿是如何演变成人的呢(南方古猿向人转变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劳动。
正是由于长期的劳动,使古猿从地上站起来,能直立行走,从而实现了前肢和后肢的分工,前肢用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大脑的发育,迈出了向人类转变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名师教案

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二、教材解析本课主题为“西欧庄园”,下设两个子目:“庄园的领主与佃户”和“庄园法庭”,分别从经济和司法角度阐释了西欧庄园制度。
这节课位于世界历史第一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与本单元前一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后两课“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全方位呈现了欧洲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的特点,共同构成了欧洲封建社会的风貌。
与原有教材相比,“西欧庄园”是全新内容的一课,西欧庄园作为独立的自给自足单位,承担经济、司法、宗教、政治等方面职能,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也是客观全面了解欧洲封建社会必须要翻开的篇章。
三、学情分析从学生知识方面看,通过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学习,对欧洲封建社会形成、发展以及封君封臣政治特点有了初步认识,为实现“封建时代欧洲”单元主题构建打下知识基础;从经验基础看,经历两年历史学科学习,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方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基本能够从史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初步具备了论从史出的学习能力;从认知水平看,受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影响,学生对“庄园”“西欧庄园”很多认知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错误的,需要纠正完善。
如何通过生动的史实与生活化叙述将“领主与佃户”“庄园法庭”这样抽象的概念由浅入深让学生了解掌握,需要教师精研教材实施教学,利用切适的史料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形成“庄园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础”知识构建与思维提升。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庄园的领主与佃农、庄园法庭等重要史实,了解西欧庄园生活,初步理解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提高对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
过程与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庄园领主与佃户的生产生活状况,结合教材内容及提供史料,正确理解庄园法庭的运行特点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园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础,它的出现、发展、消亡是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符合欧洲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的土壤”。
教学预设: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小结:尼罗河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
滥促进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
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尼罗河地区
的统一与发展。 尼罗河的地理位置、地势特点、气候类型、作用引
导学生了解其河对埃及的发展的重要性。
第 1 课古代埃及一、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探讨古 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用多媒体出示赞美尼罗河的诗歌及图片。 该学生认真观看古埃及示意图,尼罗河流经的区 域。 设问:解释歌曲“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 了呼吸”。 教学预设: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 条件。 课例研究综 设问:解释歌曲“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 述 的土壤”。 教学预设: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学生理解歌曲含义,说出尼罗河的作用:尼罗河为 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古埃及农业的 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 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尼罗河地区的统一与发展。 二、古埃及的文明成果象形文字、金字塔 用媒体出示几个象形文字,让学生猜测其含义 设问:象形文字有什么特点
教学预设:与事物的形状相似 小结:象形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是古埃及人发明 创造的成就。 金字塔 出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请同学介绍下自己所知道的金字塔 教学预设:胡夫金字塔 学生:观看 P4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设问:金字塔是由谁建造的?你从中领悟到什么道 理? 教学预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小结:金字塔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埃及文明的 象征,它的建造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课知识点的讲解,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设计,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记住知识点,金字塔的建 造,了解到人民群众的伟大,他们是历史的缔造者。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 美国的独立》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美国的独立历史。
教材内容围绕美国独立战争,介绍了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美国独立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美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美国的独立历史,可能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理解美国独立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独立精神的认同,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美国独立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美国独立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阅读分析法:让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独立的意义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知道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吗?–美国独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向学生呈现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讲解内容如下:–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国的反抗。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战争爆发、双方的战略与战术、关键战役。
–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美国的胜利、英国的失败、美国独立的实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1古代埃及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塔的通道也对应天上的北斗星,五千年前中外文明对待神秘的天空都有
一样的崇拜和向往,一方面天文学的发展指引了农耕文明更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作为人间的统治者,他们也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借助上天的力
量赐予自己在现实中的特权,巩固自己的统治。
物换星移,中华文明依
旧在大地上流淌,而我们只能在漫漫黄沙中尝试解开古埃及的神秘面
纱。
板书设计
习题演练
教学反思。
初三上册历史教案(6篇)

初三上册历史教案(6篇)篇一: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美国独立后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南北战争的性质、意义。
2、识记《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了解林肯的主要活动3、分析美国内战的爆发是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4、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与内战爆发的关系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明标出示美国诗人惠特曼写的一首诗篇《啊,船长!我的船长啊》,这首诗用以悼念美国的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总统,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他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民如此高的评价?教师板书,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1、知道美国独立后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2、识记《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自学质疑(学生自学课文,填写下列问题,不会的问题注意标记。
也可参考自主测评)1、1860年11月,主张的共和党候选人当选总统。
2、内战初期,北方屡屡失利,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3、年7月,联邦军在东线取得的胜利,1865年4月,联邦军攻陷,南方军投降,持续年的内战宣告结束。
4、经过内战,美国废除了,解决了,维护了,为扫清了道路,并为奠定了基础。
(三)交流、展示、点拨(组内交流,师生互动;每小组推一名代表竞答,其他组同学修正、补充,教师点拨。
)1、与小组同学一起尝试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求:每人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惑;对于同学提出的问题,小组其它成员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请与小组同学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出现历史背景教师必须讲清)⑴美国两种经济制度在哪些方面存在矛盾?(学生能找出五方面的矛盾,但不能理解原因)⑵如果历史允许假设,那么假设1860年林肯落选,没有成为美国总统,你觉得美国南北战争还会发生吗?黑人奴隶制度又是否会被废除呢?(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选择战争不会爆发,说明没有理解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⑶林肯为什么成为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3、展示点拨:1、南北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2、可参考导学案的知识链接,再做解释3、无论林肯是否当选,战争依然会发生,黑人奴隶制度也一定会被废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教学设计
————————————————————————————————作者:————————————————————————————————日期: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课
题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课型新授课课件:
powerpoint
课时: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
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进而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
的本质。
掌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让学生了
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自然科学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的学习过程以探究学习为主,由教师提出预设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结合演示文稿,利用视
觉的直观性,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
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
唯物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科技成就都
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从而
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教学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
教学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讲述法、讲解法。
4.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设
计
意
图一、
情境激趣
开放导入
二、
尊重个性
设计学法
三、
自主学习
个人尝试
学生看:标题及它在单元彩页中的位置。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讲述法、讲解法。
4.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学生进行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1、文艺复兴出现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最先在哪一国家出现________,核心思想是
_______________,领导阶级______________。
2、文艺复兴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其中的但丁被誉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是
__________;达芬奇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和
整
体
感
知
指
导
学
法
培
养
自
学
能
力
与
归
纳
四、
小组合作交流解疑
五、
师生探究突破难点
六、
当堂训练拓展延伸
七、
交流体验调控心态_____________________莎士比亚的代表作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4、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_________,发现好望角的是
_________完成环球航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
6、最早探寻通往东方航路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互动交流自学结果,
典型问题集中解决,个别问题单独辅导。
讨论1、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
老师最后出示答案,
进行总结。
提升认识。
精选课时练,照顾不同层次学生。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肯定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能
力
培
养
协
作
意
识
突
破
难
点
检
测
效
果
升
华
情
感
板书设计
航海家国别航行时间资助国家成就
哥伦布意大利1492年西班牙发现美洲
迪亚士葡萄牙1487年葡萄牙发现好望角达·伽马葡萄牙1497年-1498年葡萄牙绕过非洲、到达印度麦哲伦葡萄牙1519年-1522年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
课后记(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科技成就都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从而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