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合集下载

简述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简述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1. 引言幼儿感知觉发展是指幼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能力。

感知觉是人类获取信息和认识世界的基础,对幼儿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和促进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2.1 全面性幼儿感知觉发展具有全面性特点,即在感官上包括视、听、触、味、嗅五种感官的发展都是相互关联的。

幼儿通过这五种感官与外界进行交流和认识。

通过视觉,幼儿可以看到颜色、形状等;通过听觉,幼儿可以听到声音、音乐等;通过触觉,幼儿可以摸到物体的质地等。

2.2 渐进性幼儿感知觉发展具有渐进性特点,即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能力逐渐提高。

在幼儿早期,感知觉主要是对简单的刺激进行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可以逐渐辨别和区分更加复杂的刺激,并能够将其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

2.3 敏感期幼儿感知觉发展具有敏感期特点,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感觉刺激的接受和认知能力特别敏感。

这个时期对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0-6个月是婴儿视觉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内接受到良好的视觉刺激对婴儿视觉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2.4 多样性幼儿感知觉发展具有多样性特点,即不同幼儿在感知和认识能力上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与个体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一些幼儿可能在某种感官上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而在其他感官上可能相对较弱。

3. 影响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因素3.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幼儿感知觉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个体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其感官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其感知觉发展。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幼儿在某种感官上存在缺陷或超常表现。

3.2 神经系统发育幼儿的神经系统在早期发育阶段非常敏感,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逐渐建立起来,这对于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神经系统发育能够促进幼儿对外界刺激的接受和处理能力。

3.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幼儿感知觉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第四章 幼儿的感知觉

第四章 幼儿的感知觉
• “镜面示范”
• 2.距离知觉
• 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 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 能正确认知。幼儿常常不懂得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楚,远物模糊等感知距离的视 觉信号。
• 深度知觉
• 3.形状知觉
•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形状的知觉,它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活动。 • 通常3岁的幼儿能区别一些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 4-4.5岁是辨认几何图形正确率增长最快的时期,能认识椭圆、梯形、长方形等。 • 5岁幼儿能正确辨别各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及部分立方体。 • 幼儿叫出图形名称比辨认图形要晚。
• (五)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 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相联系。 • 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也能运用“早晨”和“晚上”等词,但
是对于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等,理解起来仍感困难。 • 幼儿晚期,在前面的基础上能理解“前天”“大后天”并学会看钟表等。但对更大或
更小的时间单位,如几个月,几分钟等辨别仍感困难。
第二节 感知特性与幼儿活动 • 一、感受性变化与幼儿活动
• (一)适应
• 感受性因刺激的持续时间而降低或提高。 • 适应包括视觉适应、听觉适应、嗅觉适应、味觉适应、温度觉适应。
• (二)对比
•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可以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 叫感觉的对比。
• (二)保护幼儿的感官
• 1.经常提醒幼儿注意用眼、用耳的卫生 • 2.对由感官缺陷的幼儿给以必要的帮助
再见
• (三)知觉的理解性与幼儿活动
• 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 用词把它标识出来,这是知觉的理解性。

第四章第一节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第一节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作用于皮肤表面的物理、 化学刺激
肌肉、关节的运动、身体 的位移
耳蜗中的半规管和前庭器 官
内脏壁上的感受器
身体的加速、减速、旋转 运动
内脏的活动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Boxton) 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 做的感觉剥夺研究, 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 作为参加实验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 上睡觉,并有每天20 美元的酬劳。他们可 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 实验。
空气调节装置
扬声器 观察窗 记录生理 数据的导线 护目镜 耳机 麦克风 手铐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结果
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 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有 人坚持72小时以上。 厌倦、不安 制造刺激
唱歌 吹口哨 自言自语
实验过程 睡觉
出现幻觉

感觉剥夺实验
• 即使被试每天有20美元的报酬,也很难让他 们坚持这种实验2天-3天以上。 • 实验说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 生存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失了感知觉,人 的心理就不能正常发展。
• 2、感知觉与认识活动 • 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感知觉是认识客观现 实的第一步。
• (二)感知觉与幼儿心理的发展
• 在幼儿认识过程(思维、记忆)、情感和意志中, 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视觉:考考你的眼力
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视觉
• 1、视敏度 • 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细微部 分的能力,也就是视力。
• (五)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 的反映。 • 幼儿前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 间。如“生物钟” • 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与具体生 活相联系。如,早晨、下午等 • 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等” • 幼儿晚期,能辨别“前天,大后天”,会看钟表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三)观察的全面性
儿童观察的全面性较差,很难获得关于事物的 完整认识。
(四)观察的深刻性
儿童观察的深刻性不够,只注意到事物外在的联系和表面特征,难以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一)激发观察的兴趣
教师应该选择幼儿能够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
(二)做好观察的准备
明确目的与任务。
(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发展
1.触觉
触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
2.嗅觉
在进化早期具有重要的保护生存、防御危险的价值。
新生儿出生后即已有了嗅觉反应。
3.味觉
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
新生儿的味觉敏锐,能辨别不同的味道。
对甜味表现出偏好,4个月开始偏爱咸味。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生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
授课课题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授课
形式
理论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3.懂得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利用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理论讲授
媒介:多媒体课件
2.感受性的变化
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感受性会出现暂时提高或降低的现象,这就是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有几种情况: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相互作用 4.联觉
(三)知觉的分类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大小、形状、立体和远近等的知觉。一般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实现。
2.时间知觉

3-1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解析

3-1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解析

暗(10秒)(感受性提高)
明(1分钟)(感受性降低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皮肤觉适应——“带帽找帽” 味觉适应:厨师烧菜
10/10/2018
10/10/2018
视觉:考考你的眼力
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视觉
1、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细微部 分的能力,也就是视力。
拓展:其它感觉——嗅觉

嗅觉是某些物质的气体分子作用于鼻腔黏 膜时产生的感觉 适宜刺激: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嗅觉可唤起人们的记忆和情绪
嗅觉的适应性
味觉

味觉:可溶性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的感觉 适宜刺激:可溶于水或液体的物质

味蕾分布:舌尖→甜;舌中→咸;舌两侧→酸; 舌后→苦 味蕾的再生能力
空气调节装置
扬声器 观察窗 记录生理 数据的导线 护目镜 耳机 麦克风 手铐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 睡觉 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 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 有人坚持72小时以上。 厌倦、不安 制造刺激
唱歌 吹口哨 自言自语
出现幻觉

感觉剥夺实验


即使被试每天有20美元的报酬,也很难让他 们坚持这种实验2天-3天以上。 实验说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 生存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失了感知觉,人 的心理就不能正常发展。
思考: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的分类部感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 近距离感觉
感觉
(个别属性 的特点)
动觉
内部感觉
平衡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Boxton) 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 做的感觉剥夺研究, 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 作为参加实验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 上睡觉,并有每天20 美元的酬劳。他们可 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 实验。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课件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课件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课件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感觉器官发育成熟:幼儿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等,逐渐发育成熟,能够接受并感知外界的刺激。

2. 对特定刺激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对来自环境的特定刺激更感兴趣,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刺激上,并对其做出反应。

3. 感知能力逐渐增强:幼儿的感知能力从模糊、混淆的状态逐渐发展为清晰、准确的状态。

他们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辨别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特征。

4. 多感官的协调发展:幼儿开始能够同时利用多个感觉器官来感知和理解事物,如通过触摸和视觉来认识物体。

5. 学习和语言发展的基础:感知觉发展对幼儿的学习和语言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通过感知事物,幼儿能够建立概念、认识形式和颜色,进而发展出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6. 社交互动的增加:通过感知觉的发展,幼儿能够感知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并积极参与社交互动。

这有助于他们建立社交关系和发展社会技能。

这些特征对于幼儿早期发展十分重要,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多样的学习体验来促进幼儿的感知觉发展。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一)视觉幼儿视觉、听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发展各有什么特征?如何根据这些特征进行教育?1.视敏度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有人认为,年龄越小,视力越好,此话对幼儿来说,并非如此。

对4~7岁幼儿视敏度进行调查,测量幼儿能看出某同一圆形图上缺口所需的平均距离。

不同年龄的幼儿,结果是不同的:4~5岁幼儿平均距离为2米10厘米;5~6岁则为2米70厘米;6~7岁则为3米。

可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视觉敏度也在不断提高。

但发展速度不是均衡的。

5~6岁与6~7岁的幼儿视敏度水平比较接近,而4~5岁与5~6岁幼儿的视敏度水平相差较大。

2.颜色视觉据实验研究,幼儿的颜色视觉发展有如下特点:幼儿初期(3~4岁)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蓝等基本色,但在辨认紫色等混合色和蓝与天蓝等近似色时,往往较困难,也难以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

幼儿中期(4~5岁),大多数能认识基本色,近似色,并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

幼儿晚期(5~6岁),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在画图时,能运用各种颜色调出需要用的颜色,并能正确地说出黑、白、红、蓝、绿、黄、棕、灰、粉红、紫等颜色的名称。

根据丁祖荫、哈咏梅于1983年作的幼儿辨色能力的研究,曾得到以下结果:(1)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和正确辨认颜色数,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2)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因年龄班不同、颜色不同、辨认方式不同而有差异。

(3)幼儿辨认颜色主要在于(4)幼儿对某些颜色,如“群青”、“天蓝”、“古铜”等所以不能辨认或不善辨认,并非完全缺乏辨色能力,主要是由于生活中接触机会少,成人没有进行有意识的指导。

(二)听觉1.听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

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有的幼儿感受性高些,有的则低些。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以下是 9 条关于幼儿感知觉发展特点的内容:1. 幼儿的视觉发展那可真是神奇啊!你看他们刚生下来可能对世界都是模糊的,就像雾里看花一样。

但慢慢的,他们就能看清爸爸妈妈的脸啦,还能认出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不就是从混沌到清晰的奇妙过程嘛!比如宝宝看到喜欢的红色气球就会手舞足蹈个不停呢!2. 哎呀,幼儿的听觉发展也很有意思呢!一开始听到声音可能还没啥反应,可后来呀,听到妈妈的呼唤就会立马扭过头来。

这不就像是在声音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根线嘛!就好像宝宝听到熟悉的摇篮曲就会安静下来呢!3. 幼儿的触觉发展更是让人惊叹呀!他们会通过小手的触摸去感受不同的东西。

那小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就如同小探险家在探索未知世界一样!像宝宝摸到柔软的毛毯就会很享受地贴贴呢!4. 幼儿对于味道的感知觉也很特别哦!一开始可能只能区分甜和不甜,后来慢慢就能尝出各种不同的味道啦,这多像打开了美食的大门呀!比如宝宝吃到酸酸的橘子会皱皱小眉头呢!5. 说到幼儿的嗅觉发展,那也是超厉害的哟!他们能记住妈妈的味道,能分辨出香的和臭的。

这不就是他们小小的鼻子拥有的大魔力嘛!像宝宝能闻到妈妈身上的奶香就觉得很安心呢!6. 幼儿的空间感知觉很有趣呀!他们慢慢知道了上下左右,知道了自己在房间里的位置,就像在给自己的世界绘制地图一样呢!你想啊,宝宝知道自己的小床在哪里,多厉害啊!7. 幼儿对于形状的感知觉也在不断进步呢!从一开始的懵懂,到后来能认出圆形、方形,这简直是思维上的飞跃呀!就像宝宝能拿起圆形的积木玩得可开心啦!8. 幼儿的时间感知觉更是有意思呢!他们可能对一整天的概念还不太清晰,但知道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

这也是对时间的一种本能感受呀!难道不是吗?就像宝宝每天到了那个时间就会期待妈妈来哄睡一样。

9. 幼儿的痛觉感知觉其实也挺神奇的。

虽然他们可能还不会表达,但他们身体不舒服时的反应就是最直接的表现呀!这就像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告诉大人他们的感受呢!像宝宝打针时会哇哇大哭呀!总之,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就是这么充满惊喜和奇妙,让我们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和呵护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版色盲测试
• (二)听觉
• 1、听觉感受性
•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 绝对感受性: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 • 差别感受性:分别(区别)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 的能力
• 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 儿童在12-13岁以前,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长,如 8岁比6岁听觉感受性几乎增长一倍。
• (三)触觉
•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 重要手段。 • 1、视触觉的协调 •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眼手 协调是婴儿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 眼手协调动作出现的注意标志:伸手能抓住东西。
• 2、动觉
• 幼儿动觉的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 同时性比较法---相继性比较法
– 感觉的性质直接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 – 知觉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知识 经验和态度,知觉包含着对客观事物的理解 解释过程。
感觉的分类
视觉
听觉
远距离感觉
外部感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 近距离感觉
感觉
(个别属性 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表3-1
感觉种类 视觉 外部 感 觉 听觉
拓展:其它感觉——嗅觉
• 嗅觉是某些物质的气体分子作用于鼻腔黏 膜时产生的感觉 • 适宜刺激: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 嗅觉可唤起人们的记忆和情绪
• 嗅觉的适应性
味觉
• 味觉:可溶性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的感觉 • 适宜刺激:可溶于水或液体的物质
• 味蕾分布:舌尖→甜;舌中→咸;舌两侧→酸; 舌后→苦 • 味蕾的再生能力
• 2、感知觉与认识活动 • 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感知觉是认识客观现 实的第一步。
• (二)感知觉与幼儿心理的发展
• 在幼儿认识过程(思维、记忆)、情感和意志中, 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视觉:考考你的眼力
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视觉
• 1、视敏度 • 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细微部 分的能力,也就是视力。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目录
• • • • • • • • • 一、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的概念 (二)感知觉与幼儿心理的发展 二、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视觉 (二)听觉 (三)触觉 (四)空间知觉 (五)时间知觉
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一)感知觉的概念
• 舌不同部位对味觉的敏感性 • 人类因味觉引起的情绪反应是固定的
味蕾分布
皮肤感觉
•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是皮肤感觉。
• 种类: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 触觉: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 叫~。
• 包括触觉(皮肤轻微变形)和压觉(皮肤明显变形) 两种类型。
• 温度觉:温度引起的感觉是由刺激温度与 皮肤表面温度的关系决定的。(生理零度) • 痛觉:任何一种刺激当其对有机体具有损 伤或破坏作用时,都能引起痛觉。
• 1、什么是感知觉 • 感觉除了反映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 音、味道、气味、温度等),也反映我们机体各 部分的运动情况及集体内容的非常状态。 • 思考: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 反映的内容
–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 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间的关系、联系、整 体的反映。
• 反映的性质
空气调节装置
扬声器 观察窗 记录生理 数据的导线 护目镜 耳机 麦克风 手铐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结果
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 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有 人坚持72小时以上。 厌倦、不安 制造刺激
唱歌 吹口哨 自言自语
实验过程 睡觉
出现幻觉

感觉剥夺实验
• 即使被试每天有20美元的报酬,也很难让他 们坚持这种实验2天-3天以上。 • 实验说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 生存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失了感知觉,人 的心理就不能正常发展。
作用于皮肤表面的物理、 化学刺激
肌肉、关节的运动、身体 的位移
耳蜗中的半规管和前庭器 官
内脏壁上的感受器
身体的加速、减速、旋转 运动
内脏的活动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Boxton) 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 做的感觉剥夺研究, 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 作为参加实验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 上睡觉,并有每天20 美元的酬劳。他们可 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 实验。
• (五)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 的反映。 • 幼儿前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 间。如“生物钟” • 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与具体生 活相联系。如,早晨、下午等 • 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等” • 幼儿晚期,能辨别“前天,大后天”,会看钟表
• (四)空间知觉 • 空间知觉包括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和形状 知觉。是用多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觉。
• 1、方位知觉 • 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 处位置的自己。
• 方位知觉
– 研究表明:儿童对上下、前后、左右 启示 方位的认识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 3岁:正确辨别上下 – 4岁:正确辨别前后 做示范动作时,应以幼儿的左右为 – 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基准,即照镜子式的示范 – 6岁: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 4个 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能 力尚未发展完善 – 7~8岁: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不同感觉对应的感受器和适宜刺激
感受器 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 杆细胞 耳蜗中的毛细胞 可见光 声波(16—20000赫兹) 适宜刺激
嗅觉
味觉
嗅觉受体细胞
味觉感受细胞(味蕾)
有气味的气体分子
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分子
皮肤感觉
内部 感 觉 动觉 平衡觉 内脏感觉
分布于真皮中的几种神经 末稍
肌肉、关节、韧带中的肌 梭、腱梭和关节小体
• 有人说:年龄越小,视力越好,你同意吗?
• 实验:视敏度调查P58
• • • • •
2、颜色视觉(辨色力) 颜色视觉发展特点P58 幼儿初期(3-4岁)已能初步辨认红黄绿等基本色 幼儿中期(4-5岁)大多数能认识基本色,近视色 幼儿晚期(5-6岁)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还能运用
存在性别差异,女孩优于男孩 配对→指认→笼统命名→精确命名
– 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 “举起右手”,小班幼儿不知所措。 “举起拿勺子的手”,小班幼儿都能完 成任务。
• 2、距离知觉 • 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 3、形状知觉 –研究表明:幼儿掌握形状的次序,由易到难:圆形→ 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平 行四边形 –3~ 4岁:辨别圆形、方形、三角形 –4~5岁:能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两个半 圆拼成一个圆形 –5~6岁:认识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和圆柱 形等,能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折成三角形 –幼儿知觉的特点:认识不熟悉的几何图形时往往把几 何图形与具体事物相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