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A.《约翰·克利斯多夫》——小说——罗曼·罗兰——法国B.《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悼词——恩格斯——德国C.《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科学史论文——英国——乔治·萨顿D.《五月的鲜花》—— 随笔——中国——李皖2.古代中国人对山岳有一种神秘感,《说文解字》解释《山》字说:《山,宣也。

谓能宣散气、生万物也,有石而高。

》有研究表明,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存在对山岳的崇拜。

人类社会早期崇拜山岳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很多山岳高大雄伟、山路险阻,又有奇禽异兽栖息,具有人难以接近的神秘性。

这样的山峰,常会被古人看作神灵居所,或具有神力,或是通往上天的通路而受到崇拜。

二是由山峰奇特的形状和山中特殊的物产等自然条件引发人们对山岳的联想,幻想山岳是某种神灵的化身,或者是有某种神灵在守护、管理着山中的奇珍异宝。

总体而言,是山岳本身奇特的自然条件吸引着古人对山岳产生崇拜,进而祭祀山岳。

古代中国人很早便对山岳进行祭祀,由于山岳是古代中国人得到生活资料的地方,人们便认为山岳能产出万物,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灵性。

每当发生洪水、旱灾、疠疫的时候,人们认为那些灾祸是山川之神在作祟,使到山川之神那里去祷告、祈求。

这样,古代中国人便把山岳视为有神秘《灵能》的东西,即所谓《神》了。

中国人谈及山岳风光,必称《三山五岳》,《三山》乃是上古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五岳》则是中华大地五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除引人入胜的优美自然风光,五岳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中国,五岳是国家疆域的象征,是帝王举行受命于天、拥有天下象征的封禅圣地。

山东省对口高职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山东省对口高职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2个小题,第1—16题,每小题2分,第17—22题,每小题3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要求的选项选出)1.下列句子中,加黑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他这个人很落.后,做什么事总是丢三落.四的,经常落.在别人后面。

B、他是一个和.事佬,别人的事从不瞎搀和.,也不随声附和.。

C、这对双胞胎模.样很相似,就像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一样,而且动作也模.仿得很相像。

D、胶水粘.性好,能粘.贴标语,粘.牢信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浏览大放厥词胸无成府间不容发B.皱纹指手画脚毋庸置喙难辞其咎C.苍桑缠绵悱恻心劳日拙姗姗来迟D.招募万事具备不落窠臼恪守不渝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日本领导人发展中日关系的讲话犹在耳,转身却马上,对中国极尽诬蔑、诽谤、挑衅之能事,缺少起码的国际信用。

②一位接近美军高层的人士,美国媒体披露的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虐囚行为有国防部背景。

③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在上海碰撞,新旧事物相互,缔造出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

④国际社会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历程进行了深刻之后,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和战略。

A.食言透露交融反思B.失言披露交织反思C.失言透露交织反省D.食言披露交融反省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争鸣是件好事,但不能将争鸣变成人身攻击。

”一位网友继续说,“互联网是一个言论高度自由的空间,需要法律的规范和约束。

”B.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目前年龄在17至26岁之间的年轻一代,被称为“80后”,总数有2亿多人。

C.他这个人做事严肃认真,对同事热情诚恳,生活节俭朴素,等等……不愧为一个优秀的员工。

2020年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20年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20年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50分)选择题(本大题22个小题,第1—16题,每小题2分,第17—22题,每小题3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要求的选项选出)1、下列各句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幺隽(jùn)永的哲言,或要我恪(kè)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B、在上《咬文嚼(jué)字》一课时,老师进行了不少竞赛活动,在热烈的课堂氛(fèn)围中,同学们踊跃发言。

C、在国外,很多高学历的人都需要从社会最底层做起。

这并不是对人才的亵(xiè)渎,而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谁都应该放下姿态,首先学会蹲(dūn)下来,从基层干起。

D、在雨中,尽情敞开自己的心扉,让雨淋湿是多么惬(xiá)意啊!然而许多人在美丽的雨天却成了匆匆过客,忘了咂(zā)摸品味一下自然赋予的香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赋予意气用事道貌暗然礼尚往来B、陡峭察言观色事得其反焕然一新C、诙谐一泄千里讳莫如深委曲求全D、厮杀缘木求鱼赤膊上阵可望而不可即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每天入睡前读一篇短篇小说,三五分钟,或者被感动,或者会心一笑,或者怅怅然,如有骨鲠在喉。

读出来这样的味道,说明这短暂的阅读时间都没有浪费,培养这样的习惯,使一天的生活始于平庸而于辉煌,多么好!A、体味一旦终止B、玩味一旦中止C、体味如果中止D、玩味如果终止4、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既然大家事先做好了准备,所以讨论时很热烈。

B、科学之宫的高门槛非但不能使他望而却步,却激起他更强的毅力,更炽热的感情。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考试历年真题汇总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考试历年真题汇总

2000年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30分)1.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倩影(美丽) 残羹冷炙(烤肉)生杀予夺(生活)B.臆造(想象) 面面相觑(看)众矢之的(箭靶的中心)C.迥然(远) 不期而遇(约定) 冥思苦索(深沉)D对峙(耸立) 固若金汤(热水)相濡以沫(润湿)2.下列词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敷衍塞责诩诩如生层峦叠嶂穿流不息 B自渐形秽莫不关心妇儒皆知销声匿迹C.真知灼见体帖入微同病相连语重心长 D委屈求全桀骜不驯惨无人道励精图治3.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我们——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这样地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我们不这样做,那我们就一定什么问题也不可能解决,或者不可能正确地解决。

A如果可也可是 B.只有而还如果 C.假如但却只要 D.只要而也但是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A.毕业前夕,我们五个要好的同学泛舟西湖,共享天伦之乐。

B. 在这次大检查中,对于伪劣产品,不管是哪里生产的,都必须查它个山穷水尽才是。

C.一个烟头引起一场大火,这座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

D. 一架军用运输机,向西南方向风弛电掣般地飞去。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考试能否取得优良成绩,主要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学习。

B.茹志鹃的《离不开你》,表现了新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形象。

C.对于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受到了许多学校和家长的关注。

D.不管这次国际会议结果怎么样,这种努力会对人类社会带来许多变化。

6.填入下面横线处最得体的一句是[ ](3分)——的黄果树瀑布宽约三十米,从九十米高的层崖之巅扑下来,喷出如雹急雨,发出轰然巨响。

A.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天下第一瀑B.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把它称为天下第一瀑 C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之它天下第一瀑D.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记录为天下第一瀑7.下列句子重音处理不当的一句是[ ](2分) ·A景泰蓝是多数人喜爱的手工艺品。

山东省高职教育对口招生语文试题

山东省高职教育对口招生语文试题

山东省高职教育对口招生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 .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24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竹篙. (gāo) 创.伤(chuàng) 自恃.(shì) 面面相觑.(qù)B.脊.梁(jī) 押解.(jiè) 贮.藏(chǔ) 相形见绌.(chù)C.怯.弱(qiè) 角.色(jué) 窠.臼(kē) 一丘之貉.(hé)D.结束.(sù) 星宿.(xiù) 缜.密(zhěn) 前合后偃.(yǎn)2 .依次选字组词,正确的一组是肖( ) ( )使 ( )量兴高( )烈大( )小用()笑大方A.象即惦彩才贻 B.像既惦彩材遗C.象既掂采才遗 D.像即掂采材贻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可以用句后括号内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A.尽管..屋外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他还是决定去学校一趟。

(不管)B.他好容易...才从人群里挤了出来,衣服也弄脏了。

(好不容易)C.这个山区雨水充沛,因而..水力资源蕴藏丰富。

(从而)D.在电影院门口,他偶然..遇到了多年不见的老同学。

(偶尔)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小明在父母和老师的关怀下,饱食终日....,生活非常幸福。

B.消防队员面对大火威武不屈....,奋力扑救,终于保住了这座大楼。

C.岸上杨柳青青,湖面浮光掠影....,夏天的大明湖真美啊!D.随着双边贸易的不断发展,两国人民的友谊与日俱增....。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

(记叙)B.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为止。

(说明)C.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议论)D.人类啊,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抒情)2.选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A.引用论证举例论证B.比喻论证比较论证C.引用论证类比论证D.举例论证归纳论证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勘察淡装浓抹诡秘耳濡目染B.蔓延老生常谈遴选彰善惩恶C.暮霭甘之如怡睿智金壁辉煌D.飨客色厉内荏悖逆同仇敌慨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B.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C.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D.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弥乱国粹泊来品入不敷出B.伺候斐声煞风景得鱼忘筌C.日晷陨落挖墙脚纵横捭阖D.萦回撺掇黑黢黢入目三分6.下列句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亚父者,范增也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7.①古诗词中,用“一曲”“一声”“一笛”以抒情写景者很多。

写“一曲”者,如: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刘禹锡《杨柳枝》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欧阳修《玉楼春》②以上这些诗词,有的抒写怀旧之情,有的写饮酒之乐,有的写离愁别绪,作者不云“数曲”而云“一曲”者,也是“动人春色不须多”之意。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膏梁青涩雍容华贵豆寇年华B.缴纳戍边平心而论得鱼忘筌C.桀骜羁旅磨肩接踵励精图治D.袅娜覆盖开城布公呕心沥血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博弈以身作责筵席(yàn) 退避三舍(shè)B.诚恳千岩竟秀绯(fēi)闻提纲挈(xiē)领C.渡假铮铮誓言桎梏(gù) 令人咋(zhà)舌D.平添意气用事恪(kè)守琅(láng)琅上口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①它肯定会是一部心血凝结成的作品,字字都能滴出血和泪来。

②梦中有欢乐,也有痛苦;有亲情也有离别;有成功,也有失落。

③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⑴拟人夸张⑵排比反复⑶比喻⑷通感B.⑴比喻夸张⑵反复拟人⑶对比⑷比喻C.⑴比喻夸张⑵排比反复⑶通感⑷比喻D.⑴拟人夸张⑵反复拟人⑶对比⑷通感4.下列语句描写的角度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B.山如眉黛,小屋恰如眉梢的痣一点。

C.山上有了小屋,好像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我时常听到下面这种议论,觉得非常错异:“是的,在理论上的确不错;_____在实际上又将如何?”仿佛理论_____会话上必须的美丽的辞句,_____绝不是要把它适合实际的!……_____我,_____我懂得了我所思索的事情,我再不能不依了我所了解的情形而做。

2020年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2020年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2020年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2个小题,第1—16题,每小题2分,第17—22题,每小题3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要求的选项选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提 tí提炼提防提纲挈领耳提面命B.塞 sè堵塞边塞闭目塞听敷衍塞责C.解 jiě解决押解浑身解数不求甚解D.差 chā差错误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庸碌锋芒毕露赃物吹毛求疵B.杀戳一泻千里恣睢冥思暇想C.沉湎苦心孤诣驻立顾名思意D.谰语获益非浅急燥声名狼籍3.选出下面语段空白处运用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摆手舞追忆的是土家族先民创业的艰辛,缅怀的是祖先的功绩,展示的是古往今来的生活场景,涵蕴的是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使封闭的山寨了,使沉寂的村落了,使古老的土地了,使天涯的距离了……A.开明喧哗年青比邻B.开通喧闹年少拉近C.开放喧嚣年轻咫尺D.开朗喧嚷青春缩短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不能用后面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项是()A.午饭是单调得要命的素扁豆汤和一磅半几乎..跟煤一样黑的面包。

(简直)B.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删改,然后发表。

(何妨)C.我好容易从...人堆里挤了出来,竹筐子也挤碎了。

(好不容易)D.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保健营养品,实际效果到底..怎么样,人们无法辨别。

(毕竟)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与“水立方”虽出自不同设计师之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文素材。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24分,每小题2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也想返回身来,纵缰驰马,奔腾于广袤无①垠.(yín)的②塞.(sāi)外草原之上,③逶.(wěi)迤翻腾的幽④燕.(yān)群山之间,然后随着那蜿蜒南去的老龙头,纵身跳进那碧波万⑤顷.(qǐnɡ)的渤海老洋里,去一洗那炎夏⑥溽.(rù)暑的汗水,关山万里的风尘……A.①③④⑥B.①④⑤⑥C.①②③⑤D.②④⑤⑥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您的棋艺实在高明,我只有甘败下风。

B.联合国维和部队进住后,这一地区箭拔弩张的局面才得以缓和。

C.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贸然下结论,这种结论很难站得住脚。

D.按装工人下午就到,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华佗了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剂,它可在做手术时减轻病人的痛苦。

②近年来,我国水电建设取得骄人业绩,正在兴建的发电工程规模空前。

③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关键看他知识储备量的多少。

储备量大的人水平不一定很高,能力不一定很强,甚至写不出得体的文章,能写出一手好文章的人储备量一定不小,这是毫无疑问的。

A.配制水利因为所以B.配制水力虽然但C.配置水利虽然但D.配置水力因为所以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儿的书真全,什么诗歌啊,小说啊,报告文学啊,全有!B.中国每年人均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C.记者一走进售票处,马上就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D.他们帮助农民打井、收麦、积肥、修建礼堂……等。

5.下列句子中成语的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法律考试中,有些同学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基本概念素昧平生....。

B.当今中国人的服装款式,亦步亦趋....地紧跟世界发展潮流,令人赞赏。

C.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所以看云识天气,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

D.张明要被单位辞退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议论纷纷。

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是能否防治腐败的关键。

B.他的画作色调和谐,风格清新,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C.李经理同意挪用备用金要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D.在奥运会上,许多运动员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前所未有的新记录。

7.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敬请您担任我们的课外辅导员,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您的文章的确有不少错误,我给斧正了一些。

C.蒙您帮忙,深表感激,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去致谢。

D.您的礼物我收到了,真是“礼轻情义重”啊!8.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可以记得牢,成为自己的东西。

②多读多抄,这二“多”是必须保证的。

③有的书必须多读,特别是一些范文最好能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

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⑤除了多读以外,还要多抄,把重点的、关键的词语抄下来时时翻阅。

A.②③⑤①④B.④③⑤②①C.③⑤①②④D.④③⑤①②9.对下列句子中重音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我居然..进入了当时最高的学府——辅仁大学中文系。

(强调有能力)B.冰冻灾害持续二十多天....,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

(强调损失的程度)C.我和王明一起去过..青岛。

(强调并不陌生)D.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强调不谙世事)10.下列应用文的结束语与相关文种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上报告如无不妥,建议批转有关单位研究执行(呈报性报告)B.是否妥当,请批示(请示)C.如蒙录用,请赐回信(求职信)D.谨向您致以衷心的慰问(慰问信)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黍离》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将忧愤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B.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元和十年”,是以帝王年号纪年;“戊戌变法”中的“戊戌”,则是以天干地支纪年。

C.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汉书》、班固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D.《选择与安排》的作者朱光潜与《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方苞都是安徽桐城人。

1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A.第一、二句是说,随着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但总摆脱不了离别之情。

B.第三句是说,这曲子一直牵动着征戍者的情思。

“听不尽”,是怨?是叹?意味深长。

C.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清冷的月光照在绵亘起伏的长城上,意境寥廓而悲凉。

D.这首诗采用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前三句写景,层层深入,为末句抒情蓄势。

二、(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一)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凌乱。

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

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在空间转移的持续,但是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所以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成为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

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

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③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

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

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

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13.下列对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一问题”和“持续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问题”指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的问题。

B.“持续性”可以是时间的持续,或者空间转移的持续。

C.“这一问题”指艺术创作中只有变化而无重复的问题。

D.“持续性”可以是同时表现为时间和空间转移上的持续。

14.作者以《鳟鱼》为例,说明的观点是A.音乐中的主题持续贯串全曲,极其朴素明朗。

B.一首持续的乐曲总有重复的乐句、乐段,作者通过这些重复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C.音乐的变奏“万变不离其宗”——主题。

D.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

15.下列不能体现“重复与变化相统一”这一艺术规律的一项是A.宋朝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B.商业区悬挂众多的某个知名品牌的广告宣传画C.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D.芭蕾舞剧《天鹅湖》(二)①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近日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题为《为什么要探索太空》的演讲时说,在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原始生命,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太空探索时代。

②全身瘫痪的霍金蜷缩在轮椅中,通过语音合成器向在场的聆听者传递自己的太空畅想。

这位身体无力却思想飞扬的科学大师说,如果外星生命有足够智慧,以至于能向太空中发送信号,那么他们肯定也聪明到了可以制造破坏性核武器的地步了。

他本人倾向于这样一种假设——宇宙间的原始生命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智能生命却相当罕见。

③霍金还表示,应加大太空投入,以迎来一个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宇宙大发现”时代。

霍金说:“现在的情况.....有点像1492年之前的欧洲,人们也许会认为让哥伦布去航海纯粹是浪费钱。

但新大陆的发现却让世界得到了根本改变。

”④霍金大胆预言,假如人类的历程再走100万年,“人类的足迹必将进入那些从未涉足过的宇宙空间”。

⑤霍金说,“宇宙大发现”将带来比发现新大陆的“地理大发现”更巨大的影响,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

他认为,人类将在30年内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以开展长期的宇宙探索活动;在200年至500年内,人类将发明新的推进系统,让在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开展载人探索变得可能。

16.霍金认为“宇宙大发现”的意义是A.让世界得到根本改变。

B.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作用完全可以画等号。

C.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

D.让人类的足迹进入那些从未涉足过的宇宙空间。

17.第③段中“现在的情况”指的是A.1492年之前,欧洲科学技术非常落后。

B.人们看到了新大陆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

C.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宇宙大发现”时代。

D.在太空探索上投入不足,但太空探索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18.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霍金认为,如果人类再过100万年,就一定会进入那些还没到过的宇宙空间。

B.霍金预言,为了开展长期的宇宙探索活动,人类30年内将会在月球上建立基地。

C.宇宙间确实存在原始生命,但是智能生命相当罕见。

D.霍金演讲的目的是让我们认识到探索太空对人类未来的巨大影响,进而增加太空投入,以迎来“宇宙大发现”时代。

三、(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①,民人给②,官无留事③,东方以宁。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封之万家。

召阿④大夫语曰:“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

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

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

卫取薛陵,子弗知。

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

”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

……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

齐国大治。

(节选自《史记》)【注释】①辟:开辟,开垦。

②给:富足。

③留事:积压的事情。

④阿:东阿邑。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王语.暴以好乐B.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C.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吾尝.终日而思矣D.齐国大治.故治.国无法则乱20.下列各句中,与“自子之居即墨也”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B.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C.善刀而藏之.D.久之.,闻左公被炮烙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毁言日至”中的“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项伯杀人,臣活.之2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诋毁即墨大夫的话每天都有,但是东方安宁,所以齐威王依然“封之万家”。

B.齐威王把阿大夫和身边为阿大夫说好话的人都处以烹刑。

C.齐国大治的原因是齐威王了解实情,对官吏赏罚分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