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水、无机盐代谢与酸碱平衡
第十二章 水盐代谢、酸碱平衡

(三)肾脏的调节作用
1 肾脏对血浆中碳酸氢钠浓度的调节
碳酸氢盐的重吸收需H+和碳酸酐酶 (Carbonic Anhydrase)
碳酸酐酶的作用 H2CO3 → CO2 + H2O H+——Na+交换
2 肾小管的泌氨作用(排出强酸 H+ )
NH3 + H+ →NH4+ 三种调节协同作用,共同精确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摄入(ml)
排出(ml)
饮水 1000~1300 尿量 1000~1500
食物水 700~900 皮肤蒸发
500
代谢水
300 呼吸蒸发
350
粪便水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合计 2000~2500
2000~2500
加压抗利尿激素作用机理
醛固酮作用机理
醛固酮aldosterone C21H28O5。 11β ,21-二羟-3,20-二氧-4-孕烯-18-醛。
NaPr Hpr
红细胞内
K2HPO4 KH2PO4 KHCO3
H2CO3 KHb(O2) HHb(O2)
缓冲作用的原理
pH = pKa + lg[盐]/[酸]
pH = pKa + lg[HCO3-]/[H2CO3] = 6.1 + lg20/1 = 6.1 + 1.3 = 7.4
H+ + HCO3- → H2CO3 OH- + H2CO3 → HCO3- + H2O H2CO3 → H+ + HCO3-
饮水、饲料中的水和代谢水
1g脂肪氧化产生 10. 7ml水 骆驼
1g糖
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

2024/1/27
31
5. 钙磷代谢调节
• 活性维生素D——1,25-(OH)2-Vit D • 甲状旁腺素(PTH) • 降钙素(CT)
影响
• 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 钙、磷在骨组织和体液之间的平衡
• 肾脏对钙、磷的吸收和排泄
2024/1/27
32
(1) 活性Vit D 的调节作用
1,25-(OH)2- Vit D
清蛋白合成 激素灭活作用
脱水* 体内水和钠缺失,
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 高渗性脱水
• 低渗性脱水
• 等渗性脱水
2024/1/27
42
(一) 高渗性脱水(缺水性脱水)
1. 原因 进水不足
不能饮水:昏迷、食道梗阻、极度虚弱等 水源断绝: 战时缺水、沙漠迷路、大地震等)
失水过多
高热大汗 使用大量脱水性利尿剂 垂体性或肾性尿崩症
2. 摄入
植物性食物 —— 蔬菜、水果等,
一般饮食即可满足生理需要。
3. 排泄
皮肤 —— (显性汗,少量)
肠道 —— (粪便,10%)
肾脏 —— (尿,80%90%)
肾排钾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2024/1/27
21
4. 物质代谢对K+分布的影响
(1) 糖和蛋白质的影响
糖原 蛋白质
2024/1/27
30
血钙与血磷的关系
血钙与血磷两者浓度积(Ksp)为一个常数 [Ca] X [P] = 2.5 3.5
[Ca]、[P] [Ca]、[P]
两者浓度积始终在 2.5 3.5之间
[Ca] X [P] > 3.5: 钙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中→ 利于成骨作用
生物化学课件下载-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ppt)PPT课件

细胞间液 细胞内液
mEq/L水 mEq/L水
147
15
4
150
2.5
2
2.0
27
155.5
194
30
10
114
1
2
100
1
20
7.5
1
63
155.5
194
13
从表格可看出:电解质的含量和分布特点
1. 溶液呈电中性 2. 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分布差异大 3. 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等
细胞内液 外液
K+ Na+ HPO42- Cl-
OH H
心肌细胞应激 性 NKaCMag22O HH
[K+]↑——抑制心肌兴奋性,严重时心跳停止在舒张期
[K+]↓——心率紊乱,使心跳停止于收缩期
[Na+][Ca2+]↑——拮抗K+对心肌的作用
2020年10月2日
9
4、维持酶活性 K+——糖原合成酶激活剂 Mg2+——磷酸化酶激活剂 Cl-——唾液淀粉酶激活剂 Cu2+——唾液淀粉酶抑制剂
肺呼出 皮肤蒸发 粪便排出 肾脏排泄 总量
350 500 150 1500 2500
•每天最低排尿量:500ml/天(将代谢废物排除体外的最低水量) •每天最低需水量:1500ml/天(最低尿量、肺、皮肤、粪便)
2020年10月2日
16
一、水的代谢——体液的交换
1、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的交换 • 交换部位:毛细血管 • 蛋白质不能自由通透毛细血管壁,其它小分子、离子
渗透压↓→水肿
2020年10月2日
19
2、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交换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培训课件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35
2.血液缓冲体系的作用
(1)对固定酸的缓冲作用
HA + NaHCO3
固定酸
缓冲固定酸的主要成分
NaA+ H2CO3
生成的H2CO3去路
H2CO3 H2CO3 +NaPr
H2O +CO2↑ NaHCO3 +H- Pr (Pr代表蛋白)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36
(2)对碱的缓冲作用
或排出,缓冲潜力大。 ③缓冲作用的局限性: 只能减少[H+]变化的幅度,不能够从
根本上解决体内酸或碱偏多偏少的问题。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39
(二)肺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 肺主要以呼出CO2来调节血液中H2CO3浓度, •维持 [NaHCO3]/[H2CO3]等于20/1, 保持pH=7.4。
•血液中[H2CO3]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14
二、无机盐代谢 (一)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1.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2.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神经肌肉兴奋性∝
[Na+] + [K+] [Ca2+] + [Mg2+] + [H+]
[Na+] + [Ca2+]
心肌兴奋性兴奋性∝
[K+] + [Mg2+] + [H+]
3.构成组织细胞成分
20 = 6.1 + lg
= 6.1+1.3 = 7.4
[H2CO3]
1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血浆中NaHCO3的浓度约为 24mmol/L, H2CO3的浓度约为1.2mmol/L, 两者比值 为24/1.2=20/1。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代谢 ppt课件

细胞内液 血 组织
液
血浆 组织液 ppt课件细胞内液
26
2) 尿量尿钠均减少
血容
容量感
ADH和
钠水重
尿量↓
量↓
受器
ALD↑ 吸收↑ 尿钠↓
ppt课件
27
注意:
17
4)脱水征
脱水时,由于组织间液明
显减少,机体出现皮肤弹
性明显降低、粘膜干燥、
眼窝和婴儿囟门凹陷等体
征,称为脱水征。
血浆量↓
血液浓缩
血浆胶渗 压↑流体
静压↓
皮肤弹性丧失 眼窝和婴儿囟门凹陷
ppt课件
组织间液进 入血管↑
组织间液 减少明显
18
5)尿的变化——尿量
尿量早期不减少,严重脱水时可引起少尿。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3、运输作用
↓ 尿钠减少
ppt课件
22
4)细胞脱水
细胞外液高渗 水向细胞外转移
细胞内液明显减少
因细胞脱水引 起的体温升高 称为脱水热
脱水热
细胞脱水 脑细胞脱水
CNS功能障碍,脑出血
嗜睡、肌肉抽
搐、昏迷,甚
至死亡
ppt课件
23
脱水热: 不是发热
汗腺细胞脱水→ 汗液分泌↓→散热↓ 血容量↓→皮肤血流↓→散热↓ 脑细胞脱水→体温调节障碍
功能、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
分类: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ppt课件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代谢 ppt课件

ppt课件
9
(二)水的排出
1、肾脏排出(主要途径); 正常成年人每天排出尿量约1500ml. 正常成人每天500ml为最低尿量,少于500ml为少尿,
少于100ml为无尿。 2、经皮肤排出(显性出汗和非显性出汗); 正常成年人每天皮肤排水约500ml. 3、经消化道排出; 正常成年人每天随粪便排出约150ml 4、经肺排出 正常成年人每天由呼吸蒸发排水约350ml
(1)口渴不明显
早期: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 晚期:血容量降低刺激渴感中枢
引起口渴
ppt课件
15
2)细胞水肿
细胞外液渗透压↓
↓
水分向细胞内移动
↓
细胞内液量↑
↓
细胞水肿
ppt课件
16
3)休克
细胞外液渗透压↓
↓
水分向细胞内移动
↓
细胞外液量↓→血容量↓→循环衰竭(休克)
↓
↘组织间液量↓→脱水征
ppt课件
ppt课件
24
3、等渗性脱水
(1)特征:水与盐约成等渗比例丢失,血浆渗透压 的改变在正常范围内,血清钠的浓度为135--145mmol/L,血浆渗透压为280---310mmol/L,伴 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脱水。
ppt课件
25
( 2 ).对机体的影响
1) 细胞外液↓细胞内液量变化不大。 休克、脱水征介于低渗与高渗之间
ppt课件
30
2、主要特点
细胞内、外液容量增多 血清钠浓度 <130 mmol/L 血浆渗透压 <280 mmol/L
ppt课件
31
(3)对机体的影响:
轻度或慢性水中毒:症状不明显,常用乏力、 头晕、嗜睡、记忆力减退、恶心、呕吐和 肌肉痉挛,有时有唾液、泪液过得
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88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动物生化---水、无机盐与酸碱平衡

1.维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离子是A.H+B.K+C.Na+D.Mg2+E.Ca2+[答案]C[考点]体液渗透压。
[解题分析]晶体渗透压是体液中小分子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
晶体物质多为电解质,电离后其质点数较多,故渗透压作用也大。
在细胞外液晶体物质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Na+,阴离子则以Cl-和HCO3-为主要成分。
因此,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Na+。
故选答案C。
2.影响水在细胞内、外扩散的主要因素是A.缓冲力B.扩散力C.静水压D.晶体渗透压E.胶体渗透压[答案]D[考点]体液渗透压。
[解题分析]体液中小分子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由蛋白质等大分子胶态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水在细胞内、外的流通主要是受无机盐产生的晶体渗透压的影响。
故选答案D。
1.下列不属于水的生理功能的是(D)A.运输物质B.参与化学反应C.调节体温D.维持组织正常兴奋性E.维持渗透压2.组成细胞内液的主要阴离子是(C)A.HCO3-B.Cl-C.HPO24-D.PO34-E.蛋白质3.细胞间液与血浆的主要差异是(E)A.Na+含量B.K+含量C.HCO3-含量D.有机酸含量E.蛋白质含量4.有效胶体渗透压是指(E)A.细胞间液胶体渗透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血浆小分子物质引起的渗透压D.细胞间液小分子物质引起的渗透压E.血浆胶体渗透压与细胞间液胶体渗透压之差B1型题(5~7题共用备选答案)A.肝B.小肠C.肾D.骨骼E.脾5.将维生素D3转化为25OHD3的器官是(A)6.排出磷的主要器官是(C)7.钙磷分布最多的器官是(D)(8~10题共用备选答案)A.盐皮质激素B.Ca2+C.糖皮质激素D.甲状腺素E.甲状旁腺素8.与水盐代谢有关的是(A)9.与钙沉积和动员有关的是(E)10.可以作为第二信使的是(B)(11~13题共用备选答案)A.血浆Na+>150mmol/LB.血浆Na+为130~150mmol/LC.血浆Na+<150mmol/LD.血浆Cl-+HCO3->160mmol/LE.血浆Cl-+HCO3-<120mmol/L11.高渗性脱水(A)12.低渗性脱水(E)13.等渗性脱水(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无机盐代谢
(二)吸收与排泄 2.排泄
正常成人每日排泄的钙约80%经肠道排出,约20%经肾脏 排出。肠道排出的钙主要为食物未吸收的钙和消化液中的钙。 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能力受到甲状旁腺素的调控。当血钙浓度 降低时,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尿钙接近于零。当血钙浓 度升高时,则重吸收下降。 正常成人每日排泄的磷约60%~80%由肾脏排出,约 20%~40%随粪便排出。所以,当肾功能衰竭时可引起高血磷。 当血磷浓度降低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增强;当血磷浓度增 加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降低。 正常成人每日排泄的镁约60%~70%随粪便排出,其余 随尿液排出。从肾小管滤过的镁多被重吸收。
第四节 酸碱平衡
内容 提要
一.体内酸 碱物质来 源
二. 酸 碱平衡 的调节
三.酸碱 平衡的主 要生化 指标
第四节 酸碱平衡
一、体内酸碱物质来源 (一)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
1.挥发性酸 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的终产物 为CO2 和H2O,CO2能与H2O生成H2CO3,在肺部,H2CO3 重新分解为CO2而呼出,称为挥发性酸。 2.固定酸 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还产生酸性物质(如乳酸、 丙酮酸等有机酸以及磷酸、硫酸等无机酸)通过肾随尿排出, 称为固定酸,也称非挥发性酸。体内的酸性物质主要来自于 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称为成酸性食物。 3.药物 某些药物如氯化铵( NH4Cl)、阿司匹林也可在 体内产生酸。
第四节 酸碱平衡
一、体内酸碱物质来源 (一)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
1.食物中的碱 体内碱性物质主要来自于水果和蔬菜,称 为成碱性食物,其中含丰富的有机酸盐,有机酸根可与H+结 合生成有机酸,进而生成CO2 和H2O排出体外,消耗体内的 H+ 。有机酸盐中的金属离子,如K+ 、Na+与HCO3-结合生 成KHCO3或NaHCO3,使体内碱性物质含量增加。 2.机体代谢产生的碱 代谢产生的碱量少,如氨基酸脱氨 基作用产生的氨,脱羧基作用产生的胺等。 3.药物 某些药物如小苏打(NaHCO3)、氢氧化铝等。
第三节 水与无机盐代谢的调节
二、激素的调节
(一)抗利尿激素(ADH) ADH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当 血浆渗透压升高时,ADH分泌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机体的水分得到保留,尿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恢复正常。反之, 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ADH分泌减少,水的重吸收降低,尿量增 加,使血浆渗透压恢复正常。精神紧张、疼痛等因素会引起抗利 尿激素分泌增加,出现少尿。 (二)醛固酮 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K+与Na+进行交换, 以达到保Na+排H+、排K+的作用。通过醛固酮保留体内的 Na+, 增加水的重吸收。当血Na+浓度下降或血K+浓度升高时,醛固酮 分泌增加,尿液中排Na+减少;反之,醛固酮分泌减少,尿液中 排Na+增加。
第二节 无机盐代谢
二、钠、钾、氯的代谢 (一)含量与分布
成人每天需要氯化钠约 4.5 ~ 9.0g ,主要来自食盐。体内约 40% 的钠分布于骨骼,50% 的钠分布在细胞外液,10% 的钠 分布在细胞内液。氯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正常成人血清中钠 浓度为135~145mmol/L。血清中氯浓度为98~106mmol/L。成 人每天需钾约2.5g,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及肉类。约70%的钾储 存于肌细胞中。正常成人血清中钾浓度为3.5~5.5mmol/L。
表12-2 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
第二节 无机盐代谢
(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1.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 K+,HPO42-的功能是维持细胞内液晶体渗透压;Na+、 Cl-的功能是维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
2.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Na+、Cl-、K+和HPO42-是体液中各种缓冲对的主要成分, 对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水与无机盐代谢的调节
内容 提要
一、神 经调节
二、激素 的调节
第三节 水与无机盐代谢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渴觉中枢位于丘脑下部的一个特定区域。中枢神经系 统通过对体液渗透压的变化,将感受传递给渴觉中枢。
当机体缺水时,体液渗透压升高,渴觉中枢产生口渴的 生理反应,使机体摄入一定量的水;反之,若机体大量饮水, 体液渗透压降低,渴感则被抑制。
第一节 水的代谢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
(二)水的排出
1.肾排出 尿是机体排出水分最主要的途径。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约 排出尿量1000~2000ml,平均1500ml。尿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 用于排泄代谢产物,每日最少约500ml;另一部分是排出体内多 余的水。 2.皮肤蒸发 成人每日通过皮肤、黏膜排出的水量约500ml 。 3.呼吸蒸发 肺呼吸进行气体交换时,每天以水蒸气的形式排出约350ml。 4.粪便排出 正常成人每日随粪便排出的水量约150ml。
生物化学基础
艾旭光制作
第十二章 水、无机盐代谢 与酸碱平衡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王达菲制作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水、无机盐代谢与酸碱平衡
水的代谢
第的调节 酸碱平衡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学 习 目 标
1.掌握水平衡,钠、氯、钾的代谢,体内 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
第一节 水的代谢
表12-1 正常成人每日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
水的摄入途径 饮水 食物水 代谢水 摄入量(ml) 1200 1000 300 水的排出途径 肾排出 皮肤蒸发 呼吸蒸发 粪便排出 共计 2500 共计 排出量(ml) 1500 500 350 150 2500
第二节 无机盐代谢
内容 提要
第二节 无机盐代谢
(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4.维持或影响酶的活性 有些无机盐尤其是金属离子是酶的辅助因子或组成成分, 如磷酸激酶需要Mg2+。有些是酶的激活剂或抑制剂,如Cl-是淀 粉酶的激活剂,Na+是丙酮酸激酶的抑制剂。有些金属离子直 接参与体内的物质代谢,如K+参与糖原的代谢。
5.构成牙齿、骨髓及其他组织 骨中无机盐占骨干重的65% ~70%。
2.熟悉水的生理功能,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钙、磷代谢,酸碱平衡的调节。
3.了解酸碱平衡的主要生化指标。
第一节 水的代谢
内容 提要
一.水的含 量与分布
二. 水 的生理 功能
三.水的 摄入与 排出
第一节 水的代谢
一、水的含量与分布
正常成人体液含量约占体重的60%左右,细胞内液约占体重 的4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20%。细胞外液中,血浆约占体 重的5%,细胞间液约占体重的15%。体液含量受年龄、性别、 体型等因素的影响。
一.无机盐的 含量、分布 及生理功能
二.钠、 钾、氯 的代谢
三.钙、 镁、磷的 代谢
第二节 无机盐代谢
一、无机盐的含量与分布及生理功能
(一)无机盐的含量和分布
无机盐在体液中电离成正离子和负离子。体液中主要的 电解质是Na+ 、K+ 、Ca2+、Mg2+ 、Cl-、HCO3- 等。体液 中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总量相等,呈电中性。 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细胞内液中主要阳离 子K+ ,主要阴离子HPO42- 和蛋白质阴离子。细胞外液中主 要阳离子Na+,主要阴离子Cl- 和HCO3-。细胞内液电解质的 总量高于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蛋白质含量较高;血浆与细胞间液电解质含量 相近,但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这在组织液循环过程中对水 的转移和血容量的维持非常重要。
(三)润滑作用
水是良好的润滑剂,能减少磨擦。例如唾液有利于吞咽; 关节液有利于关节的活动。
(四)赋形作用
结合水参与维持组织器官的形态、弹性及硬度,维持组 织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一节 水的代谢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 (一)水的摄入
1.饮水 成人每天饮水量约1200ml,随体内自身需要和气候等环境 的不同,变化幅度较大。 2.食物水 成人每日从食物中得到的水量变化不大,约1000ml。 3.代谢水 代谢水是由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经 过氧化生成的水。成人每日体内生成的代谢水约为300ml,量 比较稳定。
钠、氯主要由肾排出,少量汗液排出。肾对血钠的调 节能力很强,其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钠如果摄入过量,易引起高血压、肥胖及动脉硬化等疾病。 钠的排出常伴随有氯的排出。 钾主要由肾排出,少量经肠道由粪便排出,其特点是: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所以长期不能进食的患者 要监测其血钾含量,以确定是否需要补钾。 临床上,如果肾功能基本正常,尽量选择口服补钾。如 果选择静脉注射补钾,要坚持输入的K+不宜过浓、不宜过多、 不宜过快、不宜过早,见尿补钾的原则,以避免引起暂时性 高血钾。
(二)吸收与排泄
1.吸收 Na+和Cl- 来自于食盐,其摄入量因个人饮食习惯、食物性质、 生活情况等的不同有很大差别。 Na+、K+和Cl-主要在消化道吸 收。Na+和Cl-极易被吸收,一般不会出现钠和氯的缺乏。蔬菜、 水果、谷类、肉类等食物中钾的含量丰富,一般不会缺乏。
第二节 无机盐代谢
(二)吸收与排泄 2.排泄
二、水的生理功能 (一)参与和促进体内的物质代谢
水是良好的溶剂,能使各种营养物、代谢物溶解,随血液 循环或淋巴运送至各组织细胞,有利于体内代谢反应的进行, 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或代谢废物的排出。水还直接参于多种 化学反应。
第一节 水的代谢
二、水的生理功能 (二)调节体温
因为水的比热大,蒸发热大,流动性也大,所以水是良好 的体温调节剂。即使内外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体温也不会随 之发生明显变化。
第二节 无机盐代谢
三、钠、钾、氯的代谢 (一)含量与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