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总结
水、电解质的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前言1、本课题是一个现代基础医学的重要课程,复杂而又多见,是总论的重点和难点,对其研究尚处于细胞外液阶段。
2、水电酸碱失衡属某原发病的并发症,失调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失调多以丢失为前题。
3、水、电、酸碱、热卡之间的失调是相互影响的。
4、人体有着先进的“自控系统”,在治疗过程中忌生搬硬套计算公式。
第一节概述一、体液的组成:(一)、量的构成:体液的主要成份是水和电解质。
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量随性别、年龄、肥瘦而异。
具体含量见下表。
细胞内液功能性细胞外液*体液(40%)组织间液(13-14%)男占体重60% 细胞外液 (15%) 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女占50%) (20%) 血浆(1-2%)(新生儿占80%) (5%)* 能迅速地和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取得平衡,在维持水电平衡上有着很大作用的组织间液称为功能性细胞外液。
**能缓慢地和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取得平衡,虽也有着各自生理功能,但维持体液平衡作用甚小的组织间液称非功能性细胞外液。
包括结缔组织水和所谓的透细胞水....的脑脊液、关节液、消化液等。
透细胞水:由细胞的转送、分泌活动所形成。
其成分与血浆不同,在产生或丢失量显著者增多时,也可引起不同类型的体液平衡失调。
如霍乱。
(二)、离子分布细胞内、外液主要阴阳离子分布图表:细胞外液细胞内液阳离子 Ma+(142mmol/L) K+(150mmol/L)Mg++(20mmol/L)阴离子 Cl-(103mmol/L) HPO4-HCO3-(24mmol/L ) Pro- Pro-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相等,为290-310mmol/L二、体液平衡的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主要调节器官-肾(一)渗透压的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发生作用以便维持渗透压平衡。
反应灵敏(只要改变2%)下丘脑水细胞外液垂体后叶→产生口渴→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分→→↑丧渗透压↑抗利尿→ADH↑→肾远曲小管尿量减少失激素系统集合管水分→保留水分吸收↑(二)容量的调节:主要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生作用以便维持血容量的稳定。
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PPT课件(共84张PPT)

磷酸—— 参与核苷酸和核酸的合成
2022/8/19
8
第二节 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一、人体水的含量与分布
细胞内液〔40%〕
体液〔60%〕
血浆〔5%〕
细胞外液
细胞间液〔15%〕
* 体液含量随性别、年龄、胖瘦、疾病的不同而异
2022/8/19
9
二、体液电解质的含量与分布特点
电解质
(结合钙)
〔溶解状态〕
2〕影响钙磷吸收的因素
① 活性Vit.D
钙磷吸收
② 增加肠液酸度的物质(胃酸、乳酸、aa等〕
碱性磷酸盐、草酸盐、植酸盐等
与钙形成难溶性钙盐 钙吸收
钙排泄:主要通过肠道〔约80%〕
磷排泄:主要通过肾脏〔约70%〕
主动转运 吸收入血
钙吸收
3〕
2022/8/19
29
4. 血钙与血磷
组只织要。 使[NaHCO3]与[H心 2CO3]的肌 浓度比细 维持20/胞 1,血液应 PH值不激 变 ; N 性 Ka
Ca 2 OH Mg 2 H
〔二〕 碱性物质的来源
通过NH4+-Na+交换,可将管腔液中强酸盐的Na+换回,以重新生成NaHCO3,并使强酸根以铵盐形式排出体外,从而防止形成强酸而损害
[Ca]、[P] [Ca]、[P]
两者浓度积始终在 2.5 3.5之间
[Ca] X [P] > 3.5: 钙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中→ 利于成骨作用
[Ca] X [P] < 2.5: 影响骨组织钙化及成骨作用 → 甚至骨盐溶解→佝偻病或骨软化症 〔骨质疏松〕
2022/8/19
31
动物病理学 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8.2.1)--水肿

心 性 水 肿
右 心 衰 → 全身性水肿→ 心 性 水 肿
( 左心衰→肺水肿 )
常发生于四肢、胸腹下部、肉垂、阴囊等处 。
特点 : 因重力作用先发于下垂部 位
机制
右心功能
心输出量
↓
↓
V 淤血、 V 压
肾血流量
↑
Cap 内压 ↑
胃肠肝淤血
↓ GFR↓
醛固酮 、 ADH ↑
蛋白吸收合成 ↓
肾小管重吸收 ↑
球 - 管失平衡
肾小球滤过率下 降
广泛的肾小球病变
(急性—内皮肿胀;慢性—肾小球纤维化)
有效循环血量↓
( 出血、休克、心力衰竭)
肾小球滤过率 (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急性肾小球肾炎
滤过面积
心衰、休克
肺水肿
5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炎 性 水 肿 稀 释 毒 素 细 胞 营 养 障 碍 器 官 功 能 障 碍
眼脸水肿
肠系膜水肿
结肠系膜显著水肿 , 大肠急性卡他性出血性 炎
胃外观肿胀,浆膜血管充血
胃大弯粘膜和胃壁水肿,肌层与粘膜分 离,其间充满稀薄水肿液
猪水肿病组织学脑水肿,脑神经细胞固 缩
血浆胶渗压
钠水潴留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肿
肝 性 水 肿
严重肝脏疾病 肝功能不全
肝静脉回流受阻 →
低蛋白质血症
钠、水潴留
门静脉高压
特点 : 腹水生成增多
腹腔内积水
肾性水肿
肾功能不全:眼睑、腹部皮下、
公畜阴囊等处表现明显。 特点 : 首先发生于组织结构疏松部 位
兽医病理学-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障碍PPT课件

13
2020年10月2日
第二节 脱 水dehydration
概念:
机体由于水的摄入不足或丧失过多,而使体液 容量明显减少的现象,称为脱水 (dehydration)。
分类:
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三种类 型。
14
2020年10月2日
一、
(一)概念 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或单纯性脱
碳 酸 氢 盐 - 碳 酸 缓 冲 系 统 ( BHCO3 - H2CO3):细胞外液
20
2020年10月2日
(二)低渗性脱水病理特点
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容量及组织间液减少, 血液浓稠,细胞内水肿。
临床上患畜无口渴感,尿量较多,尿比重降低。
21
2020年10月2日
(三)
1.补液不当
2.丢钠过多
22
2020年10月2日
(四)低渗性脱水发生机理
23
2020年10月2日
(五)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
水(simpledehydration),是指以水分丧 失为主而盐类丧失较少的一种脱水。
15
2020年10月2日
(二)高渗性脱水病理特点
血浆渗透压升高,血液浓稠,细胞因脱水而皱 缩。
在临床上患畜出现口渴、尿少和尿的比重增高 等症状。
16
2020年10月2日
(三)
1.饮水不足:
咽喉疾病 破伤风 食道阻塞 沙漠地区
水肿液在皮下结缔组织间蓄积,俗称浮肿 (anasarca)。
根据水肿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心性水肿、肝性水肿、 肾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炎性水肿、淋性水 肿等,有些原因不明的水肿又称为特发性水肿。
3
2020年10月2日
二、
病理笔记--第五章:水盐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

第五章:水盐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一水和电解质正常代谢1、体液水:含量:(占体重60-70%)分布:(细胞内40%、外液20%(血浆5%)来源:饮水、食物、代谢去路:代谢、出汗、排尿、呼吸等生理功能:调节体温、润滑、促进代谢、构成器官组织的坚实度。
一、水和电解质正常代谢--水和电解质代谢的调节:(1)ADH的调节: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醛固酮的调节:肾小管重吸收钠。
二、水肿概念: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组织液在体腔内蓄积过多称为积水。
组织液在皮下组织内蓄积增多称浮肿。
细胞内液增多称为“细胞水肿”。
三、水肿分类(1)按原因:心性、肝性、肾性、炎性水肿、淤血性、淋巴性(2)按部位:皮下水肿、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3)按范围:局部性水肿、全身性水肿漏出液:蛋白质密度1.012Kg/L以下,液体淡黄色透明。
渗出液:蛋白质密度1.020Kg/L以上,液体浑浊,混有絮状物(炎性渗出液)。
四、水肿的发生原因和机理1.影响组织液生成回流的基本因素毛细血管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胶体渗透压、组织静水压、淋巴回流(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组织液生成多于回流1.毛细血管内压增高:如淤血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营养不良、肝病、肾病3.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缺氧、炎症等4.组织渗透压升高5.淋巴回流受阻(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1.肾小球滤过率降低:(1)广泛的肾小球病变:肾炎(2)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衰2.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多: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分泌增多:心衰,肝硬变五、常见水肿类型及机理(一)、心性水肿:心机能不全左心衰竭—肺水肿右心衰竭—全身性水肿病变:身体下垂部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丰富部位明显(二)、肾性水肿--肾脏疾病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②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病变:眼睑、阴囊、腹部皮下等组织疏松部位明显水肿。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ADH)又称精氨酸加压素(AVP),是由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由在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所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被运送到神经垂体而释放。
水盐平衡资料

水盐平衡水盐平衡是人体内维持稳定状态的重要机制之一,涉及到人体内水分和盐分的调节及平衡。
人体中约60%的重量是水,而水对于生命至关重要。
水不仅是细胞的主要成分,还在维持身体温度、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同时,盐分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之一。
水的重要性水在人体内的作用多种多样。
首先,水是细胞的组成部分,保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也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发生时的溶剂。
其次,水还可以通过蒸发和散热来帮助调节体温,保持身体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此外,水还能够帮助输送养分和代谢废物,维持身体内部的稳定环境。
盐的作用盐,即氯化钠,是人体内必需的电解质之一。
盐对于神经系统和肌肉功能至关重要,同时在维持血液的正常浓度和渗透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盐还是酸碱平衡的调节者,参与酸碱平衡的维持。
适量的盐可以维持身体内水的平衡,保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
水盐平衡的调节人体通过多种机制来维持水盐平衡。
其中,肾脏是最主要的调节器官之一。
肾脏调节尿液的产生和排泄,从而维持体液的稳定。
此外,神经内分泌系统也参与到了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激素如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等在调节体液平衡中发挥作用。
水盐失衡的影响如果水盐平衡失调,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水过多可能导致水中毒,而水过少则会导致脱水等情况。
盐分摄入过多或过少也可能引起高血压、水肿等疾病。
如何维持水盐平衡为了保持良好的水盐平衡,我们需要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
首先,保持适当的饮水量,根据个人体重和活动量来确定每日的饮水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其次,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水盐失衡的情况。
综上所述,水盐平衡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适当的饮食、饮水和运动等方式,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内水分和盐分的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定期体检和保持生活规律也是维持水盐平衡的重要手段。
只有保持良好的水盐平衡,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
人体内水的平衡与盐的代谢

人体内水的平衡与盐的代谢水是构成人体绝大部分组成的物质之一,它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体内水的平衡和盐的代谢是相互关联的过程,对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人体内水的平衡和盐的代谢进行探讨,以及维持水盐平衡的机制。
一、人体内水的平衡人体内水的平衡指的是水分的摄入和排出之间的平衡状态。
水的摄入方式多样,包括饮水、食物中的水分以及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水分等。
而水的排出主要通过尿液、汗液、呼吸以及粪便等途径实现。
1.1 摄水水是生命必需的物质,具有多种功能,如溶解、运输、代谢等。
人体对水的摄入主要通过饮水来满足,也可以通过食物中的含水量补充。
一般建议成人每天的饮水量为2000-2500毫升,但实际需求还会因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此外,不同的生理状态也会对水摄入量有所要求。
如运动、剧烈活动、炎热天气以及疾病状态等都会增加人体对水的需求。
因此,根据具体情况饮水是保持人体内水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1.2 排水人体通过多种途径排出多余的水分,以维持内外环境的平衡。
其中,尿液是最主要的排水方式。
肾脏是人体排除废物和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它通过肾单位对尿液进行分泌、再吸收和排泄的过程来维护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
此外,汗液排出也是维持水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人体受到高温环境或者运动等刺激时,汗腺分泌出大量汗液以散热,同时也带走了一部分水分、电解质和废物。
二、盐的代谢盐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主要由钠和氯两种离子组成。
它们在代谢和维持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钠离子参与了神经、肌肉的正常活动,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氯离子则参与了消化液、胃酸和呼吸道分泌物等的合成。
2.1 钠的代谢钠主要通过食物中的摄入来满足。
人体对钠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因此一般情况下摄入的钠也较少。
然而,人体钠的代谢与水分的平衡密切相关。
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通过释放一种叫做抗利尿激素的物质来减少尿液的排出,从而减少水分的丧失,同时也导致钠的积聚。
运动与健康ppt课件第六章运动与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

二、水的摄入、排出和动态平衡
三、运动对水平衡的影响 (一)运动时的热调节
在激烈的体育运动中,运动员体能消 耗成倍增加,同时产生大量体热。 一般运动: 排汗1~1.5升/小时; 热环境运动:排汗1.5~2.5升/小时,甚至更高。
产汗量的计算公式:P115表6-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运动员脱水类型 1、主动型脱水 2、被动型脱水
(三)脱水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P116表6-8
脱水与恢复补水拖的时间越长,对 运动能力的影响越明显,严重脱水时要 花几天时间才能建立体液平衡,所以在 失水的应激之前或即刻就应该补水。
要点: ☞一般人,不要等到口渴才补水; ☞训练中应考虑耐缺水训练; ☞训练和比赛后应尽早补水。
(四)运动员补液与运动饮料 运动员失液特点:
►出汗丢失水分的同时丢失盐分; ►运动造成体内其它营养物质的缺乏; ►液体吸收等问题, 运动员补液 ►不宜一次大量补充纯水; ►一般补充含一定溶质的运动饮料。
1、运动饮料的选择 运动饮料成分:水为主,其次是能
源物质、电解质、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 素等。根据不同需要调制含量和配比。
理想饮料应具备条件: ☞促进饮用; ☞迅速恢复和维持体液平衡; ☞提供能量。 因此,饮料必须味佳,易吸收。
(1)食用营养平衡的膳食和在赛前24 小时期间饮用足够的液体,以促进运动 或赛前的体液平衡;
(2)运动前2小时,饮用500毫升液体, 确保体内水平衡,并给于足够的时间让机 体排出多余的水分;
(3)运动中,应尽早地、有规律地、 间隙性地饮用足够的液体,以补回由汗液 丢失的水分(等于体重丢失量),或者饮 用自己能够承受的最大量。但应遵循少量 多次的原则,以免引起胃肠不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NaCl的排泄
汗腺(显性汗)——大量出汗时 消化道——严重呕吐、腹泻时 肾脏——主要排泄途径 肾脏排Na+ (Cl-)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 肾脏排泄NaCl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几乎不排
有3条排泄途径
三、钾(kalium)代谢
总量—120g,需要量—2-4g/天 分布:98%—细胞内液,一半存在于肌肉组织中 摄入:蔬菜、水果和肉类,进入细胞需依赖钠泵主动转运, 通透、平衡速度慢。(临床补钾严禁静脉推注而尽量 口服或静脉缓慢滴注,以防高血钾。) 排泄:皮肤、肠道、肾脏,“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组织间液
静脉端
1.60
2.93
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压-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
>0 : H2O从毛细血管→→ →→组织间液(动脉端) <0 : H2O从组织间液→→ →→毛细血管(静脉端)
毛细血管内外液交换的意义
• 保证体内营养物质与代谢产物顺利交换
• 维持血浆与细胞间液容量和渗透压的平衡
• 心力衰竭→毛细血管静脉端内压↑→水肿
Na Ca OH 2+]↓——神经肌肉应激性 心肌细胞应激性 [K+]↑[Ca K Mg ↑→ 手足抽搐 H
2 2
[K+]↓[Ca2+]↑——神经肌肉应激性↓→肌肉无力
Na K OH 神经肌肉应激性 Ca Mg H 3、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
质膜上“钠泵”的主动转运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
• 细胞内外液之间主动交换的主要动力是其晶体渗透压。 • 临床用高渗药物注射液解除细胞水肿
第二节 水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水、无机盐、有机物
体 液
内环境稳定 物质代谢正常进行 生理功能正常发挥
一、水的生理功能
1. 构成组织的重要成分
2. 调节和维持体温的恒定
• 清蛋白↓(慢性肾炎、肝病患者)→血浆胶体 渗透压↓→水肿
(二)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交换
蛋白质
Glc、AA、尿酸、水、CO2、O2、Cl-、HCO-
Na+
钠泵
K+
细胞膜是功能极复杂的半透膜: • 小分子物质如Glc、AA、H2O、CO2、O2、Cl-等可 透过细胞膜交换 • 大分子蛋白质、Na+、K+、Mg2+、Ca2+不能自由通透细胞 质膜。
15
150 2 27 194 10 1
HPO42SO42有机酸
2
1 5
2
1 7.5
100
20
蛋白质
总量
16
154
1
155.5
63
194
从表格可看出:电解质的含量和分布特点
1. 溶液呈电中性
2. 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分布差异大 3. 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等
细胞内液 外液
K+
Na+
HPO42- Cl-
4. 细胞外液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差较大
•
• •
水代谢
无机盐代谢 体液平衡的调节
一、水的代谢——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
水的摄入量(ml) 水的排出量(ml)
食物水 饮料水 代谢水
1000 1200 300
肺呼出
皮肤蒸发 粪便排出 肾脏排泄
350
500 150 1500 2500
总量
2500
总量
•每天最低排尿量:500ml/天(将代谢废物排除体外的最低水量) •每天最低需水量:1500ml/天(最低尿量、肺、皮肤、粪便)
二、钠natrium 、氯chlorin代谢
1. 含量与分布
健康成人,钠总量约60g,氯总量约100g。 血钠浓度为135145mmol/L 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 血氯浓度为98106mmol/L
2.
NaCl(sodium chloride)的摄入
成人每日最低需NaCl量:5g左右,
主要来自膳食中的氯化钠。
体液(60%)
体液含量随性别、年龄、胖瘦、疾病的不同而异
二、体液电解质的含量与分布特点
血浆 电解质 mEq/L血浆 细胞间液 mEq/L水 细胞内液 mEq/L水
阳离子:Na+
K+ Ca2+ Mg2+ 总量 阴离子:HCO3Cl-
142
5 5 2 154 27 103
147
4 2.5 2.0 155.5 30 114
2 2
Na Ca OH 心肌细胞应激性 K Mg H
2 2
[K+]↑——抑制心肌兴奋性,严重时心跳停止在舒张期
[K+]↓——心率紊乱,使心跳停止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缩期
[Na+][Ca2+]↑——拮抗K+对心肌的作用
4、维持酶活性
第十五章 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
water-electrolyte metabolism and acid-base balance
本章主要内容
水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体液平衡和调节 水盐代谢紊乱 酸碱平衡
第一节 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一、人体水的含量与分布
细胞内液(40%) 血浆(5%) 细胞外液 细胞间液(15%)
K+——糖原合成酶激活剂
Mg2+——磷酸化酶激活剂
Cl-——唾液淀粉酶激活剂
Cu2+——唾液淀粉酶抑制剂
5、参与组成体内有特殊功能的化合物
Fe2+——参与合成血红蛋白、细胞色素
碘——参与合成甲状腺素(T3、T4) Zn2+——参与胰岛素合成 磷酸——参与核苷酸和核酸的合成
第三节 水和钠、钾、氯的代谢
3. 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和运输养料
4. 润滑作用
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1. 构成组织与体液的成分
2. 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与渗透压
3. 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4. 维持酶的活性 5. 参与组成体内有特殊功能的化合物
1、构成组织与体液的成分
体液:Na+、K+、Cl-、 HPO42-、HCO3骨骼:钙、磷
三、体液的交换
(一)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的交换 • 交换部位:毛细血管 • 交换的动力:毛细血管内血压和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的
差值
注:∵ [血浆蛋白质]>[细胞间液蛋白质]
∴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 液胶体渗透压
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
动脉端 4.53 2.93
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压 H O 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 2
2、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与渗透压
NaHCO3/H2CO3 血浆: Na2HPO4/NaH2PO4 细胞外液:Na+、Cl细胞内液:K+、HPO42-
调节pH
维持渗透压
3、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Na K OH 神经肌肉应激性 Ca Mg H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