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 (26张)

水上游击战
相关史事 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贵、
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了掩护群众和主 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绝路,在子弹 打光、石头砸光的情形下,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 万丈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身负重伤。狼牙山五壮士用鲜 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中华 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
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影响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 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 心
彭德怀在前线
在百团大战中, 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 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 千米,公路1 500多千米,桥梁 和随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 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 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三 、 百团大战
1、背景: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 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囚笼政策": 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 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 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 囚笼政策"。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
(2)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① 军事 —展开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
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 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敌后战场涌现出许多抗日英雄和模范人物。
蒋介石在致朱德、 彭德怀的贺电中说: “二十五日一战,歼 敌如麻,足证官兵用 命,深堪嘉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共32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时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抗日武装第一次亮相,600名 官兵战死沙场。而后这支部队
地点 山西东北平型关
的鲜血流淌了八年。虽然衣衫
部队 林彪115师
褴褛,武器简陋,但他们敢于 刺刀见红,与敌血战。
歼敌 歼灭日军1000多人
于是在一年之内,这个被
三.重拳出击——百团大战
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 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 链,碉堡为锁,并配以 封锁墙、封锁沟。
三.重拳出击——百团大战
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
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划分成 若干战区,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胜利战役 作战地位 作战次数
台儿庄战役
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
是抗战的主战场
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22次重大战役
12.5万次
歼敌人数 抗战影响
100多万 重要贡献
171.4万 中流砥柱
——毛泽东
根据地图和视频指出,百 团大战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 通线两侧及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八路军第一二零师重 点拆毁正太铁路
在关家垴战斗中,抗战老兵杨云溪 在炮兵团里担任观测的任务。
杨云溪一直能够记得,彭德怀就在 距离自己不到100米的战壕里指挥战斗, 他身靠在战壕的一边,一条腿支撑在另 一边。日军的飞机飞来了,在头顶上嗡 嗡作响,炸弹激起的尘土溅在了彭德怀 的身上,但是他手举望远镜,一动不动。
一、平型关大捷
时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抗日武装第一次亮相,600名 官兵战死沙场。而后这支部队
地点 山西东北平型关
的鲜血流淌了八年。虽然衣衫
部队 林彪115师
褴褛,武器简陋,但他们敢于 刺刀见红,与敌血战。
歼敌 歼灭日军1000多人
于是在一年之内,这个被
三.重拳出击——百团大战
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 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 链,碉堡为锁,并配以 封锁墙、封锁沟。
三.重拳出击——百团大战
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
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划分成 若干战区,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胜利战役 作战地位 作战次数
台儿庄战役
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
是抗战的主战场
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22次重大战役
12.5万次
歼敌人数 抗战影响
100多万 重要贡献
171.4万 中流砥柱
——毛泽东
根据地图和视频指出,百 团大战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 通线两侧及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八路军第一二零师重 点拆毁正太铁路
在关家垴战斗中,抗战老兵杨云溪 在炮兵团里担任观测的任务。
杨云溪一直能够记得,彭德怀就在 距离自己不到100米的战壕里指挥战斗, 他身靠在战壕的一边,一条腿支撑在另 一边。日军的飞机飞来了,在头顶上嗡 嗡作响,炸弹激起的尘土溅在了彭德怀 的身上,但是他手举望远镜,一动不动。
平型关大捷ppt

战斗详情
2、乔沟伏击战: 25日清晨7时,平型关大捷的主战场-乔沟伏击战打响。日军第5师团 第21旅团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由东向西 缓慢地进入乔沟峡谷公路。当敌先头部队进入关沟与辛庄之间的叉 路口时,早已埋伏好的115师685团、686团、687团同时开火,步 枪、机枪、手榴弹、迫击炮的火力倾泻而下。毫无戒备的敌人顿时 人仰车翻,一片混乱。战斗打响后,除了686团居高临下占据一定 的地利优势外,685团和687团的战斗都是在开阔的河谷地带展开的。 3、争夺老爷庙: 老爷庙梁位于乔沟的东北侧,25日清晨乔沟伏击战打响后,这里的 争夺最为激烈。为夺取制高点,敌我双方展开了殊死较量。当敌人 企图抢占公路两侧制高点--老爷庙后,686团冲下公路,把敌人切成 几段,并以一个营抢占老爷庙。拿下了这个制高点,居高临下,把 敌人消灭在沟里!
战斗部署
937年9月23日,林彪、聂荣臻在干部会议上,作出初步计划。24 日,友军第2集团军、第6集团军送来"平型关出击计划",拟定71师 附新编第2师及独立8旅一部配合115师向平型关以东的日军出击。 ……全师主力布置在平型关到东河南镇10余里长的公路南侧山地边 缘。343旅之686团位于白崖台附近,左侧是685团,右侧是687团 ,口袋底是第33军之独立8旅、115师第344旅,687团断敌退路并 打援敌,688团作为预备队。这一部署使得进攻平型关的敌人完全 处于包围圈伏击之中。八路军同时又以一部从关沟出发,主动接应 郭宗汾的出击部队。
战斗经过
1937年9月中下旬,沿津浦铁路、平汉铁路南下的日军,分别占领 河北沧州、保定等地。沿平绥铁路推进的日军进入山西北部,占领 天镇、广灵、大同。阎锡山指挥的晋绥军纷纷向雁门关方向撤退。 进驻五台的八路军总部指示第120师从西面驰援雁门关;第115师从东 面配合友军作战,对从灵丘增援平型关之敌实施攻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20张PPT)

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上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三.百团大战
原因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 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 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概况
百团大战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地点 华北
指挥 彭德怀领导10多个团
主要 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 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 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 据点
彭德怀
八路军第一二零师重点拆毁 正太 路张 净至 桑掌 段的 铁路
狮垴山战斗中的我军机枪阵 地 八路军攻克涞源东团堡后, 战士 们在 长城 烽火 台上 欢呼胜 利
战役 名称
时间
地点
指挥者或 部队名称
主要战绩
历史意义
平型关 大捷
1937年 9月
平型关
八路军 一一五师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 大批军用物资。
抗战以来中国 军队取得的第 一个胜利
台儿庄 1938年 台儿庄 李宗仁 战役
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抗战以来正面 战场的最大胜 仗
百 团 1940年 华 北 大 战 8月
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一神话的破灭是
在________之后(
C)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3.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四块重要敌 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三 块。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 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八路军总 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下列叙述与上述材料无关 的是( B )
平型关大捷课件.

•
115师师长林彪预判日军进军路线及视察相关地形后,决定不 采纳毛泽东五封予以阻止电报意见自行开打。其指挥115师主力 在平型关东北数十公里处设伏,并分出两部阻援,又采取“避 强击弱”的战法,放过要伏击日军的先头部队。
•
9月24日,国民党的第6集团军给第115师送来“25日平型 关出击计划”:以8个团兵力,西北出击,并诱引日军第5师团 主力从当面来攻,中国军从两翼包围。第115师担任从东南方出 击的任务。
中美国际班 4组
2016
平型关大捷
黄冰玉 巴简竹
目
01 · 02 ·
录
平型关大捷简介 平型关大捷的背景
03 · 平型关大捷作战经过
04 · 平型关大捷记录照片
05 ·
06 ·
平型关大捷历史意义
平型关大捷总结
1
平型关大捷பைடு நூலகம்介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或者平 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 日,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 势,由八路军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 长聂荣臻指挥,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 县平型关附近,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 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 取得了平型关战斗的胜利。 25日晨,敌(板垣第5师团)21旅团一 部及辎重车队,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 向前线西进。7时许,全部进入我八路 军115师伏击地域,经过约6个小时的 浴血奋战,至13时许战斗结束,115师 取得首战大捷,这就是著名的“平型 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平型关战役 的一部分。
25日晨,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偕同大批辎重车辆, 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晨7时许,该部日军全部进入115师 主力预伏地域。平型关道路狭窄,雨后路面泥泞,日军机动性 大减。115师以步枪、机关枪、手榴弹实施猛烈的火力突击,第 一波攻击大量杀伤日军,并继而发起冲击。日军虽伤亡很大, 但仍用车辆辎重作掩体进行反击,派出一部企图抢占公路西侧 制高点“老爷庙”,掩护突围。115师一部越过公路,占领公路 东侧伏击部队两面攻击日军,将日军压制于“老爷庙”至“小 寨村”的狭谷之中。被围日军向老爷庙反复“猛烈冲击”,遭 击退,最终进入伏击圈的日军被全歼。先期进占东跑池的日军 一部回援企图解围,其余115师两部成功阻档住增援的日军。
平型关首战告捷PPT课件

舞了___ ,推动了___ 的到来,也提高了___ 和_____的威望。
当堂训练
二、 思维训练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除了指挥得当、战术 合理外,还有什么原因?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我会认字
绥 浦隘嶂泞 掷 嘶效缴
认读词语
平绥 津浦 关隘 层峦叠嶂
坂垣 泥泞
人仰马翻
投掷 嘶喊 辎重 尸横遍野
缴获 峥嵘
当堂训练
一 基础训练(必做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津浦铁路
层峦叠嶂
泥泞
投掷
嘶喊
缴获
关隘 效能
(比一比,看谁最棒!)
当堂训练
一 基础训练(必做题)
2、课文内容我知道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大大振奋了_____ ,鼓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当堂训练
二、 思维训练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除了指挥得当、战术 合理外,还有什么原因?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我会认字
绥 浦隘嶂泞 掷 嘶效缴
认读词语
平绥 津浦 关隘 层峦叠嶂
坂垣 泥泞
人仰马翻
投掷 嘶喊 辎重 尸横遍野
缴获 峥嵘
当堂训练
一 基础训练(必做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津浦铁路
层峦叠嶂
泥泞
投掷
嘶喊
缴获
关隘 效能
(比一比,看谁最棒!)
当堂训练
一 基础训练(必做题)
2、课文内容我知道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大大振奋了_____ ,鼓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共62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交战双方:
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中国:林彪 八路军115师 (4)、结果:将日军全部歼灭。 (5)、影响: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军队取得的第 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华南人 民抗日游击队和其他抗日军队, 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内 ,广泛的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 ,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权 ,使这些地区成为坚持敌后抗战 的根据地。到抗日战争后期,主 要抗日根据地有:陕甘宁、晋绥 、 晋察冀、冀热辽、晋冀豫、 冀鲁豫、山东、 苏北、湘鄂赣 、鄂豫皖等19块。
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 战争的整体。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大生产运 动
二、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格局地,日军实行了“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 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和蚕食。
2、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3、时间:1940年下半年。 4、指挥官:彭德怀。 5、规模:八路军100多个团,因此称“百团大战”。 6、主要目标: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 伪据点。
(2)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敌后战场与正面 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
延安宝塔山
麻雀战图片
麻雀战
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 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 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 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1、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交战双方:
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中国:林彪 八路军115师 (4)、结果:将日军全部歼灭。 (5)、影响: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军队取得的第 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华南人 民抗日游击队和其他抗日军队, 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内 ,广泛的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 ,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权 ,使这些地区成为坚持敌后抗战 的根据地。到抗日战争后期,主 要抗日根据地有:陕甘宁、晋绥 、 晋察冀、冀热辽、晋冀豫、 冀鲁豫、山东、 苏北、湘鄂赣 、鄂豫皖等19块。
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 战争的整体。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大生产运 动
二、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格局地,日军实行了“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 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和蚕食。
2、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3、时间:1940年下半年。 4、指挥官:彭德怀。 5、规模:八路军100多个团,因此称“百团大战”。 6、主要目标: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 伪据点。
(2)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敌后战场与正面 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
延安宝塔山
麻雀战图片
麻雀战
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 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 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 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 (28张)

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毙伤俘 破坏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日伪军人数 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 近3000个 公里
百团大战的特点:
1、目的明确,掌握作战主动权; 2、全线出击,规模大,范围广; 3、战斗目标以破坏铁路和敌据点为主。
如此大规模的战略反击,充分表现出八路军 的作战能力。
唯谁 我敢 彭横 大刀 将立 军马 !,
为了粉碎敌人的“囚 笼 ” 政 策 , 1940 年 8 月,八路军在彭德怀 指挥下,组织一百多 个团,在华北两千多 公里的战线上,向日 军发动大规模攻击, 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 的交通线,摧毁日伪 军的据点。百团大战 是抗日战争中,中国 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 规模最大的战役。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战役 名称
时间
地点
指挥者或 部队名称
主要战绩
历史意义
平型关 大捷
1937年 平 9月 型 关
八路军 一一五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 抗战以来中 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国军队取得
的第一个胜
师
利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敌后战场的开辟
敌后战 场的战 略总后 方和指 挥中枢。
三、百团大战
(1)背景 日军对 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 (2)时间:1940年下半年
(3)指挥者:彭德怀
(4)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 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 战军民的士气。
百团大战形势图
百团大战战绩如何? 有何意义?
(4)结果: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对华北日伪军据点 和交通线实施了大规模的破袭,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5)意义: 这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 战胜利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战前基本情况简介 二、战例情况介绍
三、战例分析 四、主要启示
一、战前基本情况简介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 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针对日军对 淞沪地区和华北地区展开大规模进攻 的危机形势,国名党在冀、察、绥三 省设立第二战区,阎锡山任司令长官。
八路军奔赴抗日一线
第一次对日作战的八路军,急需一场胜 利来振奋军心民心,树立八路军的威望, 打击日军嚣张气焰。 华北危在旦夕,紧要关头,八路军不待改 编完毕,第115师主力即于8月22日由山 西省三原地区誓师出征,开赴抗日前线, 配合国民党第二战区作战。
日军欲速攻平型关
日军通过侦察,得知国民党第二战区在平型关一
带集结,以阻止其前进。为解除西面威胁,板垣师 团长令第21旅团向西攻占平型关及以西的大营镇, 控制通向太原的要道;又令在浑源的两个步兵大队
,从平型关以北的小道攻进长城。日军欲速攻平型
关,以快速吞并华北,三月灭亡中国。
八路军第115师开赴平型关
小战斗,大政治,平型关就是一场漂亮的政治仗。 八路军出师抗战,第一次与日作战就打了一个大 胜仗,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它 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中华民 族的斗志,一下扭转了无比低迷的军心民心,打 出了中华民族的威风与志气,打出了全国军民对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的坚定信念!
四、主要启示
(一)认清战争本质,确定好的战略, 积极扩大战果 (二)战前摸清对手,充分进行准备 (三)抓住战机,利用地形,扬我长、 杀敌短 (四)根据战场动态,及时随机应变
(一)认清战争本质,确定好的战略,积极扩大战果
战争的本质就是政治的延续。作为决策者,要 有大局意识,从政治的高度去综合全局动态,分 析战争问题,确立战略思想。 在日军战无不胜,国民党一溃千里,军心民心 极其低迷之时,毛泽东认为与日第一场战斗的胜 败,对全局有着极大的影响,他要求:“第一仗 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 战略阶段。”
(三)抓住有利时机,有利地形设伏,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利用日军疯狂而轻敌的弱点,紧抓日军正
面攻击国民党,侧面空虚的有利战机,我 军占据有利地势,设伏待机,将敌军放入 狭长的谷地,封口炸车,使其成为瓮中之 鳖,全歼敌军,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四)根据日军装备特点,灵活运用破击方法
115师预先挖一些窄沟,将铡草刀背朝下 、刃朝上,或横或竖埋好,使用手榴弹炸 毁汽车。当汽车轮胎被割破或爆破后,整 个汽车瘫痪,在狭窄的山路上,成为阻碍 日军前进或后退的路障。而正在日军慌乱 时,115师突然发起攻击,打的日军措手不 及,损失极大。
33_clip.rmvb
平型关战斗被称作平型关大捷
小战斗,大政治,平型关就是一场漂亮的政治仗。 平型关战斗只是第二战区的一次小战斗,在波澜 壮阔的抗战史上,战斗是小规模的,战果是有限 的,但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民族精 神的鼓舞,对抗日士气的提振,以及它的政治影 响是无限的。所以,它被称为“平型关大捷”, 这是名副其实的。
平型关地形介绍
平型关从关前至河南 镇,有一条公路,路 北侧山高坡陡,极难 攀登,路南侧山坡低 缓,易于出击。路的 两旁依次是蔡家裕、 小寨村、老爷庙、关 沟,关沟的背后就是 平型关古城墙,这条 路只有老爷庙前有缺 口。
平型关是个极其难得的伏击之地 林彪亲自侦察地形,发 现平型关路北山高坡陡、 极难攀登,路南山坡低 缓、易于出击,便于隐 蔽,居高临下,如果阻 住正面路口,截断日军 的增援,将部队埋伏在 公路两侧的山地里,在 缺口的高地上设置重兵, 日军便成瓮中之鳖。
(二)准备充分,部署周密,根据情况灵活确定战法
指挥平型关战斗的林彪,多次顶风冒雨勘 探地形。战斗开始前召开动员大会,组织 现地勘察,确定兵力部署与战斗任务,确 定了“打蛇头” “斩蛇腰” “断蛇尾”的 战 法。战斗打响后,林彪根据当时的形势, 打破只用一个旅的兵力的计划,动用了整 个115师,牢牢把控战局
第一,可惜八路军伤亡太多,牺牲1000多将士 ,都是长征留下的革命种子 第二,可惜没有抓到俘虏,日军武士道极强,战 后只见战场上尸体遍野,却捉不着活的俘虏,很 多人在活捉俘虏时献出了生命。 第三,可惜所歼日军是辎重部队,伤亡比例达到 的1:1,如果是作战部队,伤亡将更大,但把弱 敌当强敌打,取得首战大胜,这是高超的指挥艺 术。
“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日军侵华以来,战无不胜,攻无 不克,国名党军兵败如山倒,一溃 千里,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尚无一场 胜利,尤其是南口战役和淞沪会战 的失利,使国内很多人产生了悲观 情绪,军心民心无比低迷,以至于 出现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日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毕业 于东京陆军士官 学校,时任关东 军日第五师团长 ,策划“九· 一八 ”事变,炮制伪 满州国,日本陆 军的悍将
抓住有利战机 再次勘察地形
9月23日,在召开战斗动 员会后,林彪得知日军 先头一部,正在平型关 东北与国名党正面交战。 利用敌人攻击友军阵地 时,袭击敌人侧后方, 这是最好的战法。林彪 迅速组织旅、团、营指 挥员勘察现实地形,明 确作战任务 。源自进行战前部署 明确战斗任务
第685团“打蛇头”, 占领老爷庙,关沟以 东地区;第686团 “斩蛇腰”,埋伏在 老爷庙至蔡家裕一带, 实施中间突击;第 687团“断蛇尾”, 占领西沟村、蔡家裕 以南地区,阻击来援 之敌;第688团进至 东长城地域,为师预 备 队。
克服千难万险
趁夜进入阵地
各伏击部队冒着倾盆大雨、顶 着深秋寒风,穿越崎岖漆黑的山路, 跨过湍急山洪,所有参战部队克服 重重困难,当夜进入预定阵地,于 拂晓前做好了战斗准备。
二 、战例情况介绍
平型关战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的作战:
(一)关沟方向堵击战斗 (二)小寨方向伏击战斗及抢 占老爷庙要点 (三)驿马岭伏击战斗 11_clip.rmvb
(六)国共两军配合失败,没能及时扩大战果
在国共配合作战前,双方打成协同作战计划, 但战斗打响后,国民党没有出击配合,115 师多次联系,均无结果。 115师抢占东跑池周围高地,将日军包围 ,但国民党军队仍然没有出现,导致平型 关战斗的战果没有最大程度扩大。 66clip.rmvb
(七)首战告捷却有三个可惜。
(一)首战必胜,战术灵活,打了一场漂亮的政治仗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战争是小舞台,政治要唱大 戏。日军侵华以来,战无不胜,国名党军兵败如 山倒,一溃千里,国内很多人产生了悲观情绪, 军心民心无比低迷,以至出现 “皇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第一次对日作战的八路军,必须首战胜 利,打击日军嚣张气焰,以振奋军心民心,树立 八路军的威望。
阎锡山的如意算盘
八路军在第二战区作战,阎锡山有意 将八路军推到第一线,作为一道挡箭 牌,一要借日军之手消灭八路军,二 要借八路军作战争取太原会战的准备 时间。
日军的狂妄计划 日军采取速战速决、长驱直入的 战略方针,将其在华北战场作战的 兵力,迅速增加至12个师团约30 万人,妄图迅速占领华北,以实现 其“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 划。
(五)对同日军作战缺乏经验,照搬对付国民党的方法
首先,日军步兵能各自为战,指挥官指挥有方,虽 遭伏击,很快可有效反击,我军认识不足。
第二,日军官兵受武士道教育多年,至死不肯缴械 投降,打扫战场或劝敌投降时多人被袭 第三,日军不懂中文,那些对付国民党的“心理宣 传”、阵地喊话是没有用的 第四,对敌军了解不深入,战前准备教育不足。战 士们冲下公路,挤在一起对着汽车下面喊:老乡们 出来吧!22_clip.rmvb
(二)小寨方向伏击战斗及抢占老爷庙要点
老 爷 庙 地 理 位 置 至 关 重 要
(二)小寨方向伏击战斗及抢占老爷庙要点 ※ 3营在2营的支援下,夺下老爷庙制高点。全歼 山顶日军,封闭了企图北进突围的日军。 ※经过一场恶战,日军已被115师杀伤过半。此时, 第115师已将日军全部压缩于两侧峡谷里,日军 慌乱。 ※在八路军的强力攻击下,援敌退缩在辛庄,关沟 两侧高地顽抗,双方形成对峙 44clip.rmvb
八 路军第115师沿同薄路北进,在师长林彪的率 领下,进至平型关以西之大营镇地区集结,准备迎 击平型关之敌。林彪亲自到灵丘方向侦察地形,发 现平型关不仅是日军必经之地,更是个极其难得的 伏击之地
“常胜将军”林彪
林彪,军事家,生于湖 北黄冈。黄埔军校第四 期毕业生,参加过北伐、 南昌起义和五次反围剿, 大小数百战,几无败局, 被誉为“常胜将军”。 此次战斗,林彪担任我 第115师师长,此前从未 与日军打过一仗。日军 也从未战败过。此次平 型关战斗,两大常胜部 队相遇,林彪压力与决 心都很大。
(一)关沟方向堵击战斗
3.抓住战机发起攻击,取得 绝对胜利。
115师指挥所及时抓住时机,发出冲击信号。 第685团处在打击日军的先头部队的位置上。经 过一夜激烈的战斗,有利的地行被685团控制了, 日军残余力量拼死突围,但有生力量已被摧毁, 下午在关沟一带日军全部被灭,日军向平型关 前进的前锋被堵住了。
平 型 关 战 斗 要 图
(一)关沟方向堵击战斗
1.八路军进入伏击阵地准备充分
(一)关沟方向堵击战斗
2.骄横的日军大意轻敌,毫无防备。
由于道路狭窄、泥泞,日军行动十分缓慢。日 军根本想不到八路军设伏,向115师布好的口袋 阵中钻进来。日军先头车辆进入沟内时,车上的 机枪向两侧山上胡乱扫射,实行一贯的火力侦察。 火力侦察完毕,日军又毫无戒备地继续前进。
平型关战斗辉煌战果
平型关战斗非常成功,是一场漂亮的 伏击战,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 获92式炮一门,机枪20挺,步枪 1000多枝,掷弹筒20余个,战马53 匹,及其他军用物资一批,击毁汽车 100余辆,马车200余辆。
战斗大捷
缴获颇多
三、战例分析
(一)首战必胜,战术灵活,打了一场漂亮的政治仗 (二)准备充分,部署周密,根据情况灵活确定战法 (三)抓住有利时机,占据有利地形设伏, 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四)根据日军装备特点,灵活运用破击方法 (五)对同日军作战认识不足,缺乏经验, 照搬对付国民党的方法 (六)国共两军配合失败,没能及时扩大战果。 (七)首战告捷却有三个可惜
三、战例分析 四、主要启示
一、战前基本情况简介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 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针对日军对 淞沪地区和华北地区展开大规模进攻 的危机形势,国名党在冀、察、绥三 省设立第二战区,阎锡山任司令长官。
八路军奔赴抗日一线
第一次对日作战的八路军,急需一场胜 利来振奋军心民心,树立八路军的威望, 打击日军嚣张气焰。 华北危在旦夕,紧要关头,八路军不待改 编完毕,第115师主力即于8月22日由山 西省三原地区誓师出征,开赴抗日前线, 配合国民党第二战区作战。
日军欲速攻平型关
日军通过侦察,得知国民党第二战区在平型关一
带集结,以阻止其前进。为解除西面威胁,板垣师 团长令第21旅团向西攻占平型关及以西的大营镇, 控制通向太原的要道;又令在浑源的两个步兵大队
,从平型关以北的小道攻进长城。日军欲速攻平型
关,以快速吞并华北,三月灭亡中国。
八路军第115师开赴平型关
小战斗,大政治,平型关就是一场漂亮的政治仗。 八路军出师抗战,第一次与日作战就打了一个大 胜仗,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它 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中华民 族的斗志,一下扭转了无比低迷的军心民心,打 出了中华民族的威风与志气,打出了全国军民对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的坚定信念!
四、主要启示
(一)认清战争本质,确定好的战略, 积极扩大战果 (二)战前摸清对手,充分进行准备 (三)抓住战机,利用地形,扬我长、 杀敌短 (四)根据战场动态,及时随机应变
(一)认清战争本质,确定好的战略,积极扩大战果
战争的本质就是政治的延续。作为决策者,要 有大局意识,从政治的高度去综合全局动态,分 析战争问题,确立战略思想。 在日军战无不胜,国民党一溃千里,军心民心 极其低迷之时,毛泽东认为与日第一场战斗的胜 败,对全局有着极大的影响,他要求:“第一仗 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 战略阶段。”
(三)抓住有利时机,有利地形设伏,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利用日军疯狂而轻敌的弱点,紧抓日军正
面攻击国民党,侧面空虚的有利战机,我 军占据有利地势,设伏待机,将敌军放入 狭长的谷地,封口炸车,使其成为瓮中之 鳖,全歼敌军,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四)根据日军装备特点,灵活运用破击方法
115师预先挖一些窄沟,将铡草刀背朝下 、刃朝上,或横或竖埋好,使用手榴弹炸 毁汽车。当汽车轮胎被割破或爆破后,整 个汽车瘫痪,在狭窄的山路上,成为阻碍 日军前进或后退的路障。而正在日军慌乱 时,115师突然发起攻击,打的日军措手不 及,损失极大。
33_clip.rmvb
平型关战斗被称作平型关大捷
小战斗,大政治,平型关就是一场漂亮的政治仗。 平型关战斗只是第二战区的一次小战斗,在波澜 壮阔的抗战史上,战斗是小规模的,战果是有限 的,但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民族精 神的鼓舞,对抗日士气的提振,以及它的政治影 响是无限的。所以,它被称为“平型关大捷”, 这是名副其实的。
平型关地形介绍
平型关从关前至河南 镇,有一条公路,路 北侧山高坡陡,极难 攀登,路南侧山坡低 缓,易于出击。路的 两旁依次是蔡家裕、 小寨村、老爷庙、关 沟,关沟的背后就是 平型关古城墙,这条 路只有老爷庙前有缺 口。
平型关是个极其难得的伏击之地 林彪亲自侦察地形,发 现平型关路北山高坡陡、 极难攀登,路南山坡低 缓、易于出击,便于隐 蔽,居高临下,如果阻 住正面路口,截断日军 的增援,将部队埋伏在 公路两侧的山地里,在 缺口的高地上设置重兵, 日军便成瓮中之鳖。
(二)准备充分,部署周密,根据情况灵活确定战法
指挥平型关战斗的林彪,多次顶风冒雨勘 探地形。战斗开始前召开动员大会,组织 现地勘察,确定兵力部署与战斗任务,确 定了“打蛇头” “斩蛇腰” “断蛇尾”的 战 法。战斗打响后,林彪根据当时的形势, 打破只用一个旅的兵力的计划,动用了整 个115师,牢牢把控战局
第一,可惜八路军伤亡太多,牺牲1000多将士 ,都是长征留下的革命种子 第二,可惜没有抓到俘虏,日军武士道极强,战 后只见战场上尸体遍野,却捉不着活的俘虏,很 多人在活捉俘虏时献出了生命。 第三,可惜所歼日军是辎重部队,伤亡比例达到 的1:1,如果是作战部队,伤亡将更大,但把弱 敌当强敌打,取得首战大胜,这是高超的指挥艺 术。
“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日军侵华以来,战无不胜,攻无 不克,国名党军兵败如山倒,一溃 千里,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尚无一场 胜利,尤其是南口战役和淞沪会战 的失利,使国内很多人产生了悲观 情绪,军心民心无比低迷,以至于 出现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日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毕业 于东京陆军士官 学校,时任关东 军日第五师团长 ,策划“九· 一八 ”事变,炮制伪 满州国,日本陆 军的悍将
抓住有利战机 再次勘察地形
9月23日,在召开战斗动 员会后,林彪得知日军 先头一部,正在平型关 东北与国名党正面交战。 利用敌人攻击友军阵地 时,袭击敌人侧后方, 这是最好的战法。林彪 迅速组织旅、团、营指 挥员勘察现实地形,明 确作战任务 。源自进行战前部署 明确战斗任务
第685团“打蛇头”, 占领老爷庙,关沟以 东地区;第686团 “斩蛇腰”,埋伏在 老爷庙至蔡家裕一带, 实施中间突击;第 687团“断蛇尾”, 占领西沟村、蔡家裕 以南地区,阻击来援 之敌;第688团进至 东长城地域,为师预 备 队。
克服千难万险
趁夜进入阵地
各伏击部队冒着倾盆大雨、顶 着深秋寒风,穿越崎岖漆黑的山路, 跨过湍急山洪,所有参战部队克服 重重困难,当夜进入预定阵地,于 拂晓前做好了战斗准备。
二 、战例情况介绍
平型关战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的作战:
(一)关沟方向堵击战斗 (二)小寨方向伏击战斗及抢 占老爷庙要点 (三)驿马岭伏击战斗 11_clip.rmvb
(六)国共两军配合失败,没能及时扩大战果
在国共配合作战前,双方打成协同作战计划, 但战斗打响后,国民党没有出击配合,115 师多次联系,均无结果。 115师抢占东跑池周围高地,将日军包围 ,但国民党军队仍然没有出现,导致平型 关战斗的战果没有最大程度扩大。 66clip.rmvb
(七)首战告捷却有三个可惜。
(一)首战必胜,战术灵活,打了一场漂亮的政治仗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战争是小舞台,政治要唱大 戏。日军侵华以来,战无不胜,国名党军兵败如 山倒,一溃千里,国内很多人产生了悲观情绪, 军心民心无比低迷,以至出现 “皇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第一次对日作战的八路军,必须首战胜 利,打击日军嚣张气焰,以振奋军心民心,树立 八路军的威望。
阎锡山的如意算盘
八路军在第二战区作战,阎锡山有意 将八路军推到第一线,作为一道挡箭 牌,一要借日军之手消灭八路军,二 要借八路军作战争取太原会战的准备 时间。
日军的狂妄计划 日军采取速战速决、长驱直入的 战略方针,将其在华北战场作战的 兵力,迅速增加至12个师团约30 万人,妄图迅速占领华北,以实现 其“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 划。
(五)对同日军作战缺乏经验,照搬对付国民党的方法
首先,日军步兵能各自为战,指挥官指挥有方,虽 遭伏击,很快可有效反击,我军认识不足。
第二,日军官兵受武士道教育多年,至死不肯缴械 投降,打扫战场或劝敌投降时多人被袭 第三,日军不懂中文,那些对付国民党的“心理宣 传”、阵地喊话是没有用的 第四,对敌军了解不深入,战前准备教育不足。战 士们冲下公路,挤在一起对着汽车下面喊:老乡们 出来吧!22_clip.rmvb
(二)小寨方向伏击战斗及抢占老爷庙要点
老 爷 庙 地 理 位 置 至 关 重 要
(二)小寨方向伏击战斗及抢占老爷庙要点 ※ 3营在2营的支援下,夺下老爷庙制高点。全歼 山顶日军,封闭了企图北进突围的日军。 ※经过一场恶战,日军已被115师杀伤过半。此时, 第115师已将日军全部压缩于两侧峡谷里,日军 慌乱。 ※在八路军的强力攻击下,援敌退缩在辛庄,关沟 两侧高地顽抗,双方形成对峙 44clip.rmvb
八 路军第115师沿同薄路北进,在师长林彪的率 领下,进至平型关以西之大营镇地区集结,准备迎 击平型关之敌。林彪亲自到灵丘方向侦察地形,发 现平型关不仅是日军必经之地,更是个极其难得的 伏击之地
“常胜将军”林彪
林彪,军事家,生于湖 北黄冈。黄埔军校第四 期毕业生,参加过北伐、 南昌起义和五次反围剿, 大小数百战,几无败局, 被誉为“常胜将军”。 此次战斗,林彪担任我 第115师师长,此前从未 与日军打过一仗。日军 也从未战败过。此次平 型关战斗,两大常胜部 队相遇,林彪压力与决 心都很大。
(一)关沟方向堵击战斗
3.抓住战机发起攻击,取得 绝对胜利。
115师指挥所及时抓住时机,发出冲击信号。 第685团处在打击日军的先头部队的位置上。经 过一夜激烈的战斗,有利的地行被685团控制了, 日军残余力量拼死突围,但有生力量已被摧毁, 下午在关沟一带日军全部被灭,日军向平型关 前进的前锋被堵住了。
平 型 关 战 斗 要 图
(一)关沟方向堵击战斗
1.八路军进入伏击阵地准备充分
(一)关沟方向堵击战斗
2.骄横的日军大意轻敌,毫无防备。
由于道路狭窄、泥泞,日军行动十分缓慢。日 军根本想不到八路军设伏,向115师布好的口袋 阵中钻进来。日军先头车辆进入沟内时,车上的 机枪向两侧山上胡乱扫射,实行一贯的火力侦察。 火力侦察完毕,日军又毫无戒备地继续前进。
平型关战斗辉煌战果
平型关战斗非常成功,是一场漂亮的 伏击战,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 获92式炮一门,机枪20挺,步枪 1000多枝,掷弹筒20余个,战马53 匹,及其他军用物资一批,击毁汽车 100余辆,马车200余辆。
战斗大捷
缴获颇多
三、战例分析
(一)首战必胜,战术灵活,打了一场漂亮的政治仗 (二)准备充分,部署周密,根据情况灵活确定战法 (三)抓住有利时机,占据有利地形设伏, 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四)根据日军装备特点,灵活运用破击方法 (五)对同日军作战认识不足,缺乏经验, 照搬对付国民党的方法 (六)国共两军配合失败,没能及时扩大战果。 (七)首战告捷却有三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