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和差问题
五年级奥数之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一、考点、热点分析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答这类应用题通常用假设法,同时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
解题时,我们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数量关系式表示:(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二、典型例题例1.植树节,育红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共植树106棵,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树24棵,五、六年级各植树多少棵?例2.小明期终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7分,语文比数学系少6分,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例3.一部书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1元,中册比下册贵2元,这部书售价32元。
上、中、下三册各多少元?例4.甲、乙两筐香蕉共64千克,从甲筐里取出5千克放到乙筐里去,结果甲筐的香蕉还比乙筐的香蕉多2千克。
甲、乙两筐原有香蕉各多少千克?例5.这里有三道加法算式,当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各代表什么数,才能使等式成立?□+□+△+○=20 (1)□+△+△+○=17 (2)□+△+○+○=15 (3)三、课堂实战1.小红家养了30只鸡,母鸡比公鸡多8只。
小红养母鸡、公鸡各多少只?2.甲、乙、丙三个数,和为300,已知甲比乙大50,乙比丙大20,甲数是多少?3.甲、乙、丙三个同时参加储蓄。
甲、乙两人共储蓄220元,乙、丙两人共储蓄180元,甲、丙两人共储蓄200元。
问:三人各储蓄多少元?4.两筐苹果共重64千克,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8千克放入第二筐后,那么,第一筐苹果比第二筐少2千克。
两筐苹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5.小明比小华多30块糖果,小明给小华25块糖果,这时谁的糖果多?多几块?6.小强沿长与宽相差20米的游泳池池边跑步5圈,作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他共跑了700米,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7.张宁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8分,外语和语文平均成绩是86分。
三年级奥数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1、有两筐橘子,共重120千克,大筐比小筐重30千克。
两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2、三年级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2人,三年级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3、期中考试,王平和李杨语文成绩总和是188分,李杨比王平少4分。
两人语文各考了多少分?
4、小华和小明共有180张画片,小华比小明多20张,小华和小明各有多少张画片?
5、红领巾小学三年级共有学生102人,分成了甲、乙两个班,如果从甲班转2个学生到乙班,两班学生就一样多了,甲、乙两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6、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和正好是80岁,4年前爷爷的年龄正好是爸爸的2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7、哥哥哥和弟弟俩共有邮票70枚,如果哥哥给弟弟4枚,则哥弟俩邮票同样多,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枚?
8、一个两层书架共放书72本,若上层书架拿出9本放在下层,则两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
上、下两层书架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9、小青和小丽共有50张彩纸,如果小青送给小丽5张,两人就一样多。
她们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张彩纸?
10、姐姐和弟弟共有贺卡80张,如果姐姐给弟弟3张后,还比弟弟多4张。
姐姐和弟弟原来各有多少张贺卡?
11、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如果从甲校调32人到乙校,那么甲校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12、姐姐和妹妹共有糖果42块,如果姐姐给妹妹7块糖果,姐姐仍比妹妹多2块。
姐妹俩原来各有糖果多少块?
1、为纪念小学毕业留念,王老师为甲、乙两个班共买了160个纪念品,甲班分给乙班20个后,甲班还比乙班多10个,甲班和乙班原来各分到多少个纪念品?。
三年级奥数和差问题应用题

三年级奥数和差问题应用题习题一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
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分析:和差基本问题,和1127米,差2270米,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
解:铁路桥长=(11270+2270)/2=6770米,公路桥长=(11270-2270)/2=4500米。
2.三组180人。
第一组和第二组之和比第三组多20,第一组比第二组少2。
找出第一组的数字。
解析:先把一组或两组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用基本和差问题的公式求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数之和。
然后,通过再次计算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基本和差问题,可以得到第一组的个数。
解: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180+20)/2=100人,第一小组的人数=(100-2)/2=49人。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解析:从篮子A中取出,放入篮子B,总数不变。
第一筐比第二筐多19斤,然后比第二筐少3斤,也就是19斤重新分配,第一筐比第二筐少得3斤。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最基本的和差问题:和19斤,差3斤。
解:(19+3)/2=11千克,从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分析: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和减数与差的和就各自等于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的一半,即: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
因此,减数与差的和= 120/2=60。
这样就是基本的和倍问题了。
小数=和/(倍数+1)解:减数与差的和=120/2=60,差=60/(3+1)=15。
5、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分析:两个数的商是4,即大数是小数的4倍,因此,这是一个基本的差倍问题。
四年级奥数和差问题

两筐水果共有150千克,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8千克放入第二筐,两筐水果的质量就相等,那么两筐水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变式题:1.爸爸买回苹果、橘子共30千克,已知苹果比橘子多4千克,苹果、橘子各买了多少千克?2.今年冬冬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3.用锡和铝制成500千克的合金,铝的质量比锡多100千克,锡和铝各有多少千克?4.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60吨,如果从甲仓库运6吨大米到乙仓库,两个仓库的大米吨数正好相等,求两个仓库原来各有大米多少吨。
一个书架分上、下两层,共放书34本,如果从上层取出8本图书放入下层,那么下层的图书比上层多2本,原来上、下两层各有图书多少本?变式题:1.体育场有篮球、足球共78个,借给四(1)班2个足球后,足球仍比篮球多16个,体育场原有篮球、足球各多少个?2.在一道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和是120,减数比差大4,求减数与差。
3.甲、乙两个仓库共有大米800袋,如果从甲仓库中取出25袋放到乙仓库中,则甲仓库中的大米比乙仓库中的还多8袋,求两个仓库原来各有多少袋大米?4.有甲、乙两筐苹果,甲筐中的苹果比乙筐中的多19千克,要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中的多3千克,应从甲筐中取出多少千克苹果?学校合唱小组比书法小组多9人,比美术小组多2人,书法小组与美术小组共有47人,求合唱小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各有多少人。
变式题:1.在一道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比差多16,差是多少?2.甲筐里装有30千克桃,乙筐里装有一些杏,如从乙筐中取出12千克杏,桃就比杏多10千克,乙筐里原来有杏多少千克?3.食堂里有茄子、辣椒和黄瓜三种蔬菜,中茄子、辣椒共重50千克,辣椒、黄瓜共重70千克,茄子、黄瓜共重60千克,三种蔬菜各有多少千克?4.一套童话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3元,中册比下册贵6元,四套这样的书总价300元,上、中、下每册各多少钱?和、差、倍的综合应用(1)基础题:有一桶油重50千克,分三次用完,第二次比第一次少用4千克,第三次比第一次用的2倍多2千克,第二次用多少千克?变式题:1.小明、小红、小玲共有73块糖,如果小玲吃掉3块,那么小红与小玲的糖就一样多,如果小红给小明2块糖,那么小明的糖就是小红的2倍,三人原来各有多少块糖?2.将一堆苹果分别放在甲、乙两筐,甲筐的苹果比乙筐的多9个,如果把甲筐的苹果拿出18个放入乙筐,这时乙筐苹果的个数是甲筐的2倍,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和差问题、定义新运算、数的整除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和差问题、定义新运算、数的整除1.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和差问题篇一1、张明在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得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得8分,张明这两门功课的成绩各是多少分?解:95乘以2,就是数学与语文两门得分之和,又知道数学与语文得分之差是8。
因此数学得分=(95×2+8)÷2=99。
语文得分=(95×2-8)÷2=91。
答:张明数学得99分,语文得91分。
2、甲、乙两人同时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
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解答:甲(240÷2+10)÷2=65(个)乙65-10=55(个)【小结】首先要理解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那么甲、乙两人一分钟就打了240÷2=120(个)。
这样就转换成典型和差问题了。
方法一:甲(240÷2+10)÷2=65(个)乙65-10=55(个)方法二:乙(240÷2-10)÷2=55(个)甲55+10=65(个)2.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和差问题篇二1、妈妈买了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一共花了500元。
已知衣服比鞋子贵100元,求衣服和鞋子的单价。
衣服:(500+100)÷2=300(元)鞋子:500-300=200(元)或300-100=200(元)2、甲、乙两个修路队4天修路240米。
已知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6米,甲、乙两个修路队每天各修多少米?解:甲:(240÷4+6)÷2=33(米)乙:33-6=27(米)3、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这三个数的和是200,减数比差大20。
被减数、减数、差各是多少?解:被减数:200÷2=100(也就是减数与差的和)减数:(100+20)÷2=60差:60-20=25或100-60=403.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定义新运算篇三1.规定:a※b=(b+a)×b,那么:(2※3)※5得多少?2.规定:a⊙b=a/b-b/a,则:2⊙(5⊙3)得多少?3.规定:a※b=(a+2b)/3,若6※x=22/3,则x是多少?4.如果a△b表示(a-2)×b,例如3△4=(3-2)×4=4,当a△5=30时,那么a是多少?5.已知a,b是任意有理数,我们规定:a⊙b=a+b-1,a⊙b=ab-2,那么4⊙【(6⊙8)(3⊙5)】是多少?7.A、b均为自然数,且a⊙b=a+2a+3a+……+ab,若x⊙10=110,那么x 是多少?8.规定新运算※:a※b=3a-2b,若x※(4※1)=7,则x是多少?9.对余数a、b、c、d规定<a,b,c,d>=2ab-c+d,如果<1,3,5,x >7,那么x是多少?10.规定:6※2=6+66=72,2※3=2+22+222=246,1※4=1+11+111+111 1=1234,那么:7※5是多少?4.小学二年级奥数题数的整除篇四从左向右编号为1至1991号的1991名同学排成一行,从左向右1至11报数,报数为11的同学原地不动,其余同学出列;然后留下的同学再从左向右1至11报数,报数为11的留下,其余同学出列;留下的同学第三次从左向右1至11报数,报到11的同学留下,其余同学出列,那么最后留下的同学中,从左边数第一个人的最初编号是()号。
小学数学奥数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先求大数大数=(和+差)÷2小数=大数-差先求小数小数=(和-差)÷2大数=小数+差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1.和差问题大强体重比小强体重多3公斤,他们俩的体重之和是77公斤,问大强的体重是多少公斤?解答:让小强长胖3公斤,这时候两人一样重,这时候两人体重之和是3+77=80公斤。
所以大强体重也是80÷2=40公斤,小强长胖3公斤后体重也是40公斤,所以小强体重40-3=37公斤。
【小结】在解决和差问题时,假设法是常用的方法。
2.逆推问题三个鱼缸里共有金鱼60条,现在从第一个鱼缸里取出5条放入第二个鱼缸里,再从第二个鱼缸里取出10条放入第三个鱼缸中,现在三个鱼缸里的金鱼一样多,求原来每个鱼缸里各有多少条金鱼?解答:最后每个鱼缸里有鱼60÷3=20条。
在从第二个鱼缸里取鱼放入第三个鱼缸之前,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鱼缸分别有鱼20条,30条,10条;在从第一个鱼缸里取鱼放入第二个鱼缸之前,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鱼缸分别有鱼25条,25条,10条。
所以原来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鱼缸里分别有鱼25条,25条,10条。
【小结】在解逆推问题的题目时往往采用逆推法,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倒着分析,直到得出答案。
1、四年级有3个班,如果把甲班的1名学生调整到乙班,两班人数相等;如果把乙班1名学生调到丙班,丙班比乙班多2人,问甲班和丙班哪班人数多?多几人?(☆☆☆)答案:甲班比丙班人数多,多2名学生.2、育才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一共有学生126人.如果一班比二班多4人,二班比三班多4人,那么这三个班分别有多少人?(★★)3、费叔叔买来三箱水果,总重100千克.其中前两箱重量相差11千克,且前两箱的总重量是第三箱的3倍.请问:这三箱水果中最重的那箱重多少千克?(★★)答案:43.4、甲、乙、丙三个物体的总重量是93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的重量之和轻1千克,乙物体比丙物体重量的2倍还重2千克,那么甲、乙、丙各重多少千克?(★★★)答案:46,32,15.答案:46,42,38.5、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三国交战。
小学生奥数和差问题练习题

【导语】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般指:⼤数-⼩数),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题,叫做和差应⽤题,简称和差问题。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奥数和差问题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奥数和差问题练习题篇⼀ 1、两堆⽯⼦共有800吨,第⼀堆⽐第⼆堆多200吨。
两堆各有多少吨? 2、⽤锡和铝混合制成600千克的合⾦,铝的重量⽐锡多400千克。
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 3、甲、⼄两⼈年龄的和是35岁,甲⽐⼄⼩5岁。
甲、⼄两⼈各多少岁? 4、红星⼩学三(1)班和三(2)班共有学⽣108⼈,从三(1)班转3⼈到三(2)班,则两班⼈数同样多。
两个班原来各有学⽣多少⼈? 5、某汽车公司两个车队共有汽车80辆,如果从第⼀车队调10辆到第⼆车队,两个车队的汽车辆数就相等。
两个车队原来各有汽车多少辆? 6、甲、⼄两笨共有⽔果60千克,如果从甲箱中取出5千克放到⼄箱中,则两箱⽔果⼀样重。
两箱原来各有⽔果多少千克? 7、今年⼩刚和⼩强俩⼈的年龄和是21岁,1年前,⼩刚⽐⼩强⼩3岁。
今年⼩刚和⼩强各多少岁? 8、黄茜和胡敏两⼈今年的年龄和是23岁,4年后,黄茜将⽐胡敏⼤3岁。
黄茜和胡敏今年各多少岁? 9、两年前,胡炜⽐陆飞⼤10岁;3年后,两⼈的年龄和将是42岁。
求胡炜和陆飞今年各多少岁。
10、甲、⼄两箱洗⾐粉共有90袋,如果从甲箱中取出4袋放到⼄箱中,则甲箱⽐⼄箱还多6袋。
两箱原来各有多少袋?⼩学⽣奥数和差问题练习题篇⼆ 1、两个数的和为36,差为22,则较⼤的数为多少? 2、A、B、C三个数,A加B等于252,B加C等于197,C加A等于149,则C是多少? 3、买⼀⽀⾃动铅笔与⼀⽀钢笔共⽤10元,已知铅笔⽐钢笔便宜6元,那么买铅笔花多少元? 4、学校做扫除,张娟和陈芳⼀共擦玻璃31块,⼜知张娟⽐陈芳少擦9块,陈芳擦玻璃多少块? 5、⼀个两位数是质数(除1与本⾝外,不能被其他数整除,这样的数叫质数)由两个数字组成,两个数字之和是8,两个数字之差是2,这个数是多少? 6、某⼯⼚去年与今年的平均值为92万元,今年⽐去年多10万元,今年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7、三块布共长220公尺,第⼆块布长是第⼀块的3倍,第三块布长是第⼆块的2倍,第⼀块布长多少公尺? 8、甲筐⾥有苹果30公⽄,⼄筐⾥有橘⼦若⼲公⽄,如从⼄筐⾥取出12公⽄橘⼦,苹果就⽐橘⼦多10公⽄,⼄筐原有橘⼦多少公⽄? 9、甲⼄两船共载客623⼈,若甲船增加34⼈,⼄船减少57⼈,这时两船乘客同样多,甲船原有乘客⼏⼈? 10、张强⽤270元买了⼀件外⾐,⼀顶帽⼦和⼀双鞋⼦,外⾐⽐鞋⼦贵140元,买外⾐和鞋⼦⽐帽⼦多花210元,张强买这双鞋⼦花多少钱?⼩学⽣奥数和差问题练习题篇三 1、四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数是131⼈;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数是134⼈;⼄、丙两班的总⼈数⽐甲、丁两班的总⼈数少1⼈,问这四个班共有多少⼈? 2、有四个数,其中每三个数的和分别是45,46,49,52,那么这四个数中最⼩的⼀个数是多少? 3、在⼀个两位数之间插⼊⼀个数字,就变成⼀个三位数。
小学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及参考答案

和差问题参考答案一.学会补不足、减多余。
例1.参加体验夏令营的学生共有64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22人。
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方法一:(补不足):方法二(减多余):给女生补上22人,则男女生一样多。
把男生减去22人,则男女生一样多。
男生:(64+22)÷2=43(人) 女生:(64-22)÷2=21(人)女生:64-43=21(人) 或43-22=21(人) 男生:64-21=43(人) 或21+22=43(人)例2.两个数的和为36,差为22,则较大的数为多少?较小的数为多少?方法一:(补不足):方法二(减多余):给较小数补上22,则两个数相等。
把较大数减去22,则两个数相等。
较大数:(36+22)÷2=29 较小数:(36-22)÷2=7较小数:36-29=7 或29-22=7 较大数:36-7=29 或7+22=29练习题:1.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120人。
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解法1:减多余。
甲:(120-30)÷2=45(人)乙:120-45=75(人) 或45+30=75(人)解法2:补不足。
乙:(120+30)÷2=75(人)甲:120-75=45(人) 或75-30=45(人)2.小燕今年8岁,小冬今年13岁。
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1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解法1:减多余。
年龄差:13-8=5(岁)小燕:(41-5)÷2=18(岁)小冬:41-18=23(岁) 或18+5=23(岁)解法2:补不足。
年龄差:13-8=5(岁)小冬:(41+5)÷2=23(岁)小燕:41-23=18(岁) 或23-5=18(岁)解法3:求经过的年数。
年数:(41-8-13)÷2=10(年)小燕:8+10=18(岁)小冬:13+10=23(岁)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9,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和差问题
知识梳理:解答和差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方法一:(和+ 差)÷2 = 大数和-大数= 小数
方法二:(和-差)÷2 = 小数和-小数=大数
1.有一根钢管长12米,要锯成两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短2米。
每段各长多少米?
2.丁丁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数学两科平均分是91分,数学比语文多2分,那么丁丁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3.学校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40千克,苹果比梨多2袋,苹果和梨每袋都重5千克,则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袋?
4. 小华和小敏共有铅笔25支,如果小华用去4支,小敏用去3支,那么小华还比小敏多2支,小华和小敏原来各有多少支铅笔?
5.周明和王刚两人数学成绩和是182.周明如果多考5分,就比王刚多3分。
周明和王刚的数学各考了多少分?
6.有3条绳子,共长95米,第一条比第二条长7米,第二条比第三条长8米,问3条绳子各长多少米?
7.学校新进99本书,分给三、四、五三个年级,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分了2本,四年级比五年级多分了5本,三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