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常见主位推进模式类型

合集下载

系统功能语言学之主位推进模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之主位推进模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之主位推进模式一、主位的定义较早关注主位结构的是布拉格学派的其创始人马泰休斯。

为了研究语言交际过程,他将一个句子划分为主位, 述位和连位三个部分。

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或起始点;述位是围绕主位开展的话语,是话语的核心内容;连位指将主位和述位链接在一起的衔接成分。

随后,有一些语言学家提倡将主位,述位,连位合并为主位和述位两大部分,将连位纳入述位中。

二、主位的分类韩礼德根据主位的结构,把主位分为单项主位和复项主位(一)单项主位单项主位是指只包括概念功能成分而不包括人际成分和语篇成分的主位。

单项主位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使用名词词组,副词词组,或者介词词组充当主位,词组数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如:1)The girl in the yard (T) similes at me.(R)2)Quickly and correctly(T)he finds the answers.(R)3)From person to person(T) he asks for help (R)第二种是使用小句充当主位,这样的主位也称为句项主位如:4)Throw away the rubbish (T) if you go downstairs.(R)当主位是由一个小句充当是,小句本身也可以包含主位和述位结构.(二)复项主位复项主位由多种语义成分构成,但它总是包含一个表示概念功能的概念成分,此外还可以包含表示语篇和人际意义的成分。

如果这三种同时出现在一个主位中,它们的排列顺序是语篇成分,人际成分,概念成分。

下面是一个典型例子,其复项主位包含了上文提到的成分:5)Well but then Ann surely wouldnt the best idea(T) be to join the group(R).在这个例子中, well, but和then 表示语篇意义;Ann, surely 和wouldnt 表示人际意义;the best idea 表示概念意义。

主位—述位推进模式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主位—述位推进模式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主位—述位推进模式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作者:仲方方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6期摘要: 韩礼德的主位结构理论将单个句子划分为主位和述位两个部分。

主位是话语的起点,是已知信息,通常位于句首。

述位是与主位有关的话,是未知信息。

当众多句子集合在一起,前后句子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之间就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导致主位—述位推进模式的产生,而认真研究主位—述位推进模式则会对翻译实践和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关键词: 主位述位主位—述位推进翻译一、何为主位、述位主位结构(thematic structure)是韩礼德功能语法中语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两个系统。

“主位”这个概念是由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首先提出的。

他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创立了句子的实际切分理论(actual division of the sentence)。

该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句子的词序变化,分析句子结构如何表达、传递信息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他认为,一个句子可以被划分为主位、述位和连位(transition)三个部分。

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是所谈论的对象”,“是已知信息,至少是在特定情境中十分明显的信息”。

述位是“话语的核心”,是“说话人对主位要讲的话,或与主位有关的话”。

连位是把主位和述位连接起来的过渡成分(刘润清,2002)。

后来的学者不完全同意马泰休斯的意见,大多数人主张将主位、述位和连位三个部分合并成主位和述位两个部分,把连位看作是述位的一部分。

韩礼德属于后者。

他在《功能语法导论》中提出,任何句子或话语从交际功能角度出发均可分为主位和述位。

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

韩礼德指出主位总是在述位前面出现,这是由主位的起点功能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主位通常传递交际双方已经熟悉,或有所闻的内容,即已知信息;述位则通常传达受话者未知的内容,即新信息。

受布拉格学派的影响,韩礼德把旧信息改称为已知信息,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共有知识,不一定总是由说话人提供给受话人的,还包括受话人能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得到的存在于情景语境或文化语境之中的信息,而新信息通常是由说话人提供的,一般来说信息总是从已知信息向新信息流动的。

主位推进

主位推进
主 述 位 推 进
张宝焕
目录
1 2 3 4
主位和述位
主位的分类 主位推进模式
主位推进与语篇连贯
主位和述位
主位(Theme)是信息(message)的起点(point of departure),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the element with which the clause is concerned)”.
(二)述位同一型
述位同一型(亦称集中型: 主位不同, 述位 相同) , 其模式表现为: T1+Rl─ T2+R2(=R1)— T3+R3(=R1)… Tn+Rn(=R1).
例2: my father(T1) loves him(R1), my mother (T2) loves him(R1), my sister (T3) loves him (R 1), so I (T4)love him (R1) too.
复项主位 (Multiple theme);由多种语义成分构 成的主位.
句项主位 (Clausal);指的是由整个小句充当 主位.
主位的分类
单项主位的表现形式是: 一个名词词组。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 复项主位总是含有一个表示概念意思的成分,另外还含 有表示语篇和人际意义的成分。若这三种成分都出现在 同一个主位中,顺序;语篇成分-人际成分-概念成分。 句项主位:主从复合句中的主句和从句都可以成为句项 主位。
主位推进
• 在英语中, 每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结构, 当某个 句子单独存在时, 它的主位和述位是已确定的, 不 再变化的。正因为没有上下文, 它的主位和述位 又是孤立的, 没有发展的。但是, 当我们接触语篇 时, 就会发现, 绝大多数语篇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句子构成的。这时候, 前后句子的主位和主 位, 述位和述位, 主位和述位之间就会发生某种联 系和变化, 这种联系和变化就叫推进( progression) . 随着各句主位的向前推进, 整个语篇逐步展开, 直 至形成一个能表达某一完整意义的整体。

主位述位推进模式及其对论述文翻译的指导

主位述位推进模式及其对论述文翻译的指导

主位述位推进模式及其对论述文翻译的指导作者:拓华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8期【摘要】文章以威廉·克罗夫特的学术论文《社会进化和语言变化》为例,运用主位、述位推进理论,分析了文中所使用的三种主要的主位、述位推进模式,探讨了该模式对论述文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主位、述位推进模式;论述文体;《社会进化和语言变化》;翻译一、主位、述位的定义最早研究主位的是捷克语言学家马泰休斯(V. Mathesius)。

不同于传统语法中采用主、谓语的形式切分,他基于交际功能的实义进行切分,将句子划分为“主位”、“述位”和“连位”三部分。

其中,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是已知信息;述位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是未知信息,或新信息;连位则是连接主位和述位的过渡成分。

捷克语言学家丹尼斯(F. Danes)继承了马泰休斯的观点,提出5种主位——述位的推进模式:(1)简单线性主位推进型;(2)连接主位推进型;(3)派生主位推进型;(4)跳跃主位推进型;(5)分类述位推进型。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韩礼德也对主位、述位提出自己的见解。

他先是在其《英语及物性和主位札记》(1967-1968)中阐释一个完整的小句应同时包括及物性、语气和主位三个系统。

随后在《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里又提出语篇功能应包含主位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

其中,主位系统包括主位、述位,信息系统包括“已知信息”和“新信息”。

由此可见,韩礼德明确区分了主位、述位和已知信息、新信息的不同。

他认为主位、述位侧重说话人,而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侧重听话人。

尽管韩礼德认为主位并不等同于已知信息,述位也不等同于未知信息,但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人们还是多采用马泰休斯的观点,即倾向于把主位看作是已知信息,把述位看作是未知信息。

二、主位述位推进模式作为系统功能语法的六个核心思想之一,韩礼德的功能思想属于语义分析的范畴。

因此,其主位结构实际上是在小句的层面上讨论主位、述位的切分及其与信息结构的关系。

论主位推进模式与大学英语写作

论主位推进模式与大学英语写作
2.集中型主位推进模式
主位不同,述位相同。模式如下:T1=R1,T2=R1,Tn=R1(Tn=R1).学生习作:(T1)Tom often plays soccer with me(R1),(T2)Mary is a friend who helps me when I was in difficulties(R1),and(T3)Kate is my desk mate(R1).
1.平行型主位推进模式
主位相同,述位不同。模式如下:T1=R1,T1=R2,T1=Rn,(T1=Rn)。学生习作:(T1)Many students came to see me in the hospital.(R1).(T1)They are Mary,Tom,Kate and so on.(R2).All of them(T1)are my favorite friends(R3).
4.交叉型主位推进模式
前一句的主位是后一句的述位。模式如下:R1→T1→←R2→←T2→←Rn(Tn-1)→Tn.学生习作:They told a joke to me,but I didn’t enjoy it. Mary and Kate troubled me. I turned around and looked at them,but they didn’t notice it.
2.主位的分类
(1)简式主位。
简式主位可分为标记主位和非标记主位,如: They probably haven’t arrived at the airport yet.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其中They是非标记主位即主语本身,而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是标记主位,它们由非主语成分来充当主位。

如何运用主位推进模式指导写作

如何运用主位推进模式指导写作

如何运用主位推进模式指导写作作者:殷小庆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1年第11期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主位结构模式、主位结构与语言结构的关系,主位推进模式的几种形式,以及如何运用主位推进模式指导写作,从高考的书面表达中列举案例加以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主位推进模式;写作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1-035-01一、主位结构概述主位(Theme) 和述位(Rheme) 是实义切分法的两个概念。

根据实义切分法,一个句子可以从交际功能划分为两个语义组成部分,即主位和述位。

主位往往是句子的第一成分,说明谈话的主题,从而成为句子其余部分叙述的起点,因此主位是叙述的出发点、对象或基础。

述位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和说明,也是叙述的核心内容。

主位可以根据其本身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主位”、“多重主位”和“句式主位”。

简单主位通常由一个名词词组、副词词组或介词词组体现。

多重主位又称复项主位由多种功能构成的主位。

它总是含有一个表示概念功能的成分,另外还可能含有表示语篇和人际功能的成分,如果这三种成分出现在同一个主位中,它们的排列顺序通常是“语篇主语→人际主语→概念主语”。

当然,在言语活动中,这种各类成分齐全的多重主位并不是十分普遍的,许多多重主位都缺少某些成分。

但主题主位是必不可少的。

句式主位:当一个句子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呈并列关系或主从关系时,首先出现的整个小句构成主位,因而称为句式主位,而小句内部还可进行主——叙位分析。

二、主位推进模式在连贯的语篇中,所有的句子排列都受到制约,而这种制约又有一定的规律性。

这是因为人们在构造语篇是把许多有内在联系的句子连接在一起以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

而这种联系表现为从主位到述位的不断渐进的过程。

因此每个语篇及其段落都可以看成一个主位的序列。

篇章的真正主位结构是指主位的连接和衔接,它们的相互关系和领属层次以及与段落、整个语篇和情景的关系。

英语体育新闻中主位推进模式初探

英语体育新闻中主位推进模式初探

英语体育新闻中主位推进模式初探语言学家奈达认为,主位推进模式和语篇类型有对应关系。

以英语体育新闻报道为语料,在真实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五种主位推进模式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应用频率进行对比,从而挖掘出英语体育新闻报道中主位推进模式的应用倾向性。

同时证明,主位推进模式和语篇类型具有对应关系。

主位推进模式语篇类型英语体育新闻一、主位推进模式任何一种语言的语篇中,每个句子都可以划分为主位、述位或主位部分、述位部分。

语篇中前后句子的主位和述位之间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形成主位推进(thematic progression)。

主位推进是重要的语篇衔接机制之一。

语言学家奈达认为,主位推进模式和语篇类型有对应关系。

本文旨在验证这一假设在具体语言应用中是否成立。

奈达认为主位推进有以下几种模式:1.简单线型(simple linear)在这种模式中,每个小句的述位都成为下一个小句中的主位,也就是说,主位与上一小句的述位相同:t1→r1t2(=r1)→r2t3(=r2)→r3(1)两个延长赛的冠军让人们对伍兹新年的状态,特别是承受压力时能否稳定发挥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但伍兹认为,是经验给了他胜利。

(2)at this rate,the 42-year-old steve clarke may have to come out of retirement to play at the nou camp, but even chelsea’s assistant manager is injured.2.连续主位型(constant theme)在这种模式中,每个小句的主位相同,每个主位都有不同的述位,传达新信息。

t1→r1t2(=t1)→r2t3(=t1)→r3(3)麦蒂也找到感觉,他在本节还有3分25秒时投中三分。

(4)i just wanted to put it in but got a push, went to the ground and thought it was a clear penalty. i hope everybody gets treated the same, but i know that it doesn’t always happen in football.3.派生主位型(derived theme)在这种模式中,后面每个小句的主位都由第一个小句的主位派生而来。

主位、主位化和主位推进

主位、主位化和主位推进

主位、主位化和主位推进⼀、主位述位概念的理解主位是⼀个语义学⽅⾯的概念,不同于句法学中的主语,综合语⾔学家们对主位的定义,我认为我们可以把主位简单地看作是⼀个句⼦信息的出发点、开始点,是⼀个句⼦中最左端的那⼀部分。

相对⽽⾔,其后的所有内容都是述位。

这样,主位点出了话题或是开启了信息,述位部分所要表达的全部意思都是由这⼀点触发的。

这主要是由语⾔的“线性化”特点所决定的。

实际上,⼀个单词、短语或是分句想要进⼊到句⼦中,⼀个句⼦想要进⼊到篇章中,都要牵涉到⼀个先后排序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讲,放到第⼀位的,放到最左端的这些成分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正是主位这⼀个术语产⽣的原因所在。

但是在相当⼀些情况当中,主位和主语是重叠的、是合⼆为⼀的,这时我们把和主语重叠的主位称为⽆标记主位。

但是,在实际的语篇交际中,主位往往是有标记的,⽐如说⼀些状语性的结构充当主位。

例如:Chinese te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restaurants.在这个句⼦当中,主语和主位是合⼆为⼀的。

Chinese tea是主位,是信息的开始点,我们看到主位后,就知道这个句⼦是讲哪⼀个⽅⾯的内容了,是围绕着什么样的⼀个话题展开的。

就这个句⼦⽽⾔,后边的述位部分肯定是讲中国茶怎么了。

In the hall sits a professor.在这个句⼦当中,主位部分是⼀个作地点状语的介词短语,这个介词短语提⽰我们本句话是讲在⼤厅⾥发⽣了什么。

⽽“A professor sits in the hall.”这个句⼦的主位是a professor,这个主位把我们指向对⼀个教授的情况的了解。

再看下⾯⼏个例⼦:The lady in black(主位)∥is my sister(述位).Slowly and quietly(主位)∥the cat came into the darkroom(述位).With a book in his hand(主位)∥the teacher went out(述位).Across the rugged path, up the high mountain(主位)∥, we can finally see the beauty of the world(述位).⼆、主位化是⼀个篇章层⾯的问题主位述位是对于⼀个句⼦⽽⾔的,⽽对于整个篇章来说,“线性化”依然是主要特点,篇章和句⼦⼀样也存在⼀个信息排布的先后问题,⼀个句⼦的主位往往会影响、限制或者决定我们对其后述位部分的解读,同样,放置在⼀个篇章最前端的单词、短语或是句⼦乃⾄段落也会对余下整个篇章的解读起着⾄关重要的作⽤,可以说开头的⼀句话或是⼀个段落就已经决定了整个篇章的篇章模式了,那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这些放置在开头部分的句⼦或者段落的功能就相当于⼀个句⼦当中的主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种常见主位推进模式
类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五种常见主位推进模式类型
1. 简单线性主位化推进模式
(The rheme in the first clause is the theme of the next clause)
第一句的述位成为第二句的主位。

. 小林很喜欢这只小狗。

小狗浑身雪白。

这白色从远处看来就像一团雪绒花。

2. 连贯主位模式(The rheme in the first clause turns to be the theme of each following clause)
第一句的述位成为以后各句的主位。

.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电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电灯使我们不再惧怕黑暗。

3. 派生主位推进模式
(the superrheme goes throughout the following chause)同一主位贯穿于紧随其后的语义紧密相联的句子中。

. 我们都应该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我们是新时期青年,我们责无旁
贷。

4. 分裂述位模式
(The superrheme overcontrols the themes following the first
clause)
第一句的述位的各部分内容分别做后面句子的主位。

. 他既成熟又幽默。

他的成熟让人敬佩。

他的幽默让人快乐。

5. 跳跃主位推进模式(In the claim of theme---rheme, there may be one that is
omitted, but can be easily recovered in the last sequence)
第一句的述位成为第二句的主位,但与模式1不同的是,这种主述位结构并非不间断的延续下去。

. 他爱好打网球。

打网球使他精力充沛。

他妻子老这么说。

精力充沛使
B.胡壮麟(1955)的三种基本主位推进模式
1. T1----T2型
第一句的主位同时作为第二句的主位。

. I am not asking anyone to surrender. I am asking everyone to declare the victory of peace.
2. R1---T2型
第一句的述位成为第二句的主位。

. 投保人去世时如无适当委任之个人代表或指定人或代理人能够并愿意
为取得应付款额出示有效收据,此笔款额可由管理会酌情付与投保人之最近亲属。

一旦最近亲属接受付款后保险公司即不再负有本保险单规定之责
任。

3. T1+R1---T2型
第一句的主、述位结合成为第二句的主位。

. He fail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is made his parents upset.
C. 黄国文(1997)的六种常见主位推进模式 1. 平行型
以第一句的主位(T)为出发点,以后各句均以此句的主位为主位。

分别
引出不同的述位。

. 我父亲去了台湾。

他在那里住了50年,他很想念家乡。

2. 延续型
第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句的主位,这个主位又引进一个新
的述位。

. 她昨天去了县城。

城里变化很大。

变化最大的是百货公
司。

3. 集中型
各句不同的主位都集中归结为同一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

. A Chinese is an Asian. Japanese is an Asian. And an Indian is an Asian. 4. 交叉型
第一句的主位成为第二句的述位,第二句的主位成为第三局的述位,如此交叉发展下去。

. 小明喜欢动画片,但武打片更让他着迷。

他父母不让他看武打片。


明就背着他父母偷看。

5. 并列型
第一、三…句的主位相同,第二、四…句的主位相同。

. Americans eat with knives and forks; Japanese eat with chopsticks. Americans say “Hi” when they meet; Japanese bow. Many Americans men
open door for women; Japanese do not.
6. 派生型
第一句的主位、述位做了叙述后,以后各句的主句均从第一句的述位的某部分派生出来。

. 小王很喜欢这所大房子。

第一,他可以有自己的书房。

第二,他可
以在房间里锻炼身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