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血液透析论文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维持性血 液透析 病人 9 例 ,进行分析 ,并施 以心理 护理;结果 加 强心理 护理 ,可 减少病人 痛苦,提 高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 量; 6 结论 维持血 液透析 患者应重视 心理护理。
【 关犍词 】维持型血液透析 ;心理 ;护理
[ b tat A src ]Obet e oo srete it a c f e da s ae t cu e sc oo i l rbe , d rp s lt n ; jc v T b ev ne n e h mo iy ipt ns ass y h lgc o l i h ma n o l s i p ap msa o oe oui s n p s o
带来心血 管、代谢等方面 的问题 ,且停药后易复发 。而 自凝刀
治疗 ,据病体大小 、结构范围定治疗时间 、功率等,故不损伤 周 围组织 ,特别是 MR I引导下 ,安全性 。有报道【射频治疗 _ 7 】 子 宫肌瘤不 改变卵巢 、子宫血液供应 ,不影响卵巢 、垂体 的激 素分泌 ,对子宫卵巢功能无不 良影响 ,很 安全 。 自凝刀治疗子 宫肌瘤保 留了子宫 的完整性 ,操作简便 、安全,费用低 ,创伤
王 浩 蓉
【 西省 中 医 院 , 山 西 山
太原 ,0 0 1 ) 302
中图分类 号:R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7 . 6 21 )0- 0- 4 647 0(00 2 190 8 0 2
【 摘 要 】 目的 观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心理 问题原 因,提 出解 决方法;方法搜 集我 院 2 0 0 8年 1月 ~2 0 0 9年 1 2月收治
C C 中医 临床研 究 2 1 年 V L() N . JM 00 O. 2 O2
6个 月复查好转 ,9例 3个月、6个 月复查有 效。子 宫黏膜 下肌 瘤 治愈率 10 0 %;肌 壁间及浆膜 下肌瘤 治愈率 3 .%,好转率 1 5 6 .%,有效率 70 1 5 .%,总有效率达 1 0 0 %。 2 3副反应及并发症 . 术 中均有不 同程度 的腰骶痛或下腹胀痛 ,手术停止 自然消 失 ,个别持续 1周;无 1 例子 宫穿孔 、大 出血 、肠管及膀胱损 伤等并发症 。一般患者术后 4 ~5天 阴道有 少量 血性分泌物, 以后为血水样分泌物 ,1 个月左右转正常 。 3 讨 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32-01【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护理人员试用不同的交流技巧与护理方法,使他们能以乐观、愉快的心境与疾病斗争,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提高生存质量尿毒症是指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代谢物蓄积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致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机体出现的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
血液透析是维持终末肾病患者的主要方法,所以与之相关患者的透析监护,精神和社会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及同事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以热情、关怀的态度,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对影响患者的家庭因素,采取针对性处理,取得其家属的合作,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给予说服解释,取得患者的合作,减轻心理负担,鼓励患者消除顾虑。
增强自身生活自理能力,从事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活动,以体现其自身价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血透患者常见的几种心理状态1.1 紧张心理在接受血透的患者中,有的对血透疗法一知半解,且治病心切,认识不到其特殊性;少数民族患者在医护人员向其介绍病情时,似懂非懂,但凭自己想象,出现了担心操作失误,且一旦透析中有不适感,也不能说,怕影响护患关系;或担心脱水不足,有不放心感觉,不敢诉说,担心血透中自身基础状况差,心中无数,不愿把心里话向工作人员诉说,结果医护人员由于掌握不了临床第一手资料,影响治疗效果。
1.2 恐惧心理血透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后果了解多,对注重特殊治疗的方法了解少,尤其首次接受血透的患者,看到大量的血液引出体外或听到机器设备发出不同的声响及电脑控制的报警声,往往对治疗的环境和自己的病情的发生产生很强的恐惧感,由于这种心理,害怕穿刺,对血透环境过于敏感,适应力差,临床表现为胸闷、恶心、心率加快,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意义摘要:针对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保持乐观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和存活率,对预后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的目的是减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症状,通过人工肾清除尿毒症毒素,纠正体内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应用此法,可以把许肾功能衰竭患者从死亡边缘中拯救出来,或者延长生命,或肾移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然而,血透不是完全的肾脏替代疗法,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受疾病本身及透析合并症的影响,患者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如焦虑、忧郁、沮丧甚至绝望,不良的情绪加引发免疫力的下降。
不仅不利于配合治疗还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经过分析研究,对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一一般资料80例尿毒症患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8~80岁,平均56岁;糖尿病肾病60例,狼疮肾3例,多发性肾囊肿4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3例,梗阻性肾3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每周透析2~3二方法将80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42例,男25例,女17例。
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0例。
治疗组患者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年龄阶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除2例患者不配合治疗外,其余患者顺利度过心理障碍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乐意接受正规化血液透析治疗,占治疗组的95.8%。
对照组能接受正规治疗的28例,占73.6%,非正常死亡2例,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脾气暴躁10例,不愿意接受透析治疗5三结果结果显示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受到患者的欢迎和好评,四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长期身心受折磨。
精神压力大,心理反应表现尤其突出,在透析期间,我们首先要对患者有爱心及同情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过硬的技术服务于患者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取得自信心,积极配合,针对不同血液透析期的心理障碍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病人心理护理

避免过度干预
尊重病人的隐
私和自主权 1
保持适当的距 4
离,让病人感 到舒适和安全
倾听病人的需
2
求,提供适当 的帮助
3 避免过度关心,
给病人造成心 理负担
关注病人家属需求
了解家属的心理需
01
求,提供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病人
04
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02
提供家属与病人沟
通的技巧和方法
03
帮助家属了解病人
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03
尊重:尊重病人的隐私 和尊严,保护他们的个 人权益
02
沟通:与病人保持良好 的沟通,及时解答他们 的疑问和困惑
倾听:认真倾听病人的 倾诉,了解他们的需求 和感受
提供心理支持
倾听:认真倾 听病人的倾诉,
给予关心和理 1
解
陪伴:陪伴病 4
人度过治疗过 程,提供情感
支持和安慰
鼓励:鼓励病 人积极面对疾
血液透析病人心理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02. 心理护理的方法 03. 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
1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影响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良好的心理护理有 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心理护理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心理护理有助 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轻心理压力
心理护理对病人康复的影响:心理护理有助于病 人康复,缩短康复时间
感谢您的观看
3
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
尊重病人隐私
保护病人隐私:尊重病人的个人隐私,不随意 泄露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保护病人尊严: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避免在 护理过程中对病人造成心理伤害
保护病人隐私空间:为病人提供私密的护理环 境,避免在公共场合进行护理操作
血液透析患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患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3.3焦虑心理透析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常担心治疗效果不佳,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并发症。
3.4抑郁心理长期透析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容易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失去生活乐趣,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4心理护理对策4.1正确引导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信心。
4.2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让患者了解透析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恐惧心理。
4.3提供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4.4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心理。
4.5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透析治疗中的痛苦和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结论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心理护理对策,可以有效地提高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时间的增加、长期的疾病缠身、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饮食限制和透析后的并发症等因素,都会加重患者的悲观失望情绪。
在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长达4小时,医疗费用高、家庭负担重,致使家庭关系非常紧张,患者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对治疗失去信心,在病痛和折磨中极度绝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为了帮助患者克服悲观失望情绪,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对于新患者,我们要详细介绍有关治疗的情况及透析原理、预后情况,满足病人了解自身疾病及有关知识的需要,使其了解肾脏替代治疗的必要性,帮助他们认识到充分透析对今后换肾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对未来的希望。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使患者在感情和精神上获得良好的寄托和支持。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紧张和恐惧,我们需要充分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患者要及时有针对性的多谈心,介绍有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证透析的充分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现状分析及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现状分析及护理【摘要】通过对血透患者的心理现状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患者恐惧焦虑悲观忧郁的心理,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分析;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95-02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某些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有效方法。
血液透析患者早期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进入晚期尿毒症阶段后,全身系统都会受累,出现心力衰竭、精神异常、昏迷等严重情况,危及生命。
通过对182例透析患者的分析,发现血透患者存在以下心理问题:1、由于尿毒症患者对血液透析不慎了解,加上对透析室环境陌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2、由于透析时间长,透析费用昂贵,病痛的折磨致使患者受到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为焦虑、忧愁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或性情暴躁、易怒.3、患者长时间患病,不能参加社会活动,容易产生孤独感。
4、慢性病患者因患病时间长,家属在漫长的护理过程中有某些不足时,易使者产生失落感,对生活失去信心和乐趣,所以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
表现为焦虑、忧愁、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有的患者自我意识争强,以我为中心,对家人感到不满意,有时把压抑的情绪投射到最亲近的人身上,也给家人带来了不良的情绪。
对此我们对血透患者采取了以下护理1、向透析患者及家属介绍血透的原理,讲解透析机的使用方法,介绍透析环境使其了解血透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向患者介绍透析效果较好的病例。
鼓励他们互相交流成功的经验。
2、环境的安排保证空气清新,环境清洁,安静,温湿度适宜,患者正前方安置电视机,配有耳机,根据自己喜爱播放节目。
病床可摇高坐起,设床栏、床桌。
并更换清洁的床单、被褥及枕套。
3、针对患者悲观焦虑忧郁的心理,血透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讲解相关血透知识,有效利用患者家庭的支持系统尤为重要。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方法:对我院30位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总结,取得满意效果。
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透析效果。
血液透析心理护理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对透析治疗不了解,还有家庭的经济负担,使他们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变化。
所以加强对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使之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对血透患者至关重要。
我们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的30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效果明显。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05-021 临床资料我院血液透析30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52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2例,高血压肾病11例,多囊肾2例;每人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h.2 影响患者的心理因素2.1 疾病因素:患者了解疾病后,往往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
对以后的生活失去了希望。
2.2 经济因素:透析费用给患者带来了沉重负担,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2.3 治疗因素:透析治疗中的反复动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常导致患者紧张和丧失信心。
2.4 自身形象:长期透析患者多存在身体水肿、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性功能减弱、性欲减退的改变,因而容易产生自尊受损、抑郁消沉等心理变化。
3 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患者,以抑郁和焦虑最为常见[2]。
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产生的原因,护理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心理护理。
3.1 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建设,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服务患者,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71-01维持性血液透析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除肾移植外最有效的方法。
患者除长期忍受身体病痛外,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工作生活压力、家人态度、经济压力及需求等的了解,为临床护理人员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本中心对2010年8月以来的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措施的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随机抽取了在笔者血液净化中心共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的患者。
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23~73岁。
所有患者接受透析时间为6个月~11年。
结果,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各种不良情绪的程度明显减少,焦虑、恐惧、孤独等不良情绪明显好转。
2 患者心理变化2.1焦虑反应由于血透治疗具有长期性,患者由于恐惧、担心和易情绪激动,出现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等。
另一方面,患者的家庭往往要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对患者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患者易产生焦虑心理,甚至伴有无价值感。
加上这些患者多半丧失劳动能力,不能胜任原先在家中和社会上的地位而深感焦虑不安。
2.2绝望反应:透析患者大多数是经过长期治疗的,完全依赖机器维持生命,因此对患者的生理机能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又由于患者透析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影响血液透析的疗效,更易产生忧郁绝望心理,往往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而产生自暴自弃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出现抵制心理,拒绝治疗[1]。
2.3恐惧心理:因肾脏有很大的代偿能力,很多患者在自觉不适时才来就诊,初次就诊就被确诊为尿毒症,因此对此病的严重后果感到恐惧,觉得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对未来、陌生的治疗环境、新的治疗方式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
2.4偏执、怀疑心理:由于长期治疗,单调枯燥的生活氛围,与社会团体的脱离,昂贵的治疗费,病痛的折磨和睡眠的障碍等,部分患者看什么都不顺眼,觉得周围的人与他过意不去,甚至怀疑医院巧立名目乱收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血液透析论文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有关血液透析论文:
6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疗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肾功替代疗法,自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生命得以延续,血液透析人群亦呈逐年递增之势[1]。
据报道,血液透析患者52%~87%存在情绪障碍[2]。
因此,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笔者对65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衰患者,男36例、女29例,年龄29~71岁,平均55岁。
透析时间12~90个月,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h。
既往均无精神障碍及家族史。
2 常见不良心理
紧张和恐惧心理常见于初次透析患者,由于对透析相关知识以及治疗安全性缺乏了解,加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穿刺疼痛、透析中出现不适反应导致最初阶段出现情绪不稳定、紧张。
焦虑心理在血透开始阶段,由于患者对血透的目的、意义不了解;对所患疾病预防缺少足够的认识;加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害怕手术、恐血、疼痛等而导致心情紧张,情绪不稳定;从而发生失眠、头昏、食欲不振、血压升高等焦虑表现。
抑郁心理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O%左右,抑郁的程度与朋友交际减少,透析时间密切相关。
患者社会活动时间越来越少,自感社会价值降低,出现少言、内心极度苦闷等表现。
悲观和绝望心理血液透析治疗周期长,长期依赖透析生存,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透析虽能清除患者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但它也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透析患者常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低血糖、心力衰竭等,经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改善不明显。
患者感到前途渺茫,顾虑重重,从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
苦恼与负罪感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患者对家庭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明显减少,家庭和社会关系日趋淡漠,对于经济问题的顾虑,不愿拖累家人的想法,都会导致患者苦恼和有负罪感,同时也伤害了其
自尊心,尤其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人更是如此。
3 心理护理
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血液透析室宜宽敞、明亮、整齐、阳光充足,并严格管理,定期消毒。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克服病痛、恢复健康、关心爱护、尊重患者、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让患者把心理要求说出来,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要,以便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增强安全感、信任感,提高依从性。
做好解释工作。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做好解释工作,向其说明血液透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详细介绍有关血液透析的知识,如血液透析的原理、目的与方法,透析前的准备,透析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怎样减轻不适等,对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必须耐心,详细解答,请其他做过血液透析的患者介绍亲身体会,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消除怀疑、焦虑心理,增强自信心,减少和消除恐惧、绝望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对产生悲观、绝望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必须仔细观察其心理变化和一举一动。
应及时主动接近患者,给其安慰和鼓励,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共同关心体贴患者。
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勇敢面对现实,将血液透析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正确、乐观、认真的态度去完成每一次操作,做好每一步自我护理,鼓励患者走出病室,步入社会,力所能及参加工作及社会活动,保持身心愉快,享受正常人的生活乐趣。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血液透析应由专人负责,熟练掌握透析机的操作和各种穿刺技术,开机后确定各项指标达到稳定后才开始进行透析。
穿刺前评估瘘管情况。
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动作熟练、轻巧,尽量减轻患者的疼痛[3]。
透析时要了解患者病因及身体情况,做到患者个体化,利用透析机的调控手段及其他办法,尽量减少透析并发症,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诱导其叙述体验和不适。
当患者产生不适,如疼痛时,除对症处理外,应想办法尽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争取透析患者家属的主动配合,与社会各界取得必要的联系,共同解决透析患者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通过分析,发现经济困难、家庭及社会压力大是透析患者最大的心理问题之一。
应采取多种方式
积极向当地政府民政部门反映,向社会呼吁,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巩固已取得的治疗成果。
医护人员对一些经济困难的患者可通过捐款等方式,解决他们的部分医疗费,使患者心理状况发生根本变化,能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敬丽,史建莉,姜玉芳.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调查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57-58.
[2] 陈金娥,熊小雪,龙秀平.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2004,4:63-64.
[3] 李辉.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通路再循环的观察及护理对策.中国血液净化,2006,5(1O):758.。